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杂家吕不韦-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处的匈奴骑兵弓箭打击,基本上对穿着厚厚铠甲的吕国骑兵,难以产生有效的杀伤力,而近处凶悍的缠战,则对吕国骑兵产生了重大的威胁。

铁骑兵全身覆盖的铠甲,限制了马匹和骑兵的灵活性,不利于近身搏斗,其唯一的作用就是集团冲锋,但是绝对不能停下来肉搏,在重骑兵的速度降到最低点时,幸亏特种骑兵的及时支援,他们马上投入到战斗中,立刻减轻了铁骑兵两翼的压力。

但对于铁骑兵来说,他们的困难仍然非常大,长时间的奔袭、极消耗体力的厮杀、敌军凶悍地近身搏斗,都给铁骑兵的士兵,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浑身浴血的吕不韦深深明白,一旦铁骑军停滞不前,那就意味着覆灭的危险。

眼见身后的铁骑军的推进速度,越来越缓慢下来,吕不韦不禁长啸一声,清朗激昂的啸声直透云霄,威震大地,手中钢戟舞得如同蛟龙出渊,翻江倒海。

浩瀚的内力狂涌而入戟上,顿时整个戟身变得银光闪耀,尺长的银芒吞吐闪烁,戢势推至凶悍的绝杀境界,血肉横飞之中,已经有不知多少的匈奴士兵,丧命于吕不韦的钢戟之下,吕不韦宛若战神下凡,威震敌胆!

第329章 破敌虏

吕梁身后的王宫侍卫们,见大王如此神勇无敌,奋力杀敌,顿如都如同一群猛虎般,如狼似虎的奋勇起来,各个不顾性命地冲杀在吕不韦的身边。

而对于铁骑军将士而言,这一仗使他们与吕不韦更加靠近了。

他们佩服的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才能,而是吕不韦那种与他们患难与共的大无畏勇气,那种坚决战斗,毫不气馁的英雄精神,和身先士卒、同生共死的袍泽形象。

看见大王神勇的表现,众吕军将士各个振奋精神,榨出体内最后的一丝体力,狂涌如潮地紧紧跟随在大王的身后,奋勇杀敌,整个锥形大阵的推进速度,立刻又加快了起来。

左右两翼的轻骑军,也看出了大王所率领的中路骑军,已是到了体力的极限,望见大王奋起余威,带动整个骑军前进势头的神勇,立刻放弃了两翼游击的战术,同时变阵为锋矢阵,贴着中路骑军的两翼,反相冲击缠战不休的匈奴骑兵,立刻使中路骑军摆脱了敌军纠缠的束缚,快速脱离出战场。

坐阵步军阵中的庞暖,也发现铁骑军体的窘境,果决的将仅余的两个轻骑军师队,投入到中路战场。

两个轻骑军师队,排列成一个横向的长方阵,风驰电掣的驰向中路战场。

脱离战场的铁骑军见增援部队到达,立刻让出中间的位置,回撤到步军方阵之后,在步军与远程攻击武器之后,全部下马休息,辅助士兵们更是拉来预备马匹,为马匹更换起装备。

横向而至的轻骑军士兵,立刻堵住了铁骑军余下的空缺,首先一阵弩箭矢雨射下,暂时阻碍了匈奴军进攻的势头。

所有的轻骑军士兵都换上了大刀,发起了凶悍的冲锋,刃部奇长的刀刃,在阳光下锋利的闪闪发亮,整个轻骑军阵中卷起漫天的尘土,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扑了过去。

大刀闪闪发亮,挥舞之下人仰马翻,到处都是厮杀之声,耳边全是兵器的撞击之音。

生力轻骑军的加入,立竿见影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匈奴大军的攻势,立刻被阻止下来,并且被精锐吕军骑兵组成的大阵,以压倒一切的威势,锐不可挡地将突进的匈奴军推了回去。

铁骑兵带给匈奴军的噩梦刚刚结束,轻骑军所带给他们的噩梦却又开始上演,作为后续部队,这些轻骑军将士们,早已憋足了劲头,压抑多时的战意,顿时爆发了出来,无边无沿的厚重刀林,迅速在匈奴骑兵中刮起死亡的风暴。

比铁骑军更加灵活的舞动大刀,旋风一般刮起肆意屠戮的狂潮。

鲜血与肢体,在半空中四处飞溅,不过双方的骑兵,仿佛都已是麻木了一般,视若无睹地拼杀着。

匈奴大军逐渐稳住了阵脚,渐渐地被吕军推成了一排,双方僵持地战斗着,吕军有兵器装备上的优势,而匈奴大军有兵力上的优势,一时之间,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

卡拉刺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中路战场,见敌方的铁骑军呈现的疲态,心中大喜,马上建议道:“单于大人,吕军主力铁骑军已经显出疲态,此时正是我军发起总进攻的最好时机,我建议将所有军队,一次都投入到中路进攻之中,一举击溃吕不韦身后的黑甲怪骑。没有了重骑与黑甲怪骑的话,我军的优势兵力,就将主宰整个战场的局势。”

一向对卡拉刺言听计从的单于疋芘图,被铁骑军与特种骑军强横的杀伤力,早已是彻底吓破了胆。首次没有听从卡拉刺的建议,沉声道:“不着急,再等等看看,别忘记吕军后面的步军,还没有投入战斗呢,一旦我军将全部战斗力投入进去,将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这样做太冒险了。”

卡拉刺闻言,心下一阵窒息之感,良机稍过即逝,时不再来啊!

吕军铁骑实在是太恐怖了,若不乘其疲惫之时消灭它,一旦待他们休息过来,再刮起一阵进攻狂潮,己军必定再也难以支撑住,此战必败无疑。

他实在是不甘心放过眼前的良机,再次献策道:“既是如此,单于可命令两翼军队,放弃与敌军两翼的纠缠,全速投入到中路战斗中去,务必趁势消灭中路,吕不韦率领的黑甲怪骑。吕军怪骑受损,重骑却在后方休息,此战我军大局已定。”

疋芘图望了望两翼优势兵力的骑兵部队,被吕国轻骑军耍得团团转的情形,再一次否定了卡拉刺的策略。

他很是担忧地说道:“此法不妥,一旦我军两翼军队,转向中路战场。敌军的两翼,就会轻松对我军,形成包抄之势,还是再等一下,看看局势的发展,再做定夺为妥。”

此时中路战场局势,瞬间又发生了变化,吕军的铁骑军已是顺利脱离战场,全部撤退下去。

而两个师队的轻骑军,则是默契地顶上了他们遗下的空缺,其巨大的杀伤力,对疋芘图同样有着巨大的震撼。

土耳其看见对方最具杀伤力的铁骑,忽然撤出了中路战场,不管不顾地退到其后阵开始休息,顿时叹息着道:“单于大人,吕军的重骑现在已是撤退而出,我们可如何是好?”

右谷蠡王卡拉刺仰天长叹,道:“良机已失,如之奈何!”

说罢,看也不看疋芘图,纵马离开疋芘图身边,回归到自己的骑兵方队之中。

疋芘图气得牛眼圆睁,怒发冲冠,拔刀欲发凶念,忽然却又想到了什么,终于忍下了这口气,注意力又放在了战场上。

右谷蠡王卡拉刺鄙夷地快速瞥了其一眼,心中暗自叹气,看来此战凶多吉少啊,不禁暗自后悔,不该随疋芘图一起行动。

吕不韦见铁骑军已是撤退而出,并正进行就地的休息,马上命令体力消耗较少的特种骑军,一边弩射一边进行稍微的休息。他自己却带着王宫侍卫队,急驰到了后阵指挥之处,他决定不再亲自率军冲杀,重新掌握整个战役的指挥权。

庞暖见吕不韦回来,一颗担忧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看着吕不韦面上毫无疲惫之容,反而透出一丝悠闲出尘的气质,容光优雅从容,心中大奇,看来大王的修为,如今已是更加深厚。

吕不韦微微一笑,说道:“庞老将军辛苦了。”眼睛,则是看向了整个战场。

庞暖的目光,也从吕不韦脸上移开,望向整个战场,淡然笑道:“大王上阵杀敌,才真正是辛苦呢,微臣所做算得了什么。”

吕不韦见到战场双方的胶着战斗,叹道:“疋芘图终不能用卡拉刺之计,错失猎杀我铁骑军团的良机,待铁骑军与特种骑军休整过来,就是此战宣告结束之时!”

庞暖的眼里,闪过崇敬之色,笑道:“此战能够大胜,还要多亏了大王及时组建了特种骑军,用于辅助冲击力强悍的铁骑军。”

君臣二人同时望向对方,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相知而大笑起来。

时间飞快的流逝,整个战场上尘烟滚滚,杀声震天。

王翦与李牧率领的轻骑军,聪明地将具有优势兵力的匈奴骑兵,远远地引离中路战场。

中路战场的战斗异常惨烈,长时间的战斗,让双方的战斗力都明显的下降。两军骑兵现在,已是凭着一股意念在战斗,因此局势仍然呈现胶着的状态,任何一方凭着现在的兵力,都难以取得绝对的优势。

吕不韦看了一眼前方不远处,已经恢复体力的铁骑军,果决地传下军令,命令铁骑军立刻整装上马,特种骑兵对其侧应,列阵冲击敌军大阵。

后期加入战斗的两个轻骑师队,迅速撤离中路战场,向两翼移动,用弓箭削弱中路敌军的侧翼。

战鼓声、号角声、挥舞的令旗,准确地将吕不韦的命令传达出去,最先接到命令的铁骑军,立即迅速整装,跨上替换后的铁骑出发,逐渐接近到了中路战场,列阵开始进行冲锋。

中路正面战场的主力轻骑军,接到命令之后,迅速向两翼转移,立刻闪出了中路进攻的路线,特种骑军迅速接替上空挡,用钢弩射住匈奴骑兵,令他们不得靠前,给铁骑军的冲击准备出空间。

战鼓擂响,旌旗飘舞,重新杀回战场的铁骑军,以压倒一切的威势,开始了强悍无匹的冲锋!

疲惫不堪的匈奴骑兵不禁瞳孔放大,惊恐万分地望着越冲越近,庞大而恐怖到极点的铁骑军。

筋疲力尽的匈奴骑兵尚未接战,已是彻底丧失了战斗的勇气。

狂野若猛兽的铁骑军,犹如一股无坚不摧的洪流,急速蛮横的冲进敌军阵中,一片哀嚎之声透过厚重的阵势,回荡在天际,成片的匈奴骑兵齐刷刷地倒下。

此次推进的速度,比之前的冲击还要迅速,钢铁洪流所过之处,匈奴骑兵人仰马翻,纷纷坠落下马。

铁骑军迅速打通一条人肉通道,而且这条血肉通路,随着重骑兵锥形大阵的推进,不断的拓宽前移。

鏖战多时的轻骑军,本已是疲惫不堪,体力已是严重透支,但见大铁骑军发威,不由都是精神大振起来。仿佛忘记了疲劳一般,沿着两翼奋勇向前,力争保持与主力突击部队同步,密集如雨的弩箭,从两翼不断打击着匈奴大军脆弱的神经。

疲惫无力的匈奴军士兵,再也难以支撑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打击,阵型再一次出现混乱,而且这次混乱仿佛会传播一般,迅速的蔓延到整个大军,匈奴军队终于露出即将崩溃的征兆。

吕不韦不再犹豫,立刻发出了总攻的命令,一直观敌撩阵的步军,终于期待到了出手的一刻,全军大阵开始向前移动。

吕不韦的命令传出,一直游戏牵制两翼的王翦和李牧军,风驰电掣地一路疾驰,直插中路战场的后路,完全不顾及匈奴军,未加入战斗军队的存在。

两翼牵制的匈奴军,被吕军忽然的迅速摆脱,搞得神志呆滞,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再打算重新集结军队,进行牵制却已是为时晚矣。

嘹亮的号角声响彻整个草原,总进攻的号角终于吹响,正在主攻的铁骑军闻听号角,忽然变成了数个千人的一字阵,疯狂的在匈奴军阵中摇头摆尾,顿时将匈奴军本已混乱的阵势,搅得更加七零八落。

两翼进行弓箭攻击的轻骑军,也同时发动了直接的进攻,以旅队为单位,趁势如尖刀般地切入,将敌阵切割成数十个小块,进行围剿击杀。

至此中路匈奴军,已是彻底崩溃,士兵再也不管战争的胜败,没命地疯狂乱窜,寻找着逃逸的出口,外围的骑兵朝着无人的方向,玩命地奔驰而去,希望越早离开这杀戮战场越好。

疋芘图见中路最雄厚的大军,开始产生崩溃,心下已是了然,今天失败之局已定,不由哀鸣一声,无奈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没有加入战斗的匈奴大军,率先逃离了战场,两翼原本玩命追击的匈奴骑兵,听到撤退的命令后,急忙调转马头,各奔东西开始狼狈逃窜。

中路的匈奴军,完全被搅成一锅粥,吕军完全不理会逃逸的匈奴士兵,随着王翦与李牧率领的轻骑完成包抄,匈奴的中路大军,已被围了个严严实实,士气崩溃之下,身体疲劳的匈奴人一群群地举手投降,负隅顽抗的匈奴骑兵,皆被弩箭彻底的消灭。

被围后开始投降的匈奴人缴械之后,则被后面赶到的吕国步军,全部包围被当场绞杀。

残酷的战斗,从上午一直进行到黄昏,落日的余晖映照在一片狼藉,到处是鲜血的大草原上,给人一种触目惊心的凄惨感觉。

此役吕国大军,共歼灭匈奴军二十七万之多,其中被坑杀的匈奴人达五万左右。

装备精良的吕国大军,此战也阵亡高达近三万人,这场中原与草原的对决,残酷程度可想而知。

吕不韦并没有命令疲惫的军队,马上前去追击逃逸的敌军,大军远离战场之后,迅速的安营扎寨,进行休整和伤员的救护。

并派人通知附近城池的驻守民军,迅速前来打扫战场,收缴马匹和军械等物。

吕军大败匈奴军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整个草原与中原大地。

草原之上的胡族,无不惊于吕国的骁勇,对其更是毕恭毕敬起来。

中原之民一扫之前,草原匈奴压抑心头的忧虑,纷纷载歌载舞庆祝大捷。

靠近战场周围的城池,民军生病当晚就赶到了决战之地,借着月光开始打扫战场,焚烧掩埋匈奴的尸体。

吕军殉难士兵的尸体,则是经过清洗处理,全部登记造册,将被送回呼和浩特,进行隆重的安葬。

……

清晨的阳光,温柔地照耀在草原之上,大地又变得清新而充满活力。

吕军士兵经过休整精神抖擞,排列整齐起队列,全军整装待发。

明紫色的三足金乌大旗,空中迎风招展。

大旗之下,吕不韦全身戎装,慨然笑道:“此战以后,敌我已经攻防转换,我军将进入进攻阶段,各处城池务必要提高警觉,防止匈奴军队忽然来个回马枪。”

说着,吕不韦望了一眼民军抬着的众多担架,眼里流露出一丝温馨的关爱,朗声说道:“对这些伤员,务必要妥善安置好,积极给予良好的治疗。经过此次大战的洗礼,他们已经成为经验丰富的老兵,是我吕国最为宝贵的财富。对于伤残无法再从军者,一定要全力治疗,妥善安置其未来的生活,绝对不能发生英雄流血之后,再流泪的悲剧。”

韩非神色肃然,郑重地道:“请大王放心,臣一定按照大王吩咐行事。周围城池中,已是腾至出环境设备优良的医疗场所,扁鹊先生带领着大批的医者,已是先行到达各处,这些将士今天就可以得到妥善的治疗,呼和浩特已传来消息,邱上农尚书已是在大黑河南,计划好了数万顷的耕地,打算春后开垦出来,分赏给阵亡将士,以及战斗中伤残与立功的勇士们。大王素来爱惜士兵,臣等怎会体会不出这份仁慈之心,大王一切皆可放心,臣等一定将诸事安排得稳稳妥妥。”

吕不韦见文臣们早已将诸事思虑周详,并且计划妥当,心中欣慰不已,朗声大笑道:“能得各位贤良臣功相助,本王后顾无忧矣!各位守疆卫民,静侯我等凯旋之佳音!”

吕不韦说完,随即传令大军开拔,向着匈奴退却的发现,开始进行主动的寻找战机。

韩非望着吕不韦逐渐远去的背影,眼睛不禁湿润起来。

驱除外虏,乃是中原民族千年的使命,谁能够彻底的断绝草原之患,都将得到中原百姓最崇高的敬意,成为千古流芳的民族英雄!

吕国建国虽短,但却完成了许多诸侯国,想都不想的壮举,成为天下万民的恩主。只待吕国进军中原之人,天下民心所向,中原诸侯谁能抵之万一!

第330章 困兽之想

吕国大军一路向西北方向推进,大批的游奕军四面八方遍洒出去。

由于昨天一战异常惨烈,吕军虽然减员不少,但昨日的大胜,却极大的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

士气高涨的吕军士兵,强烈求战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军中。

经过大战洗礼的将士们,眼中闪烁着对自身力量的强大自信,对奋勇杀敌,痛饮敌血的热切渴望。

吕不韦身处大军之中,深切地感受到,大军所散发出的,高昂士气和浓重的杀气,心中充满了自豪,军心可用,必能战无不胜!

从呼和浩特传来的消息,就在昨日吕军与匈奴决战之时,三晋与秦国也发生了正面冲突,双方各有死伤,如今仍在太行山一带对峙。

吕国周围四国交战,这对吕不韦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东面的燕国先被吕国轻易挫败,后又与齐国一战,实力大损之下,自顾不瑕,使吕国东方一线安稳无恙。

而一向狡诈,善于投机取巧的齐国,确是有心对兵力空虚的吕国偷袭,但怎奈稷下学宫之人纷纷站出,劝柬齐王。言名若是此时对吕用兵,实乃帮助外虏,自毁长城之行为,将被中原万世唾弃。

齐王无奈下,只得悬兵以待,盼望着吕军惨败的消息,如此也好迅速北上,用护卫中原的名义,占领吕国之境。

对于这些消息,吕不韦只是淡然一笑。

对匈奴之战,除了可以稳固吕国的北方,还可收买天下人心,这是此战的两大目的。如今第二点已经实现,头一点却也就在眼前。

吕不韦心中坚信,败亡匈奴,将不久矣!

吕国大军继续快速前进,吕不韦身边有重重王宫侍卫的保护,倒也不虑会有什么危险,两位随军而行的大长老,干脆骑在马上,开始闭目沉思起来。

行军许久,已是到了下午时分,派出去的所有游奕军士兵,纷纷不断回报军情,前方竟然没有任何匈奴大军的踪迹。

吕不韦听后,心下很是困惑,正在吕不韦有些焦虑之时,远处一匹快马快速逆向驰来,离得很远就高声禀报道:“禀告大王,午马都尉有紧急军情禀告!”

时间不长,只见午马在几名游奕军暗部士兵的簇拥下,疾驰而来,大声禀报道:“禀大王,臣已探得消息。”

为了在最短地时间里,摸清楚匈奴残军的去向,午马一大早就率领大批暗部手下,亲自去探寻线索。

吕不韦闻言,急忙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他马上听取了午马的汇报,随即在中军大帐之内,召集师帅以上将领议事。

听完午马的一番汇报,令吕不韦心中豁然开朗。

难怪麾下游奕军士兵,无法探查出匈奴大军的去向,原来他们根本就没有,回归西部草原的打算。

匈奴军溃逃以后,汇集成三路大军,半途忽然折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