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老头,太没脸没皮了,以前我们去抓几只蜜蜂都要嚎好一阵,今天拿了那么一大坛蜂蜜却无声无息的,嘢,你怎么给他了,他家不就是生产蜂蜜的吗?”老六看着慕泉远去才对着乐浪说道,明显的马后炮,慕泉在这边都没看到他吭声。
“我这是山中的野蜂蜜,和他家养的味道能一样吗?等会儿你也拿一坛回去,这东西比那养的蜂蜜味道要好得多,对了,这蜂蜜好像还可以酿酒。”乐浪对着老六说道。
忽的,他想起这蜂蜜好像也可以酿酒。乐浪有两个嗜好,第一就是酿酒,不管什么东西他都能弄出来酿酒,至于能不能喝那是两码事。第二就是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也不管那有什么用。
老六听了他的话,眉毛跳了跳,乐浪酿酒可是名声在外,这货可是连壁虎蜥蜴臭虫都能拿来泡酒的,这个,不是普通人。老六一想不对头,连忙拿着自己那份蜂蜜走人,要不他心血来潮,把他那份蜂蜜拿去酿酒,要哭都没有眼泪。
。。。。。。。。
一早,乐浪就被床头的电话铃声吵醒。
“喂,”乐浪还在半梦半醒之间,口气懒洋洋要死不活的。
“阿浪,起来没有,早点过来,你看现在都几点了。”打电话来的是他大舅新明。
乐浪一听一个激灵,顿时睡意全无,“早就醒了,在跟三郎吃饭呢,三郎吃饭很慢的,可能还要一会儿。”这家伙典型的睁眼说瞎话,自己都还在被窝里,一说就成在吃饭了。
“好了,你快点,等会把三郎带到这边让你大妗帮忙带,快点啊。”新明在电话那头有点痛心疾首的说。
“哦,等会就来。”关上电话,转过头来,却看到三郎静静的坐在一旁,两只眼睛瞪得老大的看着他,乐浪一时被看得有点心虚。
等他起来涮牙洗脸吃饭后,来到新明家,外面的小溪里已经划得热火朝天,不过领导还没来,几个村的人不过是划着热热身。今天端午节,学校特地给孩子们放了一天假,小溪两旁,桥上桥下围满了一大堆看热闹的人。乐浪把三郎留在他大妗家里,自己往庙里走去。
来到庙里,慎民他们已经等在那里。看到乐浪到来,慎民口气不由有点酸的说:“你倒是好命,我可是天还没亮就被我家老头叫起来了。”
“你怎么能跟他比,他可是吃好喝好没烦恼,你没看他回来后人都长胖许多。”老七对着大家说着,手还伸过去想捏一下乐浪的脸皮,被他“啪”的一声打掉。
看得众人大笑。
新明走了进来,看到一堆人还在这边笑闹不停,对着他们大声叫道:“还在那边干什么,还不快点出去,就等着你们了,磨磨蹭蹭的,如果搞砸了有你们好看。”
乐浪他们一看,连忙跑了出去,出去后,鸣人用手顶了顶慎民小声的说道:“你老子官威挺大的嘛?”
“你小子皮痒痒了,让他听到有你好受的。”慎民乜了他一眼,对着鸣人说。
鸣人听了,转头四处看了一下,发现新明没跟来这才松了口气。慎民他老子办事什么的倒很爽快,就是喜欢教训人,没事都能逮着你说一天话,所以鸣人一向不怎么待见他老子,不是怕他,是怕他如唐僧般碎碎念。
出到庙口,外面已经围满了一群人,旁边安排的一些座位上也已经坐满了人,估计是领导来了,狮阵已经出场,锣鼓喧嚣,旁边驾着几台摄影机,后面好像停着电视台的采访车,看来还真是一副要帮忙宣传小溪村的架势。
“哎,等会儿搞好一点,不然到时候放到电视里乱七八糟,可别把我的形象给毁了。”鸣人对着几个老友低声说道。
众人听了直翻白眼,这小子有什么形象。却没想到新明从里面走出来,看到几人不以为然的样子,拍着几人脑袋瓜说道:“听鸣人的话没错,这次弄好了我们村不只是会上县里和市里的电视,有可能还会上省电视台,都给我弄好一点,精神一点,不然你们几个小子都给我小心点。”新明知道对这几个小子一定要上发条拎紧,不然个个都吊儿郎当的,而且从小都这样。也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被乐浪他们知道会怎样。
听到新明的话,几人连说一定弄好,怎么说都是村长,要给面子的,更别说他是慎民的老子乐浪的大舅。
狮阵停下,锣鼓声歇,村里那面大鼓“咚咚咚咚咚咚”响了起来,乐浪冲了出去,一时龙旗飞舞,五爪金龙在飘扬的旗上直欲腾空而飞,舞了一阵,旁边慎民他们翻跃而出,随着大旗而动,灵活的身影,敏捷的身姿,在飞扬的大旗中快速的翻滚腾挪飞跃,看得一旁的领导和人群喝彩连连,电视台的几个摄影人员更是静静的盯着镜头,一刻也不敢晃动。
在最后乐浪爬上旗杆从上往下直落时,众人还来不及惊叫出声,乐浪已经稳稳的站在地上,一时间周围发出震天的掌声。乐浪他们几个向大家抱拳告别后,八个圆形的藤盾排成左右两排从旁边滚出,两两相撞在一起。
当两盾撞在一起时,左边的刀盾手突然腾空而起,一刀只向下方砍出,右边的刀盾手一看,连忙迎盾而起滚到左边,险险避过一击。左右两边刀盾手互换位子直立而起,长刀拍在盾上,口中发出“哈、哈”的巨大声响,然后又各捉对厮杀。刀盾手时跌时翻时滚时摔,手中刀时刺时扫时斩时劈,翻翻滚滚劈劈扎扎,一时间各逞手段,百样纷呈,好不热闹。
刀盾手其实是地趟刀和盾牌的结合,在古代是专门用来斩马脚的,后来才发展到战场对敌,而现在却只是用来表演。表演刀盾的都是四十左右的壮汉,虽无生死沙场的滚滚凶威,却有一股淡淡的威严。
独特的刀盾表演一下赢得了人们的心,刀盾手又表演了一下圆形和三角形的战阵后,终于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幕,表演结束,乐浪把大旗插回庙里,看到也没什么事,就想带着三郎到小溪旁看划龙舟。
可没想到三郎和囡囡坐在一旁的地上玩拼图玩的正高兴,动都不想动。他大妗还告诉他三郎刚刚吃了三个大粽子,把他吓了一跳,没想到这小家伙这么能吃,不过大妗的手艺是村里有名的,也难怪三郎喜欢吃。
看到三郎不想去,乐浪只好一个人跑去看划龙舟。来到地方,比赛已经开始,几条龙舟不停的在溪水中划着,龙舟之中鼓声“咚咚”直响,龙舟中的壮汉随着鼓声的节拍整齐有力的划着,口中发出阵阵的呼喝声,两岸旁边的人不停为喜欢的龙舟呼喊着,洪亮的声音响彻溪面,一时热闹非凡。
(第二更送到,继续求推荐票)
━━━━━━━━━━━━━━━━━━━━━━━━━━━━━━━
小说下载尽在http://。。 ……【】整理
附:!
━━━━━━━━━━━━━━━━━━━━━━━━━━━━━━━
第九十三章龙船
龙舟,在闽南叫做“龙船”。龙船有大龙船和小龙船的分别,大龙船可以划三十六个人,小龙船划二十六个人,每条船上有敲锣一名、打鼓一名、掌旗一名、前后梢各一名,唱神一名,这都是现在改过来的,在以前不是这样。
在以前小龙船十三档,划船的有二十六人,船面管旗一名,前后梢二名,唱神一名,司鼓二名,掌锣二名,托香斗二名,合三十六天罡之数。大龙船有十八档,两旁划船的三十六人,加鼓、梢、锣、旗、唱神、托香斗六种执事十二人,就需要四十八人。繁琐得要命,后来就慢慢改成现在这样了。
闽南的龙船和别处有点不一样,别的地方的龙船都是一个龙头昂然而起,威严肃穆。但闽南的龙船没有,闽南龙船的龙头是一种象征性的东西。龙船的“龙须”是用金箔纸折成约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绑在一根对折的红布条上,象征“龙须”;将一块红布折成三角形,钉在船头,象征“龙舌”;将6条龙须等距离分布钉在“龙舌”上,这就成了“龙头”。
在一些近水的地方,划龙船十分的讲究,开始划船时要摆香案,焚香祷告,然后由村中的长者拿着香炉绕着龙船一圈,以祈求人船平安,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然后会请一些锣鼓阵开始表演,或者请一些表演杂技的。
在以前,那个杂技才叫杂技,乐浪有幸目睹过一回。那表演杂技的在地上摆了六个红瓦罐,呈梅花状,一个人在上面腾挪跳跃,没有任何事情,要知道,用红瓦烧成的瓦罐有时并不是很硬,紧接着另外一人被甩在半空中,落下时与下面的人手对手,头对头,然后上面的人如陀螺般旋转起来,看起来惊险万分。现在想想那应该不只是杂技,应该还有武功在内,不然哪能做出那么惊险的动作。
闽南的龙船十分的讲究,必须选用上好的樟木和杉木,而且是25米长以上的整木,树头直径必须在20厘米才能符合条件。将其切分成5片接成船底,这样造出的龙舟才会坚固结实。
在闽南地区,龙船通常是每个村的公共财产。水上人家有句俗语“一日造船,千日过波”,意即造出的船必须坚固耐用,才能经受风浪的考验,所以造船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岸上人家建房,一些必要的礼仪丝毫马虎不得。
造船时候的钉船板就像建房时候“奠基”拜地主一样要拜船主,这里所谓的拜地主并不是旧社会的地主而是地基祖,祈求他让我们平安平安、顺顺利利,拜船也是这个意思,现在一些开车的也有拜车,都是这个意思,拜的时候摆上供品祭拜,以显虔诚之心,希望神明保佑。
当船造好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点睛”,“点睛”时必须举行隆重的仪式。
制船者在两侧船舷的船眼处各贴上三根红布条和折成小方块的金箔,再钉上三根“目周钉”(眼睛钉)。从左至右,分别代表千里眼、顺风耳、妈祖婆。妈祖婆殿后佑护,千里眼、顺风耳在前观测,顺序不能改变。不仅是龙船,再大的帆船也是这样钉,有些帆船还会在船艉处供奉妈祖婆神位。
钉的时候,钉一根钉都要说一句吉利话,有的世代造船的人家还会念一些口诀,但无一例外都是祈求平安、顺利。造好船后,由村中的长者在龙头前摆上“三牲”,持香对着龙头祭拜。然后再由长者手持香炉,绕着龙船转了一圈。这意味着,将龙舟上的不洁之物驱走,龙船变得圣洁而有灵气。随后,燃放鞭炮、烧金纸,仪式就结束了。
经过几名壮汉六七天的劳作,新龙船完工了。之后,请村里地位高的老人身穿长衫头戴毡帽,带领全村壮劳力,到船厂“请船”。大家人手一桨,浩浩荡荡地将龙船划回村里。
不过这些和小溪村都没什么关系,小溪村的划龙船只是舶来品,听说是有一次村中的一个长辈看到人家划龙船那么热闹,就提议村里也举行划龙船的活动,从那以后才有了这个赛事,不然小溪村地处深山,信奉的也不是近水的神明,根本不可能划龙船。所以小溪村的划龙船就只是单纯的划龙船活动,没有什么子虚乌有的纪念或者祭拜某个神明意思,不过这事大家心知肚明,没必要说出来。
又一个赛事开始,船如离弦之箭飞快往远处溪中的一个浮标划去,近了、近了,一声锣响,鼓声密集,船过浮标,两岸人群竭声斯底的呐喊,“赢了、赢了”,赢的村大声欢呼,输的人也没失去斗志,个个向前,都想扳回一局。
赛事还在进行,乐浪看了一下就走开了,这划龙船要持续一整天,他也没下去划的意思,这划龙船还是蛮累的,一天下来,当天没什么感觉,到了明天那手膀就会酸痛,有的还会红肿,可能持续一个礼拜,有的连吃饭都没有力气。
不过像乐浪这么有觉悟的毕竟是少数,年轻人哪个不是逞凶斗狠爱面子,何况还有一堆奖金摆在那边,由不得这些人不卖力划,没看到有的人都划红了眼。
正要往回走,忽然看到老六老七纠集了一群人也要下船去划,乐浪看到他们眼睛向这么看来,连忙闪开,有这力气划船还不如回去吃粽子。
回到他大舅家里,看到慎民和鸣人也在,乐浪不由好奇的问道:“你们怎么没去划龙船?”
“你自己怎么没去?”慎民没好气看了一眼说。
乐浪没理他,径自走到一旁吊在竹竿上的粽子旁,拿起一个咸粽子。在这边粽子有两种一种肉粽,一种碱粽,碱粽是用碱水拌着糯米蒸熟而出,吃的时候蘸着白糖,味道不错,在以前没有碱水的时候都是用山上的栀子,吃的时候带着股淡淡的栀子味,很天然的味道。
闽南的肉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那是一种浓浓的家乡情怀,只要吃过闽南的肉粽后再吃的话就一定会认出来,因为闽南做的肉粽和别的地方有点不一样。
首先要把干葱切片炸成金黄的葱油,再放入瘦肉、香菇、虾米、沙茶粉炒香,再放入糯米炒匀,用竹叶包起来就行,有的还会在里面包上卤蛋或者卤肉,咬起来喷喷香,味道好极了。乐浪大妗的手艺在村里可是出名的,肉粽拿在手中就可以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他迫不及待的扯掉绑在肉粽上的草绳,翻开竹叶,咬了一口,一不小心,一股卤肉汁从嘴边溢出。
乐浪没来得及擦掉嘴角的油就狼吞虎咽的吃完一个肉粽,手中又再拿起一个,心里不无感慨的想道:能吃到这样的肉粽真是莫大的幸福。
(今天只有一更,不好意思,推荐票好像快接近一万了,希望大家帮忙推荐一下,让它一万吧,谢谢了。)
━━━━━━━━━━━━━━━━━━━━━━━━━━━━━━━
小说下载尽在http://。。 ……【】整理
附:!
━━━━━━━━━━━━━━━━━━━━━━━━━━━━━━━
第九十四章意犹未尽
一连吃了三个肉粽,乐浪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样子,但无奈肉粽是糯米做的,吃多了胃会不舒服,只好放弃?
一旁新明的老婆慎民的老妈乐浪的大妗吴瑞花看到乐浪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对他问道:“好吃吧?”
“嗯,好吃,大妗的手艺可是全村最好的,好久没吃到大妗做的肉粽,可惜一直没机会,今天终于又吃到大妗亲手做的肉粽了。”乐浪毫不吝惜的对着大妗赞道。他的这番表现让一旁的鸣人和慎民鄙视不已,这货有拍马屁的嫌疑。
“好吃等会儿就拿一提回去,我给你多做了一点。”听了乐浪的话,吴瑞花笑得眯起了眼,开心的对着乐浪说。
一提就是十几二十个肉粽绑在一起叫做一提。
乐浪听了她的话忙不迭的直点头应好,一旁的鸣人可坐不住,急着对吴瑞花说:“阿姨,那我呢。”
吴瑞花做的肉粽一向是最抢手的,每年她都会多做一些送给别人,有的过来她家还习惯拎几个走,到最后她家都没剩多少,她绑的肉粽是属于那种手快有手慢无的东西,每年鸣人这货都是在她家吃完白食后还兼带着走,所以他看到吴瑞花给了乐浪那么多肉粽,心里顿时有点着急,就怕自己那份被他拿了。
“你的,你要来干什么,老道那些徒子徒孙、信男信女送的一大堆,你们都吃不完,还要这些干什么。”没等吴瑞花开口,乐浪就对着鸣人说道,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那些粽子能跟阿姨包的肉粽比吗?”鸣人听了乐浪的话,别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
“有,有,早就给你绑好了,这些就是,等会儿回去就拿着,想吃再过来拿。”吴瑞花笑着对鸣人说。
这时,外面有人叫她,她就走出去了。
“鸣人兄,粽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的,还是让我给你帮忙吧?反正我也不怕。”乐浪拍着鸣人的肩膀,语重心长的对着他说。
“甭来这套,我还就喜欢这味。”鸣人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让乐浪想A他那提肉粽的计划泡汤。他看了一下正和囡囡玩得正嗨的三郎,对着他叫道:“三郎,你鸣人叔叔要抢我们的肉粽。”
三郎一听,也顾不上跟囡囡玩拼图,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抱着鸣人的大腿,抬头可怜兮兮的看着他说:“鸣人叔叔,鸣人叔叔,三郎喜欢吃肉粽,三点也喜欢吃肉粽,白球、小白也喜欢吃肉粽,小豪和小猪也喜欢吃肉粽,连小白和小龟龟也喜欢吃肉粽。。。。。。”
三郎一上来就对着鸣人说了一通的话,其中的目的不言而喻,看到三郎的样子鸣人不由目瞪口呆,一旁玩拼图的囡囡看到三郎的样子也跑过来学着三郎的样子抱住鸣人的大腿,奶声奶气的说道:“求求你了,求求你了。。。。。。”
一时,鸣人被弄得哭笑不得,一旁的乐浪和慎民倒是没心没肺的笑了起来。
在慎民家坐了一会后,乐浪便带着三郎回家,端午节还有一些必须的事情要做。回到家中,只见门口挂着几挂粽子,也不知道是谁送来的。
乐浪把粽子拿进屋中挂在屋檐底下的竹杆上,把摘来的菖蒲、艾草、榕枝、稻苗、石榴分开绑成一串串挂着门前窗下,还给三郎绑了个小小的戴在脖子上,听说可以诸邪不侵,诸邪辟易。
然后带着牲礼摆在水井旁祭拜了一番,才把一个绑好的菖蒲丢进井中,又从屋中拿出一瓶白酒,把从大舅家拿来的一包雄黄泡了进去,然后把雄黄酒洒遍屋中的每个角落,并在自己和三郎的额头点了一点,传说可以去病驱邪无灾,乐浪还在家中的动物身上撒了雄黄酒,弄得三点毛发乱糟糟,家中鸡鸭狗跳豪猪叫不得安宁。
弄完后,乐浪神神秘秘的从里面拿出几个鸭蛋,跟三郎说叔叔给你变个魔术,于是就拿着鸭蛋往地上一立,还真立了起来,三郎在一旁看了大叫阿浪叔叔真棒,多多少少满足了乐浪一点点的虚荣心。
虽然立鸡蛋的多少是看个人的本事,但毫无疑问端午节这天是最容易立鸭蛋的,
不过,接下来三郎马上把乐浪立起来的那些鸭蛋全都推到,自己一个个的把它们立了起来,然后自己在那边高兴的喊道;“三郎好棒,三郎好棒。”臭屁的样子让人都想狠狠的在他那胖嘟嘟的脸上捏一把。
“三郎,干什么这么高兴呀?”黄老道从外面走进来,对着高兴得直叫的三郎问道。
“老道爷爷,你看三郎把鸭蛋都立起来了,好棒吧?”三郎仰着脸兴奋的对老道说。
老道慈爱的摸了摸三郎的头对着他说道:“三郎当然是最棒的。”
三郎听了老道的话,高兴的跑到一边去玩了,也不理地上的鸭蛋,乐浪连忙把自己拿来献宝的鸭蛋收了起来,不然再晒下去这些鸭蛋可要全臭掉,这些可是那些鸭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