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途-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大门正是紧闭着,门前挂着两个旧灯笼,上面沾满了尘土,从这就可以看出,平日里也没什么人打理,应该是拜访苏秦的人比较少吧。

    几日前,齐国朝堂之上,见了苏秦,在苏铭的心里就有了个结。这不今日趁着这闲暇的功夫,来拜会苏秦,了却自己心事。

    因有了齐王的令,自己明日就能见到甘茂,之后就得回秦国了,以后要想再见苏秦,可就有些难了。

    苏铭敲了几下门,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心中不免有些许紧张。等了半会,却不见来人,苏铭便奋力的捶了几下。

    过了片刻,门才从里面缓缓的开出了一条缝隙来,一头发花白的老者探了出来。苏铭说明了来意之后,老者有些诧异,不过也没多问,直接将苏铭带到了厅堂当中。应该是很少有人拜会苏秦吧,所以也就没了那么多的麻烦。

    苏铭四处瞧了瞧,满屋子里面堆得尽是些书简,有些虽旧,却摆放很整齐,在这屋子当中,非常显眼,除了书简之外,也没多少东西,很简单。

    稍后,脚步声传来,苏铭一看,是苏秦进来了。

    脱了朝服,苏秦更像是一个长者,脸上的褶皱很深,又油乎乎的,看着苏铭,面上带着一丝惊讶。

    看着看着,苏铭恍惚了一下,半天才回过神来,恭恭敬敬的朝着苏秦拜了拜。

    “苏铭见过苏子!”

    一见是苏铭,苏秦面色露出了疑惑,同时将苏铭扶了起来。

    “呵呵,使者请坐!”

    苏铭还礼,作出了请的姿势,苏铭也没作甚,规规矩矩的坐下来。

    “苏子,苏铭今日一人前来,没有使者,只有洛邑国人。”

    苏铭坐在苏秦的对面,看着正在沏茶的苏秦,神色郑重的说道。

    闻言,苏秦的手在空中顿了一下,抬起头,眼神中射出了一丝精芒,紧接着像是回想到了很久很久之前。

    “嗯嗯,离周显王薨都快十年了吧。”

    苏秦连着应了两下,有些感慨道。

    他这么说,苏铭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两人就这么寒暄了几句,又停了下来。

    苏秦想了想,今日的苏铭和那日所见到的好像完全不一样,有可能他来此地,就真的是想和自己随便聊聊吧。

    “那日朝堂争论,苏子莫要放在心上,我观齐王此人,有我秦武王之风,所以与苏子无关。”

    想了一会,苏铭就想出了这样一句话。

    苏秦一听,微微笑了一下。

    “使者多心了,齐王此人本就如此,我只不过是随意尽一些臣子的力罢了。”

    苏秦看似说的很随意,可手中的拳头,却是握紧了一些。任谁也能够听得到,这话语里面有些无奈。

    闻言,苏铭有些落寞,什么时候,苏秦也能够说出这样的话了,他的随意,是有多随意?

    “苏子当年抗秦大举,洛邑人闻之,无不振奋啊!”

    苏秦听明白了苏铭话中的意思,看了看现在的自己,又有些自嘲,哀声自怨。

    苏铭将他的表情看在眼中,想想,有可能这苏秦以后也就这样了。

    “告辞了!”

    苏铭起身,就要朝外面走去。

    江山代有人才出,江河后浪推前浪。苏秦在苏铭眼中,看到的满是失望,他实在是弄不清楚,苏铭的来意,可现在看来,绝对不像是坏意吧。

    “苏铭来自秦国!”

    猛然间,苏铭听到苏秦在自己背后的大喝。

    这一声,洪亮如钟,掷地有声,甚至有些不像是苏秦的声音。苏铭转身看时,只见苏秦如同变了一个人,面上神采奕奕,多了一些雄姿英发的气概,面上挂着一丝笑意,笑谈诸国风云,胸有成竹。

    转眼间,那个纵横捭阖的苏秦,又回来了。

    “不错,正是秦国。”

    受此鼓舞,苏铭大声回答道。

    “当年六国抗秦,乃是错误之举,抗秦并不能使秦弱,反而愈加强也,苏铭请坐。”

    虽然不知道苏秦说这话何意,但苏铭迈出去的腿又是给收了回来,因为这才是自己想要见到的苏秦。

    “那苏子为何抗秦?”

    苏秦单手抚须,眉头微皱,眼神中透出一种异样的光彩来。

    “我苏秦所学乃是策士,纵横捭阖,不用一兵一卒,但凭胸中韬略,左右天下大事,此乃策士也。抗秦之举,并非弱秦,只是争取时间而已。

    自李悝强魏以来,天下诸国,纷纷效仿变法,此,当属秦国商子最为彻底,秦国国力,也最为强盛。苏秦联合诸国,将秦国虎狼锁于函谷关内,二十年不得动弹。再看看今日,楚齐燕赵韩纷纷变法,这天下已经不止秦魏两国了,这样不更精彩一些么?”

    苏铭惊讶不已,又神情激动。这样的结果,在他脑海里,从未想到过。之前以为,苏秦抗秦是失败了,可要是结合如今的天下大势来看,苏秦是成功了。因为天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是更加精彩了!

    “苏子胸襟如此之远,在下受教了。一直有个疑问,苏子如此伟略,如何会沉沦到了今日?”

    苏秦一听,神色微变,刚才的神采一下子就弱了五分。

    沉沦?

    嗯,现在这幅模样,难道还不算沉沦吗,可自己又能够如何呢?

    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经是过去了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四九章 阴符() 
苏铭一见苏秦面容,便知道自己所问有些不妥,心中起了一些懊悔,脑海当中思索了半天,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挽回。

    “哈哈!”

    过了片刻,苏秦一阵长笑,声音爽朗,气色也恢复如常,刚才失去的几分色彩,都是回来了。

    “苏铭,那日王殿,这齐王虽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宋国,可要是没你的说辞,此事也不会这么容易成,不知道你师承于何处,所学又是什么?”

    师承何处?

    虽不知道苏秦这么问是何意,但要回答这个问题,真的好难。教授自己的人不少,真正收自己为弟子的,也只有左奔雷一人而已,至于洛邑的陈和,他是学堂的老师,并不能做数。

    “不瞒苏子,在下离开洛邑时,只是识过一些字,后来的老师,来自剑炉,只传授自己剑术。当日王殿,无非就是听楼缓、丞相这等人说多了,自己心中也有了一些计较而已。”

    苏秦闻言,更是诧异,非名师指导,能有这样的成就,这人善学的功夫,可一点都不小啊。

    “那你可与我苏家有关联么?”

    苏铭不知道苏秦为何要问的这么详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他。

    “在下居于洛邑城中,并无关联。”

    苏秦与苏代便是同族,苏家在洛邑城外,有一庄园,也算的洛邑一望族,苏铭与自己同一氏,苏秦故此有一问。

    “呵呵,原来如此。”

    苏秦弄明白了,露出了一副思索的神情,然后点了点头。

    “我苏秦并未沉沦,苏秦当年所做之事,一直在做,此志从未变过。”

    等苏秦想明白了,又猛然间抬起头来,胖乎乎的脸上,正是坚毅。苏铭迷糊了,苏秦所说之话与所做之事好像全然不相符。

    “可这”

    “放心,待到时机成熟,你自会明了。”

    苏秦的话,让苏铭很是奇怪,可想想又不明白这缘由,既然是这样,就会有明白的那日吧。

    “如此在下便也不多言了。”

    苏秦闻言,起身走到了书简一旁,将上面厚厚的一堆书简挪开,从里面翻出了一个陈旧的卷轴来。这卷轴是木头所做,年代已久,外面看起来已经是黑乎乎的,就连上面刻上图画,都以是被磨平,现在看着模糊不清了。

    可苏秦却是将它擦得锃亮,油光光的,上面都能映照出苏秦的面容来。苏秦双手捧着它,那副小心翼翼的神情,如同什么宝贝一样,就这样放到了苏铭面前的长案上面。

    “这是?”

    苏铭有些奇怪。

    苏秦却是神色一正,一脸肃穆的看着苏铭。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当年武王开周,陈汤建商,以至三皇五帝,传承了这么久,先人的成果,是如何传了下来?”

    苏铭当即看了下卷轴,又瞧了一眼这满屋子的书简,便知道苏秦说的答案是什么。

    “书简。”

    “正是。”

    到这里,苏铭就算是再笨,也明白了苏秦要赠书与自己,而且所赠之书,必定不是寻常之书。

    书,在这个时代里,无疑是个瑰宝,一本好书,可成一个世家,甚至能让一个军士成为军中大将,当然,前提是他得识字。第一次见面,自己是给苏秦找膈应的,这次见面,相谈虽是凑合,但还不到心心相惜,赠与书的地步。何况这无功不受禄,这么贵重的东西,自己又如何能够接受。

    或许是看出了苏铭的顾虑,苏秦微微一伸手,示意苏铭不要说话。

    “世人皆知,我苏秦学于鬼谷。老师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莫测之机。通晓阴阳变化,熟知兵家大事,老师所学,如漫天星斗,苏秦策士,不过沧海一粟尔。

    当年苏秦下山之时,老师便知苏秦之志气,将此书赠与苏秦,数十年来,苏秦纵横天下,这书也能够占的三分功劳,每次翻阅,总能获得新的感悟。”

    苏秦摸了摸卷轴,脸上流露出了些许的不舍,突然像是下定了决定一般,一下子将里面的书卷抽出。顿时,一股畜生身上特有的骚味刺鼻而来,苏铭一看,这书卷黑乎乎的,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这应该是写在羊皮上面的。

    眼下,这羊皮有点发黑,要是仔细看,只怕是连上面的字也看不清楚。羊皮卷了起来,成厚厚一个圆筒子,外面又用一根细线给栓了起来。

    “说来也是可笑,今日见你,也不知道为何,就是想将此书赠与你。苏秦并未沉沦,只是有些老了,可这书卷,我不忍心在我手中掩盖了它的光芒。有了新生,必有逝去,时代变迁,我苏秦总得留下些什么吧!”

    苏铭一看他已经是将书卷递到了自己面前,脸色竟然轻微发烫,连忙伸出手推辞。

    “苏子书卷如此贵重,苏铭如何能收呢?”

    苏秦也未强求,而是这样静静的盯着苏铭,看的苏铭心中有些发毛。

    “刚才你之说对了一般,薪火相传是因为书,更是因为赠书。”

    等了半天,见苏铭未接,苏秦摇摇头,又说了一句。

    书,不仅仅是一叠竹简,几张羊皮,他里面所传下来的,是文明的一部分。前人有留,后人才有所得,今日苏秦赠书,正是做了前人,终究一天,苏铭也会成为前人的。

    “多谢苏子。”

    想明白了,苏铭不再推辞,一把接了下来。

    苏秦笑了。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要是苏铭和苏秦想法不一,也不会如此果断接了书,这才是苏秦高兴的地方。世间林林总总,难知己者,难觅,最起码,苏铭结果书的这一刻,苏秦不是孤独的。

    “此书名曰阴符,乃是大周姜太公所著。文王强周,武王伐纣,在此书中都有涉猎,你潜心钻研,必能取得一些想要之物。”

    阴符!

    好奇怪的名字,阴符不就是军中秘密传递情报的吗?

    不过,苏铭一听到姜太公所著,就知道其来历不凡。做为洛邑国人,这个时代里根正苗红的大周国人,怎么能不知道太公是何人呢。

    “苏铭定然不会辜负今日苏子之言。”

    虽然上面的字,许许多多自己都不认识,可苏铭非常愿意这么做。

    “好!好!你来见我,你想看到的那个苏秦,可看到了么?”

    苏铭哑然,原来自己的心思,早就被他看透了,六国丞相的胸襟,令人钦佩。

    这一刻,或是前日王殿那个锐气尽无,憨态可掬的苏秦,或许在燕国传出丑闻,收到燕王迫害的苏秦,在苏秦心中都不是了。

    在苏铭能够心中,苏秦是年轻的,刚出鬼谷,雄心勃勃,拜见显王,论道秦王,最为辉煌的六国丞相。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史长河,至此一人。

    “哈哈!苏子还是那个苏子。”

    猛然间,苏铭大笑。

    “好,不送。”

    听到逐客令,苏铭也不久留,恭恭敬敬的拜了一拜,然后夺门而去,他一刻也不敢停留,苏铭觉得,自己的眼眶有些湿了。

    苏秦看到苏铭的背影消失不见,神情有些落寞了。

    诺大的个房屋,只剩下书简可以陪伴他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五零章 心系()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已经是亮了,苏铭一夜未睡。

    双眼熬得通红,也涨的难受,口中也有些发涩,总之就是浑身难受,精神萎靡。

    苏铭看了一眼外面,站了起来,将手中的阴符一点一点的卷了起,又细细的放进了卷轴里面,收好放了起来。

    眼下,要想读懂这书,苏铭认识的字还是有些少了,少到了根本就读不懂上面话的意思,就这样,将它拿在手中,对着它发了一夜的呆。

    不知怎么的,苏铭很想回洛邑去,去见见那里的人。尤其是那个体型壮硕,面上饱经风霜的妇人,母亲。她的体形走样,容颜不再,但正就因为她放弃了无用的外表,牺牲了容颜,换来地利的禾苗,养活了自己。

    当然,还有瘦猴少年、郑灵就连令人讨厌的郑长也很想见见。

    从咸阳出发,本来可以途径洛邑,可到了洛邑城不远的地方,苏铭带着数百秦**士,策马奔腾而过,愣是忍住没有去看一眼。今日一过,明日便要离开秦国,这事情也处理完了,总算是有时间,有心情回一趟洛邑了。

    洛邑城中的军士再怎么凑,也能有个一千多号,要是自己带着这几百虎狼之师回去,也不知道洛邑城的天子,和天子的臣子,会是什么反应。想到这里,苏铭露出了笑容。

    在苏铭心中天下间王有很多,可能称作天子的人,也只能是在洛邑王宫当中。

    又想了一想,鲍灼从外面进来,苏铭赶忙收拾了一下自己,之后便带着人,朝着齐国上卿甘茂的府邸而去。

    嬴稷派苏铭迎回甘茂的举动,没想到不仅没让齐王起了放走甘茂的心思,而是对甘茂越加上心起来,钦赐府邸,官拜上卿。对于一个有争霸之心的君王来说,人才最重要。甘茂百家之学,可带兵,也可处理朝政,确是一良才。

    不过这样更好,省的再让甘茂生出回秦国的心思。

    苏铭的车架到了甘茂府邸,门口的仆人立即将苏铭给请了进去,看来是早已等候多时了。

    这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么正式的会见,苏铭应该请到带到正厅当中,可仆人没这么做,而是将苏铭喊到了后花园当中。

    从这花园可得知,这齐王对甘茂确实不错。府邸后方,有一大片池塘,池塘旁边有一亭子,周边鸟语花香,真是个好住处。而甘茂,就坐在这亭子当中,那韩进就站在了甘茂的身旁。

    苏铭还未走到甘茂跟前,韩进悄悄的朝着苏铭使了一下眼色,苏铭看在严重,不动神色,朝着甘茂行起礼来。

    “郎中令苏铭见过丞相。”

    甘茂的神情很镇定,当然也不可能出现喜悦之情,只是平平常常,很淡定。

    “这秦国没甘茂了,使者请坐。”

    听了甘茂这话,苏铭也不诧异,面色如常,直接坐到了甘茂的对面。

    “我王思念丞相甚久,不知丞相几时回咸阳?”

    听到苏铭继续这么问,甘茂什么也没说,只是扬了扬手,很明显,这是让周围的人退去。

    韩进面色微微有些诧异,丝毫是没有料到,迟疑了一下,但有接着想了想,最后朝着苏铭与甘茂深深的忘了一眼,走掉了。

    甘茂又朝着苏铭身后看了一眼,苏铭会意,又让鲍灼带人离开。

    苏铭再看时,这亭子四周空荡荡的,也没个遮挡物,这人也都离得远远的,做的这么谨慎,看来甘茂是有话要对苏铭说。

    “使者此番出使我齐,这样的话就不必再说了吧。”

    苏铭知道,自己也没有必要和他打这个哑谜了,既然甘茂都知晓了,那就直接一点来吧。

    “我要是回去,会告诉我王,丞相在齐国如此之好,我王便可放心了。”

    不管如何,甘茂面上还是出现了一丝落寞,一闪而过。

    “那好,算起来我王对老夫还算是不错了,如果像嬴俍那样,到时只怕会弄到身败名裂,死无葬生之地吧。”

    甘茂咬着牙齿,这话说的有些狠辣。

    苏铭并未接话,只是点了点头,他甘茂知道这话,他的一腔怨气难平啊,没关系,就让他说吧,反正这也是最后一次了。

    “我曾私下里见了一次樗里子,说我王有孝公遗风,才将拥立我王即位之事,给确认了下来。当时,樗里子面上的表情,到现在才明了了一些,我王乃是雄主,雄主者,岂会容我这样令人不放心的臣子。”

    那日松林塬上,甘茂嬴俍直接拥护嬴稷为王,原来还有这原因。

    “上卿此言不错,此乃我秦幸哉!”

    苏铭没有反驳,直接是一口应承了下来。

    甘茂一听,舒了一口长气,落寞的神情,慢慢的舒展了开来。

    “今日你能言明,说明我王对甘茂还是有一些情谊的,这就足够了。”

    “所言不错,丞相离秦,实乃我王无奈之举。”

    这事情,一开始甘茂对嬴稷三番五次态度的变化,嬴稷并未记恨,只不过到后来屈原的一番话,将这事情给引了出来,在加上这芈八子,许多作用之下,嬴稷才作出了这样的艰难决定。

    “如今我秦,表面上虽是平静,但实则暗流涌动,我走后,何人为相尤为重要,不然这朝中生乱,甘茂虽身不在秦,但心有所系!”

    自己是虽是离开了,可对甘茂来说,那里有他最初坚持的东西,他是希望秦国能越来越强,自己也能在历史上或是秦人心中,留下他的足迹。

    既然甘茂现在能够说这样的话,说明在他的心中,已经将那事情给放心了吧。

    “丞相这么说,心中可有合适的人举荐?”

    “秦国之事,现有两难,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