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途-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瘦猴少年一脸的疑惑,不知道苏铭在说些什么。

    “当年咱们东周公死的时候,长阳君就是封锁了消息,不让景阳君知道,不然这现在的东周公就是景阳君了,因为景阳君是长子。”

    苏铭见识少,不代表人也就笨,像这样的事情,总的来说是离不开人性,想一想苏铭还是能够猜到一些的。

    瘦猴少年还是一脸的不解,还是不明白苏铭说些什么,至于这东周公的事情,早就在洛邑国人当中私下流传,他也是知道一些的。

    看着对方这样,苏铭知道对方还是不明白,但一时半会也是讲不通了,拍拍瘦猴少年的肩膀,索性就不说了。

    瘦猴少年也知道自己难以清楚对方说的意思,也就不问了,低着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我想,我应该要做些什么了。”

    过了好一会儿,苏铭说出了一句让瘦猴少年意想不到的话,尤其是在这种场景之下,说出来的话。

    “做什么?”

    苏铭转头望了一眼洛邑国人,又看看外面。

    “还没想好。”

    “会想好的。”

    多了一会儿,苏铭又补充上一句。

    瘦猴少年又不说话了,这好像是第一次和与苏铭的想法产生了距离。

    *****************************************************************************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转眼间,苏铭被关在这里,外面都经过了十几个日出日落,眼前郑谨的尸体已经是发臭了,臭不可闻,要不是用一些东西盖住了尸身,估计那上面的蛆都是看的非常清晰。好在那些个黑甲军士倒也不是希望这些人都是死在这里,每日也有发馊的食物送了过来,虽是难吃,但也让众人不至于饿死在这里面。

    这些日子,对于苏铭来说,真的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当中,平静一下被打破了,先是惊喜,后是惊吓,苏铭在想着,想着母亲怎么样了。为了活下去,在发臭的尸体旁边吃这发臭的饭,活着。

    苏铭还稍稍好一些,可瘦猴少年却是瘦的不能在瘦下去了。

    在某一日,这扇门又被打开了,然而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的食物送上来,而是外面站着两个人。

    “都回去吧。”

    简简单单的一句,就让苏铭回家了,哪还见得到那些黑甲军士,只剩下了洛邑国人,看来他们已经是走了,洛邑又要平静起来了。

    苏铭回到了家中,母亲还是那副原来了模样,家中的一切都还未变。苏铭放下疲惫的身体,好好的的睡了一觉。

    第二日一大早上,早起的鸟儿一叫,苏铭也跟着醒来,将家里仅剩的一些粟饼全都拿上,出了门,朝着先生的家中走去。

    先生的家就在学堂,苏铭在快到的时候,有些奇怪,并没有像是往日一样,听到读书的声音,相反的有些寂静,苏铭到了先生的房间口,依稀能够听到里面还有人,便松了一口气,先生没走。

    “学生子玦拜见先生。”

    苏铭在外面作揖拱手,像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哩。里面正在忙着的先生,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听错了,可开门一看,这不是苏铭还是谁呢,木讷的表情和灵动的眼珠,还有面上调皮的笑容和之前一样。先生有点狐疑,一定是要事情要发生。

    “子玦,没事吧?”

    先生并没有让苏铭进屋,而是问起来。

    “没事,有些事情,想要请教一下先生。”

    请教,没听错吧,教了苏铭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听到他说出请教这两个字。

    “哈哈,来吧。”

    不管如何,先听听他如何说吧,先生笑的很和蔼,苏铭进来之后,又是探着脑袋朝着外面看了一眼。

    苏铭随着先生进了房屋当中,恭敬的站着,脑袋斜斜的歪下去,有点吊儿郎当的意思,但能够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说吧。”

    先生盘腿坐在了榻上,拿起书案上的碗,喝了一口水。

    “先生来自东边,又知道的这么多,子玦心底里对于先生是佩服的紧啊,母亲也让子玦多向先生学习。”

    先生一听完这话,觉得有些熟悉,对了,苏铭的母亲当时可不就是这么说的吗。自己上次也就随意应承了一下,谁能想到,对方夸完了自己之后直接将苏铭塞到了学堂,先生本能的警惕起来。

    “有事说事。”

    “呵呵!”

    苏铭脸上都是堆着笑容,身形一下子放松下来,盘着腿坐在了先生的对面。

    “这大周天子还是天子吗,洛邑城里的还是国人吗,子玦请教一下先生。”

    这

    先生一时之间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苏铭竟然是问出了这样有深度的问题。不过转眼间想到了半月之前秦王进了洛邑之事,先生也就明白了,看来小子发生了一些变化。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章 策士苏秦() 
先生想了好一会儿,对于苏铭这个问题,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倒不是在担心应该说些什么,而是以苏铭的见识,这种事情能够说的清楚吗,弄不好越说越麻烦,误人子弟,算了还是说的简单一些吧。

    “不是。”

    先生轻轻将这两个字吐露出来,时刻观察着苏铭的变化。

    “哎呀,那先生岂不是骗了我们很久?”

    苏铭木讷的脸上出现的居然是狡黠,不错,笑容有些狡黠。

    这一说,倒是让先生懵了,自己之前给学生们讲得尚书还有儒家典籍什么的,可不就说的是这王道之礼吗。可如今,这秦王一来,这些祖宗的礼法全部被推翻了,王道也不在了,自己之前说过的可就不成了骗人的呢。

    “咳咳。”

    看来先生就是先生,仅仅是一霎那的光景就反应过来,趁着清嗓子的时候就将这话怎么回答想了清楚。

    “呃,百多年前,人们遵循王道,这洛邑还是天子之都,时至今日,只是出了一些变故而已,过不了多久,我相信可以再回到那个时候,这个嗯,王道无穷尽也!”

    先生说的这话,完全就是儒家对于上古王道治世的一种向往,是自己的信仰,所以这话,也不算是在欺骗苏铭,只是心里有些虚而已。

    “子玦记得第一次听到先生授课时说道,这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有礼法,万事万物都有解决的办法,不知道这话是不是真的?”

    苏铭接着问道。

    “当然”

    苏铭居然是怀疑自己说的话,先生如何能忍,可两个当然出口,先生看着苏铭,后面的字又是硬生生的给吞了回去。

    苏铭今日给先生的感觉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问的这些问题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还是小心一点。随后先生盯着苏铭看起来,可苏铭却低着头,弓着腰,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样。

    “不错,我说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其解决之道,但总归意思是差不多的。”

    先生说的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说错了话,被苏铭抓住什么。

    “那先生刚刚说王道再现,岂不是洛邑又会成为那个洛邑,既然是这样,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实现呢?”

    这话一出,刚刚喝了一口水的先生险些被呛到,怎么突然就想到这一出上去了。这问题相比起第一个来说,更不好回答,想到这里,先生抿了一口水,半天才吞了下去,然后摇摇头,又叹叹气。

    “先生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解决吗,那洛邑为何不能救?”

    苏铭不依不饶,一双眼睛盯着先生,满含期待,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死活不放手。

    先生想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先生越是这样,苏铭就越是觉得好奇,好像是先生有解决的办法,而不告诉自己一样,难道是因为自己心不诚吗。

    苏铭拱手作揖,身姿低着很低,堵在先生面前,先生往前一步,苏铭就后退一步,先生往右,苏铭就往左,一来一去,就是站在先生面前。先生一下子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对于苏铭的问题还真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这要是说吧,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说,更何况还也不能胡说;这要是不说吧,怎么才能将苏铭打发走呢。

    “苏苏铭。”

    两人对峙了一会,先生面上有些愠色,刚想张口喊苏铭的名字,却是结结巴巴的喊了半天。苏铭疑惑的抬起头,看到的是先生一脸笑意,胸有成竹的模样,变化这么快,难道要告诉自己了吗,苏铭更是心喜。

    “策士苏秦你可知晓?”

    先生嘴角带着一丝奇异的笑意,面上很是温和,刚才的愠怒已经是消失不见了。

    苏铭挠挠头,这人的姓氏和自己一样,难道这解决的办法就和这人有关系,而且还是洛邑人,为什么自己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这策士是个啥模样,苏铭的脑袋摇了摇。

    先生早就知道苏铭答不上来,准备好的说辞一股脑的倒了出来。

    “苏秦者乃洛邑人,师从于鬼谷子,当年仅仅凭借着一己之力,挂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大印,又是连横诸国,尽起大军攻伐秦国,致使秦国不敢东出。前些日子来洛邑的那便是秦王,在这里面可能会有解决之道吧。”

    先生说完之后,长叹了一口气,这样的目标,何其遥远啊,希望是有的,但等同于绝望,更像是个故事。可听在了苏铭的耳中,却像是有了希望一样,找到了解决之道。原来这个世间还是如此的精彩,还有这么多的事情,苏铭好生向往。

    “如果成为苏秦这样的人,就能够保全洛邑吗?”

    苏铭还是吃不准,又问了一句。

    “肯定会,六国丞相,六国大军啊,你想想,这样还怕一个秦国吗?”

    先生有些着急了。

    有道理啊,苏铭想了一会。

    “那我要成为策士。”

    “好。”

    先生一副看到大才的模样,很热切。苏铭看在眼中,觉得自己一定可以的,我行的。

    “那先生我该怎么办呢?”

    呃,这事情还没完了,既然说到了策士,那怎么才能成为策士呢。自己是个儒生,对于策士一道的评价只有八个字“反复无常、口舌之能”,谁会知道策士是具体是做什么的呢?

    “读书。”

    先生说了最正确的却又最不正确的答案,那么多书看哪一本才好呢。

    “自古道,书中乃是圣人之道,圣人之道又是又是最大的道,所以这策士的道,书中肯定也是有的,苏铭啊,你不喜欢读书,如何才能够成为策士呢?”

    先生的言下之意,你就知难而退吧,那不是你想做的。

    “请先生教子玦读书吧!”

    苏铭的腰弓的越低了。

    “我学识尚浅,这样的书我教不了,我听闻齐国的稷下学宫是百家争鸣,里面就有着策士之道吧,苏铭你应该去那里。”

    看到苏铭这样,先生立刻就接话上去,看起来像是早就想好了一样。这齐国苏铭听过,稷下学宫没有听说过,稷不就是吃的吗,有什么厉害的。

    “一旦成为稷下学宫的弟子,将会受到士大夫礼遇,读最好的书,只要是努力,就可以成为策士。”

    先生觉得有些不够,又是加上了一句。

    苏铭低着头,想了有一会,咬咬牙。这一刻,心里开始这剧烈的斗争,苏铭啊,这就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吗,结果来了,难道你要退却吗?

    “在哪里?”

    “往东而去千里,齐国国都临淄。”

    这么远,你小子肯定不会再去了吧。

    “先生这是要离开了洛邑了吗?”

    有了拯救之道,苏铭下了决心,直起身来,不想却看到了先生床榻上的行囊。

    “不错,今日便走,去楚国,回家。”

    剩下的苏铭也没在多问,先生也不敢多说了,苏铭送了一会先生,一直送到了洛邑城很远的地方,那几个粟饼正好成了先生的干粮。

    先生走了,只留下了苏铭,苏铭也待不了多久了,因为他要去稷下学宫。如果三十年是一个轮回的话,当先生下次遇到苏铭的时候将会是无比的惊讶,因为他的一番话,苏铭当真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章 苏铭离家() 
这天上的太阳还没有睡醒,洛邑的国人就已经是堵在了城门口,只见众人你一言,我一句,热热闹闹的议论着什么。

    “苏铭要走哩!”

    “哎呀,咱们东周要少一只雄鹰啊!”

    “啥时候回来咧?”

    每隔一段时间,总是有一些国人离开了洛邑,为了营生去了别的地方,而谁都没有想到,今日走的会是苏铭,而且是为了读书,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先生在的时候不读书,先生走了却要找先生读书。

    苏铭母亲圆乎乎的脸庞上面露出忧愁,黝黑黝黑的皱纹里面有几点眼泪,若是有日头,那看起来如同珍珠,横布在脸上。前些日子苏铭和母亲说起来这事的时候,母亲出了没有反对之外,反而是支持苏铭这么做,一脸的认同,真是有有远见的女人,将家中唯一值钱东西当作了苏铭路费。可今日到了眼前,却突然像是变了卦一样,拉着苏铭,一脸的不舍。

    苏铭伸手擦干母亲的眼泪,忍住心里的酸楚,强行笑了笑,很憨厚。

    “不过三年,我就回来了,千里路不到一月也就到了,近着咧。”

    苏铭的母亲使劲的点点头,一连三个“嗯”出口,却是什么话都没说,又翻开了苏铭的包裹看看物件带齐了没有。

    “子玦,回来一定要先给我讲一讲这外面是个啥子样。”

    瘦猴少年手掌用力拍拍苏铭的肩膀,苏铭点点头,又原样拍了回去。

    “好了,大伙都忙活去吧,不过三年,读了书我就回来了。”

    苏铭大步走起来,转身发现地平线上依稀还可以看到几个人影朝着他离开的方向,挥挥手,这就是苏铭的念想,也是苏铭的动力之源。因为不忍被破坏,才会坚持,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此去苏铭觉得就算自己三年后回到洛邑,在那个时候,洛邑不变,自己也就变了。再见了,郑灵。

    踏上征程,苏铭第一次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一个人行走在路上,到处都是未知,未知总是让人恐惧。远行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如意,相反充满了许多未知的情况。苏铭临走时,母亲说的三句话一直都印刻在脑海当中,“嘴巴甜,走大道,莫逞能。”

    苏铭很听话,一直沿着大道在走,除了饿与累之外,还没有什么异常的事情。夏日里,就算是一路风餐露宿,倒也不打紧。

    三日后,日头正盛,炙烤着苏铭,苏铭身上的干粮已经没多少了,这还是苏铭舍不得吃的结果,刚出洛邑,人烟越来越稀少,走了一段路程之后,这人烟渐渐的又多了起来。

    苏铭看到路上一纳凉的汉子,上去讨了一口水喝,顺便问道:“这位先生,这是哪里?”

    出门在外,这是母亲给自己九字真言里面说的“嘴巴甜”,苏铭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对方,所以用上先生,对方应该会喜欢吧。

    那汉子拿着一顶草帽儿正扇着凉,听到这话,明白来了一个外乡人。

    “哎呀,我可不是什么先生,这里是惠县,你是从哪里来的?”

    县?这是个啥?

    “我从洛邑过来,县是个什么?”

    “洛邑啊!”

    那汉子嘀咕了一声,这年头从洛邑出来的人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只是洛邑出来的人还真是奇怪,居然都不知道县是啥。

    “县就是地方,你往这里直走不过二十里就到了。”

    显然汉子没有兴致给苏铭解释县是做什么的呢,又拿着草帽儿扇了起来,这样倒是让苏铭将剩下的话给憋了回去。本来苏铭嘴巴这么甜,还想讨要一些吃的,不然自己怎么能到的了那么远的地方,可现在一看,算了。

    苏铭抬脚继续朝着前面走去,听到前面有县,自己没见过的事物,人对于新鲜事情总是好奇的,苏铭也不列外,这脚下是越走越快,将劳累都是抛之脑后了。片刻之后,前面居然出现了一座城池。

    苏铭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城池,城墙很低矮,都是土黄色的,一看就是用黄土推起来的,城楼修建的非常简单,不着粉墨。洛邑虽然是老了,可毕竟是按照天子之所建造的,比这座城池是大多了。苏铭抬头一看,城门上面照例有两个字,两个苏铭不认识的字,这应该就是那汉子说的县吧,原来县就是这样的。

    城门口站着两个兵丁,打扮和洛邑的完全不同,唯一相同的都是没精打采,对于行人看都不看一眼。苏铭进了城中,视线立刻就被里面的事物所吸引起来,不管如何,这还是自己第一次远门,这一切都是好奇的。

    因为城池较小,里面只有一条大街,可这条大街的建筑比之洛邑,看似是非常精致。大街上人来人往,酒肆店铺更是密密麻麻,整齐排列,形态各异的旗帘一个接上一个,这可比洛邑热闹多了。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

    不一会的功夫苏铭就逛到头了,苏铭想找一个吃饭的地方,翻开背后的行囊,里面放着两个老魏刀币,寻思着够不够吃一顿。其实苏铭并不知道,这两个刀币可值钱着呢,这个是魏文侯时期打造的,放到现在,都可以作为古物了。至于这两个刀币从哪里来,苏铭母亲说也是那个士子留下的。

    “夏竹书馆,但有论战胜者,书馆将赠与上好魏酒一壶,快来看咯!”

    在还没做出决定的时候,苏铭却是听到一声叫喊,论战是什么苏铭不知道,但却是听到有美酒,既然有了美酒还能没有饭吃吗?

    遵循这这样的逻辑,苏铭赶忙凑了上去,只见有一与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少年,正在一家店铺门口举旗吆喝。那少年看了苏铭一眼,见得苏铭如此打扮,然后就视而不见了。

    苏铭也不在意,抬头看了一眼,上面一块牌匾写着四个字,嗯,是四个字,原来夏竹书馆这四个字是这么写的。

    苏铭看着这几个字念了出来,想将这几个字记下了,以后慢慢再识字。那少年一看,这人莫不是认识字吧,难道自己看错眼了。有了半路上那汉子的教训之后,苏铭没有在称呼先生,而是拱着手,学着自己先生的模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