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明皇师-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四笑了笑,突然轻声说道:“朱某家中兄弟甚多,但能与在下交心的却少之又少,好友知己更是平生难逢。今日与二位相处如此高兴,实在是自出生之后少有,人生短暂,知己难寻,朱某渴慕与二位结为异姓兄弟,还望二位赏给在下这个面子。”

    叶羽没有想到朱四会有这番话。

    而丘福更是吃惊,他原本有些迷茫的大恼霎时间清醒,瞪着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朱四。

    叶羽虽然委实没有想过会结义的事情,但他生性洒脱,仔细想过这一夜的相处,觉得朱四确实是自己平生难求的知己,又想到自己来到这个年代身边半个亲朋好友都没有,只有救了自己的丘福是最亲近之人,如今得以和两个投缘的人结为兄弟,也很是开心,便应了下来。

    丘福依旧有些昏昏沉沉:这怎么回事?这位主子打的什么主意?丘福从来没想过会遇到这种事,自己这算不算犯上僭越?

    就在他愣神的时候,香炉、神台、瓜果、祭酒却都已经备好了。叶羽和朱四都显得很开心,只有丘福依旧搞不清状况。

    原本一切顺利进行,只是到了排行的时候,出了些乱子。

    丘福是三人中年纪最大的人,但他却奇怪的无论如何也不肯做大哥。叶羽觉得很诧异,连忙问他为何,他却也说不出个究竟,就只是一味的拒绝,坚决不肯做这大哥。

    叶羽实在不解,他挠了挠后脑勺,一脸诧异的追问:“这,丘大哥到底为何不愿做大哥?难道是觉得小弟太让你头疼?”

    丘福连忙摇头,尴尬的笑笑,心中暗忖:不是你让我头疼,让我头疼的另有其人。他扭脸瞥了一旁沉默不语的朱四,实在不明白这位主子怎么想的。反正自己就打定主意坚决不做这大哥。

    叶羽无奈的扭头看向朱四,但见朱四沉吟片刻,突然上前说道:“丘兄千万莫要再推辞。你我三人如此投缘,而今又决意结下这八拜之交,自是上天的安排。难道丘兄要辜负了这难得的好意么?”说到这里,他不着痕迹的冲丘福微微点头示意,脸上笑容和蔼。

    丘福愣了一下,仔细想着朱四话中意思,又看见他眼中的坚定,不由心中叹了口气,抱拳拱手道:“既然如此,在下怎能辜负这天赐的缘分?更加不能辜负二位的美意。在下,在下应下便是!”他咬牙同意,心下依旧颇为无奈。

    叶羽见他答允,开心的紧,连忙拉着二人一同跪在神台前。三人各自在神台前报上了生辰,以丘福为长,朱四次之,叶羽居后。

    三人跪在神台之前,同声而道:“皇天在上,后土为证,我丘福,朱四,叶羽,相遇相知于‘枫羽轩’,引为知己,今复效桃园之义,祸福同当,生死与共。天地神袛,竭诚盟誓,如有违背,天诛地灭。”三人叩首成礼。

    站起身后,叶羽笑着抱拳见礼:“小弟见过大哥二哥!”

    朱四大笑两声说道:“三弟,今日实是开怀!能结交到你与大哥这样的兄弟,实在是我朱四平生一大快事!”

    丘福还是有些不自在,他见朱四向自己抱拳行礼,急忙想要退开,但是又不能,如此尴尬,实是难受。进退不能,唯有抱拳还礼,尴尬笑道:“呃,二弟,三弟,为兄有礼了。”

    叶羽见他如此,大笑道:“大哥,你怎么如此拘谨?”

    朱四安抚性的拍了拍丘福的肩膀,笑道:“大哥是太过高兴了。”他笑着扭头对叶羽说道:“刚刚报过生辰,三弟刚及弱冠,可有起过表字?”

    叶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摇头道:“还没有。小弟刚刚二十岁,家里便遭变故,还未进行加冠礼。”想起离家之事,他又不禁心中恻然。

    朱四见他双眉微敛,只道他是想起家中旧事,连忙安慰:“三弟不必难过。如今你我八拜结义,我与大哥便是你的亲人。过个两日,等我事情办妥,我便接三弟去我府上,到时再为三弟补办加冠礼。如何?”

    叶羽见他真诚之意,不禁心下感动,说道:“多谢二哥。小弟感激不尽。”

    朱四说道:“三弟千万不要跟我客气。”稍作停顿,他扭头看向窗外,笑道:“今日实在高兴,不如我们兄弟三人出去散散心,大哥三弟意下如何?”

    叶羽抢先答道:“好啊!我已经有好久没出去好好散散心了。今日能有二位兄长陪伴同游,小弟实在很高兴!”

    朱四一听也高兴的说道:“说的好!三弟想去哪里逛逛?”

    丘福无奈的看着讨论的兴高采烈的两人,他是实在不想出去逛的。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把那位主子赶紧送回府里,已经在外面一天了,府里应该急着找他了,若还放着他去外面瞎逛,万一出点什么事,自己就算彻底完了!

    只是,他还在这边想着怎样拒绝,那边的二人已经准备出门了。

    只见叶羽一手勾上朱四的脖子,一手叉腰,回首招呼愣在原地的丘福说道:“喂大哥,你还愣什么神儿?走啦!”

    丘福看着二人勾肩搭背,冷汗直流,他为难的说道:“去哪儿啊?”

    朱四笑着回答:“三弟想出去散散心,我们去郊外吧。”说完不等丘福反应,便和叶羽勾肩搭背的离开,留下一脸错愕的丘福兀自纠结。

    丘福实在再难压下这股长叹的冲动。他耷拉下肩膀,重重的叹了口气。事到如今还能如何?只得赶紧跟上去了。

第五章 一场寂寞凭谁诉

    这是叶羽自穿越到这个年代后第一次仔细观察北平城。此时的北平城城高墙厚,楼阁相直,自然没有他记忆中的高速公路和大厦林立。但可以看出的是,后世北京城那中轴突出,两翼对称的布局绝对是根据此时的北平城建造的。

    此时的北平城是以燕王府作为中心的,明初攻克元大都后,将原来的元皇宫改为燕王府,其余大部分宫殿都以“灭王气”为由全部拆毁了。除了远处可见的燕王府外,街道两旁都部署着青灰色砖瓦的四合院。

    ‘枫羽轩’位于南中轴路边上,离文明门并不远。兄弟三人出门便由朱四带领一路向南而行。一路有说有笑的也不觉过了多久便出了文明门来到郊外。

    叶羽看着两侧的林荫小道,颇有些舒心。他自小生活在北京,儿时北京到了夏天是有很多热情的麦地和树林的,但待他长大后便都成了冰冷冷的高楼大厦,此时看见这郊外小道,让他想到儿时饭后的散步之地,不由得觉得心旷神怡。

    朱四一路带着他们向南走,也不清楚走了多久,一条清澈的河流出现在三人面前。

    此时正值盛夏,阳光正好,细细碎碎的穿过岸边的垂柳洒向这一条蜿蜒小河,真正可谓“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偶有游船泛于河床之上,恰似为这一条静默如同置于仙界的小河带来人间之气。游船经过之处,水纹荡漾,却并未打破这份静默。

    叶羽默默向前走去,站在河边,看着不远处的游船,只觉得置身其中,于是这景色竟也与自己浑然了。

    此时朱四和丘福也已站在他身边,同样是静静的眺望远方。似乎是在眺望什么,又似乎没有焦点。

    “这景色还真美,让人心情舒畅,陶醉其中。大哥,这河叫什么名字?”朱四任由微风拂面,一派怡然自得。

    丘福对他这句大哥还是不太适应,不过站在这赏景心情也是大好,他轻声答道:“此河本无名字,但民间有传说称此河乃龙王最小儿子化身,故百姓称其小龙河。”

    叶羽脸上的笑容僵硬住,他猛然回头,不可置信的看着丘福,嘴唇动了动,轻声质问:“小,小龙河?”

    丘福以为他是在好奇那个传说,便娓娓道来:“北海龙王最小的儿子曾因为惩奸除恶触犯了天条被贬下凡,他心地善良,下凡前请求贬至当时正遭逢大旱的任家庄,变成了一条小河,造福百姓。这条河因此而得名,便叫做小龙河了。”

    朱四和叶羽都听得入神,若有所思的样子。

    朱四想着故事中的龙子,爱惜百姓嫉恶如仇,最终做了造福后世的伟大事情。想到这里,他不禁脱口而出:“身为龙子,牺牲一己之身造福百姓,这小龙的仁义之心实在是我辈楷模。”

    丘福听懂他话中真意,不自觉的点头认可。

    叶羽却没有听进去,他微笑出神,在现世时,北京的那条小龙河就正从他家附近流淌而过。

    此时站在这里,看着眼前如画般的风景,静静站在原地,感觉着夏日的暖风,好似母亲的双手抚摸过他的脸颊,只一瞬间,便让他晃了神。

    眼前的景色在他眼中仿佛是杨夏空画笔下的景色,那般的甜美沉静,如诗如画。杨夏空是当初跟叶羽一起去泰山游玩的几个人之一,她很有些绘画天赋,属于无师自通那类的,经常在上课时随手画出一幅无聊之作。什么漫画,油画,国画,都有些涉猎。

    想到挚友,叶羽的心情不禁又稍稍低落了起来。

    朱四只觉得叶羽突然变得很安静,于是诧异的问道:“三弟,你想什么呢?”

    叶羽这才回了神,他看向朱四,眯了眯眼睛,说道:“没什么,想起一些朋友。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过得怎么样。”

    叶羽本是不拘的性格,对很多事都淡然无谓,却唯有情之一字是他最难舍的牵绊。

    朱四扭头看了看小龙河,笑了笑说道:“原来是这样。三弟,凡事总要放宽心,过去的事情哪怕再痛苦也已过去,我们活在世上,是为了向前看。太过纠缠于过去,总是痛苦的。算前言,总轻负。一场寂寞凭谁诉?”

    叶羽微微一愣,他看向朱四,只觉他的眼神温和淡然,却透着坚定。再次扭头看向河面,回味着刚刚朱四的言语,那温润的话语竟让自己生出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似乎朱四也为往日所经,今日之痛而惋惜,所不同的是,他却已经看破,言语中透着面向未来的决绝果断。

    一场寂寞凭谁诉?叶羽心中喃喃地念了好久,突然嘴角扯出一抹微笑:“二哥这句词想是有感而发,我虽不知你所谓何事,但却觉得我可以懂你。”

    朱四大笑两声道:“三弟确实懂我!”

    叶羽苦笑下,眼中露出些许神往:“如今我已不知停云在何方,心中空洞,一时也失了方向。那么二哥你呢?你可找到了停云?”

    朱四停了一下,末了点头说道:“我找到了!”

    叶羽回头问道:“是什么?”

    朱四轻轻抬手虚指一下,声音沉稳坚定:“我眼前所能看到的一切。”面对叶羽诧异的眼神,他又补充了一句:“珍惜所有能看到感觉到的。”

    叶羽若有所思的转过头,眼睛愣愣的看着前方。朱四见他沉思的默然,只觉得森然静默,风慨一时如许,便是如此吧。

    一边的丘福颇有些无奈的看着他俩,他是没读过多少书的人,实在插不上嘴。就在这时,耳力一向奇好的他听到不远处有些动静,回头喝道:“谁?”

    朱四和叶羽被他惊到,也诧异的望向身后。只见不远处走来一个黑色锦衣的青年男子,那人看上去二十几岁的样子,皮肤有些黝黑,脸上透着一股干练。丘福和朱四看到那人时都是微微一愣。

    那人见三人回首望向自己,忙疾步走了过来,在三步之外停下脚步,他只瞥了叶羽一眼,便弯腰抱拳对朱四恭敬道:“四爷。”

    见了那人对朱四的态度,叶羽不禁皱了皱眉,他再次怀疑起了朱四的身份。扭头看向朱四,只见此时的朱四负手而立,身材修长,一扫刚才的慵懒,变得有些坚毅,更让人觉得高大。

    只见朱四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是夫人叫你来的吧?”

    那人始终低着头,恭敬回答:“是的。”

    朱四说道:“好了我知道了。这就随你回府。”他转身对丘福和叶羽说道:“大哥,三弟,我府上还有些事没处理,先走一步了。”

    丘福抱拳想要说些什么,叶羽已经张口说道:“二哥且去忙吧,我们改日再聚。”

    朱四点头道:“好。三弟,等为兄忙完这些时日,便来看你。到时接你去我府上,你可千万不要推辞啊!”

    叶羽狐狸眼一弯,再次露出招牌式的笑容,“二哥放心,到时候小弟去你府上白吃白喝,你可不要嫌弃啊!”

    朱四大笑着说道:“如此甚好!我求之不得!好了,大哥三弟,我先回去了,咱们后会有期!”

    丘福说道:“好,你路上千万小心!”

    朱四点头道:“好。”说完便转身走了,那黑脸青年瞥了丘福一眼,眼中微微有些诧异的神色,却没说什么,紧跟在朱四身后离去。不远处的树上拴着两匹骏马,朱四走过去牵起其中一匹白色的良驹,翻身上马,策马离去。

    两匹骏马一前一后的跑在路上,马背上主仆二人一路无话。待到进了文明门,朱四勒了下缰绳放慢步子,轻声对黑脸青年说道:“朱能,夫人可有着急?”

    那叫朱能的黑脸青年催马快步上前答道:“昨晚您彻夜未归,夫人虽知您去处却依旧有些担心,今早迟迟不见您回府,不得已才派属下前来相寻。”

    朱四点头道:“好,我知道了。对了,府里最近没有什么事吧?我昨日回来又匆忙离开,还没来得及细问。”

    朱能说道:“四爷放心,一切安好。只是,道衍师傅前日入府见您,那时您尚未回来,道衍师傅便先行回大庆寿寺了。”

    朱四露出些许诧异,沉默了一下最后说道:“嗯,我知道了。”说完便不再多言,双腿一夹马肚子,稍稍加快了步伐。

    二人一路向北平城深处走去,越往前行人烟越稀少。待到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前才勒紧缰绳,府前有两排侍卫把守,见是朱四二人,齐刷刷跪地行礼:“参见王爷!”

    朱四二人翻身下马,早先脸上的笑容早已收敛,他点头淡淡的说道:“起来吧。”他又扭头对朱能说道:“你亲自去趟大庆寿寺,请道衍师傅过来!”

    朱能低头道:“是!”

    朱四点了点头,转身走进府里,宫前的侍卫这才起身将马牵走。

    烈焰下,行宫的砖瓦显得异常刺眼。大门上的金字匾额更显的金光夺目,上面气势辉煌的三个大字“燕王府”。

第六章 感激

    回到燕王府的朱四,不,应该是燕王朱棣,刚刚进府就直奔王妃居住的坤德殿而去。

    朱棣十六岁时便娶了中山王徐达的长女徐仪华为妃,至今已有十一年之久。徐仪华美丽温柔,聪慧贤淑,婚后二人举案齐眉,朱棣很敬重自己这位嫡妃,至今都未另娶侧妃。

    来到坤德殿门口,里面传出声音,朱棣微微一愣便放慢脚步听着里面的动静。

    一个微显苍老的声音响起:“王妃娘娘,今年年初北伐大军屯军通州,后经北平城进攻庆州,其间咱们燕国提供军粮二十万石,大大超过了原先的计算。”朱棣微微一愣,听出这是王府长史刘韬的声音。

    另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王妃娘娘,王爷一向本着宽仁治民的政策,燕国内所有百姓,在上交赋税的前提下,每户每年都会得到五斗粮食的补助。但今年北伐燕国消耗巨大,臣略略估算,恐怕拨不出那么多粮食了。”这是王府典簿葛诚。

    朱棣皱了皱眉,北伐巨大的消耗在他的计算之内,但却没想到对自己的封地影响如此之大。

    沉默了片刻,朱棣刚想迈步走进去,却听见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正是王妃徐仪华,她声音沉稳温柔:“二位大人所虑我都知道了,只是殿下外出尚未回府,况且殿下为北伐之事操劳良久,实在不宜在让他为这等小事烦心。”

    徐仪华略一停顿,刘韬苍老的声音便响起:“王妃娘娘,北伐之事自然是大事,但后方钱粮之事也不可等闲视之啊。老臣恳请娘娘转告王爷,事不宜迟,应早早拿出解决的方案。否则拖延下去,恐生祸事。”

    徐仪华的声音再次传来,依旧是沉稳温柔,没有丝毫慌乱:“老大人所言甚是,这社稷上的大事我一个女流之辈也插不上嘴,但这王府里的家常小事我还是说了算的。我有一计,不知二位大人可愿一听?”

    那两人的声音一起传来:“请娘娘赐教,臣等洗耳恭听!”

    徐仪华轻笑一声说道:“燕王府每年俸禄里的粮食达五万石之多,抛去分发给王府上下官吏的俸禄余下来的粮食也依旧绰绰有余。待会儿我便传王府的点仓正使过来,待我问清楚府里的存粮之后再作打算,如果不够,我会命典膳节约用粮,除了殿下的伙食,全府上下以我为首一切从简。二位大人意下如何?”

    二人待要回答,门口却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就这么办吧!”屋子里的人下意识的向门口看去,只见一个一身墨绿色长袍的青年负手而立,英俊的面孔线条刚毅,不是朱棣又是谁。

    屋里的人立刻跪下行礼:“参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徐仪华也起身走到朱棣面前,轻轻行礼道:“殿下回来了?”

    朱棣原本清冷的面容在徐仪华走到跟前的瞬间变得温和,他脸上露出笑意,点头道:“嗯,回来了。”他扭头对跪在地上的大臣和下人说道:“都起来吧。”

    “谢王爷。”

    朱棣伸手拉住妻子的手,走到正中座位上坐定,抬头说道:“王妃和二位大人适才所说本王都已听到,事情原委本王也已知晓。”

    刘韬拱手说道:“如此,还请王爷早做定夺。”

    朱棣轻扯嘴角说道:“王妃适才不是已经替本王说了?二位大人且去传本王的命令,着燕王府点仓正使清点王府库存钱粮,抛去今年王府上下的用度,余下全部用来弥补北伐提供的钱粮。如若不够,今年王府上下包括本王在内,膳食一率从简。”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都是微微一愣,徐仪华立刻劝阻道:“殿下,您是金玉之体,膳食不可缩减……臣妾认为……”

    她话还没有说完,朱棣就抬手制止了她:“不必多言,本王身为藩王,便该当事事以辖地百姓为先。况且只是拨出多余的部分,平日的膳食太过奢华,也是时候改改王府上下过于奢侈的风气了!本王治下一向严谨,更当严于律己,如此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