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的一方胜利的机会亦多。他还认为:骑兵将退出战场,步兵降为辅助兵种,炮兵则需提高机动能力。此外,富勒还主张:作战时,首先以坦克出敌不意地突向敌人的纵深,摧毁其首脑机会,同时以飞机轰炸其交通枢纽和补给系统,接着使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扩大战果,追歼逃敌,一次会战即夺取战争的胜利……”

    正在里加城堡内给阿道夫。希特勒和威廉二世讲解机械化战争的并不是“蓝军”总指挥古德里安,而是担任“红军”总指挥的法肯豪森中将。

    他是来报告“红军”防御方案的。在正式报告之前,希特勒突然问起了机械化战争。

    希特勒看了自己的军事副官长威廉。凯特尔少将,凯特尔轻轻点头,认同了法肯豪森的解释。富勒、戴高乐和艾曼斯贝格尔(奥地利军事理论家)关于机械化战争的书籍在英法并不好卖,但是德国的军官们却大多拜读过他们的大作,不过拜读并不等于认同。

    穿着件老式德军军服的威廉二世这时追问道:“中将,你说的是别人的理论,你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陛下,我只是部分认同富勒的看法,”法肯豪森说,“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因素是人,其次才是武器、地形、后勤等等。如果德国向我曾经担任过军事顾问的中**队提供几个装甲师的全部武器装备,他们也不可能用坦克去战胜潜在的敌人日本陆军。”

    “哦。中国人这么不禁打?”威廉皇帝问。

    “不,他们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去运转一支装甲部队!”法肯豪森扶了扶自己的金丝边眼镜,用仿佛是学者的口气说,“陛下。虽然我在过去5年只是负责训练一支装备水平尚达不到一战中土耳其陆军水平的东方军队。但是机械化战争却一直是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中**队(指南方国民革命军)所面对的主要假想敌就是正在实现机械化的日本陆军。”

    是烧马粪的机械化吗?在一旁听取汇报的赫斯曼心说,不过相对于现在的中**队,日本陆军也能算“机械化”了,至少“小豆坦克”已经快要装备部队了。

    “那么你找到对付机械化部队的办法了?”希特勒感兴趣地问。

    “是的。总理先生,”法肯豪森回答,“增加防线的纵深,配属可以快速调动的预备队,同时加强步兵的反坦克训练,有针对性的修建防御工事。”

    希特勒想了想,又问:“那么在明天将要开始的演习中,你有信心打败对手的进攻吗?”

    “有!”法肯豪森眯起眼睛,看了坐在希特勒身边的赫斯曼步兵上将一眼。

    他知道这次的大规模演习是赫斯曼力主发起的。表面上的理由是为了“检验机械化部队的战术水平”。

    但是以法肯豪森对德国国防军战略思想的了解,却很容易就猜到这场演习实际上是一场针对波兰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战争的预演!

    法肯豪森看来。对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进攻,无疑是一场比上一次世界大战更大的冒险行为,简直是孤注一掷,不计后果。

    因为如今的德国除在法国、比利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些敌人的包围之中。

    且不说大英帝国,仅仅是这四个对手就拥有近1。1亿人口,远远超过德国加上波罗的的7000万。而且他们的工业实力之合比起德国也没有什么悬殊的差距,德国能够拥有的武器他们也会拥有,哪怕质量和数量上都稍稍逊色,但仍旧可以抵挡住德国的攻势。

    和上一场大战一样,这种势均力敌的战争是不可能有速胜的。德国很有可能面临一场长达数年的漫长战争——法肯豪森知道一些备战的情况。总参谋部早在20年代初就开始准备了。仿佛是吸取了上一次战争准备不足的教训,总参谋部预计下一场世界大战会持续至少5年。

    而总参谋部主管战略物资储备局(原属于工业促进委员会),现在正在努力储备足够应付5年战时需求的石油、粮食和各种有色金属。

    但是军队当中,对未来战争存有疑问的高级军官仍然不在少数。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些“反战人士”的存在,也是赫斯曼和施莱彻尔决定进行这次大规模军事演习的原因之一。随着德国的一步步崛起,来自英法等国的军事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如果德国不放弃寻求打破欧洲均势的政策——寻求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就是打破均势的行为——那么一场新的欧洲战争恐怕是很难避免的。

    因而,德国吞并波罗的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以及夺回东方失地的行动,都是一种“战争边缘政策”,极有可能引发大战。

    在这种情况下。统一德军高层思想,树立必胜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法肯豪森冲着希特勒和德国皇帝还有赫斯曼行了一个军礼:“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来阻挡蓝军,就好像未来战争中德国陆军将要遇到的最顽强的对手一样,敌人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顽强!”

    赫斯曼轻轻点头,微笑着对法肯豪森道:“中将,你尽力去做吧,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演习。

    这场演习将会证明这样一个事实:除非全面升级装备,使步兵摩托化,否则以目前的步兵装备水平,是不可能在比较平坦且没有筑垒工事可以依托的地形上,抵挡住德国装甲部队的强大攻势的。”

    ……

    “陛下,总理先生,对于此次演习的结果,我丝毫不存怀疑:装甲部队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而且不需要10天,明天下午演习将会以装甲突击集群的压倒性胜利而结束。”

    在法肯豪森中将离开里加城堡后不久,海因茨。古德里安装甲兵上将也开始进行汇报了。

    古德里安的作战计划听上去比法肯豪森的计划简单多了,就是集中力量,攻击一点。而为了达成突然性,攻击前的炮火准备时间将减少到45分钟。

    而且在装甲部队成功达成第一次突破之后,古德里安会立即发动第二次、第三次装甲突击,直到打穿敌人的防御纵深,将数量超过自己一倍的对手分割成两个部分,从而取得演习的最后胜利。

    演习胜利的条件不过是突破并且推进超过20公里——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达成这样的突破往往需要付出几个星期的时间和难以想象的伤亡。

    但是从20年代中期就开始摸索机械化战争的古德里安却非常清楚,区区20公里的突破,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不过是几个小时的事情。

    “明天下午就会结束演习了?”阿道夫。希特勒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古德里安。

    十几万人为了这场演习忙活了足有两个月——机械化部队的远距离输送和部署实际上也是一场演练——实行起来大半天就完事?可能吗?

    “明天下午!”古德里安脸上的表情显得极为严肃,“总理先生,机械化部队相对于旧式军队的战斗力提升是几何级数的。所以谁能首先掌握这种战争模式,谁就能拥有彻底改变欧洲局势的力量。”

    古德里安是德军中少数和赫斯曼一样,坚信技术进步已经完全改变了欧洲的力量平衡。德意志民族在机械化战争的时代,将拥有数倍于静态战争时代的优势!

    因为机械化战争几乎就是为了德意志这个“工业民族”度身定制的胜利模式。用来执行机械化战争的军队,在赫斯曼和古德里安看来,就是一座巨大的现代化工厂。

    一支装甲部队所拥有的各种装甲车辆、轮式或履带式、半履带式车辆,以及各种现代化的武器,就仿佛是一台台非常复杂的机器设备。必须要由专业水平非常高超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进行操作。那些工业比较落后的国家,根本就找不齐一支装甲部队所拥有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更不用说设计、制造这些先进武器了。

    所以在如今的欧洲,除了德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四个真正具有规模化优势的工业国之外,别的国家根本就玩不起机械化战争。

    而且,组织和实施机械化战争是一件非常复杂,又非常精密的工作。做事情比较马虎的民族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种战争模式的。而素来以认真、严谨、守纪律和讲规矩闻名的德意志人,显然是天生适合机械化战争的民族,他们一定会在别人没有掌握机械化的时代,就学会这种战争模式。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第210章 未来的统帅 六()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1939年5月1日清晨,刚过5点钟的时候。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在一辆半履带车上坐着(这是一辆山寨车,由BMW公司抄袭了法国雪铁龙公司的P21型半履带车),感受着车体的颠簸。他本来应该在演习总指挥部内听取汇报,通过沙盘和地图上的变化来判断演习进展。

    可是希特勒却在昨天下午提出要亲眼目睹第一装甲师的突破——可能是担心赫斯曼弄虚作假吧——他的身旁,陪同他来演习第一线的赫斯曼步兵上将,正低着头在看一份刚刚收到的演习进度报告。

    公路的一侧,一辆接着一辆的轮式装甲车和卡车排出了一眼望不到边的队伍。每一台车辆上都坐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不时有人发现他们爱戴的总理正乘车经过,纷纷用抬手礼向希特勒致敬。希特勒则非常兴奋地举手还礼,仿佛在检阅他的军队。

    “步兵上将,他们为什么不前进?”希特勒突然对这里的汽车长龙有了兴趣,“所有的人都坐在车上,这是怎么回事?”

    “总理,他们在等待前方突破。”赫斯曼合上手中的报告,“根据蓝方提交的计划,他们将沿波罗的6号公路推进,6号公路是贯通库尔兰半岛的一条重要公路,非常适合装甲部队快速推进,所以也是红方的防御重点。”

    他看了看手表,“再过几分钟就要炮击了,不会轰上几天几夜的,45分钟炮火准备后就是坦克集群的突击!估计,红方的防御体系会在两个小时内崩溃。到时候这里的车队就会在坦克的引领下,以每小时10到15公里的速度推进……对于1914年后的陆军而言,这简直和闪电一样迅速!”

    希特勒扭头又瞧了瞧仿佛没有头为的德军车队。他估计至少有1500辆各种车辆在排队,整个摩托化步兵师都按上了轮子——现在德国的拖拉机工业和历史上差不多,但是汽车工业却强大了不少,所以有足够的车辆可以提高给摩托化部队——如果他们真的能在战场上以每小时10公里。不,哪怕是5公里的时速推进,都会让敌人措手不及的。

    因为自从重型火炮成为军中利器之后,陆军的移动速度就变得很慢。特别是在离开铁路的情况下,依靠兽力和步行在敌人的重重阻击下推进。简直就和乌龟差不多。一天能推进5公里,后方的司令部都要开香槟庆祝了。

    所以在上一场世界大战中,被突破防线的敌人,总是有足够的时间依靠己方控制的铁路和公路调集军队,在被突破的防线后方重建新的防线。

    如果进攻一方可以把推进的速度提高到每小时5公里,那一天就120公里,这是根本无法防御的!

    “那红方准备怎么防御?”希特勒皱着眉头问。

    “在乌斯马湖一段,大约8公里的正面,红方就摆了一个步兵师,修筑了由一道反坦克壕沟、三道防御堑壕和四个炮兵阵地为主体的防线。还布设了假雷区和大量的铁丝网,在主防线后还有一道预备防线。另外,在乌斯马湖西北12公里的威廉堡,红方还摆了两个团外加两个反坦克炮连。”

    赫斯曼同希特勒说的红方部署对蓝方司令部而言,自然是保密的。同样的,蓝方的进攻计划红方也全不知情。

    不过,就算法肯豪森猜中了古德里安的主攻方向,演习指挥部也不会允许他将全部兵力都集中部署于乌斯马湖周围。因为通过此次演习需要验证的是装甲部队突破传统型防线的能力。

    “8公里的防线摆一个师,12公里外还有两个团……”希特勒想了想,又问:“炮兵呢?炮兵是怎么部署的?”

    “有一个师属炮团。六个步兵团(包括威廉堡的两个团)各有一个步兵炮连,另外还有5个反坦克炮连(包括威廉堡的2个)。”赫斯曼回答,“目前部署在乌斯马湖前线主阵地上的是两个步兵炮连和两个反坦克炮连,预备阵地上另有两个步兵炮连和两个反坦克炮连。在炮兵阵地上还有八个炮兵连。另外。还有三个防空炮连分散部署。”

    “乌斯马湖前线摆了多少门大炮?”希特勒不了解目前德军和波罗的陆军的炮兵编制,干脆问起了具体数目。

    “150毫米的大炮有16门,8门是K16型,8门是IG33型步兵炮;105毫米的大炮有36门,都是Le。FH18型榴弹炮;75毫米炮有16门,都是IG18型步兵炮;37毫米Pak35型反坦克炮有84门;20毫米Flak28型防空炮有36门。”

    “大炮的数量不算多。”希特勒的眉头微皱。在打过一战的他听起来,一条如此关键的防线上只有这点大炮,实在是有点“丢人”。换成1917年、1918年的德军也不至于如此。

    他报出来的大约就是国防军1932年型步兵师的火炮配属情况,和历史上的1935年师略有不同。不过和历史上的情况仿佛,目前德军的炮兵火力并不算强大,在欧洲要排在法国和苏联之后,大部分火炮的性能也不算优秀。

    问题当然还是出在《凡尔赛条约》上,长达十几年的“无订单”时代,成功重创了德国的火炮研制和生产——军工技术进步和别的技术进步一样,是离不开订单支持的。没有军方的大订单,克虏伯公司和莱茵金属公司是不可能大笔砸钱去开发新式大炮。

    不过赫斯曼并不在乎德国炮兵实力的不足,因为他知道缺乏机动性的大炮在机械化战争的时代没有太大用处——特别是现在德国空军受益于空冷式发动机技术的领先,拥有比历史上更大的优势,敌人的那些牵引火炮,只不过是空军的活靶子而已。

    “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的火力也不过如此,波兰人的步兵师还达不到这样的程度。”赫斯曼眯着眼睛对希特勒说,“而且在8公里的战线上部署一个师,附近还有两个可以随时增援的团,这样的防御部署,是绝大部分情况下做不到的。”

    希特勒沉默着点点头,这时远处传来了闷雷一般的轰鸣声。

    “炮击开始了?”希特勒问。

    “对,开始了,”赫斯曼说,“45分钟后,坦克突击也会开始。总理,演习总指挥部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一个前进观测所。我们就在那里见识一下机械化战争时代的突破吧!”

    ……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少将现在是国防军陆军第18师的师长,他的师参加了“铁拳…1935”演习,就守在乌斯马河东面的防线上。

    5月1日清晨,“蓝军”炮击开始的时候,他刚刚起床,正在自己的指挥所内,端着咖啡杯拿着面包在吃早餐。

    “没有人呆在阵地上吧?”曼施坦因听着炮轰的声音,有些担心地问。

    现在是实弹演习,不是真打。所以在“蓝军”炮击开始前的一刻钟,演习指挥部就打来电话通知。接到通知后的“红军”就会带着装备离开阵地,同时留下“假人”和“假装备”挨炮炸——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检验45分钟炮击到底能摧毁多少布置在前线阵地上的37毫米反坦克炮。

    而37毫米反坦克炮是目前德国步兵手中最有力的反坦克武器。理论上,一个步兵师应该有84门到90门这样的大炮。但是绝大部分的步兵师连三分之一的数量都没有。曼施坦因的第18师因为要参加演习,所以临时加强了一下,反坦克炮才得以满编。

    进行防御战的时候,这些反坦克炮中的大部分,都会配属到团。通常情况下,每个步兵团会得到18门到20门(还有留下一些给侦查兵)37毫米反坦克炮。

    而在在乌斯马湖前线的主阵地上布置了两个团,37毫米反坦克炮一共摆了40门——40门反坦克炮守着8公里宽的正面,平均每公里就是5门反坦克炮。如果这5门炮都被摧毁,那么步兵就只能依靠反坦克枪去抵抗坦克了……

    “将军,人员和装备都已经全部退出。”身边立即有参谋回答。“我们可以耐心等待炮击结束。”

    第18师师部里面没有人知道炮击会持续多久,不过所有人都认为炮击的时间不会太短。因为他们构筑的阵地,对于步兵而言是相当坚固的,如果只有数十门大炮参加炮击,那么没有24个小时以上的反复轰击,是根本不可能形成足够大的毁损的。

    “耐心?”曼斯坦因摇了摇头,走到了地图台前,“我们的对手可是第一装甲师和第三摩托化步兵师啊,他们有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他眯着眼睛。侧耳倾听了一会儿,“至少有80门以上的大炮在轰击,两个炮兵团都集中到我们对面了。”

    “我们这里是主攻方向?”一个参谋问,“要不要报告司令部?”

    “报告,”曼施坦因顿了下,“同时请求增援!”

    “求援?现在吗?”参谋说,“他们还没有开始进攻呢?万一是个陷阱呢?”

    曼施坦因举起咖啡杯,浅浅抿了一口,然后非常肯定地说:“决战就在乌斯马湖以东,所以现在就请求增援!”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第211章 未来的统帅 七()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请求增援?炮击还没有结束呢,这也太快了……”希特勒一边用惊讶的语气说道,一边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赫斯曼。他都有点怀疑施莱彻尔和赫斯曼两位的用人标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