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赘壑芪У哪切┬陆ǖ幕∩习诔隼吹摹胺苫币欢喟攵际悄就纺P停怯美春拦说腇…13超远程侦察机的。

    “那里的飞机将用穿梭飞行的方式投入特立尼达岛的空战。”赫斯曼解释说。

    “你们在圭亚那储备的燃料和弹药够用吗?”维克托。马尔采夫又一次提出了异议。

    穿梭飞行就是战机在完成作战后不返回起飞的基地,而在距离战场较近的基地降落,加油之后再返回出发基地的战术。不过实行这种战术对飞行员的体力和前线中转机场的燃油储备要求都很高。

    而圭亚那地区由于缺少深水大港,又时常遭到美国飞机的轰炸,所以运输和储存物资都比较困难。要不然德国也不必去占领巴西贝伦,直接以圭亚那为大据点去进攻加勒比海不是更好?

    “我们在圭亚那储备的燃料可以支持短期的高强度作战。”赫斯曼非常耐心地解释说,“这段时间足够我们瘫痪特立尼达岛上的美国陆军和海军航空兵。”

    维克托。马尔采夫皱皱眉头,显然不相信赫斯曼的话,“帝国元帅,这是很不容易的……其实你们在同苏联红空军的战斗中,也没有做到在短时间内就将其瘫痪。何况美国的空中力量规模庞大,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但特立尼达岛距离美国本土也很遥远,”赫斯曼一笑,“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将之封锁。只要特立尼达岛被封锁,美国就很难向那里输送飞机、弹药和燃料了。”

    “封锁?用什么?”

    “主要用水雷!”赫斯曼说,“用我们最新式的水雷。”

    “水雷?什么样的水雷?”奥丽加女皇的另一个高级军事幕僚,俄罗斯皇家海军的参谋长,上了年纪的“老白男”斯塔尔克海军上将问。

    赫斯曼回答,“这是一种新式沉底水雷,依靠依靠特殊的方法引爆,是我们的秘密武器。之前没有使用过,因此美国人也不可能得到实物。所以在短期内,他们是不可能找到破解方法的。”

    沉底水雷和锚雷不同,它们是沉在水底的,所以普通的扫雷方式根本无效。而要对付沉底水雷就得从它们的引爆方式入手,比如对付磁性水雷就用电池铁模拟出舰艇的磁性或者干脆替舰艇消磁。

    而赫斯曼准备用来封锁特立尼达岛的则是一种安装了水压引信和声控引信新式水雷,绰号“蚝雷”,这种水雷利用舰船在附近通过时产生的水压场和声音引爆——必须同时启动两个引信才能引爆,所以安全、准确,抗扫能力极强。即使美国人捡到了一枚完整的“蚝雷”,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制造出专用的扫雷器。

    而且在赫斯曼的命令下,德国海军一直将这种在1944年1月就投入生产的水雷雪藏,避免过早被美军获得(空投沉底水雷扔错地方是常有的,被敌人捡了去也不可避免),所以美国人在短期内根本一点对付的办法都没有。

第1190章 高奇堡计划——可靠情报() 
1945年1月1日,圭亚那的乔治敦岛基地正沉浸在一片胜利的喜悦之中。

    在1944年的最后几个星期里,拖拖拉拉打了三个多月,几乎要被人遗忘的“乔治敦战役”终于分出了胜负。被残酷的丛林战和德国海军、空军的封锁折磨到筋疲力尽的美国登陆部队选择了放弃,丢下了一座被战火夷为平地的城市和不计其数被破坏摧毁的装备以及两万多条美国人的生命,几乎两手空空登上了由平甲板驱逐舰改装而来的快速运兵船,冒着随时被水雷、潜艇和德国飞机丢下的导弹击沉的风险退往了500公里外的特立尼达岛。

    在1944年的最后一天夜晚,留在乔治敦市负责殿后的一千多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奉命向进攻的德军投降,至此这场在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料记载中几乎被人忽略的战役,终于以欧洲联军的大获全胜而画上了句号。

    不过对于乔治敦岛司令部的司令官卡姆胡贝尔空军上将而言,守住“乔治敦岛”这个前进基地仅仅是成功的开始。

    就在乔治敦岛基地内的大部分人都在庆祝胜利和1945年到来的时候,卡姆胡贝尔正带着幕僚们在戒备森严的乔治敦岛1号机场看着几架大肚子的Me323型运输机,缓缓降落在绿色的“草地机场”上面。

    其中一架Me323的舱门打开,伸出一架舷梯,接着就看见一个穿着深蓝色海军航空兵军官制服的中校从机舱内钻了出来,然后快步到了卡姆胡贝尔面前,行了个德意志礼。

    “京特,”卡姆胡贝尔抬了下右手算是还礼,接着就问,“水雷都运来了吗?”

    “都运来了,一共800枚新式的‘蚝雷’,特立尼达岛上的美国佬这下也要尝尝被人封锁的滋味了。”

    这位空军中校名叫京特。拉德施,是驻扎在乔治敦岛的德国海军航空兵第11鱼雷轰炸航空团的团长。这个团是9月10日才从德国欧洲调来以取代之前那个在百慕大群岛战役中损失惨重的航空团。该团拥有两个装备了40架Ju188E…2型鱼雷轰炸机的大队和一个装备了Me410夜间战斗机的护航大队,作战能力非常强悍。除了可以执行夜间鱼雷轰炸任务外,还可以执行夜间敌后水域布雷任务。

    在百慕大群岛战役之后,海军航空兵第11鱼雷轰炸航空团的飞机主要执行的就是布雷任务,往乔治敦到特立尼达岛的航道上丢了不知道多少枚磁性水雷。

    不过磁性水雷现在已经有点落伍了,美国人开发出的磁性扫雷具性能不错,已经可以将磁性水雷的破坏降到最低了。因此用磁性水雷去封锁特立尼达岛是不可能成功的,好在德国大总参谋部早有准备。

    “‘蚝雷’非常容易投放,”京特。拉德施告诉卡姆胡贝尔,“它的外形和操作同磁性水雷完全一样,不过引爆的原理不同。”

    “蚝雷”是怎么引爆的,京特。拉德施也不知道,因为没人告诉他——这是军事机密,负责投弹的人员不需要知道。

    拉德施和胡姆贝尔一边说话,一边走进了位于乔治敦岛1号机场旁边的一个隐蔽在树林中的指挥部。除了新式的“蚝雷”之外,拉德施还带来了最新的空投布雷计划。

    在指挥部内的一间黑屋子里面,胡姆贝尔和几个穿着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军装的军官都认真倾听着拉德施的讲话。拉德施中校用一根长木棍指着映在一幅大屏幕上的灰色带颗粒的特立尼达岛空中照片,讲述空投布雷的区域和注意事项。听他讲话的军官对特立尼达岛都比较熟悉,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过去的两年中执行过多次轰炸该岛或是在该岛周围布雷的任务。

    不过这一次的布雷任务的力度还是让他们感到非常吃惊。根据拉德施中校传达的命令,从现在开始海军航空兵第11鱼雷轰炸航空团将会全力以赴执行夜间布雷任务。只要天气条件许可,从1月2日开始,每个晚上都要出动70…80架次的Ju188E…2去特立尼达岛周围投水雷。而且不仅第11鱼雷轰炸团会出动Me410型夜间战斗机护航。驻扎在卡宴和贝伦的德国空军也会出动大批轰炸机和夜间战斗机空袭特立尼达岛上的设施,以掩护布雷行动。

    “好了,咱们再看看防御地图。”

    银幕上映现出了西班牙港的照片,上面到处都是红色和桔黄色的标志。这些是目前查明的高炮位置和探照灯区,都是在这次布雷行动中必须小心避开的区域。

    “开灯。”

    拉德施中校的话说完了,胡姆贝尔上将命令打开了电灯。航空团的几个中队长和大队长们眨巴着眼睛,似乎还在消化着刚刚听到的内容。

    “好吧,情况就是这样。”胡姆贝尔上将站起身,面对众人,大声说,“这场战争打了五年多了,现在只剩下美国这一个还算够得上分量的敌人。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向美国进军了!”

    “向美利坚进军!”

    “万岁,德意志!”

    所有的德国军官都立了起来,抬起右手,大声呐喊。

    ……

    “总统先生,副总统先生。”

    华盛顿,白宫。1月2日的深夜,美国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快步走进了椭圆形办公室。看见目前还是总统的华莱士和很快就是副总统的肯尼迪,微微欠了下身,然后就用又急又快的语气报告说:“苏联方面的可靠情报,德国人马上就要发起进攻了!”

    德国人马上要进攻了……

    华莱士和杜鲁门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都是无比复杂——如果他们可以全力支持罗斯福,战争现在肯定已经结束了。虽然美国赔了2000个亿(美元),但是在北美洲的支配地位肯定可以保住的。未来一定是确定的复兴……

    “知道进攻的目标是哪里吗?”肯尼迪吸了口气,追问道。

    “特立尼达岛。”

    多诺万的回答在意料之中,不过肯尼迪还是又追了一句:“情报来源可靠?”

    “可靠。”多诺万说,“苏联的契卡在白俄那边有地位相当高级的间谍。根据报告,德国帝国元帅赫斯曼日期造访了彼得格勒,向伪俄罗斯女皇通报了将要开始加勒比作战的情况,还要求女皇派遣更多的炮灰去参战。

    另外,他还在会谈中透露将有一种新式水雷将会用于封锁特立尼达岛,以阻止我方的增援。”

    “水雷?”华莱士摇了摇头,在他的印象中,德国人的水雷虽然很厉害,但是也没真的把什么地方给封锁了。倒是美国自己的水雷用得好,把日本鬼子折腾得够呛。

    “把这个消息通报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吧。”华莱士吩咐了一声,刚想问多诺万阿根廷的情况,他办公桌上的一部电话就响了起来。

    他拿起电话听筒,威廉。莱希的声音就传来了,“总统先生吗?”

    “是,我是华莱士。”

    “总统,特立尼达岛正遭到空袭。”莱希在电话中报告,“空袭的规模很大,德国人至少出动了数百架到一千架飞机!”

    “1000架?应付的,是吗?”

    “是的,我们能应付。”威廉。莱希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数百架德国飞机对特立尼达岛上的美军而言并不多。岛上光是P…61型夜间战斗机就有300多架,另外还有不下300架可以承担夜间作战任务的F4U和F6F(都是岸基型)。虽然夜间拦截的效果不能和白天相比,但是夜间轰炸的效果同样不怎么样,根本不可能摧毁特立尼达岛上多如牛毛的军事基地。

    不过此时向华莱士做出保证的威廉。莱希上将怎么都没有想到,今天晚上德国人发起的这次夜间大轰炸是很不好应付的,而且也没有多达1000架飞机正飞往特立尼达岛。虽然特立尼达岛上的雷达和附近巡逻的美国海军舰艇上的雷达的确发现了那么多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并不都是飞机,其中的差不多一半是空射的死神1C型巡航导弹。

    制定今晚这场空袭作战计划的德国空军第1航空队参谋长维尔纳。莫尔德斯空军少将觉得派出多达1000架战机去轰炸特立尼达岛太过危险,特别是Me264和Ju288都不是那种很耐揍的飞机。再说夜间轰炸也没有什么准头。所以他在几个月前参与制定“高奇堡计划”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用夜间战斗机“掩护”空射导弹和少量的Ju188E…2鱼雷轰炸机(布雷机)去特立尼达执行任务的“雷神计划”,并且很快得到了空军总司令凯塞林的支持。

    所以参与今晚作战行动的所有的Me624、Ju288、Do217等型号的重型和中型轰炸机在距离特立尼达岛300公里的位置上就射出了所携带的导弹。

第1191章 高奇堡计划——带路机() 
死神1C型巡航导弹是死神1B的改进型,和传统意义上的“改进”不同,死神1C的许多性能相对死神1B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相当程度的下降。

    首先,死神1C的航速从死神1B的900…950公里/小时下降到了550…600公里/小时。其次,死神1C的航程从死神1B的500公里减少到了300公里。第三,死神1C的外壳也没有死神1B那么坚固,采取了不少“偷工减料”的设计。

    通过这三项实际上是倒退的改进,死神1C的成本比死神1B有了显著的下降,虽然比V1系列的便宜货导弹还贵一些,不过还是有了大规模装备用于战略轰炸的可能。

    而除了这三项倒退之外,死神1C也的确有进步的地方,就是它的制导系统的精确程度有了较大的提升。不过这种提升并不是基于技术进步而实现的,而是采取了比较成熟的无线电制导方式。但是死神1C的无线电制定系统也是有一定程度创新的,它不再要求操作员进行一对一的手动遥控,而是通过一个无线电引导信号引导多枚导弹,实现了“无人化”和“1对多”的无线电遥控。

    也就是说,死神1C巡航导弹必须由按照了无线电引导器的飞机在前方带路,才能顺利抵达目标上空,这是一种需要带路机的导弹。

    而充当带路机的飞机,当然不是Me264和Ju288这种不大坚固的轰炸机,而是Me410B…6型夜间战斗轰炸机。由于无线电引导器和接受器(装在导弹上的)的功率都有限,所以一架Me410B …6通常只会引导10枚死神1C型飞弹。

    今天晚上,为了引导480枚死神1C型巡航导弹,维尔纳。莫尔德斯空军少将安排了48架Me410B…6型夜间战斗轰炸机担任引导机,在480枚由Me264、Ju288和Do217投放的死神1C型飞弹前方,以550公里/小时的高速飞向特立尼达岛。

    不过这48架Me410并不是今晚上出动的所有的夜间战斗机。莫尔德斯少将可是王牌战斗机飞行员出身的空军高级指挥官,是全世界最高明的空战专家,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利用今晚的战斗去消灭美国人的空中力量。

    他很清楚大中型轰炸机和Me410、He219这样的重型战斗机在雷达屏幕上的差别是小到可以忽略的,而死神系列的导弹和零式那样的轻型战斗机在雷达屏幕上同样无法分辨。

    所以当480架Me410、He219和480枚死神1C铺天盖地飞向特立尼达岛的时候,岛上的雷达只会侦测到一场千机来袭的大轰炸。

    这样美国人一定会出动全部的夜间战斗机升空,而400多架Me410和He219就在夜空当中等着它们!

    不过莫尔德斯少将的目标也不仅仅是用一场夜间大空战狠狠打击美国的空中力量,还有用“千机大空袭”吸引美军注意力,以便掩护80架从超低空突入特立尼达岛附近的80架Ju188和20架护航的Me410完成空投“耗雷”的作战任务。

    莫尔德斯少将今天晚上也亲临前线了,他乘坐的一架Me264H型雷达预警机,现在正在400多架Me410和He219所组成的大机群后方约50公里的万米高空上。

    在Me264宽敞的增压机舱内,雷达屏幕中间密密麻麻的都是光点,光点都重叠在了一起,数量之多连数都数不清了。一个空军少尉和一个空军中士肩并肩坐在屏幕前,目不转睛看着上面一闪一闪的密密麻麻的光点。莫尔德斯少将就坐在他们身后,手中拿着一个通话器,目光也紧盯屏幕,眉头微微蹙着。

    突然,那名空军少尉嚷了起来:“敌机!发现敌机,距离95,方位度1。5,高度6000,数量100以上……还在不断增加!”

    “来了!”莫尔德斯低声嘀咕了一句,然后打开了自己面前的电台,开始呼叫道:“我是电子眼11号,呼叫雷神1号,呼叫雷神1号。”

    雷神1号是执行投雷任务的海航第11鱼雷轰炸航空团的代号。这个航空团的100架战机参加了今晚的行动,还携带了400枚“蚝雷”。它们现在跟在400多架Me410和He219所组成的大机群后方80多公里,正在以掠海高度飞行,以躲避美国雷达的侦测。和天空中正在以550公里时速飞行的400多枚导弹(发射的时候有480枚现在还有不到430枚仍然在正常飞行)相比,它们携带的400枚“蚝雷”才是真正的宝贝。如果把所有的“蚝雷”都丢在西班牙港附近,那么特立尼达岛上最重要的港口就会陷入瘫痪。至于什么时候能恢复,那就得看美国人能不能走运捡到几枚“蚝雷”拿回去拆了研究,然后再想出对付的方法了。

    因为“蚝雷”是一种联合引信水雷,而且还拥有水压引信,所以很难扫除。就连德国人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一边投放漂浮式声音模拟器一边扔深水炸弹(深水炸弹爆炸时会产生巨大的水压),效率是很低下的。想要清除几百枚“蚝雷”,怎么都得个把月,而布下它们只要一个晚上。

    如果美国人运气不好,一下子捡不到误投的“蚝雷”,那么就只能用不计其数的深水炸弹进行“海摊式轰炸”了,以便用爆炸的威力摧毁“蚝雷”……这等于要把一大片海域用深水炸弹犁上一遍!

    “电子眼11号,我是雷神1号。”正驾驶一架Ju188的京特。拉德施中校按下喉部通讯器回应道,“请指示。”

    “蜂群前方发现苍蝇,有好几百只,海鸥可以投石,电子眼会跟在海鸥背后。”

    “明白了,电子眼。”拉德施中校松了口气,马上就向他的部下们下达了命令,“我是拉德施中校,上面很快要打起来了,我们的机会可来了,大家跟着我,继续保持掠海高度。”

    在夜间保持掠海高度飞行是德国的Ju188E…2鱼雷轰炸机和部分Me410型战斗轰炸机的绝活。这不仅能让它们避开雷达,而且还让美国战斗机很难攻击——俯冲攻击是不可能的,多半会坠海,而要和这些Ju188E…2和Me410保持相同的高度也很难,因为美国人的无线电定高仪没有德国的好。

    不过飞行高度太低也有比较危险的地方,就是容易被水面舰艇的高炮和地面火力击中,还容易撞上防空气球或气球下的钢索。

    所以拉德施中校和他的机群必须小心的绕着特立尼达岛的海岸飞行,找到西班牙港,然后投下让所有人(包括德国人自己)都感到扎手的“蚝雷”。

    “中校,快看天上,好像已经打起来了!”

    飞机在黑暗中前行的时候,拉德施中校的领航员突然喊了一声。拉德施抬起头,只看见自己正前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道快速滑过夜空的有些微弱的红色光线。自己就当过夜间战斗机飞行员的拉德施知道,滑过夜空的是曳光弹。

    “对,打起来了!”

    “中校,谁会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