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莉莉娅。利特维亚克挂在张开的降落伞上,正缓缓下落。德国人的福克零式并没有落井下石向她开火。不过莉莉雅很快就郁闷地发现自己并没有脱离险境,因为她跳伞的地方是在战场中央。苏军第40军的前沿在她南面的几公里开外,而在她的北面……她发现大量的德国坦克和步兵正在缓缓向前推进!
“千万,千万不能被俘啊!”斯大林的白玫瑰(德国飞行员将百合花误认为玫瑰了)心想,“如果掉在德国人中间就自杀,一定要自杀,绝对不能背叛祖国和GC主义事业。或许死后到了天堂,就能再见到索洛马丁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莉莉雅为GC主义事业献身的决心感动了上帝(说实话不大可能),她从天空中往下落的时候正刮着不是很大的北风,所以她很幸运地落在了比较靠近苏军阵地的地方。但是德国人的坦克和步兵也在步步逼近之中。
莉莉雅不敢在此地久留,连忙用力扯掉了身上背着的降落伞,她的帽子被降落伞的绳索勾走了,露出了一头卷曲的金发。然后这个看起来很娇弱、纤细,好似个小女孩一样的苏联王牌飞行员就在布满弹坑的战场中间飞奔起来。
而就在此时,一支枪身上安装着瞄准器的G43狙击步枪,正远远地对着这个苏联女英雄。
“赫伯特,为什么不开火!赶紧开火啊!”站在一辆缓慢行驶中的“灰熊”突击炮上的勃兰特耳边响起了班长施密特中士的催促声音。
“那……那是个女孩,我不杀女孩!”勃兰特现在已经放弃了许多底线,但是他实在不忍心一枪打死一个GC主义萝莉。
“女孩?战场上怎么会有女孩?”施密特中士也身手矫健地爬上了勃兰特所在的“灰熊”突击炮,然后举起望远镜看了看。
“真的是个女孩?这是怎么回事?这不是个飞行员吗?怎么会是女孩?”施密特中士摇了摇头,总算没有再逼勃兰特开枪,而是拉着勃兰特下到了地面上。
而此时,战场上的德军装甲车辆已经在苏军阵地前沿三千米开外的地方停止了前进——在这个距离上,苏联人的反坦克武器根本威胁不到“灰熊”突击炮,而“灰熊”突击炮的短管150mm炮却能准确命中苏联红军的阵地!
……
“空袭!快隐蔽!”
“防空!防空……”
在德国装甲步兵集群停止前进,在苏联女英雄莉莉雅飞奔向己方阵地的时候。索尔仁尼琴则在红军士兵们仓促的喊叫中冲向专为炮兵观察员准备的掩体。
原来德国的福克零式D型战斗机已经解决掉了(击落或驱逐)了所有的雅克…1型战斗机,之前四散躲避的法国布雷盖飞机也回到了战场上,俯冲而下,先是投放50公斤重的炸弹,然后再用安装在机鼻和机翼上的20mm机炮和13mm机枪疯狂扫射杀戮阵地上的守军。击败了雅克…1型战斗机的福克零式D型飞机这时也加入了战斗,连串的子弹呼啸着从空中倾泻,战壕及周边的地面上顿时被激起大片尘土泥屑。
仓促之间,索尔仁尼琴没有来得及钻进掩体,只能如普通步兵一样直接蜷缩在战壕底部。然而德国的福克零式D型战机和最新型号的法国布雷盖攻击机都是加强了装甲的“强击”型,几乎可以顶着苏军的高射机枪沿着战壕进行低空扫射!
索尔仁尼琴只能无助地闭着眼睛,蜷缩着身体,任凭子弹在耳边呼啸,等待着不知道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死神来结束他的光荣的、战斗的、革命的一生……如果这样,他可就是一位忠诚的GC主义战士啦!
血腥的气味开始在狭窄的壕沟中弥漫开来,垂死的惨叫声也代替了飞机的嗡鸣和枪炮射击的声响。
索尔仁尼琴知道,德国和法国的飞机终于离开了,不过血腥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布尔什维克党员们、青年团员们,保卫苏维埃祖国的时候到啦……”
政工干部的吼声在战壕里面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这些政工虽然管不着索尔仁尼琴这样的炮兵观察员,但是他也不敢缩在壕沟里面躲避自己的责任。如果上面的炮兵指挥部得不到他和他连队报告的敌方位置,那么阵地就会很快被德国人突破,那他就等着被关进惩罚营吧。
轰!轰!轰!
索尔仁尼琴刚刚到达他的指挥岗位,山崩地裂般的爆炸又开始震撼他脚下的苏军阵地了。这是德国人的“灰熊”突击炮在开火!不过3000米的距离对于“灰熊”而言实在太近了,几乎不可能打偏,而150mm的炮弹对于野战阵地又有足够的杀伤力。实在是再理想不过的攻击野战防御阵地的利器——根据德国国防军装甲兵总部的规定,“灰熊”是主要用于突破野战工事的步兵支援型突击炮。
而城市和要塞攻坚的利器则是另外一种在虎式坦克的地盘上开发的“突击虎”式自行突击臼炮!
……
伊利亚。奥克佳布里斯基少将这个时候正在一个相当靠近步兵第40军前沿阵地的一个山头上,和第3集团军司令员日马琴科上将一起观战。
看见前方德军“灰熊”突击炮的巨大威力,奥克佳布里斯基少将放下望远镜,看了眼身旁脸色铁青的日马琴科。
“司令员同志,敌人的突击炮太厉害了,步兵第4军的战士们恐怕很难抵挡。”奥克佳布里斯基少将说,“是不是应该投入第11机械化军?”
“不是时候,现在还不是时候。”日马琴科摇了摇头,“我还没有看见他们的虎式坦克……现在只有少量的4号坦克在掩护那些拥有150mm大炮的突击炮,连‘犀牛’坦克歼击车都没有看见。它们一定埋伏在什么地方,就等我们的坦克露面。”
日马琴科分析的不错,附近真的有2个德军重装甲营和2个德军坦克歼击营。一共有80辆可以开动的虎式和87辆可以开动的“犀牛”。另外,现在正在进攻红军第40军的部队是由德军第3装甲师和第3装甲掷弹兵师各一部组成的战术集群。而这两个师的主力(各配属一个重装甲营)也开到了杰米多夫附近。
所以除了出现在苏军第40军正面或正在附近的树林里埋伏的装甲部队(包括2个突击炮营、1个坦克营、2个重装营、2个坦克歼击营、4个自行火炮营)之外,还有多达2个装甲团(共4个坦克营)的坦克在可以很快赶来杰米多夫外围的地方等候。总共拥有的可以开动的坦克/各自自行火炮超过700辆!
这样的装甲力量根本不是第3集团军拥有的第11机械化军和2个坦克歼击旅可以对付的。
而且第3装甲师和第3装甲掷弹兵师仅仅是德军第4坦克集团军拥有的装甲部队的一小部分。
日马琴科沉默了一会儿,又说:“还是将杰米多夫的情况报告上去……同时我们可以建议在杰米多夫以南的鲁德尼亚地区和卡廷森林附近同德军装甲部队展开决战。”
杰米多夫的正南和东南面都是林区,虽然有铁路和公路穿过,但是德国的装甲集群必不会从那里通过,他们多半会绕道相对比较平坦的鲁德尼亚地区,然后再从卡廷森林北面的平坦地区通过,最后进入斯摩棱斯克市附近。
而对装甲兵力明显不占上风的苏军而言,在鲁德尼亚…卡廷森林一带,利用比较复杂的地形和背靠斯摩愣斯克筑垒地带进行会战,显然是比较有利的。
日马琴科提出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库利克元帅的支持,并且被报告到了莫斯科的最高统帅部。
与此同时,一个更加宏大的决战设想,则在苏联伟大领袖斯大林的脑海中酝酿。
和巴甫洛夫、沙波什尼科夫所设想的重点打击北路德军(霍特大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以迫使列宁格勒周围的德军解围南下的小目标不同,斯大林同志有两个大目标!
首先被斯大林盯上的是从南线北上的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所部——在5月3日清晨的时候,南路德军的进攻方向已经渐渐明晰,并不是去迂回苏军西南方面军的侧后,而是直奔布良斯克而去。这一路德军的目标,显然不是斯摩棱斯克就干脆要直插兵力稍有空虚的莫斯科!
而且这路德军进军神速,一路上打出了摧枯拉朽的气势,俨然是3路进攻德军(此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还派出了另外一路进攻集群,是从纽尔维斯直插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之间的)中的强者。
如果能集中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及西南方面的部分兵力将之击溃,另外两路德军也一定会产生大动摇。这样红军就有了再次集中兵力歼灭或重创德军北路集群的可能性!(未完待续。)
第861章 大决战—坦克汇集(第三更,求月票,求订阅)()
听到斯大林同志的最新最高指示,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为成立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命令是5月1日正式发布的,现在才5月3日。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司令员戈利科夫上将(原来的副总参谋长兼情报局长)、军事委员麦赫利斯(就是那位小报告之王)和参谋长卡扎科夫中将才刚刚到位,方面军司令部都还没有完成组建。
同时,布良斯克方面军的部队也没到位,除了原本驻扎莫斯科和加里宁市的第1、第2坦克集团军已经完成装车开始运往布良斯克市之外,配属该方面军的第38、第40、第48集团军现在还在集结。根据以往红军大部队集结调动的惯例,5月15日之前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主力能够在布良斯克州境内部署完毕就已经是神速了。而现在才5月3日啊!
“不行,还要12天?这怎么能行?”斯大林听了巴甫洛夫关于部队调度的时间,马上开始摇头。德国人的装甲集群一天推进几十公里,12天都能到莫斯科了!还组建什么布良斯克方面军?直接组建莫斯科方面军得了。
“而且,我们为什么要等所有的集团军都到位?”斯大林接着反问,“坦克第1、第2集团军什么时候能到布良斯克?”
“明天就能到布良斯克市,”沙波什尼科夫回答,“不过德军北上的路线应该在白俄罗斯的戈梅利以西,距离布良斯克市有250多公里……”
“我不想听这些,”斯大林打断沙波什尼科夫,又问:“你就是2个坦克集团军什么时候能到戈梅利?”
“需要5天,”沙波什尼科夫回答,“5月8日能够到位,9日能投入进攻就不错了。”
“那么德国人呢?”斯大林用手中的烟斗指了指地图上面已经在列奇察附近突破第聂伯河的那个黑色箭头,“他们什么时候能到达斯摩棱斯克附近?”
“现在突破的应该只是他们的先头部队,”沙波什尼科夫回答说,“他们需要最多2天时间架设可供大军渡河的浮桥,同时部队还需要补充油料、弹药和补给。估计5月6日他们的主力会完成渡河,如果7日可以开始北上的话,5月12…14日可以逼近斯摩棱斯克。”
“那么我们能用坦克第1、第2集团军消灭或击溃他们吗?”斯大林接着问。
坦克第1集团军和坦克第2集团军合计拥有5个坦克军以及3个机械化军,还有一些炮兵、骑兵和工兵单位。
而每个坦克军目前都拥有3个坦克旅(12个坦克营)和3个强击火炮营的装甲兵力。不过苏联的坦克营拥有的坦克数量远不能和德国的装甲营相比,一个苏联坦克营只拥有22辆T…34坦克或15辆KV系列的重型坦克或22辆T60/T70轻型坦克。而一个苏联强击火炮营拥有的自行火炮的标准编制则是8…17门(装备SU…122突击炮时是8门,装备SU…85坦克歼击车时是17门)。
因此一个苏联坦克军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的数量在270…300辆之间——这当然是满编时的数量,不过目前苏联的坦克数量虽然充足,但是装备的完好率却不高,真正能上战场的装备往往只有纸面数据的50%…60%。
现在苏联的机械化军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数量同坦克军也差不太多,合计拥有9个坦克营(其中2个是军部直属的重坦克营)、4个强击火炮营、1个军属的自行火炮团(8门SU…122和17门SU…85)。在满编的情况下,一个苏联机械化军也拥有250辆以上的坦克和强击火炮。
而坦克第1、第2集团军的5个坦克军和3个机械化军合计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超过了2100辆。单看数量的话,实力相当于4个配属了重装甲营的德国装甲师。
不过那只是纸面实力的对比,真打起来是个什么状况,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心里都没什么底。
“总书记同志,目前我们并不完全了解南路突破的德军装甲集群的实力。”巴甫洛夫斟酌着用词,“初步估计,那是一个德国的装甲集团军,估计拥有5…10个装甲师或装甲掷弹兵师,实力非常强大,而且德国人还拥有空中优势。”
“那就是没有把握?”斯大林并没有露出不高兴的表情,因为他自己也和巴甫洛夫一样,觉得没有把握。“那么……再加上坦克第5集团军呢?这样布良斯克方面军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的数量将能超过3000辆,足够打败德军南路装甲集群了吧?”
坦克第5集团军现在属于西方面军,是西方面军手中最强大的一个集团军,也是西方面军主要的装甲反击力量。
“可是这样会严重削弱斯摩棱斯克的防御力量。”巴甫洛夫小声的提醒斯大林,“现在斯摩棱斯克只有第3集团军、坦克第5集团军和步兵第22军。”
“把切尔文的第16集团军调去斯摩棱斯克。”斯大林吸了几口烟,“这个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一样,都是由机械化军、步兵军和骑兵部队合成的集团军,战斗力非常强大。”
“可是抽调了第16集团军后东白俄罗斯的防御就非常空虚了。”沙波什尼科夫连忙说,“现在德军除了派出2个装甲集群包抄白俄罗斯突出部外,还从维尔纽斯派出了第3个装甲集群往东南方向突击,目的很可能是想切割白俄罗斯突出部。所以我们需要用第16集团军去阻挡他们。”
现在曼施坦因指挥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一共拥有3个装甲集团军,分别是赫尔曼。霍特大将指挥的第4装甲集团军,就是从大卢基南下的部队;由埃贝哈德。冯。马肯森大将指挥的第1装甲集团军,就是刚刚在列奇察突破第聂伯河的部队;由沃尔特。莫德尔大将指挥的第2装甲集团军,就是从维尔纽斯出击,准备切割白俄罗斯突出部的德军集群。
而且,根据《紫色方案》的规定,3个德国装甲集团军还有互相会师的计划。如果它们各自的进攻都非常顺利的话,3个装甲军团将会在斯摩棱斯克州南部、莫吉廖夫州(属白俄罗斯)东部和布良斯克州西北部的三州结合部会师。
这样,白俄罗斯突出部将会被包围并且分割成两部,而且3个装甲集团军还能合力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和苏联红军展开一场也许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决战!
按照德国大总参和东线高级将领们主流的观点,打完这场空前规模的大决战后,如果德国不想灭亡苏联的话,那苏德战争就该结束了——到时候斯大林既没有力量解救列宁格勒,又没有兵力包围莫斯科,除了求和还有别的出路?
而这样的趋势,在5月3日下午苏联最高统帅部拿到的战场形势图上已经显露无疑了。
所以斯大林也能一眼看出他和整个苏维埃政权面临的空前危机。
“第16集团军能阻挡一个德国装甲集团军?”斯大林摇摇头说,“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将第16集团军用于阻挡从纽尔维斯出击的德军,那么这支部队在几天内就会不复存在!而斯摩棱斯克方面的红军也会因为缺少兵力而被敌人包围。这样德军的3路大军就会完成会师!到时候布良斯克方面军也会失败,而加里宁方面军就算收复了大卢基,也无法阻止北路德军从别的方向得到补给。至于斯摩棱斯克最终也会在今年的初夏陷落……这样,德军在1943年冬天到来前就能兵临莫斯科了!”
斯大林突然用冷厉的眼光看着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质问道:“这难道是你们的目的?你们想要打一场莫斯科保卫战吗?”
被斯大林说破了心思,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同时抖了一下,巴甫洛夫反应比较快,马上否认说:“总书记同志,敌人不会迫近莫斯科的,我向您保证!”
“保证?”斯大林一笑,“我不想听什么保证,我要的是办法,你们有什么办法?”
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在这位苏联伟大领袖手底下当差可真心不容易啊!
沙波什尼科夫叹口气,说出了刚刚琢磨好的一个方案,“在中路利用斯摩棱斯克吸引德军北路集群,为北线的加里宁方面军突袭大卢基创造条件,为此需要将第16集团军调往斯摩棱斯克。
在南线集中3个坦克集团军和德军南路集群展开决战,为了达成此目标,需要迟滞从白俄罗斯突出部中路突破的德军装甲集群……为此,必须在白俄罗斯战场上冒险,将第4集团军调出明斯克,配合第10集团军迟滞德军的中路装甲集群。
同时,部署在白俄罗斯突出部西线和南线的第11集团军、第13集团军必须放弃现有阵地,向明斯克集中,准备保卫苏维埃白俄罗斯的首都!”(未完待续。)
第862章 大决战—小报告之王(第四更啦!)()
斯大林非常信任的原来的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现在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军事委员,人送外号小报告之王的列夫。扎哈洛维奇。麦赫利斯基同志在5月4日早上的时候,就在布良斯克市内的方面军司令部里面看见了愁眉苦脸的戈利科夫上将和卡扎科夫中将。
“出了什么事儿了?”小报告之王也紧张了起来,现在可是关系到苏维埃政权存亡的关键时刻啊,随时随地会有让人绝望的坏消息传来……
“军事委员同志,我们的方面军现在又多了一个坦克集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参谋长卡扎科夫回答,“原本属于西方面军指挥的坦克第5集团军现在也归我们布良斯克方面军了。”
麦赫利斯松了口气,笑道:“这是好消息啊,这说明斯大林同志非常信任我们。”
“主要是信任我!”麦赫利斯一边说一边洋洋自得地想,“现在我领导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编成了红军的主力方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