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尔兰,那么苏联红军就能在东线开辟第二战场了。

    “首相先生,”布鲁克子爵马上提出建议,“第12军应该被扩编为第12集团军,另外还应该宣布向爱尔兰增兵。”

    丘吉尔点了点头,“现在设立爱尔兰集团军群,使之和本土防务司令部平级。总司令可以由第1集团军司令官哈罗德。亚历山大出任,同时让他晋升上将,以显示爱尔兰战场的重要性。”(未完待续。)

第619章 伸长脖子的红色沙皇() 
1942年5月3日上午,刚刚在凯尔特海上遭遇失败的英国人,这会儿却在爱尔兰自由邦靠近北爱尔兰的邓多克收获了胜利的果实。

    这是德国的纳粹超人在这场战争中的陆上战斗中遭遇的第一次失败!也是历史上的英军名将蒙哥马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首场胜利。

    在英军隆隆的炮声中,刚刚晋升成为集团军司令官的蒙哥马利坐着一辆AEC装甲指挥车离开了自己设在北爱尔兰纽里…莫恩的前敌指挥部,向爱尔兰东北部城市邓多克驶去。

    虽然得到了十几辆德国38t坦克和几百全副武装的德军的支援,但是邓多克的爱尔兰军防线还是没能坚持到天亮,就被英军第11装甲师和第3步兵师的攻击下崩溃了。爱尔兰人和他们的德国朋友,在拂晓后一起丢下了邓多克市和大量的武器弹药,沿着邓多克…都柏林的公路仓惶撤退了。

    现在从纽里…莫恩南下的道路上,拥满了坦克,装甲车,拖拽着大炮并且装满了士兵的卡车,还有不少步行开进的士兵和马拉的火炮——英国陆军在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是全摩托化的,在战争开始后又获得了大量的美国卡车和装甲车辆,自己也生产了许多。本来是有足够车辆让蒙哥马利的部队机动开进的。

    但是现在燃料已经比较短缺了,大部分步兵已经从摩托化变成了骡马化……实际上连骡马都不大够,士大部分步兵都是步行开进,而他们的辎重则主要靠铁路运输,仿佛一夜回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过这并不影响官兵们的高昂士气,虽然战争的前景非常黯淡,但是大部分英军士兵还是蛮乐观的。

    坐在造型难看有点像棺材AEC装甲指挥车内的蒙哥马利都可以感觉到这种盲目乐观的氛围,而且也能理解。接受了两年或三年的严格训练,但是却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士兵都会觉得自己很厉害。而且他们刚刚还取得了初战的胜利,现在踏上了爱尔兰的土地。只要能让他们接连不断取得小胜,士气和经验就会不断累积,部队的战斗力就会越来越强——毕竟第12集团军官兵所接受的训练和所拥有的武器并不比德国人差,是不应该打败仗的。

    这时一队垂头丧气的爱尔兰战俘被人押送着沿着公路走来,和步行南下的英军步兵擦肩而过,顿时就有英军士兵骂了起来。

    “爱尔兰猪!”

    “下等的爱尔兰人!”

    “活该!”

    “去死吧!”

    听到这些言语,蒙哥马利不禁皱起了眉头,他也有一半爱尔兰血统啊!

    不过他并不责怪自己的这些口出不逊的士兵,因为犯错的的确是爱尔兰人。他们自甘堕落,放弃了作为一个大英帝国臣民的骄傲,向卑贱残暴的德国纳粹卑躬屈膝。这是不可原谅的,他们也必将付出代价。

    而这个代价,就是整个爱尔兰岛在战争中化为废墟!这里会变成德国和英国军队血战的战场,就如一战中的法国北部和比利时一样。如果英军可以在爱尔兰狠狠打击纳粹的军队,不,英军只要能在爱尔兰和德军打一场残酷而漫长的消耗战,让德国人陷入泥潭,英国就能胜利!

    因为德国身后还有一个巨大的后顾之忧——苏联!

    现在GC主义的沙皇一定伸长了脖子在看着爱尔兰战场吧?

    ……

    蒙哥马利想到斯大林的时候,这位GC主义的伟人正手拿着雕花烟斗,站在一幅巨大的,挂在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一面墙壁上的爱尔兰军用地图。

    地图上面,都柏林和科克湾两处都贴上了醒目的纳粹万字标志,而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旁边则贴上了一面小小的米字旗。一个巨大的蓝色箭头则从贝尔法斯特一直延伸到了爱尔兰自由邦境内的邓多克。

    同时,在爱尔兰岛以南的海面上还有一个黑色的长箭头,是从法国东北部的布雷斯特一直延伸到了爱尔兰的科克湾。这是德国人往爱尔兰岛上输送物资和军队的生命线,如果被英国皇家海军切断,那么德国就会输掉爱尔兰之战。

    可惜,英国皇家海军的本土舰队在5月3日凌晨的凯尔特海大海战中再次败北。根据打入皇家海军内部的国际主义战士报告,英国人是被一种德国的秘密武器打败,损失了1艘战列舰和3艘重巡洋舰,现在连本土舰队的泊地都往北迁移了一百多公里。

    看来现在英国人不能指望他们的海军,只能依靠他们陆军去抵抗德国侵略军了。

    “巴甫洛夫同志,朱可夫同志,你们怎么看爱尔兰战役?谁会获胜?会打多长时间?”

    斯大林低声向站在自己身后,穿着笔挺军服,挂着大将军衔的红军西方军区司令员巴甫洛夫和刚刚从远东返回莫斯科担任红军总参谋长的朱可夫提问。

    西方军区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首先回答问题,他自从波兰战役后就升任了西方军区司令员,统帅苏联红军最强大的军区(战时是方面军)和德国对峙,自然花费了大量精力研究德军,对德军战斗力的情况是最易发言权的。

    巴甫洛夫说:“总书记同志,我认为爱尔兰战场会变成一台巨大的绞肉机!因为爱尔兰毕竟是个和欧洲大陆不相连的岛屿,距离不列颠岛很近,离欧洲大陆却相对较远。英国人可以很快的将部队运上爱尔兰岛,而德国的增援部队和后勤物资的运输则会困难的多。”

    他顿了顿,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因此我认为,在英国陆军耗尽大部分实力前,他们是不会在爱尔兰岛上认输的,因为那意味着大英帝国历史的终结!”

    “巴甫洛夫同志,你的意思是德国人会在爱尔兰岛上付出惨重代价,但最后还是会胜利?”

    “是的。”巴甫洛夫很肯定地点点头,说,“如果我们不对德开战,德国人会取得胜利。也许会有几十万德国人战死,但是最终他们会胜利。”

    “为什么?”斯大林问。

    “因为英国的反动统治阶级没有为了保卫祖国而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的决心!”

    巴甫洛夫皱着眉头说:“实际上英国的统治阶级中的某些人和德国的统治阶级并不是死敌,而是亲戚!他们都属于腐朽没落的欧洲贵族圈子,现在只是在争夺主导权,而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英国最高层的统治阶级已经在为逃亡和妥协做准备了。英国王位继承人伊丽莎白长公主将会成为妥协派的首领,嫁给自己的表侄子也是德皇威廉三世的儿子,从而让霍亨索伦王朝入主不列颠岛。而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现在已经到了加拿大,未来将会成为加拿大的君主,成为逃跑派的领袖……所以现在的英国最高统治阶层中,只有逃跑派和投降派,真正想要抵抗到底的人是没有的。这样的情况,就决定了英国最终会输掉在爱尔兰的决战,除非苏联红军及时参战。”

    斯大林点了点头,他认为巴甫洛夫分析得很有道理,然后他又半转过身看着朱可夫。同样是被斯大林非常看好的将领,朱可夫和巴甫洛夫却有截然不同的特质,巴甫洛夫大将更像一位战略家,能够站在相当的高度看待军事问题,这一点让斯大林非常欣赏,而且也容易和巴甫洛夫沟通。

    而朱可夫则是比较纯粹的军人,他不会站在很高的战略高度,从政治问题入手去研究军事。对朱可夫来说,军事就是军事,从部队的数量、训练、士气、后勤、武器装备等等方面来分析就行了。

    “总书记同志,现在的情况是德国人登陆爱尔兰岛的行动已经成功。”朱可夫说,“接下来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往爱尔兰岛上运输军队、物资和装备,建立空军和海军基地,部署足够威胁洛恩湾、克莱德湾和利物浦港的飞机,然后稳扎稳打地推进就能取胜,而且不会付出太大的伤亡。

    不过时间还是要花上不少的,拖延战术,以拖待变是英国人唯一能做的。”

    “那么你们认为英国人能拖出一个变局吗?”斯大林吸了口烟,打量着他的两个爱将。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朱可夫眉头紧张,似乎在苦苦思索。而巴甫洛夫虽然远在西部军区带兵,却是非常清楚斯大林的心思,他马上回答道:“能不能的关键在于英国人自身,他们如果足够勇敢,在爱尔兰岛上坚决抵抗,将足够多的德军从欧洲大陆上吸引到爱尔兰,那么变局产生的可能是很大的。”

    斯大林点了点头,又看了看一言不发的朱可夫。朱可夫皱着眉头说:“总书记同志,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了解爱尔兰战场上的最准确的情况,否则就不能弄清楚德国人到底在爱尔兰投入了多少兵力。因此我希望能够带领一个高规格的军事代表团去英国,去爱尔兰战场上亲眼看看那里情况。”

    斯大林摇了摇头,说:“不,你去不合适,你是总参谋长,需要为全局负责,还是让情报局长戈利科夫同志去吧。”(未完待续。)

第620章 肯尼迪的小目标() 
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是坐着一架属于巴西空军的福克36运输机,跨越大西洋,带着无比沮丧的心情回到美国的。作为一名一心想要“做官”的成功的银行家和大富翁,肯尼迪觉得自己在政坛上非常失败,除了在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主席的位子上干出了一点成绩之外,就是一连串的失败了。在英国当大使当的土头灰脸,最后让总统解除职务。跑到德国当大使更失败,忙活了好长时间想要促成一个平分世界的协定,最后却不得不给自己的好朋友希特勒先生送上一份最后通牒。

    在被巴西人弄回(例行的扣留和交换而已)美国后,肯尼迪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不能好高骛远,应该脚踏实地。他决定给自己定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先赚他十个亿的美元再说……

    不过在动手完成小目标之前,肯尼迪还得去白宫向罗斯福交差——虽然被罗斯福坑了一回,但是肯尼迪可不打算和总统闹翻,这对实现个人的小目标可没好处。

    “总统先生,我的努力失败了。”

    “失败了?”坐在椭圆形办公室内一把高背扶手椅上的美国国务卿赫尔惊讶地问,“约瑟夫,我还以为你和希特勒达成了一个平分世界的口头协议呢。”

    “不是希特勒,是鲁道夫。赫斯。”肯尼迪说,“不过他可以全权代表希特勒,平分世界也是希特勒的意思……但是现在看起来不可能了。”

    “为什么?”罗斯福插话问道。

    肯尼迪看了眼明知故问的总统,罗斯福的气色看上去非常不错,粉红色的面孔,嘴角挂着充满自信的微笑,仿佛他已经战胜了全世界最强大的德国军队一般。

    “这不是明摆着吗?”肯尼迪说,“我们向德国宣战了!”

    罗斯福端起办公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口,“你认为德国人能打败我们?”

    “不,这不可能。”肯尼迪连忙摇头,“但是……我们也很难打败德国,真的有点难。”

    “不是有点难,而是非常难,”罗斯福笑着说,“我很清楚,单靠美国的力量根本打不败德国。如果英国本土沦陷,我甚至没有办法把美国陆军送上欧洲大陆的土地。”

    “那我们为什么不同意和德国人平分世界?”肯尼迪有些奇怪地问。

    “因为我们还有机会领导整个世界。”罗斯福说,“能得到全部,当然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实在不行再拿一半……所以约瑟夫,你在德国的工作是非常成功的,你是一个伟大的外交家,将来还会成为一位更加出色的政治家,我看好你。”

    真的吗?肯尼迪被罗斯福一番吹捧,好高骛远的老毛病又犯了。10亿美元的小目标瞬间就被他抛到脑后了,和半个世界相比,10亿美元真的不算什么。

    肯尼迪问:“总统先生,您的意思是我们还有可能和德国人达成某种瓜分世界的协议?”

    “当然有可能。”罗斯福肯定地说,“好吧,约瑟夫,现在我把底牌告诉你……现在决定世界领导权归属的关键是苏联,如果苏联加入对德战争,那么美国就有很大的机会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如果苏联不加入,那么我们就只能拿半个世界——南北美洲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接着罗斯福非常认真地看着肯尼迪,说:“我的朋友,你知道你现在正在从事的工作有多么重要了吗?美国不能只有一种选择。”

    原来自己的工作的成功的!肯尼迪的自我感觉顿时好了起来。

    “所以,约瑟夫,你还得继续为国家工作,”罗斯福说,“继续负责和德国人进行完全秘密的谈判。”

    国务卿赫尔接过话题,说:“约瑟夫,总统先生准备任命你当驻瑞士联邦的大使,还会授权你继续和德国方面进行谈判。”

    罗斯福笑着问肯尼迪,“我的朋友,我想你不会拒绝这项任命吧?”

    “当然不会,”肯尼迪笑了起来,他点点头道,“我很愿意为国效力,我马上动身去瑞士上任。”

    ……

    “我想斯大林应该知道肯尼迪是个亲德分子吧?”

    肯尼迪刚刚带着一个远大的目标和报效国家的心思离开椭圆形办公室,罗斯福就面带微笑地问国务卿赫尔。

    “肯定知道,因为全欧洲的政治家都知道肯尼迪亲德反英。”赫尔苦笑着耸耸肩,“我们有一个非常不善于掩饰自己意图的大使,说实话,他真的不适合当外交官。”

    “呵呵,”罗斯福哈哈笑了起来,“他就是个大嘴巴而且爱显摆的大富翁嘛,不过他还是最合适的人选。”

    “您说的对,”赫尔笑着回答,“斯大林一定会上当受骗的。”

    “上当受骗?”罗斯福冷笑了几声,“我可没有欺骗他的意思,因为我们和德国进行的谈判是认真的……如果苏联在英国本土沦陷前仍然不肯加入战争。那么我们就撤出冰岛、亚速尔群岛和德国讲和。然后一心一意去对付该死的日本人!”

    “我明白了,总统先生。”赫尔已经明白了罗斯福的意图——美国答应苏联的一切,现在都已经做到了。该给的援助都给了,该宣的战也宣了,所以现在该苏联履行诺言了。

    如果斯大林在对德开战的问题上拖延,那么美国就只能考虑改变对德政策。让苏联人独自去面对可怕的纳粹!

    而且罗斯福还想让斯大林清楚明白的了解美国的态度和立场——苏联在必须在英国本土沦陷前决定是和美国一起打败德国,还是单独去和德国打一架?

    所以立场鲜明的亲德派肯尼迪就是最适合的美国驻瑞士大使人选了。

    ……

    人人都有小目标,肯尼迪的小目标是10个亿,罗斯福的小目标是领导世界,斯大林的小目标是一国社会主义,而作为一个金发碧眼而且脸上还有疤的纳粹超人,奥托。斯科尔兹内中尉现在也有一个小目标——守住爱尔兰东部小城德罗赫达的鲑鱼码头和铁路桥。

    超人原来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原来在奥托。斯科尔兹内中尉的月光中队很拉风的空降到都柏林后不久,他们这支空降装甲部队就得到命令北上去增援正遭到英军进攻的邓多克了。

    下达增援命令的德国国防军第7空降师师长威廉。冯。萨斯曼的本意是想让十二辆38t坦克去给防守邓多克的爱尔兰人打打气,多少拖延一下英军进攻的步伐。好为第7空降师在都柏林布防赢得一点时间。

    可是他们却在邓多克城外遇上了英国人的丘吉尔2型步兵坦克和十字军3型巡洋坦克,以及数量远远超过他们的英军步兵。结果12辆38t坦克中的9辆被击毁,剩下的坦克和月光中队的步兵只能跟着溃败的爱尔兰步兵一起往南逃跑,一路跑过了博伊恩河,在德罗赫达(被博伊恩河分为南北两部分)才得到了一些从都柏林方向过来的支援,勉强稳住了阵脚。

    带领一个营级作战集群从都柏林方向开过来的是曾经在夺取埃本…埃美尔要塞之战中立下战功的鲁道夫。维茨希少校,他现在是第7伞降反坦克营的营长。

    “少校,我认为守住博伊恩河的关键是鲑鱼码头和铁路桥。”奥托。斯科尔兹内中尉比鲁道夫。维茨希少校早到德罗赫达南城几个小时,了解的情况自然多一些。

    他在鲑鱼码头的一间散发着鱼腥味的仓库里对维茨希少校说:“铁路是通往都柏林的,博伊恩河以北的铁路几乎没有被破坏,不过我已经让人在铁路桥上安放了炸弹,随时可以炸桥。”

    “能炸掉吗?”维茨希少校问。

    “没有问题,我保证!”奥托。斯科尔兹内中尉回答,“战争爆发前我可是建筑工程师。”

    “好,那我就放心了。”

    “英国人没有办法走铁路桥南下,那么鲑鱼码头就是个关键了。”奥托。斯科尔兹内中尉说,“这个码头你也看到了,非常大,还有坚固的建筑物可以依托。”

    捕捉鲑鱼(就是三文鱼)是德罗赫达城的支柱产业,因此鲑鱼码头也就修得很大,还有许多水产品仓库和交易场所,都比较坚固,稍加改造就能成为防御工事。

    “博伊恩河有可以供坦克涉渡的浅滩吗?”维茨希少校问。

    “上游肯定有,不过德罗赫达附近水位较深,应该没有。”

    “如果坦克不能涉渡,我们应该可以抵挡上一阵子。”维茨希少校说,“萨斯曼中将希望我们可以挡住英国人48小时,这样他就有时间在都柏林布防,海军陆战第一师也能赶到都柏林了。”

    “恐怕很难。”奥托。斯科尔兹内中尉摇摇头,“英国人的力量很强,他们有很多坦克,而且有一种非常坚固的重型坦克。恐怕有一场苦战要打了!”

    他的话说到这里,远处突然传来了几声剧烈的爆炸声。(未完待续。)

第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