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因为共和派自相残杀,”施特恩咬了咬牙,“弗朗哥的人一心一意在作战,而我们……共和派这边却忙着杀自己人!没完没了的肃反,不知道害死了多少战士。马德里保卫战的时候,敌人在外面打,我们的人却在城内互相攻打。如果我们能像叛军一样团结,西班牙战争早就结束了。”

    他仿佛非常气愤,重重吐了口气:“这一切都是叫大肃反闹的,苏联国内从1934年开始就这样,几百万人已经被捕,至少几十万人被杀!现在又波及到了工农红军,连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亚基尔大将这样的人都被杀了。这简直是在毁灭红军!红军要被斯大林毁掉了,苏联这样下去也完蛋了……”

    苏联红军会被肃反毁掉?戴高乐不敢确定,不过大量处决军官肯定会对军队的战斗力构成破坏。

    “斯大林知道吗?”戴高乐又问。

    “怎么会不知道?他又不是傻瓜。”

    “那他还敢打波兰?”梅耶上校插话问。

    “不是还有德国吗?”施特恩皱着眉头,有些苦恼地说,“德国也有强大的地方,他们的飞机很厉害,战斗机、轰炸机和对敌攻击机都很厉害,我们的飞机打不过它们。他们会用我们的城市、道路和交通枢纽进行狂轰滥炸,我们的城市人心惶惶,部队也很难在白天运动……”

    “轰炸让部队很难运动?”戴高乐突然打断了施特恩。虽然法国在西班牙也有军事观察员,但是他们对战局的了解终究不能和施特恩相比。

    “是的,他们的Bf…109和福克D。21、福克D。31都是很厉害的飞机,比我们的伊…15和伊…16要厉害。”施特恩瞧了一眼有些皱眉头的戴高乐,“你们的D。510和D。560一样不行!”

    ……

    威廉街73号,原来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总统府大楼现在属于帝国国防和军备部。这个部是由原先的国防部改组而来,除了拥有原先国防部的全部功能,还增加了一个军备规划局,有权对德国的军备生产(不是设计和采购而是生产)进行全面干预。在战时,军备规划局还会变成军备生产局,可以统管德国的战时军备生产。

    目前担任国防和军备部长的,仍然是原来的国防部长施莱彻尔,而出任军备规划局局长的则是克虏伯公司的继承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1938年1月20日上午,威廉街73号前面停着一排豪华精美的黑色轿车,这是不常有的事。自从威廉皇帝复辟,这里就不再是德国最高领导人的官邸,仅仅是帝国政府的一个部,很少会有许多大人物同时汇集于此了。

    副总参谋长赫斯曼大将的奔驰W07轿车也在路边停了下来,赫斯曼的副官斯派达尔中校从副驾驶座上下了车,替大将拉开了车门。赫斯曼从车厢里面钻了出来,然后是非常肥胖的安东尼。福克男爵(威廉皇帝封的)。

    福克是一个星期前才从日本回来的,因为有了福克公司为后盾,“福克零战”的开发进度是让人满意的——实际上这不是一种很复杂的飞机,它的特点就是“轻”和“快”。前者需要尽可能减重和一种轻而硬的铝合金材料,后者则需要一种小而强劲的风冷式发动机。

    “蒙皮是现成的,准备选用经过热处理的铝锌镁系合金。”福克拎着皮包,快步跟着赫斯曼往大楼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说,“主桁梁是个问题,为了减重不能选用钢材,只能使用超硬铝合金,日本人说他们已经成功合成了这种超级铝合金,还想用它来交换发动机技术。”

    日本人合成的应该是传说中的五十岚金属,估计也是热处理铝锌镁系合金的一种。按照美国铝业划分标准就是所谓7000系列,不是7178系就是7075系。是在铝锌镁合金的基础上再加上少量的铜和微量的铁、硅、锰、铬、镍。虽然要用掉一些宝贵的有色金属,不过在赫斯曼的长期经营下,现在德国的有色金属储备非常充足。

    “可以交换。”赫斯曼立即做出了决定,“发动机的问题交给谁去解决?是用现有的发动机还是需要开发新的产品?”

    “可以向BMW公司和西门子公司招标,需要一款双排14缸的小型发动机,直径不能超过1150毫米,自重必须低于600公斤,在装配一级二速增压器的情况下,最大输出功率必须超过1200匹。”

    赫斯曼说:“这不是问题,我们能做出更好的。西门子公司和BMW公司早就在研发直径较小的星型发动机了。如果马力足够强劲,重量超个几十公斤也不要紧吧?”

    历史上的BMW801系列就是一种直接较小(比较长)的双排星型空冷发动机,不过BMW801系列“大双排”发动机(历史上就有“小双排”,譬如普惠的“小双黄蜂”和中岛的“荣12型”),追求的是大排量大功率,不适合零战这种小飞机。

    不过这种发动机难不倒如今的BMW公司,实际上BMW公司现在就有“小双排”民用型发动机,被称为BMW300系列。只要按照正在开发的BMW800系列的体型要求改动一下,基本上就能达到福克的要求了。

    而1200匹马力以上的最大输出功率,也让“福克零战”有了更多的重量可供分配,性能可以和历史上在1942年末才出现的零式22型相比。这就使得“福克零战”可以采用自封闭式油箱,大大提升了飞行员在飞机被击中后的生存可能,同时也不必在主桁梁上打洞,也不用打磨铆钉,能够节省不少工时。

    “那这种飞机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开发?”赫斯曼走进国防部大楼时问。“我们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再过几个月就能海试了,明年6月前会交付海军。到时候能有50架以上的‘福克0号’(这是福克给这种新飞机起的代号)战机可用吗?”

    在这个时空,德国的第一艘航母并不是3万多吨的“齐柏林伯爵”号,而1。5万吨级的“塞德利茨”号。

    这款航母是德国工程师在总结了“卡尔。马克思”级的建造经验,又综合考虑了北海、北大西洋海况后,利用和“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相同的舰体建造的。

    它的航速和排水量都和“希佩尔海军上将”级类似,拥有3台蒸汽轮机和12台重油专烧锅炉,可以达到32节左右的最高航速。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这级航母因为要在高海况的大西洋上作战,因此采用了封闭机库,使得航母的舰载机数量较少,只能搭载36架舰载飞机。

    而且这级航母目前只开工了两艘(另一艘会在1940年加入现役),因此根本不可能构成舰载机打击能力,只能作为护航航母,陪伴战列舰出击。

    所以在海军的规划中,两艘“塞德利茨”级航母将配备30架舰载战斗机和6架舰载侦察机,不会装备任何舰载轰炸机和鱼雷机。

    “明年6月?”福克想了想,说,“应该来得及,福克0号计划在明年三月首飞,同时在日本和德国进行。如果顺利的话,波罗的的BF…Fk工厂可以在5月底前安排生产,即使6月不行,7月8月也能拿出一定数目了。不过要形成战斗力还得到1940年后。”(未完待续。)

第247章 准备开战 二() 
在威廉皇帝复辟之后,德国的国民经济就逐步转向了准军事化。军备生产开始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中心,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国家管理体系的重组。

    首先是国防部军备局和陆、海、空三军军备局的设立,国防部军备局负责统管军方的军备采购、储备和贸易。而陆、海、空三军军备局则各管一摊。其中陆军因为没有自己的总司令部,因此陆军军备局就由总参谋部负责管理,赫斯曼的一个亲信,曾经担任过他副官的保卢斯少将成了第一任陆军军备局长。

    另外,总参谋部之下除了一个军备局外,还有一个资源储备局,专门负责各种重要战略资源的储备。由赫斯曼创立的俄德经济促进公司现在也由这个资源储备局管理。而资源储备局的局长则是赫斯曼早年的好友奥斯卡。冯。埃特尔。

    其次是军方的军备部门和政府经济部门之间的整合。和苏联的模式不同,德国的军备工业主要都是私营部门,由国防部控制的军备生产企业很少,除了几家国营造船厂就是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兵工厂和飞机制造厂。因此要将德国庞大的军工生产能力完全整合,就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必须要帝国经济部、帝国经济总委员会和国防部军备局进行协调。

    而国防系统内部的陆、海、空三军,同样需要就军备生产问题讨价还价。毕竟德国的工业实力和资源是有限的,而军队对先进武器的需求仿佛是永远都满足不了的。

    于是,一个由国防部主持,由经济部、经济总委员会、国防部军备局和下属的陆海空三军军备局以及各大军备生产企业参加的联席会议——帝国军备会议,现在就成了德国军备生产的重要决策会议了。

    帝国军备会议的决定,只要再经过领袖兼总理阿道夫。希特勒的批准就能列入年度经济计划了。

    当赫斯曼和福克还有汉斯。斯派达尔三人走进一间宽敞而且奢华的会议室的时候,大部分参加会议的官员或企业主已经到了。不过会议还没有开始,人们在交头接耳,一些人更是又快又急地在讨论着什么。

    “大将,您来了。”海军航空兵司令官格莱姆中将,本来在和空军军备局长米歇尔空军上将说话,看到赫斯曼走来,立即就上前去和他招呼。

    “怎么?”赫斯曼和他握了下手,“和威策尔谈过了?”

    卡尔。威策尔海军中将是海军军备局局长,他是德国海军“决战派”的代表,他认为只有依靠大型战列舰才能同英国海军进行决战并且夺取制海权。而他的意见得到了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官奥托。施尼温德海军中将和海军作战部长库尔特。弗里克少将的支持。

    另外,领袖兼帝国总理希特勒本人也是海军“决战派”的拥护者。

    和海军“决战派”相对应的则是“破交派”,包括海军参谋长京特。古泽中将、潜艇部队司令官邓尼茨少将在内都是“破交派”的支持者。他们的主张则是利用潜水艇和破交舰封锁英国,就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样。

    而在这两派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海军“航空派”。由于德国海军长久以来并没有航空母舰,因此海军航空兵一直不大受重视——哪怕在德国海军制定的那份狮子大开口的Z计划中,也没有多少航母的份额,而且航母在海军的计划中也不是一支主要打击力量而是战列舰部队的护卫。

    因此赫斯曼只好利用总参谋部的权力,直接把空军的一部分划入了海军航空兵。组建了以航空兵中将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为司令官的海军航空兵司令部。

    而那些由陆军变空军再由空军变成海军航空兵的德国海航军官们,就成了德国海军里面比较特立独行的人物。他们并不是“航母派”,而是主张把发展岸基航空兵当成打击英国海军水面舰队的方法。

    根据海军航空兵司令部的意见,海军需要的是能够进行俯冲轰炸,能够在简单改装后挂载鱼雷,而且拥有较大航程和较高航速的双发轰炸机(岸基)和拥有大航程的单发护航战斗机(福克零式就是他们要的)。

    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建立起一个拥有1000公里作战半径——航空兵司令部称1000公里作战半径为“斯卡帕湾距离”,同时拥有1000架飞机的航空队,就能够炸翻英国海军了……海军航空兵司令部甚至提出了一个“不宣而战,千计偷袭斯卡帕湾”的冒险计划!

    不过他们的意见却遭到了海军“战舰派”和“潜艇派”的联合反对。

    在德国海军的大人物们看来,能够在战斗中消灭一支舰队的,只有另外一支舰队!用1000架飞机去偷袭英国皇家海军锚地的计划,既冒险又不切实际。

    因为目前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拥有1000公里作战半径的空优战斗机——因为大航程往往意味着大飞机,笨拙不灵活,难以战胜小航程的战斗机。

    ……

    “威策尔海军上将认为偷袭计划绝无可能成功,”格莱姆中将摇了摇头,“他认为大航程的护航飞机不可能打赢英国最新式的飓风式战斗机,这两款飞机拥有非常出色的性能,足以和我们的Bf…109对抗。”

    英国的飓风式战斗机和喷火式战斗机分别与1935年11月、1936年3月试飞成功,现在已经开始大量装备英国空军。而德国方面对这两款飞机极其重视,想方设法摸清了它们的大致性能,得出了“和Bf…109”旗鼓相当的结论。

    为此,在1937年6月德国空军军备局就紧急拟定了新型战斗机研发的战技要求说明书,下发给了各飞机制造商。

    同时,考虑到德国在直列液冷发动机领域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空军军备局还给BMW公司和西门子公司下达了开发“小迎风面积”的大功率空冷式发动机的任务书。

    “安东尼,”赫斯曼回头看着自己肥胖的妹夫,“你怎么看?”

    “现在不好说,”福克摇摇头,“等待飞机造出来后和Bf…109模拟一下吧。如果能够和Bf…109对抗,那么我们就走运了,毕竟这是一款大航程飞机。”

    “好吧。”赫斯曼点了点头,千机偷袭斯卡帕湾的计划的确非常吸引人,仿佛就是奇袭珍珠港的再现。但是零式战斗机都没出来,根本不可能真正制定计划。

    “不过海军航空队的‘千机计划’我还是会支持的。”赫斯曼说,“1940年3月底前,我会设法给你们配备上1000架最新式的中型远程轰炸机和单发远程战斗机。不过你们也要做好随时支援地面作战的准备。”

    “好的,大将!”格莱姆中将笑着点头。其实“千机偷袭斯卡帕湾”不过是一些在日本呆过的航空参谋提出的脑洞大开的方案。连格莱姆中将自己都觉得冒险,所以拿出来就是为了“千机计划”。只要海军航空队能够扩编,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大将,你怎么看我们的Z计划?”

    赫斯曼刚刚和格莱姆分开,还没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海军元帅雷德尔就走来过来。

    “元帅!”赫斯曼向雷德尔行了个抬手礼,然后又拉出两把椅子,请雷德尔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坐下,自己则坐在另一张椅子上。

    “你们的Z计划我是支持的。”赫斯曼的回答连雷德尔本人都吃了一惊,他是狮子大开口,等着赫斯曼来砍掉一半的——最新修订版的Z计划准备花330亿帝国马克,同时建造超过700艘各类舰艇。即便在雷德尔看来,也已经大大超出了德国目前的造船能力。

    “不过Z计划中关于航空母舰的部分太过保守,8艘航母无论如何都完成不了任务。”赫斯曼说,“我们还需要增加一些航母……包括舰队航母、巡洋航母和轻型的护航航空母舰。”

    “大将,”雷德尔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增加航空母舰我当然不反对,但是我们德国能完成那么多艘舰船的建造吗?”

    赫斯曼笑了笑,拍了拍雷德尔的胳膊,“元帅,海军会得到想要的所有舰船,我保证。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德国的力量去完成,我们要利用欧洲大陆的力量去建造这些舰艇……我们将来要建设的是欧洲联合舰队,而不是德国公海舰队。不过在这之前,德国必须先成为欧洲的领导者。”

    他看着表情变得有些失望的雷德尔,说:“元帅,我需要一支在1940年前后就能全面投入作战的海军,大约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准备。有多少船就打多少仗……而飞机的数量将是充足的,在1940年3月底前您将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航空兵。另外,在1939年6月前,您就会有一支强大的水下舰队。请您靠这些力量去打败英国吧!”(未完待续。)

第248章 准备开战 三() 
“诸位,在今天的军备联席会议开始前,需要先说明一下目前的形势。”

    在人员到齐之后,身为副总参谋长的路德维希。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大将第一个发言。

    “目前的形势是德意志帝国的再次崛起,已经打破了大英帝国一直以来所坚持的错误的欧洲均势政策。现在我们德意志民族不仅基本实现了统一,而且我们的工业实力也已经接近或超过了英法的总和。我们的人口也已经接近9000万(包括捷克族),也将要超过英国和法国的总和。在这种情况下,秉持错误政策,坚持分裂欧洲,不愿意正视德国崛起的英法帝国主义必将会以战争政策破坏德国崛起。

    目前英法对波兰的扶植,正是出于遏制我国的目的。而且波兰仰仗英法支持,也正在采取敌视我国的政策,在不久的将来,波兰军队极有可能挑起对我国的侵略性战争。而英国、法国也将会加入波兰阵营,共同发起对我国的侵略。为了反对侵略,也为了将被波兰奴役的德意志人拯救出苦海,我们有必要做好在1939年6月后开战的准备。”

    开战的大致时间已经定下来了——是1939年6月后!

    参加会议的人员都不约而同感到心脏一阵收紧。虽然他们早就知道要开战,而且也支持开战。毕竟这个时空有个“社会主义同盟”存在,德国应该不至于失败。

    但是同英法波三国开战,想要取胜恐怕也不容易吧?

    “鉴于上一次大战的惨痛教训,”赫斯曼的目光从会议室中所有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包括施莱彻尔元帅在内,每个人都微微有些忧色。

    “我们应该做好长期抵抗侵略的准备!因此军备的生产和研发工作,必须有长期规划。抵抗侵略的战争不可能在几个月内获得胜利,我们要有坚持5年到10年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以及战胜一切帝国主义的必胜信心!

    而我们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合理运用,发挥最大的效率。将我们有限的资源和工业能力,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赫斯曼说到这里,冲着自己的副官斯派达尔中校点了点头,后者立即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文件,然后开始分发。这是“关于军备项目分级”的征求意见稿。

    “所以,我们需要整理手头的项目、生产能力和各种资源。”赫斯曼接着又说,“必须根据战争的进程给所有的项目和生产定下‘优先’、‘普通’、‘缓慢’和‘暂停’等四个供应级别。”

    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