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士在漫长的堑壕中拼尽全力挣扎,不可一世的公海舰队被牢牢困死在威廉港内日益朽坏,美利坚帝国露出了锋利的獠牙准备扑向疲惫的旧大陆,屈辱战败和永世沉沦仿佛就要降临在普鲁士的土地上。被一个来自后世东方灵魂附体的赫斯曼少校却胸有成竹:“现在是时候孕育第三帝国了,这一次它将存在一千年!”。。。。。。
 74925

序章 赫斯曼的奋斗() 
路德维希。冯。赫斯曼上尉乘着出租马车从措森小镇上的陆军总医院分院,往柏林柯尼希广场的大总参谋部而去;柏林二月份阴冷潮湿的天气,和他此时的心境十分相像。他是一个多月前在那所该死的破烂医院里面苏醒过来的,作为一名在一战东线战场上负伤德意志军国主义分子……但是他分明记得,自己昏迷之前的身份是在德国洪堡大学第一自然学院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鲁晓华!

    “该死的德国佬!该死的施老头!该死的脑电波实验……”靠在马车的椅背上,赫斯曼上尉骂骂咧咧的说着标准的中国普通话。作为一名曾经的“德粉”,鲁晓华同学对“德字号”的东西或人是相当迷信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大老远跑德国来留学——现在看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如果他不来德国,他就不会遇到施利芬教授那个科学怪人,更不会被这个不靠谱的德国老头忽悠去做什么毫无危险的脑电波控制实验,这样他纯洁的灵魂就不会莫名其妙穿越到一个一百年前的大德意志帝**官体内了。

    虽然“穿越”这种事情,鲁晓华在没有遇上之前也是挺喜欢的。可是真的落在自己头上,那可真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这可不是什么叶公好龙,而是在一个肮脏破旧的军队医院中醒来,脑袋上裹着纱布,浑身上下都传来要散架的感觉,奄奄一息,还要和自己以往所热爱的一切——父母、兄弟、学业,还有好不容易泡上的女朋友道声永别,然后去面对一个很可能是悲剧的新人生!

    是的,很有可能是悲剧!

    因为鲁晓华获得新生的时代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的时代——现在是1917年3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打到**,无数的生命被战火吞噬,整个欧洲几乎化为废墟。而对他现在所处的阵营德国来说,离最后的战败还有一年多。

    以鲁晓华这个已经不相信德国人的德粉所掌握的历史和军事知识,他实在想不出一个德意志陆军上尉有什么可能去拯救将要灭亡的第二帝国?

    哪怕是鲁晓华,不,应该是路德维希。冯。赫斯曼上尉收到了要他去柯尼希广场的大总参谋部报到的通知……一个上尉哪怕到了大总参谋部又能起什么作用?

    最多是端茶送水跑个腿。根据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格罗斯利希费尔德军官学校的赫斯曼上尉留给鲁晓华的记忆。在大总参谋部端茶送水跑腿,是大部分德军精英上升的必经之途。

    按照德意志陆军里面各种拼爹和拼学历的游戏规则,姓名里面有个“冯”,而且学历也不错的赫斯曼(是个容克小贵族)上尉属于比较有培养前途的陆军军官。会在大总参谋部、驻外使馆、陆军部队之间来回晃荡N多年,积累各种经验,逐步获得提升。到四五十岁的时候,运气好的话就能升到将级。当个军长或是在大总参谋部中混个什么总监……如果想要再进一步,就得看德意志帝国皇帝陛下是不是看得上这个能说五国语言,个子不高,长得有些微胖,面孔上还有不少雀斑,笑起来非常讨人喜欢的德国陆军精英了。

    当然,以上这条德国陆军升官路对现在的赫斯曼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他知道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第二德国的国祚只剩下一年多了。

    由于鲁晓华穿成了个德军上尉而不是上将,所以没有人能挽救这个陷入战争泥潭无法自拔的帝国了。而战败后的德国将被《凡尔赛条约》阉割捆绑,国防军陆军的规模只剩下区区十万人。赫斯曼能够留在这支小小的陆军里不下岗失业已经很走运了,升官发财的事情恐怕得等到元首上台……

    对了,元首现在在哪儿?在医院养伤,还是在西线蹲坑?是不是要早点去他那儿混个脸熟?等纳粹上了台,咱也弄个元帅什么的当当?可是……希特勒那个疯子这次能打赢世界大战吗?万一再打败了,自己一个第三帝国元帅说不定得跟着上绞架了!

    想到绞刑,赫斯曼就感到脖子发紧,呼吸困难。他伸手推开车窗,寒冷潮湿的空气吹进了车厢,将胸闷气短的感觉从赫斯曼身上驱走。他的目光转向车窗之外的街道,马车已经进入了柏林市区,正行进在选帝侯大道上,马路上非常冷清,虽然已经是中午,但是看不到什么行人——大部分能拿起步枪的男子都应征入伍了,所有的地方都变得萧条,柏林这样的大城市还好些,要是到了乡村,那可就更萧条了,大片大片的土地因为没有劳动力耕种而抛荒。

    大街上商店和餐厅都门可罗雀,有一半干脆关门歇业了——实际上这些商店和餐厅也没有足够的货品可以出售。只有供应配给物资的店铺前面排着长队……对德国而言,这场世界大战进行得太漫长了,规模也太大了。战前的储备物资早就消耗一空,而太多的劳动力变成了扛枪的士兵,也让德国的生产遭遇了重创。而且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德国也无法从海外购入急需的物资。

    各种因素叠加,让德国的供应变得越来越困难,不仅普通民众很难得到足够果腹的食品,就连赫斯曼住的那所陆军医院的病号饭都变得有些糟糕了……看来这一次战败是不可避免了。

    那么下一次世界大战呢?那可关系到自己会不会不上绞架,一定得好好琢磨!

    赫斯曼上尉的眉头渐渐凝成了一团,脑海当中浮出的都是后世带来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忆,还有后世军事论坛上各种对二战德国的深入分析。

    如果丢开民主啊,自由啊,反法西斯啊这面高大上的旗帜不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都是后发强国挑战那些早就把世界瓜分完毕的老牌帝国——主要就是英美两家,如果摊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地图看看就知道,世界上那些未开发和不发达的地盘,有一多半是英美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其中英国的地盘最大,号称日不落,殖民地遍天下!还拥有印度和南非(出产黄金)这两块富得流油的土地。而且大英帝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是大洋的主人!

    而后世那个民主灯塔美利坚的殖民地倒不算多,但是势力范围却不小——人家可是号称美洲是美洲人的,除了加拿大和几块不大的由欧洲人控制的殖民地,整个美洲都可以算是美利坚的势力范围!

    另外,美国在太平洋上还有夏威夷和菲律宾两块重要的殖民地,他们的本土又富庶辽阔。足够支撑起世界上最庞大的经济体,前途必然无量。

    另外,美利坚在文化、思想、制度和资本等方面,和大英帝国是相当接近的!

    按照后世一些非主流经济学者们的说法,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帝国,都是被大资本、大财团所操纵的国家。而资本在英美之间并没有什么界限,因此世界的统治权从英国转向美国,对这些躲在幕后的财团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可以很方便的将资本从英国转移到美国,利用美国这个壳,继续统治世界!

    但是世界的统治权如果转移至奉行国家主义的德意志帝国之手,那对英美财团而言无疑是世界末日——德国虽然也有许多赫赫有名的大财团,但是统治德国的始终是奉行国家主义的陆军,而不是财阀。

    如果说在英美是财团拥有国家,那么在德意志就是军队拥有国家。财团必须要为军队和国家服务,而不是相反。

    正是基于这一点,统治美国的大财团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英国在世界大战中被美国以外的国家搞得一败涂地!更不愿意看到一个被德意志国家主义者统治的欧洲大陆的出现……

    根据这套理论,两次世界大战的本质就是国际资本主义和后发强国的国家主义之间的斗争。

    而两次斗争的结果都是后发国家的国家主义完败!在后世的某些键盘政治家看来,这是存在一定必然性的——因为国际资本主义一方在世界大战中是团结的,被大资本和大财团支配的英美之间虽然存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但是矛盾终究没有转化成对抗。相反,被国家主义支配的欧洲后起强国之间却展开殊死搏杀。

    同样被国际资本主义压制的后发强国,譬如德国和俄国(包括奉行一国社会主义的苏联),在世界大战中非但不能联合,反而相互厮杀,流干了鲜血,成了美利坚这个国际资本主义的“天选之国”登上霸主宝座的垫脚石。

    “真是一个悲剧啊!”赫斯曼痛苦地哀叹了一声,仿佛已经看到绞刑索套上了自己的脖子。

    “不行!不能让万恶的美帝国主义把我吊死……一定得想个什么办法!”

    他嘟嘟囔囔说着中国话的时候,马车突然停了下来,然后就是上了年纪的车夫在叫喊:“上尉先生,柯尼希广场到了。”

第一章 你知道列宁吗?() 
1917年的大总参谋部真的很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大总参谋部就编有1名军需总监(实际上是副总参谋长)、5名军需长,15个专业处和1个情报勤务组。而到了现在,由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这对最佳搭档领导的总参谋部已经变成了一个分支林立的庞大机构,甚至还有一个“影像局”来管理全德的电影事业。

    与此同时,随着总参谋部编制规模的扩大,不少年轻的参谋人员也得以进入其中。1892年出生,今年只有25岁的赫斯曼就是其中之一。而在总参谋部中央处(处理人事事务)宽敞明亮的大办公室里接待赫斯曼的一个笑容可掬,长得相当英俊的三十来岁的上尉,也是总参新兵中的一员。

    “赫斯曼上尉是吧?您好,我是阿尔贝特。凯塞林上尉,中央处的参谋。”

    哦,您就是那个被判了死刑但是没有被执行的纳粹德国空军元帅凯塞林?赫斯曼心里想着对方的悲剧命运,脸上的表情也沉重起来。

    “是的,我就是路德维希。冯。赫斯曼上尉,奉命向您报到。”

    “坐,坐吧。”凯塞林仍然面带微笑,仿佛刚刚得知自己要晋升少校似的。

    “好的,上尉。”赫斯曼在凯塞林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又稍稍留心观察了一下这间大办公室——这是一间摆放着十几张办公桌的大房间,大部分的办公桌后都有一个喜气洋洋的军官,电话铃声不断响起,间或还是通话的声音传来,听上去也都非常愉快,好像人人都中了大奖一样。

    “前线打了胜仗?”赫斯曼随口问了一句。

    “不是,”凯塞林笑道,“比这事儿更好……是俄国!俄国发生革命了,沙皇很有可能已经被推翻!我想这是重大转机!”

    是二月革命!赫斯曼这时才想起来今天是1917年3月15日,俄国二月革命(俄历二月)就开始于这个月的8日。历史如果还没有改变的话,沙皇尼古拉二世将会在今天午夜签署退位宣言。

    “这的确是重大转机!”赫斯曼只是勉强扯出几分笑容。因为他知道,同样的事情会在明年11月9日在德国上演。区别只是威廉二世得以逃往荷兰,没有落在起义的工人和士兵之手。

    “是的,我想您的到来也和俄国有关吧?”凯塞林上尉低头翻了翻桌子上的笔记本,然后笑着问,“上面想我确认一下,您是不是精通俄语?”

    “没错,我的俄语说的不错。”赫斯曼心里想着,难道要被派去政治处俄国组去研究俄国事务?这倒是个清闲的差事……自己正好趁机好好考虑一下要怎么打败美帝赢得二战。

    “您还会使用电台?”凯塞林接着问。

    “会啊,”赫斯曼回答,“我在第11集团军司令部的通讯处负责过这事儿。”

    赫斯曼的记忆中的确有使用电台的技能,他是在大战爆发前接受相关训练的。在大战爆发后就被派往东线的第11集团军管电台。直到去年夏天才跟随集团军参谋长塞克特将军前往奥匈第7集团军中任职,担任作战处参谋。结果在罗马尼亚前线视察时被一枚不长眼睛的奥匈炮弹误击成了脑震荡,顺便还换了个灵魂……

    “那就好,”凯塞林站了起来。“跟我来吧,我带您去见第一军需总监。”

    “第一军需总监!”赫斯曼怔了一下,“您是说第一军需总监鲁登道夫上将阁下?”

    凯塞林耸耸肩膀。“是的,就是鲁登道夫上将!他需要一位精通俄语,同时又能熟练使用电台的普鲁士贵族军官,军衔最好低于少校。而您又正好在措森养病。所以……”他向赫斯曼伸出手去。“所以,您要走运了,快点跟我来吧。”

    会走运吗?不知道是什么任务?也许会得到晋升少校的机会,在将来的那支袖珍国防军中谋个要紧一点的差事,如果运气好的话在希特勒上台之前还能再升一级成为中校。这样在德国恢复军备之后,自己就很有希望成为将级军官,努力一下还能拿到元帅权杖……

    他跟着历史上要被判死刑的凯塞林上尉大步走在总参谋部的大楼内。在走道上看见不少穿着镶有红色裤线军裤的年轻军官,他们是德意志民族的精英,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大概没有人会想到他们效忠的帝国会在一年多以后灰飞烟灭,更不会想到他们会在二十多年后遭遇第二次战败的耻辱。而且他们还会被胜利者按上“法西斯恶魔”的罪名,被处决或是背负屈辱度过余生。

    更加可悲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德意志的后人永远不会为他们这些曾经以祖国的名义进行斗争的先烈而感到骄傲……

    赫斯曼慢慢滋长出一种感觉,似乎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这些可悲的德国佬。这大约就是他穿越重生的宿命……如果他不想在监狱里面度过余生,或者被吊死在绞架之上,那就得赶紧想办法啊!

    他跟着凯塞林上尉快步走到了一处走廊的尽头,前面是一扇紧闭的大门,门外摆着一张办公桌,一名有一头闪亮金发的少校副官正坐在办公桌后看着什么文件。听到脚步声,他才把头抬了起来。

    “上尉,有什么事吗?”这位金发少校认得凯塞林,笑着询问,显然他也因为俄国发生的革命而感到愉快。

    “莱茵哈特先生,上将阁下在里面吗?”

    “在,你来得正好,上将刚刚从元帅阁下那里回来,现在正在办公室里。”

    在如今总参谋部,“元帅阁下”是兴登堡的代名词。日后的兴登堡总统现在是总参谋长,是鲁登道夫上将的顶头上司,也是如今德国最有权势的人(皇帝威廉二世已经被总参谋部架空了),而鲁登道夫则是仅次于兴登堡的德国第二号人物。

    赫斯曼上尉跟着凯塞林走进来这位德国二号大佬的豪华办公室,冲着正伏在办公桌上研究一张东线战场形势图的有着稀疏花白短发,穿着笔挺上将制服的老者行了军礼。

    “上将阁下,中央处上尉参谋凯塞林向您汇报!”凯塞林恭敬的将一个文件夹摆放在了上将的办公桌上。

    鲁登道夫抬起头,露出一张相当威严的面孔,他的额头很高,眼眶凹陷,鼻梁挺拔得好像雕刻出来一样,鼻梁上架着单片眼镜,花白的八字胡下面还有一张紧闭着的,两边向下弯曲的嘴。

    上将扫了一眼赫斯曼,目光锐利,仿佛要看透他躯壳内隐藏的灵魂一般。然后他冲凯塞林挥了挥手,没有说一句话就让他离开了办公室。

    现在,诺大的办公室里面只剩下了鲁登道夫和赫斯曼两人。

    莫非有什么绝密的任务?赫斯曼已经察觉到了一些异常,不过还是笔直挺立,脸上没有一丝表情——这是最标准的普鲁士军官的姿态。

    鲁登道夫仍然不说话,而是打开来文件夹仔细看了起来。也不知道看了多久,一个听上去非常威严的声音才打破了沉默。

    “赫斯曼上尉,你知道俄国革命的消息了?”

    果然是为了俄国!

    赫斯曼不动声色:“已经知道了。”

    这不算什么军事机密,明天早上德国的大小报纸都会在头版上刊登这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

    “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上将用阴沉的语调问。

    “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帝国来说还不够好,因为我认为革命并不会给东线带来和平。”赫斯曼很肯定地回答。他知道二月革命上台后的俄国临时政府的领袖们根本不愿意同德国和谈——那些家伙都是脑筋秀逗的蠢人,活该给布尔什维克捉去枪毙!

    鲁登道夫上将的嘴角微微一翘,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来你对俄国问题有些研究。”

    赫斯曼没有否认,身后后世的德粉军迷,对苏联这个红色帝国当然是非常了解的。

    鲁登道夫看着赫斯曼,顿了一下又问:“那么,你知道列宁吗?”

    “列……列宁!”赫斯曼愣了愣,突然想到了什么,脱口而道:“阁下,您是说俄国布尔什维克的领袖,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吗?”

    鲁登道夫把头朝后一仰。“哈哈,看来中央处这一次终于给我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他看着赫斯曼,“上尉,我现在任命你当我的副官,直接向我负责。而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带上电台和外交部的人一起去瑞士,以德国社会党人的名义去和全俄国最危险的叛乱分子列宁建立联系!”

第二章 联俄联苏 上() 
在德意志南部明明媚的阳光下,喷吐在浓烟的火车在通往苏黎士的铁路上疾驰着。铁路两边,除了荒芜的农场和看不到什么牛羊的牧场,就是大片大片茂密的森林。

    火车并不拥挤,大部分车厢里都只有不到一半座位上有乘客,大多是些妇女儿童或是上了年纪的男子。我们的赫斯曼上尉,现在也乘坐在这列火车之上,不过并没有坐在普通车厢内,而是坐进了一间宽敞的包厢。和他在一起的还有另外几个人,其中一个是名叫卡尔。斯托克豪森的陆军少尉。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还有相当魁梧高大的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