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称豪杰-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宋配的声音在房门口响起,宋配的声音仍有几分犹豫,几分不安。

    “陈君听我把话说完,这媒人还是不变,仍由宋君做了,只是这几日宋君还有其他的事,得缓一缓。”张松笑着说,在听到宋配的声音那刹那,张松就改了主意,宋配虽说拜自己为主,但他毕竟是知名的谋士,过分打压也不利于拉拢人。

    “那就太好了,也省去了再找媒人的功夫。如此,我现在就去禀告夫人。告辞了!”陈甲高兴地走了。

    陈甲走后,张松的笑容就收敛了,虽然宋配是知名的谋士,不好怎么处理,但是张松还是不想在宋配毫无表示的情况下放过他,如果宋配不表示出足够的诚意,张松并不介意放弃宋配。

    宋配望着张松冷淡的脸孔,心里充满了苦涩,说到底,这件事情还是自己思虑不周,这也可能是因为张松是个少年人,自己下意识以为他不谙人情世故,谁知……

    “请主公恕罪,是某错了,没有事先禀告主公!以后凡事我必当禀告主公,如有违反任由主公处置!”宋配再次跪倒在地,大礼参拜。

    张松顿时松了口气,宋配还是很识趣的,他爽朗地笑着说:“宋君快快请起,些许小事,我早已不放在心上,刚才正想着亲事的问题,冷落了宋君,还望宋君不要见怪。”

    “谢主公,某做错了事,理应受罚。”

    宋配站起身来,悬着的心落了下来,他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以后绝不能把张松当作一个少年郎,他的所作所为极为老练,根本不像是个少年郎。

    旁边站着的李山也明显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为宋配端上了茶。

    三人坐在屋里就亲事问题仔细商谈,最后一致决定六礼中的其他几礼都由宋配与李山一起进行,还商议了聘礼等细节。

    “土地已经分给我了们,现在就一个问题,我们的青壮年太少,严格说起来算得上完整劳动力的只有我与宋君,最多加上你了,三个人劳作要养活八个人,比较困难。”李山有点忧虑地对张松说。

    “这个你不用担心,只要夫人能分给我们一头牛,什么都能解决!”张松的自信来自于他前生对农具的了解,脱粒机、曲辕犁、耙等农具制造出来,绝对要大大地提高生产力。至于其他现代化机械,先想想就好了,这需要扎实的工业基础,现在根本就没有条件实现。

    “大兄,希子姐姐来了!”晓岚探头探脑地敲了敲门,说了一句就离去了。

    宋配与李山一听,相视一笑,忙起身告辞。张松将两人送到门口时,就看见了周希子,周希子身上背着一个背篓,额头还有汗迹。

第35章 夜袭前夕() 
张松心疼地为周希子卸下了背篓,递给了周希子一条毛巾。

    “希子,你去采药了吗?没叫个人陪你一起去吗?”

    “我去的地方不远,平时也背惯了,没什么事的。”周希子用毛巾擦着脸上的汗迹道。

    “你这么匆匆忙忙地到这里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听说周明庶与刘永盛今天给你分配土地了?他们分给你的是哪一块土地啊?”周希子有点焦急地问。

    “是啊,我分到的是山谷口靠西边山体的那块,怎么啦?”

    “还真的是那一块土地啊,这下糟糕了!怎么办呢?”周希子焦急道。

    “怎么啦?有什么不妥吗?”

    “岂止不妥,那块地根本就没法种植小麦,平时我们也就是种种大豆什么的,你别看它现在水量充足,到了夏天时就没水可用!”

    张松一听就呆住了,看来这是周明庶搞的鬼了,只是这好像也不能完全就怪周明庶,自己昨天应该先去打听打听情况的,无论是于心之还是陈甲肯定都乐意告诉自己。

    “不行!我得赶紧回去,趁母亲还没有做出决定之前让她给你们换一块土地!”周希子匆匆地背起了背篓,就出门去了。

    张松郁闷地走出了房门,在房屋前的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既然事情几乎已经成了定局,那也没必要再去多想,以后想办法改变就是,张松甩开了郁闷,朝前望去。

    房屋前的空地上李山正在教晓理、袁士、钟贵、范新习武艺,几名少年正一丝不苟地跟着李山做着动作。晓岚则坐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着几名少年习武艺,两眼满是羡慕。

    “晓岚,你怎么不去学啊?”张松问坐在身旁的晓岚。

    “啊,大兄!女人也可以学武艺吗?”晓岚惊讶地问道。

    “可以啊,自古以来就有女人学习武艺啊,商王武丁有名妻子叫做妇好,她就是一名武艺极高的女子,一生之中为商王武丁征战无数,立下了不朽的功业。”

    “真的啊,那我也要学习武艺!”晓岚高兴得跳了起来。

    “想学习武艺?可以啊,站到这边来。”李山听见了,就让晓岚加入学习武艺的队伍。

    “张松,要不你来跟大家讲解一下学习武艺一事?”李山见几名少年郎都看着张松,对张松说道。

    “好!”张松也不推辞,“让大家每天学习武艺锻炼身体,是我与李山大兄的共同决定,只有锻炼好了身体,我们才有能力抵抗盗贼,自卫、保家、安百姓、定国家,因此,希望大家勤加练习,不得懈怠。武艺主要是锻炼人的三个方面,一是速度,二是灵敏,三是力量,大家在练习的时候要切记,不可偏废!”

    张松说完,就为几名少年展示了什么是力量、速度与灵敏以及它们相互的关系。几名少年看了齐声惊叹,惊叹于张松的武艺之高。

    “张松,不知你何时习得如此武艺?我记得以前你只是有些力气罢了,不会武艺的啊。”李山很疑惑。

    “是啊,大兄,你几时会武艺的啊?我们以前怎么没有见你练习过啊?”几名少年也很快醒悟过来,开口问道。

    张松心里“咯咚”一下,但是表面还是不动声色,“我是上次落水后,在梦中得一名神仙传授。”

    “难怪大兄这段时间表现得与以前不一样,原来是做了神仙的徒弟!”几名少年现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李山也是释然。

    张松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是重生而来,这具躯体从未离开过世人的视野,把所有的事情推到梦中的神仙身上倒也合理。

    “好了,大家要听李山大兄的话,刻苦练习!我先到山谷里走走。”张松向李山行了一礼,“有劳大兄了。”

    “不必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你去忙吧。”

    张松迈着方步,不紧不慢地朝山谷中的那条主道走去,虽说天空有了太阳,但是道路还是很泥泞,脚穿木屐走路要特别小心,不然就有摔跤的危险。

    春天那丝气息在壮大,田地里满是劳作的人们,一人牵着二头耕牛挽着犁走在前方,身后一人扶着直辕犁,其他人则将犁翻起的土块打碎,平整好。

    “叮咚,叮咚。”

    “叮咚,叮咚。”

    一人牵着马,摇着拨浪鼓从山谷口方向的道路走来,看样子那是货郎,张松有点惊讶,没有想到前生消失了很久的货郎居然在西晋时就已经出现了。

    这声音一响,两旁的屋子里就走出了妇人与小孩,田地里劳作的男人也起身来到小路上。

    张松好奇地跟着人群围了过去,货郎是个三四十岁的男子,他牵着一匹瘦马,马背上搭着两个口袋。将口袋卸下后,里面的物件就展现在了众人眼前。

    物品数量不多,但是种类很多,绣花针、丝线、琉璃杯、陶器等等,而且还有许多牛肉干与羊肉干。众人围着货郎挑选着自己需要的东西,跟货郎讨价还价。

    张松注意到,有人是用钱币购买,有的人是用物品交换,如绢、小麦等,货郎都能接受。只一会儿功夫,货郎口袋里的东西就慢慢空了,人群也就渐渐地散了。

    “货郎是从哪里来?”货郎这个称呼是张松刚刚听来的,算是现学现用了。

    “从,从山谷外来。”货郎的语气有点慌乱。

    “当然是山谷外,山谷外什么地方啊?”

    “从临泽县来。”

    “哦,临泽到这里来可是很远啊!”

    “是啊,是啊。”货郎用手擦着额头上的汗水。

    “临泽县最近可有盗贼出没?”

    “有啊,有啊,各县都有,而且最近盗贼越来越多,越来越猖狂,百姓生存艰难啊。”货郎不停地擦着汗水,感叹道。

    “乱世之中,货郎可要注意安全哪!”张松告诫道,“咦,这是什么?”

    张松从货郎口袋中拣起一块黑黝黝的东西,他掂了掂,那东西在手中沉甸甸的。

    “这是铁块?”张松问货郎。

    “你好眼力,这正是铁块!”

    “这怎么卖?”

    “一石麦子。”

    张松尴尬地放下了,不要说一石麦子,他现在一粒麦子也没有。

    “张君想要吗?”陈甲说,“如果你想要的话,我家里还有一些麦子,可以代你先给货郎。”

    “麦子不是由山谷里统一分配吗?你怎么会有剩余的麦子?”

    “除了统一分配外,夫人还定期会对有功人员发放奖励,我积累了一石麦子。”

    “行,那这铁块我要了。货郎,你跟陈君去取麦子吧。”

    货郎抬头看了看天,说:“今天我恐怕是到不了家里了,我想在贵山谷借宿一晚,明天到陈君家里取麦子,不知行不行?”

    “不行,我们山谷不给人借宿!你现在就跟我去取了麦子出山谷。”陈甲神色严厉。

    “就住一晚都不行吗?我出了山谷很可能遇上盗贼。”货郎央求道。

    “不行,要么你就取了麦子离开,要么你就把货物都留下,一个人离开!”陈甲毫不妥协。

    “那我明天来收麦子。今天我先回去了。”货郎把货搭上马背,翻身上马就朝山谷外奔去。

    “张君要铁块做什么呢?”陈甲问道。

    “我想造个农具,不知山谷里有无铁匠?”

    “山谷里有位铁匠,我带你过去。”

    在路上,陈甲为张松介绍了铁匠的来历,铁匠本是临泽县人,世代以打铁为生,后来飞龙盗来到临泽县,临泽县令不加抵抗就逃跑了,铁匠的亲人全死在了飞龙盗手中。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铁匠发现青松谷的人与飞龙盗冲突,杀了许多飞龙盗的人,就认定了青松谷了,央求着于敏之加入了青松谷,于是跟着到青松谷定居。

    “铁匠,铁匠,你在吗?”陈甲在铁匠家门口就大声叫喊。

    “谁呀?”一个中年男子从屋子里出来,“哦,原来是陈君哪。”

    “啊!张君也来了!”中年男子发现了张松,连忙上前行礼。

    “铁匠不必多礼。”张松道,“今天我来有事相求。”

    “有什么事,张君只管吩咐,只要我能办到的,我一定办到!”铁匠慨然道,嘴角被火烧过的胡须抖动着。

    张松便将曲辕犁的犁壁与犁铲形状用木炭画了出来,铁匠仔细地看了。

    “这是犁铲,我打造过的,那是什么东西啊?”铁匠指着犁壁问。

    “你只管说能不能打造出来?”张松并不答话。

    “能!只是有什么用啊?铁很贵重的!”铁匠以为张松是少年心性,想打造什么新鲜玩意,话语中暗含劝诫。

    “铁匠你放心,我让你打造的是一件新式农具,对稼穑很有帮助,到时你们就知道了。”张松也不说透,他要保持事情的神秘性。

    “你要打造两件,我这里的铁不够,你打算先打造哪一件?”

    “加上这块铁呢,够不够?”张松将买来的那铁块拎到铁匠跟前。

    “够了,够了,这足有三十斤,你是从哪得来的?”

    “这是张君从货郎那里买的,花了一石麦子。”

    “一石麦子?”铁匠惊呼。

    “怎么啦,贵了吗?”

    “不贵,太便宜了!两石麦子能买到就已经很好了。”

    “这么说,张君这笔买卖赚了许多!很好!”陈甲很高兴。

    张松看着那铁块没有说话,若有所思。

    向铁匠交待完毕后,张松就与陈甲在山谷的主道上分别了。在回到屋子前时,李山与几名少年都在休息。

第36章 夜袭蒙山盗() 
“大兄,你回来啦。刚才希子阿姐来过了。”看见张松到来,晓岚一蹦而起,红红的脸蛋上满是汗迹。

    “看来你刚才练得很刻苦!以后都得加油。”张松赞赏地说,“希子说了什么吗?”

    “嗯,大兄,你是不是要娶希子阿姐为妻啊?”晓岚没有回答张松,反而调皮地问了另一个问题,眼神里含着期盼。

    张松望了望在场的几人,无论是晓理还是袁士、范新、钟贵都望着他,眼神热切地等待张松回答。李山则坐在一旁没有动,但嘴角却露出了一丝笑意,张松便知道,是李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几名少年。

    张松笑着点了点头,说:“是的。你还没有告诉我希子说了什么呢。”

    “哦,哦,哦。”几人一听都高兴地手舞足蹈,欢呼起来,“太好了,我们有大嫂了!”

    高兴一阵后,晓岚对张松说:“希子阿姐,哦,不,希子大嫂说,事有不谐,请你尽快想想办法。”

    张松望着晓岚,谁知晓岚却又说不上来了。

    “希子跟夫人提过换土地的问题,但是夫人心中有顾虑,当初是夫人自己同意把我们分出去的,而让周明庶分配土地也是夫人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土地是我们自己挑选的,而不是周明庶强行分配土地的。在这种情况下,夫人若是强行换土地,恐怕不足以服众。希子让你尽快想办法,否则没有粮食的话,我们半年都呆不下去。”李山在一旁补充道。

    这个消息把几名少年的高兴强行压抑了,几名少年脸上都现出担忧的神色来,即使李山也有些隐隐的担忧。

    “一个个愁眉苦脸干什么?晓岚,你们回去做饭!这事情我已经有办法了,我一定会说服夫人换块好地给我们!”张松笑着道,一脸轻松,没有丝毫的担心。

    见张松说得如此坚决,几名少年便高兴起来,在晓岚的带领下回去做饭了。

    “你真的有办法?”待几名少年走远了,李山一脸严肃地问道。

    原来李山以为张松是为了缓解几名少年的担忧而撒谎了,张松异常认真地回答:“真有办法啊,大兄,你放心好了,明天保管让夫人给我们换一块土地,其他人也说不了闲话。”

    “那就好。”虽然张松没有说具体的办法,但李山很信得过张松,也就没有细问。

    “大兄,对晓理、范新等人的训练还烦请你要加强,要抓紧,千万不能松懈。”张松郑重地对李山说,“忙完这几日我去请陈甲按照战争的要求来训练他们。”

    “放心,我会抓紧的,只是按战争的要求来训练真有必要吗?他们都还小,青松谷易守难攻,防守盗贼也轮不到他们啊。”李山有点怀疑。

    “绝对有必要!这世势将来一定会变的,现在不努力,等到世势变了,就什么都迟了!”张松的脸色从未有过的严肃。

    “主公担心的不仅是飞龙盗,更担心的是北地的胡人。”宋配从房间里走出来,朝张松施礼,“见过主公,在房里呆了一天,见主公高论,情不自禁插话,还请见谅。”

    “无妨,还请宋君为大兄解惑。”张松回礼。

    “有劳宋君。”李山施礼道。

    “当今天子昏暗,虽于去年归位,但大权落于齐王冏手中,齐王冏辅政后,大肆建造宫殿,沉于酒色,用人不当,不能选用贤能,惟宠亲昵,没有臣下之礼,朝廷百官极为不满,天下百姓都极其失望。而河间王颙心怀叵测,待立一旁,相机而动,依我看,就在今年,河间王颙必定有动作,到时朝廷又将大乱,朝廷是没空顾及胡人了,胡人终将成为祸端。”

    “宋君如此高论,必是对形势多有研究,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于心之口中嚷嚷着走了过来。

    “于君过奖了,我也是在主公的启发下思考了几天才得此浅见。”宋配谦逊地行礼。

    见礼完毕后,张松说:“于君来得正好,我们今晚就天下形势好好地聊聊自己的看法。”

    “好,正要请教各位。”于心之道。

    “不敢。”在张松的示意下,宋配继续刚才的话题,“如今,不仅胡人作乱,汉人也不安定,胡人就不用说了,除了凉州胡人作乱外,蜀地也有胡人作乱,前几年是氐族首领齐万年反叛,现在是羌人李特作乱。汉人主要是荆扬一带原来的吴人在作乱,自大康二年以来就不断有人叛晋,至今仍有许多吴人思叛。胡人必将借此而壮大,我们身处胡人之中,正需壮大自保。”

    “可是,一旦朝廷内部纷争平定,意识到这个问题,腾出手来对付胡人也是很容易的事。”于心之质疑道。

    “且不说朝廷内部诸王虎视眈眈,天子昏暗,无法安定。即便朝廷息了内部纷争,首先要解决的恐怕不是胡人问题,而是要先解决汉人的叛乱问题,对胡人作乱也就无暇顾及了,凉州的事情就不说了,羌人李特为乱至今,试问朝廷又有何策?”宋配道,“此两事足以说明朝廷百官对胡人的危害并没有充分的认识。”

    张松暗自赞叹,宋配不愧为凉州有知名的谋士,对形势的认识已经很到位了。李特作乱的事张松在前生的史书上看过,记得很清楚。

    氐人齐万年反叛后,关西一带扰乱,年年闹饥荒,氐人就外出流亡逃命,进入了汉中就是现在的陕西省汉中一带,并向朝廷要求在巴、蜀也就是现在的CD、重庆一带定居,当时朝廷不同意,担心氐人不能控制,就派了一名御史慰劳并监视,但是该御史接受了氐人的贿赂为氐人说好话,谎称氐人定居巴、蜀有很多优点,于是朝廷就允许氐人定居于巴、蜀。

    之后朝廷征益州刺史赵廞为大长秋,而以CD内史耿滕取代他,赵廞不服就举兵叛乱,而李特之流与赵廞同郡,特别受赵廞的重用。如此李特才乘势而起,李特与其党羽为乱蜀地几十年,最后还成立了一个政权,后世称为成汉。

    “这么说来,我辈岂不危矣?”李山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