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金手指-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仁还以为甄乾是在谦虚,并未细听,可是身边的姑娘一下子眼睛都掉下来了,尖叫一声,立即四散奔走,笔墨纸砚立即备齐,要让甄乾把刚才的诗句送给自己。

    唐时嫖客最注重的为“诙谐言谈”,其次为“音律”,其次为曲中“居住及饮食”。而女支女色相反觉无足重轻,此都是与后代大不相同。女支女以能做席纠者为上品觞政:“凡饮以一人为录事,以纠坐人,又谓之觥录事。饮犯令者觥录事绳之。投旗于前,曰某犯觥令”。

    社会上以士人掌控言路,青楼中女支女多习文熟知音律,诗词书画不能说样样精通,至少不比文人差。

    甄乾的硬笔书法还算小成,但毛笔书法就不能见人了,推脱让小荷代为书写。写成之后,又谱曲弹唱,立即在艳春楼中传开,用不了几天,这首《文章》又将轰动鹿泉县。

    几杯水下肚,加上这首诗,气氛立即变得轻松热烈起来,仿佛这首诗是郝仁自己写的,狂饮几杯一手搂着美姬、一手拍着桌几高声吟唱起来。

    小荷眼巴巴的看着甄乾,可是对方和自己若即若离,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正襟危坐,难道到青楼不是嫖女支寻开心的吗?

    酒至半酣之后,甄乾已经有了离开的意思,见郝仁依然和两女打的火热,看样子今晚是不准备走了。

    这时老鸨那张墙粉脸又从门外探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身穿异服的矮个子,表情极其的谄媚,好像他们才是这家青楼的****。

    “甄司户……打扰了,又几个客人想见你一面,他们说自己是倭国来的遣唐使……。”

    甄乾的酒一下子醒了一半,“倭人……遣唐使,怎么在青楼里,还想见自己?”

    (本章完)

第110章 物归原主() 
一说到遣唐使没几个国人不知道的,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近三个世纪的时间里,倭国为了学习中原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知道遣唐使存在是一回事,了解遣唐使又是另外一回事,邸报上也没有遣唐使的信息,鬼知道这帮人找自己做什么?

    倭国现在好像处于奈良时代,都成在平城京,此期间历代天皇注重农耕,兴修水利,奖励垦荒,社会经济得到大为发展,此时的奈良朝受盛唐文化的影响,又通过唐朝接受到印度、伊朗的文化,从而出现了倭国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

    奈良时期的倭国就是一个盛唐的山寨版,对唐代的模仿到了痴迷的程度,贵族中几乎人人都会说唐话,对唐人更是恭敬有加。

    唐代的航海技术还不发达,就连最基本的指南针还要等到宋代才出现、什么密封舱、龙骨等技术更是遥不可及,海上航行艰难可想而知!

    遣唐使在难波登舟,通过濑户内海,从博多出发。根据不同时期,航行的路线分为北、中、南三条。

    北路航线,即沿朝鲜半岛西岸北行,再沿辽东半岛南岸西行,跨过渤海,在山东半岛登陆,再由陆路西赴经过洛阳﹑最后到长安。这条航线大部分是沿海岸航行,比较安全,船只遇难情况较少。

    中路航线,即由九州西边的五岛列岛径向西南,横渡东海,在长江口的苏州﹑明州一带登陆,转由运河北上。这条航线所需时间较短,一般十天左右,甚至三天可达,但风涛之险基本上与南路相同。

    南路航线,即由九州南下,沿南方的种子岛﹑屋久岛﹑奄美诸岛,向西北横跨中国东海,在长江口登陆,再由运河北上。这条航线主要航行于渺茫无边的东海上,难以靠岸,危险较大。北路和中路都需航行三十天左右,甚至更长时间。

    不管是那条航线,在唐代这个科学技术下都是凶险万分,要横渡波涛汹涌的大海并不是容易的事。风暴经常使航船倾覆,或者把它们吹到台湾甚至越南等很远的地方。有人回国后将海上之旅描绘得十分恐怖:“自云路经地狱之门,亲见其上气色蓊郁,又闻呼叫锤锻之声,甚可畏惧也”。

    就是因为艰难,遣唐使才显得虔诚,在大唐朝廷留下了极好的影响,很多大唐文人都和遣唐使有来往,甚至视为知己写诗相赠。

    如李白的“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就是其中知名的一首。

    甄乾不喜欢倭人,但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坚韧不拔的性格,远涉重洋置生死于度外,只为了将大唐的先进文化带回到国内,几乎是在挑衅死神的耐心。

    “倭人,找我何事,我好像和倭人没有交集,让他们回去吧!”

    甄乾直接下了逐客令,老鸨一听甄乾不想见,立即转身道:“甄司户不愿意见你们,你们走吧!”

    为首的一个矮个子穿着青衣唐服,看样子在唐朝廷还封了一个小官,听见老鸨的话,立即给老鸨递上一个手袋,里面恐怕有不少的黄白之物:“请再通传一声,就说我们是慕名而来,想见一见写《爱莲说》的甄乾,希望能给我们一个一睹甄郎风采的机会!”

    老鸨手里拿着手袋,这帮倭国人还真阔气,一出手就是十贯,看在金钱的情分上立马就答应了。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老鸨还是很有职业操守,至少知道拿钱要办事。

    “甄司户,那些倭人就在门口,都是听说了《爱莲说》之后慕名而来……”,说着老鸨将一个一尺见方的木盒放在甄乾的面前:“这是倭人送给甄司户的见面礼!”

    甄乾听说遣唐使到了大唐,喜欢到处送礼,出手极为的阔绰,尤其是他们手中有大把的金沙、银锭,走一路送一路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恐怕老鸨也收了不少。

    一张雪白的白熊皮静静的躺在木盒中,身边的几个女人一下子尖叫起来,眼中全是贪婪之色。

    一张白熊皮至少价值百贯,不仅贵重而且难得,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甄乾更加糊涂了,倭人难道就因为自己的一首《爱莲说》要见自己一面,自己好像不太出名吧!

    甄乾刚想拒绝,话还没到嘴边,眼珠子一转道:“大唐乃是礼仪之邦,请他们进来吧!”

    几名矮小的倭人走进房间,为首一个男子从郝仁身上扫过,最后停留在甄乾脸上,用比唐人还标准万倍的礼节行礼道:“某乃日出之国遣唐使录事藤原刷雄,……听闻甄郎一首《爱莲说》惊为天人,特来拜访!”

    听完藤原刷雄述说,甄乾感觉倭人真是无聊,原来藤原刷雄跟第十次遣唐使在天宝十年来到大唐,使节藤原清河、吉备真备,在大唐待了一年多,学习大唐的经济、文化、军事和政治等等,学成之后准备返回倭国。

    这一批遣唐使有二百多人,病死几个,有继续留在大唐学习的,剩下的人准备一起返回倭国。

    遣唐使一行人在走到洛阳时,偶尔听到了《爱莲说》,开始以为是那个知名士人大作,打听后才知道是恒州名不见经传的甄乾作品,立即起了见一见甄乾的想法。

    古代交通不便,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自己剽窃的《爱莲说》是半年前流传出去的,一个月前才传到洛阳,就算乌龟爬也到了。

    更让甄乾感到好奇的是,倭人竟然对自己的《爱莲说》大为赞赏,千里迢迢的从洛阳跑到恒州,一路打听找到自己,就为了和自己见上一面,这份执着让甄乾感动的“热泪盈眶”。

    “拙作,见笑了!”

    藤原刷雄脸上无比恭谨,再次向甄乾施礼道:“刚才寻找甄郎之时,又听见甄郎的佳作,能否将佳作容在下一观?”

    甄乾心里极其讨厌倭人这套见什么东西好就想要的奴才精神,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朝着小荷使了一个眼色。小荷十分不情愿的将手卷递给了藤原刷雄,就像藤原刷雄刚夺走自己的初夜,心里把藤原刷雄记恨上了。

    藤原刷雄双手就像捧着刚出生的娃,就差沐浴更衣斋戒三天焚香叩拜,手抖得如八九十岁的耄耋,口中念念有词,脸上比吃了蜜还甜。

    第四更送上,求推荐票!

    (本章完)

第111章 有个好姐姐() 
“诗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妙哉!”藤原刷雄快把手拍肿了,一付痴迷的样子让人呕吐三升,至于嘛……。

    “靠!老子又不是美女,……你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做什么……。”

    藤原刷雄再次向甄乾施礼,激动的如血压高达二百,脸上的红光闪着异样的光辉,甄乾毫不怀疑藤原刷雄下一刻就会脑溢血抽过去。

    “甄郎大才,可愿随在下一同前往倭国,必以国师之礼待之?”

    跑到这里拉人了,甄乾知道遣唐使喜欢在大唐到处拉人,尤其是名满大唐的士人,更是奉若神明般礼遇。只不过大唐士人都畏惧大海之险,对蛮夷友邦热情邀请避之不及,看看鉴真六次东渡就知道了。

    甄乾没有想到藤原刷雄会如此直接,想想倒是非常符合倭人抢劫的习惯,好东西都想要,当真自己不了解倭人的品性。

    不过话虽如此,甄乾还是装作受宠若惊道:“父母在不远行,他日如有机会必将到倭国一趟……”。

    藤原刷雄好像对甄乾这种婉转推脱之词无动于衷:“非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倭国也是文风极盛之地,对大唐士子更是礼遇有加,如果甄郎担心远行风险大可不必,还望甄郎三思!”

    没见过这样不要脸之人,自己已经说了不想去,还像一条死狗一样,心中不悦道:“多谢藤原君美意,此事绝无可能!”

    自己还没有疯,坐着倭人的小帆板横跨茫茫大海,这次蠢事只有脑子被狗吃了的人才会想出来。就算以后要去倭国,那也是开着自己的坚船利炮到倭国一游,现在吗……连一点想法都没有。

    甄乾也不好和藤原刷雄把脸撕破,一来对方是遣唐使的身份,二来的确是真心实意的邀请自己,对于倭人的诚意自己可以拍着屁股向宇宙保证,倭人的热情像火山一样猛烈,虔诚之心昭然若揭,至于待遇吗?……一定比金子还真!

    这一切甄乾都无福消受,自己辉煌的事业刚刚起步,经过快一年的时间才从无到有,这时候去倭国……傻了吧唧!

    不得不说倭人太会演戏了,不光是藤原刷雄,就连身后几个仆人和武士都对甄乾视若神明,身子低的像煮熟的虾米满脸对着谄媚的笑容,看了让人恶心。

    郝仁从来都没有感觉甄乾像现在这样高大过,迷惑的眼神中闪烁着心喜的光泽:自己称兄道弟的甄郎现在也是名满大唐了,连遣唐使都千里迢迢的拜见,谁敢说甄乾名气不大!

    被遣唐使一打岔,面席已经冷了,很快一桌新的面席布置妥当。

    藤原刷雄被郝仁拉着坐下,郝仁还是第一次看见倭人,对几个倭人的装扮非常好奇,尤其是倭人武士秃顶的脑壳光溜溜的倒扎着一条小辫,站在门口如门神一般,结果好客的郝仁想聊上几句,吓的那些武士诚惶诚恐匍匐在地,左一声“嗨”、右一声“嗯”。

    “你的随从还真有意思?”

    “这些都是藤原家奴,根本不配和郝班头对话,能让他们一堵甄郎风采已经是天大的造化……”,藤原刷雄变脸的速度和翻书一样快,厌恶的看着身后的武士:“这里不需要你们伺候,出去!”

    甄乾知道倭国的等级制度更加森严,倭国家奴地位甚至比不上大唐的奴隶,而且这种奴才思维还根深蒂固,以成为某某家的奴才为荣,说他们是狗都抬举他们。

    狗有时还吠几声,他们不要说叫,就是让他们自杀都争相恐后,唯恐家主不高兴。

    和所有倭人一样,纵情享乐杯中之物,几杯火辣的烧刀子刚一下肚,藤原刷雄的话立即多了起来,将在大唐的所见所闻一股脑的说了出来,顺带着介绍了一下藤原家在倭国的地位,满脸相望的表示自己很想留在大唐,只可惜自己不敢违背藤原家族的训示,只能返回倭国。

    藤原刷雄不说还不知道,原来藤原家在倭国的地位比晋代琅琊王家都高,还真恬不知耻。

    当年西晋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上演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典故。

    藤原家族有什么,甄乾并不清楚?

    历史上藤原家族在倭国地位很高,就倭国一些闻臭脚的家族来看,奈良时期的藤原家族和西晋时期的琅琊王家在当时的国内地位和影响力还真的有一拼。

    后来甄乾才慢慢的知道,天智朝八年,中臣镰足死,天智天皇以其参与大化改革之功,赐姓藤原朝臣,是本姓之始。

    其后文武天皇诏,只准其子不比等姓藤原(瞧这名字起的!)。

    壬申之乱后,不比等参加撰修律令,营造平城京,创下政治基础。其女光明子立为皇后,开藤原氏一族立后之端。不比等有四子:武智麻吕(南家)、房前(北家)、宇合(式家)、麻吕(京家),是律令制下政治势力强大的四家。其后三家在争权中失势,只北家独荣不衰。到良房时,以外戚出任摄关职,成为藤原氏专权时代的起点。及至道长当政以后,藤原氏专权达于极盛期。此期间藤原氏以外戚干政,为所欲为,二后并立,四女三妃。东宫立妃,幼小天皇常住其家。摄政、关白、太政大臣、左右大臣之职为藤原氏一族独霸,形成摄关政治特殊体制。

    当然甄乾并不知道藤原刷雄话中有多少水份,毕竟谁没事去了解奈良时期的历史……!

    不过看藤原刷雄样子也不像说瞎话,加上第十次遣唐使的使节就是藤原清河,甄乾也不由得信了几分,事后证明藤原刷雄并未作假,反而还有所隐瞒。

    郝仁一听藤原家族竟然敢说和大唐七宗五姓齐名,对藤原刷雄不由得鄙视起来,狂妄的倭人知道什么是世家豪门、什么是书香门第,还真是夜郎自大、坐井观天。

    甄乾倒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衡量藤原刷雄的话,大唐的包容不假,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唐人优越感基础之上,谁敢说自己比大唐还好,不喷他一脸吐沫都对不起你祖宗。

    甄乾的目的是把藤原刷雄灌醉,从他的嘴里掏出一些倭国的情报,万一那一天自己高兴,到倭国抢钱、抢女人,也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和藤原刷雄交流不存在任何障碍,藤原刷雄的唐话比甄乾还标准,连鬼子翻译都省了。

    趁着藤原刷雄迷糊之时,甄乾立即接着尿遁逃之夭夭,当然不会忘记藤原刷雄送自己的那张白熊皮。千万不要以为甄乾贪财,唐玄宗赏赐遣唐使的白熊皮可是国宝,怎么能让倭人带回国,自己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

    今天五更奉上!

    (本章完)

第112章 一夜春梦() 
甄乾回到家中已经是掌灯时分,进了门发现王婆朝自己使了一个眼色,还没等自己反应过来,背后劲风乍起,自己的一条手臂已经被牢牢锁住。

    “偷袭!”

    肩头一沉将力卸掉,甩起鞭腿朝后蹬去。

    “几日不见有长进?本姑娘岂是好对付的……,看招!”

    说话间劲风再次袭来,这一次直扑面门,甄乾难叫一声不好,头一偏,劲风擦着耳边掠过,手腕一翻,一招打蛇上棍,身体迎难而上,扣住了一物,刚想往回一扯,就感觉此物滑腻无比。

    “上当了!”

    “看你还有什么招式,全使出来吧!”

    甄乾的三十六路擒拿手可不是花拳绣腿,想当年……,算了好汉不提当年勇,先应付眼前危机再说。

    说时迟那时快,转眼之间已经大战三百回合,直打的昏天黑地、地动山河、日月无光,……好像今天晚上真的没有月亮,不会真的怎么神奇吧!其实不过是转瞬之间,甄乾已经处于了劣势,被逼到了花坛边,心里着急眼见小命不保。

    一招游龙摆尾更是出神入化,只可惜酒后反应稍微迟钝了一下,被对方趁机抓住的破绽疾风暴雨般反/攻倒算,一个立足未稳仰面八叉摔倒在地。

    “痛快,起来再战!”

    “说不起来就不起来,你奈我何!”

    王婆一棍子敲在偷袭者的身上:“菊娘,还不快把大郎扶起来,越来越没体统了!”

    菊娘是母亲的贴身丫鬟,是王婆的女儿,也是看着甄乾长大的,如今依然玩心不减,这段时间帮甄乾送礼去了一趟京城,所以才没有在家中看见菊娘。

    甄乾三脚猫的功夫还端不到台面,菊娘自幼练武,虽然算不上武术大家,但必经起点不同,一个是强身健体、一个是职业女保镖,差距云泥之别。

    甄乾被菊娘从地上拽了起来,“菊娘什么时候回来的,这趟去京城还顺利吗?看见姐姐了没有,有没有书信带回来……?”

    “进屋再说,站在门口像什么话!”

    王婆朝屋子里吼了一声,中气十足:“铁柱,快给大郎烧水更衣……”。

    铁柱是王婆的女婿,同样是自己的部曲,部曲之间都是指定婚配,自由恋爱是要被乱棍打死的,一般都是在部曲之间婚配,也就没有上门女婿一说。

    铁柱身高近二米,整个人像一尊移动的黑塔,菊娘和铁柱站在一起,就像成年人和儿童。但两个人的武力值完全成反比,不要看铁柱双臂一晃有千斤之力,一对镔铁锏更是无人能敌,有不少绿林好汉被打的叫大人(叫爹的意思),可是站在菊娘面前连大声说话都不敢,自己没事就喜欢都铁柱玩。

    甄乾看看铁柱,再看看娇小的菊娘:“铁柱,这段时间很努力啊!什么时候再帮甄家添一口人?”

    铁柱的黑脸一红,不过脸太黑,根本看不出来。

    菊娘对铁柱下死手,一脚踢在铁柱的大腿上,甄乾能听见轻微的骨裂声,疼的菊娘呲牙咧嘴:“蠢东西,为什么不躲啊!”

    铁柱嘿嘿笑了两声,“疼吗?我帮你揉揉!”

    菊娘刀子嘴豆腐心,平时对铁柱极好,只不过在人前不愿意表露出来,甄乾自然不会点破。

    “你们聊,我先去沐浴,等一会给我说说这场去京城的趣闻?”

    半天没见,甄乾发现露西娅有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