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金手指-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能不问呢?”王群对于甄乾这不负责任的态度非常恼火道:“大老爷知道你出门访友倒是没说什么,就是说让人把你找回来”。

    甄乾对甄家这个族长大老爷没什么印象,自己失忆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过,现在因为分家的风声倒是急冲冲的跑来了,让人不由得多想其中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想到自己当初在刑氏面前还把甄家族长抬出来,没想到现在真的出现了,就是不知道刑氏心里会怎么想,恐怕把这件事情记到自己头上了,便问道:“大老爷怎么听到二房的风声,是有人传过去的吗?”

    王群面色有些难看道:“恐怕是这样,二房的幼童都在大房那里读书,你难道忘记了吗?”

    这时甄乾才想起甄家私塾的事情,不禁笑了起来,还真是百密一疏竟然把这件事情忘记了,不过这时候族长跑来甄家二房还真让人犯疑,真的是为了阻止分家的事情吗?

    “这件事情王伯怎么看?”对于整个甄家的事情,甄乾真不知道怎么说,自己担心被人拆穿,失忆后已经很少在人前露面,有些话又不好多问,况且有些事情自己根本就不清楚,想问也不知道怎么问,至于身边两个小妮子,层次和眼光太低,问她们无异于问道于盲,所以这种事情也只有王群能解答了。

    王群知道甄乾有些事情记得不是很清楚,便提醒道:“甄家已经三四十年没出现过分家的事情了,二老爷出外上任之后,内院的事情有刑氏打理,外院如果有什么大事情,这个大老爷也是可以插手的,如今听到了二房分家的风声,过来看看也正常不过!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二老爷对分家的态度,这时大老爷又出来搅局,我担心刑氏会暂时偃旗息鼓不会再提分家的事情,如果真是这样就麻烦了?”

    千算万算没算到这时候甄家族长会出现,一时间感到事情棘手起来,便继续问道:“那大老爷在甄家都说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情,大老爷有没有明确表示不能分家,又或者做了什么暗示?”

    王群把大老爷在甄家说过的话、做过事在脑海里梳理了一遍,眼睛突然一亮道:“大老爷到甄家只是非常恼怒有人传言分家的事情,却没有听到在人前说不容许分家的话,至于有没有和刑氏在背后说过就不知道了,但细细想来的确有些蹊跷,大老爷好像只是不高兴有人传分家的事情,对能不能分家好像没说过什么?”

    在人前没说并不代表在人后没说,谁也不能保证甄家族长对分家的态度,便道:“王伯,明天你先回去,打听一下最近一次分家的事情,尤其是当初族长对分家的态度,相信甄家上了岁数的老人应该还记得当初的事情,我在想这件事情恐怕就算父亲同意,也绕不过族长这一关?”

    王群在甄家也就生活了二十多年,对最近发生在三四十年前的分家事情同样不是很清楚,这种事情通常不会有人主动提起,而且记得的人也不多,不过现在只能这样办了,总不能现在就跑到族长那里把话挑明,自己跳出来总没有扮成一个受害者更加容易博得别人的同情。

    (本章完)

第76章 天下大势() 
很多事情既是谋划的再好,也不可能天衣无缝,牵一发动全身,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又或者百密一疏的环节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就像当初甄乾忘记了甄家私学堂这件事情,消息竟然传到了甄家族长大老爷的耳朵里,被这样的人搀和进来,也不知道最后会不会功亏一篑。

    对于这样的结果甄乾也不知道用什么心情来形容了,毕竟后世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完全融入到甄家这样的大家族中,出现失误也就难免了。

    甄乾和王群商量了一下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既然把甄家族长惊动了,甄乾这个当事人就不可能再躲起来不见人,去见一见甄家这个族长,听一下他的意见也就不可避免了。

    和王群商量好,三天后自己先返回甄家,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自己去一趟甄家老宅当面拜见一下甄家族长。

    收了十几个养子,自己这个义父反倒是很轻松,四书五经想教自己也不会,残留的一丝记忆也就勉强能看懂一些生涩的古文,就算后世学过一些《论语》,但要讲解同样生疏,恐怕就连身旁书童王友都讲解的比自己强些,好在没人跟自己请教一下文章,不然自己真不知道如何作答。

    不过好在别人知道自己当初上京考的并不是进士科,而是算学科,这对于后世就一直和数字打交道的甄乾,拎起来真不是什么难题,自认为那些没丢掉的数学应付起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初收养这些孩子的时候,也没指望过培养出来几个老夫子,甄乾身边几个能读书认字的老人同样比不上私塾里的先生,目标也就是教会这些孩子能多认识几个字。

    这年头识字率本来就不高,文盲一抓一大把,能认识几个字的人都属于人上人。

    甄乾有时间也抽空客串一下私塾先生,不过教的自然不是什么四书五经纲常伦理,而是自己熟悉的算数。再有就是找来一堆历史典籍,什么《史记》、《汉书》等等,就连唐疏律这样的法律条文也被甄乾利用上了,好在这个年代没什么程朱理学,不然早就被批驳成离经叛道了。

    这个年头被人当成养子虽说并没有什么不光彩的事情,但大部分的养子也就比家奴强上一些,同样整天提心吊胆,刚开始这些孩子还战战兢兢,尤其是被带离了城市,来到了陌生的山谷中,心里不害怕是假的,可过了一个月就发现这里的生活堪比天堂,从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的他们,发现这里不仅能吃饱肚子,每天还有各式各样可口的菜肴和肉食,一个月下来竟然都长膘了。

    人无信不立,虽然当初在收养这些养子的时候信誓旦旦,但那时毕竟什么都没有看见,可是等一个月下来,兑现当初的承诺之后,这些孩子都渐渐的认可了甄乾这个义父的身份,做起事情来心里也憋着一股子劲。

    那些在甄乾眼里都感觉近似苛刻的军事化作息时间,还让自己当初担忧了好一阵子,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早读拉练,吃过早饭之后,开始上课练字抄写文章,接下来男女便分开,女孩子学习女红针线和做饭烧菜,男孩子则是骑马射箭锻炼身体,不时还要帮忙做很多的杂事,卯时起床到了晚上戊时才能上床睡觉,一天下来除了吃饭休息,时间被排的满满当当的。

    当十几个孩子整齐的站在甄乾面前的时候,自己有一种说不出来什么滋味的感觉,这些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相比去改造成年唐人的想法,这些孩子无疑是最好的画卷!

    对于甄乾没有请正规先生教这些孩子读书的事情,其他人也都不以为然,毕竟读书属于奢侈品,一个普通的人家根本就供养不起一个读书人。这不仅是减少一个劳动力的问题,还有束修(学费)、笔墨纸砚和书籍等等这些费用就能把一个家庭压的喘不来气,相当于四五个人才能供应起一个孩子读书,如果再加上交往会友等等,相当于后世一个普通家庭供应孩子出国读书的程度了,在生产力本就不高的唐代,一些资质较好的学童早早投入一些豪门士族,这也就是为什么唐代早期士族把持言路的主要手段。

    和后世那些厌学的孩子不同,这个年代能读到书的机会不多,都不用甄乾去激励这些孩子,更不会说什么大道理,每天晚上如果不强压着这些孩子去睡觉,还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玩出什么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傻事情来。

    今天甄乾正在给这些孩子读陈寿的《三国志》,这个年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没写出来呢?当然也没兴趣非要写一本唐版的《三国演义》,只不过自己认为读史比读儒家经典更容易体会人生的真谛,没有说教的成本,还可以和这些孩子来一场互动交流。

    “义父,什么叫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后世《三国演义》的潜移默化,甄乾时不时还是从嘴里冒出来一些经典的语句来,“天下大势吗?”甄乾不准备揠苗助长,思考了一下说道:“你们也把司马迁的《史记》大致度过,从夏商周开始,然后是秦皇汉武,再到现在大唐,中间经历了许多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是以一场大动/乱开始,又是以一场大动/乱结束,这就是天下大势!”

    “那为什么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什么不一直延续下去呢?”

    甄乾赞赏的看了一眼提问的孩子,正是童言无忌才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可自己却不想现在就回答他们,“这个问题非常的深奥,很多学者大儒都在思考相同的问题,答案因人而异各有千秋,等你们真正把《史记》都读完之后,也会有自己的答案,到时我们再讨论这样的问题?”

    当然甄乾也会拿出《山海经》、《逍遥游》这样的书籍和这些孩子一起阅读,当读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之时,这些孩子便开始幻想有一天能去东海寻找传说中的大鹏……,就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失望而归。

    (本章完)

第77章 刑管家的软肋() 
刑管家这段时间心情很不好,至从上次被甄乾当面指出收受贿赂之后,刑氏对他的管束也更严了,外出采买总是要带上另外一个人,这不是监视又是什么,加上王群那次和商贾的暗示,现在那些商贾做事更加谨慎,不愿意因为刑管家放弃整个甄家的生意。

    眼看着手头越来越紧,刑管家开始有些担心起来,如果不找出一条新的财路,不仅是自己,就连外室也供养不起了。

    一想到自己在外豢养的外室,刑管家就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兴奋,相比在甄家的那个妻子,心里就有一种别提多难受的煎熬,根本原因一个是刑氏内定的,一个是自己当初在外无意中遇见的,见外室长得小巧玲珑让人怜爱,便帮外室家里还了几十贯欠债之后放在外面养了起来,每次偷偷摸摸和外室幽会都兴奋的难以抑制。

    这一天刑管家匆匆把甄府内院事务处理完毕,心事重重的来到外室家里,刚一走进门,昔日看见自己就会出门迎接的外室和儿子都没有出现,心中便是一惊,急忙推开房门,瞳孔一收差点跳了起来,失口叫道:“你……你怎么在……在这里?”

    房间里左边刑管家的外室抱着孩子坐在床榻上,脸上表情惊恐万状,看见刑管家出现在门口,哇的一声差点哭出声来。

    而房间右边则是一坐一站着两个人,站着那人目光低垂好像似梦似醒连头都没有动一下,而那个凳兀上的男子手中摇着一把折扇,神情坦然优雅,不正是刑管家心里痛恨的甄乾吗?

    “刑管家,这可不是待客之道”,甄乾好整以暇的轻笑道:“我这个不速之客是不是打扰了你的生活?”

    刑管家平缓了一下心情,短暂的震惊之后,面露苦涩道:“那里!大郎真是好手段,不知今日突然出现在这里,可是找我有事?”上次外室突然出现在甄府后门,刑管家已经知道了甄乾掌握了自己的行踪,就算那时候把外室转移又能怎么样,所以在刑氏面前坦然的承认了自己在外有一房小妾的事实,在得到刑氏的认可之后,便再不会害怕甄乾。

    “那是自然”,甄乾用手指了指面前另一张凳兀道:“刑管家请坐,今日前来的确有些事情想问一问,不知是否原因和我私下谈一谈?”

    只要抱紧了刑氏这条大腿,刑管家还真不怕什么甄家嫡长子,便朝着受惊的外室摆了摆手,让其出去,便大大咧咧的坐到了甄乾的面前。

    甄乾也朝着身后的王朋摆了摆手,见其走出房门,顺手掩上房门便道:“刑管家,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不要以为有了刑氏帮你撑腰,你就可以在甄家肆无忌惮,只要我写一封信个父亲,立即便会把赶出甄家,送进了县衙大牢,所以我希望你不要把我惹火了!”

    刑管家心里咯噔一下,那里不知道甄乾说的情况真的会发生,但脸上却没丝毫服软的意思,“你想要挟我?”

    “不是要挟,是警告!”甄乾一把将手中的折扇合了起来,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纸片扔在了刑管家的面前,“先看看这是什么,然后再想想应该和我怎么说话?”

    刑管家从地上捡起那张纸,只看了一眼,脸色便吓的苍白,身体更是控制不住的颤抖起来,就连声音都变得强调:“这……不可能?我明明已经烧掉了……”,刑管家手里那张纸正是那已经毁掉的账本其中一页,现在又出现在刑管家手里,刑管家如何不震惊害怕。

    “是不是心里在想为什么账本还在?”

    刑管家张了张嘴,把自己当初半夜烧毁账本的前前后后回忆了一遍,却依然没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现在这张纸上的字的确是自己的,这一点自己又怎么可能认错呢?

    “这是伪造的,你休想讹诈我!”

    “讹诈你!”甄乾淡淡的轻笑道:“你这样的话,不知在公堂上有几分说服力,不要以为你的话骗骗刑氏就没事了,你以为到时刑氏还会保你吗?”

    既然当初派人监视刑管家,甄乾自然就已经盯上了刑管家手中的账本,趁着刑管家外出的时候,将账本偷了出来,又让宋毅惟妙惟肖的临摹了一本,刑管家那一晚烧掉的自然是假账本,之所以当初在刑氏面前没有拿出账本,原因自然不是想留下刑管家,而是感觉暂时没这个必要。

    和王群约好了三天后返回甄家,没想到王群突然传回来消息,族长竟然还在甄家没走,这让甄乾本想回甄家打探一下消息之后,再去拜见族长的计划落空了,不得已才会选择先来刑管家外室家里守株待兔打探一下消息。

    刚才还故作镇定的刑管家一下子如同霜打的茄子蔫了,豢养外室的事情已经和刑氏通了气,说成了是自己的小妾,虽然养在外面却已经很难拿出来要挟自己了,至于账本的事情,也被自己和刑氏隐瞒下来,刑氏也不想落个管教不严的罪名,但是现在账本出现在甄乾手里,形势就立即急转直下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刑管家也不是没有眼色之人,这时见甄乾抓住了自己的七寸,那里还能硬气起来,既然能在刑氏面前低眉顺眼,现在在甄乾面前装出一付恭顺的样子自然没什么难度,再一想到甄乾突然出现在自己外室这里,心里已经感觉到甄乾这一次恐怕并非是来找事的。

    “大郎,小子有眼无珠,您大人有大量,不要和我这样的奴才一般计较,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小子一定赴汤蹈火也给大郎您办成了?”

    甄乾呵呵一笑,早知道刑管家这张嘴脸踩低逢高,见风使舵的本领一流,也懒得再去和这样人小人啰嗦,便说道:“我今天来,就是想问一下你,族长突然到甄家来,和刑氏之间说了什么,你一五一十的和我说来,不要有丝毫的隐瞒,还有刑氏的态度,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只要你老老实实的说出来,我可以把账本还给你,不过你要是和我玩什么小心眼的话,就休怪我不客气了!”

    (本章完)

第78章 族长的态度() 
甄家族长历来都是在前任族长去世之后,有各房家主公推,说起来现任这位甄家族长运气不错,在族长的位子上一坐就是二十多年,如今的精气神都还不错,再活了一二十年估计不成什么问题。

    这位眼不昏、耳不聪的族长也不知是那里突然起意,在听到分家消息后来到甄家二房竟然没有想走的想法,一住就是四五天,不过有这尊大神坐镇,甄家里倒是显得风平浪静,再也没传出什么分家的风言风语,自然也没人会在甄家族长面前自讨没趣。

    甄乾从刑管家外室那里刚一进门,这位大神就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消息,便跟着走进了甄乾的院子。

    “大伯!您老人家怎么在这里?”虽然知道族长甄松就在甄家,甄乾还是装成从外面才回来,不知道情况明知故问道。

    甄松的目光在两个小妮子身上扫了一下,甄乾立即朝两人摆了摆手,两个小妮子见状立即走出房间,悄悄的将房门掩上,这时候甄松才慢慢的开口道:“大郎,当初你生病时,大伯没亲自来看望你,你心里不会有怨气吧!”

    甄乾没想到甄松一开口竟然是说这件事情,心里暗叫不好,急忙陪笑道:“大伯这是说的那里话,您当初不是派人过来,还送了许多药和补品,这些事情侄儿都记在心里,这次访友回来本想着上门拜见大伯,没想到大伯竟然亲自来了?”

    甄松冷冷的一笑,自顾自的找了一个圆凳坐了下来,又问了几句甄乾最近身体的状况,听见甄乾回答恢复的不错,因为天天待在家里太闷,所以这才出去转转。

    一问一答间,甄松的目光落在了甄乾手中的折扇上,甄乾知趣的将折扇递给甄松,自然不会说这是自己想到的,就听见甄松道:“这折扇倒是不错,听说上次刑氏过生辰时,你好像也送了一把锦羽扇,跟我说说那一日的情况?”

    也不知道甄松这东拉西扯心里到底想些什么,要不是自己早一步从刑管家那里得到了一些消息,还真不知道应该如何对付面前这个老人。

    甄松枯瘦的脸庞擎着一抹淡淡的冷笑,甄乾也没有想到刑氏竟然把自己要分家的那些话说给这个甄家族长听,一付怨妇的姿态,好像这一切都是自己在逼刑氏。

    当初要不是听到刑管家透露这个消息,自己真的还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甄家族长,既然刑氏已经把自己逼到这个地步,甄乾也就没必要客气了,想着大不了被逐出家门的后果,心里一狠道:“大伯,我这个人不会说话,不知道是不是书读多了,有些呆了,但是也知道生母和后母之间的区别,说句不中听的话,现在这一切不是我想看见的,大伯要是有什么怪罪的地方就骂我吧,我不会顶嘴,也知道这是我的错,但我心里不会认可的!”

    甄松以为甄乾会狡辩,又或者会对自己解释当初和刑氏之间说的那些话,心里已经准备好了一堆说辞,所以这次才留在甄家没有急着返回,就是想当面见一见这个逆子。就在甄松铆足了力气,却发现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