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金手指-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农民的发明创造不是一纸禁令就能禁止的,在民间仍然流传了下来。

    在东汉的时候,农民开始在市场上出售温室蔬菜,但是仍遭到禁止的命运。

    《资治通鉴》引汉安帝六年的诏书:“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养强熟,或穿掘萌芽,……岂所以顺时育物乎?”根据注释,“郁养强熟”的意思是“土室蓄火,使土气蒸郁而养之,强使成熟也。”诏书认为这种方法违反自然规律,所以被禁止了。

    这种种植方法在民间应该一直流传下来了。

    宋代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南宋有“堂花”之法,也就是温室养花。明代张萱《疑耀》记载“今京师入冬以地窖养花”,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记有“燂花法”。宋以后虽然只养花,但是与种植蔬菜的原理是一致的。

    北方冬季气温低,蔬菜自然难以生长,是故形成了“岁晚风霜断菜根”的蔬菜淡季,这种现象在古代被称作“园枯”。

    唐代宫廷专门设“温汤监”培育反季节果蔬,每年二月中旬便能品尝到新鲜的瓜果蔬菜。

    贞观年间,唐太宗就因易州司马陈元璹私设温室培壅蔬菜劳民伤财而将其罢免。

    当时温室多为皇室或富家巨贾所有,生活在明中后期谢肇淛就曾称:“京师隆冬有黄芽菜、韭黄,皆富贾地窖火坑中培育而成”。

    南宋诗人陆游用“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来赞誉温室里生产的鲜蔬给餐桌带来的欣喜,但由于古代温室通光性较差,所植蔬菜多有“不见风日,苗叶皆嫩黄色”的缺憾,因违背天时遂被斥为“味无所指而夭折生长”的不时之物。

    温室在出现后的一千多年里,基本上都是富人专有。想想也是,如果不是有钱有势的人,谁会像提比略那样,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就专门修个房子?即使是如今看起来简单的温室,其建设费用也不会很便宜,并没有广泛运用于生产,因此温室变成富人的玩具也就不足为奇。但富人们在“炫富”的同时,无疑也推动了温室的发展。

    五峰列岛处于胶东半岛同一维度上,正值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之时,能吃到如此新鲜的蔬菜瓜果如何不让陆明等四人新奇。

    不过陆明等四人第一次上岛时,见到蔬菜并非太过在意,原因不是他们四人见识浅薄,恰恰是因为走南闯北见识太多,一时对冬季出现蔬菜也为太过在意,还以为是店家故意拿出一些炫耀,借此提高酒楼的档次,谁知道第二次上岛却发现,岛上冬季蔬菜不过是寻常之物,即便是一些温饱之家平时也能在桌上看见。

    尤其是陆明在看到成排的温室,大为惊讶之时,对五峰列岛的富庶再次提升了一个层次。

    “没想到在我等眼里视若珍稀的冬日蔬菜,在五峰列岛上竟然属于寻常之物,想那一个温室大棚造价上百贯,要种多少蔬菜才能收回成本,呵呵,小小的一个五峰列岛果然有神奇之处!”

    “一斤崧菜只卖十几文,比大唐价格低了十几倍,全是水晶片之妙用,是我们眼界太浅了!”

    这次东南四大士族登岛本来就是为了水晶片而来,每家都购买了二万片,还以为水晶片只能当作窗户纸使用,没想到竟然发现了水晶片另外一个妙用。

    “某准备再向何管事多订购三万水晶片,各位以为意下如何?”张恒道。

    “你张氏也太小气了,我朱氏准备再增加十万片!”朱佺一付暴发户的气势。

    陆明看猴子戏般瞧着张恒、朱佺两人,扭头看向不怎么说话的顾亮道:“顾郎,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顾亮给自己包了一块肉丝面饼,里面全是黄瓜丝和青蒜,老神在在道:“某听上回返回大唐的商贾说起,这种水晶片的产量也不大,每月最多十几万片而已,运输途中极易破损,运到大唐会有二成的损耗,即便如此,第一批商贾也是趋之若鹜,有商贾恨不得一口全部吃下所有水晶片,是甄乾在其中周旋,各家商贾才分到一些,我们在这里想多要一些水晶片,恐怕五峰列岛也拿不出来吧?”

    水晶片的原料倒是极易获取,可是制作成平整的玻璃却没有那么容易,这才造成水晶片的尺寸并不大,一尺宽、半尺长的水晶片已经是极限,关键是工艺设备都是人工操作,这就难免造成厚薄均匀不一,产量始终都上不去,只能增加人手提高产量,即便如此,一个月的产量也就在二十万片左右,陆明四人想要多买根本不可能。

    (本章完)

第680章 印刷术() 
    “某也算是游历十几个国家,还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地方”,说着顾亮从怀里掏出一叠纸片放在餐桌上道:“各位应该都见过这些纸片吧!岛上的人称呼这些纸片为钞票,可以和铜钱一样用,各位怎么看?”

    既然是五峰列岛通行的货币,顾亮相信其他人也留意到了,这已经超出了个人的理解范畴。

    古代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是宋代的交子,这时候还没有出现呢?

    不过唐代已经出现了飞钱。

    飞钱,亦称“便换”、“便钱”。唐宋的汇兑券。

    当时钱币缺乏,各地禁钱出境,在京师的商人将钱交给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各军、各使或富商,取得凭证,回本道合券取钱,称为“飞钱”。

    “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在商业异常发达的唐代,各地商人运货到京城出售,售货得的大量钱币要带去既不安全又不方便,因此商人们就将钱币交给各地驻京的进奏院(相似于驻京办事处)和有关机构,或交给各地设的分支机构的富商,由这些单位发给半联赁证,另半联赁证寄回各地的相应单位。商人回本地区后,经验证相符,便可取款。

    不过陆明等人在各地行商,自然是使用过飞钱的,第一眼见到并未有什么惊讶,只不过看见飞钱这种纸张被当成货币使用还是第一次。

    飞钱的主要特征为:一地出钱并取得有关证明,在异地凭证明取得钱款,类似今天的汇票。

    飞钱的产生,与当时商业贸易发达有关。唐代内地与边远地区、外国通商日盛,许多商人奔波于崇山峻岭戈壁沙砾之间,铜钱面值小又重,运输很不便利,时遭被人抢劫风险。一些封疆大吏搜刮的财宝也要运送京城或运送回家。飞钱便应运而生。

    唐代飞钱已经有了官办和私营之分,只不过官办在唐代更加畅通,而私营因为当时的观念原因,发展的速度很慢,并未真正的兴起。

    “这应该也是一种飞钱,不过比飞钱使用更加方便”,朱佺也从自己的袖子里取出一些钞票,放在手里抚摸道:“这里的飞钱……钞票,印刷的更是精美绝伦,你们看钞票上的图案和线条,色彩丰富、线条细腻,图案精美,手感之间有凹凸感,在纸张五元和十元钞票中还有一条极细的金银线,防伪技术精妙绝伦,光是这张纸恐怕就价值不菲?”

    像东南四大士族这样的豪门家中都有自己的钱庄,只不过这些钱庄主要的生意还是金银兑换,和一些铜钱私铸,并不涉及飞钱,却也对飞钱有所研究。

    之所以飞钱不是流通货币,主要是因为飞钱的面额太大,兑换过程中要出示留存的印信和密语,并在指定地方进行兑换。

    但钞票不一样,面值小,五峰列岛流通的钞票最大面值不过十元,相当于大唐六贯钱,只要在五峰列岛范围内,畅通无阻使用,自然不需要什么印信和密语,和飞钱又完全不同。

    陆明几人早就注意到了钞票的印刷技术,即便是飞钱,印刷技术在大唐也是顶级的,主要还是担心有人仿制作假。

    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飞钱和钞票一比,高低立判,陆明等人也不得不承认,钞票的印刷技术太高了。

    “不要想了,这种钞票的印刷技术可以说是冠绝天下,光是上面的四色套印,大唐恐怕没有几家印刷作坊能仿制出来!”

    陆明抖了抖手中的钞票,发出“哗啦啦”的清脆声道:“就连这纸张恐怕都是特制的,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比普通的纸张要更加柔韧许多,就这钞票的用纸,巴掌大的一张,恐怕成本也有十几文钱,还有那藏在五元和十元面值里的金银线,想要伪造恐怕不易!”

    历史上明代发行的大明宝钞在制作时便加入了大量的防伪措施,在纸钞、图文、印信、印泥、编号等方面,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

    甄乾来至后世,当然知道钞票防伪的重要性,一开始便把防伪放在了第一位,就如同陆明所言,一张巴掌大的纸片,光是成本就价值好几文,尤其是还在五元和十元中加入了金银线,这可是后世才有的技术工艺,想要伪造除非是掌握了相同的技术工艺和配方才可以。

    陆明等人不知道的是,不仅如此,流通的钞票还会定期回收,一般在五年左右会再次发行一批,取代前一批发行的钞票,那时候工艺技术会再次提升,让想要仿制之人永远也跟不上变化的节奏。

    “没有想到五峰列岛这里的印刷术如此的高超,某在商业区书店里购买了一些书籍,纸张和印刷的质量比大唐的书籍要高出许多,诸位看看!”

    顾亮将自己在商业区书店里购买的书籍拿出来,每一人二三本道:“也不知道五峰列岛采用的是什么雕版印刷,这书籍的质量已经无可挑剔,而且价格便宜,某听说这里的书店,只要拿来任何一本书籍,还有带别人印刷的业务,五日之内便能提供千本以上,某准备下次来时,带一些孤本过来,在这里印刷订购一批?”

    其他人看着手中的书籍,只是点了点头,心里并不以为然,一本书才能赚多少钱,价格贵不说,售卖的人群也是固定的,这种生意也只有顾氏愿意做了。

    “呵呵,这五峰列岛还真是奇特!”

    张恒咧嘴笑道:“小小的五峰列岛可以说是富甲天下,恐怕比大唐的巨富也不为过,只可惜根基太浅,我等应该将此事禀明各自的家主,到时平分五峰列岛如何?”

    屋内气氛立即变得诡异起来,六道目光死死的盯着张恒,这家伙想干什么?难道想回去之后,鼓动各自的家主,发动四家的全部实力攻打五峰列岛?

    这家伙是不是疯了!

    五峰列岛虽然不大,不过四人都见过了其隐藏的实力,即便纠集四大的全部力量,恐怕最后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况且五峰列岛距离江南数千里,得之也无用啊!

第681章 江南八大士族() 
    陆明和顾亮对视一眼,没有理睬张恒的提议,这家伙就是一个棒槌,即便哪怕真想抢劫五峰列岛,现在也不能说啊!尤其是朱佺好像还对张恒提议蠢蠢欲动,这种大事其实自己几个管事能决定的,万一出现什么事情,分分秒秒被家族抛出来顶缸。

    顾亮急忙转移话题道:“你们可知某今日在商业区碰见了谁?”

    “谁?”众人奇怪的问道。

    “扬州迷楼花魁轻烟,诸位可认识?”

    陆明摇头,记忆中没有此人的印象,扬州虽然去过几次,可自己的身份摆在这里,能进入迷楼之人,那一个不是非富即贵,迷楼更是扬州最著名的销金窟,即便想去也没这个财力。

    倒是朱佺眼前一亮道:“某虽没有见过此女,不过在扬州之时,倒是经常听人说起过,据说此女琴艺无双,想要听她一曲,身怀万贯家财方可?”

    张恒反问道:“怎么?顾亮在岛上遇到了此女,不可能啊!”

    “的确有蹊跷!”顾亮也感到蹊跷,只不过和轻烟接触之后,发现轻烟好像并非掳掠而来,也不敢细问,以免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此事必然和五峰列岛岛主有关,顾亮是何等聪明之人,明白其中厉害关系。

    “不过这不是重点,此女既然能出现在五峰列岛上,就不是你我能招惹的”,顾亮善意提醒道:“只是这倒为你我提供了一个机会……”,顾亮立即把自己和轻烟商谈的经过说了一遍,这种事情不说不可能,四大士族既然一同出海,那么就要同舟共济相互扶持,离心离德相互猜忌之事自然不能做。

    “岛主既然不愿意见我等,一个侍妾难道就能解决我等的困境?”

    “是啊!顾郎,此女突然出现在五峰列岛,想必和五峰列岛岛主脱不开干系”,陆明是一个有主见之人,很清楚顾亮这话的意思,倒不是说轻烟离开大唐有什么问题,而是说五峰列岛岛主在大唐隐藏的实力,不然轻烟怎么会轻易的被人带到这里。

    虽然陆明等人的想法和实际情况相差甚大,可无意中猜到了甄乾在大唐的影响力,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几人正在猜测甄乾的同时,甄乾躺在温暖的泉水里,面前正摆放着顾亮那张购物清单。

    “香皂、香水、铁器日用品、果酒……”,甄乾翻着白眼,享受着侍女的按摩,看着同样懒洋洋躺在水池中的轻烟道:“没想到东南四大士族中竟然有人认识你,想来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应该不多?”

    轻烟和葵姬吃了刚采摘下来的樱桃,给了甄乾两个大大的卫生球,一只手搭在葵姬丰满的肚皮上,神情有些飘忽不定,似乎在想些什么。

    葵姬撅着小嘴道:“郎君要是担心,不如把他们都杀了吧!”

    甄乾一愣,没有想到葵姬会说出这样的话,果然有贵族的冷酷和傲慢,笑了笑并没有回答。

    轻烟也被葵姬的话吓了一跳,急忙捂住了葵姬小嘴道:“妹妹身怀六甲,也不怕遭报应,瞎说什么!不过是一群商贾,知道妾身的身份又如何,郎君不必担心,只不过这些世家的要求,郎君还是考虑一下?”

    温泉房内氤氲弥漫,即便甄乾和葵姬、轻烟两女相隔不到六尺,却也显得若隐若现,有一种朦胧之美。

    “世家眼里只有家族,没有国家,尤其是江南士族,盘踞在江南数百年,水泼不进,早就忘记了除江南之外,还有什么地方能引起他们兴趣?”

    江南士族固步自封已经很久,即便是英明神武的唐太宗,还是心狠手辣的武则天,都对盘根错节的江南士族毫无办法,如果不是晚唐军阀割据,江南士族的势力根本无法撼动。

    甄乾在后世看过一本专门介绍士族的书籍,其中就提到江南士族,不管是吴姓还是侨姓士族,因为中原政治地缘的原因始终在北方,对于江南士族始终都是拉拢和合作,说到底无非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让一直受到极少冲击的江南士族始终掌控着江南的命脉。

    即便是安史之乱,江南之地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反而在之后的时期有多人进入了大唐的中枢。

    一直到晚唐时期,各地军阀盘踞,这些军阀各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对于江南士族自然不会手软,让江南士族在之后的五代十国中元气大伤,这才逐渐的没落,推出历史的舞台。

    甄乾眯缝起眼睛,对于江南,自己一直都是有心无力,任何时代,只要百姓能吃饱饭,整个社会就会相对的稳定。

    江南鱼米之乡,除了时不时闹个水灾什么,基本上没有多大的灾害,衣食无忧加上江南手工业发达,百姓即便无地可种,也能靠着打工勉强度日,再加上士族根深蒂固,想要在江南做点什么很难。

    甄十为什么喜欢留在扬州等地,不愿意在杭州、苏州等地发展,还不是因为江南士族的势力太大,搞不好就被人抓起来弄死了。

    五峰列岛在陆明眼里是一块肥肉,江南在甄乾眼里何尝不是一块诱人的蛋糕!

    这是一个江南士族主动送上门的机会,甄乾可不想放弃。

    “轻烟,你说我要是同意他们的要求,会不会得到五峰列岛急需的人口?”

    “应该可以!”轻烟一张俏脸笑面如花,和甄乾时间待久了,自然猜到甄乾的小心思,人口只是一个表面说辞,纺织、瓷器、造船等工匠才是真正的目的,将江南士族拉拢过来,绑架到五峰列岛这艘船上,才是终极目标,只不过江南士族会同意吗?

    “郎君,江南士族并非铁板一块,相互之间虽然会经常合作,但也暗中动手脚拉后腿使畔子,尤其是‘吴姓’和‘侨姓’之间争斗不休,这次来的是‘吴姓’世家,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很快‘侨姓’世家的船队就会来五峰列岛,到时郎君在他们之间可以谋求更多的利益,予取予求还不是郎君一句话的事情?”

    (本章完)

第682章 货船和造纸() 
    新年将至,五峰列岛上呈现出一派喜悦之色,商铺推出各种促销手段,忙着最后几天大赚一笔,街上已经悬挂出五颜六色的灯笼,那些天性活泼喜欢热闹的顽童,一手抓着零食,一手举着风车,嘴边还挂着鼻涕,早就跑的满头是汗,挤在人群中寻找更多好玩有趣的地方。

    至从顾亮攀上轻烟这条线,陆明等人决定在五峰列岛过完新年之后,再决定是否返回大唐。

    何管事和东南四大士族再次接触了一次,不过并没有带来甄乾任何答复,只是商谈了一下这次东南四大士族船队剩余货物的生意。

    倭国内乱,新罗国出兵攻打倭国,让东南四大士族这次贸易损失惨重,五峰列岛有意将挤压在船队手里的货物全部买下,不过价格只有陆明等人报价的五成。

    这个价格陆明等人自然不会接受,但何管事也提出了补偿的办法,会用香皂、香水和水晶片交易,如果东南四大士族同意的话,五峰列岛会再次放开一部分商品销售给他们,其中包括烧酒、琉璃、铁制品、铜制品,甚至武器也可以考虑。

    这等于逼着东南四大士族低头,将船队的货物五折出售给五峰列岛,这等于一下子损失了一半的利润。

    问题是陆明等人能答应吗?

    不过不答应又能如何?和以往不同,这次东南四大士族在贸易中处于劣势,不同意五峰列岛的无理要求,货物运回大唐,损失差不多也是五成,也就是说,五峰列岛给出的价格正好是陆明的底线。

    这下就纠结了,卖给五峰列岛自然不甘心,可如果卖给倭国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