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金手指-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最宏伟的一栋建筑便是处于正中间位置的议会大楼,整个议会大楼分为上中下三层,总高度却达到了十五米,第一层为议会大厅,面积约三千平方米,比后世的乾清宫一千四百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还大二倍有余,可以同时容纳最多一千人同时参加会议。

    第二层是议会的常设机构办公区域,只不过现在第一届议会的人选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所以这里也没有人办公。

    第三层是议会的分会厅和一些多功能厅,可是如今却被许多人当成了自己的临时住所,等到住所建城之后便会搬出去,就连甄乾在北岛的落脚点也被安置在这里……。

第579章 偏执狂() 
如今在五峰列岛上,各类工匠人数多达三四千人,已经快要超过狼穴工匠的人数,这次甄三来,又从狼穴中抽调了一百名顶尖的工匠,并且将一半匠作营人手带走,显然不准备回大唐了。

    甄三原名宋旭,早在甄乾真定之时便跟随在身边,算起来已经快三年了,对于甄三,甄乾有一种亲弟弟的感觉。

    此时甄三面前放着三个本子,本子的封面上写着格物原理四个字,前两个本子里记录着甄乾脑海里一些关于物理、化学高中课本的记忆,最后一本里记录着甄乾对于格物的一些理解和设想,参杂着一些数学知识。

    甄乾前世对于理科的记忆和理解全部在这三个本子之中,如果甄三能够将这些知识学会,甄乾便对甄三没有任何帮助了。

    甄三只是随手翻看了一下,便对本子上记录的知识震惊不已,如果说这个时代谁的格物知识最高,甄三说第二,就没有谁敢说第一,当然甄乾不算。

    甄乾对于理科的理解全拜后世僵化的教育体制所赐,和甄三的理解活学活用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许多问题甄乾看似能勉强解释,其实根本就是在死记硬背,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只能耍无赖。

    甄乾给对面的甄三倒了一杯茶,自己端着茶盏抿了一口,一脸郁闷道:“这可是我全部对于格物的理解,你要求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如果在这些书里找不到答案的话,就只能自己研究了。”

    “多谢主人厚赐,甄三此生不敢忘记”,甄三眼睛里闪着精光,双手始终放在三本书上,生怕一松手就会飞走了。

    甄三现在的表情一点也没有出乎甄乾的预料,当一个人醉心于某一件事情之后,对于其他的事情反应便有些迟钝了,要是换一个情商高一些的人,这时候应该表现出感激涕零,激动无比,彷如此生再造般的激动出来,可是现在甄三眼里只有那三本书,就连回答甄乾的话也有些敷衍。

    甄乾并没有介意,早就对甄三的性子有所了解,哪能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甄三。

    “对了,甄三你这次真的不准备回大唐了吗?”

    甄三这时才将目光从三本书上收回,书中记录了太多让人无法理解的知识,有些更是匪夷所思,传扬出去必然会轰动这个大唐,想不变成神鬼之术都不可能,这个时代也只有甄三几个人才真正的了解其上知识的可怕,脑海中思绪翻滚,想着刚才看到的那些新知识,表情一时有些木愣道:“不回去了,在狼穴中很多事情都不敢去做,只有在这里才没有顾忌!”

    甄乾点点头,心里很清楚甄三为什么要来五峰列岛,在狼穴里,因为担心狼穴的存在会被外界发现,就连平时的火药实验都必须放在雷雨天进行,甚至如今因为狼穴的人口数量增加,对于山谷内的日常烧煤也开始限制了,这让甄三在狼穴里的实验变得畏首畏尾,生怕担心被外界发现了。

    狼穴虽说地处隐匿偏僻,可毕竟是靠近井陉商道不远,如果有人站在山顶瞭望,兴许会发现一些端倪,日长天久谁都不能保证上万人聚集的地方永远不出一点点错,任何一点疏漏对于狼穴都是致命的。

    狼穴也的确如甄三所言有些小了,原本只能容纳三千人的山谷,如今硬生生塞进了上万人,大部分人住在山体开凿的洞穴中,而且照这样下去,一年之后人口突破二万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狼穴的科研条件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炼钢炉只能在一个月之内生产一次,产生的灰尘便直冲云霄久久不散,很容易被人发现……,这才是让甄三决定离开狼穴真正的原因。

    甄乾已经在五峰列岛岛屿中为甄三选定了一处新的匠作营地址,甄三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不再担心被人发现而束手束脚。

    “好了,你回去吧,有什么需要直接问王伯要,他会全力支持你的!”

    甄乾有很多话想问甄三,可是看见甄三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三本书,心里轻叹一声,知道他已经心不在焉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甄三将桌子上的三本书紧紧抱在怀里,转身准备离开,刚走出几步突然停了下来,眼中透着迷茫回头道:“主人,我之前在狼穴中实验,烧开的水的确能产生很大的力,这种力能推动小风车旋转,如果加大水汽的量,是不是就能推动更大的风车旋转?”

    甄乾知道甄三说的是蒸汽机的原理,在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前,蒸汽机早在十六世纪便已经出现,当时的蒸汽机能效极低,瓦特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改造,增加了绝热层、用油润滑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甄三在听到甄乾关于动力原理之后,根据茶壶烧水的现象,简单的将产生的蒸汽和风车连接在一起,从而第一次将风车在没有风、人力和畜力等的作用下转动起来,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跨时代的发现。

    当然这首先要把甄乾这个后来人排除在外。

    这次甄三到五峰列岛,最大的目的之一便是建造一座更大的水壶,产生更多的蒸汽,推动更大的风车,从而摆脱一直依赖水力才能推动大型风车的现状。

    甄乾并没有在更多地方帮助甄三,一方面自己的知识也造不出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蒸汽机,另一方面建造蒸汽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每一步都是在解决之前发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建造蒸汽机的过程中,逐步的完善甄乾心目中的工业体系。

    甄乾不想揠苗助长,如果有一天真的走到这一步,自己能做的真的不多。

    “你的想法很好,不过这是一个从未有人探索过的道路,困难自然不用说,更重要的是信心和意志,我送你一句话,这个世界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本章完)

第580章 火枪() 
在五峰列岛北主岛的一处山坳中,这里是北主岛警备军营所在地,规划中应该有五百士兵驻扎在此地,不过因为新兵还在训练,这里的士兵人数不到五十人,显得这里空空荡荡的没有什么人气。

    这一日甄乾出现在这里,跟在其后的全是身穿军装的军官,只有甄乾和身边一个身影略显消瘦的年轻人穿着一身普通的常服,和显得周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没有一个人脸上表示不悦之色。

    今天和寻常没有什么不同,可是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今天将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让所有人激动和渴望的时刻。

    在一片巨大的空地上,甄乾停下了脚步,面前放着一长排的桌子,这时桌子上没有任何东西,那年轻人轻轻的挥手,立即身后几个士兵将十个长条形的木箱抬了出来,用撬棍打开木箱的木板,露出里面摆放整齐的物件。

    木箱中的物件很奇怪,既不是刀剑长矛,也不是火油弹和霹雳弹,而是一支支一米多长的铁管镶嵌在用桐油处理过的木柄上,看起来和唐人常见的武器都不一样。

    年轻人走到木箱旁边,弯腰伸手从木箱中取出一支握在手中,又从另外一个木箱中取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木盒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双手微微的有些颤抖,脸上的激动难以掩饰,表情更是庄重无比,好像握在手里的物件是什么宝贝似的。

    这个年轻人正是甄三,他扭头对着身边之人道:“这是狼穴研制的第三代火枪,也是最接近主人要求的一款火枪,此火枪重约八斤六两,长约一米二,枪管用最好的百炼钢打造而成,枪管内有两条螺旋线,可以使发射出去的子弹旋转,变得更加稳定,并且射程增加一倍,同时采用圆锥形定装火药,让士兵在操作使用上更加的简单可靠,下面就先有我来给各位演示一下如何使用华夏三型火枪……。”

    甄三的话说完,除了一些知道火炮发射原理的人之外,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听到什么火枪,什么螺旋线,什么定装子弹,只是隐约从一些人嘴里知道,这种武器将成为日常士兵手中最重要的武器,而且是非精锐嫡系军队不可能接触,这让火枪变得更加的神秘起来。

    除了甄三之外,只有甄乾最清楚火枪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哪怕是亲自制造出火枪的甄三也不是非常清楚火枪的出现,对于今后的战争真正的意味着什么,只是从火枪的制造使用中,能够感觉这种火枪威力极大,除了火炮之外,超过了所有认知武器的范畴。

    甄三只知道,火枪和火炮、火油弹、霹雳弹一样,被甄乾成为热武器,是一种使用之后能产生大量热量的武器,至于其他的武器,则是被成为冷兵器。

    至从甄三第一次接触火药之后,便在甄乾的刻意引导下开始研究各种火器,第一款火器并不是原始火枪,而是看起来有些蠢笨的火炮,火炮的发展在狼穴从也经历了四代,第一代的火炮严格意义上来说都算不上是火炮,之所以会出现,完全是因为甄乾想让甄三知道火炮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火炮是一个在圆柱形巨石中硬生生掏出的空洞,里面只填充了少量的火药,发射的也是石弹,发射距离也仅仅有十几丈远,除了声音大一点之外,和火炮真的没什么联系,不过这正是历史上第一门石炮的原型。

    有了第一门石炮的演示,甄三知道了火药在燃烧之后产生的巨大推动力,火药的多少决定了推动力的大小,这种推动力越大,能够发射的弹丸也越重,发射的距离更远。

    不过火药的量不能一味的无限增加,当火药的量超过了发射载体的承受极限时,就会发生炸膛的现象,石质的火炮自然不行,必须用更加坚硬的材料制作火炮。

    在甄乾没有任何提示之下,甄三第二代火炮材料采用普通钢铁,钢铁的确是制造火炮的最佳材料,可是甄三很快便发现,普通的钢铁虽然坚硬,可是太脆,没有任何的柔韧性,而且在铸造的过程中会有沙眼存在,几乎打不了几下就开裂了。

    甄三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青铜上,这种材料柔软富有张力,要比普通的钢铁制造的火炮更加的耐用。

    可是青铜材料取之不易,比铁制火炮的成本增加二十倍以上,一门最小的火炮价值已经超过了三百贯,除非有大量的青铜供应,否则建造火炮就能将狼穴中的经济活活的拖垮,所以狼穴中至今铸造的火炮也没有超过三十门。

    第一代火炮采用石制,第二代火炮采用铁制,第三代火炮采用了铜制,在这方面,甄乾对甄三并没有太多的提示,一方面是自己知道的并不多,另一方面一个人的知识体系是长时间积累的过程,自己哪怕是将枪械发展的历史告诉甄三,对于现在的甄三非但没有帮助,反而会影响甄三此时的心境。

    但是在一些关键的时候,甄乾依靠自己千年的见识,让甄三少走了很多弯路。

    甄三的确也是世间少有的奇才,放在后世即便成为不了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绝世天才,但要想成为瓦特这样的次一等天才也不是没有可能。

    火炮和火枪几乎是在狼穴同时研制的,一开始火枪枪管也采用了铜制材料,不过在拿出第一批样品之后,便被甄乾立即否决了。

    甄乾给甄三算了一笔经济账,一根铜制枪管重约五斤,光是成本就需要五贯以上,而且枪管本身就是消耗品,铜制枪管的使用寿命在二三百发左右,采用铜制枪管的火枪成本不会低于十贯以下,如果加上工艺不成熟的因素,第一代的火枪造价超过了二十贯。

    这样的火枪先不说性能,光是造价就能让甄乾倾家荡产,而且火枪单独使用威力不大,必须要形成密集的攻击队形,需要的火枪数以万计,哪怕现在的甄乾家产再增加十倍也支撑不起这样一支万人的军队。

第581章 米尼弹() 
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结构并不复杂,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只有两个,那就是是枪管的材料和加工的方式。在原型枪上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和工艺,可是等到大批量生产制造时,就需要考虑加工成本和使用效率了,这是一个很难取舍的难题。

    甄三也知道采用百炼钢,甚至是乌兹钢最好,可是狼穴中的百炼钢极少,主要都被加工成了盔甲刀剑,如果采用普通钢材,枪管在数次发射之后便会报废,这显然不适合用作制造枪管。

    采用铜制材料制造枪管,同样会有许多问题,除了成本之外,因为柔软性被用在火炮上的优点,在加工枪管时反而成为了耐磨性极差的材料,铜制枪管的耐用性注定无法长期使用,必须采用极为坚硬的材料,这一点根本就不用甄乾去说,甄三便很快就认识到了。

    铜在整个大唐都属于紧俏物资,如果被甄乾大规模的铸造成枪械,必然会引起整个大唐的铜价急速上涨。

    就算甄乾愿意使用铜料,也一下子收集不到足够的铜料来源,在没有得到大量铜矿之前,用铜料加工制造枪械显然不合适,只适合用于制造枪械的原型样品。

    狼穴一直都在改进百炼钢的加工工艺,焦炭的利用,热风炉的使用,水力锻压机的采用,让百炼钢的生产越来越成熟。

    如果不是受制于狼穴的原因,甄三已经准备建造更大的炼钢炉,每炉可以生产出三吨左右的优质钢水,一旦这样的炼钢炉投入使用,必然能解决百炼钢产量不足的困境。

    火枪和火炮一直都是狼穴最高的机密,在甄三取出华夏三型火枪之前,见过火枪的人整个狼穴不超过二十人。

    甄九也是这次甄三到五峰列岛之后,才第一次见过火炮的真面目,之前倒是听说过甄三正在秘密的研制几种威力极大的武器,这次甄三来五峰列岛便带来了六门新型小型火炮,准备安装在舰船上实验,不过火枪却是第一次看见,对于这种外型更小的武器充满了好奇。

    甄三是一个工程师、技师、研究员,却不是一个优秀的解说员,加上平时话就不多,对于火枪的介绍只是寥寥数语一带而过。

    “下面我给大家演示一下装弹和射击的步骤!”

    甄三从木盒中取出一枚圆锥形的弹丸,弹丸的样子很古怪,不是圆锥形的弹头,弹丸底部有三圈凹横,在底部的位置上还有一个内凹的空洞,“这就是火枪的子弹……。”

    “米尼弹!”

    只有甄乾知道这种子弹真正的来历,根据甄乾的记忆,好像是说,在十八世纪左右,英国的殖民者在印度发现当地的一个土著部落吹筒武器,吹筒里面的吹箭尾部是用柔软而有弹性的木髓做成的,通过木髓的扩大而顶住吹管的内层面,防止空气跑掉,从而把箭发射出去,这便是米尼弹的来历。

    米尼弹,锥形弹头的直径略小于枪膛直径,这样装弹就很方便。弹头的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一个木塞堵住洞底,发射时燃气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弹底膨胀,紧贴膛线,封闭住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使燃气无法外泄,又可以使弹头在膛线压迫下高速旋转。

    米尼弹解决了前装线膛枪装弹困难,滑膛枪射程精度太低的问题,使得步枪超过火炮,成为当时战场上的决定性武器。但米尼弹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它只能用很软的合金例如铅制造,这样弹头才易于膨胀。弹头软,击中目标后会马上变形,停止作用很好,但穿透力太弱。

    前装线膛枪,其枪管内部具有膛线;发射子弹时,子弹迫于枪膛内刻有的螺纹线而旋转飞行,从而具备滑膛子弹不具备的、在高速运动中的精确指向性和长久稳定性,使远距离狙击成为可能。前装线膛枪存有装填弹药困难、发射效率低的弱点,在一定程度上被“米尼弹”的发明所弥补。

    改进后的米尼弹口径比前装线膛枪的枪身直径要小一圈,解决了填弹困难的问题;弹头底部挖了小洞,发射时,燃起使弹头膨胀、紧贴枪膛,在膛线的压迫下,弹头又可以高速旋转而出,命中精度大幅提高。米尼弹是子弹历史中极具革命色彩的发明。

    喜欢军事的人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步枪的发展历史,不管是火绳枪也好,还是之后的燧发枪也罢,其发射距离和精度都无法保证。尤其是发射距离,火绳枪和燧发枪因为采用的是圆形弹丸,发射距离只有不到百步,这样的武器对付步兵都略显不足,如果遇到大规模的骑兵,百步的距离只不过是骑兵冲刺的几息时间,打完一枪就变成烧火棍了。

    所以早期的火绳枪大多是采用密集的队形,再加上三段式轮流射击,才勉强保证的密集的攻击。

    但事实上早期的火枪在使用上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加上无法大规模的装备军队,造成了早期火枪鸡肋的地位,甚至还没有一名弓箭手作用大,到了以骑射著称的满清时期,在面对晚明的火器时,差距没有扩大反而在减小,以至于被愚蠢的满清抛弃。

    可以设想一下,一个早期的火枪兵在面前一名骑兵的冲击时,能发射一发子弹就不错了,可是这一发子弹的命中率几乎无限趋于零。

    再加上早期的火枪威力不大,只要是没有直接命中要害,最后死的只能是火枪手。

    可是有了膛线、定装火药和米尼弹之后,局势立即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甄三在一年前就制造出燧发枪的原型,实验之后发现和火绳枪相差不大,只是把讨厌的火绳换成了燧石撞击装置,子弹的发射距离和精度,连同子弹的装填时间都没有多大改变,最多是前进了一小步。

    而且甄乾推演过,还亲自实战模拟之后,发现燧发枪的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