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谋天下-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中之人,习惯每日都要沐浴,这算是为数不多的,和后世一样的习惯,不过今儿却是不同,正当王安服侍朱常洛脱了外衣,舒舒服服的坐在红木桶当中的时候。

    再次出现在朱常洛面前的,却是两个仅仅身着薄纱的少女,两人打扮一模一样,乌黑的长发挽了个松松的髻,眉若远山,眸含秋水,面色羞红,穿着一身唐制的齐胸襦裙,高高的带子系在胸前,修长的玉颈下,一片酥胸如凝脂白玉,半遮半掩,引人遐思,二人恭顺的拜倒在朱常洛的面前,顾盼之间,妩媚生姿。

    更重要的是,两名少女不仅打扮相同,就连面容也是一般无二,竟是一对双胞胎。

    “妾身菱雪,宛竹,见过殿下!”

    二人躬身于前,轻声开口道,一人声音柔媚,一人声音清脆,气质截然不同,尤其是这般姿态之下,轻纱蔽体,大片大片的雪白落入朱常洛的眼中,让后者某处顿时忍不住有了反应。

    咽了口唾沫,朱常洛强压着心神,开口叫道。

    “王安,你给我滚出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这里可是他的卧房,没有王安这个大管家的许可,这二人是绝对进不来的……

    而且平时服侍自己沐浴的可都是王安,不用想就知道,今天之事必然是他安排的,而且,这个狗东西现在肯定还没走远。

    “殿下息怒,这可怪不得奴婢,前儿离开京城之前,恭妃娘娘私下嘱托了奴婢,殿下过些日子就年满十五,也该知晓人伦大道了,可巧今儿沈同知送来了这对姐妹,奴婢一介阉人,自是享用不得,还是殿下亲自处置吧!”

    隔着房门,王安狭促的声音传来,朱常洛简直可以想象的到他此刻的表情,怪不得他今儿一直遮遮掩掩的,原来是在这儿等着自己……

    停了片刻,王安的声音再度传来。

    “殿下放心,奴婢查过了,菱雪和宛竹姐妹的身家清白,是沈同知花大价钱赎回来的瘦马,今日之前,连闺门都未曾迈出过,殿下大可放心!”

    说罢,便再无声响,让朱常洛无语的紧,他怎么不知道,王氏还一直操心着这种事情……

    不过这瘦马之名,他倒是听说过,瘦马和妓女不同,做的是一锤子买卖,养瘦马者把贫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后调习,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讨好男人的法子,长成后直接卖与富人作妾,最有名的扬州瘦马,更是价值千金,想必这两姐妹就是了,话说这刘守友还真是肯下血本……

    只是事到如今,他总算是明白王安今天脸上奇怪的表情从何而来了,不过让他有些无奈的是,自己刚刚才夸王安办事小心谨慎,现在就来了一出擅自做主,真是一点都不经夸!

    不过到了此刻,朱常洛却是猛然发现,不知何时,菱雪和宛竹姐妹早已经从地上起身,一同进了沐浴的红木桶当中。

    虽然木桶宽大,可是三个人一起进来,却是顿时显得空间有些狭小,加上菱雪宛竹姐妹本就只穿一袭薄纱,沾水之后紧紧的贴在身上,玲珑的身段顿时跃进朱常洛的眼中,入眼之处除了雪白,再无其他。

    美人在怀,若是朱常洛还能继续镇定,那就不是柳下惠,而是某无能了,何况他是个正常的男子,十五岁的少年,在这个年纪都当爹了。

    喉间低吼一声,朱常洛抱起双胞胎当中的一个,朝着卧房当中的大床走去……

    ps: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可描述,否则点娘要发威了~

    下一章十点发~(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二章:大场面() 
十五六岁的少年,精力正是最旺盛之时,加上朱常洛的这副身体虽然是个童子鸡,但是体内却藏着一个后世的灵魂,说没有憋着那是骗人的。

    不得不说,瘦马之所以能够遍布整个江南,的确有其独到之处,菱雪和宛竹姐妹俩虽然都是处子,但是却是自小被培养大的,其中自然缺不了如何讨好男人,在床第之间比寻常女子更能放得开,干柴烈火之下,虽然双胞胎姐妹曲意逢迎,但是朱常洛食髓知味之下,还是折腾到半夜才安歇下来……

    故而第二天清晨,朱常洛很罕见的赖床了一次,等他醒来的时候,姐妹俩早已经挽起了妇人的发式,穿戴整齐在床边端着热水和毛巾等着他洗漱。

    不得不说,这回刘守友那个老家伙果真是下了血本,阳光之下,姐妹俩娇嫩的肌肤上带着淡淡的红晕,带着一丝羞意服侍他穿衣起床,美色醉人,险些让朱常洛有些发呆。

    虽然他不清楚瘦马行情,但是他懂得看人,像菱雪宛竹这样的姐妹花,便是比诸宫中的秀女也不遑多让,必定要花大价钱才能赎回来的,看来这刘守友果真是打算用金银美色将他拿下了!

    至于姐妹俩会不会和李秋仙一样脑后生反骨?那必定是不会的。

    青楼里养瘦马,最大的忌讳就是如此,她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们会一心一意的服侍朱常洛,不会有其他的心思,这也是朱常洛顺水推舟的放纵了一把的原因所在。

    不然的话,纵然美色诱人,又岂能到了让他利令智昏的地步?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刘守友通过官商勾结,究竟为他家中敛了多少不义之财,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区区不到二三十年的时间,刘家能够发展到现在这般地步,肯定不是老老实实的遵纪守法能够做到的。

    只是现在还不到动他的时候,便先麻痹他一番也好,转头看向两个娇俏的可人儿,朱常洛却是有些可惜,男人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女人,总是有不同的情感的,朱常洛自然也不例外,只是这两姐妹的出身实在是太过低微了。

    按制,亲王有一妃十妾,王妃自然是千挑万选的,但是即便是妾室,也要是良家女子,像两姐妹这般的,只能成为更低一级的侍妾,通俗来将就是半个侍女半个妾室,没有任何的身份保障的……

    想了想,朱常洛将王安从屋外唤来,轻声吩咐道。

    “你今天便去府城,告诉刘守友,说我收下了他的礼物,让他消了菱雪宛竹的贱籍,恢复良家子的身份!”

    消了这两姐妹的贱籍,算是勉勉强强的给她们的身份先提了一级,以后若有机会,也能有个名分,不过让朱常洛有些遗憾的是,他原本是不打算这么快就向刘守友示好的,毕竟若是继续吊着他,定然能够弄来更多的银子……

    “谢过殿下!”

    不过让朱常洛没想到的是,听到朱常洛要为她们消籍,正在替他奉茶的菱雪宛竹姐妹俩却是浑身一抖,低低的啜泣起来。

    要知道,一日入了贱籍,基本上终身难以脱离,走到哪里都低人一等,像她们这般瘦马,说好听的能够进入大户人家,吃穿不愁,可实际上不过是像个货物一般,当家主母若是有一点不顺心,便可随意责打甚至是将她们发卖掉。

    恢复良籍,是她们从来不敢想的事情,谁能想到朱常洛区区一句话,就让她们脱离了苦海……

    将两姐妹安置好了之后,朱常洛却是开始启程赶往应天了,虽是初尝禁果滋味,但是原本朱常洛却是不打算将两姐妹带上的,毕竟他此去乃是名义上要拜师读书的,带着两个女子像什么样子。

    末了还是王安一语道破,这不过是两个侍妾罢了,莫说是朱常洛这般亲王了,便是寻常的勋戚子弟,谁出门连个服侍生活的侍女都不带不成?

    朱常洛才反应过来,原来是他自己做贼心虚了,要是可儿和巧儿两个侍女跟着他,他便不会觉得不妥,但是因为和菱雪宛竹有了肌肤之亲,方才会有此担心……

    平安府距离应天府并不远,但是这般折腾了一番,朱常洛却也只能在途中的驿站休整一晚,第二天才能到了。

    不过如此也好,能够给应天那边一个反应的时间,要知道,朱常洛这次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探一探应天这边对于他这个皇长子,寿亲王究竟是持着一种什么态度……

    不得不说,这一次为了撑场面,朱常洛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和到平安府的时候轻车简从不同,这一次他该有的仪仗一样不缺,前有孙平一身盔甲护卫,后有随从卫队跟随,而他自己的马车更是华丽的紧,完全不似当初在京城当中的低调。

    这般缓缓朝着应天这座六朝古都进发……

    只是就算是如此,等到朱常洛来到应天的时候,还是不免感到了震惊,事实上,他的车驾距离应天府城还有五里的时候,便已经见到了在那里迎候的卫队,车驾才刚刚进入迎候卫队的视线,就有人快马加鞭赶回去禀报,而剩下的卫队成员则是上前躬身行礼,之后随行在朱常洛的卫队之后,充当护卫之责。

    若说这还不算什么的话,等朱常洛亲自到了城门前的时候,才更加感觉到吓了一跳,和平安府城前的大猫小猫三两只不同,应天府城之前,入眼尽是绯色官袍,一众官员井然有序,整个城门被军队戒严,寻常百姓一律不得自此出入,整个府城当中的官员,包括一品二品的大员,可谓倾巢而出,尽皆于此地迎候……

    朱常洛咽了口唾沫,在孙平的搀扶下,缓缓从车架上走下来(这样的场合,姐妹花肯定不适合出现),却见当头迎面三名老者,三人均着绯色官袍,不同的是,一人胸前缀着彩绣狮子,另外两人身上缀着锦鸡,见得朱常洛从车架上下来,皆是拱手行礼道。

    “臣南京守备中军都督府陈良弼参见寿王殿下!”

    “臣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周世选参见寿王殿下!”

    “臣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参见寿王殿下!”

    随着三位大佬的声音,底下的一干官员皆是齐声喊道。

    “参见寿王殿下!”

    场面浩大到让朱常洛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要知道,这般场面早已远超了亲王的规制,这可是……迎候太子的礼仪啊……

    ps:第二章,迟到了,抱歉抱歉~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进城() 
大明朝的应天府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作为太祖皇帝钦定的国都,在明初的时候它曾经是整个大明朝当之无愧的政治经济中心,但是在成祖皇帝靖难之后,他老人家觉得江南世风颓靡,奢华过度,容易侵蚀后辈的心志,故而决定迁都京城,不过如此一来,就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

    成祖皇帝当初入主应天,登基为帝,打的是“靖难”的名义,所谓靖难,扫除妖氛,匡扶社稷之意,也就是说,成祖皇帝之所以起兵,是因为黄子澄,齐泰等人在建文帝身侧蛊惑,想要废除祖制,所以成祖皇帝为了维护他老爹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才起兵“清君侧”……

    这是成祖皇帝登基为帝的大义所在,也是他皇帝名分的来源,绝对是不可动摇的,所以即便是成祖皇帝同样行了削藩之实,但是他在名义上却是必须维护祖制的,而应天的帝都名分,正是当初太祖皇帝钦定的,现在贸贸然要迁都,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涉及到统治根基的事情,可不是闹着玩的,当时有许多大臣苦劝成祖皇帝,希望他放弃迁都的想法,但是成祖皇帝一代英杰,已经决定的事情又如何会改变?所以他拒绝了所有大臣的劝谏,执意要迁都。

    当然,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皇帝都会有自己的执政方针,而成祖皇帝的执政方针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若是将国都定在中原腹地,那还如何守国门?所以对于成祖皇帝来说,迁都是必然要行的事情。

    不过这如何行事,就有讲头了,成祖皇帝当然不会那么笨,直接行迁都之议,而是先将京城作为陪都,就如同唐高宗之时的洛阳一般,然后逐步将政治中心朝京城移动,最后推行了南北二京的旨意,在京师和应天府都设置相同的六部九寺五监,名义上等级相同,但是实际上权力中心已经被转移到了京师,到如今南京六部所辖者,不过南直隶一地而已……

    但是即便如此,作为名义上的国都,南京的诸般设置都是依照京城来的,六部主官齐全,品级也是二品大员。

    而朱常洛面前的这三位,准确来说是两位,才是南直隶的实际长官,胸前绣彩绣狮子的是南京守备中军都督府都督陈良弼,一品大员,节制南直隶诸卫所,手握军权,而另一位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周世选虽然手中没有军权,但是却是手握武将的铨选之权,足可以和陈良弼分庭抗礼。

    剩下的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则是因为此次迎接朱常洛的诸般事务都是由南京礼部主持,故而他才一同站在了前列。

    说起来,应天府和京城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没有内阁,而且在南京六部当中,并非以南京吏部为首,而是以南京兵部为首,归根结底,迁都之后,南京六部的权力被严重压缩,原本最重要的南京吏部,手中的权力仅仅能够安排科考,负责南直隶的官员安置,甚至有许多地方还做不了主,相比之下,能够钳制南京守备的兵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不过眼下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朱常洛下了马车,反而苦笑一声,急步上前将三位扶起,躬身回礼说道。

    “三位折煞本王了,此等礼节着实是重了!”

    要知道,诸侯郊迎,本是皇帝的专有礼仪,发展到后来,天子回京出迎十里,太子五里,像这般全城官员无分大小,尽皆出迎的礼仪,可是妥妥的太子之礼啊!

    摸不清楚对方用意的情况下,朱常洛着实是不敢大大咧咧的就这么受了礼……

    “殿下自谦了,今上未有嫡子,殿下身为长子,自当正位东宫,此乃大义,吾等不过尽人臣本分而已!”

    今天的事情全都是南京礼部操持的,所以黄凤翔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站出来,拱手说道。

    倒是让朱常洛哑口无言,他总算是认识到,嫡长子继承制在文官集团当中的生命力有多么强大了,不仅仅体现在中央当中,就连地方上都如此根深蒂固,怪不得就连他那个便宜老爹身为皇帝都没有法子直接改立,只能一拖再拖……

    就像现在,太子未立之下,即便朱常洛什么也不做,朝野上下都将他当做第一顺位继承人,他们一直在和皇帝斗争的,不过是太子这个名分而已。

    换句话说,皇帝想要改立太子,就要扭转整个文官的思想,甚至影响到文官集团的立身之本,他们不跟皇帝死磕才怪!

    当然,这也和嘉靖以来的世风有关,明初的时候对于礼仪要求的比较严格,商人甚至不许穿丝绸衣服,但是发展到现在,别说是丝绸了,绫罗绸缎那帮商人都是稀松平常的,甚至有些人还敢将大门漆成红色,就连宫中僭越的风气也很严重,以往只有皇帝才能戴的翼善冠,现在宫中的内使宦官也敢私下戴着……

    相比之下,不过区区出迎有些逾制,压根不算什么!

    倒是一旁的陈良弼嘀咕道。

    “说的这般冠冕堂皇,还不是因为你那礼部清闲的紧,好不容易捞到点活儿干,还不把排场弄的大些!”

    三人当中,除了陈良弼看起来不过四十如许之外,剩下的两位早已经是白发苍苍,朱常洛保守估计也该有六十岁了……

    如此高龄还在职位上发光发热,朱常洛只能感叹,这些老人家真是老而弥坚。

    “你说什么?”

    倒是黄凤翔听见这般言语,老脸一红,转身怒而对着陈良弼说道。

    不得不说,这次陈良弼倒是没说假话,南京六部被剥夺了大部分权力,本就清闲的紧,而本就清贵的礼部更是不用多说,除了每年的祭祀之外,压根没别的露脸机会,这也是南京六部被称为养老六部的原因。

    这回迎候朱常洛,算是礼部难得的机会了,黄老大人自然要大操大办一番,客串一番维护礼制的卫道士,只是没想到被陈良弼就这么当面戳破了……

    “呵呵,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这大热的天,让殿下一直在这里等着也不合适吧,我等还是尽快进城吧……”

    陈良弼干笑一声,开口说道,算是让黄老大人不再纠缠,冷哼一声转过头去。

    倒是朱常洛看见这般有意思的景象忍不住微微一笑,看来这应天府和他想象当中的气氛,着实是不大相同啊……

    ps:下一章十点发~

    感谢昨夜的石头,0磊磊,三国历史迷,小呢度,我是大对象,freestar00,静静的投票几位书友的打赏~(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拜访~() 
说实话,五六十岁在大明朝不算老,正是一个官员最辉煌的时候,这和大明朝取士的方式有关,如果要考科举走正途的话,会试三年一次,而会试之前还要通过县试和府试,这般层层筛选下来,十年寒窗可不是说说而已,等到金榜题名,荣登皇榜的时候,至少也是接近三十岁了,而这只不过是仕途的起点而已……

    考中进士之后,最清贵的莫过于所谓的一甲状元,探花,和榜眼三位,通常会直接进入翰林院熬资历,资历够了之后转为庶吉士观政,这般循环历练,然后外放成为国子监祭酒,或者是科道官这样的官职,历练几年之后成为阁臣的后备军,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通常要等到入阁的时候,也差不多五六十岁了,甚至于万历后期,还有七十多岁方才入阁的大臣,可见竞争有多么残酷!

    而二甲三甲的进士更惨,辛辛苦苦考上了科举,最终排名靠前的少数人能够挤进科道官或者京城六部当中,剩下的绝大部分被外放到州县,好一点的成为像刘推官这样的府城佐贰官,差一点的被分配成为七品,然后才开始慢慢往上爬,等到再次被重重筛选,进入京城成为尚书侍郎的时候,也就差不多是这个岁数了,故而朱常洛在京城当中见到的大部分官员,其实都和黄凤翔年纪差不多,但是若是在京城当中,是绝看不到这般两个一二品的大员如此调笑的。

    尤其是,还当着朱常洛这么一位寿王的面!

    而虽然方才陈良弼不客气的戳破了黄凤翔的心思,但是实际上,朱常洛能够看得出来,双方都没有生气,只不过是寻常的玩笑罢了,这等景象于京城当中,是决然看不到的。

    随着这个小小的波折结束之后,朱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