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寿来到后院敲门,告诉我温振在外面等我。

    子闵与我对视一眼,问道:“已经入夜,他来找大哥做什么?”

    我自然不担心老爹会出尔反尔,那日他既然已经答应我不再强求,我总算放心,温振如今是老爹的亲卫,他亲自来,只能说明大兴宫中有不寻常的突发情况。

    究竟出了什么事我仍然不得而知,可我看着子闵,总觉得不应该留下她一个人担心,便道:“发生了什么都无妨,子闵,你若担心,与我一同前去如何?”

    子闵眼中一亮,翻了个身笑道:“好。”

    我们一边往大兴宫中走,温振一边告诉我们李元吉回京的消息——

    辅佐李元吉的宇文歆老病而死,他死之后,另一将领萧瑀策反了晋阳守军,逼得李元吉只身遁逃,狼狈逃回了长安。

    两仪殿中灯火通明,我还没走进殿中,只见殿外许世绪领着两班禁军立在两侧,见到我和子闵来了,便转身进了殿。

    不一会儿又转出来,迎着我们神情庄重地道:“先生,上皇有请。”

    我朝他点了点头,拉着子闵的手一步步往两仪殿中走,温振则和许世绪一起留在了殿外。

    大殿中,老爹愁眉紧锁,缓缓踱步,正中跪着李元吉,他衣衫不整,头发也已散乱,和温振的描述无二。

    李元吉知道我进来,回头看了一眼,脸上的表情十分懊恼,对我道:“大哥,我……”他话未说完,已经又将头低下,仿佛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老爹一向宠爱李元吉,见他如此模样,脸上闪过一丝不忍,走上前扶起他道:“丢了晋阳,你还回来做什么?”话虽是在责问,语气却十分慈爱。

    李元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我如此信任萧瑀,谁知他竟背叛我,父皇若给我人马,我定能杀回去,重新夺回晋阳。”

    老爹微微摇头,不理会他的请求,只问我道:“建成,你以为如何?”

    晋阳生变,在来时的路上我便将情况仔细地想了一遍,知道萧瑀反叛之事,并非一时之功,定是日积月累,而且事情发生的时间……

    想到这里,我不禁一阵后怕,拱手道:“父皇,此事……我想并不那么简单。”

    老爹“哦”了一声,问道:“此话怎讲?”话才问完,便突然眯了眯眼睛,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他显然已经想到了,萧瑀一直以来便是李世民安插在李元吉身边的内应,倘若长安不乱,李元吉与李玄霸合兵一处围攻长安,萧瑀便会成为他们在后方最为强大的破坏力量,让他们功败垂成。

    难怪荀一会说有神策营的人潜入了军中。只是答应帮我们打探的卢彦卿一去日久,却迟迟没有消息,我竟将这件事淡忘了。

    现在李世民在长安站不住脚,萧瑀在后方的牵制便失去了作用,还不如直接反叛,趁宇文歆刚死,军心不稳之际,策反起事,再以晋阳为根据地卷土重来。

    倘若萧瑀有足够的野心,他自己便可称王称帝,倘若他没有,也可再迎立李世民于山西,再将长安发生的事编造一番,他便又可以名正言顺了。

    老爹转到御案前,重重地拍了拍,才指着御座道:“元吉,这位置,你可愿坐?”

    李元吉先是一愣,又转头看了看我,我看着他,不经意地将头偏了一下。

    李元吉迟疑了片刻,跪倒在地,拱手对老爹道:“父皇,儿臣……儿臣无能,实在不敢。”

    老爹以退为进的策略起到了作用,其实对于丢失晋阳,老爹比从前要冷静得多,而且我怀疑他在心里反而暗自松了一口气,萧瑀此番作为,正好解了老爹的两难之境。

    他不必再在李元吉和李玄霸之间犹豫不定,毕竟现在李元吉已经没有了争的底气。

    老爹见李元吉推辞,又道:“你大哥早已无心帝位,兄弟数人之中,如今只有你与玄霸尚可造就,可此番你再失晋阳,为父思之……”

    李元吉没等老爹说出下面的话,也不顾老爹并未让他起身,便猛地站起身来道:“父皇,国不可一日无君,儿臣斗胆,请父皇册立三哥为新君。”

    我心念一动,李元吉什么时候政治嗅觉也如此敏锐了?我回头看了看殿外,倘若李元吉不说出这番话,老爹会怎么做?我不知道。

    老爹闻言,走到李元吉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元吉,你长大了。”

    老爹又看了看我,吩咐人将武德殿收拾出来,又让温振陪着李元吉去休息。

    李元吉走了之后,老爹道:“建成,这件事,为父想交给你去办。”

    我知道老爹的顾虑,尽管洛阳与长安相去并没有那么远,但长安发生了这么大的事,陡然之间便册立李玄霸为新君,无论事实如何,都会引起洛阳众人的猜测,只有我去,他们才不会生疑。

    老爹亲自写好了册立新君的诏书,又让许世绪调集最精锐的禁军,便在一片夜色中,我和子闵坐在马车中,缓缓地朝东而去。

    出了长安城,子闵拨开车帘看了一眼外面,回过头来不无感伤地道:“大哥,不知为何,这情形又让我想起那时……”

    我伸出右手食指压在她的嘴巴上,不让她继续说下去,我当然知道她指的是什么,老爹新取长安之后,我曾被刘文静诬陷,在身心俱伤之时落荒而逃,目的地也是洛阳。

    只是如今与从前大不一样,我承认了自己从前不过是装模作样,实际上却胸无大志,容不得这天下,只能容得下寥寥数人。

    我注视着子闵的眼睛,轻轻一笑,道:“从前那些事,我们不要想了好不好?”

    子闵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我指了指放在一旁的木匣,笑道:“都是为了它,现在与我也无关了。”

    子闵摇摇头,却不说话。

    我自嘲地笑了笑,她自然明白,我当初许诺老爹的事还未做到,天下未定,我不可能就此离开。

第335章 册立新君(二)() 
出了长安,又走了一段路,我们舍了马车,换上早已准备好的快马,朝洛阳飞驰而去。

    自从李玄霸以卫王的身份做了洛阳城的主人,相邻各郡县在不久之后都摄于他的兵力望风而降。

    与刘黑闼的一直向西进兵和萧铣的向北欲图长安不同,李玄霸本质上是不喜欢战争的人,我不知道他答应我做这卫王究竟有几分不情愿,但如果有别的选择,我相信他也想和我一样远离纷争。

    只是当年他曾答应过程不易,又或者,程不易在看到李玄霸的时候,便选中了他。

    护送我们去洛阳的许世绪比我和子闵都要紧张得多,经历了这么多事,我看得出来,除了老爹之外,他并不完全相信任何人,包括我在内。

    我们一路上收到的阻碍不小,听说是自长安而来的人,那些守兵和许世绪一样紧张,他们不敢擅自做主,消息层层传递,我们还没有到达洛阳,便有人在洛阳的郊外相迎。

    来人正是柴绍和三娘。身后却是千余名士卒,远远见到我们,便摆开阵势,我们和许世绪带来的百名禁军一起,进入了他们的包围圈。

    我远远地看到骑在马上的三娘和柴绍,回头看了一眼子闵,从马上一跃而下。

    有他们二人在,说明洛阳的主人仍是李玄霸。

    三娘和柴绍也翻身下马,远远地便朝我跑来。

    未等他们跑到我面前,我便迎上前去扶着三娘的肩膀打量了半天,问道:“伤可全好了?”其实我早就从唐临口中得知三娘痊愈,可没有亲眼看到,始终放心不下。

    柴绍见到我十分紧张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指着我的鼻子道:“建成,你也知道担心人的滋味?”

    我不解地看着他,又回头看了看一向善解人意的子闵,子闵掩口而笑道:“大哥,你先前独自一人留在长安,这里人人都为你担心,甚至有人误信传言,以为你已经死了,还为你大哭了一场呢。”

    我心中一惊,三娘也“咯咯”笑道:“是呀,柴绍是为他们不平。”

    听他们如此埋怨,心中却涌过一股暖流,我惦记正事,问道:“玄霸呢?”

    三娘道:“长安异动,我们怕有万一,没让他来。”

    我对许世绪交代了几句,他便领着人退了下去,我和子闵在柴绍和三娘的陪同下进了洛阳城。

    洛阳与我离开的时候已大不相同,此前许多破落的街道都已修葺一新,城中与城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外面山雨欲来,城中却是其乐融融,似乎并没有什么战争,一切都无比安稳。

    我和子闵被带到李玄霸如今住着的宫中,皇宫是杨广当年所建,李玄霸却并不在显仁殿见我们,他其实并不住在这里。

    转过上林苑,旁边便是当年彦琮禅师翻译佛经的地方,曾经战乱被毁坏,李玄霸回来之后,又将其修缮了一番。

    他一个人在禅房中的蒲团上盘膝而坐,望着面前偏西的日光,若有所思。

    见一群人朝这边走来,抬头看了一眼,神情一振,迎了出来。

    他成熟了不少,我也已经老了不少,这一年本该是武德七年,可李世民将年号改了。

    李玄霸见了我和子闵,自然开心,但我却察觉出了他的心事。

    子闵在我身旁轻声道:“大哥与玄霸见面,必定有很多话要说,三娘,我们先退下如何?”

    三娘未及答话,柴绍便拱手道:“理当如此。”说着便拉三娘转身离开了。

    子闵看了看我,也跟在他们身后走了。

    李玄霸和我在禅房中坐定了,他问道:“大哥,我听说你在长安几经危难,可是真的?”

    我注意到他十分关切的表情,心中一暖,笑道:“算不得什么危难,颜大夫易容有方,即便他们有所怀疑,也并未曾真的看穿我的身份。”

    李玄霸点了点头,脸上忧虑之色稍解,又问道:“父皇派大哥前来,可是要我回去?”

    我愣了愣,心念一转,反问道:“若是,你将如何?”

    李玄霸有些疑惑地看着我道:“自然是跟着大哥回去。”

    我摇摇头道:“如今这情势,便是我要你回去,你也不能答应。”

    李玄霸道:“为何?父皇传召,自当应命,何况……何况我本就不孝。”

    我道:“洛阳的将士们,寄希望于你,倘若你就此回去,让他们怎么办?玄霸,你要明白,长安城中新君未立,你或者元吉,都不可轻举妄动。”

    李玄霸反应了片刻才道:“大哥此言何意?倘若我不回去,岂非是拥兵造反,与李世民何异?”

    我听了他的话,笑道:“便是与他一样,又如何?”

    李玄霸被我问住了,半天答不上来。

    我笑道:“从前我以为,程先生一直看重的人是我,如今看来,他看重的却是你。”

    李玄霸似乎有些忐忑,问道:“大哥的意思,是要我与父皇为敌?”

    我轻轻一笑,将随身携带的那方木匣放在他面前道:“知子莫若父。父皇一向明白,怎会无故将你至于如此境地?打开看看。”

    李玄霸扶住木匣,轻轻掀起盖子,取出了里面的诏书。

    薄薄的一张纸,用一段明黄色的缎带束着。

    他缓缓展开诏书,还未看完便猛地抬头,神色惊异地看向我。

    我道:“奉父皇之命,迎立新君于洛阳,玄霸,这份诏书明日便会传遍天下,你今日便作准备,明日便举行大典,在显仁殿正式登基吧。”

    李玄霸捧着诏书,不解地问道:“为何如此着急?”

    我道:“晋阳有变,难道消息还未传到这里?”

    李玄霸摇头道:“近日军中无事,并未曾听说。”

    我一愣,如此要紧的军报,洛阳不可能毫不知情,即便李玄霸无心自己打探,与李元吉合兵一处的将领也该知道才是。

    李玄霸见我沉思不语,继续道:“大哥,与元吉一同攻河东的本是李靖,可李靖去年冬天染病,撤回洛阳,接替他的,是李靖所部副将张公谨。”

第336章 册立新君(三)() 
张公谨?我仔细回想一阵,记起李靖帐下的确有这样一个人。

    李玄霸和我对望了一眼,站起身来道:“大哥,是我疏忽了。”

    我道:“玄霸,你先不必着急。国不可一日无君,父皇最担心的,是拖延日久,事情生变,河东守将段志玄本不是我们的人,张公瑾纵有异心,暂时也威胁不到洛阳,当务之急,是先确立李唐之国本。”

    在我的劝说下,李玄霸终于答应马上便登基,而洛阳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便利。

    尽管几经战乱,洛阳皇宫也曾遭洗劫,但杨广当年修建东都时,曾在此制备的天子仪仗却仍在,大概每一个进驻洛阳的人都觉得自己是真命天子,迟早会加冕称帝,因此这些东西都保存得很好。

    登基大典在洛阳显仁宫正殿举行。

    李玄霸穿上天子的朝服,戴上冠冕,在众人的注视下一步步走上御阶。

    我将老爹的诏书交给许世绪,自己却只穿了一身玄色长衫,没有再看接下来的仪式,却拉着子闵去了城外。

    我们并没有走多远,子闵便回头指着洛阳高耸的城楼,笑问道:“大哥,城阙巍峨,江山似锦,你便这样放弃了,不会觉得可惜?”

    我拉着她的手,也轻轻笑了笑道:“不可惜。”

    子闵对洛阳城外的邙山十分熟悉,因为从小在此长大的缘故,这么多年过去,我几乎不辨来时路,子闵却径直将我带到了当年的木屋前,曲折蜿蜒,连从前的路也被荒草遮没了,子闵却记得。

    我才知道,原来这么多年一来,无论她在哪里,做过什么,都只为了我,若没有我,她会一直独立于世道之外,与这乱成一团的天下毫无瓜葛。

    正在思虑间,子闵突然停下了脚步,轻声道:“大哥,有人。”

    我抬眼看去,与方先生在木屋一别之后,我再也不曾回来,再听说这里,早已被付之一炬。

    眼前荒草茂盛,不远处却站着一个人,他一定听到了子闵的叫唤,转过身来笑道:“郁先生,我早知你们会来这里。”

    子闵“呀”的一声,轻唤了出来,而我则看着面前负手而立的柴孝和,心中感慨万千。

    他本应负责今日李玄霸的登基大典,却不知为何竟离开皇宫来到了此处。

    我走到他近前,笑道:“柴先生,此前洛阳城中人心其实不稳,卫王殿下得先生辅佐,承先生照应,方能稳定大局,此刻先生理应在宫中主持登基大典,却为何来了这里?”

    柴孝和哈哈一笑,道:“那请问,太子殿下,为何也来了这里?”

    乍然再听人叫我太子殿下,竟是十分不适应,柴孝和分明是有意为之。

    子闵见我一时无话,替我答道:“柴先生,大哥已经不是太子殿下了,来此只为故地重游。”

    柴孝和笑道:“我知道,也曾听叔玠兄提起。”

    他提起王珪,我与子闵对视一眼,却是相对无言,他是有一个为我所负的人。

    柴孝和窥破了我的顾虑,继续说道:“叔玠兄来到洛阳之后,与卫王殿下很是相得,因此才愿意留下,此番他出使突厥,出发不久,卫王殿下昨夜派人传信,将关中形势告诉他,相信他此番前去,必有所获。”

    我心念稍动,问道:“那么,柴先生呢?”

    这话其实问得有些突兀,可柴孝和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立刻便明白了我在说什么。

    柴孝和指着远方道:“当年我便是在洛水之畔被李密推入水中,那时我便当自己已经死了。”

    我不太明白他的话中之意,笑道:“柴先生,来日方长,何必……”

    柴孝和没等我把话说完,便摆摆手笑道:“昔年太子殿下遭猜忌,曾出走长安,便是来了此处。”他指着遍地荒草,“听方先生言道,此处是一位避世的老人所建,其实我也喜欢的很,可惜被毁了。”说着连连摇头叹气。

    我道:“等日后天下平定了,我打算在这里重建一间木屋,到那时可请柴先生长住如何?”

    柴孝和闻言神情不知为何黯了片刻,随即却走到我面前笑道:“太子殿下,当初离开长安决意扶持卫王殿下,我尽心而为,如今大事既定,我要走啦。”

    我一愣,忙问道:“柴先生打算去哪里?”

    柴孝和笑道:“我想去找翟统领。”

    他原本便是翟让的部下,当年翟让归隐林泉之时,也曾约柴孝和同往,如今他生出此意,这种心情旁人不理解,可我这个连皇位都宁愿放弃了的人却清楚得很,想了想,也找不到挽留的理由。

    我笑道:“如此甚好,想当年在张先生的雪庐中,翟统领便与先生有约,这个我还不曾忘。”

    子闵却问道:“柴先生,您……”

    柴孝和目光深沉地看了子闵一眼,子闵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柴孝和道:“就此一别,二位保重。”

    我没料到他竟如此突兀,忙拦住他道:“柴先生为我鞍前马后,时至今日,我还欠先生一句抱歉。”说着拱手一揖到地。

    柴孝和冷了片刻,才躬身扶起我道:“太子殿下言重了,事过境迁,不必再提啦。”

    当初东征洛阳,我因他对单雄信的诋毁,而厌恶极了他的小人之心,他却毫不介意,甚至以身犯险,只为了证明自己对我的一片赤诚之心。

    时至今日,我还是看不清柴孝和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说他单纯无欺,可他却八面玲珑,城府极深,对人事的揣测极尽阴毒;说他是小人,却又不像,至少他对我一片忠心,对朋友也是肝胆相照。

    柴孝和只身离去的背影,像极了当年的张文苏。

    其实是我忘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像我注定做不得天子,不习惯在朝堂上周旋,属于江湖一般,柴孝和也是如此。

    子闵也望着柴孝和远去的背影,我目送了一程,看着天色将晚,还要入城,便拉着她准备往回走。

    她却一动不动,只轻声道:“大哥,再多看一回,送送柴先生吧。”

    等到柴孝和的背影再也看不见了,子闵才回过头来靠在我身上道:“大哥,你说我们能白头到老吗?”

    我不明所以,却仍是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