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5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征点了点头,正色道:“不错,突厥人本质上就是一伙没有大志的强盗,到处打劫,不愿意给束缚,却也并没有入主中原的想法,他们在势力最强大的时候,也只是挑动北齐和北周互斗,而没有趁着中原分裂的时候大举进入,足见其对于中原的农耕地区没有兴趣可言,即使换了那个始毕可汗,所图的也是建立草原上的霸权。而不是象北魏那样,成为中原的王者。”

    “可是吐蕃不一样,他们的扩张野心非常强,我看了他们的历史,也和那邦赛色则聊过不少,深深地感觉到这个民族的可怕。听李靖上次说过他们是如何地灭掉苏毗女国的事情,这机心,这手段,完全不逊色于玩了一辈子权谋的中原人,而且这个新兴的民族扩张性很强,现在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一统雪域高原,还有象雄这样的国家在拖着他们,一旦他们一统高原,那势必要向外扩张。到时候北边的吐谷浑固然是首当其冲,但在我看来,向南边进入巴蜀的松州地区,还有宁州地区,也会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王世充一听来了兴趣,沉声道:“你是说吐蕃人会直出巴蜀?”

    魏征的眼神中透出一丝忧虑:“其实这些天我已经接到一些情报了,只不过怕主公忧虑,没有向您汇报。正好今天您提到这个,就跟您说一下。这一年多以来,吐蕃的不少商人,探子,频繁地出现在巴蜀和南宁州一带,他们显然不可能是从北边的吐谷浑那里绕过来的,而是应该找到了一条从雪域高原的南方 。直接进入到巴蜀和南宁州一带的通道,通道的出口,应该就是在主公曾经去过的泸水一带。”

    王世充回想起当年跟着史万岁,张须陀南征南宁州的事情,一恍十几年过去。往事却还是历历在目,不仅唏嘘一阵,说道:“那这些吐藩商人,也是来探路的吗?”

    魏征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摇了摇头:“不,他们不止是做贸易,探路,好像也和南宁州的南诏部落也打得火热,当年史万岁远征南宁州,消灭了东西两爨,在南宁州一带出现了权力真空,原来还弱小的南诏部落趁机崛起,填补了这个真空,隐然已经成为天南一霸了,而隋朝自从清洗了杨秀之后,不仅是南宁州的军力形同虚设,就连巴蜀都是兵力空虚,西南一带,有着巨大的危机。”

    王世充以前也多少听过一些这些情况,但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的心里,西南夷除了象兵和毒箭让他还有些印象外,此外都不值一提,但一听到那个南诏部落,他马上又警觉了起来:“可是在那滇池西边放牧养马的六诏部落里的南诏?”

    魏征笑道:“主公真是好记性,连这么个小部落都还记得。正是他们。”

    王世充的眉头深锁,说道:“要是他们的话,倒是有些麻烦,南宁州的蛮夷多是擅长丛林作战,要么就是骑大象,这些都无法深入中原,甚至巴蜀地区,但这南诏部落却是养马,西南马虽然不如河西马与突厥马剽悍迅速,但在南方也算是难得了,上次我们很轻松地打败了两爨,可是那南诏部落的游击战却让我军颇为头疼,可见他们还懂一些中原的兵法,若是这个部落跟吐蕃合流,引吐蕃从南宁州方向向北入巴蜀,或者是穿越黔中地区,进入岭南和交州,那就麻烦了。”

    魏征点了点头:“主公所虑极是,所以未来争霸天下,需要提防吐藩人趁乱在西南站住脚,甚至是取得巴蜀,若是他们有了落脚点,再想赶走,就麻烦了。比起大隋一向重兵镇守的幽州,营州地区,西南一带现在是几乎不设防的。”

    王世充点了点头:“多谢玄成的提醒,我会留意的。”

    魏征笑道:“那主公打算什么时候回中原,好好地经营起事的事情呢?”

    王世充轻轻地“哦”了一声:“玄成觉得现在是时候起兵了?”

    魏征点了点头:“不错,我就是这样认为的,现在隋军已经在外征战几个月,国内虽有张须陀这样的名将镇压山东,可是毕竟不可能处处设防,徐盖出身江南,我想这回他不会这么老实地听主公的话,就是在山东起事,一旦他能把江南的火也给点起来,主公就可以借机获得掌兵出征的权力了。”

    王世充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怎么,玄成也看出来了?”

    魏征笑道:“主公的智谋,在那徐盖之上,岂会料不到他的这些心思,我记得主公曾提到过当年徐盖起兵的时候还有个叫刘元进的同伙,枭悍狡猾,这些年却一直不在徐盖身边,想来就是这徐盖手中的伏笔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夜论军机(三)

    王世充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玄成,你说得一点不错,我这些年一直派人在江南打探这刘元进的下落,可是却一直查无此人,想必他已经隐姓埋名了,后来我又派人盯着徐盖,看他会和江南的什么人联系,可徐盖这家伙也真沉得住气,居然就没回过江南,甚至连祖坟都没去打扫。”

    “但以我对徐盖的了解,他可以不去打扫祖坟,但一定不会断了和江南乱党的联系的,只不过当年隋灭南陈后,他们作乱不成,先帝把建康城都给拆了,江南地区已经没有可供割据的大城,又不设府兵,在这种情况下想作乱,难度太高。所以徐盖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在江南起事的,这也是他几次三番地向我讨要陈宣儿的原因,就是想以之为旗帜召集南陈遗老遗少,听他号令。”

    魏征的心中一动,说道:“这么说来,这徐盖在江南可能还指挥不动刘元进吗?非要靠宣华夫人来积累人气?”

    王世充笑道:“很有可能是如此,当年刘元进和徐盖兵败逃亡,两个人都没了势力,刘元进军官出身,可能还有些手下,旧部,徐盖却一直只是个纯文人,徐家也算不得江南大族,以前靠了一个驸马的身份,靠着高于贼人一截的见识当个狗头军师,可是事败之后,刘元进也不可能再以为他有多大本事,更不可能听命于他,从徐盖混得穷困潦倒,要跑到大兴来寻妻就知道,他在江南过得也不如意。这一点。我曾经几次想从徐盖的嘴里套话。可他的嘴却很严,不肯透露半分,但很多细节可以暴露出我想知道的真相,他无法掩饰。”

    魏征点了点头:“所以徐盖只有拿出足够让刘元进心动的价码,才能让他代自己在江南起事,这就跟主公要给徐盖足够的支持,他才会在山东闹事一样的道理,对不对?”

    王世充笑道:“正是如此。我这些年可给了徐盖不少钱,我才不信他真的穷得没钱继续折腾,要跑到高句丽讨生活,只不过是因为王薄和格谦给张须陀追得无处可逃,他不能把这两个知道了他太多机密的手下扔在山东等着落网,所以干脆藏好钱,带着这两个家伙一起投军来高句丽,以躲避张须陀的追捕罢了,这回我给他八千万钱,他一定会转手就送给刘元进。让刘元进在江南闹,而自己则静待时局。等到天下处处烟尘的时候,再起兵出山,未为晚也。”

    魏征信服地点了点头:“所以主公要的就是刘元进,而不是徐盖起兵,地点嘛,也是希望在江南,而不是山东,对吗?”

    王世充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绿芒:“正是,因为我中意的兵源,并不在山东齐鲁之地,此地虽然豪杰众多,但是恋土情节严重,看看我们部下的那些齐郡兵,这才出来没一个月,就开始思乡恋战了,若是征战天下,建立霸业,还是选别的地方的兵好。”

    魏征的眉毛轻轻一挑:“那主公看中了江南的吴兵?魏某可不觉得吴兵是上好的选择啊,虽说吴人一向剽悍轻果,但自南梁之后,佛学大兴,吴人骨子里的那种凶悍血性已经少了许多,这从南陈与隋朝对抗中就可以看到,他们已经不是战国时那些凶猛的吴地步兵了。即使是刘裕北伐,也靠的是以北方流人为主的北府兵,而不是江南吴兵。”

    王世充哈哈一笑:“玄成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吴兵确实不能用,我看中的是江淮兵,或者说是淮南兵。”

    魏征先是一愣,转而拍手笑道:“原来是淮南兵啊,主公高明。魏某佩服!”

    淮南一带自古乃是楚地,民风强悍善战,自从战国中期楚国的郢都被秦国攻克之后,楚王便迁都淮南的寿春,而楚国的贵族与大量楚人也迁居淮南一带,因此此地的人继承了老楚人那种骨子里的凶悍与善战,特别是把楚人信鬼神,巫术的这些传统都给遗传了下来,三国时袁术就据寿春称帝,靠着善战的淮南兵,让曹操也是头疼不已。

    进入到五胡乱华时期之后,两淮之地更是成了南北双方拉锯的前线,在这里大战无数,而大量的北方流民为了躲避战乱,也一路南下,这些能活着过黄河的汉人,都是逃过胡骑追杀的健者,与本就民风强悍的淮南原住民融合之后,更是历代南朝的精兵产地。

    当年陈庆之八千白袍,一路从淮南打到洛阳,打得几十万剽悍的北方骑兵都为之胆寒,可见淮南兵之精锐。

    王世充的商队遍及全国,自己也是走遍大江南北,对各地的民风,民俗都是了如指掌,考虑再三之后,才定下了以淮南兵作为自己起家部队的基调。

    魏征收起了笑容,正色道:“主公,你若是要平定江南的叛乱,即使有招兵之权,也是要你在江南募兵才是,又怎么会让你征淮南兵呢?再说了,东都或者是江都都有大军留守,何必让你再去临时募兵呢?”

    王世充笑道:“按理说确实不会,但杨广是极为看重东都和江都的人,哪怕失掉江南,他也不会舍得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首都,一个是他最喜欢的陪都,所以我敢打赌,这两个地方的守军,他一个也不肯给我的。而江南大乱之后,再想就地征兵已无可能,那么靠近江南,又在洛阳与江都之间的淮南,就成了我唯一募兵的选择,杨广也不会提出异议的。”

    魏征点了点头:“主公高明。既然您已经一切都计划好了,那我们什么时候回中原呢?”

    王世充的眼光看向了远处的平壤城方向:“还是刚才的话,打下平壤后,我就回中原,战后这高句丽的镇守与布置,我是万万不会接的,但在这之前,我需要拿下平壤,一来不让高句丽有死灰复燃的可能,二来嘛,嘿嘿,若是能把来护儿也陷在这里,让他不能回中原平叛,自是最好不过。”(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章 夜论军机(四)

    魏征微微一笑:“主公对来护儿这么有信心吗?依我所看,此人虽然深通兵法,手下的众儿子也可称骁勇善战,但他不是可以灭掉高句丽的人,这点魏某深信不疑。”

    王世充轻轻地“哦”了一声:“玄成,你这回也是第一次和来护儿接触,就敢这样给他下结论,贴标签?从今天的大战来看,来护儿可谓尽显名将大帅本色,即使是杨素和高颖用兵,也不过如此,他为何就不能打下平壤呢?”

    魏征摇了摇头:“主公自己也心知肚明,要不然也不会这样忧心忡忡地在这里远眺平壤了,又何必问我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也许你看到的,想到的和我不一样呢,直言吧,玄成。”

    魏征点了点头:“来护儿今天一战虽然表现出色,但是这种胜利不可复制,这支高句丽军,几乎就是高建的一人军队,高建一死,则全军士气崩溃,几乎是不战而溃,剩下的事情是任何一个将军都能做到的,就是纵兵冲杀,彻底打垮敌军,所以说来护儿只是在前面伏杀高建的这一套连环计上表现出色,若是说打垮十万高句丽军,嘿嘿,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相反,他的自大与固执,让十万敌军还跑掉了将近一半人,仅此一条,就可知他远非良将可言。”

    王世充轻轻地“哦”了一声,追问道:“追击不力,主要是因为他所托非人,那徐盖不过是个半路来投军的土豪庄主罢了,远远谈不上在军中有威信,也不敢处置来护儿的那些轻骑兵,这些人见钱眼开。不顾军令下来抢掠,误了追击的事情,这恐怕怪不到来护儿的头上吧。”

    魏征摇了摇头:“不,主公,作为主帅,必须有知人之明。能让人尽其用,来护儿的指挥虽然不错,训练也可称精良,但缺乏一个名帅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铁一样的纪律,换而言之,他做不到令行禁止,所以不管他手下的部队战斗力有多强,仅此一条。也就注定了他们不过是乌合之众,匹夫之勇,不足为惧!”

    魏征看着王世充若有所思的脸,双目炯炯,继续说道:“今天的第一次铁骑冲击,打得非常漂亮,五千铁骑出击的时间恰到好处,这是来护儿的优点。但是打垮正面的四万敌军之后,这些骑兵不是第一时间冲进寨中。让步兵打扫后面的战场,而是为了夺取战功,在营寨前反复冲杀,去屠杀那些已经失去作战能力的高句丽军,抢夺他们的首级,错过了第一个追杀敌军的好时机。”

    王世充点了点头:“不错。但是再高明的统帅,也不可能料到所有的细节,五千铁骑冲四万精兵的军阵,虽说有敌军主帅新亡,陷入混乱的优势。但敌军若是训练有素,有人接替指挥,也可以在短时间内稳住阵脚,哪能在未攻破敌寨前军阵的时候就下令不割首级,不杀敌军,而是直冲入寨呢?”

    魏征笑道:“高明的统帅应该考虑到各种战场上的可能,就算不能对士兵们下令,也要对带队冲锋的将军们下令,让他们见机行事,以追杀敌军后面的大批有生力量为首要任务,主公,如果换了是你,只怕早就会下这个命令了吧。”

    王世充捻须微笑:“这倒是的,玄成,你继续说。”

    魏征继续说道:“未能以铁骑兵第一时间追杀寨中的高句丽军,这是第一个失误,主公和周法尚都看出这点了,也向他进了言,可是他的第二个错误马上就来了,让一万轻骑兵随着那徐盖一起冲击,去追杀逃敌。在我看来,他根本就不想多杀敌军,而是要这些骑兵在寨中打扫战场,去抢掠高句丽军的辎重和钱财罢了,现在的这个结果,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王世充轻轻地“哦”了一声:“何以见得呢?”

    魏征叹道:“首先,若是来护儿真的有意全歼逃敌,就不会让骑兵正面从寨中穿过,而是绕道而行,避开到处起火的大寨,从侧面拐个几里路,这样的路程会经过大寨远一点,可是时间却能减少不少,但他却选择了让徐盖带兵从大寨内杀入,可见他的目的是那些财宝与辎重,而不在逃敌。”

    王世充摇了摇头:“若是这样的话,他应该让自己的儿子,如来弘,来渊他们带这一万骑兵,为何要找徐盖这个外人?难道徐盖就会明白他的想法,坚决地去执行吗?”

    魏征微微一笑:“主公,战场私掠财宝,是违反军纪的罪行,若是有人举报,事后御史查实之后,是要吃瓜落的,这种事他当然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去做,那一万骑兵是来护儿自己带来的,而在寨前的几万步兵是周法尚所部,所以他是在跟周法尚抢时间,一边用五千铁骑,借着收割人头把周法尚的步兵挡在寨外,一边以追杀逃敌的名义,让这一万轻骑进寨,只要发现了这些财宝,自然就落入了他的囊中。”

    王世充笑道:“可这些兵虽是来护儿征来的,打完仗却要解散,他让这些兵抢了财宝,最后又落不到自己的手里,又有何好处呢?要知道兵散归府,将归于朝,这是隋朝的军制,来护儿这样的南方将领,更不可能有自己的直接私人武装了。”

    魏征的嘴角勾了勾:“主公这是在考魏某这几年对隋军的了解和认识吗?您明明都清楚这些,却要魏某分析一遍,这样显示不出你的睿智吧。”

    王世充点了点头:“我看看你想的是不是跟我完全一样。”

    魏征哑然失笑道:“主公怎么把杨广这句话也学来了。也罢,我就直说吧,现在来护儿正让那些军法官去一个个搜查那些白天抢了钱的军士呢,每人留下一点钱意思一下,大多数的财宝却没收充了公,这个公就是来护儿自己的小金库,有了这笔钱,他以后回国后可以扩充自己的军府,征招更多的有力部曲家丁,购置骏马战甲,这不正是大隋每个有开府之权的大将们做的事吗?私人武装,家丁部曲没了钱,又如何能维持呢?”(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夜论军机(五)

    王世充点了点头:“不错,大将有了战功,就会得到封赏,增加自己的部曲和家丁数量,在平时可以以仆役的形式保留这些人,甚至可以让一些自己的忠仆出去购置田产,经营产业,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国家有战事的时候,就带上这些私兵部曲,由自己的子侄们统帅出征,去获得更多的爵位,更大的军功,这正是南北朝以来,军功世家的生存之道,但要维持这些部曲家丁,光靠朝廷的俸禄和赏赐是不够的。”

    “这大笔的钱财,一是要靠战时的掠夺,二是平时的产业经营,来护儿平时跟我合伙作生意的规模不大,比那些关陇军功世家出手要小气得多,算结账分成的时候也是斤斤计较,可见此人也只是在他这一代才开始发家,底蕴根基和那些关陇军功家族远不能比,这次好不容易捞到了挂帅出征的好机会,又怎么会放弃大捞一笔呢。”

    魏征笑道:“主公既然能看出这一点,那就应该清楚,来护儿已经有了轻敌之心,甚至把发战争横财置于胜负之上。将士们,尤其是那一万轻骑兵给没收了大部分的钱,心中总是不痛快,其他的士兵们却是不知道这其中的曲直,还以为他们得了好处,只会满脑子想着打进平壤,去掠夺更多的财富。以骄帅去统骄兵,进攻敌军坚固设防的都城,还要面临未知的敌军伏兵突击,又焉能不败?”

    王世充叹了口气:“确实是有这样的风险,但是来护儿毕竟也是名将,他想发财是不假,不过得先打赢了仗,才有命花这钱。若是跟麦铁杖一样,轻功冒进,把命都丢了,还谈什么扩大自己的家丁部曲呢?好歹麦铁杖算是给杨广逼死的,儿子还能袭爵,受赏。而来护儿却肯定没这么好的待遇了。”

    魏征摇了摇头:“主公你还没发现吗,来护儿是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