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铁杖哈哈一笑:“谢谢了,王将军。”他回头对着费青奴沉声道:“费将军,现在下令,发石车推进到辽河边一百步处,二十轮矢石急袭!”
费青奴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时候士气正是最高点,趁此良机发动攻击,往往事半功倍,,他上前几步,高高地举起了令旗,向着天空中摇了两摇,厉声吼道:“发石车,推进攻击!”
隋军的两百多部发石机,开始在每部边上几十名赤膊壮士的拉扯和拖动下,缓缓地向前行进,这些投石机都靠着巨大的,粗粗的,几股绞在一起的兽筋来支持力臂,足以将几斤重的石块抛到三四百步以外的距离,之所以今天一开始的时候留在后面,是怕高句丽的弩机和投石车同样打到自己,所以放在三个军阵后方,离河约三百步的地方,现在既然攻击令下达,这两百余部投石机便开始一齐前移,直到河边五十步的地方,才是这些独臂巨人们发挥其神力的位置!
二百多部投石车,仿佛二百多条小船,在一片钢铁的海洋中,冲出道道通道,沿路的隋军士兵,纷纷让开两边,给这些投石车留出一道道宽约三四丈的通道,让那些赤膊的壮士们喊着号子,前拖后拉地把这些攻城机械运向前方。
高句丽的大营中,一片寂静,所有的弓箭手都矮下了身子,隐身在大寨的栅栏和拒马之后,前排两三百步的空间,尽是密密麻麻的弓箭手,而渊太祚和乙支文德则并肩站在离河三里处的一座高台上,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河对岸隋军的举动。
乙支文德摇了摇头:“看起来隋军是要强攻了,这么多部投石车,是要掩护这整个正面的数万隋军一起扑过来,只是奇怪的是,这岸边怎么会连只小船也没有呢,他们是在搞什么鬼?”
渊太祚冷笑道:“只怕他们是想趁着投石车攻击的时候,再出其不意地放船下水过来吧,这辽河的水文,从现在开始只有两个时辰的时间水流是缓的,只要撑过这两个时辰,他们就过不来了。”
乙支文德微微一笑:“可是隋军这么多部投石车,我们前方放这么多弓箭手,给砸中的话,伤亡会很大吧。”
渊太祚笑着摇了摇头:“没事的,距离太远,他们的投石车最多扔个几斤重的石块过来,我们的弓箭手都有盾牌手保护,几斤的小碎石块,砸不死多少人,但若是我们怕死人,把弓箭手后撤,那隋军要玩什么强攻,我们就来不及反击了。”
说到这里,他的眉头一皱,对着台下的一个传令兵说道:“传我将令,一万铁骑现在离营,从大营后方绕过,看我将旗举时,从右军中营和左营之间杀出,横击登陆的隋军!”
乙支文德的嘴角勾了勾:“渊将军,今天一战,必将在我高句丽的史书中永远流传。”
渊太祚微微一笑:“那咱们就一起名垂青史吧!”(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二章 远程打击
说话间,隋军的二百多部投石车,已经运到了河边五十步的地方,投石兵们正手忙脚乱地把车子下面的轮子去掉,然后把投石车迅速地固定下来,以免在投石的过程中发生晃动与侧移,在这里稍稍一个角度差别,有可能就会把石头砸到自己人的头上,到时候哭都哭不出来。
也就一盏热茶的功夫,二百多部投石车已经全部就位,每部车子的边上都停着一部大车,上面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最大的看起来约七八斤,而小的则是一块块的鹅卵石,这辽河边上并没有大山,造投石机的树木可以从后方运大木过来,可是这些投掷的石块却无法就近取得,这辽河西岸的鹅卵石也全都给隋军工匠们搜刮一空,这个举动前几天还让高句丽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现在才明白其目的就是为了今天的投石风暴。
麦铁杖看着河边的投石车一部部准备就绪,力臂纷纷垂了下来,投石槽里已经堆上了大大小小的石块,他点了点头,对边上的费青奴沉声道:“下令,投石!”
费青奴手中的令旗高高地举起,这回在空中转了三个半圈,猛然落下。
随着他这面令旗的狠狠落下 ,前方二百多部投石车在前端悬挂着的重物也几乎同时落下,前端的力臂狠狠地砸向了地面,而装着石块的后端力臂则划出一道巨大的弧线,飞向了天空,那装在投石槽里的大小石块。也都纷纷地脱离了投石槽。越过辽河。向着河边五十步外的高句丽军的军营中飞去。
满天中都飞舞着大大小小的石块,由于这十里宽的正面集中了二百多部投石车,几乎隔着三十步的距离就有一部,已经超过了投石车排列的安全间距了,不少扔出去的石块,直接在空中就来了个亲密接触,大约三分之二的石头扔过了河,还有三分之一的石头。要么力道不足,要么是在空中就与别的石头撞在了一起,随着“扑通”“扑通”的声音,落进了辽河之中,腾起一道道冲天的白色水柱,连河中的不少鱼儿也吓地乱跳,有一些干脆直接扑腾到了两岸之上,远远看去 ,对面的河岸之上,一片白花花的鱼肚皮。
但仍然是有许多石块落到了高句丽的营地之中。随着高句丽营中的一道道命令,几千块由手臂粗的木头捆在一起的大木排纷纷竖立。象一道道巨型的雨伞似地,支在了前排的三万弓箭手的头顶,形成了一道道巨大的天网,保护着弓箭手们的安全,而那些盾牌兵们,则象一根根柱子似地,双手上举,顶着那些木排 ,为自己,也为弓箭手们撑起了一片天空。
“噼哩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时不时地有比较重的石块砸得顶着木排的几名盾牌手站立不住,一边吐血,一边摔倒在地,只要倒下一个人,这块竖立的木排就会塌下去一块,把木排下的十余名弓箭手都暴露出来,然后就是随之而进的一通石头砸过来,这十余个弓箭手如果没有及时翻滚到别的木排下,就会被这些石块砸得血肉模糊,一命呜呼。
隋军中爆发出一阵阵一欢呼声,每轮投石车的齐射时,相邻的隋军士兵们总是高举手中的长槊,狂吼道:“风!风!风!大风!大风!大风!”
而隋军的矢石袭击,也确实如同狂风暴雨,向着对面不停地倾泻,不断地有木排被砸倒,砸歪,对面营地之中被砸到的人垂死的惨叫声,伤者的翻滚和**声,都清晰地传到了这里,让隋军的投石手们更加兴奋,也不顾这早春的严寒,挥汗如雨地一次次发成击发的动作。
高句丽方,高台之上,渊太祚面带微笑,看着前方被打得不停抖动,但基本上还是大多数被高高举着的盾牌阵,微微地点着头,对一边,脸色阴沉的乙支文德说道:“乙支将军,看到没有,隋军的投石车,破不了我们的木盾阵啊。”
乙支文德的脸上看不到什么笑容,他摇了摇头,说道:“可是,可是现在我们这样只挨打,不进攻,终究不是办法啊,人力终究难以胜过这些机械的力量,时间长了,顶木排的军士们的肩膀总会酸痛,只怕不能再顶半个时辰的。”
渊太祚笑着摇了摇头,指着远处河岸上隋军投石机边上的大车,说道:“看到那些大车了吗,上面都是石块,是隋军的所有弹药,现在已经用了快一半了,别说再打半个时辰,只怕一刻的功夫,他们就会把所有的石头全部打光,为了凑这些弹药,他们可是连辽河边上的鹅卵石也全用上了,打完之后,我看他们还能发什么东西过来!”
乙支文德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看了看就在台前,被高高的稻草束掩盖着的一百余部投石机,摇了摇头:“只是我们明明也有投石车,为什么就要这样挨打不还手呢?这投石车放在这里,最多只能砸到我方的河岸,绝不可能抛石过河,要是隋军强渡,我们都无法用投石车直接打击,我实在是不明白渊将军的意思啊。”
渊太祚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我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乙支将军,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隋军的将台之上,麦铁杖面沉如水地坐在胡床之上,他身后的众将们,包括传令兵都在欢呼雀跃,为一轮轮的投石攻击狂叫喝彩,可他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的喜悦之色,坐在原处,若有所思。
王世充的神态轻松,看着远方的满天飞石,轻轻地摇了摇头:“老麦,现在风向于我军有利,你若是想用火攻,最好趁现在,过会风若是反刮过来,只怕就会烧到我们自己了。”
麦铁杖的眼睛猛地收缩了一下,他缓缓地站起了身,看着王世充,沉声道:“你又是如何知道,我要用这火攻之策的?”(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三章 架桥突击
王世充微微一笑,指了指那面立在将台上,被风吹得直向对岸方向飘扬的大旗,说道:“麦将军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若是连顺风放火都不会,那也别坐这个位置了。”
费青奴三步并作两步地凑了上来,说道:“将军,下令吧!若是再迟个一时半会儿,这风向可能就会变了!”
麦铁杖的脸上的肌肉在轻轻地抖动着,手里拿着的一面军扇被他紧紧地捏在手里,骨节“噼啪”作响,如同放爆竹似的,他几次想把那军扇举起来,可是每次举到一半,又会放下,终于还是收手不动,坐回了胡床之上。
费青奴急道:“将军,这些高句丽人都是在举着木排来挡,他们的营寨也都是木制的,我们这会儿要用火攻,一定可以火烧连营的,只要对面一乱,我们不用浮桥都能冲过去!”
王世充冷冷地说道:“费将军,你急什么?这几天的辽河之上的风向,你可曾掌握得非常清楚?”
费青奴的嘴角勾了勾:“这,这辽河上最近每天的风向都不一样,象昨天就是完全无风。不好一概而论!”
王世充微微一笑:“这就是了,麦将军现在下不了决心的,也正是因此,别看现在是刮西风,直吹对岸,可要是过会儿风向一变,改为东风,那岂不是会烧到我军渡河的部队了吗?”
费青奴给王世充噎得无话可说,眼睛中光芒一闪一闪,而脸上的那块青色胎记也随着他脸上的肌肉在微微地抽动着。却是说不了话反驳。
王世充看着麦铁杖。说道:“麦将军。现在火攻的话,就把自己最后的一张牌也给打掉了,一会儿如果战局僵持,两军接阵的时候,再想火攻,也不可能了。”
他顿了顿,看着对面的高句丽营地,说道:“何况他们的这些营寨。连木栅上都涂了湿泥,明显是为了防火,这些木排上面也抹着黑泥,既可以卸去石块的冲力,也能防火,所以我军现在即使火攻,效果也不会最好。倒是两军厮杀,没有防护的时候用这招,可能会出其不意。”
麦铁杖咬了咬牙,沉声道:“传我号令。五轮石块袭击后,开始搭设浮桥。强攻!”
费青奴刚想开口说些什么,麦铁杖的眼睛一瞪,说道:“费将军,快点传令!”
费青奴叹了口气,走到高台前,迅速地把麦铁杖的军令以旗语传递了出去,隋军的三个方阵开始变得安静下来,缓缓地向着河岸边涌动,很快,随着最后五轮石块被发射出去,隋军的三个方阵也正好越过了离岸五十步的那二百余部投石车,前排密密麻麻的盾牌一下子盖过了那些刚才忙得不歇火的赤膊壮汉们,以最标准的盾牌长槊方阵,坚定有力地压向了河岸。
渊太祚长出一口气,喃喃地说道:“终于要开始了。”
乙支文德点了点头,笑道:“也不知道隋军的盾阵之后,会有什么花样,渊将军,你说会是几百上千条的渡船吗?”
渊太祚摇了摇头:“直觉告诉我,不太可能,如果是千船竞渡,三个方阵之间不会留下这样大的空当,他们看起来好像是每个方阵独立行动,莫非?”说到这里,他的双眼突然一亮,叫了起来,“是浮桥吗?!”
渊太祚的话音未落,对面的三个巨大方阵,前排宽约两三里的盾牌阵突然纷纷从中间散开,大约几百名身着重甲的士兵,四人一列,分别扛着一座由几十条船只,横着并排捆在一起,上面钉着木板的,长约二十步左右的浮桥,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河边,齐齐地喊了声号子,然后把肩上的浮桥扔到了水里。
百余名赤着膊,身上涂着厚厚猪油膏以御寒冷的隋军壮士,下身穿着黑色的紧身水靠,扛着一根根的木料,冲进了水里,在水中游行或者跑步到了浮桥的两侧,把那些足有一个壮汉子腰粗,一人多高,至少三四十斤重的巨大原木,尖头向下,镶了铁皮的圆头朝上,立在了浮桥的两边。
几十名手持大锤,身着皮甲,肩阔臂宽,明显以膂力见长的大汉,扛着足有四五十斤重的厚木大锤,奔上了浮桥,喊着号子,抡圆了锤子,向着水中赤膊壮汉们扶着的木桩,狠狠地砸了下去。
木锤的大头与铁皮圆木狠狠地接触时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音不绝于耳,木桩的尖头顶着的是河底的淤泥,随着这几下大力的锤击,尖头狠狠地钻进了这些淤泥里,很快,不用人扶,这些木桩也固定住了,而刚才还随着辽河的流水冲击而变得摇摇晃晃的浮桥,一下子也稳固了许多。
也就片刻的功夫,三座浮桥的第一段,就被这样完好地固定在了辽河之中,隋军的士卒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又是数百名生力军,继续扛着三段第二道的浮桥,喊着号子,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小跑,向着那些抡锤力士们刚刚撤离的桥面冲去,跑到第一道浮桥的尽头,再把这第二段的浮桥从他们的肩头滑进水中。
乙支文德看着隋军的军士们用手中的绳子把漂在水里的第二道浮桥向后拉,与第一道浮桥的断口处接到一起,然后迅速地用木板钉牢两道浮桥之间的接合部,而在水中的那些赤膊壮士们,则摸着船边,游走到第二道浮桥的两侧,桥上的军士们如同忙碌的蚂蚁一样,把一些比第一次更长一些的尖头圆木扔到了水里,这些赤膊壮士们则纷纷地把圆木插进自己身边的河床上,一手扶着船沿,踩着水保持自己身体的平衡,一边抱着这根圆木,使之头上尖下地保持着姿态,为大锤手们的锤击创造条件。
登上对岸,赏功得将的诱惑刺激着这些勇士,尽管河上还漂着冰块,刺骨的严寒让他们连话都说不出来,厚厚的猪油也无法完全保持他们的体温,不少人的嘴唇已经被冻得发紫,但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架桥,强渡,得官!(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四章 按兵不动
看着隋军的行动,乙支文德的眉头紧紧地皱着,辽水的宽度大约有两百步左右,只要这样一截截地架起浮桥,那么只消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十段浮桥相连,就可以直达东岸了。
渊太祚的神情同样非常严肃,不过看起来比起乙支文德要轻松一些,他的嘴角勾了勾,笑道:“弄了半天,原来是这样架浮桥啊,我还以为他们能有什么新的花样。”
乙支文德叹了口气:“隋军这样一来,倒是比直接造船强渡要来的好,现在他们的浮桥在我们的射程之外,我军无法通过弓箭来射击,要不把投石车前移,去砸他们吧,我看现在他们的投石车也都停止发射了。正好是我们大发神威的时候。”
渊太祚的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杀意:“不,投石车的位置正好,我就是要他们把桥架到一大半,然后再火力全开!”
隋军高台上,王世充看着前方热火朝天的景象,微微地点着头,对面的高句丽营寨里仍然一片安静,但是那些原来顶在头上的木排已经全部给拿下,不穿甲,扎着白头巾的辅兵们正手忙脚乱地把人群中的伤者和死者向后拖,远远看去,仍然是一片土黄色的人海,身着土黄色皮甲,扎着黄巾的高句丽弓箭手们,足有三四万人,伏在栅栏后一动不动,一个个都眼巴巴地看着后方的将台,等着射击的命令。
王世充轻轻地叹了口气:“这高句丽大将倒也是能沉得住气,我军这样架桥,他都没有任何反应。麦将军。只怕你还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是。”
麦铁杖咬了咬牙:“没什么准备不准备的。也就这样了,三道浮桥已经在架设,我预料到河的中段后,进入高句丽弓箭射程时,他们会进行弓箭急袭,到时候说不得,只有拿人命硬填了。传我将领,登桥军士。有进无退,若有未闻鸣金之声而从桥上跑回者,斩!”
看着那个传令兵迅速跑出去的背影,王世充摇了摇头,回头看了一眼这会儿已经几乎停滞不动的“麦”字大将旗,说道:“麦将军,风停了,一会儿高句丽军要是用火箭攻击,如之奈何?”
麦铁杖微微一笑,指了指在军阵之中正在向前运的几段浮桥。说道:“王将军,你看到没有。这些后运过去的浮桥,表面都涂了泥,虽然会影响一些奔跑的速度,但是可以防火,再说这桥就在河上,真要是中了火箭,就让军士们现取水来灭火,没那么容易烧段的,只要拖得半个时辰,我这三万大军打过了河岸,站住脚,就可以给后面的军队创造机会了!”
王世充的嘴角勾了勾,想要说若是尸体太多,堵满了浮桥,那可怎么办?但话到了嘴边,他还是收住了,毕竟这一仗是麦铁杖来打,而且已经进行到这一步,再也无法回头了,现在自己再说,只是徒增他的烦恼罢了,毫无用处。
二人正说话间,第六段浮桥已经立起来了,到了辽河的中央地带,那些在水里扶桩的赤膊勇士们,也换了第三拨,毕竟是在结了冰的河水里泡着,抹的猪油再多,也只能御寒一时,接了两段浮桥之后,这些水中的壮士就要游回岸边,另换一批人再上,而上岸的人则大口大口地灌起早已经准备好的热姜汤,整个河岸边,都是一股火辣辣的味道。
可是王世充的眼神,却根本没有放在这些游回岸边的光猪壮士们的身上,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高句丽对面的将台之上,渊太祚和乙支文德的身影清晰可见,但二人却没有一点动作的意思,越是如此,越是让王世充感觉到了一股寒意,敌军在进入射程后仍不发射弓箭,这比现在万箭齐发,更让人觉得心里没底。
“叭叭”的钉木之声响起,第八段浮桥已经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