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不就是因为这两个妃子是杨坚的女人吗?杨坚的东西,现在都归了他所有,无论是国家还是女人,说不得都要动上一动,这样才能让他长出这十几年大气都不敢出一口,成天戴着面具过活的恶气。”

    王世充完全听明白了,自从上次的仁寿宫变以来,他和陈宣儿之间的联系也就此中断,几次想要恢复和陈宣儿的联系,都被她主动拒绝,想来肯定是被杨广霸占,深感羞愧,以至于无颜面对自己和家人。

    萧铣说到得意处,继续道:“不仅如此,听说他还要开科举,取进士呢!”

    王世充在穿越前知道这个科举制度,再不懂历史的人也知道状元、举人、秀才这些,他在穿越以后才知道隋朝继承的是类似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基本上就是官家子弟世代为官,底层人士,哪怕是象王世充父亲这样有官职无爵位的中产阶级,儿子若是想当官,基本上也只有从军立功这一条路。

    王世充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才有这个科举制度的,乍一听居然是杨广首创,惊得一下子话也说不出来。

    魏征则同样脸色一变,连忙问道:“这个科举,进士什么的是啥意思?是类似汉武帝那时候的开科设策,以文章和策论来选拔人材?”

    萧铣得意地笑了笑,道:“不错,这个消息来源于姑母那里,千真万确,只是和当年汉武帝开科取士不一样,汉武帝只取最优秀的人材,直接提拔为核心决策层的高官,那种考试考的是国家大事方面的策论,而他这个开科取士是针对几乎所有的天下人,做官也是从最基本的县令县丞之类的七八品官开始做起。”

    魏征倒吸一口冷气:“这么说,他这样做是准备用平民来代替现在的世家子弟们,让十几二十年后整个朝廷的官位都落在这些通过科举上来的人手里?”

    萧铣点了点头,正色道:“可能就是这样。杨广对汉人世家,就象五姓七望这样的人也不是太放心,他们势力太大,以后完全可能把自己架空,他可以撤换几个人,但他不可能把整个朝堂上的所有高官全换了。”

    “因为这些世家大族,没有什么名垂青史的想法,也没有什么建功立业的冲动,反正爵位代代相传,只要是袭爵的嫡长子不是太不成器,几十年的当官生涯中总能做些事情,升回自己父亲的爵位,这样又可以继续传到下一代手里,所以他们是巴不得千秋万代没有改变的。”

    “当年五胡乱华,北方成了胡人的天下,但绝大多数的世家大族没有随着汉人正溯的晋室南迁,为的是什么?只是因为那些胡人王朝也向他们作出了让步,允许九品中正这种制度继续,他们还可以继续在胡人的朝廷里当官,当大官,世世代代当大官!”

    “所以即使外敌入侵的时候,多数的汉人世家都宁可与胡人合作,也不愿意坚持汉人的气节,舍家报国,更不用说现在了。”

    萧铣说到这里时,显然带了很大的怒意,双眼圆睁,头发都快要竖了起来。

    王世充静静地听完,道:“萧先生可是责备弘农杨氏和赵郡李氏这样的家族没有坚持气节,和你们兰陵萧氏一样渡江南迁,宁死也不和胡人合作?”

    萧铣摇了摇头,道:“那是这些家族的先人选择,与现在的人无关,不过以萧某对二位的了解,只怕若是当年处在这样的位置上,应该会做出相反的选择吧。”

    王世充低下了头,一声长叹,他的心里也对五姓七望这些大世家与敌合作,甘当汉奸的态度是一直不满的,但是此刻在萧铣的面前,却是不能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这样好不容易在此人面前建立的强势地位就会动摇了。

    魏征道:“萧先生,这种假设没什么必要做,我们谈合作不应该揭人之短,就象我主公刚才提及你们萧家的祖上引西魏兵攻杀自己的亲戚,这事可比在胡人朝廷里当官,性质要恶劣许多吧,而且还是近几十年的事,难道你们萧家就很光荣吗?”

    萧铣本想借这华夷大防趁机攻击一下王世充,挽回一下今天的交谈过程中一直处于的劣势,可被魏征这样一抢白,顿时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王世充微微一笑,道:“好了,此事不用再提,还是回到刚才的话上,萧先生的意思是不是说汉人世家一个个都只顾眼前利益,不想在国内国外作太多的改变,因此皇上再有想法,这些人也不会帮他去实现,是这样吗?”

    萧铣刚才给魏征的话拿住了,一下子也无法反击,王世充这一下算是帮他解了围。他一边在心里暗骂这个该死黑瘦家伙处处与我作对,一面也感激起王世充今天还算给自己留了点面子。(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三章 萧铣服软

    萧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笑了笑,道:“正是如此。就象汉武大帝时,这种保守的旧势力,如窦太后、韩安国、田汀庑┤耍际欠炊运敌行抡阅诹膊疲┏渚福忧恐醒爰ǎ欢酝饽掀侥显剑闭叫倥牟呗浴!

    “所以汉武帝为了踢开这些阻挠自己新政的老家伙们,就来了个开科取策,用文章和策论去选拔人材,提拔了一大批同样雄心勃勃,想要建功立业,荫妻封子的民间人士。象公孙弘、董仲书、桑弘羊这些人,都是这样进入朝廷的。”

    “换了杨广也是一样,现在关中的胡人将领们忠诚度存疑,汉人的世家大族们以后多半也不会支持他那征战四方,开疆扩土的计划,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找一帮平民出身,同样有野心有抱负,想要进取的人。”

    王世充点了点头,他是赞同萧铣这个分析的,道:“可是这样一来,他就会同时得罪关中的胡人将领和关东的汉人世家大族,即使他再有雄心,也不可能付之实践了,到时候一定会弄得天下民不聊生,人人心有怨言。”

    萧铣得意地笑了笑,摩拳擦掌道:“不错,王兄所言极是,对外兴兵的前提是国内要安稳,杨广只看到了现在国内是一片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钱粮储备充足,修个东都役使几十万民伕也没有问题,可是他如果真的年年这样搞,再加上以后对外兴兵征战,那就不一样了。”

    “当年汉武帝为了反击匈奴。所用的军需消耗不仅把文景两代的库存全部用光。到了后来还搞盐铁专营。甚至买卖官爵作为财政收入,即使如此,也只不过勉强把匈奴打到了漠北,还谈不上彻底消灭。”

    “而今天的突厥和高句丽,还有西边的吐谷浑,都是强大的敌人,别看突厥现在老实,可是时间一长还是免不得露出獠牙。这是草原狼的本性,永远无法改变。”

    “到时候战端一开,以杨广的个性不会轻易收手,必会在国内横征暴敛,征发大批丁壮充军,那就到了王兄所说的天下民不聊生的时候啦。”

    王世充冷冷地道:“萧先生真的认为皇上以后会北征突厥?”

    萧铣点了点头:“不错,这是由突厥的民族性所决定的,草原上永远只能餐风宿露,成天巴望着中原的花花世界,怎么可能不心生邪念?只要启民可汗一死。新可汗即位,那迟早会背盟。主动攻击我们大隋的,到时候杨广就有充分的理由消灭他们了。”

    “而且杨广不是杨坚,他想做的是一劳永逸的彻底消灭,就象汉武帝那样。所以他一定会连年征兵,越过大漠,到漠北去打击突厥人的汗庭,甚至会在征服的地方设立州郡,移民过去。”

    “这次不是新打下的林邑也是准备设三个州郡嘛,如果不是大军感染了瘟疫,被迫撤军,只怕现在已经会成为大隋的国土,置郡县,派官员了。”

    王世充笑了笑:“你说了这么多,又是说杨广好大喜功,要在国内开什么科举,得罪关东的世家大族,又是说他要征伐四方,与民结怨,可是杨广并不是傻子,你能知道的事情他会不知道?他有雄心壮志是不假,但也不可能只为了自己的空想而弄得天下大乱吧。”

    萧铣“嘿嘿”一笑,道:“别忘了还有我的姑母呢,她可是会不停地劝杨广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呢,别的不说,就说现在杨广刚刚登基,我姑母就能成功地劝他迁都洛阳,而杨广想都不想就一口答应,这还看不出来我姑母对他的影响力吗?”

    王世充冷冷地道:“迁都洛阳一事,应该是裴矩和虞世基这些人弄出来的,好象和你的那位姑母关系不大吧。”

    萧铣摆了摆手:“王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无论是杨广还是他的父皇,都习惯跟朝臣商定后回去再跟自己的皇后商量一下,因为独孤文献皇后和我姑母都不是一般的女子,而是跟随了他们几十年的结发夫妻,大风大浪都一起经历过来了,感情完全不一样,是个可以完全放心商量大事的人。”

    王世充哈哈一笑:“只是皇上做梦也没想到,这个他认为可以商量大事的结发妻子,却是自己最危险的敌人。”

    萧铣听了后脸色一变,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这是家族的事情,跟姑母的个人感情没有关系。我们萧家的子孙都是从小刚懂事就接受过这国仇家恨的教育,个人的一切都可以割舍抛弃。”

    魏征突然道:“既然如此,那请问前西梁皇帝,现任莒国公萧琮现在何以自处呢?他才是你们萧梁后人的正溯吧。萧先生,刚才这一层我一直不想揭破,现在看来也不得不提了,你的口才太好,连我都不由自主地快要相信你了。”

    王世充刚才也隐约地想到过这点,但是没有深入地细想,这次被魏征一提醒,马上醒悟了过来,这萧铣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曾当过皇帝的萧琮,又怎么可能作主萧家的大事呢?于是他看向了萧铣,眼神中也带了三分怀疑。

    萧铣笑了笑,道:“魏先生的消息真灵通,只是有一事你不知,我那位堂叔萧琮,因为没有守住我大梁国的基业,国家算是在他手上被灭掉的,因此已经在家族的会议上自请让出族长之职,改由姑母作主,而姑母又因为身在皇宫,出入不便,所以就全权委托给了我这个小辈处理我萧氏复国之事。”

    魏征笑了笑,道:“既然萧琮已经不算你们萧氏的家主了,那请问你又怎么解释萧家的婚嫁之事还由那萧琮作主?”

    王世充猛地醒悟了过来,去年年底的时候,大兴城中有一桩比较轰动的婚事。是由萧琮叔父的女儿嫁给了羌族豪门钳耳氏。由于这是兰陵萧氏这样的汉人高等世家和胡人大族的联姻。还很是在大兴城里被人议论了一番。

    当时杨素还没动身来东都,听到这事以后还专门去见了一趟萧琮,对他说道:“你是汉人的高贵世家,地位尊贵,又是皇室宗亲,怎么能把堂妹去嫁给羌人呢?”

    当时萧琮答道:“我以前有个妹妹嫁给了候莫陈氏(鲜卑族),当时也没见您来阻止呀。”

    杨素摇头道:“那不一样,钳耳氏是羌人。而候莫陈氏是鲜卑人。”杨素一向认为羌人是低贱的种族,而作为鲜卑大族的候莫陈氏则是血统高贵。

    萧琮笑着答道:“都是五胡的异族,有何高低贵贱之分?反正我是没有听说过。”杨素被弄得很没面子,惭愧地告辞而退。

    事后杨素还跟家人提及过这事,惭愧自己的见解气度连那萧琮都不如,居然还把同为五胡的异族分个三六九等,在自己的兄弟面前很是感慨了一阵。

    当时王世充虽风闻此事,却也没太上心,今天听到魏征突然提及此事,马上意识过来。嫁堂妹这种事非族长不可,因为按照风俗。出嫁是父母之命,在人父母尚在时就能作主嫁妹,那显然是族中的掌权人物所为,就象当年杨素也作主把堂侄女嫁给了封伦,而崔弘度也能作主把妹妹和侄女分别嫁给秦王杨浩和杨昭。魏征这样一问,显然是在提醒自己,这萧铣是在满嘴跑马车,断不可信。

    萧铣眼珠子一转,笑道:“那是因为琮叔人在大兴,而他们那一支的人也都一起迁到了大兴,所以子女婚嫁这些事情就由他作主,而恢复梁国这样的大事他是做不来的,且不说他自己让梁国灭亡,已经没了再统领我们萧氏的资格,就是他有这个打算,以朝廷对他这个前朝皇帝的监控力度,他也不可能有所作为。”

    王世充心中打定了主意,这萧铣即使没有他说的那样有势力,但光靠他的这野心和才学,就足以把这天下搅得天昏地暗,只此一点,就足以成为自己的盟友,王世充站起身来,笑了笑:“好了好了,你们萧家谁说话算数,我现在不做什么表态,还是刚才的那句话,一切看结果,如果你能做到我刚才说的那几件事,我就承认你是个可以合作的伙伴,不管萧家由谁作主,我都只认你萧铣这个人,而不是别人。”

    萧铣的脸上闪过一丝兴奋,他也一下子站起了身,上前握住了王世充的手,激动地说道:“有王兄这样的天下首富,有王兄这样的当世英杰,”他看了一眼魏征,又加了一句,“当然,还有魏先生这样算无遗策的才子,再加上我们兰陵萧氏的势力,何愁大事不成?”

    王世充也跟着笑了笑,压抑着内心对面前这头野心狼的极端厌恶与鄙视,道:“希望我们有合作的机会,这些天我会在郢州城内处理公事,而你如果能办到我交代的那两件事情,先是让你姑母把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赶出后宫,然后自己还能在这荆湘地区做个官,那到时候我们再谈合作的细节。”

    萧铣笑道:“这个自然没有问题,王兄就等着瞧吧。”

    王世充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开口道:“等一下,我还有一个条件。”

    萧铣先是一愣,一丝不快闪过他的眼睛,随后问道:“哦,王兄还有什么吩咐?”

    王世充看了萧铣的反应,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萧先生稍安勿躁,这件事跟前两件相比,只是小事一桩,相信对萧先生来说只是手到擒来的事。”

    萧铣的心里有些发毛,跟王世充接触的这段时间以来,他发现此人完全不是外界所传的那样只会钻营之辈,相反此人见识超人,城府很深,绝不在自己之下。

    王世充越是这样笑容可掬的样子,越是让萧铣害怕,他提的上两个条件都是非常刁难自己的,也不知道这回又有什么新花样。

    于是萧铣硬着头皮打了个哈哈,道:“王兄但请吩咐就是,只要萧某能办到的。一定在所不辞!”

    王世充微微一笑。眼睛里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颜色。开口道:“王某新官上任,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对此地的州县官员也是一无所知,王某想对这些官员们知根知底,最好是掌握一些他们贪赃枉法的证据,萧先生在这里手眼通天,想必这些对你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不知道能不能帮王某这个小忙呢?”

    萧铣的心里飞速地在盘算着。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地僵住,他在判断王世充究竟想要的是什么,真的只是抓本地官员的把柄这么简单?或者是想试探一下自己在本地的情报网有多大能力?再或者是想知道自己在州县官员中渗透了多少同党?

    王世充看着萧铣的眼睛,知道他的心里正在犹豫和纠结着,于是笑了笑,道:“萧先生请不要误会,这只不过是王某的一个另外要求,并不是前两件事那样的合作前提,如果萧先生不愿意或者是做这事有些困难的话,那就当王某没说过这话好了。”

    萧铣咬了咬牙。狠狠地一跺脚,直视着王世充的眼睛。道:“王兄,你是否可以据实见告,你要萧某做这事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王兄的情报探子能力,萧某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也听说过,绝对是天下顶尖,这点从你来郢州前就能知道萧某身份便可以得到证实。”

    “王兄,今天萧某一再地强调我们双方的合作应该以诚信为本,如果萧某所料不差的话,你应该已经把这州郡和下面县城里所有的九品以上官员的情报摸得一清二楚了,连我这个布衣平民你都能注意到,更不用说他们啦。既然如此,那王兄为何还要从萧某这里查他们的情报?”

    王世充也收起了笑容,正色道:“萧先生一定要王某把话说得再清楚些吗?”

    萧铣认真地点了点头,道:“不错,萧某希望看到王兄的诚意。”

    王世充道:“有几个原因需要你做这个事。第一,王某虽然在上任前先行派出了一些密探,但毕竟时间仓促,前一阵子我一直在并州平叛,而等我接到这个上任郢州的消息也不过四十多天而已,扣除赶路的时间,在这里真正着手也不过十六七天,所得的情报有限。”

    “至于萧先生,你名声在外,可比州县衙门里的不少官员要出名得多,在这郢州境内,州司马或者县太爷是谁,普通百姓未必清楚,但你萧先生的大名,却是连贩夫走卒都耳熟能详,所以在这点上,萧先生不用妄自菲薄。”

    “这样说起来,我们打听的情报难免粗疏,不如萧先生在这里经营多年掌握的情报多,王某斗胆请求萧先生在此处的情报支持,这个不难理解吧。”

    萧铣听了以后点了点头,道:“王兄言之有理,你刚才只说了第一,还有别的原因吗?”

    王世充继续道:“这第二嘛,萧先生也是主持这谍报细作工作的,既然有意与我合作,那就应该拿出你所说的诚意来,以后你去外地的州郡为官,不可能继续留在这郢州,那么郢州城内你的这些探子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王某希望萧兄离开郢州前,也能把这些间谍探子们全部转移,以免伤了我们两家的和气。”

    萧铣心里暗骂这王世充好生了得,自己原本还想留下些探子以后继续监视此人,却被他一语道破。但他脸上还是平静异常,继续道:“只有这两个原因吗?”

    王世充笑着摇了摇头,道:“我还没说完呢,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以萧先生的本事,这几年来的经营,恐怕已经让一些得力的心腹加入到这郢州的官府之中,甚至能升任到高官了,以后王某在郢州,有可能会清洗和打击一些官员,换上自己的人,到时候可能会误伤到萧先生的属下。”

    萧铣沉声道:“那王兄的意思是什么?让萧某把这些好不容易进入官府,已经身居一定职务的人全撤出来?无缘无故地突然辞官,只会引起朝廷的怀疑,到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