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玄感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跟着李秀宁走向了远处的柴绍,道:“千真万确,贤弟还记得愚兄要在宋州建立自己的情报网络吗,不靠红拂还靠谁?”

    李密一拍脑门,长叹一声:“是我疏忽了!”

    李密顿了顿,看向了远处的柴孝和,突然问道:“大哥,你觉得他们两个比箭术谁能赢?”

    杨玄感的眼神集中在了站在几十步外,开始拉弓作准备的两人,观察了一下,道:“柴兄弟的箭术我没见过,比你的兄弟王伯当如何?”

    李密笑道:“柴绍和伯当在东宫的时候倒是经常较量箭术高下,虽然比起伯当略逊一点,但也是难得的神射手了,听伯当说,他那把三石二分的弓,是他祖父当北周骠骑大将军时候传下来的,要想拉开,足足要六百斤开外的力量才行,由弓知人,可见他的箭术一定非常不错。”

    杨玄感则看了看李秀宁拉弓的动作,一皱眉头:“那李姑娘的马上功夫我是见识过的,武艺非常不错,即使在军中也至少可以靠本事做到副将以上的。但没见过她射箭。不过听说唐国公的箭术通神。想必这位将门虎女也不会差吧!”

    杨玄感的目光落在了李秀宁手中的那张沉香木弓上,边看边点头,道:“此弓的做工极为精巧,那弓身的流线、反曲、握柄,都是行家大师之作,而那弓弦则是拉起来隐隐有金铁龙吟之声。”

    “刚才李姑娘一松弦,立马就弹得笔直,不知是何种神奇的材料所混编而成。只怕这弓虽然看起来没有柴兄弟的那张力道十足,却也是可以靠了材质和技巧弥补不足,射程和精度应该能和柴兄弟的那张三石强弓有的一拼。”

    李密静静地看了看,道:“想不到这弓箭一途,还有这么多门道。今天能看到两位神射手一较高下,也算是能开眼了。”

    杨玄感笑了笑,走向了站在五十步外的两人,此时赵怀义和那茶摊的小二都也围了过去,而路过的不少行人看到这里有人要比箭,也都纷纷驻足旁观。就在杨玄感和李密说话的当口,已经有几十号人围在一旁了。

    杨玄感走到了两人之间。看了看柴绍,只见他也已经收起了刚才的一脸狂态。

    俗话说得好: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柴绍刚看到李秀宁的那张长弓时就脸色一变,再看到她开弓搭箭的那几下架势,一下子就看出了对方也是高手,于是收起了轻敌之心,两眼微微地眯成了一道线,整个人也开始全神贯注起来。

    杨玄感又看了看李秀宁,却发现她此时的脸上神情异常平静,看不出喜怒哀乐,但整个人却是很放松,她在腰间系了一道紫色软兜护腰,以在开弓使用腰力时能保护到腰肌。

    李秀宁的左手握着那张沉香木大弓的弓身,而背上却挎上了一个箭囊,里面有三十支长杆狼牙箭,插着雁翎的箭尾露出了袋外,随着一阵和煦的春风拂过,几枝白色的羽箭微微地晃动着。

    杨玄感道:“二位准备如何个比试法?”

    柴绍沉声道:“自然是比射箭的准头和力量了,她是女子,我不占她便宜,不比连续射击,因为那个要消耗臂力,一箭定胜负。”

    李秀宁撅了撅嘴,道:“不需要你让着我,连射就连射,你擅长什么,本姑娘就和你比什么,让你心服口服!”

    杨玄感抬手阻止了二人的继续争论,道:“不用争了,既然是我来主持这场比试,就听我的好了,只射一箭,柴兄弟先射,李姑娘后射。”

    杨玄感说着从怀中摸出了一枚铜钱,大约一寸见方,正面的中间有一个只有三四分直径的穿孔,穿孔的左边写了个篆文的五字,而在穿孔的右侧则有一道竖线。

    这枚铜钱名唤五铢钱,正是杨坚废除北周北齐的私铸货币后,于开皇五年强制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标准钱币。

    杨玄感把这钱向着两人面前晃了晃,道:“这枚钱不过一寸见方,能在百步外射中的都是神箭手了,两位都是高手,就用这个一较高下吧,一会儿在下把这样的两枚钱放到八十步外,你们各射一箭,以决高下,如何?”

    柴绍看了一眼身边的李秀宁,傲然道:“没有问题!”

    李秀宁的鼻子里轻轻地“哼”了一声,反问道:“杨公子是看不起我吗?为何不把这钱放到百步开外?而只要八十步?”

    此话一出,周围一片哗然,不少行人本来是来看热闹的,一看是位虎背熊腰的壮士和一个娇滴滴的绝色男装丽人在比试箭术,本来心理上就同情李秀宁,就是有不少开始只是想饱餐秀色的登徒浪子们,听到李秀宁的这话后也都一齐鼓起掌来,齐声道了声“好”!

    柴绍一看周围的人的目光,一咬牙,道:“百步就百步,还怕了你不成?”

    杨玄感微微一笑,用脚在地上一划,从两人立定之处拉出一条线来,然后负手于后,按着标准的步子走了起来,他从小学武,走的步长都是完全一样,分毫不差,周围的行人们虽然都不认识杨玄感,但见这样一条铁塔般的大汉走起路来却是如此的潇洒而精准,又是忍不住喝起彩来。

    杨玄感走到百步开外,手上拿了两根刚才过来时顺手在路边树上折下的树枝。向着地上一插。然后把两枚铜钱的穿孔挂在了树枝另一端的枝头。直起腰来,走到一边,高声对着百步外的二人叫道:“可以开始了!”

    柴绍大喊一声:“我先来。”

    他拉开马步,沉喝一声“开”,顿时就拉得弓如满月,而一枝长杆狼牙箭也贴着他的侧脸,搭在了那被拉得满满的弓弦之上,连人带弓如凝岳滞渊一样。一下子纹丝不动,只有轻风在微微地吹起他那条黑色的腰带。

    行人中不乏上过战场当过兵的人,一看柴绍这弓的强度,再看他开弓的架式,都齐声喝起彩来,而柴绍的耳朵里则听不到任何声音,他微微地眯着眼睛,贴着箭尾的右眼闭上,而左眼的那条眼缝里,百步之外的那枚铜钱却是那么地清晰。

    柴绍瞄准既定。大喝一声“走”,手指一松。箭如流星,脱弦而出,稳稳地奔着远处那枚铜钱而去,只听“叮”地一声,挂在枝头的铜钱被羽箭击中,一下子飞出了十余步,才落到了地上。

    不少站在柴绍身后和侧方的看客都没看清楚百步之外发生了些什么,杨玄感微微一笑,向前走了两步,捡起了那枚被射得一半变了形状,卷曲起来的铜钱,高高地举在手上,中气十足地喝道:“柴兄弟好箭法,一箭命中!”

    柴绍松了口气,面露得意之色,平时他可以很稳定地射中九十步左右的靶心,大概大小也如同这个铜钱一般,但百步距离的话,则十箭中有五箭是要射到靶心之外的,这一箭正中铜钱,也算是发挥了自己平时的最高水平,于是他看着李秀宁的眼神里也写满了洋洋自得。

    李秀宁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拍了拍手,道:“这位柴大哥的箭术果然不错,小女子佩服。”

    柴绍“嘿嘿”一笑,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柴某手下若是没两把刷子,也不会放那种狂言!李姑娘,这些不是你们女儿家玩的,还是知难而退,以免让人看笑话的好。”

    李秀宁抿嘴一笑,一对美目变成了一对月牙,她刮了刮自己的鼻子,道:“我说你这人啊,好不害臊,说你胖还真喘上了,羞羞脸,你可别忘了,本姑娘还没出手呢,等本姑娘出手后,你再狂也不迟呀。”

    柴绍先是一愣 ,转而笑了起来,他指了指李秀宁的那张弓,道:“李姑娘,你虽然有几分巧劲,能拉得开这张弓,但箭术是要成天练习的,没你想得这么简单!”

    “我可以收回那句女人无用的话,你确实功夫不错,但跟真正的沙场男儿相比,还是不行啊,早点回去嫁个好人就行了,在这里给人指指点点的,传出去多不好啊。”

    李秀宁的俏脸飞过一阵红云,转而变得冷酷起来,她一回头,也不再看柴绍,一边向前走,一边道:“柴大哥,本姑娘今天就让你开开眼。”

    李秀宁在众人的一片交头结耳声中向前走了二十余步,径直走到了她的那匹白玉狮子骢身边,玉掌一撑马鞍,深吸一口气,直接纵身跃上了马背,稳稳当当地坐在了鞍上,路人见她露了这一手,纷纷喝起彩来。

    李秀宁左手举起大弓,右手从箭囊中一探,取出一枝长杆狼牙箭来,搭在箭弦上,双腿一夹胯下的狮子骢,娇叱一声“驾”,马通灵性,一下子就向着前方奔驰而去,转瞬间便奔到了杨玄感在地上所划的那道线处。

    就在马蹄越过线的那一刹那,在马上早已经拉满大弓的李秀宁玉指一松,狼牙箭带着呼啸的风声,在众人的一片惊呼中离弦而去。

    杨玄感一看箭的来势,脸色一片,心中暗叫一声“不好”,还没等他想好如何应对,那箭就带着凄厉的呼声,一下子穿过了那挂在树枝上五铢钱中间的穿孔,带着那枚铜钱又飞出了十余步,“笃”地一声钉到了后面的一颗柳树上。

    柴绍惊得下巴都快要掉到地上了,连人群中暴发出的一阵雷鸣般的叫好声也听不到,他的心里一个声音在大声叫着:“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杨玄感却是心中雪亮,他是箭术行家。李秀宁一出手他就知道此箭的力量。速度和稳定性都在刚才柴绍的那箭之上。

    李秀宁的弓虽然精致。但毕竟不如柴绍的那把三石强弓力量足,正常平地拉弓是射不到一百步的,但她很聪明地选择了策马骑射,用马的冲力和速度来带动箭速。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懂行的人看来,李秀宁用了骑射,更难得的是。她在奔驰的骏马上还能射得如此准,如此远,显然是胜过柴绍太多 。

    但杨玄感却知道,只论静止射术的话,恐怕李秀宁连百步之外的那枚铜钱也无法射中,更不用说穿孔而过了。

    不过话说回来,李秀宁的骑术实在是卓绝,能在奔驰的马上纹丝不动,瞄准、拉弓、射击一气呵成,即使是杨玄感自己。目前也只能在一百四十步左右的距离做到这一点。

    如此看来,李秀宁实在不愧是以骑射驰名的李广后人。由女知父,可知李渊当年那孔雀开屏,一箭双雕更是所言非虚。

    杨玄感的脑子也是一片空白,他最担心的事情成了现实,柴绍居然输给了李秀宁,那接下来只能按诺带上李秀宁去宋州了,这一路两人关系和名份如何处理先不说,红拂那里怎么办?两女见面争风吃醋起来会折腾出多大的动静?会不会给整个家族带来大麻烦?问号一个接一个,杨玄感不敢向下想了。

    一阵香风飘过,杨玄感突然意识到李秀宁靠近了自己,他连忙一抬头,只见骑着白玉狮子骢的李秀宁正一脸的骄傲,浅笑盈盈地看着自己,挥了挥手里的那张长弓,声音中带着几分得意:“杨大爷,你是裁判,现在来说说是谁赢了呢?”

    杨玄感举目四顾,发现百步以外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李密一脸的严肃,在轻轻地摇着头,示意自己千万不能宣布李秀宁胜出;而柴绍则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单膝跪在了地上,也是摇着脑袋,还是对现在的这个结果无法接受;至于围观的路人们,则纷纷地为李秀宁喝彩。

    杨玄感暗暗叹了口气,他清了清嗓子,高声道:“这次的比箭,是李姑娘胜出了!”

    人群中暴发出一阵欢呼声,而李秀宁则笑得合不拢嘴,坐在马上,连连地向着远方的行人们致意。

    杨玄感也不管正在得意的李秀宁,头也不回地向着柴绍走了过去,李秀宁的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她狠狠地咬了一下嘴唇,双腿一夹白玉狮子骢,赶上了杨玄感,道:“站住,你为什么要走?”

    杨玄感也不回头,冷冷地道:“姑娘好箭法,杨某开眼了,只是还请你得饶人处且饶人。俗话说得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今天姑娘胜了,改日柴兄弟也会再向姑娘讨教的,今天我们就此别过吧。”

    李秀宁气得直接从马上跳了下来,一个箭步窜到了杨玄感的面前,美丽的大眼睛里泪光闪动,几乎要哭了出来,她颤声问道:“你,你真的这么绝情吗?”

    远处的行人们一个个都停下了喝彩,伸长了脖子向这里张望起来,更是有些好事之徒开始猜测起杨玄感和李秀宁之间的关系。

    李密一见势头不对,马上和赵怀义一起向着行人们连连作揖,说是小两口间的一些家事,生人勿扰,这才让看热闹的行人们纷纷散去。

    杨玄感叹了口气,道:“随我来吧。”说完便向着路边的一片枫树林子里走去,而李秀宁则擦了擦眼睛,远远地对着那个黑衣壮汉喊道:“在这里等我!”然后就气鼓鼓地跟在杨玄感的身后进了枫树林。

    走入树林五十多步,确信了周围五十步内不会有人后,杨玄感停下了脚步,慢慢地转头面对了李秀宁,平静地说道:“李姑娘,你从洛阳一路跟随杨某而来,请问所为何事?”

    李秀宁的脸上飞过一朵红云,一跺脚,道:“明知故问!杨玄感,我们可是已经订了亲的,你又已经上过了门,自然是你去哪儿我就去哪!”

    杨玄感摇了摇头,道:“李姑娘,那天我败在你手下,没有把你带回门来,让大家见笑了。改天等我伤好了,我再上门讨教,只是在此之前,李姑娘若是跟着杨某到处行走,似有不妥。”

    李秀宁狠狠地一跺脚,两条漂亮的柳叶眉几乎要变成一个倒八字,她小声地吼道:“杨玄感,你是在装疯卖傻还是想赖婚?你明知上门比武迎亲只是个形式,我李秀宁早晚是你的人,还要跟我说这种话?”

    杨玄感叹了口气:“李姑娘,你是真的不知道唐国公为何会与我家结亲吗?”

    李秀宁先是微微一愣,然后撅起了小嘴,道:“我听娘说过 ,皇上和我们家的关系不是太好,而越国公却是当朝一品,朝中重臣,跟你们家结亲,对我们家有好处。”

    杨玄感正色道:“可是你娘有没有跟你说过,现在唐国公已经被重用为荥阳刺史了,说明以后皇上会对他青眼有加,不需要再通过结亲这种方式来为自己家撑腰了呢?”(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里追夫

    李秀宁摇了摇头,道:“只听娘提过一些,不是太明白,政治权谋是你们男人的事,我们女儿家要明白这么多做什么?”

    杨玄感心中暗暗叫苦,看这李秀宁的模样直爽真诚,不似虚伪阴险之人,说的应该是实话,那她应该是真的不明白这世家大族间暗自的斗争和角力了。

    于是杨玄感点了点头,道:“说太复杂的可能现在李姑娘也理解不了,我只说一句,你有没有感觉到你的父母现在对这门亲事不是太热衷?”

    李秀宁脸色一变,娇躯微微一慌,失声道:“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杨玄感苦笑道:“这还用问吗?李姑娘,你只要对时事稍微有些了解,就不会问这种问题了。这么说吧,你父亲唐国公在应承这门亲事的时候,跟我们家结亲是对你家有利的事,但是现在,再跟我们家结亲,可能就是你们家的祸事了,你明白了吗?”

    李秀宁一边聆听杨玄感的解释,一边在时不时地眨着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思考着,听到这里,她突然开口问道:“难道你们杨家也参与了前一阵子的汉王杨谅谋反?”

    杨玄感被李秀宁这一问,先是一愣,转而哑然失笑起来:“李姑娘,你应该知道,是我们父子领兵平定的杨谅叛乱,怎么可能去参与他的反乱呢?”

    李秀宁的秀目流转,眸子中却透出一丝疑惑,她的脸上写满了天真,问道:“那你们杨家既然没有参与谋反。现在越国公又是朝中的首辅。为什么说跟我们家结亲就成了祸事了呢?”

    李秀宁突然脸上闪过一丝怒气。直视着杨玄感的双眼,娇叱道:“该不会,该不会是你家又想跟皇上家结亲了是吧,想要把我一脚踢开?”

    杨玄感万万没想到这李秀宁的脑子里尽是这种奇思怪想,一下子给问得瞠目结舌,不知该如何解释,只是机械而本能地摆着手:“不是,不是这样的。李姑娘你想到哪里去了?”

    可是杨玄感越是这样,李秀宁越是不信,她的声音中带了几分哭腔,道:“好你个无情无义的负心汉,喜新厌旧,始乱终弃,你,你会遭报应的!”

    她越说越难过,眼睛里竟然很快就盈满了泪水,却又不想让杨玄感看到自己这副模样。一下子负气背过了身。

    杨玄感定了定神,他从小到大基本上没有和女孩子真正谈情说爱过。刚才李秀宁那番表现让他猝不及防,这下稍微安定了一些,平静地说道:“李姑娘,你误会了,杨某没有任何跟别人结亲的打算,之所以没有马上上门迎亲,主要是伤势没有平复,而皇上的诏书已下,让杨某速速去宋州上任,君命难违啊。”

    李秀宁转过了身,长长的睫毛下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闪烁着半信半疑的光芒,突然间她又板起了脸,道:“不对,你刚才还在说什么现在跟你们家结亲没好处,明明是你自己不想结亲,为什么又要编造这个要上任的理由?我们的婚事又不是大张旗鼓的公开大婚,只不过是你把我接过门罢了,根本用不了什么时间!”

    杨玄感叹了一口气,从李秀宁的一系列反应来看,他觉得眼前的这位佳人性格直爽天真,绝非心机深沉之人,也不太可能是李渊试图打探自己家内情的一个工具,这李秀宁肯孤身离家跟着自己,绝对不可能三言两语就可以打发走,看来是和盘托出实情的时候了。

    杨玄感看着李秀宁那双充满了疑虑和不满的美目,道:“李姑娘,在你心里,是不是觉得我们越国公府位高权重,深得皇上信赖?”

    李秀宁点了点头,道:“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现在越国公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尚书令,也是我大隋的第一重臣,就是去年平定杨谅的叛乱时,皇上也是把全国的兵权都给了他,现在更是让他营建东都,这难道还不能证明越国公的权势和地位吗?”

    杨玄感苦笑着摇了摇头:“李姑娘,事情不能这样看的,朝中的权力斗争不象是唐国公那样被外派成刺史就能看得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