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万岁的脸色微微一变:“这两个人我也知道,但他们一向是皇甫家的人,你举荐了他们,他们得了功以后未必会对你有好处,真的还要举荐吗?”

    王世充暗想,那皇甫绩之子皇甫偲,虽然长得挺象乃父,但是能力气质比起皇甫绩要差得太远,而刘全和冯孝慈都算是良将,这个结好他们的机会不能放过,于是王世充点了点头,说道:“下官全无根基,现在不想着把这几位弄成自己的亲兵部曲,只当卖他们一个人情,以后在军界中能互相扶持,帮衬一下,史将军要是调这两人有些为难的话,那下官就不勉强了。”

    史万岁摇了摇头:“调他们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是我听你举荐了五个人,都没有一个是你这里的家丁仆役,我看你这里也有不少壮士,难道你不打算从中选拔出一些忠诚可靠,又有能力的人,这次跟你一起吗?”

    王世充笑了笑:“刚才那五个都是仪同以上的将军,哦,不对,司马德勘现在只是直阁将军,还差一点,不过也差不多了,至于我这里的家丁仆役,您不是说了到时候可以作为我开府时的私兵和幕僚吗?这些人也不可能占那二十个将领的名额吧。”

    史万岁的眉毛挑了挑,嘴边也抽了抽,显然他是把这五个将领的名额算成了王世充自己的指标里了,一听王世充这样说,便有些不高兴了:“王员外,看来我们之间还有些误会,这二十个名额嘛,本来是想破格提拔一些你这里的异能之士的,但你既然推荐了这五个人,那我就没法再安排你手下的人啦,你可要想好了。”

    王世充微微一笑:“没事,这些人我作为自己的亲兵护卫,自己带出去,这样总行了吧,至于这开府之权嘛,史将军放心,我再加一百万,如何?”(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三章 抢钱抢官抢女人

    史万岁倒吸一口冷气,脸上的肌肉抽了抽:“王员外,你没说错吧,这可是一百万,刚才你凑了十万都这么费劲,这一百万怎么说来就来?”

    王世充的眉毛微微一动,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笑容:“刚才我心里算了一下,要是带上几百名护卫和私兵,出征宁州,这几个月的工钱也可以省下不少,另外再关闭几处店铺,咬咬牙应该还是可以,宁州那里金银财宝众多,打下来以后分战利品,有近千人一起分,我应该也可以赚回来不少。所以算算这账,还是值得,咬咬牙放点血,也要做成这事。”

    史万岁的双眼里闪过一丝神光,他连忙问道:“你说什么?南宁州这种不毛之地还会有大量的金银财宝?”

    王世充心中暗笑这史万岁实在是个只会打仗的土包子,连这个也不知道,但他脸上却摆出了一副惊讶的表情:“啊,史将军没听说过前西宁州刺史,现大理卿的梁毗当年在宁州拒金的廉政故事吗?”

    史万岁摇了摇头:“这种御史,文官我史万岁一向看不上,跟他们从无什么往来,究竟是怎么回事,说来听听。”史万岁说着说着,眼里开始放出光来。

    王世充娓娓道来:“这梁毗字景和,乃是西北的安定乌氏(在今甘肃中部)人,北周时代就入朝为官,做到了并州别驾,北周灭北齐时,也做到了分路行军总管长史的中级官职。

    大隋建立后,由于他一直耿直坦率,不畏权贵的名声。皇上让他做了大兴令。进位侯爵。

    梁毗执法刚正不阿。得罪了不少权贵,于是便被人打击,外放到了西宁州(在今云南)这个偏僻荒凉的地方当了刺史。

    当时的西宁州,还处于未开化的蛮荒阶段,原住民们还是原始部落,全是一帮战斗原始人。

    此地出产黄金,各部落的都有收藏黄金的习俗,而部落的酋长间也以黄金的多少来显示自己的地位与力量。于是互相间战斗摩擦不断。

    梁毗到任后,曾明文公告各个部落不许再为黄金而私斗,可各个部落都置若罔闻,人家为了这东西打了几百上千年了,岂是一个新任刺史说改就能改的?

    于是梁毗召集了各位酋长参加自己的宴会,这些酋长以为梁毗也是跟以前那些在此地大捞特捞的贪官污吏一样,便带了许多的金子来参加宴会,都想取得梁毗的支持,最好能借到一些隋兵来打仗,好让自己在这一块称王称霸。

    等到大家喝得酒酣耳热的时候。梁毗命人把这些酋长们献的金子全都抬了出来,酋长们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梁毗此举是何意,更有人问起来是不是嫌他们给的金子太少?

    结果梁毗当场对着金子大哭,边哭边说:‘ 这东西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服穿,你们这些人却为了这东西互相攻杀,现在你们把这东西给了我,我也有金子了,将来你们是不是也要来攻杀我了?’

    这些酋长一下子慌了神,全都跪倒在地,赌咒发誓说绝无此意。

    于是梁毗把这些金子全都还给了酋长们,这些人敬佩梁毗的人品,叹服他所说的道理,果然不再为了金子而厮杀了。

    梁毗在西宁州一呆四年,把整个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与少数民族间的关系也处理得非常恰当。那个现在造反的昆州刺史爨翫,在梁毗当西宁州刺史的时候,根本不敢动造反的歪心思。

    皇上听说了梁毗在西宁州的作为,把他征调回朝,接替杨远当了散骑常侍,大理卿(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专门负责刑狱终审之事。

    梁毗走后,时任南宁州总管的韦世冲没了人制约,就开始纵兵抢劫当地蛮夷的黄金和女子,激化了当地的矛盾,但当时韦世冲有大军驻扎,所以南蛮虽然愤怒,倒也不敢造次。

    直到开皇十五年的时候,皇上召回韦世冲,裁撤掉南宁州行军总管府,当地没有了强大的军队坐镇,爨翫以为中原大军来一趟不容易,才敢扯旗造反,史将军,可见这南宁州其实是有不少黄金财宝的。”

    史万岁听得连连点头,哈哈一笑:“太好了,那地方居然有黄金,看来这次平叛之余,也足够让我们的将士们发笔财了。”

    王世充低声道:“史将军,皇上如果没有明确的旨意让我等对当地的黄金财宝予取予求的话,我看这件事情还是不要做得太过份的好。毕竟宁州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当年诸葛武候平定南蛮,也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抢了点小钱,和当地的人离心离德,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也不利于我大隋在当地建立稳固的统治。”

    史万岁脸色微微一变,摆了摆手:“王员外,这你就不知道了,主帅出征,需要用各种手段调动下面人的积极性,尤其是这次深入蛮荒,不毛地带,大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背景离乡,去家万里,你只发那点军饷,还指望人拼命,这又怎么可能呢?

    当年你也是带兵打过岭南的,我听说当时你可是又是分田分地,又是打开番禺城的库房,直接给大家分钱的,为什么你可以这样做,我就不行了呢?”

    王世充叹了口气:“史将军,岭南的情况和宁州不一样,那里虽然也是蛮夷占了多数,但毕竟有大片的平地,也有象番禺、始兴、衡州这样的城市,我们在当地虽然也要依靠当地的蛮夷来协助治理,但并不是完全羁縻统治,至少在大城市里,还是有我们汉人的统治机构的,也有一定的驻军。

    可是宁州的情况完全不一样,那里完全就是深山老林,连路都没有,也没什么我们汉人的城池,当年梁毗所在的西宁州治所,也只不过是个不过三百步的小寨子,早已经废弃,即使我们这次平叛成功了,也不太可能在当地长期驻扎,到时候还是得依靠当地的蛮夷来治理各个部落。

    当年蜀汉的诸葛武候为什么要七擒孟获呢?就是因为军事上解决宁州容易,但要长治久安,让这些蛮夷真心归服,那可就难上加难了,所以象爨氏这样的汉人,到了当地也只能蛮夷化,变成蛮夷的头领,而不是能让蛮夷们毁林种田,建造城市。

    所以这次南征,也不能结怨当地人,诛除首恶即可,要是纵兵大抢黄金,那我们大军一走,蛮夷还是会反叛的。”王世充说着说着,有些后悔把宁州出产黄金之事跟史万岁透露了。

    史万岁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我是这次平定叛乱的大将,我的任务就是抓到爨翫,消灭带头叛乱的几个部落,至于我走之后,这些蛮夷是否会继续作乱,那就不是我需要管的事情。王员外,你的意思我明白,但那是高仆射,杨仆射这些宰相们考虑的事情,这次我没有接到护送地方官员上任的命令,显然朝廷只需要杀一儆百,至于以后的事情,那就不是我负责的了。

    你跟我说什么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事,没有任何意义,诸葛亮平南只是为了安定南方,然后北伐中原,所以他需要的是让南边的蛮夷不闹起来,自然要攻心,可我这回的任务就是平叛,而且这次我挑选的将领和亲兵部曲们,都要从此战中得到好处,要不然下次再有战事,他们就不会追随我了。

    王员外,其实对你也一样,你如果不分这些仆役庄丁们黄金,他们会不跟你要这几个月的工钱?你这百万钱的损失,你又准备从何弥补呢?大丈夫把脑袋别裤腰带上去拼命,无非是个功名富贵而已,放在眼前的富贵都不去取,那还折腾个啥劲?”(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交易达成

    王世充听到史万岁说出这些话,知道再劝也是没用,史大将军打仗的目的除了升官,更是要发财,没有这些金钱的驱使,他也无法让手下的骄兵悍将们在艰苦的行军条件下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于是王世充只能退而求其次,小心地建言:“史将军,下官认为您说得很有道理,士兵们只有在重利的刺激下,上了战场后才能成为虎狼,只是这次按圣谕,三万大军里两万是蜀地军队,这些人只怕和我们不会是一条心的,您看到时候分战利品还要带他们吗?”

    史万岁听到这话时,眉头舒展了不少,但脸上还是愁云浮现,他叹了口气:“我现在也是在为这件事情烦心,只有关中这一万部队和二十员部将是这次我准备分钱的,那些蜀地的军士,很多都是蜀王杨秀的人,也不是我们关陇一系,我并不想给他们什么好处,王员外,你一向足智多谋,可有什么好办法?”

    王世充早有准备,“嘿嘿”一笑:“刚才史将军不是说了嘛,这南征路上,保证后勤是首要之事,真正作战,有个一万左右的关中精锐就行了,所以一路之上的这些后勤补给点,就让那两万蜀军分散把守,而蜀王殿下派来的将领,也都分别率领这些蜀军负责后勤,最后总攻南蛮的老巢时,保证没有这些外人参与,就可以啦。”

    史万岁面带喜色,连连点头:“这个法子真不错,王员外。只是这样只留蜀兵在后面看守。会不会也太明显了一点。会招致蜀王殿下的怨言?”

    王世充眼珠子一转,笑道:“这个事情嘛,也好办,到时候蜀王殿下想必会派一两位心腹率亲军过来的,您到时候把这些人伺候好就行了,分得的金银,还有攻占敌巢的战功分他们一份,想必这些人回去对蜀王殿下建言的时候。就不会把史将军的行为向上报告了。”

    史万岁的嘴角边露出一丝笑容,拍了拍王世充的肩头:“王员外,你果然精明过人,这个法子好,就听你的。你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吗?”

    王世充微微一笑:“就是刚才跟您提的,调这五个人过来为将,另外世充想带上千余人左右的家丁仆役,放心,这些人的军饷和战后战利品的分配不劳您多费心,由我来自行解决。只是世充没有开府之权。到时候这批人以何名义带出去,还要麻烦史将军多多费心。”

    史万岁大手一挥:“这个没问题。你是这次皇上亲点的出征将领,就算没有开府权,最多也只是不能招幕僚罢了,亲兵护卫还是可以有几百人的,多出来的人你可以分派到你保举的那几个将军名下,但还是跟你的护卫统一行动,这件事我会帮你罩着的,你放心。”

    王世充点了点头,又行了个礼:“那就有劳史将军了,一百九十万钱,我需要些时间准备一下,这几天先给您送几十万过去,剩下的钱等回来后再一并送上。”

    史万岁笑了笑:“不必,我们同朝为官,这次又一起出征,这事不急,你王员外既然这样承诺了,我这里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接下来的几天我还要挑选其他的将领,还要去挑选右屯卫大营中的出征部队,忙的事也多啊。

    你那里的五个将领的调令我会发出,但只有让他们一路快马跟上大军报道了。其他的事情王员外你可以自己看着办,三天后我们点将台见,到时候我该叫你王将军了。”

    王世充神情肃穆,以拳按胸,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沉声道:“是,史元帅。”

    片刻之后,王世充倚在三楼的护栏上,一脸阴沉地看着史万岁志得意满地钻回到他的那辆车里,然后放下帘子,在那十几名身穿便服,却是背弓持剑的护卫的警戒下,向着山庄偏门的方向而去。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王世充的须发,而他的思绪也在飞快地旋转着,想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那入神的思考,就连走上楼来的安遂玉站在他身后好久,王世充都没他发觉。

    这样过了小半个时辰后,王世充差不多理清了思路,伸了一个懒腰,一转身,只看到安遂玉浅笑盈盈地看着自己,这才笑道:“阿玉,今天真辛苦你了,怎么站我背后也不打个招呼呢?”

    安遂玉顽皮地眨了下眼睛:“行满,你知道吗?我最喜欢你这种出神思考,专心致志地做事的样子,你这个样子最帅。”

    王世充心中一动,把安遂玉搂到了怀里,在额头上亲了一口,笑道:“我最喜欢你这样安安静静地依在我怀里的样子。你这个样子最美。”

    安遂玉脸上的笑容一闪而没,转而幽幽地叹道:“行满,你也在家呆了两年了,该出去闯番事业啦,今天的事情我能猜个大概,是不是朝廷又要征战了?不然史万岁这样的大将为什么会来找你?”

    王世充松开了怀里的安遂玉,捧着她的脸,直视她那双美丽的眸子,点了点头:“不错,前几天西南那里的宁州叛乱,消息传到京城,朝廷准备派军队去平叛,史将军就是这支军队的主帅,而我也被高仆射在皇上面前举荐,给点了将,三天后就要出发,阿玉,这一去可能要半年多,生意上的事情,还有玄应,就得多麻烦你操心了。”

    安遂玉有些意外,秀眉微蹙:“宁州?就是你们汉人三国时那个大丞相诸葛亮七擒蛮王孟获的地方吗?怎么这次是去那里?”安遂玉来中原后也在做生意之余恶补了不少史书,尤其是前两年怀孕的时候不能出来做生意,那一年基本上都是读经看史,对春秋以来的历史也算了解个七七八八了,就是她爱不释手的一卷史书。

    王世充轻轻地叹了口气:“是的,这次朝廷对付南蛮的叛乱,不准备出动大军,只从关中调一万右屯卫的军队,加上蜀地的两万本地士兵,一共三万人,去平定宁州的叛乱,难度不是太大,就是路程遥远,来回怕是要大半年的时间了。”

    安遂玉笑了笑,嘴边露出一个小酒窝:“行满,你这回可是给皇上亲自点了将,回来后想必会有升职吧。”

    王世充想到了刚才史万岁的话,一下子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他坐回到了那张虎皮大椅,靠着背,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这次很难说,我隐隐地感觉到,史万岁这回可能要出事。”

    安遂玉一听,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上前一步,抓住了王世充的手,声音都在发抖:“出事?怎么回事?行满,你是说这仗有可能会输吗?”

    王世充睁开眼,摇了摇头,沉声道:“不,在战场上是不会输的,但史万岁把这仗看成了发财的好机会,今天来这里也是跟我明码标价地作交易,刚才我说漏了嘴,把宁州盛产黄金珍宝的事情告诉他了,只怕他在打胜之后,会纵兵抢劫,这样一来事情就会变得严重了。”

    安遂玉听到这里,松了一口气,笑道:“行满,只要不是战阵上有危险,那就不会有事。

    再说了,打赢了以后放手让士兵们去抢劫战利品,不是各个军队都在做的事情吗?以前我们突厥人打仗就是为了抢掠,牛羊、人口、财宝、还有草场,都是我们作战的目的,要让士兵卖力作战,战利品的抢劫或者说分配就是必须的。就是你,以前为了激发士气,不也开仓分地吗?”(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五章 绑架肉票

    王世充摆了摆手:“不一样,宁州并非化内之地,那种地方打下来也守不住,我觉得高仆射和皇上的意思是要恩威并施,严惩叛乱元凶,然后再派出得力能臣到那里驻守,以保宁州的长治久安。史万岁那么一搞,宁州人心尽失,以后只怕也很难统治了。”

    安遂玉笑道:“那么皇上这次派了官员跟你们一路过去,战胜后就地上任吗?”

    王世充微微一愣,摇了摇头:“这倒是没听说过,上午的廷议才决定了南征的主帅,现在除了史万岁和我二人外,连其他的将军都没有定下来,三天后就要开拔,看这架式,也不会有行政官员随军安抚和上任的。”

    安遂玉点了点头:“这就是了,既然不会保护官员上任,那就是皇上只打算平叛,没太多考虑战后的事情,要是连皇上和高仆射都不考虑这些,你又凭什么让史将军这样的将领来考虑这种军国大事呢?”

    王世充一下子笑了起来:“阿玉,你想的毕竟太简单了,这个事情还牵涉到蜀王杨秀,没这么容易的。

    史万岁想着靠打仗升官发财,可问题是有这想法的不止他一个啊,那个杨秀更是个贪婪残忍之人,这回又有他的两万蜀兵随军出征,要是史万岁到时候只顾自己发财,不把杨秀喂饱了,到时候宁州一乱,那皇上就会追究起这些事情来了。”

    安遂玉的凤目之中眼波流转,沉思了一下。抬头道:“行满,你的意思是,只要史万岁跟杨秀能分赃均匀,不互相揭发,就不会有问题吗?”

    王世充叹了口气:“不,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如果平叛过后,宁州能持久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