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阴雄-第10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微微一笑:“在外面我一直给老兄你面子,叫你大论,其实你现在已经是小论(副相)了,只不过你的族人还不知道这点罢了,夺了你大论之位的,正是你的好朋友芒布杰尚囊,但你们这么多年的友谊,也随着那次庆功宴上他的作歌反击,而彻底完蛋了,他是北进吐谷浑的忠实拥护者,因为他的部落就靠着那里。但你的娘部落,一向是在吐蕃南端,所以从自己部族的利益上看,你是希望能打开巴蜀这条通道的,对不对?”

    邦赛色则咬了咬牙:“你都知道了,还问什么,我已经不太可能有援兵,只有这两千多人,你要我如何打汉中?”

    李靖哈哈一笑:“你现在是只有两千多人,可是你可以发展壮大自己啊。跟汉人你们是习俗迥异,很难共处,但是跟羌人,氐人这些异族部落,你们却是血脉相通,想要收服,并不困难吧。再说了,你可以悄悄地跟在庞玉的败兵后面,等他进汉中的时候,再一举突袭,连攻城战都省了呢。”

    邦赛色则脸色阴沉,双眼中光芒闪闪,一言不发。

    李靖正色道:“汉中那里,即是古之梁州,一向是羌氐杂居,五胡十六国时期,氐族杨氏曾经在仇池那里建国,立国百余年,成为一股势力,即使是现在,汉中那里的羌氐部落也足有二十多万人,这些都是大者万余,小者数千的小部落,以你的实力,征服他们并不困难。到时候你可以在汉中自立,进可以向西北攻入吐谷浑,策应吐蕃北上的行为,甚至是夺取吐谷浑之地,献与赞普,重新获得他的信任,退也可以接受我们家主公的封号,成为一股势力,不失中原王候之位啊。”

    邦赛色则长叹一声:“原来我的计划,已经全给你猜到了。既然如此,我没什么好说的,你们汉人有句话,叫富贵险中求,我要在汉中,确实有招纳羌氐部落的好处,但也给推到了对付李唐的第一线,等于为你的巴蜀看门了,别的我不求,只求一件事,就是粮草。我的战士太少,只能打仗,不能屯田,所以这一块,需要你的帮忙。”

    李靖哈哈一笑,伸出了手:“粮草包在我身上,汉中就拜托老兄了,咱们一言为定!”

    邦赛色则伸手与李靖对了掌:“一言为定!”

    

    友情提醒一下在订阅本书的忠实书友们,最近起点app功能调整,本章说功能需要在app的阅读页界面上,打开右下角的设置,然后在本章说功能里选择打开本章说,这样就可以对每章节即时进行评论了。

    另外,欢迎大家加入书友群讨论接下来的剧情和走向,王世充和天下无敌的李唐决战在即,他需要各位的献策献计,群号219263410。

第二千四百三十二章 裂土封王

    洛阳,太尉府,内殿。

    王世充已经换了一身黄色的龙袍,在这密室之中,他已经开始提前过起了皇帝的瘾,而这个只供机密心腹们商议要事的密室里,现在只有他和魏征二人,看着手中的塘报,这个一向稳如泰山的阴雄的手,都因为激动而在发抖,他喃喃地说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药师,药师他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魏征的脸上也尽是笑容:“这两年多来,李靖如同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一点消息也没有,我无数次地试着要跟他联络,都如同石沉大海,大概那只报信的飞鹰,被他严格地控制住了,不在巴蜀成功地扬旗,他是不好意思向我们报信的,所以,我们这里的情况他都清楚,而他那里的事情,却是一无所知。”

    王世充放下了这份塘报,长叹一声:“这几年,真的是苦了他了,藏在那些巴蜀的崇山峻岭之中,与蛮夷为伍,忍受着毒蛇虫蚁之苦,奔走四方,从吐蕃到南中各部,都被他串联,还有那成都的高表仁,以及蜀郡各地的官吏,都被他一一搞定,这回大破唐朝的征蜀军队,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只怕连李渊都没有料到,在他的南方,突然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劲敌。”

    魏征点了点头:“最让人拍案叫绝的还是对邦赛色则的那些吐蕃兵的使用,现在这两千吐蕃精兵已经攻陷了汉中,挡在了李靖的巴蜀和李渊的关中之间,并且大规模地在汉中招纳当地的羌氐部落,我看,搞不好还有进军关中之心呢。”

    王世充笑着摆了摆手:“吐蕃人没这个本事,要是两千人马就能打进关中,那李渊可以去自杀了。李靖虽然在塘报里没说,但我能猜得到,邦赛色则这个吐蕃首相,只带两千本部兵马南征,一定是和囊日赞普起了矛盾了,我在吐蕃的眼线一直向我传递那里的消息,这些年来邦赛色则领兵四处征战,打下了大片疆土,一如李世民之于李渊。所以,受到囊日赞普的猜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他带兵远征,留下部落在吐蕃,显然是一向效忠的表示,也不可能真正地在汉中自立,依我看来,他招纳那些羌氐人,是想在囊日赞普进攻吐谷浑的时候,出兵相助,这样才能体面地回吐藩,重新得到君主的信任。”

    “李唐也不傻,他们应该也能看出这邦赛色则的心思,这时候他们的主要战略方向,是中原和河北,为了一个汉中,出大军去争夺,有些不合算。所以,我料李唐会和汉中的吐蕃人达成某些协议或者是默契,甚至邦赛色则有可能转而接受李唐的封号,在那里盘踞,形成一个隔绝巴蜀和关中的缓冲区。”

    魏征笑道:“如此一来,李靖就有时间在巴蜀招兵买马,然后按他说的这样,先是顺江而下,招降夷陵一带的许绍,然后找机会再去攻击荆州的萧铣,夺取江陵,江夏等地,这样一来,就能和占据了南阳盆地的我军,真正地战略会合了。”

    王世充点了点头:“那我们就要助药师一臂之力了,玄成,以皇泰主的名义拟旨,封李靖为蜀王,上柱国,左骁卫大将军,检校尚书左仆射,益州道行台大总管,都督梁,益,宁,荆,湘,江,雍州诸军事,开府建牙,便宜行事,一应军政要务,可自行决定,不必请示!”

    魏征哈哈一笑:“主公,这可是你出手最慷慨的一次啦,国王王位,行台大总管,等于是裂土封疆,当年的韩信,也不过如此吧。”

    王世充笑道:“李靖的本事不比韩信差,而且他到现在还忠于我,而不是借机自立,真的是不容易。值得这个封赏,现在我在中原需要稳定局势,向东扩地,而李靖可以先去对付相对好打的萧铣,等平定荆湘之后,我的后方就是彻底无忧了,那时候,才是我跟李唐决战的时机!”

    魏征勾了勾嘴角:“可是,主公不是跟萧铣有过相安无事,和平共处的协议吗?而且这些年来,萧铣也是一直遵守这个协议的。”

    王世充冷笑道:“协议?只有在撕毁之前是有效的,能维持我和萧铣之间平衡的,是实力,而不是什么一纸盟约。”

    “再说了,我跟萧铣当年是秘密协议,连以血盟誓都没有,这算什么?萧铣不来打我,不是因为他有多守信,而是他自己清楚,荆州兵想要北出中原,与骑兵在平原上对战,那是几无胜算的,搞得不好就会给反推回去,所以,他也同样是柿子找软的捏,去打江州的林士弘,岭南的那些叛乱俚僚酋长们。”

    “前几个月,他派长史刘洎领兵,率军五万越过五岭,进入岭南地区,击败了当地割据的几股俚人势力,其他各大股的部落首领们,以逃回高州,罗州那里的冯盎为首,都向萧铣投降了。就连在交州的丘和,高士廉等人,也向萧铣遣使请降。”

    魏征点了点头:“他的实力确实涨得很快,所以我很担心,李靖要是这时候跟萧铣开战,是不是合适。主公,我们在襄阳的兵力不过万余,又是以前的瓦岗山寨降卒,战斗力一般,很难帮上李靖的忙啊。要不,把给您遣散的那些州郡兵,再重新征召起来,以作南征?”

    王世充摆了摆手:“完全没有必要,其实现在萧铣看起来地大兵多,但在我看来,只是虚胖,越是这样,越是危险。”

    魏征的神色一变:“主公这是何意,请赐教!”

    王世充笑道:“因为萧铣称了帝以后,就变得猜忌心严重了,不,应该说他一直是个阴沉猜忌的人,绝不容人在自己之上,这从他阴了沈柳生就能得到证明,而且,你看他明明有董景珍,雷世猛等起家大将,却不用他们攻打岭南,反而要刘洎这个文人将兵。这信号已经很明显,他信不过这些曾经的旧部,只怕清洗这些大将们,就在眼前了。”

第二千四百三十三章 驱虎吞狼

    江陵,梁国皇宫,无极殿。

    萧铣一身黄色龙袍,坐在御椅之上,眉头深锁,看着这座偏殿上站着的一个紫袍官员,一般来说,身着三品以上紫袍的,应该是一些白胡子老头,可是现在站在萧铣面前的,却是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眉目疏郎,留了一把漂亮的小胡子,正是萧铣的头号智囊,中书侍郎岑文本。

    和几年前比起来,萧铣也已经有些老了,岁月的风霜在这个梁朝皇帝的脸上也留下了不少痕迹,皱纹开始在他的额头上浮现,头发中也夹杂了几根白丝,当年那个二十出头,意气风发的少年,也已经成了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只是那股子帝王气度,却是不怒而威,尽显无疑。

    岑文本勾了勾嘴角,说道:“陛下,您真的想好了吗,要休战罢兵归耕?”

    萧铣叹了口气:“四十多万军队,养起来太麻烦了,这些都是壮男,长年从军在外,不去种田,导致现在荆湘一带大片良田荒芜,国家的粮食收入,每年只能勉强维持,存不下粮食,万一碰到灾荒,就要出大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没有保留如此庞大军队的必要,现在我们大梁国的地盘,已经南极大海,西至夷陵,东到豫章,北及南阳,地方数千里,人口六十多万户,在这乱世之中,已经是强大的势力了。”

    “可是现在我们再想发展,也是殊为不易,夷陵的许绍,我们几次派兵讨伐,都不能取胜,这里并不好打。南边的丘和,也已经以交州来降,去年刘洎率军平定岭南之后,那里的局势稳定。东边的林士弘,长年在豫章一带与我军拉锯,互有胜负。至于北边的南阳那里,王世充已经在接纳了朱桀之后,抢占了襄阳,但他没有留下大军,只有万余二线部队驻守南阳,看起来他是准备继续遵守跟我们的协议,以南阳为界,与我们和平相处。”

    “如此一来,我们现在用兵的方向就只有两个,一个是东边的林士弘,另一个,则是在汉东淮水一带的那个显州土豪杨士林,他打跑了朱桀之后就一直在这里盘踞,我们如果想要兵出唐,邓,向两淮发展,就要打他。”

    岑文本摇了摇头:“不,两淮是王世充志在必得的地方,他现在几乎停止了对别的地方的扩张,唯有对两淮之地,在全力攻击,徐州已经落到他的手里,接下来就是江都了,我料在一年之内,他一定会控制两淮到江北之地。我们这个时候打杨士林,就是要跟王世充争夺淮河一线,要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了。”

    萧铣点了点头:“你说的一点不错,所以我们现在不能动杨士林,至于林士弘,对付他只要数万兵马即可,用不着这么多,如此一来,岭南那里留个三万兵马坐镇,江陵这里留个两万人,北边的南阳一带留下两万军队,而上游夷陵那里,派骁将文士弘率三万人左右防守即可。这么一来,我们保留十二到十五万的军队,其他的军队,则可以回家务农耕作,有战事时再征召即可。”

    岑文本长叹一声:“陛下,您的想法虽好,但是如此一来,各位统兵大将,王爷(萧铣给当年起事拥立他的雷世猛,董景珍等人全都封王,出手不可谓不大方)们,就等于没了自己的军队,这乱世之中,没了军队就没了一切,您这样做,不怕他们会反叛吗?”

    萧铣冷笑道:“这就是朕这回要下此诏令的根本原因,雷世猛,董景珍,张绣,杨道生这些人,当年以为有拥立朕之功,这几年越来越放肆了,他们一个个拥兵数万,割据州郡,对朕的命令,都是听调不听宣,如同独立王国,朕几次让他们出兵去攻打林士弘,却是一个个推三阻四,找各种理由不成行。”

    “而且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都是招兵买马,不交赋税,反而要朕去补贴他们。花着朕的钱粮,却建立自己的势力,现在他们的反行已经初现,再不制住,只怕朕的这个皇位,也快不保了。”

    岑文本摇了摇头:“陛下,您这样一来,是削所有功臣们的兵权啊,他们肯定会人人自危,联手相抗的,这样一来,我们大梁可是有内战的风险,现在王世充和李渊都与我们直接接壤,那个李唐宗室李孝恭,也率兵两万,一直在上庸一带驻扎,对我们这里虎视眈眈,一旦诸将叛乱,外敌一定会趁虚而入啊。”

    萧铣的眼中光芒闪闪,显然也在思考着岑文本所说的话,他叹了口气:“你说的这些,朕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岑爱卿,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既削了这些人的兵权,又不至于闹出大乱子吗?”

    岑文本微微一笑:“其实陛下之忧,臣也一直在思索着解决之道,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是八个字,分化瓦解,驱虎吞狼!”

    萧铣的双眼一亮:“说详细点,怎么个分化瓦解,驱虎吞狼?”

    岑文本正色道:“这些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好,董景珍和张绣的关系尤其恶劣,当年合兵打湘州的时候,就各自保存实力,弄得不愉快,事后董景珍更是千方百计地挤走了张绣,两军几乎火并,还是陛下你让张绣转而去攻略岭表各地,把这些地方封给了他,才算勉强制止了内乱。”

    “但经此一事,两人已经完全翻脸,董景珍一直派他的弟弟董景华,驻守在湘州南边的鹰潭一带,监视和防备张绣。”

    “可是这个董景华的兵,是新征召当地的农夫所形成的民兵部队,陛下这回既然想要休耕,就不必对所有的将领们发布这条命令,只需下诏,象董景华的部队,未经朝廷允许私召,这种部队优先解散,并把董景华所驻守的鹰谭,划给张绣。”

    “如此一来,董景华必然咽不下这口气,一旦两边起了冲突,陛下就要迅速表态,董景华为叛军,让张绣平叛。这样一来,肯定会逼反董景珍,陛下只需要出动江陵军队,配合张绣灭掉董景珍,就能除掉湘州的这个心腹大患了,如此一来,江陵就彻底安全啦。”

    萧铣微微一笑:“岑爱卿,你的想法和朕完全一样!”

第二千四百三十五章 萧铣的如意算盘

    岑文本脸色一变,急道:“陛下,不可,万万不可。”

    萧铣的眼中冷芒一闪:“有何不可?张绣和董景珍又有什么区别?一样是飞扬跋扈,不听调令的家伙,一样是想要割据自立的军阀藩镇,朕不消灭了他们,又如何能振兴皇权,推行号令?”

    岑文本咬了咬牙:“可是,可是张绣毕竟是有功之臣,又不象董氏兄弟那样公然违抗了您的命令,杀之只怕会失人心哪。”

    萧铣冷笑道:“他纵兵掳掠湘州,朕可没允许他这样做过,董景珍谋反,罪在其身,与百姓何辜?他杀掠朕的子民,这还不是死罪?岑侍郎,你当时劝他他都不听,这样的人,以后也不可能制住的。现在杀了,总比以后造反的好。”

    岑文本一抬头,正撞上萧铣眼中的杀气,刚要出口的话一下子缩回了肚子里,他叹了口气,跪下磕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铣看着在地上的岑文本,叹了口气:“景仁啊(岑文本的字),你我之间,名为君臣,情同手足,跟他们这些人不一样,有什么话,你还是要跟朕直说,不要拘于君臣之礼。”

    岑文本咬了咬牙,站起了身,摇了摇头:“陛下,您这样虽然可以收回兵权,但是也会让带兵大将们人人自危,长此以往,只恐人情离附,碰到强敌入侵,将如何应对?”

    萧铣勾了勾嘴角:“就是怕强敌入侵时,这些人会拥兵自重,观望不前,所以现在才要下手除掉他们。前两年朕一是顾及他们是起事元勋,从龙建功,二是也念着以前朕在荆州四处串联起事时,他们也算尽力配合,所以才容忍至今。”

    “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变了,天下的大乱,也差不多要到了尽头,李渊一统西北,又打败了刘武周,尽得并州之地,窦建德雄起于河北,尽得山东之地。”

    “至于中原,王世充已经一统,杜伏威和李子通,沈法兴在江南的三方混战,也快要到了决出胜负的时候。巴蜀那里,李靖奇迹般地扬旗,瞬间就割据一方,现在他北出汉中,东进夷陵,许绍只怕很快要倒向他。如此一来,我们会陷入王世充的西,北两面的巨大压力,你能把我们大梁的希望,寄托在王世充的那个口头承诺上吗?”

    岑文本的面色凝重,认真地点了点头:“确实,现在的环境越来越恶劣了,强敌环伺,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更是要团结一致,收取人心才行。臣以为,杀一个董景珍就可以了,张绣他们,如果肯主动效忠陛下,是不应该动的。这回张绣不就是乖乖地听命出兵了吗,说明此人还是忠于陛下的。”

    萧铣的眼中冷芒一闪:“景仁啊,你不要弄错了,张绣这回肯出兵,不是因为他忠于朕,而是因为他想得到董景珍的地盘,好处。朕这回要测试他是否忠诚,就是让文士尧领兵与他共讨那董景珍,事后向他宣布,这湘州将收归大梁直属郡县。如果他是忠臣,就应该秋毫无犯,如此,朕自然不会杀他。但是他却因为认定了朕出尔反尔,于是泄愤式地纵兵掳掠湘州,哼,他是在杀掠湘州的百姓吗?他只怕是想要杀朕吧。”

    岑文本叹了口气:“如此,确实是他的取死之道了,只是这些事情,外人并不知道啊,如果不是陛下跟臣解释,臣也不知道这其中竟然有这样的曲折。陛下可以把此事公之于世,以换取众人的理解啊。”

    萧铣摆了摆手:“没这个必要了,再怎么解释,这些人也都会以为是朕想要收回兵权才这样做的,哼,这样其实也挺好,雷世猛这回就挺识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