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探宝天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了眼急急逃开了。

    如此,张瑞秋最终只得真空上阵,仅披着一领浴袍罢了。

    接着又拿出电吹风,张妹妹开足马力对着湿衣一劲猛吹,希冀尽快把衣物弄干,尤其是至关重要的小内内。

    不知是夜宵真的难买,还是胖子“知情识趣”,原说好是半小时,但直过了一小时敲门声才轻轻响起。

    这时至关重要的内衫衣物已被勉强弄干,张妹妹急忙穿妥、避免走…光,才问清了屋外真是胖子归来,打开保险,放人进来。

    “快来吃。正巧见一家小店有热粥出炉,就买了一盆回来。暖身暖胃,吃了回回气。”

    浴后的张瑞秋清丽动人,许鼎见了不禁一愣,但随即目光清明,转身收拾去小桌上的杂物,把新买的粥碗端出。

    而见到胖子竟如此君自制,张妹妹也不由好感又加,暗叹对方是真正绅士。

    新熬的白粥热气腾腾、入口香甜,许鼎又拿出白天列车员大妈送的炒辣酱,端的又香又辣,极是下饭。

    不过张外宾显然不太适应辣食,反倒是连喝两碗白粥,吃完打嗝不断,自己还红了脸。

    一人把剩下的粥食都吃干净,又收拾了台面,胖子便新烧了热水、拿出茶包,给自己和张妹妹都泡上一杯绿茶。

    “你不洗一洗吗?会着凉的。”

    直到这时张瑞秋才想起来对方为了救她也是浑身湿透,不由担心道。

    “我?衣服早干了。胖子体热嘛。”

    许鼎却是无谓笑笑,同时指指身上汗衫,果然已干了七、八分。

    “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了。白天在火车上,刚才又在小湖,都是你帮了我,不然”

    放下茶杯,张瑞秋看着许鼎,又忍不住感激道。

    孤身在外,一日之内得到同一个陌生人两次救助,还都是紧要非常,信…教的张妹妹几乎要将对方认作自己的守护天使了。当然,这个天使的体型实有些过于圆润。

    “刚才不都谢过了嘛,不用客气了。”胖子摆摆手,就想摸根烟出来点上,却想起剩下的半包特制卷烟都湿光打了水漂,只得讪讪放下手,随口道:“瑞秋你是abc?回华夏游玩还是探亲?”

    “我出身在三藩市,父亲是华裔,母亲也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不过老家在湾湾。”没有隐瞒,张妹妹直接道:“这次回故乡,我是来探宝的。”

    “探宝!?”

    听到这个词,胖子当即一愣,眼神亦变得怪异。

    一个海外归来的丫头片子也敢大言不惭要在华夏探宝?这让本土的摸金校尉和洛阳鸭子们情何以堪?

    “是真的,真探宝!”见胖子目光古怪,张妹妹当即轻呼起来:“是我张氏祖上留下的一件宝物,但不知藏了哪里,只留下一点模糊的线索。这次我也是瞒着家里偷偷出来探宝的。”

    “是这样。”胖子点点头,不说不信、也不真信,便又多问一句:“不知你祖上是?”

    “张廷玉。”

    张瑞秋昂首骄傲道。

    “噗!”

    才听到这名字,许鼎直接一口茶水喷出来,差点溅到对面的张妹妹。

    “谁!?你说谁?”

    “张廷玉!”

    “上廷下玉、字衡臣、号研斋、康雍乾三朝宰辅?”

    胖子终于端正颜色,看着张瑞秋,一字一顿道。

    “正是家祖!”

    张妹妹重重点头,笑容明丽,似对胖子如此熟悉家祖事迹很是开心。

    “偶像啊,张大小姐,偶像啊!”胖子一下变得莫名兴奋,就“腾”地站起身,在屋里转来转去:“九龙夺嫡我看了不下十遍,最佩服的就是你家张大人了。‘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真达人啊!”

    “嘻嘻。”

    见许鼎手舞足蹈,张瑞秋亦笑意连连。

    “那张大人留下的宝物找到了吗?”

    兴奋过一圈,胖子控制住情绪,坐回张妹妹对面,就开始八卦打探。

    “还没有。好难找呢。”

    可惜张瑞秋只是摇头,似有为难。

    “很难找吗要不,我帮你一起,怎么样?”

    这时,胖子忽然毛遂自荐,态度很是积极。

    “你帮我?”

    张妹妹一下没反应过来,也是一愣。

    “你可别小瞧我啊!本人虽然低调,却有真才实学,更满腹经纶,尤擅猜谜探宝,人送外号‘探宝达人’、‘夺宝奇兵’、‘印第安纳琼斯的传人’”

    仿佛劣质的推销员,胖子唾沫乱飞,好一通拍胸自夸。

    “哧‘印第安纳琼斯的传人’”

    见此,张瑞秋再忍不住,笑出了声。

    “真是‘穷斯’的传人,‘吊丝’嘛”

    胖子还不停地给解释,弄得张妹妹更是捧腹。

    “好啦,我信你的,现在就正式邀请许先生你协助我一起寻找宝物。”

    不能再让胖子耍宝下去,张瑞秋忍住笑,道。

    接着,她便转身从自己的背包中取出一只用防水袋严密包好的匣子,递到对方面前。

    随即胖子怪样收起,严肃面容,轻轻接过。

章十三 古扇() 
接过袋子,许鼎先轻轻一掂量,忽又放下,直接转身去将双手仔细洗净擦干,才重新出来开袋取匣。

    见到这番举动,张瑞秋也是极满意,不由笑容又盛。

    打开匣子,只见其中盛放着一条用明黄丝绸裹着的细长事物。但看其身形,胖子心中已有几分猜测。

    果然,展开黄绸,里面确是一柄古扇:

    玳瑁为骨、云笺为面、素雅端丽、宝光内涵,让人见之心生欢喜。

    凝了凝气,许鼎将折扇取出,轻轻折开,眸光又亮。

    但见在素黄扇面上,有一巨象昂然矗立,身披彩衣、头戴璎珞,足踩祥云、身撒鲜花,一派庄严气象。

    只有一点甚奇,这巨象生有六只长牙,分作两列、密密朝天,与普通象形很是不同。

    胖子细瞧了片刻,又翻过来,便看到扇子另一面书有三个大字:“何必猜”,却未见落款钤印。

    “何必猜”

    皱皱眉,许鼎对此三字似有印象,却又一时想不起出处来源。又觉字迹笔力刚硬,仿佛精钢铸就,百折不挠。

    “这扇子就是家祖临终前留下的,说是关乎一件国器重宝,命家中子弟务必善加保存。”

    见胖子久久不语,张妹妹便主动开声。

    “国器重宝?”

    许鼎抬起头,不由一愣。

    “国器重宝”,何等触目惊心之词,且出自清三朝元老之口。如果不假,其后牵扯的事物必定惊人,更可能引出滔天事变。

    “是。”见胖子疑问,张妹妹再三点头肯定:“家祖的确是这样交代的,爷爷和父亲不会骗我。”

    “恩。”胖子也点点头,轻轻抚过温润如玉的玳瑁扇骨:“这扇子是老…东西,不但保存极好,样式更像清宫廷造办处出品,实在难得。”

    “这你也能看出来?”

    盯着许鼎,张瑞秋似疑似叹。

    “都说我是探宝达人了,你别不信啊。”

    白了眼张妹妹,胖子继续低头瞧扇。

    “嘻,我信啊。”张妹妹轻声一笑,不自觉也凑了上来,指指扇子道:“可惜家里一直藏得严,也不愿意去追查那个‘国器重宝’,就耽搁了几百年,都没个结果。”

    “所以你就偷了东西,翘家跑出来?”

    “不是偷,就是拿了出来转转,我留下字条的再说,家里的东西,怎么能叫偷呢”

    受不住胖子鄙夷的目光,张妹妹尴尬着一通解释,仿佛“孔乙己”附体。

    “那你从扇子里找到啥线索了?”

    张瑞秋面皮薄,许鼎也不多打趣,便转回正题。

    “没有”

    接过胖子递回的扇子,张妹妹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没关系,现在有我帮你,一定能找到那件‘国器重宝’。”

    也不谦虚,胖子胸脯拍得山响。

    张妹妹听得亦是欣喜,浓浓笑容流露,就好像地下党员终于找到了组织。

    “明天,明天我陪你去琉璃厂转转。那里古玩店不少,行家也多,可以寻着请教试试。”

    胖子最后道。

    接着,又关照好好休息、晚上关好门,也不等张瑞秋说话,许鼎就自个儿就拎包辞了出来,不知上哪过夜去了。

    留下张妹妹一人呆在这花红柳绿的房间里,情绪莫名。

    第二天一早,张瑞秋才起床梳洗过,敲门声便响起了。

    打开门,就见胖子拎着一大袋早饭笑着进来。

    也不麻烦,一人利落地把碗筷端出,只见是一笼热气腾腾的小包子和两大碗炒肝。

    “来,趁热!”

    胖子大咧咧地坐下,自个人儿已开动起来。

    先是连塞三个包子,又吸溜去半碗炒肝,吃得一个畅快舒爽。

    见许鼎这般饕餮,吃相又如此香甜,张瑞秋不觉腹中也“咕咕”轻响。便在对面坐下,持筷夹起一枚小包子,送到唇边轻轻一咬。

    “滋”

    顺着破开的包子皮,一股肉油立时渗出,轻轻发烫,却格外香。

    张妹妹赶紧抬手抵住下巴,生怕汁水滴落弄脏了衣服。

    “一口包子,一口炒肝,正宗京城吃法。”

    这时,胖子将一只塑料小勺放到张妹妹碗中,还一边指导。

    “炒肝?”

    张瑞秋从未听闻过这种食物,似汤似羹,油油亮亮,还散发有浓香。

    于是张妹妹暂别包子,用勺轻舀出些透亮汤汁,徐徐送进唇里。

    立时,一股鲜香在口中散开,醇厚不腻、回味悠长。再混合了包子的肉香,滋味尤其特别,让人嘴不能停。

    “这是什么做的?”

    直把一只包子吃掉,炒肝也喝了不少,张瑞秋才用纸巾抹了抹嘴角,问向许鼎。

    “肥肠、猪肝,加上姜蒜各色调料熬煮出的。怎么样,好吃吧?”

    胖子早就把自己的一份吃光,剔着牙、喝着茶。

    “猪肠!?”

    听到对方介绍,张瑞秋一下愣住了。

    在她过往的生活环境里,极少有人会使用看似恶心的猪内脏作料理。甚至有人一想到类似事物就会忍不住呕吐。

    但另一方面,面前的炒肝的确美味,毫无一丝异味或臭气。

    于是,旧观念与新体验两相冲突,最终获胜的仍是近在咫尺的美味食物。

    半小时后,张妹妹总算把整整一份炒肝全部吃完,几乎到达其饭量的上限,连小肚子都不由微微凸出。

    接着又收拾一下,胖子和张妹妹下去退了房,在中年大叔游移不定的猥琐目光中出了小旅馆。

    外头,秋日已经高照,气温也在迅速攀升。

    许鼎招了辆出租,直奔琉璃厂。

    或许还早,当抵达琉璃厂大街时,街面上尚是冷清,游客也少。

    街道两边遍布各种古籍、古玩店面,俱是灰砖青瓦、古色古香。其中有些已是开了门,但不见一个客人。

    不过也无所谓,反正琉璃厂这地方的宗旨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全然不以客流量取胜。

    张瑞秋也是第一次来到琉璃厂,不由好奇地左看右看,趣味十足。

    “走,先转转。”

    胖子招呼张妹妹一声,当先朝前走。

    既然要找人打听,自然得选个靠谱的。

    可还不待张瑞秋跟上,却见胖子又莫名停下脚步,且转头直看着一边的一家店面。

    张妹妹当即也循着抬眼望去,就见到一高悬的黑色门匾上书着三个鎏金大字:

    “美辰阁”!

章十四 老师傅() 
“嘿,还真是巧了,美辰阁!”

    望着一笔端正大楷的店招牌,胖子一下笑起。

    一旁,张妹妹略愣神,就从包里翻出一张名片,便是昨日火车上那个叫做“肖巧云”的少妇所赠。名片上的抬头正是“‘美辰阁’古玩商会董事”。

    “你看,多有缘分。”

    许鼎笑向张瑞秋,接着就迈步进入店中。

    张妹妹亦立时跟上。

    才进得店门,眼前光线就是一暗。

    这似是这一行的固有行规了。但凡古玩店铺,就没有大灯大烛来搞的。俱是要弄得幽幽暗暗、昏昏沉沉,好像地下工作者的接头场所。如此一来,既能增加店内货品的神秘感,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遮掩某些不良瑕疵、让客人的眼力受到蒙蔽,还省了电费,简直一举多得。

    胖子自是熟悉这般做派,大大方方地直趋店中。但随后的张妹妹就有些小小的揣测,小心翼翼地四处扫视,以为进了“黑店”。

    门后的店面不算大,但也不小,在琉璃厂来说可算中等。

    店中布置收拾得古色古香,沿墙一圈俱是黄花梨打造的架子,造型古朴。架中错落放着一些瓷瓶摆件,也有籽玉佛像等,看着倒也清雅别致、令人赏心悦目。

    “这位先生早上好!有什么想看的吗?我们‘美辰阁’经营有各色古书古玩,尤专字画金石,俱是精品名品。但有需要,定能叫您满意欢喜。”

    这时,一个学徒模样的年轻人迎了上来,目视许鼎与张瑞秋,笑容盈面。

    “你好,我们找肖巧云女士。”

    胖子使个眼色,张妹妹就将那张名片递上。

    “哦,你们找肖董事啊。可是巧,她才到店里没多久,我这就去通报一声。请稍等。”

    年轻人明显识得这箔金名片,知道不是普通人能得的,招呼一声便转向了店后。

    不过五分钟,火车上见过的那位美丽夫人就从后面走出,欣喜异常地走向胖子和张妹妹。

    “可是好,昨天又慌又乱的,竟没有问两位要来联络方式,过后就一通后悔,担心再联系不上。幸好今天大家又聚首,可要让我好好表示一番谢意。”

    才见面,肖董事便一把拉起张妹妹的手,又向胖子再三点头致意,情真意切。

    “小朋友怎样了?没再腹泻吧?大夫怎么说?”

    胖子也笑笑。

    “说的确是着凉引起的肠胃不适。还好用您的法子镇住寒气,到医院后只是配了药剂,喝了就无事了。”

    肖巧云一边说着,一边将两人往店后引,又上了二楼,就来到另一处精雅的静室,似是招待贵宾或商谈大生意的所在。

    “请喝茶。”

    才坐定,那年轻学徒就送上一壶才泡好的龙井,端的手脚麻利。

    待其出去,肖巧云亲手为胖子和张妹妹斟上茶水。只见茶汤清亮、茶针竖立,自有清香萦鼻。

    “恩,好茶啊。”端起杯子,才轻啜一口,胖子即赞道:“茶是今年的‘雨前’不错,但水尤为难得,是‘玉泉趵突’?”

    “行家啊!”

    肖巧云一伸拇指,大是佩服。

    “玉泉趵突?”

    看着面前的茶杯,张瑞秋似有些听不明白,也喝了一口,便觉满口茶香馥郁、清苦回甘。尤其是茶汤较普通自来水冲泡的茶水自有一种独特的醇厚透彻,微妙间显出不凡。

    “如今的玉泉山早是军机重地,外人绝难入内。您还能弄来这泉水,才是手眼通天哪。”

    胖子轻轻一点玻璃杯,反赞道。

    “呵呵,您笑话了。就是家中有老人时常去山上小住,得个便利,才顺手捎些。”

    肖董事也是随意摆摆手,不掩饰、不显摆。

    “嘿,牛!”

    闻此,许鼎又一赞了一声,也不多问了。

    倒是一旁的张瑞秋听得两眼迷糊,不知二人在说什么。

    “肖姐,今天来找您,的确是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闲聊过后,胖子摆出正题。

    “别说什么请不请,你直管讲。”

    肖巧云也是豪爽,直接道。

    “是这样,我们这有一柄古扇,想请您店中的专家给看看,寻寻它的来源跟脚、出处来历。”

    胖子一边说着,张妹妹取出玳瑁扇,放到了肖董事面前。

    “古扇?”拿起扇子,肖巧云轻轻展开,当即赞叹一声:“好材质、好做工、好气派啊。”

    “这是我家里祖辈传下的,据说是清代的东西。”

    一旁,张瑞秋轻声解释一句,但谨慎地没有深说。

    “的确。”肖董事看了眼张妹妹,又看向扇子:“这把玳瑁扇保存的十分完好,但温湿潮气和氧化作用仍难免对扇面产生影响。你看,这云母笺由内向外泛出素黄,又有微微发脆,就是百多年光阴洗礼的缘故。”

    “哦,是这样。”

    听着解说,小白张瑞秋不由点头不断,好像专心致志的学生。

    “不过这扇子的出处跟脚,还有这‘踏云彩象’的典故与‘何必猜’三字,我就弄不明白了。”将古扇放回桌上,肖巧云不好意思地一笑,又道:“还好,我‘美辰阁’里真有一位擅长字画扇面的老师傅,我这就请他过来一同看看。”

    说完,肖董事就站起身,出了静室。

    不一会儿,静室门再开,就见一身着蓝布衫、脚蹬千层底的古稀老者陪着肖巧云走入进来。

    许鼎和张瑞秋当即起身相迎。

    “这位是汪师傅,我‘美辰阁’的首席字画鉴定大师,曾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修复中心。直到退了休,才好不容易被我请了来镇店呢。”

    看得出肖巧云对老者很尊敬,亲自送其入座,又为之倒上茶,才笑着道。

    “老爷子好!”

    “老先生您好。”

    许鼎和张瑞秋亦恭敬致礼。

    “就是这件东西?”

    老者话不多,简单招呼一声,就直奔主题。

    “是。您请上手。”

    作为小辈,胖子将古扇双手奉给老者。

    “恩,好东西。”与肖巧云之前的表态一般,展开扇子,老者即赞叹一声,随之细细解释:“此扇应是清宫廷造办处的物件无疑。你们看,这玳瑁扇骨亮透斑斓、触手温润如水,必是出自南海的老龟,如今早就难见了。再是这云母笺,初瞧着普通,但细看纸肉,里头隐含银星,就知是造办处秘制的,民间极少流传。还有做工,扇骨根根挺直、打磨细润,实是花费了大功夫的,非巧手能匠不能为”

    “原来是这般”

    听着老师傅的徐徐解说,张瑞秋翘目圆睁,一眨不眨。

章十五 掌眼() 
“至于这扇面上的字画”谈罢古扇本身材质做工,汪姓老者便把重点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