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不能。”春荼蘼一脸无辜,“但《大唐律》有云,把一个人困在某处太久,就有私自扣押的嫌疑。可是犯法的哦。何况,我不是奴婢,也不是部曲,我是良民,是贵女,是白相的亲孙女。公主殿下,您确定要把我扣在院子里吗?”
咳咳,其实古代律法之中没有这个规定,现代相对完善的法律中才有相应条款。但,这个草包公主懂得什么唐律?所以对啊对啊,她就是诈了,而且连续两次。对这种人,说谎、使阴谋手段,她做起来毫无心理压力。
“还有啊,我是皇上的外甥女。所以,倒要请问公主,我是什么东西?”
“你!”韩谨瑜被这套话给噎得,上不来也下不去。
她身边那个绿衣宫女就道,“公主方才正在歇息,难道要立即唤醒吗?春六小姐连这片刻也等不得,还要使诈,说起来算蒙骗。蒙骗公主?春六小姐,你是咱们大唐第一女状师,这又是什么道理,犯了哪条律法?”
春荼蘼挑挑眉:也?还真够伶牙俐齿的。
但她是谁,平时她是心地善良,寻找正义,而且行事有底限。不过她信奉什么鸟喂什么食的策略,此时哪有顾忌,摊开手道,“这位谁谁谁,你提到律法,就知律法讲究证据,红口白牙的,你哪只耳朵听到我让你即刻唤醒公主了?你说我蒙骗公主,又有谁作证?”
“我和小红都听到了。”绿衣宫女说。
旁边的红衣宫女就挺了挺胸。
“你叫小绿?”春荼蘼不禁好笑。
“怎么了?奴婢叫小绿,也犯了法吗?”嗬,牙齿磨得真尖。
春荼蘼抿着嘴笑,“没犯法,只是太着相了。穿红衣就叫小红,穿绿衣就叫小绿,倒真是直白啊。那么小绿,你说你和小红都听到我蒙骗公主,我倒要问问我的丫头。过儿,小凤,你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奴婢什么也没看见,更没听到。”过儿义正词严,比什么小红小绿,看起来可信多了。
“奴婢倒是看见……”小凤拖长了声音,“大公主叫了小姐进府,可把您晒在这儿,半天不理人呢。小姐明天要进宫吧,不如问问皇上,皇家礼仪,可是这个道理。”
“放肆!”韩谨瑜气得要吐血,手指着小凤,“贱婢,你敢再给宫说一遍。”
春荼蘼上前,挡住小凤,把话题拉回来,“公主有两个证人,我也有两个证人,而且全是贴身侍候的人,一来证明力不够,二来各执一词,没有关键性证词,定不了案的。公主,反而你让你的宫女污蔑我蒙骗于您,道理就占不住。她若坚持这样说,熟归熟,我要告她诽谤。公主知不知道,主人冤枉了奴婢,罪过不大。但奴婢要是诬告了主人,要罪加几等的。”
这个原则,唐律中是有的。说到底,古代律法再完善发达,也会保护特权阶级。不然,就冲韩谨瑜殴死人命这一条,她如今哪可能安安静静还住在公主府?
有苦说不出,这种滋味,得让某些人尝尝。
……………………………………
……………………………………
…………66有话要说……………
自己又一次发现bug,大公主叫韩谨瑜,九公主叫韩谨佳,但在公主离婚一案中,我把名字搞错了,请原谅。此案中所以韩谨佳处,实为韩谨瑜。
另,不是我不给投粉票的同学加精哦,是因为那是系统感谢贴,我加了精,也是加在我自己身上了。
感谢朱砂青黛打赏的香囊
感谢欧阳&晶晶(两张)、可愛夕梨、狐狸精的死党、懒羊羊好、ursula1011、朗驱、尚秋打赏的平安符
谢谢。
第九十三章 你威胁我?()
春荼蘼知道,韩谨瑜终其一生,心里也放不下春村。更新最快
无关于爱,只关于恨。
或者最初是爱的吧?不然她也不会千方百计的嫁给那个男人,又用了无数的手段。可惜她根不懂,爱情不是抢夺能得来的。而后来的婚后生活及种种琐碎,爱变成了厌恶和憎恨。
最后,两人还和离了。
韩谨瑜即伤了心还伤了自尊,对这种霸道无礼,为自己的快乐不惜杀人放火的恶毒女人来说,那种恨意真是绵绵无绝期的,也会特别在意她认为伤害了她的人。
所以在韩谨瑜意图晾着她的时候,她叫了春村的名字,故意弄出点动静,韩谨瑜就连思考判断的时间也没有,由着情绪左右行动,第一时间就冲了出来。
她轻而易举破了这个局,两个人面对面了,很多事就可以摊开来讲。
“哼,跟宫说道理,讲律法。好得很哪。”韩谨瑜气得不行,却又实在抓不到春荼蘼的把柄,只得用了最原始的一招:摆架子。
“宫是公主,你只是个臣女。现在,立即大礼参拜宫。”
嗯,这个要求不过分,毕竟身份地位是实打实,并不容更改的。但,她今天膝盖若是弯下去,头也磕下去,气势……并不会弱,但她就是不愿意。
于是她上前一步,脸色仍然温和可爱,好像面对的是自己的好友,“公主殿下,臣女参拜您是应该的。所谓,礼不可废!可参拜大礼的根据是什么?是您有封号,而我没有。对不对?”
“那是当然,宫是皇女!”
“您出身高贵,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您不要忘记。因为和离案,其实中涉及到命案,皇上罚您幽居于公主府内,无旨不得外出,连公主的车架和仪仗也已经收回,相当于您的封号暂时被剥夺。甚至……您现在是带罪之身,连良民尚且不如,为什么要叫我行大礼?”
“你!”韩谨瑜气得浑身发抖,伸手指着春荼蘼,却无话可说。
“你给宫记住。”她尖声道。“宫的封号不会被剥夺一辈子,而且宫非常记仇。春荼蘼,你最好求神拜佛。别落在宫手里!”
春荼蘼没说话,只是咂咂嘴。
落在你手里?这辈子是不可能了。小爷也不是平民,好歹是白相的宝贝孙女,皇上的表外甥女,哪那么容易被拿捏?春荼蘼暗想。
再者。韩谨瑜因为偷藏罗斐然的事,已经彻底失了圣心,将来顶多是再许一门比较寒微的婚事,远远被打发了。长安城,再不是她可纵马扬鞭,肆意生活的地方。
所以。这个威胁真是苍白无力。
“现在,给宫滚出公主府。”韩谨珍怒声道,“别对宫说。律法也规定,宫必须接见你不可。就算让你进来了,现在宫又改变了主意!你能如何?”
说完,她转身就要进屋。眼看一只脚踏进了门槛,春荼蘼不紧不慢的声音在后头响起。
“我是不能让大公主必须接见我。但是……我不是来和公主闲聊的。我是为了一个案子做调查。如果大公主不肯搭理我,没关系。我只能把您的名讳提交到公堂。”
韩谨瑜猛地回头,恶狠狠瞪着春荼蘼。
她站在四五级台阶的高处,而春荼蘼站在院子中。明明,她身份比春六高,站得也比春六高,可为什么春六的身姿笔直,微扬着下巴,却似在俯视着她呢?她不喜欢这种感觉,可就是无能为力。
但在春荼蘼眼里,皇家之女此时毫无形象。这不,脑袋项上那朵硕大的牡丹花都歪了。
“皇上说过,律法大过天。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倘若公堂为了审案,对公主发了告票或者拘票、传票,公主能不驾临吗?”春荼蘼继续说,目光迎上韩谨瑜,无针锋相对,却也丝毫不退宿,“所以,臣女请公主殿下三思,是现在和我谈谈呢?还是非要上公堂再说?”
“你威胁我?”
“我是成全公主。”
“公主,且听听她要问什么?”沉默半晌,气氛也僵持半晌后,小绿在一边小声道。其实是给韩谨瑜一个台阶下,显然小绿比小红要机灵得多。
韩谨瑜万分不愿,可却不得不退了一步,冷哼道,“春六,你到底要问什么?”
“请问,公主府是否有一位拓拔管事?”春荼蘼开门见山。
她就不信,安国公府门前闹出的事,经过了一天,韩谨瑜会一无所知。这位大公主虽然被罚禁足在公主府内,但身边侍候的人却是可以自由出入的。长安城这样的大热闹,韩谨瑜最迟昨晚就会知晓。
这时候装出一无所知的样子,只不过想为难人罢了。所以,她不绕圈子。
“怎么了?无缘无故的,询问宫府中的一个小小管事干什么?”韩谨瑜不出所料的打太极,不配合。
“我还是直接向公堂提交证人名单,让官府出票,大家到公堂上回话吧。”春荼蘼说着就走。韩谨瑜永远不明智,到现在也不明白,能威胁人的手段,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
“给我站下!”果然,韩谨瑜站在台阶上大喝。
春荼蘼停步、转身,露出讽刺的笑意,“公主殿下,别告诉我您不知道昨天我们白家出了什么事?我问您话,您最好如实回答,不然,麻烦的不是我。再者,我觉得公主做事实在有点和自己过不去。既然讨厌我,看一眼都牙痒痒,咱们早说完事情早了,眼不见,心不烦,何苦两两相对,给自己找不自在。”
“你祖父人称朝廷不倒翁,白家是那样的门第,就算出了事,那也是报应。”韩谨瑜见再也装不下去,干脆露出幸灾乐祸的模样,“宫倒要看看,清名一辈子的白相。要怎么越过这道坎儿!”
春荼蘼皱眉。
韩谨瑜的高兴中带着点意外的激动,真不像筹谋很久的样子。如果幕后人不是她,自然更不可能是养在深宫的九公主韩谨佳。那么,这两个最有嫌疑的摆脱了罪名,对头人又到底是谁?
见春荼蘼无语,韩谨瑜愈发高兴起来,甚至哈哈笑出声,“春荼蘼,你也有今日!白家也有今日!”这话,是为杜家解恨的意思了。
“我会如何?白家如何?不敢劳公主费心。”春荼蘼毫无被激后的暴躁感。“只请公主回答我的问话。拓拔管事,确实是公主府的人吗?他为什么参与到这次的海运事件中?他现在人在哪儿?公主与这件事有关吗?”
“好,宫便回答你。”这时候。韩谨瑜倒扮痛快人了,“第一,拓拔之前确实是我府里的管事,但他不是宫里指派的人,是我自己买的奴仆。去年秋天,宫开恩给了他放良书,在官府已经登记报备,不信,你可以自己去查。”
就是说,早在海船启航之前。拓拔就不是公主府的人了,与韩谨瑜没有半钱的关系。
“第二,他是怎么参与到你们白家的烂事中。我不知道。只记得,罗斐然住在我府里的时候,倒是很看中拓拔,好多次借了人给他办事。我也是因为拓拔借来借去的麻烦,才直接除了他的奴籍。”
罗斐然自公主和离案后。已经被驱逐出长安,如今要找人。只怕非常困难。于是,好多证言是短期内无法证实的。而且罗斐然养尊处优惯了,身边没钱没人的被贬出长安,能不能活着还是个问题。
“第三,拓拔现在在哪儿?只怕你得到阎王殿去问。之前罗斐然还没走的时候,曾经跟我说过,在那次的海难中,拓拔已经藏身鱼腹。”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人死了,就不能再两相对证。何况,还是藏在大海里。那意味着连尸骨也没有,还问个屁啊。
“第四,明摆着的事。整件事情与我没有任何关系,你不要试图攀扯上宫,没用的!”
看起来……似乎……真的和那两位公主姐妹花没什么瓜葛。
“谢公主。”春荼蘼神情一敛,不多说话,也不在贱人面前多做思考,有什么事,回家之后再慢慢解决。反正,离大理寺的审理,还有十天的时间。
“如果有问题,我会写在纸上,派人送给大公主殿下。那时,请您仍然配合。”春荼蘼像男人那样施了一礼道,“这样免得公主再沾染公堂的秽气。”
她倒不是为韩谨瑜着想,而是……皇上不会想让自己女儿再度出现在不良的公众视野里的。有时候办事,还是要顾忌上面的意思。
“打扰公主了,民女告退。”说完,她带着过儿和小凤离开。
一路回到家,在二门处看到一个小丫鬟等在那儿。见了春荼蘼,立即上前行礼道,“六小姐,二太太想请您去一趟彩云映日。”
“知道了。”春荼蘼点头,“你先回去禀报二伯娘,我回屋换了衣服就去。”
彩云映日,是白毓秀住的院子。
“二太太又要干什么?”过儿很不满,“眼看到吃饭的点儿了,还让不让人消停了。”
“这事不解决,想消停也不成啊。”春荼蘼轻拍了拍过儿的头,“你预备饭,我带着小凤去去就来。”
………………………………
………………………………
…………66有话要说………
这两天没努力求票,那名次哗哗往下掉。所以,除非您是存票,等月底双倍再投我的,其他人,投吧。月底会有双更,男主也会出来溜弯,最近有点困难,其实挺对不住大家的。
感谢欧阳&晶晶(两张)、louisa_lxy(两张)、可愛夕梨、ursula1011、懒羊羊好、0330、甜沙拉、yd打赏的平安符
谢谢。
第九十六章 对啊;她使手段了()
其实,就算嘲笑,就算流言,也只是会一时。更新最快忍过去,后面就是好名声。高门贵族们总是不喜欢示弱,认为那是丢脸,面子上挂不住,岂不知低头有时候是才是骄傲。
和白敬远又聊了会儿,春荼蘼回了自己的院子。她需要养精蓄锐,因为下面的事,主要是她来承担了。
第二天,她正式求见大理寺卿康正源。
她这样大张旗鼓,康正源虽然心有疑惑,却不得不见。然后当着他身边下官的面,春荼蘼正式的、书面的提出要堂外和解。
“堂外和解?”康正源略皱了皱淡色的长眉,“字面意思,官懂。可实际的操作上,却无先例。”
“先例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大人。”春荼蘼道,“我知道案定于六日后由大理寺开审,但因为其中涉及到了生意上的秘密,银钱的数量,方申请不要公开,只把结局告知民众就可以了。而不公开,更利于双方进行协商。毕竟,案虽然有七条人命在,但到底是自尽,为的不过是财物、是生存。大家坐下来好好谈,说不定能得出最好的结果。苦主也不是为了让我安国公府中人偿命,不过求个公道,求个身后妻儿能活下去。就算是为对方着想,也请大人三思。”
康正源沉吟了半晌,终于点头道,“官会派人找苦主过来,春状师亲自和他们说说。若对方同意,谈得拢,官同意堂外和解。”
“行。”春荼蘼点头,“请大人告知他们,我们愿意积极赔偿。人,不会白死。但道理,一定要说明白。另外。最好把所有苦主家里主事的都叫来,大家一起谈。”
康正源应下,立即发公,派人手。等人都走干净,他才对留下的春荼蘼道,“荼蘼,你有把握吗?”回复朋友模式。
“我打每一个官司前,都没有把握,但必会尽力而为。”春荼蘼目光坚定,“我相信。其中定有捣乱的。但所谓情理法,情理摆在前头,应该说得通的。”
“当日那个孩子吴非的邻居郑有为。就很可疑,是个挑事的。”康正源皱眉的样子最好看。
春荼蘼笑笑,“大人帮我盯着他哪?”
“这是作为朋友的帮助,堂外和解的事,我必不会让他掺和进来。若有苦主。比如那个叫吴非的孩子去问他,我也会留意,断不能让他破坏此事。”康正源并不否认,微笑道,“但在公堂上,我必不会循私的。”
“那当然。”春荼蘼也笑。“若你循私,我还胜之不武呢。”
她像往常一样,做正事时穿着男装。但此时笑容明媚。一双眼睛清澈无比,自然带出几分俏皮来。
康正源端起茶喝了一口,借机错过目光。
这个姑娘,真是非凡。当年他和表哥与她相遇,如何能预料到她有今天这番作为。居然为皇上的治国之策做了先锋。他们,一直没有改变。因为身份地位摆在那里,从出生就高高在上的。但她不同,她一步步走在万人之上,那光芒,即便他把心意死死按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即便他定下亲事,却仍然有时掩藏不住。
阿苏瑞王子何德何能?将来,会把这朵大唐盛放得最艳丽的牡丹移栽到自己身边。皇上虽然没有明说,但他心里明镜似的,只要阿苏瑞不死,荼蘼就会属于那个绿眸男子。
“你有没有想过,若堂外和解成功,外头会怎么说白家?怎么说你?”他强行拉回自己的思绪,问道。
春荼蘼点点头,“所以我要公开、透明。因为若就这样悄悄和解,会有人以为我们安国公府仗势欺人,打压得苦主不敢说话。有心的人,还会诬蔑我们拿钱买命呢。来,大部分人都以为是我大哥逼死人命。但,所有和解事项和过程,最后请你都公布出来。”
“你既然想得通透,我就不多说了。”康正源道,“我也想这事能平顺解决,因为白相为国为民数十载,劳苦功高。而那些小商户的行为虽然激烈,倒也有值得同情之处。”
“双赢。”春荼蘼伸出两指,“我会争取做到。”
犹豫了一下,又问,“无畏,还好吗?”
从前,是多么亲密的朋友,可现在,他却一点消息也不给她。她又不敢送点东西过去,虽然惦念,却怕勾起不必要的心思。她很愧疚,因为迟钝得没有早发觉,没能早斩断。同时,也很怀念快乐的相处。但,终究是牵挂的。除了爱情,亲情和友情也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他会好的。”康正源说得意味深长。
会和他埋葬得一样好,虽然只是心底祭奠的坟墓,却是他们最初的心动,总会偷偷拿出来缅怀,永远也不会忘记,却不会影响日常的生活,终也可以安静的面对。
春荼蘼回去后,只等了一天,大理寺就派人来通知她,苦主们答应谈判,日期定于三天之后。而且,大理寺外的告示牌,也已经放告,向长安百姓说明,七尸自尽案,双方愿意坐下来解决。若谈得妥,就不必上公堂,搞到两败俱伤。
“果然是仗势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