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墓之禁地迷城-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子十分普通,中间有一道巨大的铁门,看上去像是车库的大门,两侧房间忽然走出几个人,虽然都穿着矿区的工作服,但这些人显然不是普通工人。

    这几人用审视的目光盯着我们看个不停,其中一个人走了过来,开车的壮汉将证件递给他,同时说道:“老赵,你们几个天天板着个脸,累不累啊,咱哥俩怎么说也认识十多年了,你就不能给兄弟点笑模样吗?”

    那个叫老赵的人依旧面色如水,把证件还给了壮汉,淡淡的说了声:“滚蛋。”

    随后,他抬手对着那道铁门,按了一下手中的遥控器。

    “嘎吱吱!”一阵响声过后,铁门应声向上打开,里面露出了一条黑洞洞的地下通道。

    壮汉也没再说什么,将车开下了通道,车子向下行进了几十米后,转过一个弯道,前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

    这下面如同一个大型超市的地下停车场一般,灯火通明,密密麻麻停满了车辆,清一水的全是越野车,仔细一看车牌,几乎都是军用牌照。

    车子拐了一个弯,直接开到停车场边缘,我下车后,发现已经有人等在这里了。

    只是这里灯光有些昏暗,勉强能看到这人穿着白大褂,带着金丝边眼镜,一看就是长期从事研究工作的人。但他的白大褂里面还穿着绿色的军装,这身份就有些显得神秘莫测了。

    就在我感到这人有些面熟的时候,李东忽然开口说道:“陆爷,我们来了。”

    我靠!!陆海空!!

    我定睛一看,眼前这个白大褂,可不就是陆海空吗,他竟然把头发弄了个二八开,还戴上了眼镜,连胡子都刮得干干净净。

    他这是要闹哪样?我正看的目瞪口呆的时候,他走过来,对着我的肩膀就是用力一拍,然后朗声说道:“不错,你小子最近越来越出息了。走,先跟我去见个人。”

    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就被他拖进了旁边的一道门内,等进来后我才发现,这里竟然是个电梯。李东随后跟了进来,电梯门自动关好,也没见他按开关,电梯就开始运行起来。

    猛然间传来的失重感,让我有些不适,同时也感到,这电梯速度十分快。不知道通往何处,但肯定是向下去的,从不断加快的速度,我能判断出,目前最少下到了三十几层的深度。

    又过了十几秒,电梯才慢慢停了下来,我们从里面出来后,就看到了一条金属通道。

    通道两旁竟然有卫兵把守,见到陆海空后马上对他立正敬礼,陆海空拿出一张卡片,在墙壁上的划卡器中划了一下。

    随后,一个卫兵递给我和李东每人一张胸卡,示意我们戴在胸前。

    我接过来看了一下,上面只写着一组英文和数字组成的代码,其他什么都没有。

    戴好胸卡后,我们跟着陆海空穿过了几条一样的通道,一路上见到不少类似船舱的铁门,上面都带着方向盘一样的手动门锁。

    铁门的铭牌上面也都是英文缩写,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每经过一条通道,都能看到守卫士兵,只是没人再检查我们的身份。

    当我被他绕的晕头转向的时候,陆海空终于在一道铁门前停下了脚步,打开铁门后,里面是一间类似于实验室的房间。

    里面的空间很大,中间用磨砂玻璃做了几个隔断,大型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在这里随处可见。

    陆海空带我们走到了最里面的房间,这是一个普通的办公室,办公桌后坐着一个老人,年纪六十左右,满头白发一丝不苟的向后梳了过去,同样戴着眼镜,穿着白大褂。

    见到我们进来,老人起身相迎,陆海空和他握了握手,就介绍道:“这位是国防科工委五零七研究所的于教授,中科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过国家重大贡献奖。于老还有一个身份,他就是阿生的养父。”

    这一堆头衔把我砸的晕头转向,猛然间听到“阿生养父”这几个字,我心里一激灵。虽然早就知道阿生有这么一个养父,但是没想到就这样遇到了。

    我连忙对于教授鞠躬问好,同时也说出了我和阿生的关系,并在陆海空的示意下,简单的将阿生相关的事情,对他说了一遍。

    于教授自从陆海空提起阿生的名字,就已经眼圈发红,他早就知道阿生已经过世,只是不知道具体情况,此时听我讲述完阿生的遭遇,顿时泪流满面伏案痛哭起来。 天墓之禁地迷城:

    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的一大悲哀,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能沉痛的跟着老人一起悲伤。

    于教授很快就平复了情绪,并对我们说出了阿生以前的一些事。

    阿生自从父亲去世后,就被于教授收养,他一直将阿生培养成高材生。阿生从小的经历,导致了他孤僻的性格,连于教授都不了解他的想法。

    阿生对小时候的事从来不提及,在考大学的时候,于教授本想送他去国外学工商管理,没想到执意选择地质专业,追问之下,他却没有任何解释,这让老人很是不解。

    于教授所在的五零七所,实际上是专门研究特异功能以及神秘事件的部门。但国防科工委,对外早就改名叫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了,五零七所也变成了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除了二十多年前,那次双鱼玉佩事件,研究所近年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偶尔也有神秘事件发生,但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完全无法与当年的发现相提并论。

    而阿生大学毕业后,强烈要求于教授将他安排进五零七所,并对封存已久的彭加木事件开始调查,谁知道当他多方取证后发现,彭加木失踪的原因,并非是为了寻找水源,而是……

第四百二十章 法医日记() 
于教授告诉我们,其实,关于彭加木的案子,安全部门早就有了结论,只是因为涉及到某些机密,没有对外宣布而已。

    说完这些话,他打开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本老旧的笔记本来,一边递给我,一边说道:“这是彭加木案中,一个老法医的个人笔记,不知如何被阿生拿到手里的。”

    我打开笔记本认真的看了起来,老法医的日记很有说服力,除了各种直接证据之外,还有从未公开过的重要案情。

    笔记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第二具干尸……

    我是一名法医,大家都叫我老张。

    很多案子都有不能说的秘密,身为法医,看多了那样的事,实在是良心不安,我没有公布真相的勇气和能力,只好写下这些文字,但愿有一天那些悬案都能大白于天下。

    我要说的是罗布泊干尸案,这个案子有太多的诡异传闻了,可没有一个传闻接近真相。

    二零零六年四月十六日,那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天,记得那时我接到了有关部门的电话,当时我就吃了一惊,心想一条轰动全国的新闻要出现了。

    那究竟是什么新闻呢?为什么我会这么描述?

    这么说吧,二零零五年四月十一日,敦煌市七里镇的一支沙漠考察队,在库姆塔格沙漠西北部发现两具干尸,根据研究人员的初步鉴定,他们怀疑其中一具尸骸是某位神秘失踪的科学家,可由于技术原因,当时他们没有能完成dna身份鉴定。

    之后,那两具干尸被运往甘肃省敦煌博物馆,可他们对外声称只发现了一具干尸。

    为什么要那么说?其实,这与阴谋论无关,我们的国家还是值得信赖的。只不过,当发现干尸时,有人将消息传了出去,于是人们就开始猜测,那会不会是多年前失踪的科学家彭加木。

    可要知道,他与一些科学技术有关,因为涉及到保密性,以及许多不确定因素,第二具干尸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秘密,人们都以为只发现了一具干尸。

    二零零六年四月十六日,我接到了一通电话,有关方面对我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要求我跟京城的另外一名法医赶赴敦煌。我深知这任务的重要性,大家都在关心干尸的身份。

    很快,我们赶到敦煌博物馆,从干尸身上取下头发、骨骼和皮肤带回京城的实验室,准备对样本进行分析。分析完成后,我们就通过组织找到了彭加木的亲人,希望其能提供dna样本,但这过程并不顺利。

    彭加木的儿女起初并不配合,他们认定干尸不是父亲,而且有关部门隐瞒了第二具干尸的事,这让他们觉得不被尊重。在一些人的劝导下,彭加木的儿女才愿意提供dna样本,供法医做比对。

    因为当时彭加木失踪,外界传闻他带走了一本很珍贵的科学考察日记,叛逃他国,可他儿女并不那么认为,如今有机会为父亲正名,他们才决定配合法医的鉴定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第二具干尸是不是彭加木在做dna比对时,我和别的法医也很紧张,很多领导都打电话来询问结果,有的还亲自到场监督鉴定工作。

    那一刻,我有种莫名的预感,迷雾并没有完全揭开,在干尸的背后,还涉及更大的谜团。

    经过仔细鉴定,我们最后得出结论,干尸的确是彭加木。这个结果出来后,没有一个人松了一口气,大家反而更好奇和紧张了,包括我在内,谁都想知道彭加木为什么会失踪,他的死因又是什么呢?

    说实话,在鉴定身份的过程中,我研究了彭加木的失踪案,排除掉超现实的猜想,只从法医学的角度来思考,此案就有诸多不合逻辑的疑点。但要找到答案,听到尸体二十六年后留下的“遗言”,我们还得了解彭加木失踪当天的具体情况。

    就这样,真相离我越来越近,可谁都没有猜对答案。

    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事隔二十五年,尸体才被人发现。在这二十五年里,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彭加木的归宿和死因,既然尸体已经确定身份了,那么死因就成为了大家最关心的事了。

    关于彭加木的死因,外界的观点早已两极化,一种是彭加木的死因涉及超自然现象,比如能自行复制的玉佩,或者遇到了外星人之类的事,另一种就是彭加木单独外出寻水,迷路后渴死。

    实际上,早在鉴定干尸身份的时候,我就已经有眉目了,彭加木不可能是缺水而死,或者饿死的。

    这即是说,理性派的观点是错误的,彭加木的死因没有那么简单。

    干法医的人都是理性派,我们否定了理性派的观点,那么是要支持超自然现象派吗?当然也不是了,案子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得多。

    我能判定彭加木不是自然死亡,是因为干尸身上有尸蜡,而干尸有尸蜡则非常罕见,这一点最为蹊跷。

    在法医学上,除了氧气以外的营养物质全部得不到补给,这称之为完全饥饿,因此导致的死亡叫饥饿死。

    在饥饿死的案件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皮肤干燥,血液减少,内脏体积减少,脂肪消失。要是有人声称,一个老人是被饿死的,可是脂肪却很多,那就值得怀疑了。

    那么,彭加木如果真是外出寻水,迷路后没有了水和食物的补给,最后就会发生完全饥饿,而在罗布泊那种极度干燥的地域,他的脂肪一定会完全消失,尤其是干尸在沙漠中待了二十五年的情况下。

    这即是说,尸体没有脂肪,那就没有尸蜡。彭加木的死因若是饥饿死,那他的脂肪就已经完全消失了,就算还有一些脂肪,也不可能在罗布泊的极度干燥环境内形成尸蜡。基于尸蜡的发现,我就怀疑彭加木不是自然死亡,他在罗布泊的遭遇仍是一个谜,根本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

    干尸的形成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保留某些个人特征,以及暴力作用的痕迹(如损伤和索钩等),因此具有一定的法医学意义。

    我检查过干尸,它身上有很明显的暴力作用痕迹,这就是为什么我判定彭加木是非正常死亡,而不是饥饿死,或者意外死亡的原因了。

    让我震惊的是,那些暴力作用痕迹太触目惊心了,是我那么多年法医生涯中罕见的。

    究竟彭加木在罗布泊遇到了什么事,干尸身上有着怎样惊人的暴力作用痕迹呢?是谁犯下的罪恶?最重要的是,杀人的动机是什么?

    基本上,法医只管做尸检,凶手是谁,怎么侦破案件跟我们没多大的关系。

    不过,这案子很特别,绝不可能公开地由执法部门侦办,因此我能接触的线索就比较多,也得知了彭加木当年在罗布泊失踪的具体情况

    当时彭加木留下“我往东去找水井”的纸条后,就独自一人走向沙漠深处,自此再未回到营地。

    彭加木失踪不久,科考队员曾开着越野车往东找人,开出一公里多,他们就发现了一行脚印,并认定那是彭加木的脚印。于是,科考队员沿着脚印继续寻找,在六公里左右外的沙包上,依然清楚地看见彭加木的脚印,可却一直找不到人。

    到了深夜两点,科考队员仍没找到彭加木,于是不得不把他失踪的消息用电报报告驻军,并请驻军立即转告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干尸头部有三处钝器伤、四肢有十一处锐器伤、胸、腹、背部有二十七处锐器伤。若非人已经死了,尸体成了干尸,那么凶案现场一定极其血腥恐怖。

    还有一个佐证就是,彭加木留下的那张纸条,时间上有明显的改动,是由六月十六日,后改成的六月十七日。

    日记写到这里基本结束,后面还有一段话,却是阿生写下的一些分析:

    “彭加木的留言可能是假的、科学考察日记与他同时失踪、他究竟要去哪里?是谁追上去将他杀死?”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复制人() 
于教授见我已经看完日记,开口说道:“这里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彭加木留言去了东方,而且其他人也在东方不远处找到他的脚印。可是,那两具干尸却在西面发现,两地相差上百公里。”

    陆海空这时说道:“我们经过多方调查发现,彭加木他们那次发现了许多神秘的设备,他的失踪很可能与其中某件关键物品有关,至于具体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我想了想道:“你的意思是说,他发现了比双鱼玉佩更重要的东西,然后带着这东西离开营地,随后被人追上去杀死了?”

    陆海空摇头道:“当时还没人知道双鱼玉佩的重要性,但是他失踪后,在考察队发现的物品中,确实是少了一样东西,那是一个金属盒,这事只有阿生父亲知道,他对阿生说过,双鱼玉佩就是装在这个盒子中的。不知为何,彭加木只拿走了盒子却留下了玉佩。”

    我忽然问他:“这事既然只有阿生父子知道,那你们又是如何得知的?”

    陆海空说道:“我也是在阿生从基地消失后,才知道竟然有两个阿生的存在,你们和另一个阿生在狼居胥山的时候,我就一直在调查这件事。”

    我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们真相?”

    陆海空道:“那时候我也不太确定,只是怀疑有两个阿生,直到第二个阿生死后,两个阿生的dna样本完全吻合,这才确定阿生被复制过,也确定了双鱼玉佩就在阿生父亲手中。阿生父亲死后,双鱼玉佩再次下落不明,至于阿生为什么会去神龙架,可能是与双鱼玉佩有关,也可能有其他原因。”

    我感觉这事一时半会肯定搞不清楚,于是问他:“那你为什么让我们赶到这里来?”

    陆海空没有回答我,而是说:“自从彭加木失踪,地基对他们带回来的设备一直在研究,三十多年来毫无进展,价值最大的双鱼玉佩至今下落不明。基地也一直在寻找发现这些设备的古城遗址,但根据幸存者提供的信息,我们却什么都没找到,这次让你们来罗布泊,是因为我们在阿生工作电脑里,发现了一条线索……”

    陆海空说,阿生从基地失踪前,曾经把电脑里的文件都删除了,但是经过技术人员的挽救,已经恢复了大部分文档。

    其中,就有阿生记录的一句话,这话是他父亲死前给他的留言,原话是:“金属盒才是双鱼玉佩的关键。”

    还有一些零散的记录表明,阿生翻阅过双鱼玉佩的研究资料,似乎感觉到自己是复制人,而且只要其中一个死亡,另一个也会很快死掉。

    他一直在寻找办法,想要将自己变成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如同影子一样的人,但必须要找到双鱼玉佩,以及装玉佩的盒子。另外,不知什么原因,他又将目光锁定了北纬三十度。

    陆海空最后说,既然双鱼玉佩暂时找不到,那就应该先寻找神秘古城,作为另外的突破点。根据安全部门的反复调查,最后锁定了几处可疑地点,神秘古城应该就在这几处地点之一。

    而且最近一年来,罗布泊附近的楼兰古城、方城古城、且尔乞都克古城、米兰古戍堡、土垠古城等古代遗迹附近,相继出现十多支考古队,并且以外国人居多。

    安全部门陆续从这些考古队中间,发现不明身份的人员,他们活动比较频繁,似乎在查找新的古代遗迹,专家组分析,这些人很可能也在找那个神秘古城遗址。

    无论双鱼玉佩还是装玉佩的金属盒,都是从那个神秘古城找到的,而我和李东将要做的事,就是帮忙找到这个地方。

    按照陆海空的说法,因为他们分析过,根据种种迹象表明,神秘古城应该是个地下城,而且发生过很多灵异事件,不适合普通人参与行动,所以这次只有我和李东两人。

    陆海空又给我看了一些资料,全都是专家组整理出来的,这神秘古城的入口似乎不止一处,并且位置也飘忽不定,所以这么多年来,基地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直都没找到入口的准确方位。

    不少搜索小组都遇到过灵异事件,而且人员损伤比较严重,因而才想到由我们来继续查找。

    “就我们两个?连个负责保卫我们安全的人都没有吗?”我不解的问他。

    陆海空沉声道:“本来打算派一队人护卫你们,但事情突然有了变化。最近局里破获了一起间谍案,顺带查获了一个消息。不止是我们在青蛇有卧底,局里也查到了对方的卧底,但是那人已经服毒自尽了。我怀疑局内高层已经被人渗透,所以,为了保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