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龙腾-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只是个愿望,我并没有把握一定成功。”萧言揉了揉有些眩晕的头,笑着问道:“奉孝,你觉得我们接下来出兵一统中原如何?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萧言觉得一旦订下了统一大计的话,任何的一个决策就相当重要了,这是整个方针方向的选择,眼下也只有询问军中智囊郭嘉了。

郭嘉立刻便感到了自己回答的意义重大,不仅影响到主公萧言的未来,影响到大汉民族的未来,甚至影响到整个天下的大势,所以他很认真的沉思了一会,方才回答道:

“嘉以为,主公一统天下之大业势在必行。”

“首先,当今天下大乱,各地豪强诸侯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神州大地上多的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穷苦百姓,长此以往,黄巾之乱又将重演。主公若以拯救黎民百姓的名义趁势出兵,成就大业,虽短期内会遭致天下豪强的强烈抵抗,但必然将获得天下百姓之人心所向。”

“其次,主公目前控制了神州近四分之一土地,得益于养生安民之良政,目前已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各地豪强诸侯虽然数量上不少,有野心者甚多,但是大部分只是独处一隅,战略回旋空间太过狭窄,充其量不过是一地之王,难以成就大器。能与主公一争天下者不过一二人而已!”

“当然,统一天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主公一方面可以旁观群雄争霸,坐收渔翁之利;另一方面则巩固已掌控的土地,勤练军士,安顿民心,将之打造成铜墙铁壁。假以时日,我军必然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不败之地,届时主公大军一起,天下将无一人可挡锋芒!”

“说得好,知我者奉孝也!”

萧言情不自禁的出声称赞起来,随后又问道:“目前有不少周边异族,如鲜卑这般蠢蠢欲动,对于这些问题,奉孝又有何高见?”

郭嘉笑了一笑,知道主公是在考验自己,当下侃侃而谈道:“各地异族虽有狼子野心,但毕竟人口数量上远远不如我大汉子民,主公可在各地边境屯集重兵,以作警示,并派出使者,与各种族展开友好邦交,加强相互之间的物资贸易,争取到他们的信任。”

“另外,我军刚刚强势击退鲜卑人的入侵,主公威名必定在异族之间传扬开来,让他们明白,他们那些军队根本就不是主公百战之师的对手!”

郭嘉的这番话,听得萧言不住点头,当下豪情壮志道:“奉孝说得不错!自古以来我汉人内部便自相争斗不止,使得不少异族胆敢前来挑衅,实在令人痛心。这些年来,征讨倭族、驱逐鲜卑,固然是为了我军的长远发展,更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我大汉雄威,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萧言这番话说的慷慨淋漓,颇有气吞山河的气概,令人不由自主的热血沸腾,听得郭嘉钦佩不已,暗叹自己跟对了主公。

随后,二人又商议了一阵,决定在发动统一战争前,需要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最后将这个时间订在三年后……

  第二百零五章 新春前夕

这一年的神州大地,迎来了格外寒冷的新年,尤其是萧言所掌控的大部分土地都地处北面,到处都是白皑皑的一片,大雪的厚度甚至有半人高。

所谓瑞雪兆丰年,对于那些一年四季勤勤恳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苦百姓而言,这分明是天大的喜讯,意味着即将到来的大丰收;而对于那些无忧无虑嬉戏笑闹的孩童来说,更是平添了游戏的内容,逼真的雪人和飞舞的雪团,以及充满着童真的笑声,成为这一季独特的风景。

尽管在过去这一年的岁月中,萧军的战争有胜有败,尤其是在凉州与鲜卑人的战役中,令无数大汉男儿血染沙场,埋骨异乡。

但是远征倭人的巨大胜利,以及之后收复凉州、歼灭鲜卑十数万大军,并逼迫檀石槐签订城外之盟,都是汉朝近百余年来从未有过的辉煌,不仅仅是改变了萧言本人今后的战略方针,更是激发了天下百姓的骄傲和斗志,确保了至少短期内的和平,让身处乱世、饱受战争和动乱之苦的百姓,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这几年里,萧言在各州所推行的一系列内政措施也卓有成效,安定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无数的商人嗅着金银的香味而来,活跃了各地的经济;屯田制度和开拓荒地的热潮,带来的是大片无主的荒地得到了重新开发。所有百姓都有机会拥有自己地田地。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萧言领地的百姓,焕发着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朝气和热情。人们各自忙碌着,井然有序,生机勃勃,每个人都对于生活充满了信心;每个人都坚定不移的将萧言这位汉朝大将军当成了救世主,将他的领地当作了难得的乐土。

不同于神州其他地区的战火硝烟,萧言领地内的百姓们喜气洋洋地迎接着新年,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吃着年夜饭。在初雪放晴地天气里走亲访友,热闹异常。

“话说我们的萧大将军率领十万将士。一路上浴血奋战,杀得那个三十万鲜卑大军是血流成河。赤地千里,终于将鲜卑蛮子赶回了塞外……”

临近年夜一日晚上,北海城内最为著名地“聚贤阁”已经是人满为患。

这座“聚贤阁”是萧言掌控北海多年之后下令建造的,最初目的用于招揽天下英雄的所在,,坐落于城池的中心地带,是全城最高的建筑之一,从最高层足以将全城景致一览无遗,楼内服务设施乃至菜色佳肴更是第一流的,专门招待各地前来的宾客以及准备投效他的人才。

随后。在徐庶的建议之下,这座“聚贤阁”由最初地招贤纳士用途变为了完全对百姓开放的酒楼,可以供萧言随时了解民间百姓的声音。

由于如今的青州百姓生活安定,北海城更是家中富庶者甚多,因此无数人早就预订了最好的位置居高临下地观赏新年灯会的美景。而那些游览灯会累了的寻常百姓,也自得其乐的围在“聚贤阁”的底楼,三三两两或者喝茶,或者饮酒,顺便摆一摆龙门阵。神侃一下天下奇闻轶事。倒也不亦乐乎。

此刻,最为热闹地莫过于底楼大厅地正北角。一个看上去三四十岁的中年儒生,正端坐在桌子上,摇头晃脑,装模做样地晃着酒杯,拍着桌子,绘声绘色地谈论着萧言与鲜卑大军一场大战的故事。看他那激动的神情,那夸夸其谈、唾沫横飞的模样,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一般。

“大将军真的这么厉害吗?”

一道略带兴奋的娇嫩声音从角落中传来,却见最里面阴暗的角落中,正坐着两名锦衣玉服的英俊青年,一人身材伟岸,一人身材娇小,说话的正是身材娇小的一位。

“灵儿,你喝多了!”

身材伟岸者低声道,说完担心的望了望四周,幸好所有的人都全神贯注、兴致勃勃的听着那名中年儒生的描述,根本没有人理会到这里,方才没有产生什么大的波折。

此二人正是闲暇无事微服私访的萧言及女扮男装的刘灵儿。

警觉到自己失言的刘灵儿俏脸微微一红,想起了临出门时萧言的叮嘱,不要惊动百姓,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夫君,你真的好厉害。你看看,这里的百姓是多么的崇拜你啊,你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了!灵儿和二位姐姐真是以你为荣!”刘灵儿低声说道,一脸的幸福样。

“哪有那位说得这样轻松,夸张了,太夸张了!”萧言也是一脸笑容,相当满意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嗯……”

刘灵儿发出了撒娇的呻吟,似乎不依的扭了扭娇躯,举起酒杯朝萧言道:“灵儿敬我们英雄无敌的大将军一杯!”

“噢,哈哈,我看还是算了吧!再喝下去,为夫就要背灵儿回去了。”萧言尴尬的大笑了几下,他可是很清楚自己这位娇妻的酒量,下意识地拒绝了这个百分之百会让刘灵儿醉倒的建议,连哄带骗的说道:“灵儿乖,要喝酒我们回家慢慢喝!”

“夫君……你有心事吗?”

刘灵儿天性活泼,但并非一点都不通晓世事,眼见萧言并没有周围的热闹气氛而神色欢愉,便知道这位名动天下的大将军,此时的心中一定有着事,不由关心的问道。

“你说……你说我常年四处征战,累得麾下将士们东奔西走,死亡也在不少,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萧言犹豫了一下,说出了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与其说是在询问刘灵儿,倒不如说是在自言自语,每当他看到如今夜这般的幸福温馨场景,便联想道那些战死沙场的热血男儿,他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但是他们不可能再享受到哪怕是片刻的温馨。

萧言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大汉民族能够和睦富强,而自己则可以挟天朝上国的雄威远征四方,开拓一番旷世霸业,所以他内心里极不愿意卷入汉人内部的战乱,也不希望各地诸侯之间的干戈不休,危及到自己的后院。

只可惜,这番心愿几人了解?

虽然萧言麾下人才济济,徐庶、郭嘉、田丰、荀、荀攸、石韬、赵云、太史慈、黄忠、马超、颜良、文丑……或多智、或勇猛、或稳重、或忠心,皆独当一面之才……

但是,除了二弟赵云是铁了心追随自己外,这些才华出众、骁勇善战的人才,各自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角度,看待问题当然免不了自己的局限,或者寄望于建功立业,或者局限于道德传统,或者以家族、利益为重,终究不能够完全理解萧言的内心。

萧言所能够做的,也就是尽可能满足这些人才的心愿,也就是人尽其才,以换取他们的效忠,同时又要兼顾到整个势力的生存和发展,最后才是如何实现自己最初的理想。

很多时候,身为大将军的他并不能真正的随心所欲,更多时候,他需要隐藏自己的心愿,压制自己的想法。

也许,这就是身居高位的代价吧!

如今早已是万万人之上的萧言,不禁有些无奈的感触。

“夫君,无论你做什么决定,灵儿都会支持你的!”刘灵儿单纯的心中可没有萧言想得那么复杂,她只是非常自然干脆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纯净的双眸中充满着无邪和信任,又道:“不光是灵儿,二哥也肯定会支持夫君的!”

虽然已经是萧言的妻子,但刘灵儿在称呼赵云时,依然习惯性的称之为“二哥”。

萧言愣了一愣,刘灵儿给出的答案和出乎意料的简单,但充满着信任,让他颇有几分感动,不由呆呆的望着眼前的娇妻,一时间倒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对了,夫君!听说城中的灯会非常热闹,我们去看灯吧!”

被萧言如此注视得有些害羞的刘灵儿,轻轻地转过泛起红晕的脸庞,急忙转移了话题。

“没错!有家人的支持,有兄弟的支持,我的人生已经无憾了!”

萧言突然间如大梦初醒般恍然大悟,心中豁然开朗,拉着刘灵儿的小手站了起来,笑道:“是啊。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我又何必胡思乱想。走……看灯去!”

  第二百零六章 襄阳被袭

皎月无声无息的逐渐远去,夜幕逐渐转白,灰蒙蒙的天宇越来越亮,远处雄鸡的鸣叫若有若无的传来。

一觉醒来的萧言,突然发现自己安逸的日子已经过了近三年了。

在这三年中,倭人四岛正式纳入了萧言的领地,称之为倭州,源源不断地为萧言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其余各州一如既往般平安无事,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发达。没有其他势力敢于一掠萧言的虎须,而萧言也在这三年中休养生息,固守已有领地,并没有向外扩张。

是时候一统天下了!

萧言暗暗给自己打气,遂排除了心中的杂念,抖擞精神,开始筹划起如何尽快统一这个战乱纷飞的神州大地来。

就在萧言准备开始统一大业时,荆州襄阳城,即将面临着一场血雨腥风的屠杀。

“二哥,你认为大哥这样做,究竟是错还是对?”

大军出发前,张飞满怀疑惑地问着关羽,在他看来,如今萧言的实力已经远远不是大哥所能相比的,而且萧言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近几年也没有再挑起过战争,不知道大哥为何非与萧言兵戈相向,难道双方相安无事不好吗?!

“大哥的想法,不是你我能猜得到的。翼德,你我只需按照大哥的意思去做就可以了!再说了,大丈夫志在天下,大哥的做法不会有错。”关羽信誓旦旦地说道,对马童完全的信任。能东山再起吧!你等着,我来找你了!”

益州实际的主人,假冒汉室宗亲刘备的马童。此刻正倚在成都州牧府高楼顶层的窗案,远眺着东北方,严重充斥着贪婪和兴奋。

马童在刘璋手下隐忍了二年多后,终于暗中训练了一支七万人地南蛮精兵,在贾诩的谋划下,阴谋攻占了成都,将刘璋一族尽诛,并恩威并施。使得益州旧臣认其为主,俨然成为了益州之主。

这一日,荆襄大地的天气是格外晴朗,万里一片蔚蓝,只有零散的几朵白云自由的飘浮,太阳懒懒的爬出来,闲散的照耀着大地,十分温暖却不炎热。

无可置疑,这原本是一个郊游的好时间。如今却被肃穆而浓烈地杀气所破坏。

由五万南蛮步兵、二万藤甲兵组成的步兵,随着马童的一声令下,组成了雄壮整齐的方阵。率先向襄阳城进发,在他们的的后阵,则是一万骑兵以及二万后备军,此次进攻的主力,马童安排了自益州西南带出的七万南蛮精兵。

阵阵的擂鼓摄人魂魄,冗长地号角悠远凄厉,步兵密集严阵,骑兵盔甲鲜明,在阳光的映射下,分外的气势如虹。尚未开战就已经先声夺人。

襄阳城上,文聘伸手朝着城下敌军一指,弓箭手们也开始做好了射击地姿势,纷纷张弓搭箭,那一支支泛着阴森光芒的箭矢。无声的指向了前方的敌阵。

但是马童这次也不是毫无准备,早就在贾诩的面授机宜下,作出了相应的安排。

城下那七万马童军,在城上萧军弓箭手的射程之外停住了脚步,一队队盾牌兵站出了队列。身体半蹲于地上。将盾牌高高的举起,顿时层层叠叠的盾牌形成了一座钢铁的城墙。在阳光地反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令人心悸。

此时,战鼓和号角嘎然而止,七万人屏气凝神的站立着,整个战场一片寂然,唯有战马的嘶鸣不时的传来,为这一片宁静得异常地土地平添几分生气。

“这是怎么回事?刘备究竟想干什么?”

一心等待着马童进攻的文聘惊疑不定,任何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在这样的距离之内,弓箭是根本无法进行射击的,而根据情报,这次来犯地南蛮大军正是那沽名钓誉地刘备所率领的,这更让文聘不敢大意,他深知这位汉室宗亲地阴险,当年正是由于马童的存在,而导致文聘不得刘表父子重用。

虽然文聘还没弄明白敌人究竟想干什么了,唯有一点他是清楚的,那就是时间对于他有利,他正巴不得将这支敌军拖在这里,等待主公萧言派遣援军前来。

因此,文聘内心尽管有些不安,却依然放弃了主动出击的想法,下达了严加警戒的命令,准备坚守城池,与马童消耗起来。

“将军,您看,那些南蛮人竟然搭起营寨了!”

不久,就有将领向芨多汇报了城外敌军的新动向。

文聘好奇的向前方望去,只见这个时候那些面目狰狞的南蛮兵居然在藤甲兵盾牌的掩护下,开始井然有序的搭建起防御的栅栏,似乎准备在战场上就地宿营一般。

“想引诱我军出击,未免太幼稚了吧!”

误以为敌军在施诱敌之计的文聘,决定以不变应万变,等候援军的到来,他怎么也没想明白,一贯诡计多端的马童,怎么会做这种画地为牢的蠢事,难道他想坐等主公数十万大军杀至吗?到时候,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萧军,就算挤也能把这十万敌军给挤死在这片弹丸之地。

“不要管他们,看紧点,继续防守!”文聘不假思索的命令道。

“仲业,这样好吗?我担心这是刘玄德的诡计。”同样在城上观察敌军动向的伊籍感到有些忐忑不安,发出了疑问。

“机伯无需担心,时间拖得越久,就对我们越有利!这不过是那刘备故弄玄虚之计,想引诱我军主动出击,趁机冲入城门,可惜我偏偏不上这个当,我等严加防守,等待主公来援就行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文聘虽然也觉得有些不放心,但任他怎么想也想不出敌人会施出什么诡计,只得严命城中守军不得懈怠。

尽管伊籍还是心存疑虑,不过想想文聘说得也很有道理,至少他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建议来,毕竟城中守军只有三万,主动出击绝非良策,如今最佳的作战目标就是拖延时间,等待援军的到达。

而就在这个时候,城上所有人都全然没有意识到,城下的南蛮兵阵营出现了一些变化,就在襄阳守军的眼皮底下,一座颇具南蛮风格的营寨搭建完成了。

那一排排原本在阵前防护地严严实实的藤甲兵开始有条不紊的撤回营寨之内,而原本游离于后阵的二万后备军则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于战场之中。

“这一仗我们赢定了!”

完成了这一系列部署的贾诩,这才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常年阴沉的脸上悄悄的浮起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

就在两军对持之中,夜幕降临了,昏沉的夜色仿佛预示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正在悄然进行着……

“将军,大事不好了!南蛮兵出现在城中了!”一名士兵跌跌撞撞地冲到文聘面前,回报着这则非常不利的消息。

“什么?怎么会让他们攻进城内的?!”文聘大惊失色,完全没有想到居然如此严密防守之下,居然还让敌人杀了进来。

“敌军不知从哪里挖了一条地道,直通城内,如今越来越多的南蛮兵出现在城中,弟兄们措手不及,死伤惨重,请将军尽快决断。”那名士兵不敢有丝毫迟疑,立刻将城中的情况汇报给了文聘。

“地道!?从哪里挖来的呢?”文聘心头满是疑惑,突然眼前一亮,怒骂道:“营寨,就是那该死的营寨!”

此刻,他终于明白了敌人为何要在他眼皮底下费力搭建一座本以为没有任何价值的营寨,原来这座营寨的作用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这距离城墙短短的三百米左右,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和器械,确实能够在短短几个时辰内,神不知鬼不觉地挖出一条地道,避开坚实高耸的城墙,直接进入城内。

当然,如果在平常的战斗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文聘恰恰被敌人敢于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