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龙腾-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次送来食物了,依旧是冰冷生硬的窝头,仿佛这里的伙食只有窝头。

“四天了,看来这次是凶多吉少了。如果蔡瑁也自身难保了。”

黄忠又一次拿起了这难以下咽地窝头,看了眼正在一旁低声喘息的黄叙,语调低沉地问道:“叙儿,怨恨父亲吗?如果不是父亲执意要杀那刘备,你我父子也不至于落到如此悲惨境地。”

“咳……父亲,千万不要这样说,父亲的决定永远是叙儿的决定!”黄叙靠在冰冷潮湿的墙壁上,边喘息边肯定地回答着黄忠,虽然脸色苍白异常,但依然透露出坚定的神情。

突然,头顶上方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父子二人立刻噤声不语。

“嘎吱”

水牢的铁栅栏被人打开,一条粗厚的绳索挂落在了黄忠面前。

“汉升,汉升,没事吧。赶紧上来。”

呼声带着些许急促,正是蔡瑁。

蔡瑁于数日前被蔡夫人所救,幸免于难后,又数次求见刘表,皆被其阻挡门外,不予接见,心中已知大事不妙,遂开始装病在家,闭门不出。

今日,在刘表当众宣布将兵权转交公子刘琦后,蔡瑁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无奈之余,想起了尚在水牢中受苦的黄忠父子,趁着所有人都在刘表府上赴宴时,一人偷偷溜出来到了城中水牢。

幸亏狱卒并不知道蔡瑁已失去刘表信任,还以为他依旧是原来那位掌握兵权的刘家小舅子,恭恭敬敬地将他迎了进来。

见到是蔡瑁前来搭救,黄忠精神一振,粗壮的胳臂一把夹起黄叙,一手勾住绳索,几个提气借力,窜出了水牢。

“汉升,我们失败了。主公如今愈发信任刘备,已将我兵权削去,交予公子刘琦执掌。”蔡看着须发满是水珠的黄忠和脸色青紫的黄叙,不禁有些后悔没早一天前来搭救,连忙解释起来。

黄忠心中立刻便明白了,蔡瑁失势了,如果不是他来营救,自己父子便要死于这水牢中了,刘表连自己的小舅子都罢去了兵权,更是不会念及与自己那浅薄的宾主之情的。

至此,黄忠原本对刘表的那份愚忠,已是消磨殆尽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会密谋

汉升,你父子意欲何往?”

看着眼前这对饱受折磨的父子,蔡瑁根本无法说出半句挽留的话语,摊上刘表这样的主公,那真是倒霉透顶了。

“我父子已厌倦此间琐事,准备离开襄阳四处游历一番,顺便寻访一下天下名医,医治叙儿的顽疾。”

黄忠略带歉意地看了眼蔡瑁,毕竟是他将自己父子救出牢笼的,但随即又想到了旧疾复发的儿子黄叙,再也提不起那份雄心壮志了,一心只想访遍天下名医,为儿子治好这多年顽疾。

“咳咳咳……”黄叙那断断续续的咳嗽声传了出来。

……

夕阳即将落下,天空渐渐的昏暗了起来。

襄阳城外,看着渐渐消失在自己眼前的黄忠父子,蔡瑁突然想起一要事忘记告诉黄忠,朝着远方大声喊道:“汉升,神医华佗可能在青州一带。”

呼喊声远远传开,又在风中四散消失。

黄忠父子总算是消失在了渐渐临近的暮色中,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听到自己最后的喊话,蔡瑁低着头,喃喃自语道:“都快自身难保了,还有闲心管别人的事。”

遂摇了摇头,苦笑了几声,拍马转身返回襄阳城中。

在这场马童与蔡瑁私底下展开的对决中,马童虽然也历经了一番磨难,但最终取得了完胜。

蔡瑁被兵权,虽不甘心,也只得暂时闲置在家;公子刘琦得掌兵权。依然处事低调,终日闭门在家,甚少外出;虎将黄忠黄叙父子,被逼离开荆州,不知所踪;而马童,则愈发得到了刘表的信任,在荆州地势力越来越大。

就这样,荆州的局势暂时的平静了下来。

一日。马童与贾诩在换了一身普通装束后。来到了公子刘琦府上。

虽然刘琦执掌了荆州兵权。到处传言刘表将把大位传于其,但刘琦为人过于低调,能力平庸,门前依旧是门可罗雀,看来是并不如何得民心。

马童上前敲了敲紧闭的大门后,等待了许久,才见一年老家丁慢悠悠的打开了门。得知是马童求见刘琦后,立刻将二人迎接进了府内。

客厅中,马童悠闲地端起了茶杯,悠然自得地品位着杯中香茶,感叹着自己来到荆州之后的好运,即收得了贾诩这样的谋略奇才,又在暗地斗争中大败了蔡瑁,除了未直接掌握兵权外。在荆州这里也算是呼风唤雨了。多日来。自己屡派贾诩前来刘琦家拜访,指点其处理各种繁琐事务,已是熟络异常。如果今日能将这刘琦说服,那囊括整个荆州也就指日可待了。

天意啊!天意!

马童越想越兴奋,不禁心花怒放起来。

这时,一个长相秀气的青年男子走入了厅内,身体单薄,略显文弱,二十来岁地样子,正是刘表长子刘琦。

看到马童后,刘琦愣了一下明显不知马童此番前来是何事,迟疑片刻后,遂快步迎了上来,在距离马童几步远地地方停住脚步,施了一个大礼,有些怀疑又有些期待地问道:“侄儿有失远迎,望叔父见谅!不知叔父此番前来,有何要事?”

马童连忙起身,微笑道:“我在兄长处听闻琦儿自接掌兵权后,日夜操劳,废寝忘食,唯恐积劳成疾,顾特来看望一番。”

刘琦眼眶一红,这叔父对自己太好了!经常派贾诩前来指点自己处理军务外,如今还亲自前来探望自己。除了他,这整个荆州还真想不到有关心自己地人。

自己接掌兵权后,每天都要面对那些自己不擅长的军务,确实把自己忙得焦头烂额,只得闭门不出。即便是这样,也没见父亲来看望过自己一次,更是没有其他大小官员上过门,说出去都没人信。

还有那弟弟刘琮,平日里父亲也是喜爱刘琮远胜于自己,若不是刘琮年幼,这兵权无论如何也不会落到自己手里。其舅蔡瑁虽说兵权已削,但是在荆州各处影响力远远高于自己这个大公子,其母蔡夫人更是得父亲宠信,二人若要陷害自己,那简直是易如翻掌。

想到这里,刘琦更是忧心忡忡,赶紧对着马童又是深深的鞠了一躬,恭敬道:“叔父不辞辛苦前来看望侄儿,侄儿万分感激,怎奈心有忧虑,寝食不安啊!”

马童心里明白,故作不知,一脸惊讶状:“琦儿深得兄长信任,又大权在手,有何烦心之事?不妨直言!如是家事,自有叔父替你作主。”

遂一指贾诩,继续道:“如是外事,有文和先生在此,这天下又有何事可难倒他!”

有了马童这番保证,刘琦犹如吃了定心丸,心中的顾虑一下子消失了,立刻抢前一步来到马童与贾诩跟前,“扑通”一声跪倒了下来,心情激荡万分。

“叔父,文和先生,请救救侄儿吧!”

马童见刘琦上钩,心中暗笑,手上却毫不迟疑,搀扶起刘琦,故作一脸不悦,温言道:“琦儿,既然是自家人,就不必如此客套了。快快起来说话!”

刘琦强忍心中悲伤,边哭泣边抽搐着道:“侄儿自幼丧母,资质平庸。自刘琮出世后,便不得父亲所喜,更是屡遭后母所欺。若当个太平翁尚可安渡余生,可如今已置风口浪尖,后母如何能容我执掌父亲大业,恐灾祸不久将至。若无叔父相救,侄儿唯有闭门待死了!”

马童故作惨然状,唉叹道:“兄长一世英名,怎地在这处理家事上,竟然如此糊涂,可悲可叹啊!琦儿请放心,为叔必定会保你平安。”

刘琦自来懦弱,听马童这么一说。心中平静了许多:“叔父,这大都督一职,执掌荆州军事,侄儿根本无能力胜任。侄儿寻思向父亲提议,由叔父担任此职。以叔父只能,足可胜任。这样的话,那蔡氏母子应该不会再来加害侄儿了。”

马童闻言一喜,心想自己本来就是希望得到荆州地兵权。进而图谋整个荆州。如今刘琦既然想把这个位置送给自己。自己何乐而不为呢,正待答应下来。

贾诩老谋深算,早已明白其中利弊,生怕马童一口就答应下来,在一旁朝马童猛使眼色。

马童见贾诩示意自己回绝刘琦,心中甚是疑惑不解,但他深知这位鬼才军事的能耐。知其必有深意,当下回了记眼色给贾诩,使其放心。

马童也真是个人物,脸色说便就便,一脸地喜色瞬间就就阴沉下来,狠狠的拍了一下身旁的茶几,怒气冲冲地喝斥刘琦道:“堂堂我刘家男儿,怎可如此懦弱。一味躲避岂不懦夫行径!枉为汉室宗亲子弟!枉愧兄长将重任交托于你!救你何益?还是乖乖在家引颈就戮吧!”

说罢作势便欲离去。

这下刘琦可是慌了手脚。想不到自己的一番好意却起到了反作用,忙不迭一把抓住马童衣襟,死死不放。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才能留住这已是满脸怒气的叔父,祈求的眼神望向一旁地贾诩。

以贾诩地精明又哪会不清楚此刻地马童正在做戏,忙用夸张地动作,一个箭步窜至马童身前,将其一把拖住,急切道:“主公莫恼。大公子也只是一时情急,出言未加思考,绝非不尊汉室,不孝长辈之人。”

看到贾诩帮自己出头,刘琦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马童装作沉思了片刻,退回了几步,坐了下来,摇头叹息了数下,颓废道:“兄长戎马一生,呕心沥血,将整个荆州治理得百姓富庶,民生纯朴。可惜啊……可惜啊……”

贾诩心中暗笑,称赞马童演技一流,脸上却带着微笑,作安慰状道:“主公多虑了,荆州有大公子在,子承父业,励精图治,前途将会一片光明。”

马童撇了眼一旁战战兢兢的刘琦,冷笑道:“略受挫折便要卸下责任,一走了之,又何来励精图治一说。”

贾诩恍然大悟道:“主公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关键还是需要大公子自己振作起来,奋发图强,才有可为!”

说罢,二人齐齐将目光望向了刘琦,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又带着无限地期盼。

二人这一唱一和,让刘琦羞愧不已,低头沉思了良久,最后猛地一咬牙,一脸毅然道:“侄儿决定了,为了整个荆州,为了不辜负父亲的厚望,以后唯叔父马首是瞻,望叔父教侄儿。”

马童大喜,心中乐开了花,脸上却作凛然状,道:“琦儿,这样才对,才是我刘家的好男儿。乃汉室之福,荆州百姓之幸。”言下唏嘘不已

见到一切都回归了正规,贾诩颇有深意地问刘琦:“大公子,不知道眼下荆州上下军中将领中,有哪些是忠心于大公子地呢?”

刘琦低头想了好一会儿,放抬头苦笑道:“我初掌兵权,过往毫无军中资历,诸将又怎会服我。再说蔡瑁执掌荆州兵权多年,影响力根深蒂固,此番父亲罢黜其兵权,诸将私下多有满意,故即便是听命于我,也是看在父亲的面子上,大多敷衍了事罢了。对我自是谈不上什么忠心。”

马童听了又是一喜,这样的刘琦对他而言最好控制,若是有大批荆州军将士支持,那将来一旦坐稳这个位置,恐怕又将多一个蔡瑁出现。目前荆州众将对刘表的忠心还在,还会听刘琦的命令,自己则正好可以在暗中控制刘琦,也等于变相控制了荆州兵权,假以时日,等自己势力渗透整个军队的时候,那荆州之地就随手可得了。

“哦!”

了解到这些后,刘备不由暗暗鄙视起刘表,居然没想到给自己儿子留下扶住班底,真是个老糊涂,正好便宜了自己。

贾诩沉吟了一下,略带无奈道:“原来如此。蔡瑁是个关键的人物,若能解决。不论是军中还是家中的危机,将立刻减去大半。”

贾诩此言真是一语命中关键,刘琦马童同时眼前一亮。

马童在想,这蔡瑁早就是他地眼中钉肉中刺,先前还联合黄忠追杀他,若能除去,这荆州再也无人敢与其叫板了,真是大快人心。

而在刘琦看来,这个挂名舅舅跟陌生人无异,若不是蔡瑁一直掌握着兵权,与荆州豪门之间又有盘根错节地关系,蔡氏母子也不至于敢如此欺凌自己。

但是想归想,懦弱的个性使得刘琦依旧不敢往深考虑,一脸的唯唯诺诺。

“叔父,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呢?”

唉,刘景升这个儿子真是成不了大事,马童心中不禁暗叹,脸上却不显露丝毫异样。

“唯有用计除之,放能一绝后患。”

马童阴沉地语气,略带狰狞的脸色,给刘琦带来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刘琦惊得一愣,随即又看,只见那张脸上又恢复了正常,和蔼中带有一丝悲天悯人。

“琦儿,我等也是不得已才如此。只有除去此人,荆州就此安定,百姓免遭祸事!为了兄长,为了荆州百姓,备身败名裂亦在所不惜。”

听了马童这番正气凛然的解释,刘琦顿时释然,只当方才那瞬间只是错觉,向来和蔼可亲、受人爱戴的叔父,又怎会露出那种噬人野兽般的神色。

随后,贾诩将早起想好的毒计说了出来,马童刘琦听完后,拍案叫绝,三人齐声大笑了起来。

可怜蔡瑁还蒙在鼓里,自以为凭着蔡夫人之弟、二公子刘琮舅父的身份,虽无兵权,亦可安枕无忧,哪里知道别人早已磨好了利刃,等着他伸脖子。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请君入瓮

别刘琦返回居处后,马童回想贾诩此前让他拒绝刘琦之位的请求,甚为不解,忍不住发问。

“适才刘琦欲让出大都督之位,为何先生阻止我答应下来?”

贾诩见马童还是忍不住来问自己了,不由微微一笑,回答道:“主公,此等虚衔要来何用。刘琦乃刘表之子,尚坐不安稳,何况主公一外人。况且刘表虽对主公信任,那也是因主公素来不干涉荆州军务,否则必定遭其猜忌,那就大为不妙了。如今只要扶植刘琦坐稳这个位置,将来荆州一切,还不任由主公摆布,且不留骂名,岂不妙哉!”

马童一心,心中疑惑顿解,心情舒畅了起来。

“那还是先用先生那招请君入瓮,解决了蔡瑁再说。”

……

是夜,刘琦一改往日低调行径,备了些精美礼物,来到了刘表府上。

刘表尚在书房批阅折子,忽闻下人报刘琦前来拜见,顿觉惊讶,心想自己这儿子生性孤僻,甚少主动来看望过自己。

虽说刘表亲近幼子刘琮,而疏远长子刘琦,那也只是因为刘琮与刘表相貌接近,而刘琦自幼丧母之后,性格孤僻,不易接近,刘表也就听之任之了。真若全无感情,刘表又怎会安心将兵权交付给这个大儿子。

刘表忙吩咐下人将刘琦带进来,心头颇觉安慰,感觉这自小孤僻的大儿子似乎懂事了许多。

看到刘琦进来,刘表微笑着问道:“琦儿。这么晚前来,可是处理军务方面有问题?”

刘琦向刘表施了一礼,恭顺地回答道:“父亲请放心。父亲呕心沥血多年创立地基业,孩儿怎敢怠慢,自当竭尽全力,不负父亲重望。”

对刘琦地这番回答,身为父亲的刘表甚是满意,不住抚须点头。微笑着道:“琦儿。用心是好事。可也要注意身体。你自小身体虚弱,可不要累垮了。”

刘表的言语中尽是关切之意,听得刘琦不禁眼眶一红,想到自母亲过世后,这十多年里,父亲用如此关切的态度与自己说话的次数,真是屈指可数。

刘表见儿子脸现凄容。知道自原配夫人去世后,自己要么处理政务,要么就是陪着蔡氏和幼子刘琮,真正关心这大儿子的次数实在的太少了,不禁也有些尴尬。

刘琦感触片刻后,突然清醒过来,想起还有正事要与父亲商量。

“父亲,此次前来。除了多日未曾探望父亲。有些挂念外。尚有一要事与父亲商议。”

见刘琦要与自己商谈正事,刘表颇感老怀开慰。

他等这天许久了,幼子刘琮年幼不明世事。长子刘琦虽已成年,但却性格孤僻,不理政务。刘表虽嘴上不说,但心中始终对刘琦有些失望。

随着年纪日益老迈,刘表愈发的遗憾,对于自己大位地继承人选始终犹豫不定,也间接造成了蔡瑁与马童之间地激烈矛盾。

“琦儿,有何要事?尽管说给为父听听,让为父替你做主。”刘表满面堆欢,看得出甚是高兴。

“父亲,是否还记得前些日子刘备叔父曾向父亲提议迎天子入襄阳之举?有一定道理。”刘琦见刘表有些疑问,煞有其事地继续道,“孩儿以为,我等只需定期派使者前往长安,进献贡品,取信于天子,那对我父子将来大有好处。”

“哦?!”刘表一愣,一想也对,毕竟现在汉献帝年纪不大,还能在位许多年,保不准哪天汉室就振兴起来了呢,建立良好地关系,对以后自己一家的好处会很多。

“琦儿,你果然是成熟了。处事相当有远见,已比父亲要看得远了。”刘表不禁称赞起刘琦来,遂问道:“那应该派何人前往比较合适呢?”

“父亲,此人选可明日召集上下官员商议后再定。”刘琦说出了早已准备好的话。

“如此甚好。”刘表欣慰地点了点头,对于长子刘琦现在的表现很满意,他一贯不喜独断独行的人,任何事都需要经过众人商议后才能定夺。

随后,父子二人继续闲聊,过了近半个时辰,刘琦见天夜色已深,

离去了。

次日,刘表召集了一众官员,来到了议事厅商议遣使长安之事,马童自然也在座。

刘表精神奕奕地对众人道:“我欲遣使代表荆州前往朝廷进贡,大家有何看法?”

听刘表这么一说,众人顿时议论纷纷起来,分为两派,一派以马童为首,支持前往长安,一派以蔡瑁张允等为首,对此举持反对意见。一时争执不下。

刘表一见场面又乱了,头大了起来,一拍案几,打断了众人的争吵,道:“我意已决。诸位无需再作争论。今日只是希望能选出个前往朝廷的合适人选。”

马童一见时机到了,忙出列对刘表施礼道:“兄长,备愿前往。”

刘表见马童自告奋勇,也觉得他比较适合,毕竟他和自己都属汉室宗亲,前往面见天子也有个自家人地名份,合情合理。

想罢作势便要应允下来。

蔡瑁一见大呼不妙,自己已经没了兵权,再将出使朝廷的大功让马童得去的话,今后自己在荆州还如何立足?

虽然蔡瑁打心底不同意刘表此举,汉室朝廷在他眼中,基本已是名存实亡了。

“绝对不能便宜了刘备小儿。”蔡瑁心中狠狠地想道。

在刘表正想出声同意马童自荐的当口,蔡瑁猛地从一旁窜出,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玄德公代表荆州出使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