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莱坞制作-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不觉间,柴静将话题转到了杜克本人身上,“你认可这一说法吗?”

    杜克只给出了一句话,“电影业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柴静的问题像连珠炮一样,“那么你觉得特效动作场面或是故事情节哪个对电影更重要?”

    对方的问题虽然有些尖锐起来,但杜克应付着并不难,“无从比较,两者都重要,缺一不可。”

    “你知道有些粉丝对于《变形金刚》的特效不满吗?”柴静的语速在变快,“网络上有很多人指责你乱来,竟然让擎天柱长出了嘴唇。”

    “嗯,这的确是我的主意。”杜克则不紧不慢的回答,“我们做过很多面部表情研究,如果没有动作配合真的很难看出人物的感情来,我们也试过让没有嘴唇的机器人表达情感,但就是感觉不对头。”

    柴静忽然换了话题,“有没有想过以后拍一部小制作电影,主要靠演员带动情节的那种?”

    “没有。”杜克毫不否认,“我对那种影片没有任何兴趣,我和我的团队从来没有想过飞去法国南部拍片。”

    “作为制片人和导演,你对电影拥有最终决定权,但这也有副作用。”柴静开始把目光对准一些好莱坞行业内的情况,“你怎么平衡其中的关系?”

    “这大概就像你背后藏着一根棍子用以防身,但你希望永远也用不着它。”

    如今的好莱坞,也在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杜克说起的只是些常见的情况,“很多人一听导演拥有最终决定权就火冒三丈,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也有人觉得这东西把大家都弄得筋疲力尽,但我从来不打算把最终决定权交出去,那么做非常荒唐。”

    柴静注视着杜克,问道,“能举几个例子吗?”

    “我曾经被人建议‘变形金刚第一部最好别谈太多机器人的事’。”杜克露出了不赞同的神色,“所以你真的需要说点什么,看看观众和制片人怎么想,然后你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而这最终需要我来做决定。不过,我也会尊重片方,比如我觉得要是再给我两周时间,变形金刚电影会更好一点,但片方不会同意,没办法,时间永远不够用。”

    杜克认真的说道,“很多人都会问什么是完美的电影?对导演来说,完美的电影就是你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留下自己中意的每个镜头,想做大这些,你就要有最终决定权。”

    参加这种采访,话题必然会涉及到中国市场和中国电影,杜克这边在事先的沟通中,也提前声明不想太过讨论这些,但杜克明白,不谈谈这方面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方面的问题,事先都有过沟通,只是很广泛化的一些东西。

    柴静提出了不多的几个这方面的问题,“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这是否让你把更多时间放在中国市场上?”

    “确实如此,因为中国市场在增长,它非常重要。当然,北美和欧洲市场也很重要,拉美市场也在增长。”

    杜克提起的都是华纳的公关人员提前准备好的答案,“但过去几年的中国市场变化非常惊人也非常喜人。几年前,中国的市场年收益大概是几千万美元左右,但这两年都上升到了数亿美元,这种规模的市场增长,将会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你怎么看待现在的中国电影呢?”柴静又问道。

    “中国在提升电影产量,并向全球观众推销自己的电影。”杜克当然是褒扬的态度,“这是令人激动的时代,中国电影有一个很好的市场,不仅因为人们愿意去看电影,还因为他们是很出色的观众,他们很有想法,他们的品味非常多样化。因此对电影制作者来说,这是一群非常棒的观众,制作出的电影能在中国找到观众,这让人非常激动。”(未完待续。)

    。。。

第六百八十四章 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罗森伯格导演,如果可以的话……”

    节目录制结束,柴静试探的发出了邀请,“能请你一起吃午餐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这是我的荣幸。”

    杜克显得很客气,还是婉言谢绝了,“中午我已经与人约好了,中影集团的韩先生。”

    作为一个很向往美利坚的人,柴静不无遗憾,下午就要离开尚海,无法与美利坚最著名的导演和富豪进一步拉近关系,无疑是要错过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她还想说什么,杜克却不给开口的机会,喊来助理招待节目组的一行人,自己拿起手机,拨通了蒂娜?菲的号码,简单的询问了下北美的情况,就离开了用于录制节目的小会议室,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时间已经不早了,他准备换衣服,接受座山雕的宴请。

    这不是正式的官方宴请,对方只是邀请了他和华纳大中华区的一位负责人,宴请的地点就在希尔顿酒店不远的一家老字号中餐馆。

    由于采访的关系,杜克到的时间有些晚。

    “非常抱歉。”

    不管实际观感如何,自己迟到是事实,杜克坐在华纳大中华区负责人菲尔的旁边,对主位上的座山雕说道,“有一个采访,耗费的时间多了点。”

    “没关系。”座山雕也知道杜克接受的是哪家媒体的采访,笑着说道,“这个世界上能等罗森伯格导演的人也不多。”

    菲尔稍稍调整了下自己的座位,“有时候我也很想等杜克,却没有这个资格。”

    “菲尔,我什么时候让你等过?”杜克也随口开了句小小的玩笑。

    他跟菲尔九十年代就相当熟识,对方还曾经在香港帮他请到过袁和平。

    等服务员端上酒菜,座山雕第一个举起了酒杯。“恭喜《变形金刚》大卖。”

    杜克入乡随俗的说了一句,“同喜。”

    “对,同喜。”座山雕呵呵笑了起来。

    《变形金刚》中有一笔来自中影集团的投资。

    白酒对杜克来说还是过于烈了些,他基本都是浅尝辄止,而酒店准备的正品中餐,也没吃几口。一是这种性质的宴请更多在于交流,二是几十年的西餐吃下来,多少也有些不适应中餐的口味。

    有些东西是不会随个人意志而改变的,比如说东西方饮食习惯的巨大差别。

    别说是西方了,哪怕是在这个辽阔的国度内部,还经常出现这个省份吃不惯另一个省份饭菜的事情。

    大概是照顾他和菲尔,宴请用的是西方式的分餐制,杜克与这位华纳大中华区的负责人每个菜只是尝了一下,就放下了刀叉。

    菲尔在这片土地上工作多年。似乎已经习惯了中式的饮食,杜克则不同,比如他尝着一道川菜相当美味,但多年不吃如此辣味的胃却承受不住,只是吃了两口,就有种胃想要造反的感觉。

    “菲尔,杜克。”

    这种场合天然就能拉近人的距离,边用餐边讨论了一番关于中国美食的话题。座山雕渐渐转入了正题,“《变形金刚》在全球市场大卖已经是必然。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成绩。”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坦白地讲,我们清楚杜克的电影在中国市场能够大卖,但中影集团确实没想到会如此火爆,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泰坦尼克号》。”

    “这要感谢中影集团的发行和宣传。”杜克客套了一句。

    他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更不会以为自己牛气哄哄到通杀全世界,《变形金刚》在中国市场七天就能拿到3亿多元,影片的质量以及观众的情怀是一方面,中影集团在宣发环节的鼎力支持则是另一个方面,甚至极其关键。

    “《变形金刚》是我们成功合作的典范。”座山雕看过来的眼睛中,似乎充满了诚意,“我最近一直在考虑,这种合作模式可不可以在众多的中国电影公司与好莱坞公司之间推广,让类似的合拍影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全球各地的市场上?”

    国际合作可以说是好莱坞的主流制片模式,只要资金足够,又不涉及到核心问题,好莱坞公司才不会管投资的资金是来自俄罗斯,还是来自中国。

    “我也希望与贵国增加更多的合作。”杜克自然而然的把话题引向了菲尔,“我只是一个导演,这方面中影应该更多与华纳方面沟通。”

    菲尔看向杜克,不禁笑了笑。

    不管怎么说,杜克都曾经是这个国家电影行业中的一份子,他稍稍想了下,又说道,“任何有野心有企图的电影企业,都想把自己的电影推向全球,贵国和我们一样对全球市场很感兴趣。电影产业全球化这是一个全球问题,这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它在美国是个大问题,在任何国家都是个大问题,因此在这一方面我们要通力合作,现在相比几年前已大有不同,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时代,所以要想取得成功我们必须要全球合作。”

    好莱坞可以说是电影全球化的典范,李安曾经说过一句话——民族的未必是世界的。

    从某些方面来说,杜克很赞同这句话,在很多时候,民族的电影往往是小众的电影,哪怕在好莱坞也不例外。

    这是个很浅显的道理,文化拥有共性,同样也有非常深的地域以及族裔的限制,这些限制也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归纳到电影身上,两个版本的《无间道》可以说是典型。

    港版的《无间道》在北美放映后,只拿到了16万美元的票房,与它IMDB的高评分完全不成比例,而且北美观众相当不买账,其中最被人诟病的就是影片过于浪漫,浪漫的根本不像是警匪片,在东方被称为经典的天台对决也是被抨击最猛烈的地方之一,两个压抑又面临生死对决的人那种时刻说出如此浪漫的对白,在北美观众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同样的道理,《无间行者》只在北美和西方有市场,在西太平洋地区遭受到了猛烈抨击,里面人物的各种粗口,根本让人无法忍受,尤其是天台那场戏,莱昂纳多和马特?达蒙不停的咒骂‘'email ;protected'’,完全破坏了原版的意境……

    文化带来的差异,在这两部影片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今的这个世界,西式文化无疑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一点不会随个人意志而转移,中国电影想要真正进入世界市场,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必然要符合全球化的趋势。

    话说回来,中国电影想要如同好莱坞电影一般横行世界,电影行业再迅猛发展,也做不到这一点。

    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想要代替好莱坞,那根本不是电影能解决的问题。

    “韩先生,我到现在也不是很了解中影集团的功能,不过在我想来,您主管的公司以及上游主管行业的部门,应该与MPAA有些类似。”

    既然开了口,杜克也打算多说几句,虽然奉行利益至上的准则,但这个身体里终究有一部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也在这个行业努力过。

    “MPAA的工作实际上非常简单,基本上就是协助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保护他们的作品,提升市场准入。这是一个行业,是一项生意,扩大市场非常重要。”

    座山雕也露出了认真倾听的神色,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杜克很清楚,不能以片面的眼光来看待这位中国电影行业的龙头式人物,对方浸淫在这个行业数十年,如果说不想看到中国电影发展,那肯定是假的。

    “而且很明显,电影制作成本很高。”杜克又说道,“作家只需要一支笔,画家只需要一支笔刷,但电影人需要的是一支军队,一个合作默契的高水平团队。今天的电影制作成本很高,不管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要拍摄好电影都很花钱,确保拍出一部观众想看的好电影,全世界观众都感兴趣的好电影,这非常关键。”

    放在世界哪一个国家,哪怕是法国,电影也都是一门生意。

    似乎杜克的话起了些作用,座山雕相当认真的问道,“中国电影想要打入国际市场,急需的是什么?”

    “我不确定中国电影当前的定位,也没人可以告诉我中国电影拥有怎样的世界地位。”

    说到这里,杜克停了下来,看向菲尔,菲尔笑了笑,没有拒绝,接着他的话说道,“中国银幕数量在增加,电影院在增加,电影数量在增加……这一切都告诉我——中国电影走在一条非常光明的道路上。”

    他话音一转,“我想说的一点,贵国应该看到的是持续增长,中国市场是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有进军海外的可能。”

    座山雕轻轻叹了口气,“只是时间不等人。”

    他用不了几年就要退休了。

    “韩先生,这是世界电影行业普遍存的难题。”杜克稍稍想了下,说道,“好莱坞如果只为美国市场拍电影,那我们绝不会成功,我们之所以成功了这么多年,华纳公司都发展近百年了,是因为我们打造优秀的全球电影,我想你明白这个道理,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个好消息。”(未完待续……)

    PS:求月票和推荐票!

    !function(e;t;r;n;c;h;o){function a(e;t;r;n){for(r='';n='0x'+e。substr(t;2)|0;t+=2;t

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独特() 
因为自己身份的关系,杜克能说的不多,而且说得这些话,对方能听进多少,也是未知数,作为一个绝大多数时间都很理智的人,这不过就是曾经的情怀作祟而发出的不多的感慨,杜克很清楚,他不会是那个带领中国电影发展的人。∏∈∏∈diǎn∏∈小∏∈说,。

    而且他也不会过多的顾及到中国电影和中国的电影人,更不会脑袋进水到挑选些中国演员,塑造成好莱坞巨星。

    别说是现在,哪怕再过几年,也不可能。

    好莱坞对于来自非英语五基友区的演员以及其他电影工作者的排斥和隐形歧视,其实相当的明显。

    整个社会环境带来的问题,根本不是一个人可以改变的,稍微有diǎn头脑的人都知道这一diǎn。

    提及了一些中国电影的发展,杜克就很少再开口了,座山雕和菲尔的话题也转到了华纳兄弟的电影引入中国市场的诸多问题上。

    虽然不怎么参与其中,但杜克还是很关注两人讨论的内容的,毕竟这也会涉及到他以后的电影。

    菲尔首先提及的是华纳的影片的上映日期,认为中影集团一旦引入,应该尽早确定上映日期,以免不同电影的档期相撞。

    这边的国产片保护月也一直是个问题,华纳很希望在这一时期也能进入中国市场。

    另一方面,营销是关系到电影生死的关键,如果华纳能确定电影在中国的上映日期,就能让明星去中国接受采访,为电影宣传造势。

    “中国的影院方面和电影本身都能从中获益,税收也能增加,这是个三赢之举,只要能提前准备好营销。”

    菲尔的明显有过足够的准备。“透明度也非常重要,确保影院票房收入能回到中影集团、制作方和投资商手中。”

    座山雕和菲尔的话基本就是围绕这四个问题在进行——保护月、上映日期、营销和透明度。

    其实这四个问题华纳和中影集团一直在不断讨论、努力解决,只是进展并不大。

    此外,这两个人还讨论了合拍片的事情,涉及的不止是好莱坞式的电影,还有华语电影。

    《变形金刚》的火爆。也让华纳彻底看清了这片市场的潜力有多么巨大,资本都想要利润最大化,华纳也想真正进入华语电影行业。

    每个年度的引进片数量都是有限的,别说是座山雕,哪怕是整个中影集团都对此无能为力,这是中美世贸协定的一部分。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华纳的大制作都能被引入中国市场。

    相比于制作电影,杜克在这方面的关注度要少一些,虽然他在华纳兄弟和时代华纳都有自己的代理人,在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事件上也会发出强有力的声音。但在相当一部分时间里,他并不怎么参与华纳的运营。

    拍摄电影与运营电影公司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职业。

    好莱坞实际参与电影制作的人,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群体,电影人彼此都很熟悉,去看他们的简历,会发现他们在很多剧组都工作过,甚至在不同剧组的不同部门任职,所以从很多方面来看这都是个小团体。

    这种在紧张环境下相互合作的能力。打造一部电影,可能会花费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但制作完成后,人来得快,散的也快,有一种吉普赛人的感觉,挑战性很大,彼此不熟悉的人聚集在一起。制作一部电影在一起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不管怎样,在这个世界里,任何一个人打造一样东西,都希望会有人喜欢,然后再继续打造下一个作品。

    杜克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他拍摄的电影从来都不是给自己一个人或者某一小撮人看得。

    正如他之前对座山雕所说,拍电影成本很高,有些电影确实只需要很少成本,但绝大部分优秀电影都需要大规模投资,才能把电影拍好,而且涉及到大量人员的参与,在美国是这样,在中国也是一样。

    大概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电影从业人员是没有机会走红毯,或者登上电影杂志封面的,这些人在镜头背后兢兢业业,每天都在认真工作。

    电工、木工、化妆人员、卡车司机、水管工……他们都在为打造电影而努力,如果在电影结束之后多坐一会儿,就可以在片尾字幕中看到他们的名字。

    把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还要认真努力的工作,需要的从来都不是艺术和理想,而是实实在在的金钱,没有足够的金钱回报,何谈出色的电影制作。

    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之类的影片,被很多人奉为经典,本身也确实有足够的质量保证,但用掉十几年才能产生盈利,如果知道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当年的城堡石公司一定会否决掉这个项目。

    在好莱坞,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影片,电影公司肯投资制作,为的就是盈利,而且是尽可能快的产生盈利。

    时间成本也是成本,还有那无法忽视的通货膨胀。

    如果让好莱坞的公司现在在《汽车总动员》和《机器人瓦力》之间做选择,百分之百都会选择前者,而不是更为经典的后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