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方道:“将军。。。。。。。将军莫非是嫌少?可我们当日说好是两分息。。。。。。”
大宋的将军,巧取豪夺、欺压盘剥是有名的,吕方只担心武松原来也是这样的人。却见武松笑道:“这些钱,你暂且继续留着,只当时我继续在你那儿投资罢了!”
吕方大喜。他这次贩卖药材去南方,虽然说赚了点钱,但南方其实也并不太平,他也吃了不少苦头,历经艰险,赚的却并不多。如果把本钱和利息都还了武松,他的资金其实还真的又有些紧张。更何况,郭盛现在血本无归,他还有心帮助郭盛一把。
武松如果愿意继续把本钱和利息借给他,自然是个意外之喜。
吕方当即表示:“恁的时,小人再谢过将军。将军放心,小人一定更加努力赚钱,让将军赚得更多!”
武松笑道:“赚钱自然是多多益善。你说要赚得更多,那更多是多少?”
吕方道:“这个。。。。。。。”
武松道:“你还愿意听我的话么?愿意听我的话,就确实可以赚得更多!”
吕方闻言,又是一个惊喜,忙道:“小人这次去南方贩卖药材,就是听了将军的话。将军的金玉良言,小人焉有不听之理!”
武松道:“那好。这一回,你依然贩卖药材,却不要去南方了,改去山东罢!你前番不是说山东那边急需药材么?这回若是把药材贩卖到山东去,岂非是一定赚得更多?”
吕方先是一喜,随即迟疑道:“可是,将军明明说山东那边太乱。。。。。。”
这时,旁观者清的郭盛忙提醒吕方道:“兄弟糊涂。你忘了将军这正是要带兵往山东方向去么?有将军大军在,兄弟别说是贩卖药材,就是押着一车黄金去,又有谁敢打主意?”
吕方作为生意人,头脑并不笨,刚才只是事发突然一时没有转过弯。听郭盛这么一说,顿时喜出望外,对武松道:“但凭将军指点!”
第二百九十一章 感谢大卫打赏加更:暴利行业()
吕方作为生意人,头脑并不笨,刚才只是事发突然一时没有转过弯。听郭盛这么一说,顿时喜出望外,对武松道:“但凭将军指点!”
武松看着吕方,略微沉思了一下,笑着道:“你能主动想到来还本付息,又重兄弟义气,所以我也愿意帮你。这样吧,我不仅不收回你借我的本息,还可以再给你和郭盛一笔钱,让你们去采购药材,贩卖到山东一带。为了保证安全,我还可以从新禁军中抽调部分兄弟,给你们当护卫,你二位看如何?”
吕方和郭盛一时不是欣喜,而是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他们对望了一眼,双双拜倒在地,道:“将军为何对小人们如此器重?”
武松笑道:“说器重也真是器重,不过,主要还是互利双赢。我既给你们本钱,又给你们派军队护卫,你们赚了钱,自然要给我分红的!”
吕方道:“那是自然!将军请定个比例就是!”
武松道:“我要你们利润中的五成!”
吕方毫不犹豫,道:“将军只要五成利润,还是在照顾小人和郭盛兄弟,小人多谢将军成全!”
郭盛也大喜,忙对武松表示感谢。
武松要大力支持吕方和郭盛贩卖药材,吕方和郭盛在被抽五成利润的情况下还很高兴,这都是有原因的。
就武松来说,今天遇到吕方,多少是个偶然。但是,他想支持吕方做大药材贸易,看似临时起意,其实却是筹谋已久。
这段日子以来,武松除了忙于寻找潘金莲、救助林冲娘子和军务,修炼《达摩心经》和《司徒遗书》也没有放下。特别是他现在已经身为新禁军统帅,不可避免地会卷入到大宋朝廷政争之中,更不能只有匹夫之勇,而必须抓紧学习韬略谋略,因此《司徒遗书》是越学越熟。
学习的结果,是使他对自己的处境有更清醒的认识。
他要统帅新禁军,要打造大宋乃至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军队,要改变历史,需要很多事情,而其中有一样最为不可或缺。
钱,或者说是金银。
就他个人而言,夺得了马奎留下的财富和房产,他已经算得上是个富翁。但是,他要养军队,要干大事,钱就是个十分紧缺的东西。
尽管新禁军乃是皇帝宋徽宗钦命组建,不过,宋徽宗本身浮躁,抓落实是不行的。在高俅、蔡京、童贯等奸佞们的忽悠下,拨付给新禁军的军费能否始终都得到落实,将是个大问题,这从宋徽宗赵佶居然让明显对武松有成见的童贯来负责此次梁山剿匪的后勤物资保障,就可看出危机。
更何况,就算朝廷给新禁军的军费都能够落实到位,那也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朝廷是按照旧有禁军的军费标准拨款,这对于训练强度和装备要求等远远超过禁军的新禁军来说,自然很不够。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宋徽宗本身骄奢淫逸,这个时候正在大建楼堂馆所,向民间征集花石纲等,财政早就入不敷出,在暂时没有外敌大规模入侵的情况下,克扣军队经费特别是士兵粮饷早已经成为常态。
武松不能把指望都寄托在朝廷身上,他自己必须为新禁军广开财路。
利用吕方等来贩卖药材,就是广开财路的有效途径。
这还得略微脑补一下,为什么前世水浒故事里,吕方会因为贩卖药材亏本而被逼上山落草,成为梁山好汉。
事情还得从王安石当年变法说起。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赵顼继位,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大家比较熟悉的有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方、方田均税法、募役法等,其实还有一项容易被忽视但却对官药局设立有着重大影响的市易法。
市易法规定,药品贸易由政府控制,经营药品是政府专利,不允许私人自制经营,旨在稳定物价、繁荣市场、增加税收等。此法在都城汴梁获得成功后,由北而南推广至扬州、杭州、广州等地。
据称,北宋朝廷搞这种药品专卖,一是防止药商投机控制医药市场;二是惠民防疫,通俗地讲就是让穷人买得起药、治得起病,就好比今天的政府制定许多最低药品价格一样。然而,任何商品,一旦由政府垄断专卖,那就必然成为暴利行业。
结果,“太医局熟药所熙宁九年六月开局,至十年六月收息钱二万五千余缗,计倍息。”“计倍息”的意思是获利与投入相等。换言之,朝廷这种药品专卖制度获得的利润,是百分之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资本“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医药专卖如此赚钱,进一步刺激了官药局业务的扩展。王安石变法推行的改革措施,很多都没有真正坚持,唯有这种药品专卖法,一直沿袭下来,还不断得到扩张。
到了宋徽宗崇宁年间,“京城惠民局增加到5所,卖药使四方百姓受益”,并新设专事成药生产的“修合药所”,由太府寺负责,有官员称“卖药所其惠甚大,当推行天下,凡有市集,务置处之。”
官方垄断药品贸易,使得这一行业成为暴利行业,同时便也给了民间走私贩卖药材牟取暴利的空间。
吕方,本质上就是一个搞药材走私的药贩子。换言之,他贩卖药材,其实是经不起官府查的。因此,他一开始就在从事违抗官府禁令的生意,这也是为什么在前世水浒故事中,他贩卖药材亏本后就只能上山落草。因为你本来就是走私犯,亏本了就只能自认倒霉,还得逃避官府打击,那只有上山落草算了。
至于吕方明知自己贩卖药材属于走私违法,还敢找身为朝廷军官的武松借钱,那则是因为,此时的大宋已经腐败成风,官员参与这种走私牟利,其实也是公开的秘密。
而武松,穿越来到这个时代,逐渐了解到这个时代的许多秘密,也看准了药材走私的巨大利润空间。因此,他要支持吕方和郭盛贩卖药材,为自己的军队广开经费来源。
同时,这也是把吕方和郭盛这两条前世水浒故事中的梁山好汉,招揽到武松麾下,为武松自己所用的一步。
第二百九十二章 小人报仇()
吕方和郭盛带着武松新追加的“投资”,以及武松挑选配备给他们的50多个精干新禁军,喜滋滋地走了。当然,那些新禁军都脱下军装化作行商打扮,由武松派出的一个可靠的提辖统领。
看着吕方和郭盛离去的背影,武松有些感慨。
在前世水浒故事里,这两个人遇到宋江和花荣,便立即投靠,从此再无二心,直至战死。
可是,宋江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实话说,宋江对他们是漠视的,把他们当成了普通将领看待,却没有用他们所长。
其实,吕方和郭盛,一个贩卖药材,一个贩卖水银,都对经商很有兴趣,也有这方面的头脑。
但宋江似乎一不爱女人,二不爱经商,对梁山好汉中的商业人才,并没有用人所长,给予特别重视。
王伦最初经营梁山,会再山下让朱贵开个酒店,一方面作为山寨前哨,打探各方消息,一方面接待来往好汉,一方面也是重要的经商赚钱门路。还别说,作为梁山的真正开创者,王伦能够想到这个点子,那真有几分创意、几分天才!
起码在这个方面,宋江其实还不如王伦!宋江接手后的梁山,完全背离了王伦之前设计的梁山道路!
如今,武松已经见过了宋江。应该说,这厮确实是个精明能干、心机深沉、在江湖上也有些威望的人才,是个厉害角色。
但这人的缺点,就是官欲熏心,一心想当大官,所以就缺乏了大眼界大格局,看不清天下的大势。
前世的水浒故事里,这厮一掌控梁山,就只想招安当官。而这世遇到的宋江,也拒绝参加武松的新禁军,还留在京城里,妄想在蔡京、高俅这些奸佞当道的情况下飞黄腾达,当上大官。
这厮,“果然厉害,不过如此!”八个字,就是武松对宋江的评价。
倒是这个王伦,武松还没有见过。这次率领新禁军开赴山东,围剿梁山,对手也就是这个王伦。
如果,王伦真的像前世水浒故事中所写的那样,心胸狭隘,不能容物,得不到江湖好汉们的拥护,那武松自然丝毫不担心他。
但,问题是,就算按照前世水浒故事所写,这王伦也并非真的是个简单角色啊。
所谓“万事开头难”,这王伦可是第一个开创了梁山寨。光凭他能够选对这么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能够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聚集起最初的梁山规模,就可见他并非真是个简单角色。
他在梁山造反军队刚刚有些规模的时候,就被晁盖一伙煽动林冲给火并了。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也许正是因为他已经被杀死,为了取得夺取梁山领导权的正当性,晁盖、宋江、吴用之流才会丑化王伦,造他的谣,说他心胸狭隘不能容物,因此死有余辜。
实际上,以武松对林冲的了解,林冲根本就是个忠奸不辨、自私自利、刚愎自用的人。想当初,武松那么劝他不要买刀,不要中高衙内父子的计,他不还是乖乖自投罗网了?
这样一个人,居然为了保全自己而休掉林冲娘子、不,想在应该叫张真娘那么好的妻子,完全不念夫妻恩情。
从前世水浒故事来看,他得到鲁智深的救命之恩,但也没有看出如何报答鲁智深,在梁山后期,鲁智深和武松走在一起,林冲却几乎完全没有了和鲁智深的互动,可见他并没有真的报鲁智深的恩。
柴进收容他,推荐他上梁山,也是他的恩人,他又在哪里报答了柴进?
王伦在他上山时要他交投名状,本来是土匪接收新人正常的潜规则,并不是真的刁难他。王伦好歹让他在山上容身了,其实对他也有恩,他却火并了王伦。
所以,对于林冲和王伦之间的恩怨,武松直观地感到,林冲是个糊涂蛋,前世水浒故事中,他杀死王伦,恰恰表明这个王伦并不简单,并不像他们传说中的那么难堪。
那么,这一世,自己即将面对的真正的王伦,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真的是不堪一击,还是个厉害角色?
大军离开董家镇,继续向前挺进。望着自己统帅的这支新组建的雄壮队伍,武松心中充满信心:无论是宋江,还是王伦,以及后面还会出现的王庆、田虎、方腊等,都将不在话下。
正踌躇满志间,张德胜突然来报告。
张德胜的脸色不太好看。见到武松,便气呼呼地说:“禀大人,末将刚刚接到消息,朝廷提供给我们的后勤粮草,暂时不能到位!”
武松一听,却面色平静,道:“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张德胜道:“一定是童贯那厮。。。。。。是童贯大人玩的花招!皇帝要他负责我们的后勤粮草供应,可大人你打死了他的爱将,那天他来军营大人又拒绝逢迎,他必定怀恨在心,在我们的粮草供应上耍手脚!”
武松的神色还是平静,道:“我们现有的粮草,还能够供应几日?”
张德胜道:“恐怕只能供应两三天。童大人开始不说,一旦我们大军开拔离开京师,他才说粮草不能到位,这不是存心要让我们吃瘪么?”
武松的表情还是平静。
对于童贯这招,他自然是早就有所预料。要知道,现在的武松,正在学习《司徒遗书》,对于政坛上的这些勾心斗角、明枪暗箭,自然不会完全没有警惕。
他要吕方、郭盛去加大贩卖药材的力度,为新禁军赚取经费,本身就是对付童贯在粮草经费上卡新禁军脖子的措施之一。
但没有想到的是,童贯这厮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真小人。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从早到晚”,童贯这厮恨武松,那就立即下手了。新禁军才出京城,不能回头,他就下手卡粮草经费了。
摆明了,是要武松带着军队,在路上进退两难。
张德胜请示:“大人,怎么办?”
武松冷冷一笑,道:“不要急,好办。下令军队,略微调整一下行军路线,向东南方向进发!”
张德胜一愣,道:“难道我们不去梁山了?”
武松笑道:“梁山自然是要去的。不过,我们先去另外一座山!”
第二百九十三章 想念金莲()
按照武松的号令,新禁军开出董家庙镇,略微往东南方向行进少许,却并没有看到有什么山。
只看到,前方出现一个巨大的寨子,四周都修建有高高的围墙,如同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
看到这座寨子,武松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清河县的张家堡。
当初的张家堡,正是清河县一霸。他大闹张家堡,救出了潘金莲,这才与潘金莲相依为命,来到汴京。
眼前的这个寨子,与张家堡有得一比,一样的气势不凡,一样的防守严密。可以想见,寨子里的人,只怕也和清河县的张大户一样,无比富豪,称霸一方。
张德胜在前方观望了一下回来,满脸疑惑,对武松道:“大人,斥候已经了解,这座寨子叫李家寨,过去叫董家庄,只因为董家招了一个姓李的女婿,那女婿杀了岳父全家,霸占了这座寨子,所以改了名。”
武松下令:“派一支队伍,把这寨子围起来!”
张德胜一愣,道:“我们不是要去攻打什么山么?怎么现在是要攻打这座寨子吗?”
武松面色一沉。张德胜立即感到惶恐,不敢再多问,连忙去执行军令了。
这时,闻焕章也过来见武松,询问军队是否要攻打李家寨。待知道武肯定答案后,闻焕章一时无语。
武松倒是饶有兴趣,反问闻焕章:“新禁军奉朝廷命令,要去围剿梁山土匪,可我现在改变行军方向,前来攻打一座民间寨子,你不问为什么么?”
闻焕章淡淡道:“自古以来,军队出征,侵略民间,乃是常态。现在大宋军队出去打仗剿匪,往往掠夺百姓,有的甚至把百姓的头颅砍下来当作杀敌首级记功,这样的情形也经常发生。新禁军这一路上军纪严明,对百姓倒是秋毫无犯,但现在听说童贯要克扣军粮,将军想要问这李家寨借点粮食,这比起那些杀百姓冒功的做法来,已经是好多了!”
武松不由得一笑,道:“闻先生果然聪明洒脱!你说得都对,不过,还是只猜到了我的部分想法!”
闻焕章道:“将军还有别的打算?”
武松道:“很快,先生就知道了!”
这时,新禁军一队人马在前锋王焕的率领下,已经迅速把李家寨给围困住了。李家寨突然遭遇大军围困,十分惊慌,迅速把寨门紧闭,寨子四周围墙上,全部上了庄丁。这架势,居然是打算与军队硬抗!
一来可见,这杀了岳父全家霸占寨子的李某,确实是个嚣张的角色,二来也可见,这李家寨的实力,恐怕不在当年清河县张家堡之下。三来也说明,如今的大宋,土地兼并、豪强霸陵确实越来越严重,类似张家堡那样的土霸王,是到处都有的。
李家寨城门上,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身披铠甲的大汉,大汉的身后还有几人,却正是当初在董家庙镇伏击鲁智深的郑二和董家庙五虎。看来,他们是被李家寨招揽,成为李家寨的爪牙了。
那大汉冲着城外的新禁军大喊:“我是李家寨寨主李明!乃是大宋一等一的良民!你们军队围困我的寨子所为何事?”
武松完全没有与他罗嗦的兴趣,下令:“进攻!”
王焕得令,立即率领新禁军,对这李家寨发起攻击。
应该说,这其实是新禁军组建以来,首次执行正式的军事任务。这次军事任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因为,这李家寨虽然只是一个民间土财主的庄园,但四面高墙,武装的庄丁把守,实际上也是一座小小的城池。
见新禁军二话不说,就发动围攻,那李明大怒,一面指挥庄丁们据守围墙抵抗,一面大声叫道:“我李家寨可不是好惹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