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行武侠-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瓦岗军被彻底溃败的缘故,导致洛阳必须直面李阀之锋芒,根本独力难支。

    何况大战刚过。击溃李密的同时,王世充一方同样损失非小,若李阀此时提兵来攻。如何能挡?

    显然已胜在战役,却败在全局。

    为此。王世充已不得不被迫向佛门做出极大的妥协,希望能让慈航静斋出面斡旋。以换得喘息的时间,让他能够腾出手来,消化并巩固瓦岗军的势力与地盘。

    佛门正值洛阳新败,被魔门压得抬不起头来,这会儿何止是喜出望外,简直欣喜若狂,提出的条件不问可知。

    而李阀提出的条件之一,自然有赶绝寇仲……这里面的缘故,寇仲可能到死都弄不明白,还真以为王世充纯是心胸狭隘,见他功高,便心生杀意。

    魔门刚在洛阳创下的大好局面,更于转眼间便付诸流水,且倒退何止百步!

    要知王世充乃大明尊教的人,并非完全与魔门是一条心,他真到最后撑不住的时候,大可以投降李阀,彻底投靠佛门一方。

    因此这回受到最大损失的,除了李密,还有魔门!

    若非有祝玉妍强压着,前来袭杀寇仲和徐子陵的人,就绝不止支持李密的辟尘一个了,他俩这会儿也别想还有闲心疑惑不解,早该被气得发疯的魔门中人撵得一路狂逃,慌不择路。

    听到寇仲的疑惑,徐子陵也陷入沉思,少许说道:“幸好你还结识了杨公卿等一众好汉,总还算不虚此行。”

    杨公卿是王世充麾下的重要将领……寇仲于洛阳期间,与不少并非王世充亲族的将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以杨公卿的地位最高,乃王世充倚之为左右臂助的大将。

    而经过击溃瓦岗军一役后,众将领都对寇仲敬佩有加,尤其在王世充翻脸不认人,下令擒杀寇仲之后,他们更对最近任人唯亲,并疏远他们这些外姓将领的王世充失望到极点。

    途中若非有这些将领或明或暗的帮助,寇仲和徐子陵也绝难这么轻松的逃离洛阳。

    听到徐子陵提起杨公卿,寇仲不免露出一抹微笑,道:“杨大将军孤身登船,为我俩壮行,有胆有识令人心折,只听他那时直呼王世充之各,便知他对王世充的不满已溢于言表。世间自有公理在,像王世充那样的卑鄙小人,总还是少数的。”

    徐子陵重重点头,又道:“虽然目前无船追来,但我总有些不祥的预感,这一程未必会那么顺利。”

    寇仲一拍背上井中月道:“管她娘的那么多!我们有哪天是平安无事的?谁不怕死,就放马过来吧!明天我们转出通济渠后,便日夜兼程赶赴江都,然后从长江坐船去找老爹,看能不能说服他带着两个干儿子一起去打天下,哈哈!“

    他笑得很大声也很豪迈,却尤其充满悲愤之意。

    想他半月前还是王世充倚之为臂助的客卿贵宾,意气风发的指挥着千军万马踏平李密的战营,如今却只能灰溜溜跑去找杜伏威收留,境遇转变之快,的确令人唏嘘。

    ……

    与此同时,魔门正发了疯似得派出人手,誓要找回风萧萧不可……正是他鼎力支持的寇仲,害得局势陡转至如今这种地步,在强势回归的佛门面前,连祝玉妍都已不得不退出洛阳。

    只能让风萧萧回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也只有他才能收拾这个烂摊子。

    经过洛阳的清洗,魔门中不论对风萧萧的态度是善是恶,都相信这位新一代的邪帝,的确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

    为保险起见,连刚刚闭关的婠婠都被祝玉妍强拖了出来,命她立刻南下,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回风萧萧,来洛阳主持局面。

    事情果然和祝玉妍料想的一样,并没有那么顺利,佛门趁着胜势大举反扑,魔门中人举步维艰,甚至连婠婠都不例外,被师妃暄给死死缀上了。

    一路上两人交手十数次,师妃暄虽是一直未能战而胜之,却也成功拖住了婠婠南下的步伐。

    佛门之所以会不惜代价的拦住派向风萧萧的魔门信使,完全是被风萧萧一手主导的洛阳清洗给骇怕了,本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念头,说什么也要截断风萧萧再次北上的可能,至不济也要拖得越晚越好。

    如果真被风萧萧用什么办法耽搁了现在的大好局面,佛门肯定哭死!

    佛门和魔门仿佛都在突然之间发了疯,一方非要找回风萧萧不可,一方定要拦住风萧萧不可!(未完待续。)

第两百零九章 都快疯了

    风萧萧虽然不知自己又成了佛魔二门关注的焦点,但亦因发觉师妃暄和婠婠突然不明原因的南下,从而提高了警惕。

    历经多世的他,有种难以形容的敏锐直觉,总能在危机逼近之前,便察觉到种种迹象,得以对还不明朗的形势做出大致的判断,并提前做好准备……

    当风萧萧从深山中走出来的时候,尤鸟倦、周老叹、金环真还跟在他的身边,但他来到江都之时,三人已不知所踪……

    “宇文化及……”

    风萧萧远远地往江都行宫望了一眼,口中念叨起这个他初来此世,便遇上的第一个对手,他当时还被宇文化及追得颇为狼狈。

    风萧萧虽不算太熟悉历史,却也知道宇文阀乃是隋前朝北周的皇族,后因幼主登基,被当时的权臣杨坚所篡位。

    所以在宇文阀看来,杀杨广也不过拿回本属于己方的皇位罢了。

    更为关键的是,北周当国时,曾有过震惊后世的举动……周武帝灭佛!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

    而在武帝禁止佛教之外,起初亦禁止道教,于全国范围内灭佛灭道!

    力主此事的北周武帝后于亲征突厥途中莫名其妙的病倒,返回洛阳的当天便即暴毙,时年三十六岁,其皇长子登基一年后禅位于幼子,次年亦病逝,北周旋即被当时的隋国公杨坚篡位。(此段史实。)

    仅凭这一小段了解的历史。再联系现在的情形,一向多疑的风萧萧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是武帝暴毙。又或是杨坚篡位,背后当然有佛道二门的影子。而宇文阀肯定与魔门有着脱不开的亲密关系。

    仅凭武帝灭道灭佛一事,就足以让魔门上下对宇文阀充满期盼,以及毫无保留的支持。

    只怪宇文化及实在太不争气,他一连串鲁莽的举动,导致宇文阀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如今受困一隅之地,根本动弹不得。

    若非周围全是魔门控制下的势力,比如林士宏。比如萧铣,比如辅公佑,宇文阀只怕早就被人给灭掉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周边全是不能动的势力,衰弱至此的宇文阀,也难以向外扩张,以补充实力。

    所以自宇文化及率领北征的十万大军被李密彻底击溃之后,宇文阀的结局其实已然注定,覆灭是迟早的事。

    风萧萧和宇文化及互不对付,至今已是天下皆知。

    但祝玉妍从未向风萧萧透露过一丝一毫魔门和宇文阀之间的关系。极像是不安好心。

    不过在风萧萧看来却未必如此,因为直到现在,那个睚眦必报的宇文化及都还没找过他的麻烦,甚至连宇文成都死在他的手上。宇文阀都没了下文。

    要知徐世绩死后,连本心不想和风萧萧交恶的李密,都曾装模作样的发下了蒲山公令呢!宇文阀却毫无反应。该是魔门在中间施加了极大的压力。

    祝玉妍之所以从不向风萧萧谈及,也该是怕风萧萧知道这层关系后。反而想通过魔门找宇文化及的麻烦,到时她夹在中间十分麻烦。所以干脆不提。

    风萧萧可不是好说话的人,向来是恩必还、怨必报,但现在并不是和宇文化及算账的时候,他也就冲着皇宫方向冷冷一笑,便即穿入街上的行人,走向人潮涌动的码头。

    他是顺着宋玉致留下的标记寻来的,准备和宋阀接上头,以弄清楚当今的形势,再决定自己接下来的行止。

    岂知才到码头,风萧萧便发觉周围很有些古怪。

    仿佛到处都是探头探脑的人,而他灵敏的灵觉还告诉他,这些人明显不是一伙的,彼此之间的敌意甚浓,尤其在发现他之后,气氛紧张的简直就快打起来一样。

    宋阀也不是吃素的,风萧萧才到对街,就有一位老者带着四名精干的汉子匆匆由店铺中迎了上来,显然已得到风萧萧进城的消息,特意出来迎接。

    那名老者目不斜视,直走到风萧萧面前介绍自己,另四名精干的汉子则戒备的左顾右盼,甚至不顾身处人流不息的码头,都握上了身畔的兵刃,极为霸道的拦开任何想要靠近人。

    风萧萧见他们这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自然猜到定是发生了什么紧要的事情,也不与这位宋阀的执事过多寒暄,随着他赶紧进了驻地之中。

    行路间,这位执事快速的介绍了一下,风萧萧才知道原来最近时日,宋阀驻地周围已断断续续发生了大小十数场隐秘的厮杀,少则二三人,多则数十人,皆都行动迅速,狠辣果决,死人不少,却没留下任何一具尸体,亦没有惊动附近居民。

    宋阀派人试探了几次,根本毫无结果,只依稀察觉其中一方或许跟魔门有关,但也无法肯定,更没弄清楚其他人又是来自何方势力,目的又为何。

    风萧萧若有所思,敢和魔门这样过不去的势力又有几个?宋阀这位老执事恐怕是心知肚明,却碍于身份,不能宣之于口罢了。

    风萧萧这下已能肯定,必是出了大事,否则佛魔二门绝不会如此争锋相对。

    走到厅口,老执事便即告辞退去,风萧萧一掀门帘,就发现宋玉致正秀美紧蹙倚坐在一侧。

    才半月不见,她好像清减不少,却也别有一番动人的韵味。

    风萧萧慢悠悠的着走到厅内。

    宋玉致抬眼一瞧见他,就没好气的道:“你倒是好生悠闲,却不知别人都快急疯了。”

    风萧萧自顾自的坐下,微笑道:“如果发疯能够解决问题,我肯定是天下第一疯。”

    宋玉致表面虽大皱眉头,但芳心中却涌起种异样的感觉。

    不知为什么,风萧萧甫一露面,便让她一直揪紧的心放松下来,好像再没什么事能将她难倒。

    宋玉致抿了抿芳唇,将心中的涟漪抚平,缓缓向风萧萧简述了一下当今的已乱得不能再乱的形势。

    风萧萧一直面带着微笑倾听,心却越来越往下沉,忽然真有一种想要发疯的冲动!(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书友1603311021249872055210241617”的月票两张~

第两百零十章 婠婠的手段

    宋玉致飞快的将当下的局势介绍完毕,方才轻舒口气,玉指捻起身侧小几上的茶杯。

    她轻轻吹了吹腾腾飘起的热气,浅尝一口,润润干喉,继续道:“刚刚传来的消息,王世充大反常态,下令擒杀击败李密的功臣寇仲和徐子陵,闹得洛阳人心惶惶,外姓将领人人自危,如若李阀此时攻打洛阳,王世充恐怕难以坚守。”

    她借着茶杯的阻挡,小心打量着风萧萧的神情,想判断出风萧萧是否早就预料到会有如今的局面。

    风萧萧“唔”了一声,道:“不错。”

    宋玉致与他相比,实在嫩得不行,能从他脸上瞧出什么才真是见鬼了。

    宋玉致有些失望,但又不甘心的道:“如果洛阳失守,李阀在东进路上再无敌手,之后可北上也可南下,你认为李阀会往北还是往南呢?”

    风萧萧笑道:“这个问题应该问李渊,或是李世民,问我干嘛?”

    宋玉致秀眉扬起,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放回小几上,有些按捺不住的嗔道:“我就问你呢!”

    风萧萧双手一摊,笑道:“或许会北上,或许会南下,又或许北上的同时还南下,一切皆有可能嘛!”

    宋玉致差点想当场捏死他,俏脸气的发红,恼道:“你说,你是不是早就盘算好了,想利用我们宋家拖住李阀南下的步伐?”

    风萧萧心下微有些吃惊,没料到宋玉致竟能想到这一步,果然聪慧的很。

    不过他只笑了笑。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小姐如果真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宋玉致狠狠瞪了他一眼。却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风萧萧亦无言默坐,似思索良久后才幽幽的叹道:“不如意事常**,可与人言无二三……”

    他起身道:“看来我是无法随三小姐西去岭南了,还望谅解。”颌首一礼,便即离去。

    宋玉致望着风萧萧的背影怔怔发呆,头一次发现他的脚步竟显得莫名的沉重。

    “不如意事常**,可与人言无二三……”

    宋玉致低头念了两遍,喃喃道:“你心中深藏的秘密,又想对谁诉说呢?”

    ……

    江都城外山谷畔。荒山野路断桥边。

    月照下,两道都堪称曼妙的身影,正以迅若飞鸟的速度忽分忽合。

    婠婠的天魔双斩与师妃暄的色空剑密集的碰撞,芒闪不休的同时,发出“叮叮”似珠落玉盘的脆响,回荡在山谷间,惊起宿林的归鸟,搅乱沉谷的薄雾。

    白衣赤足的婠婠,整个人活似一缕没有实质的轻烟。于迷蒙的雾气中旋飘,自美目中泛起的蓝芒尤为瞩目。

    在夜风吹拂下,她不染一丝杂尘白雪般的长衣迎风飘舞,尽显她曼妙的体态和动人的线条。美目凄迷,神色幽怨,使她整个人有种说不出的幽美。十分醉人。

    但也使人忍不住联想到一句老话,最美丽的事物往往最危险!

    与之相对。是毫不逊色于的师妃暄,青衣儒衫丝毫遮不住的她空灵身姿。看似简单的步伐,便予人行云流水,断水水流的奇异感觉,而色空剑每一次的挥起,剑芒都映亮她的俏脸,生出圣洁的光辉,使人不敢生出轻敌和冒渎之意,又深感自惭形秽。

    婠婠脸上露出一抹看似无奈的浅笑,道:“妃暄妹子竟舍本门的剑法不用,反而专使我圣门的剑诀,还真是令人稀罕呢!”

    幽幽的语气像是嫉妒,又像是吃醋。

    师妃暄对她的暗讽毫不在意,剑光突然耀亮,好似聚集了天边皎月的所有光辉,一剑逼得婠婠不得不退开三丈有余,方才柔声道:“邪帝的剑法竟与慈航剑典如此契合,妃暄也着实没有料到呢!”

    婠婠听了后又好气又好笑。

    从邪帝舍利中吸纳不少精元的她,功力本比如今的师妃暄要强上那么一点点,但每当占于上风的时候,就会被师妃暄这一剑生生逼退。

    这还只是师妃暄偷学了一招而已,由此可推知风萧萧的剑法是多么的惊人!

    当时是风萧萧通过道心与魔种的奇异感应,将这一招映入师妃暄的脑海,防止她轻易败于婠婠之手,果然收到了奇效。

    师妃暄也暗暗感叹,她实在没料到婠婠竟忽然功力大进,如非有这一招堪称绝世无双的剑法,这一路上她别说拦住,只怕早就败于婠婠的手上了,所以就算本心不想用,也不得不用。

    婠婠忽而轻笑一声,道:“自与妃暄妹子洛水一战后,我便觉察出这一招剑法或许是出自邪帝之手……”

    她看似没由来的扯闲篇,但师妃暄心中蓦地蒙上一层阴霾,升起种极为不妙的感觉。

    婠婠续道:“那时我便缠着邪帝,让他教我破解之法。”

    师妃暄秀眉轻蹙,对婠婠明显来扰乱她心神的话语置若妄闻,实则提高了警惕。

    婠婠轻笑道:“我一路上从未用出过,任凭一次次的被你迫退,妃暄妹子知道原因吗?”

    师妃暄一瞬不瞬的盯紧她,柔声道:“婠婠姐或许是担心妃暄不敌之下,寻机退走。”

    若是于洛阳周边受挫,她大可托庇于附近的佛寺,譬如净念禅院,婠婠是绝对不敢追来的。

    但现乃江都地界,佛门的势力远远比不上魔门,她若于此地被婠婠击伤,根本找不到任何安全的地方可以安心疗伤,迟早被追到死,便彻底输了佛门与魔门二十年一次的比斗。

    婠婠发出一阵悦耳若银铃的娇笑声,甜甜的道:“妃暄妹子知道就好,这回看你能躲哪儿去!”

    师妃暄虽仍平静如故,但秀眸却愈呈明亮,连色空剑也似发散出灿烂的光辉。

    婠婠这番话一出,不论真假,都使她落入完全的两难之境。

    继续用那招剑法,或许会被婠婠一招而破,她承受不起代价,如果不用,如今的她又的确比婠婠的功力稍差,迟早不敌!

    形势忽然变成了选择早败,还是选择晚败的难题。

    师妃暄本已十分高估婠婠,从不敢掉以轻心,却没想到婠婠的高明还要出乎她的预料之外,在气势上,她已落入绝对的下风。

    婠婠的天魔功已在说话间便提升至极限,以她为中心的方圆一丈之内,陷出了一个完全无形,纯粹以一种气劲形成的崩坍空洞。

    她手中的天魔双斩陡然幻起两道电闪般的激芒,终于再次出招!(未完待续。)

第两百零十一章 天下第一搅屎棍

    天魔双斩与色空剑辉煌的相撞,几乎在转瞬之间就扫空了连晚风都吹不散的山谷沉雾。

    这两位分别代表正邪两道的杰出传人,终于毫无保留的正面交锋。

    素衣赤足的婠婠,像从最深邃的黑洞梦里钻出来的幽灵般,天魔双斩的芒闪依旧在,右袖中却又同时飞出一条细长丝带,像毒蛇般向心神正不太稳定的师妃暄卷去。

    这条天魔带的声势凌厉至极点,绝对可媲美师妃暄手中的色空剑,偏是不带有半点风声或劲气破空的应有啸响。

    色空剑勉强击退天魔双斩,于间不容发的时刻,终于微微一错,以剑尖点上丝带的端头。

    师妃暄娇躯轻震,凌空横飞,掠过深涧,往断桥那边飘去。

    整条长达三丈的丝带在反震的力道下先现出波浪似的曲纹,完全化解了色空剑上所附带的劲力,根本丝毫影响不到婠婠,她大可如影附形的追去,乘胜追击。

    出乎预料的是,天魔带倏然被婠婠收回袖内,天魔双斩亦随着玉手翻转不见,无奈地笑道:“妹子慢走,婠婠不送了。”

    师妃暄飘身落于断桥对面,神色如常,自有一种轻盈洒脱的仙姿妙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