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行武侠-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丹臣微微躬身,恭恭敬敬的冲她行了一礼,道:“阿紫姑娘是主公的千金,我们做臣下的又岂敢有丝毫冒犯?”

    阿紫很是得意,说道:“是你们毒死了我的驴?你们这两个家伙不是好人。”

    傅思归向风萧萧瞧了一眼,脸有尴尬之色,苦笑道:“实属无奈,实属无奈。”

    风萧萧笑道:“我说官府怎么会发下了官文,将马匹全都收走了,原来是二位的主意。如此一来,我们想走快都不成了。为了留下阿紫,你俩也算是煞费苦心了,大手笔,好大的手笔!”

    “这个……”,朱丹臣垂目斟酌道:“在下两人,不全是为阿紫姑娘而来,主要还是来找风大侠。”

    “找我?”,风萧萧微微一愣,说道:“也对,我和大理段氏的梁子不小呢!你们要找我的麻烦,也无可厚非。不过……”,目光在两人面上转了转,似笑非笑道:“不是风某自傲,单凭二位,只怕力有未逮啊!”

    “岂敢,岂敢!风大侠说笑了。”,朱丹臣连忙摆手,说道:“风大侠武功卓绝,别说只我们两人,就算是来上个十人百人,也还不是自讨苦吃?再说擂鼓山时,风大侠并没有留难世子,任我们离开。镇南王爷知道后,已然下令,不得再与风大侠为难,是以我们绝无此心!”

    风萧萧哦了一声,开始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了,暗暗提高了警惕,问道:“既然如此,两位为何费了这般大的功夫?难道只是为让我缓步?”

    朱丹臣缓缓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帛卷,双手递出道:“这是镇南王爷的亲笔传信,飞鸽急来,还请风大侠过目。”

    风萧萧不接,寻思道:“他俩大费周章的留我,应该就是为了等这份段正淳的传信,只看这架势,就知道事情小不了。不过现在去找婉儿才是头等大事,可不能乱耽误功夫。”,径直拒绝道:“我还有事,不想为旁事分心。”

    傅思归一紧手中的铜棍,大声道:“王爷下了严令,一定要将这信送达你的手里,我们深受主公大恩,就算拼了性命不要……”

    朱丹臣将他一扯,说道:“傅兄弟不可无礼,风大侠是明理之人,断不会让我们这些做臣下的为难。”

    “你们这一唱一和的……”,风萧萧略一犹豫,还是摇了摇头,一把牵住阿紫的小手,迈步就走,侧头道:“别说你们了,就算段正淳亲自来了,哼!你们够胆就来拦我吧!”

    “你……”,傅思归铜棍一扬,咬牙道:“我……我和你拼了!”

    朱丹臣大步一跃,挡到了他的身前,冲风萧萧喊道:“若是敝国陛下亲来又如何?”

    风萧萧登时顿步,慢慢回身,沉声道:“大理皇帝仁义爱民,世人所共知,无不真心敬仰。在下升斗小民,竟劳得贵国陛下鞍马劳顿,实是惶恐之至。不过风某乃是大宋子民,既奉不着、也不方便领他国皇帝的诏令。”

    大理皇帝段正明别说是一国之尊,单以他在武林中的声望地位而论,也是人人敬仰的高手宗师。两种身份合一,当世间根本无人能比,竟然亲自动身赶来,必是有极其重要之事。

    更何况皇帝亲自赶来会见,如此殊荣,风萧萧就算胆大包天,又自负武功,都不敢真的驳了面子,是以嘴上虽然依旧强硬,其实口风却已经软了。

    朱丹臣一听有戏,赶忙几步快行,将手中帛卷再次递上,道:“还请风大侠先行过目。”

    风萧萧缓缓接过,展开扫视,然后负手沉吟道:“镇南王措辞郑重,看来所言不虚,贵国陛下还真是要亲来啊?区区风某,一介江湖散人而已,哪有这么大的面子?”

    朱丹臣近身道:“风大侠名满江湖,世人无所不知……”

    风萧萧打断道:“侠?不敢当,恶名昭彰才是真的,哼!别是什么缓兵之计吧,然后来一招十面埋伏?”,不等朱丹臣开口,又笑道:“玩笑,玩笑,大理段氏声名卓著、誉满天下,断不会行此小人手段……好,朱兄弟、傅兄弟,我就依信上所言,等上三日!”

    朱丹臣和傅思归一同舒气,招呼等在不远处的随伴,牵来几匹马,引着风萧萧和阿紫连夜回返。(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心胸坦荡

    段氏以中原武林世家在大理得国,数百年来不失祖宗遗风。

    段正明、正淳兄弟虽富贵无极,仍常微服出游,遇到武林中人前来探访或是寻仇,也总是按照武林规矩对待,从不摆皇室架子。

    不过保定帝这日御驾出来,却不似往常一般扮成缙绅大户,而是人人劲装,驾马疾行;一路上少有停留。

    “皇兄。”,段正淳抬眼远望,大声道:“就是前面那镇了。”,说话间,伸手将篷帽一掀,露出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神态威严。

    保定帝闻言一扯着缰绳,众骑士接连而停。

    “皇兄,还是让我去吧,你就不要进镇了。”,段正淳贴近了些,劝道:“风萧萧此人亦正亦邪,天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要是突然暴起,可没人拦得住他。”

    “王爷说得不错。”,善阐侯高昇泰驾马靠前,道:“这人武功尤高,加之为人行事又极不合常理,皇上实在不宜接近。”

    黑黑瘦瘦的巴天石行礼道:“皇上,中原江湖之中,关于此人的流言甚多,除了武功高强之外,少有褒奖之语,而且好像他在哪里,哪里就会出事一样。近年武林中的几件大事怪事,都能寻摸到他的影子,是个极其麻烦的人物,咱们不能不小心为上啊!”

    保定帝微笑道:“当时万劫谷中,虽是和他匆匆一面,但觉得这人颇讲道义。更何况这次是咱们有信在先,怎能食言?”

    段正淳叹了口气。抬手比了几个手势。

    当下旁边的众骑士驾马四方一散,扼守住了周遭,只余下保定帝、段正淳、高昇泰和巴天石四人在中间。

    “皇兄。你莫要忘了,风萧萧终究和四大恶人不清不楚,那人……”,段正淳话语顿住,意犹未尽。

    保定帝知他是在指四大恶人之首,恶贯满盈段延庆,也就是当年被废黜的大理国延庆太子。

    高昇泰和巴天石也听出此节。自然不敢接话,在旁收眉敛目。

    保定帝摇头道:“正是因为如此,我就更要去见他了。”

    段正淳知道皇兄启程前就已经打定了主意。他说再多也是无用,不过毕竟担忧,叫道:“皇兄……”

    保定帝右手一抬,打断道:“事有轻重缓急。淳弟。这次从天龙寺的法谕你也见到了,万万不能耽误了。”

    段正淳虽然担忧保定帝,但他究竟极识大体,知道天龙寺是大理段氏的根本。每逢皇室有难,天龙寺倾力赴援,总是转危为安,只要得其支持,皇兄的皇位便能稳如泰山。延庆太子根本无可奈何。

    大理段氏于五代石晋天福二年丁酉得国,至今一百又甲子。中间经过无数大风大浪,社稷始终不堕,实与天龙寺稳镇京畿有莫大关连。

    年前天龙寺传信,说要找到风萧萧其人,言辞之郑重,从所未见,并要求不得大张旗鼓。

    段正淳从皇兄那领了任务,认为必定与“六脉神剑经”相关,是以深以为然,虽是广散人手于四方,却只言寻人,不提缘由,以免让人知道段氏连自家的绝学都保有不住,图惹人嘲笑。

    前几日得到朱丹臣和傅思归的急信,方知久无音讯的风萧萧突然在陆凉州现身,段正淳大喜过望,急忙通知天龙寺的本因方丈。

    他本以为天龙寺会高手尽出,与那风萧萧大拼一场,谁知本因方丈亲自赶去了皇宫,向保定帝传达枯荣大师的法谕,要求无论如何要请风萧萧来一趟天龙寺,还不得动武。

    保定帝自是大为吃惊,可本因方丈一问三不知,根本问不出原因。

    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

    保定帝虽然俗世为帝,尊崇无比,不过在这天龙寺中,地位并不高,枯荣长老才是寺中辈份最高的长老,他的谕令,无人敢不遵从。

    百般思量后,保定帝找段正淳商量,认为只有自己亲自出面,才有可能打消风萧萧的疑心。

    段正淳坚决不许,他和风萧萧打过数次交道,认为这人危险之极,绝不能让皇兄冒这么大的风险,他去便可。

    两兄弟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保定帝抬出了枯荣大师,方才让段正淳勉强让步,同意两人同去,但只能保定帝一人出面。段正淳并不得入镇,如遇变故,他需立即返回大理,登基加冕,以免国内无君。

    商议一定,保定帝即刻拟定传位诏书,段正淳则立发急信,通知朱丹臣和傅思归,然后兄弟两人一起朝陆凉州奔赴而来。

    段正淳一路走一路劝,期望打消皇兄的念头,直到如今也毫无成效,只得留在了镇外,眼巴巴的瞧着保定帝进入了镇中。

    朱丹臣和傅思归早就等在镇口,当先引路,其后是巴天石与高昇泰,左右戒备,护着最后的保定帝。

    此镇西边早被清场,大街上空荡荡的并无行人,只有阿紫那百十名手下聚在一角院中,略有些吵吵嚷嚷。

    巴天石按照江湖规矩,手持保定帝段正明的名帖,大踏步来到院前,朗声说道:“大理国段氏段家主,前来拜会风大侠。”

    院中的喧闹声顿时停住,道道惊诧的目光直直望来。

    这些人被阿紫收服之前,大都是大理境内的一方豪强,久沐皇恩,对大理段氏自是无比尊敬,如今见皇帝亲临拜山,不知究竟是福是祸。

    其中不少人在阿紫的威逼下,作恶非小。旁的不提,单论陷害江湖同道的罪名,一旦失了靠山。被人追究起来,必定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是以有人惊喜万分、有人惶恐不安。

    没过多久。卓不凡来到院前,行礼笑道:“久闻大理段氏虽然贵为皇室,一举一动却都依着江湖规矩,从不仗势欺人,如今亲眼得见,方知传言无虚,当真佩服之至。还请进大厅奉茶。”

    保定帝见他往那儿一站,锋芒毕露,气度不凡。吃了一惊,当下还了一揖,说道:“如此甚好。”

    卓不凡微微一笑,负手侧比。引着保定帝众人往院里走。

    巴天石目光在他脸上转了几转。嘴凑到保定帝耳畔,一阵细语。

    卓不凡嘿嘿一笑,扭头道:“这位仁兄当真博闻,卓某才出江湖不久,没想到还有人知道区区。”,心下颇有些得意,暗道自己在北边时的名声不小,竟能传到南边来。

    他却不知。阿紫手下中潜伏有暗探,早将他的名号报了上去。根本没用多长时间,他的底细就被摸地一清二楚。

    保定帝暗道:“天石兄弟明知还说,是另有用意,分明在提醒我,除了这名号称‘剑神’的卓不凡外,还有一位高手。若是一直没有现身,就说明风萧萧居心不良,是走是留,需早作决断。”

    他环视周遭,见前院之中,三五成群的聚着不少武人,都是神情复杂的望来,不由得戒备在心。

    眼见大厅在望,卓不凡大声道:“大理国皇帝到!”

    风萧萧在厅内听见,摇头笑道:“这个卓不凡,实在太爱面子了,早晚会栽在这上头。”,说着,起身往厅口走去。

    不平道人手中拂尘轻甩,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同时暗暗点头,深以为然。

    之前保定帝一行人,报的是“大理国段氏家主”,摆明是依着武林规矩,守江湖礼数。

    卓不凡却完全无视之,大大咧咧的喊着“皇帝”,目中无人之意,极其显明。

    风萧萧虽是早有准备,依然对保定帝的到来感到诧异,这可是一国之君,竟然微服快马的前来寻他,是以并不敢怠慢,径直出到了厅口,遥遥行礼道:“尊驾亲来,风萧萧未曾远迎,还望恕罪则个。”

    刚刚卓不凡极为无礼,巴天石、高昇泰以及朱丹臣和傅思归等随行之人都颇为愤怒,而保定帝却以为是风萧萧授意,正在暗叫糟糕,此刻见他态度恭敬,又微微放心,回礼道:“好说,好说。”

    当下众人进厅,分宾主就坐,自有侍仆献上茶点。

    保定帝见不平道人和卓不凡都在厅上,心下略安,正盘算如何出言相邀,就听见风萧萧说道:“尊驾亲临,非同小可,鄙人虽然一介草莽,但也知道好歹,不论何事,请尽管直言,只要力所能及,定然不会拒绝。”

    保定帝道:“舍侄段誉曾经得罪了风大侠,不过风大侠大人大量,最终并没有留难于他,在下今日一来感谢,二来邀请。希望风大侠能来大理城一行,让在下等一尽地主之谊,好好的感谢一番。”

    风萧萧静静听完,回道:“既然尊驾开口,这次大理之行,就这么定了,不知还另有他事么?”

    保定帝实没料到竟然这般容易,念头转过,登时会意,知道风萧萧以为这是一番纯粹的客套话了,摇头道:“除此之外,并无他事。”

    风萧萧微微错愕,略一思索,暗暗生起钦佩之心,展颜笑道:“好!去趟大理城也好!”

    他误会在先,如果保定帝随便找个由头敷衍过去,也能将他引去,但却如实相告,让他立时明白,这趟大理之行极不单纯。

    暗道:“大理段氏果真名不虚传,光这份坦荡,就值得我万分汗颜了。”

    保定帝见他并不细问缘由,便一口应下,寻思道:“淳弟曾不止一次说过,说此人看着年轻,其实心思诡谲,城府颇深,口舌甚利。怎么现在看来,倒像是位爽快的汉子?”

    风萧萧答得利索,其实心里清楚,能让段正明这个皇帝亲自来请,事情肯定小不了。

    而且越是听着轻描淡写,就越是麻烦棘手,脑中念头数转,始终猜测不透,顿时有些后悔自己答应的快了。

    不过心思一动,暗道:“一来段氏绝不至于拿一个皇帝当什么诱饵。二来以我如今的武功,天下何处不可往,又怕得什么?明明能堂堂破阵,还诸多算计,凭白失了心胸,反倒让人瞧不起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圣之圣

    自古皇权无情,手足相残、父子相杀者为数众多。

    不过保定帝并无子嗣,且年岁已高,如今大理段氏的继承便只可能是段誉一人。既然别无选择,也就无从争起。

    况且段正明、正淳两兄弟感情极深,段正淳根本不在意皇位是否归属自己,只盼着皇兄能够平安归来。

    在段正淳看来,风萧萧这人心思难测,加之武功又高,一旦有所变故,仅凭皇兄一行人,根本不能抵挡,此行只怕凶多吉少。

    不由得暗暗埋怨天龙寺的枯荣大师,怪他出了这么一个大难题,生生逼得一国之君前来冒险。

    正在他心焦之际,镇中突出一骑,带起一溜尘烟,直直奔来。

    周遭的侍卫顿时如临大敌,各个按刀拔剑,将段正淳护到了身后。

    段正淳武功最高,目力也好,抬眼一望,低喝道:“不妨事,是善阐侯。”

    众侍卫这才缓手,左右分开,让出一条通道。

    转眼之间,善阐侯高昇泰便已驾马到了近前,下马一礼,道:“皇上有命,让王爷先行返回大理。”

    段正淳心中一紧,急忙问道:“皇兄他可安好?”

    高昇泰简单讲诉了一下经过,末了说道:“臣看那风萧萧态度恭敬,礼数周全,很是尊敬皇上,全无拒绝之意,并未有心留难。皇上投桃报李,决定与他同行,是以让臣先来通禀一声。一来免得王爷担心。二来这次除了风萧萧外。还有他手的下百多人。所以皇上希望王爷先行一步,沿途安排打点。”

    段正淳颇为诧异,他记得风萧萧此人极难说话。非但软硬不吃,还颇为毒辣,连康敏这等妩媚多娇的女子都下得去手,怎会容易相处?

    这样一种人,哪能轻易相信?

    段正淳是个多情种子,太原时康敏那般害他,几乎置他于死地。可见到康敏惨死荒野的模样,仍是悲恸不已,对风萧萧的铁石心肠更是深有体会。

    不过风萧萧终究是从康敏手上救了他一命。他再是不满,也只能强忍。

    康敏毕竟死得太过难堪,段正淳虽然为人大度豁达,也不免嫉恨在心。却是不知风萧萧只是任康敏自生自灭。发生在她身上的那些龌龊恶事,其实另有其人。

    高昇泰见段正淳面色阴晴不定,凑近一步,说道:“王爷还是尽快动身吧,皇上也快出来了。”

    段正淳闻言回神,恍然的想道:“还好,还好,看来皇兄也是担心风萧萧口蜜腹剑。并未尽信于他,所以才让我先走一步。就算那家伙安了什么不良的心思。我们也不会被一网打尽。”

    说到底,大理段氏和风萧萧本就有恩怨未了,“六脉神剑”就是横在中间的那根尖刺。

    只是风萧萧太过厉害,三番五次的连消带打,不但挫败了天龙寺的高手,还逼的段正淳不得不数次承情,迫于无奈下,只能装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如果这次不是天龙寺发话,段正明、正淳两兄弟甚至都不敢去找寻他的下落,因为就算找到也无可奈何,反倒自取其辱。

    段正淳身为大理镇南王,江湖地位又高,何曾受过如此怨气,如今盘算片刻,也只得叹着气收拢了侍卫,驾马离去。

    不提段正淳的沮丧,阿紫的这群手下却是心情各异。

    他们谁也没料到风萧萧有这么大的面子,竟然引得堂堂一国之君亲来延请。

    阿紫为了收服他们,手段不可谓不恶毒,这些人被害得怕了,才不得不唯命是从,但大都面服心不服。

    如果有机会反噬,起码八成都会造反,只有少数人手上染血太多,唯有一条路走到黑。

    保定帝的所为,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喜的是靠山够稳,愁的是人人都看得出阿紫心性歹毒,全不当人命是一回事,稍不留神就会丢了性命。

    幸好一路上有风萧萧在旁,阿紫收敛的无以复加,乖巧无比,平常连句重话都不敢讲,往日动不动就来的责骂惩罚更是全无踪影,简直成大家闺秀了。

    这群人往先都是一方豪强,没有一个笨蛋,自然看出谁更有分量,纷纷以风萧萧马首是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