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征天下-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忠身后的许褚见邓展这副模样,硬是憋着没笑出来,但是一张圆脸涨得通红。

怎么说呢,现在的邓展如果卸下身上的销甲的话,估计和乞丐都相差无二。

狠狠的瞪了许褚一眼,邓展对李忠说道:“主公,末将幸不辱命”。

“你把张角活捉了?”,李忠问道,言语之中颇有丝欣喜的问道。

邓展摇了摇头,“你把他杀了”,李忠疑惑的问道。

邓展摇头道:“主公,末将本来要将他生擒的,不过他自己拔剑自刎了”,语气之中似乎还有点对张角的敬意。

这时一名士兵拿着一个滴着血的麻布包裹着的头颅走了进来。

”主公,此乃张角的人头“,邓展对李忠说道。

“将此人头保存好,来日我定当为将军请功”,李忠对邓展说道,只不过看着这人头感觉有些发麻,连忙叫人把他拿下去。

“多谢主公”,邓展欣喜的说道。

“好了,将军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去吧”,李忠对邓展说道。。电子书下载

朝李忠行了一礼,邓展退出了大帐,从始至终都没有瞥过卢植一眼,仿佛他就是如同空气一般不存在一样,虽然卢植心里有些堵,但是却也没说什么,对于武将的那点脾气,他还是很了解的,尤其是那种武艺高强的武将,那脾气更是怪得离谱。

抱歉的看了卢植一眼,李忠对卢植说道:“不知大人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卢植想了想说道:“虽然张角已死,但是其爪牙张曼成,等人尚在反抗,而且张角老巢巨鹿仍在叛军的控制之下,所以我意不日挥兵北上,剿灭巨鹿一带的叛军”,卢植笑着对李忠说道,从他的脸色丝毫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李忠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大人恐怕要白跑一趟了?”。

“将军这是何意?”,卢植佯装疑惑的问道,他哪里不知道李忠分兵两路,现在恐怕巨鹿的黄巾军早都被幽州军剿灭了,之所以这样说就是为了试探李忠,看他如何回答自己。

老狐狸!

李忠心里暗自说道,咋眼一看你会觉得卢植是个和蔼可亲的老者,如果你要是这么想的话,那估计离死不远了,像这种为官几十年的人,能没有一点心计,打死李忠他都不会相信。

于是李忠惊叹了一声,问道:“大人难道不知道吗?”,显然他也开始装了。

“老夫实在是不知道将军在说是什么?”,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卢植是打定主意要装傻充愣到底了。

“看来大人的消息实在是太落后了”,李忠摇了摇头说道,一副惋惜的模样。

卢植干笑两声说道:“哎,将军就不要卖关子了”。

“冀州牧韩馥韩大人五日前已经派大军前往巨鹿剿灭黄巾军,估计现在已经结束了,如果大人去的话不是白跑一趟了吗?”,李忠说道,撒起谎来那是脸不红气不喘的,基本上算是老手了。

咔嚓!

这是什么情况,卢植诧异的看了李忠一眼,顿时明白了李忠的想法,估计李忠早就看穿自己在跟他打哈哈了,所以就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不是装傻吗?那我就偏不告诉你,让你吃个哑巴亏。

卢植苦笑两声,没想到自己挖个坑结果自己反倒是掉进去了。

尴尬的笑了笑,卢植没有再说话了,在他看来现在还是少说为妙,说不定到时候就掉到李忠的陷阱里去了,那到时候连哭的地方都没u有,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谓言多必失,那干脆就闭嘴吧。

见卢植这么一副样子,李忠笑了笑转头对郭嘉说道:“奉孝,命令拿出酒肉犒赏将士们。大人如果不嫌弃的话,请留在此处庆贺一番,不知大人意下如何?“,李忠问道。

卢植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将军盛情,老夫也不好拒绝,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忠笑了笑,然后说道:“那几请大人前去歇息一番,到时候忠派人去请大人”。

“那好,老夫就先告辞了”,说完卢植便站了起来,退出了大帐。

“这个老狐狸”,等卢植走后,李忠似乎在自言自语道。

郭嘉一听,笑着点了点头,对李忠说道:“主公无需担心,虽然子干(卢植字)心有猜疑,但是却找不出证据来,况且主公还是陛下的乘龙快婿,相信子干先生不是那种乱嚼舌根的人”。

李忠看了郭嘉一眼,点了点头,他承认郭嘉说得有道理,但是心里却是有一股子担忧,“但是我总觉得这样要出事,俗话说纸包不住火,奉孝可有何良策?”。

郭嘉听完后低着头沉思着,李忠见他这个样子也没有打扰他,两人就坐在那里冥思苦想。

“大人”,卢植的亲卫队长来到卢植大帐叫道。

卢植点了点头说道:“你可以什么不寻常的发下”,语气之中颇有丝急切的味道。

那亲卫队长摇了摇头说道:“大人,属下没有看出哪里有不寻常的地方”。

这时那名亲卫队长上前走了几步,来到卢植面前说道:“大人,这样不好吧,俗话说客不欺主,咱们这样要是被前将军知道了,恐怕对大人不利啊”,那队长对卢植说道,好像在劝告卢植什么。

卢植想了想了,点了点头说道:“好了,就这样吧,你先下去吧,记住,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切不可让第三个人知道,否则后果你是知道的”,卢植板着脸对那队长说道。

“大人放心,属下不是管不住嘴的人,大人,属下告退”,那队长说道。

卢植点点头,等那队长走了之后,卢植一个人坐在榻上发着呆。

“李忠啊李忠,希望是我错了,如果你胆敢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我卢植绝不会放过你的”,卢植一个人喃喃道,随即眼睛里闪过一丝寒光,甚是摄人。

大约两个时辰后,属于幽州军的酒宴终于是开始了,一个个士兵围坐在一起,中间是一团篝火,虽然现在是夏天,但是到了晚上仍人有一丝凉意。

士兵们也开始兴奋的喝酒吃肉,猜拳的,说书的什么都有,很是和谐。

而在另一边,李忠则是和幽州军将领还有卢植坐在外面喝着就,聊着天。、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感觉很是舒畅。

典韦,许褚,邓展等将领在一边拼着酒,郭嘉则是一个人独自酌饮,有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味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同幽州军格格不入呢?

而李忠则是同卢植喝着酒,两人时不时的聊两句,反正就是胡诌,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整个宁静的夜晚在幽州军的营寨之中显得很不协调,但是无不显示着幽州军将士内心的喜悦之情。

酒宴吃的差不多了,大家也都各自会去休息去了。

第二天一早,卢植便带着亲卫朝广平城而去,李忠也没有阻拦,带着一众将领前往寨门送了卢植一程。

随后各军将领则是来到了李忠大帐准备议事。

“奉孝,可有子龙的消息”,李忠问道。

郭嘉点了点头说道:“主公,子龙将军发来飞鸽传书,说一切进展顺利,大军已经到了赵国,三日后就会有消息传来”。

第两百五十九章 董仲颖(一)

洛阳城外十里处,一座巨大军营。

“主公,张白骑率领已经逃到了弘农城”,一名身材高大但颇为消瘦的儒生男子对身旁以为略显富态,面色丑陋的男子说道,言语之中颇为恭敬。

“哼,逃,他逃得了吗?传令华雄,李肃率领两万铁骑去给我干掉他”,那富态男子轻蔑道。

“主公不可,那弘农城乃是坚城,如果张白骑据城而守,骑兵更本就奈何不了他”,那儒生男子急忙劝道。

“文优,你有和计策?”,那富态男子一听,点了点头,问道。

这儒生男子沉思了一下,说道:“主公,我有一计可令主公成就大事,不知主公可愿听否?”,那儒生男子神秘的笑了笑,对那富态男子说道。

那富态男子急忙点头,那儒生男子在他耳边说了几句,那富态男子一听,两眼放光,好像见到了倾国倾城,绝世美女一般,哈喇子直接留了一地。

“不知主公觉得怎么样”,这个叫做文优的男子淡淡的笑了笑问道。

那富态男子点了点头,眉宇之间存在一丝忧色,问道:“文优,虽然此计甚好,但是如果稍有偏差的话,那我董家可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啊”。

文优点头说道:“按理来说是不会这样的,只要咱们占据东边的虎牢关,汜水关,南边的武关,西边的函谷关,潼关,这五关乃是天下雄关,具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再说了,我们在河东还有大军五万,可为援军”,那男子侃侃而谈,俨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那富态男子一听,也确实是这个样子,犹豫了片刻,对文优说道:“即使如此,那么文优就照此行事吧,记住,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那男子眼神里露出贪婪和坚定的目光。

“岳父大人放心,小婿定当全力以赴,助岳父大人完成理想”,文优郑重的说道。

“好,我有文优大事可成,哈哈哈哈”,那富态男子得意的说道。

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奉旨进入司隶剿灭黄巾军的河东太守董卓,刚才那名叫做文优的男子乃是他的女婿,也是他的心腹谋士,李儒。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

董卓出生于殷富的地方豪强家庭。当时岷县属于边远地区,与西北羌人的居住地相邻。董卓自小养尊处优,少年时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史书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

董卓年轻时就曾经到羌人居住地游历,依仗地主豪强的出身和富足的资产,多与羌族部落酋长交往。

董卓不仅体魄健壮,力气过人,还通晓武艺,骑上骏马,能带着两鞋弓箭,左右驰射。他那野蛮凶狠的性格和粗壮强悍的体魄,使得当地人们都畏他三分。不仅乡里人不敢惹他,周边羌人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羌族首领豪帅为了保全自己,极力迎合趋附董卓,并且与他结为友好,以求暂时相安无事。地方豪帅们经常带着大量的牲畜和财物前来拜望,与董卓称兄道弟。

他十分熟悉那里的情况,见羌人如此敬畏自己,便寻思如何来利用和控制他们,在羌人中培植和收罗亲信,为自己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于是,在野心趋使下,董卓丝毫不吝惜花费自己的家产,每当羌人豪帅来家作客,他便杀牛宰羊款待羌人豪帅,以取得他们对自己的支持和拥护。

羌人一方面畏服董卓的凶悍,一方面感于董卓的“豪爽”,所以都归附他,愿意听候他调遣。一次,一个羌人豪帅见董卓家的牛羊宰得所剩无几,便从老远的地方赶来上千头牛,赠给董卓。

除了结交羌人,董卓还注意保持自己在当地豪强中的地位和影响,凭着他非凡的才武,拉拢、兼并其他势力,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力量。

他经常扮演游侠豪杰的角色,在当地享有“健侠”的美名。同时,董卓还收罗大批失意、落魄的无赖之徒,他们为董卓的义气所感动,后来都一直死心塌地地跟随他。

当时董卓就出任州兵马掾一职,负责带兵巡守边塞,维护地方治安。这样一来,董卓通过控制更多的羌人,为他今后势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时之间,董卓成为闻名陇西的风云人物,不管是在官府,还是在民间,董卓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自己势力的不断膨胀和地位的相继上升,董卓似乎已不满足于边远豪强的名分,认为自己需要更加广阔的政治空间。于是,他开始进一步蓄积力量,伺机发展。

不久,东汉朝廷急于解决西羌问题。这对于董卓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契机。西羌问题一直是东汉政府最棘手的民族问题:自公元108年(永初二年)开始,羌人就不断发动反叛,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持续时间也很长久。

汉桓帝年间,西羌问题不仅没有得到丝毫平息,反而声势更加浩大。羌人不堪忍受汉朝地方官吏对他们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不断杀死汉人官吏,侵占州县。

而面对羌人的反抗,内忧外患的东汉政府根本就束手无策,只得求救于地方豪强,想借他们的力量来缓解西羌危机。当时,深知董卓底细的陇西地方官吏便极力向朝廷推荐董卓。

公元167年(延熹十年、永康元年),董卓担任羽林郎,统管元郡(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羽林军。不久,他升为军司马,跟从中郎将张奂征讨并州反叛的羌人。

征战中,董卓极力表现自己,充分发挥他勇猛强悍的优势,纵横冲杀,左右开弓,由于战绩突出,因功迁升为郎中,后来又因功升迁为广武(今山西省代县)令、郡守北部都尉(统治四川省汶川县西南大部分地区的官名)、西域戌已校尉(掌管西部各民族事务的官名),一直征拜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至此,董卓可谓平步青云。只是任中郎将后,他在一次镇压黄巾军的战争中惨遭失败,获罪革职,又被贬回陇西。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冬天,北地郡的先零羌和枹罕县的群贼反叛,拥立羌族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死护羌校尉冷征。后来,伯玉和李文侯又劫持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北)汉人边章和韩遂。

在不断的兼并战争中,边章和韩遂势力迅猛增强,不仅杀死了金城太守陈懿,而且还于中平二年以讨伐宦官为名,率领大军,“入寇三辅,侵逼园陵”。

在东汉政权面临被推翻的紧急关头,汉灵帝急忙启用和征派几乎所有强将精兵抵御边章和韩遂的进攻。于是,董卓被重迁中郎将,拜破虏将军,和司空张温、执金吾袁滂、荡寇将军周慎等率领步兵、骑兵共十余万人屯兵美阳(今雍州武功县北),护卫园陵。

当时,边章、韩遂也正好进兵美阳。两军对垒,初一交锋,由于羌兵凶悍勇猛,而且士气旺盛,董卓所率政府军队便遭遇打击,情势不利。

张温等人心急如焚,生怕朝廷怪罪;而董卓却神色自如,劝慰他们说:“现在我们虽然处于不利地位,但只要我们等待时机,稳定情绪,一定能击退敌人。如果连我们当统兵将领的都惊慌失措,势必会动摇军心,给敌人创造进攻我们的机会!”

果然不出董卓所料,十一月中旬某天夜晚,皓月当空,群星灿烂。由于交战双方一直处于相互对峙的紧张状态,除了各自负责戒备的哨兵外,所有士兵都被战争拖累得精疲力竭。

第两百六十章 董仲颖(二)

夜半时分,静悄悄的夜空突然出现一道长达十余丈的流星,半壁天空火光如柱,惊得边章、韩遂军营中的战马狂鸣不已。熟睡中的士兵惊醒后也被这一突如其来的奇怪现象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他们以为这是战争吃败仗的不祥征兆,不愿再留在美阳打仗,都想归回旧地金城。顿时,整个军营一片骚乱,久久不能安静下来。

第二天清晨,东汉军队的探马向董卓火速报告这一紧急军情。董卓听后,欣喜若狂,心想正好可以利用这一天赐良机突袭边章、韩遂的部队,杀他个措手不及,彻底消灭敌人。于是,董卓立即采取紧急行动,与鲍鸿等人合兵夹击。

由于对方军心受到影响,组织不严,大部分士兵根本没有思想和防卫准备,顷刻之间遭受沉重创击,死伤无数。董卓大获全胜;边章、韩遂败走榆中(今甘肃省兰州市金城县中部)。

董卓见机会难得,便马上与周慎等人率领大军追剿逃军。由于金城是羌人的本势,势力无所不及,到处都驻有军队,而董卓等人盲目深入西羌,又犯了“穷寇勿追”的兵家大忌,在追赶过程中,遭到数万名羌人围击。

孤军深入的东汉大军完全陷入西羌部队的分割包围之中。由于后方援军无法及时赶到,不到数日,各军粮草殆尽,而围兵不仅没有丝毫减退,反而进攻更加猛烈,情势十分危急。

当时,由周慎等人率领的军队被彻底击溃,只有董卓军队设计得脱。沉着老练的董卓在如此情况下,仍不惊慌,他命令士兵在河中筑一高堤坝,截断上游的流水。羌人对此感到莫名其妙。

这时,羌骑侦察回来传出消息说,东汉军队整天在坝中捕捉鱼虾。西羌将领以为董卓军粮已尽,只得靠捕捉鱼虾充饥,于是,便放松了警惕,只围不攻,想困死董卓的军队。

可是,很久都不见动静,等羌骑探明情况时,董卓军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原来,董卓筑坝的真正目的是迷惑敌人,以此作掩护,然后伺机悄悄撤退。胡兵、羌骑听闻董卓军队逃遁,前往追击,由于河水太深,无法渡河。

因抗击边章、韩遂有功,表现突出,董卓不久便被封为台乡侯,食邑千户。

汉灵帝中平三年,羌胡内部发生兵变,韩遂格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集结三人的部队共十余万人围攻陕西,太守李相如叛离朝廷,归附韩遂。不久,韩遂又联合周边的马腾、王国等人,合兵进攻三辅,声势浩大,势不可挡。

中平五年,韩遂、马腾已攻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危及长安和洛阳。灵帝急忙拜董卓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共同解陈仓之围,大败韩遂、马腾。董卓因此又得到朝廷封赏。

不断升迁的董卓势力急速膨胀。东汉朝廷为了遏制董卓权势继续滋长和蔓延,于公元188年(中平五年)征董卓为不掌实权的少府。

董卓明白朝廷用意,便婉言拒绝,不肯就任。灵帝病重,急忙召见董卓,拜他为并州牧,所属部队隶属皇甫嵩。

野心勃勃的董卓自然对朝廷如此安排和任命不满,便回奏灵帝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拒绝交出兵权,随即率领自己所属部队进驻河东,以观时变。

董卓自领兵征讨羌胡、镇压黄巾军以来,因战功显赫,受到朝廷多次重用,不断升迁,尤其是击败韩遂等人的进攻后,他的势力日趋壮大,形成了一支以凉州人为主体、兼杂胡人和汉人的混合军队。

朝廷虽然对董卓加以抑制,但羽翼日趋丰满的董卓自恃战功与威望,越来越变得野心勃勃,目中无人。

屯兵河东以后,整个陇西便成了董卓的势力范围,他不仅掌握强大的武装力量,是地方军阀豪强,而且还是朝廷命官、边陲重臣。凭借强大的实力,极度膨胀的野心促使董卓开始着手设计问鼎中央政权的具体步骤。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在嘉德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