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5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就忍不住大哭起来。

    朱栩先是怔了一下,继而想起来了。

    这御器厂是官督民办,以前司礼监都派有内监看守,眼前这个人,多半就是御器厂厂监。

    想着他在这里恐怕不少年头,苍老脸上都是灰尘,朱栩道:“起身说话。”

    “谢皇上。”这个老太监缓缓起身,看着朱栩满脸的激动。

    他是万历二十年就在这里的,快四十年了!本以为这辈子的见不到皇帝,却没有想到,皇帝来见他了。

    朱栩心里已经对这老太监有了安排,面色如常的笑着道:“带朕参观这个窑。”

    这个厂监明教周淮易,他一听连忙带着道:“是是是,皇上请跟奴婢来。”

    朱栩,张筠联袂跟在周淮易身后,向里面走去。

    周淮易显然早就做好功课,知道朱栩要听什么,边走边说道:“皇上,柴窑长有五丈,高有两丈,因此这里能烧很多大物件,别的地方根本烧不来。柴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点彩,目前柴窑能烧制的彩瓷多达二十多种,每一种都是精品,其他地方无可复制……”

    周淮易一直看着朱栩的面容,见他有感兴趣之色,越发深入的介绍道“柴火一般是松柴,这里窑户多,烧制特别快,有特殊的烧制与冷却,其他地方根本比不了……”

    朱栩看着一个个或开或闭着的房间,还有这残留的高温,一些未成形的器具,工具。

    十几米的长度,即便走的很慢,朱栩还是很快走到了头,出了这个窑。

    朱栩今天只安排看这一个,站在外面,看着这个窑,道“你们对制窑的技术有保密或者钻研,以更进一步?”

    周淮易连忙道:“回皇上,这些都是家传技艺,绝不外传的。”

    朱栩暗自摇头,这种最容易失传了。

    朱栩转头看向袁之敬,道“景德镇官府要建立一套严密的保密制度,确保这些技术得以保存,发展,而不是试穿或者被有心人盗走。虽然政院那边有专门的机构研究,但你们景德镇也不能懈怠,要因地制宜的做出应对,努力发展,而不是坐吃山空,吃祖宗而不考虑儿孙,那就是败家子……”

    袁之敬听着神色一肃,道:“皇上放心,景德镇已经在着手安排,我们准备成立一个民间的瓷器协会,专门用来互帮互助,钻研治瓷技术,通知扩大在全国的知名度,努力销售更多的瓷器,使得窑户富起来,一洗之前颓靡……”

    朱栩略带诧异的看了眼袁之敬,道:“这些都是你想到的办法?”

    袁之敬抬手,道“不满皇上,这些是朝报看到的。朝报有一个商业版面,很多问题讲的比较深刻,比如说我大明的很多产业分散,脆弱,不能形成优势,建议我们统合,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做大做强,尤其是在海贸方面,更是有一马当先,不能落后,这是一个大世,谁慢一步,谁就注定消亡……”

    这些话,在大部分人看来是危言耸听,嗤之以鼻的,朝报这些年大肆推行‘新世界’,不知道引来多少口诛笔伐。

    朱栩赞许的看了眼袁之敬,转头向曹化淳道“是顾炎武写的?”

    曹化淳道:“顾炎武是朝报商业版的主笔。”

    朱栩笑着点头,神色满意,道:“给内阁那边透个风,让顾炎武先去税务总局,任少卿。”

    袁之敬看的双眼放光,少卿啊,从四品,一直默默无闻的顾炎武,算是一步登天了!

    另一面的张荣穘则是面有难色,目光一直悄悄的看着张筠。

第1281章 万事俱备() 
张筠对于张荣穘目光视若无睹,这位大伯,丝毫不懂得收敛,仿佛不知道天下人都能看到他的野心。

    袁之敬则不同,谨慎小心的配着朱栩,在这个窑附近慢慢踱着步子。

    他是前面三届的,算不上是‘天子门生’,外加传统官场的冷遇,他极其看重这个机会,希望给朱栩留下深刻印象。

    尤其是看到顾炎武在朱栩一句话之间就升任从四品的少卿,简直让他心里沸腾。

    “还不够,民间的力量要充分运用,但不能推卸官府的责任……”

    朱栩单手负背,走在前面,后面一群跟着,他声音不大不小,道“官府要充分的发挥优势,要积极主动,不能人浮于事,想法设法为窑户解决困难,提升工艺水平,增加销售。瓷器,是我大明的一个传承,里面有深刻的文化底蕴,不止是一门生意,要用心去做。当然,不止是瓷器,丝绸,茶叶等等,都要统合起来,做大做强,这也是我们盛世大明的一个强烈的象征……不止是现在,对这些行业的过去未来,都要详细的记录下来,著书成文,祖宗血泪换来的,不能荒废在我们手里……”

    袁之敬认真听着,手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拿着一个本子,一支碳笔,在那神情认真的记录。

    等朱栩说完,他一抬头,沉色道:“皇上放心,臣记下了。回去之后立即思索总结,有了一个详细,稳妥的想法,会立即上奏皇上御览……”

    这些话,朱栩自然不是说给袁之敬,张荣穘几个人听的,这也是他向内阁,向大明所有官员发射的一个信号。

    大明想要走在世界的前头,那么工业革命就要最先发生在大明,大明必须是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

    虽然现在还有些早,大明的情况不合适,但他还是要早些铺垫,做足准备。

    张荣穘听完朱栩的话,马上接话道:“臣明白,臣会在总商会内阁传达皇上的话,严格执行,完成皇上的命令……”

    朱栩笑着往前走,他要在景德镇待几个月,有的是时间灌输他的想法与理念,这一次他在景德镇,必然会大大提升景德镇的地位。

    朱栩环顾一阵,道“走,咱们去见那些烧瓷的大家!”

    “是,皇上,请往这边走,臣都安排好了。”袁之敬跟在朱栩身前,抬着手,热情的说道。

    朱栩在这里待的越久就说明越重视,袁之敬心里明白的很,现在整个大明都在看着景德镇,等于在看着他!

    朱栩来到了景德镇最大的一个酒楼,这里已经有数十个窑户等着。

    朱栩与张筠这个大明皇帝与皇后联袂而来,对他们来说,无异于见到了神明。

    按照袁之敬的计划,这是朱栩的讲话,是对景德镇这些窑户的恩德。

    但朱栩不喜欢这样的方式,一番拨弄,硬生生的变成了茶话会。

    面对这些老匠人,朱栩喝着茶,与他们话家常,聊工艺,谈发展,没有高高在上的指点江山,反而如家常邻里的拉家常。

    一群烧瓷人是心惊胆战,惴惴不安的陪着。

    袁之敬,张荣穘表情各异,陪坐在两侧。

    在最后,皇后娘娘张筠更是拿她的体己钱订购了在座的每家一个瓷器,还是以最高价!

    这个时候,谁都没有反应过来,从头到尾都是一种懵逼状态,懵逼的开始,懵逼的结束,送朱栩等人离开。

    在后世人研究瓷器历史的时候,将今天定为‘瓷器元年’的开始,因为从这一天开始,瓷器的发展迎来了巨大的飞跃,今天开始之后,关于瓷器技术的发展,各种书籍,优秀的烧瓷人层出不穷,如雨后春笋。最为重要的是,这为大明瓷器畅销全世界,成为最顶级奢侈品,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朱栩想要打造大明的名片自然不止瓷器这一张,现在整个世界都在懵懵懂懂的向新世纪迈进,他要抢在前头!

    等结束了这一趟,天色基本已经快黑了。

    朱栩接到三个小家伙,三个人每一个都灰头土脸,满脸满身都是灰土,看到朱栩进来,齐齐的仰着小脸,露出整齐的小白牙。

    朱栩看了一圈三个小家伙弄的东西,待问明拿的时间,急匆匆的带着三个小家伙走了。

    “这些会是你们黑历史的……”马车里,朱栩看着三个小家伙,嘿嘿的笑道。

    三个小家伙似乎听不明白朱栩话里的意思,凑在一起,还在讨论刚才烧瓷的经验教训,兴奋劲显然没过。

    在马车外,袁之敬今天同样很兴奋,他虽然之前见过朱栩,都是远远看着,但今天陪同一圈下来,让他对朱栩有了另一番认知,心里一个劲的警醒:‘谣言不可信,谣言害人,立身需正,不可为外界所惑……’

    张荣穘则是另一番心态,他这一路被都被冷遇,即便是皇后娘娘都没有与他多说几句,让他这个‘半国丈’很是难看。

    他当初被削爵,官面上的罪名是‘贪污索贿,行为不法’,大家都知道的罪名是‘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张荣穘并不后悔这么做,按照他的想法,即便皇帝发现了,那他张荣穘也是为了将来的太子,为了大明的江山,皇帝有什么理由处置他?

    可偏偏处置了,还这么毫不留情,削了他的爵位!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张荣穘心底愤懑,目视着朱栩的马车,胸腔内尽皆是怒气。

    皇帝就算了,他的侄女,皇后娘娘是怎么回事?他一切都是为了她儿子,居然也这么冰冷无情,将他弃之不顾!

    回到行辕,张筠就急匆匆带着三个小家伙去洗澡了,朱栩在前院的书房里,坐在软塌上,也是松口气。

    回想着今天的事情,朱栩抱着茶杯,还在不断思索。

    瓷器,丝绸之类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引领着进入工业时代,但瓷器,丝绸之类还只能算轻工业,想要发展,还得重工业。

    其中,冶铁,是最重要的一个标志!

    “还得尽快勾连全世界才行……”

    朱栩目光闪动的低语,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止是在意军火的暴利,而是带动钢铁行业的发展,推动相关科技快速进步。

    这需要顶层的,整套的设计,有序的推动,以及持之以恒的坚持。

    朱栩默默的算计着,该做的准备,铺垫他很早就做了。现在这件事有两个核心,一个是政院的研究以及培养的人才,现在沉淀的差不多,是时候做出慢慢推广,待渡过灾情,海贸基本上就发展成熟,可以大幅度促进。

    第二个,就是相关的政策配套,这个朱栩也早就安排好了,不管是专利局还是朝报的舆论宣传,都已经进行多年,潜移默化下,只等着爆发了。

    可以说,只要灾情过了,大明将会引来一场变革,一场外人注意不到,唯有朱栩一直在期待的变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朱栩坐在书房内,默默的思忖了不知道多久,直到天色黑透,曹化淳才轻轻走过来,低声道:“皇上,该用膳了,皇后娘娘与几位殿下都在等着。”

    朱栩恍惚的抬头,怔了下,道:“让他们先吃吧,送我点粥过来。”

    曹化淳应了声,又道:“皇上,是否还要些其他的?”

    朱栩揉了揉头,道:“不用了,让他们留点菜吧,做夜宵。”

    曹化淳看着朱栩脸上掩饰不住的疲惫,道:“皇上,思虑过多伤身,您进来胃口小了很多,不能再这样了……”

    朱栩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声,道:“嗯,朕这次来就当度假了,明天钓鱼去。对了,朱宗汉还有说什么吗?”

    曹化淳心里轻叹,道:“朱宗汉交代了很多,锦衣卫与军情处那边还在加紧核查,有确切消息会奏报皇上。详细的口供还在整理,还要一阵子。”

    朱栩点点头,站起来,活动了下身体,道:“让他们做吧,不着急。那个袁之敬,不错,重点观察一下。让吏部对政院出来的,进行摸查一下,记录一番,留给明年孙传庭用……”

    曹化淳知道朱栩停不下来,也不再劝,道:“是。”

    孙传庭想要安稳接任,突破‘新政’现在的困境,需要强大的支持。

    毕自严是堪堪稳住朝局,在此基础上推动‘新政’,孙传庭,多半是要进行‘破坏’,唯有这样才能突破眼前的沼泽区。

    朱栩拿着一碗清粥,挑灯看着各地的奏本。

    大明的情况,虽然是灾情在不断加重,但朝野逐渐适应,并且朝廷调度日减成熟,外加辽东,北安南两地已经接纳了千万的难民,无需朝廷输血,操心太多,陕川等压力大减,总体来说,大明的情况在困境中向好。

    朱栩看着一道道奏本,慢慢的喝着粥,一如在紫禁城。

    入夜,柳如是睡不着,去看了一眼陈如娇,回房间的时候,路过朱栩的书房,看着朱栩的影子,不由得怔怔出神。

    “陈小姐,别看了,皇上一般要天微亮才休息。”一旁的宫女低声说道。

第1282章 大动作() 
第二天,朱栩一直睡到了晌午。

    朱栩揉着头起来,分外难受,精神困顿,一边洗脸一边道:“早该叫醒朕的,这一天估计都没精神……”

    曹化淳对朱栩能睡这么久倒是开心,笑着道:“奴婢是想叫来着,皇后娘娘来看了三次,没准奴婢叫,几位殿下也都被娘娘哄着去玩了……”

    朱栩用冷水拍了拍,又摇了摇头,擦了擦脸,道:“可有什么事情?”

    曹化淳道:“卢大都督来信了,毕阁老可能会提前回京,秦良玉大都督准备在陕川等几省发动联合剿匪行动,曹文诏大都督攻破了缅甸几个城池,缅甸在京城的使者已经见过傅阁老……”

    曹化淳一如既往,慢条斯理的汇报着。

    朱栩坐到书桌前,拿着根油条,道:“卢象升的信给朕。”

    曹化淳从桌上翻了下,抽出一张,递给朱栩。

    朱栩左手啪的打开,慢慢的看去。

    卢象升在信中解释了派遣洪承畴的原因,同时说明了他的军队构成,这些都是一笔带过,算是给朱栩一个交代。

    而后,卢象升在信中重点提及,在军队中存在着一个‘正序’的神秘组织,尤其是在东南,他已经查到了数十人,并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迹象,线索直指京城。

    朱栩眉头皱了皱,抬起头,道“这个‘正序’,朱宗汉有提及吗?”

    曹化淳躬着身站在朱栩对面,道:“有,他怀疑就是骆养性在军队中安插的人。”

    朱栩‘唔’了声,道“骆养性还真没有辜负朕的培养,安插了这样一个组织,居然能满着朕这么久……”

    曹化淳知道,锦衣卫早就脱胎换骨,现在的一切都在朱栩的指点下,一砖一瓦建立的,骆养性,严格来说,是朱栩的徒弟的。

    朱栩审视着卢象升的信,忽然又道“洪承畴也是吗?”

    曹化淳思索了一番,道:“奴婢猜测应该不是,根据卢大都督提供的名单,这些人要么是东林余孽,要么就是旧党,都是坚决反对‘新政’,认为皇上得位不正的人。洪承畴到底是一省总兵,能被把柄控制,但不会加入那样的组织。”

    朱栩点点头,放下信,道:“将吴三桂叫来行辕。”

    “吴三桂?”

    曹化淳听着这个名字一怔,觉得实在是太陌生了,只隐约有那么一点印象,实在想不起来。

    朱栩吃完油条,擦了擦手,道:“福建总兵吴襄的儿子,祖大寿的侄子,现在是一个赋闲在家的校尉。”

    曹化淳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朱栩早就暗中培养的人,道“是。”

    朱栩没有解释,又端起粥来。

    吴三桂是景正三年的武状元,外加父亲,舅舅的靠山,有能力有背景,按理说早该飞黄腾达,可这七八年近乎停滞了,就在一个小校尉上‘赋闲’了。

    这自然是朱栩刻意压制的结果,他在等,等今天这个机会。

    曹化淳见朱栩说完,又道“内阁那边有消息来,毕阁老可能会提前回京。”

    朱栩又拿起一根油条,道“嗯,朝中需要人坐镇,早点回去也好。”

    曹化淳道:“秦良玉准备动员陕西,四川,贵州三省的常备军,总督府兵马,合计二十万大军,对境内的匪患,土司以及其他不安势力进行彻底的清剿,帅府那边已经批准,请示皇上允准。”

    大明的匪患一直很严重,哪怕是弘治时期就有征兆,尤其是经历过倭寇之乱,更是雪上加霜。

    在朱栩继位的两年,陕西的声势更是浩大,引起朝野巨大不安,虽然被朱栩强压下去,但在熊熊的灾情之下,匪患从未断绝,即便是苏杭之地也是如此,杀不尽,剿不灭。

    这一次性动员二十万大军,只怕陕川之地的匪患又有复起之兆。

    “同意。”

    朱栩含混的说了两个字,道:“不止是秦良玉,其他各地也要动起来,匪患是‘新政’的一大阻碍,要尽早根除。”

    “遵旨。”

    曹化淳应声,道:“缅甸那边有意包庇一些土司,侵占一部分土地,曹都督大破土司,攻入了缅甸腹内,占据了两个州府之地,没有遇到什么阻碍,缅军的实力远不如几十年前,听说,缅王很慌乱。”

    朱栩随手又拿起鸡蛋,敲了敲,道:“给傅阁老去信,先糊弄着那些使者。这些人,真是不长记性啊,前一阵跟朕求和,这会儿就庇护那些叛军了,告诉曹文诏,继续施压,朕要给缅甸一个教训。”

    “遵旨。”曹化淳道。

    曹化淳低着头,没有多说。但事情真的那么巧吗?多尔衮对暹罗出手,这边曹化淳又打击缅甸,东南半岛这两国不老实的国家同时遭到了明朝的强势进攻与警告。

    朱栩很快吃完了,道“还有什么事情?”

    曹化淳抬起头,道:“倭国那边近来动作频频,以前都是小动作,现在开始明目张胆的在九国岛进行布置,还对岛原有所觊觎,帅府那边推演,判断德川幕府可能准备的差不多了,将要对岛原,甚至是鹿儿岛动手。”

    九国岛有两个特殊的地方,一个是岛原半岛,之前在大明的压力下,被迫停止了进攻,岛原半岛现在是基督教的乐土,里面有数万基督教徒,这两年在积极准备,随时应对幕府的进攻,外加明朝的暗中支持,实力不容小觑。

    另一个就是鹿儿岛,也就是萨摩藩,这个地方已经被大明完全掌握,这些年明暗里收拢了不少武士,正规军有一万,加上有大明海军驻扎,实力深不可测。

    对于正在渐进型‘闭关锁国’的倭国来说,这两个地方都是肉中刺,必须要拔除!德川家光忍了这么久,准备的已然差不多,怕是要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