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羞还怯的看着他。

    “本少爷来了!”徐华直大吼一声,一边脱衣服一边奔了过去。

    群芳楼内,足足一个时辰后,那个龟公才跑过来,在老鸨耳边低声道“干娘,督政院那边一个主事已经结案了。”

    “结案?”老鸨一怔,道:“怎么结的?”

    龟公看了眼门外,低声道“柳情是个孤儿,死了就死了,银子都不用陪,督政院那边说了,守口如瓶,多说半个字,我们所有人立刻下狱!”

    老鸨脸色僵了下,旋即也松口气,不管怎么说,这件事算了结了。既然那些当官的将事情铲平了,也就不会连累到她。

    “关门三天。”老鸨道。谨慎起见,她还是要看看风向再说。

    “是。”龟公道。

    京城这么大,死个把人太正常不过,何况是一个无情无辜的贱籍妓女,几乎没有任何反响,悄无声息。

    乾清宫,暖阁。

    毕自严带来了内阁最新一批任命名单,包括六部官员,税务总局,地方上官员的调任,督政院,大理寺,参政参议的任命,一口气近乎百人。

    这些都是‘新政’下的产物,还只是初步的,日后会有更多,遍及大明内内外外,各个部门。

    名单上大部分的名字朱栩都只是有个印象,熟知的不多,不少人连听都没听过。

    朱栩看着名单沉吟,下意识的去端茶杯。

    内阁一向求稳,任命的人多半与他们心思相同,缺乏进取心,开拓力不足,能不能完成‘新政’的要求,朱栩心里是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朱栩已经准备好了鞭子,只要控制一些要害部门,其他的都会在掌控内,可以慢慢推动。

    “魏良卿去税务总局,任副主事,主持江左税务。”朱栩道。江左也就是江南。

    毕自严神色不动,没有争辩,道:“魏良卿多年履商业,确实合适。”

    朱栩接着又道“其他的,朕再看看,也不急于一时,等各地巡抚进京,朕在征询一下。”

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阅,不回() 
    朱栩的这个回答在毕自严的意料之外,眉头微皱,道:“皇上,可是觉得有谁不太合适?”

    朱栩笑着摇头,道:“不是,有些事情,朕还要考量,京外的那些地方大吏比我们看的清楚,征询一下意见,没什么不好。”

    毕自严自然不会被朱栩这句话糊弄,想了想,道:“皇上,还有几天就到年了,这些都需要在年底之前定下,方不误明年的计划。”

    “既然名单都拟出来了,那就随时都能颁布,不要那么着急。”朱栩道。

    毕自严看着朱栩笑呵呵的脸,想着他丝毫不松口的态度,心里有些不明所以。

    一阵子之后,曹化淳看着毕自严背影,神色不动,心里暗自摇头,不知道毕自严与内阁能否体悟到皇帝的心思。

    朱栩打发走了毕自严,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起身道:“带上项链,去鱼藻宫。”

    曹化淳刚要应声,命人去准备,突然又道“海兰珠今晚在鱼藻宫吗?”

    因为怀孕的关系,海兰珠近来常留宿鱼藻宫,方便照顾。

    曹化淳转身,道:“海娘娘已经回芷兰宫了。”

    朱栩点点头,一边穿鞋一边道:“走吧。”

    “是。”曹化淳命人准备,灯笼,内卫一样不能缺。

    一群内监,宫女簇拥下,朱栩出了乾清宫,转向鱼藻宫。

    后宫只有两个女人,一个七个多月的大肚子,所以朱栩一般都是在鱼藻宫过夜,但因为太忙,时间不固定,隔三差五。

    李解语已经在等了,卸了妆容,首饰,简单朴素,给人很是干净的感觉、

    “娘娘,殿下与公主闹着不肯睡。”宫女匆匆进来,在李解语身后道。皇上过来,肯定不是来哄孩子的,这要是吵闹不休,太不像话。

    李解语心里记挂着孩子,放下手里的梳子道:“我去看看。”

    宫女连忙拦住,道:“娘娘,皇上就要来了,可不能耽搁。”

    李解语眉头蹙起,有些心慌,犹豫片刻,还是道:“你在这里看着,皇上来了赶紧通知我,我立刻出来。”

    宫女犹豫了下,没敢拦,看着李解语进了内殿,她出了宫门,站在门口眺望。

    李解语进了内殿,只见两个摇篮里的小家伙,挥舞着手臂,呜哇呜哇,大眼睛滴溜溜转。

    “娘娘,殿下与公主今天好像很兴奋,一直不肯睡。”边上看护的宫女道。

    李解语给两个小家伙压了压被角,道:“嗯,没事,你们逗着玩一会儿,只要不闹就行。”

    宫女顿时苦笑,道“娘娘,殿下还好说,就怕公主会哭闹。”

    李解语也头疼,慈烨还比较老实,倒是这个淑娴闹腾的厉害,片刻都不消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哭闹起来。

    “娘娘,皇上来了。”李解语还没想到办法,门外的宫女匆匆跑了进来。

    李解语神色一慌,连忙起身,刚一离开,摇篮里的的淑娴公主突然伸出小手,哇哇的哭了起来。

    四周的宫女都吓了一跳,齐齐看向李解语。

    “皇上驾到!”

    外面内监的长喝声响起,响彻内殿。

    “哇哇……”

    刚刚还老实的朱慈烨,突然间也哭喊起来,声音那叫一个响亮。

    宫女侧耳都能听到外面的脚步声,神情焦急的道:“娘娘,怎么办?”

    李解语也皱眉,既不能扔下两个孩子不管,也不能冷落了朱栩,俏脸满是急色。

    “娘娘,你先出去迎接皇上吧,殿下与公主交给我们。”宫女就更怕怠慢朱栩了,悄悄出声道。

    李解语看着摇篮里的两个小家伙,蹙眉看了眼外面,只怕站到门口就能听到哭喊声,哪里还能有一个清净。

    “嗯,照顾好。”李解语没办法,只能一颗心不安的出了内殿,迎接朱栩。

    朱栩还没到门口就听到两个小家伙仿佛比赛一般的哭喊声,疑惑的迈步向里面走去。

    “臣妾见过皇上。”李解语匆匆过来,给朱栩见礼道。

    朱栩摆了下手,道“怎么哭的这么厉害?又生病了?”

    李解语随着朱栩往里面走,道:“不是,不知道为什么,慈烨,淑娴今天不睡觉,吵闹的厉害,臣妾正在哄着。”

    朱栩笑了声,道:“那就带出来吧,朕这几天才看一眼,对了,你吃了吗?”

    李解语会意,立刻道“是,臣妾这就让人去准备。”

    朱栩摆了摆手,道:“小火锅搬出来,咱们围着炉子一边烤火一边吃。”

    李解语仿佛去了件心事,轻轻一笑道“好。”

    李解语招呼人来,指挥着人忙活,里里外外,都是人影。

    曹化淳将装着项链的盒子放下,悄然退到门外。

    炉子,碳火,各式的作料,配菜,都很快摆到了门口。

    两个小家伙被宫女抱出来,还在哇哇大叫,整个正殿都是两人的哭喊声。

    朱栩提着椅子坐到炉子旁,招了招手,道:“都给朕。”

    两个宫女对视一眼,连忙走过来,将两个小家伙一左一右的小心翼翼放到朱栩腿上。

    不知道是为什么,朱栩一揽着,两个小家伙都不哭了,都仰着头,眨着大眼睛,直直的看着朱栩。

    朱栩用手轻轻捏了捏了小家伙的脸颊,道:“这才乖,待会儿给你们好吃的。”

    两个小家伙哪里听得懂,淑娴倒像是更懂事一些,一只手抓着朱栩的衣服,断断续续呜呜的说着什么,另一只小手晃来晃去。

    慈烨相对更显得安静,倚靠着朱栩的手臂,睁大眼睛看着对面的姐姐,不停的眨眼。

    李解语忙活好一阵子,将东西都准备齐全了,这才走过来,道:“皇上给我吧,臣妾照顾,你好用膳。”

    朱栩道:“慈烨给你,淑娴朕抱着。”

    李解语看了朱栩一眼,犹豫着抱过朱慈烨,然后坐到朱栩对面。

    朱栩左手揽着淑娴,右手开始挑选自己的菜,等汤底烧开了,就可以一股脑子倒进去。

    两个小家伙都很安静,四周的宫女内监都很出奇。

    “来,喜欢吃什么,指给父皇看……”

    朱栩左手托着淑娴的小手,笑着逗弄着道。

    淑娴睁大眼睛看来看去,一会儿转头看看朱栩,一会儿又看向李解语与朱慈烨,眼神里似有着一丝疑惑。

    李解语抱着朱慈烨,一边收拾着锅底,一边道:“皇上,坤宁宫,交泰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皇上什么时候有空可以去看看,如果还需要什么,也要尽早添置。臣妾已经让人去张家问了。”

    朱栩‘嗯’了声,一个眼神示意,一个宫女将桌子上的锦盒拿过来,递给朱栩。

    朱栩举起给李解语,道:“这些日子你辛苦了,这是朕让人打的项链,你看看喜不喜欢,要是不喜欢,朕让他们再改,直到满意为止。”

    李解语神色微惊,连忙起身道:“臣妾谢皇上……”

    她还没说完,朱栩就压了压手,道:“这不是赏赐,是朕送给你的。”

    李解语怔了下,很快明悟其中的分别,俏脸微红的道:“臣妾谢皇上。”

    朱栩笑了笑,拿起筷子,开始煮东西。

    刚吃几口,曹化淳从外面进来,在朱栩耳边低声道:“皇上,神龙府的密信。”

    朱栩筷头一顿,道“布木布泰?”

    “是。”曹化淳将信递过来。

    朱栩揽着小淑娴,抽出信。

    前不久他训斥了苏沫儿,警告了布木布泰,这封信,想必是‘请罪’来了。

    一目十行看去,没多久朱栩的神色就变得很是玩味,眯着眼,嘴角似笑非笑。

    李解语专心的摆弄着吃食,不时在朱栩的盘子里放一点,还照顾着怀里的慈烨。

    朱栩放下信,左手轻轻拍打着膝盖。

    布木布泰这封信并不是请罪信,而是‘邀功信’,她在信上丝毫不提孩子的事情,反而说了另一件事:她在神龙府与多个西夷人,倭国,缅甸,南掌等国家的商行签订了契约,明年夏收之后,将会有至少三百万石稻谷收入神龙府。

    严格说起来,明朝不缺银子,缺的是粮食,布木布泰显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直接‘邀功’而不是‘请罪’。

    ‘好聪明的女人。’

    朱栩心里自语一声,决定对布木布泰要有所控制,否则任由下去,将来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让人给布木布泰带个口信,四个字:已阅,不回。”朱栩拿起筷子道。

    曹化淳一怔,这算是什么回答?可细想又令他心里发寒,这四个包含了太多东西,细思极恐!

    在朱栩‘已读,不回’的时候,内阁还在开会,‘斗争’日趋激烈。

    关于内阁与六部,大理寺,督政院等的关系,权职统属问题上,内阁与其他部门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毕自严希望内阁能拥有更多的权力,最好能让内阁大权独揽,其他部门听命行事,这样才能强有力的推动‘新政’,完成一系列复杂又漫长的既定计划。

    但这些部门的头头脑脑自然不是吃素的,不会眼看着自己的权力白白给内阁拿去,成为庙堂上的菩萨——听得说不得。

    更何况,汪乔年,靖王也不会将属于自己的权力变成内阁的权力,或明或暗的与毕自严唱反调。这就让内阁的会议变得更加复杂,毕自严端起架子也无法镇住会议的走向。

    ——

    求推荐票,月票~

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发() 
    一直到深夜,将近凌晨,内阁的会议才算结束,但约定着下午继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快刀斩乱麻的进行处置。

    走在出宫的路上,毕自严与孙承宗并肩,冒着零星的雪花,凌早的寒气,慢慢的走着。

    “你也看到了。”毕自严叹了口气,一脸疲惫的道。

    孙承宗看着毕自严已经泛白的两颊,强撑着疲惫的身体,道:“以往我们都说皇上太急,劝他慢一些,现在,是轮到我们了。”

    毕自严抬头看了看天色,缩了缩脖子,道:“不在事头,不知事急,皇上现在稳坐如山,咱们在风尖浪口,如何能不急?内阁纷纷扰扰,纵横交错,皇上心思莫测,有头没尾……你说,咱们接下来的事情怎么做?”

    两人都是慢慢的踱着步子,孙承宗道:“皇上卡着这些人,多半是有别的心思,你我再等等就是。在这样的大事情上,皇上不会乱来。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统合内阁?若是内阁不能团结一致,很多事情都将很难办,今天你也看到了。”

    毕自严点头,道:“朝局从张太岳之后就纷乱不堪,党争盈野,确实需要整肃……”

    “不是整肃,是团结。”孙承宗转头看向他,强调道。

    毕自严神色微动,看着他若有所思的道:“你是说,拉拢?”

    孙承宗摇头,又强调一次的道:“是‘团结’。”

    毕自严有所悟,没有再说话,慢慢的走着。

    走了一阵,孙承宗又道“大婚没什么可说的,皇上不喜女色,有些赶鸭子上架,不过终归中宫有人,皇嗣有继。接下来就是大演武,大议。大演武也没什么可说,皇上有炫耀武功,提升我大明士气的目的。关键是‘大议’,我总觉得皇上在借此谋划着什么。”

    毕自严一怔,道“大议?无非是共商国是,还能有什么企图?”

    孙承宗也在思索,好一阵子还是道:“我猜不透,不过依我对皇上的了解,这件事花费这么大力气,不会就是简简单单的‘共商国是’。”

    这么一说,毕自严心头是微动,想到了什么似的道:“之前我们与皇上要大明律的修订之权,皇上言语含糊,还说督政院修订的律法需要大议的同意,怕是真有一些计划。”

    孙承宗皱眉,不解的道“那又说明什么?”

    毕自严如何会有‘民主’的概念,只是隐约觉得有关,却想不明白,半晌道:“年后就会大白,咱们先做好眼下的事情吧,回去休息一阵,午后继续开议。”

    孙承宗沉吟一声,看着他道:“咱们也学学皇上,对一些事情,先私底下与各位尚书相谈,摸清了他们想法,再开议,各个击破。”

    这同样是毕自严的想法,他道:“嗯,靖王我来谈,白谷应该没问题,汪乔年那边你去,六部的话,我们一人三个,争取都能说服。”

    “那是最好不过。”

    两人商议着,便出了宫门。

    与此同时,靖王已经出了长安东门,回到了督政院。

    刚踏入门槛,就一群人涌上来,七嘴八舌的吵吵嚷嚷。

    “王爷,内阁的会议结束了吗?可有结果?”

    “王爷,咱们督政院接下来是如何安排?尤其是任命,可有通过?内阁不会又为难我们吧?”

    “王爷,内阁三番两次的打压我们督政院,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王爷,咱们不能再退让了!”

    一群人吵闹不休,将靖王围了个水泄不通。

    督政院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过往‘不得志’的人,现在朝廷急需人手,他们又都是支持‘新政’,所以很多机会都落在他们头上。比如这次的二十二巡政御史,比如各地督政院,新设立的机构,都需要他们,或者他们举荐人选。

    靖王已经知道那些任命卡在朱栩那,同时督政院拟定的很多人被内阁刷下来,这些都是说不得的,他沉着脸看着一群人,训斥道:“朝廷大事,在没有公布之前,不得打听!该干什么都干什么去!”

    众人一见触了霉头,都有些不甘的慢慢散开,还是一步三回头的看向靖王。

    靖王脸色多少有些不好看,内阁这次的人事任命,分明是有意的打压六部与督政院,六部还好说,他怎么说也是排名第三的辅臣,真是半点情面都没给!

    靖王心里恼怒的进了班房,关了门。

    外面的一群人,顿时窃窃私语起来,聚集在一起,纷纷猜测是不是内阁又打压督政院了。

    “梁大人,你怎么看?”

    有一个人凑近一直在案桌上忙碌,不参与讨论的中年人,低声道。

    中年人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有什么好看的,终归不是你我能决定的,还是看王爷如何与内阁的阁老们争吧。”

    这个人瞥了眼其他,越发低声道“梁大人,我听说令夫人与定国公府有旧,现在定国公等圣眷正隆,就没有什么想法……”

    “胡说!”这位梁大人顿时冷哼一声,道:“我何曾与定国公府有关系,休得乱嚼舌根!”

    这个人一愣,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没有再多说,起来有些央央的走了。

    这位梁大人却暗自皱了下眉头,旋即就如无事一般,起身出了督政院。

    明朝的这座京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没有平静过,沸沸扬扬,潮波涌动。

    从张太岳之后,是日趋激烈,直到魏忠贤清洗东林党,算是到了一个高潮,待到朱栩登基之后,大事件是一件接着一件,将京城的‘热闹’推到史无前例的地步。

    这半年还算平静,可内里的涌动就仿佛渐渐烧沸的油锅,表面冒着热气,里面不知道酝酿着什么,会有怎样的热度。

    鱼藻宫,寝宫。

    天色渐亮,金鸡唱晓,朱栩与李解语早早的醒了,相拥着说着一些闺房密语。

    李解语俏脸发红,贴着朱栩肩膀不敢出声。

    “中午的时候,朕在慈宁宫宴请张国公,永安公主以及驸马巩永固,到时候你也去,算是家宴了……”朱栩说道。

    李解语已经习惯了,道:“是,那要不要准备些什么?”

    朱栩倒是不习惯这种人情来往,想了想,道“张国公那边就不用了,永安那边你看看,送点什么吧。朕与几个姐姐都不亲,尤其是永安。”

    李解语知道永安公主的生母比较敏感,轻应一声,道:“是,臣妾来安排。”

    朱栩点点头,俄尔又道:“从你宫里选几个人,派去江南。”

    李解语自然也知道南方还有一个海兰珠的妹妹,也不问什么就道:“是。”

    说完这些,朱栩看了眼外面蒙蒙亮的天色,道:‘再睡会儿。’

    就在朱栩说话之间,刑部不远处,一个年轻人拉着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