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野心家诸葛亮-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承彦听听了就说好主意。因为他可差月英经常进城里打听动静,在伺机使计诱引刘备跑到司马先生的家里去,再让司马先生游说刘备来聘请诸葛亮出山去当刘备的军师。

    而一清道士却问道:“孔明,假如刘备真的被司马先生游说刘备来请你了,那你是怎样做了,才让刘备信服你有雄谋大志的呢?”

    诸葛亮讲他就先准备一番话,等刘备来了,就讲给他听。

    黄承彦就问道:“是不是你先写好论文,并先背熟它,然后再像谈话的一样跟刘备说一说?”

    诸葛亮说:“是的。”

    黄承彦又问道:“你是想跟他谈什麽内容的?”

    诸葛亮就讲他的谈话内容就如何叫刘备是先从刘表的手中夺取了荆州来做根据地,有了根据地以后,再兴兵去夺东吴,夺了东吴,再去跟曹操争天下,然后再称王称帝,最后再一统天下。

    一清道士问道:“孔明,你这样构想太好了!”

    黄承彦很高兴的说:“这个思路很好的。你要在三天之内把论文写出来。第四天,我就邀请庞先生和司马先生到家来聚会。到时候你赶过去,把文章给我们几个老师点评一下。”

    诸葛亮说:“一篇跟刘备见面的文章,不必兴师动众了。”

    诸葛亮不想再去麻烦老师了,写一篇献策的文章,他能胜任的。

    黄承彦很严肃的说:“孔明,你不要那么自信,人写文章,总是自我认为很完美的。但是经旁人一阅读,往往能挑出文中的不足和毛病来的。你一定要我的话!”

    一清道士说:“孔明,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你不要吝啬几个银子,还是去求老师们帮修改一下。”

    诸葛亮说:“好。我就赶快把文章写出来,拿去给老师们看一下。”

    一清道士说:“这就对了,俗话说,三个臭皮装,胜过大丞相。再聪明的人都不能事事都能做得好的。人多了,才能把事情想到周到的。”

    诸葛亮一听义父的话很有道理,后来他就把那句话经常的挂在嘴边。当诸葛亮死后,人们就把那句话改为,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那句话就成了名言,一直传到今天,还有非常的生命力。

    诸葛亮招待两位老人一餐之后,两位老人就要告别回去了。

    诸葛亮跟黄硕讲,他要和她一起送二老回去。

    黄硕说:“你不用送了。我陪他们回去就得了。”

    诸葛亮说:“早上你还讲,要我跟你回一趟娘家,现在为什么又不让我同去?”

    黄硕说:“你要抓紧时间写论文,不准你跟去了。”

    一清道士在旁边听了孔明夫妻的对话,心里明白黄硕想自己回去休息几天。他行医就懂得黄硕正在吃药治病,这期间房事太频繁的话,是不利她治病。

    同时孔明没有妻子在身边了,才能聚精会神来写文章的。因此他也帮黄硕说:“有月英送我们二老走一程就行了。孔明你就在家里写论文吧。”

    黄承彦也不想让诸葛亮跟女儿回去,于是他说:“三天后,书院老师到我家来聚会。孔明你争取在三天之内,把论文写出来。到时候,你就那论文去给我们几位老师点评一下。”

    诸葛亮见到他们都不让他送,他只好让黄硕一人送二老回去。

    黄硕跟二老走后,诸葛亮就把自己关在屋里,埋头写起论文来。

    三天刚到,黄硕就回来了,她问诸葛亮。论文写出来了没有?

    诸葛亮讲他不但写出来了,而且还进行修改了三次,他自我觉得平生写的文章,就是这一篇是最好的哟。

    黄硕又问诸葛亮,那你认为三个老师会一致通过的吗?

    诸葛亮说:“老师们肯定通过的。他们也一定赞扬我写的非常好。”

    黄硕说:“吹牛!”

    诸葛亮说:“以往我在书院写文章,次次都是拿最高分的。这篇论文比平常都写得更好些。”

    黄硕说:“我听爹讲,他平时批改学生作文时,就是看谁的作文是班上写得比较好,就给他高分。平时的高分并不是代表你文章是最好。”

    诸葛亮说:“别囔了。我这篇论文,一定得到教授们的肯定和赞扬。我们准备礼物就出门吧。”

    后人有单咏写文章一诗;

    他人老婆看漂亮,

    自己文章写得棒;

    众人阅读与点评,

    文中缺斤又断两。

    手机: 电脑:

第157章 《隆中对》被改全非() 
野心家诸葛亮;第157章 《隆中对》被改全非

    黄硕带诸葛亮回到了黄家。濠奿榛尚她刚离家几天,咋一回来,就觉得有点生疏。

    她推开大院的柴门,马上见到院里大树底下,她父亲和庞德公、司马徽几个人各坐在文几前面。文几上摆放着一张琴。琴的左边放着一只香炉,炉里插的香炷冒着芬香扑鼻的香气。琴的右边放着一只缶,缶里盛着酒水。

    香气是用来提神,酒水是用来解渴。

    黄硕先给各位大人请安,然后又给各位大人送上一份礼物——她在路上捡到的鲜果。

    诸葛亮先给先生们行礼,又马上给他们每人放下一个红包。

    庞德公一眼就看出,包里装的就是金子。他问道:“孔明,你给我们送的礼物是什么?”

    诸葛亮说:“润笔费。”

    司马徽用手掂一掂,觉得包里有二两之重,于是他说:“孔明,你又有文章给我们批改的吗?”

    诸葛亮说:“学生刚写出一篇论文,想让老师帮加工润色一下。”

    庞德公怕他不能先看到文章,于是他就马上说:“拿来给我先看!”

    诸葛亮恭恭敬敬的送到庞德公文几上。

    庞德公看了,一下子不知该从哪儿这笔修改,幸好他看到题目有毛病。于是他说:“里的题目不妥当!”

    诸葛亮问道:“先生,不妥在哪儿?”

    原来诸葛亮给论文去的标题为;国策论。

    庞德公说:“国者,帝王的疆土也。你这篇论文,是给刘备看或者读给刘备听的。刘备现在连一方诸侯都还不是,论文题目用上国字,那是错了。”

    诸葛亮问道:“先生,那该用什么标题的呢?”

    庞德公说:“你居然想叫刘备来隆中请你出上去辅助他,那么就用隆中对三个字做标题吧。”

    诸葛亮又问道:“先生,隆中对三字做标题,意义何在?”

    庞德公说:“隆中对就是讲你在隆中跟刘备商谈创大业的策略。对者,对话,对论,对策也。隆中对留给后人怎样猜测都行。”

    诸葛亮说:“先生的话,醍醐灌顶。那就用隆中对做标题吧。”

    司马徽见庞德公修改了题目,他怕黄承彦又将内容改了,那么他就没有什么可改的了,于是他就接着庞德公的话说:“题目改了,那么正文拿来给我看一下。”

    诸葛亮从庞德公手里拿过论文,又转交给司马徽先生。

    司马徽卡买了一遍,他微微摇头,叫诸葛亮到他身边来,开始给诸葛亮论文点评。

    首先,司马徽讲,诸葛亮对刘备的称呼不合适。

    诸葛亮小声的说:“学生称他为主公,错了吗?”

    司马徽说:“当然错了。”

    接着,司马徽讲解,集团里的部下叫首领为主公是不错的。但是你孔明现在还不是刘备麾下的成员,你没有资格叫刘备为主公。

    诸葛亮才知道称谓还有一套规则,在此之前,他可没有注意到的呢。于是他忙向先生请教。

    司马徽告诉诸葛亮,称谓可用将军两个字。

    诸葛亮说:“非常感谢先生指导!”

    诸葛亮认为司马徽已经讲完话了,他转了身,打算走回原来位置。

    司马徽一把抓住诸葛亮说:“别忙走!我还没有讲完呢。”

    诸葛亮只好转身过去,又规规矩矩站着,聆听先生的讲解。

    司马徽指着正文说:“孔明,你直接劝刘备夺取荆州,太兀然了。应该分析一下,在什么形势下,刘备要夺取荆州。”

    诸葛亮说:“先生讲得对。那就从黄巾暴乱开始吧。”

    司马徽说:“从黄巾说起,太长了。”

    诸葛亮问道:“那有从哪儿说起的呢?”

    司马徽说:“从董卓讲起。”

    诸葛亮问道:“为何从董卓说起呢?”

    司马徽说:“因为刘备曾经带人马参加讨伐董卓。那时曹操和孙坚还不是地方的诸侯,而现在曹操已经是闻名天下的大诸侯了,继承父兄事业的孙权也是一方的诸侯了,而刘备还是东奔西跑,没有栖身之地。从这讲起,才刺痛刘备的心。刘备才很新奇来多取荆州城。”

    诸葛亮说:“徐野生一定这样改。”

    诸葛亮欲要走开。

    司马徽又说:“别走开。我还有话说呢。”

    见到诸葛亮又站住了。司马徽又分析讲,孔明叫刘备夺取了荆州以后,就挥师东去征讨东吴,灭了东吴后,又兴兵北去与曹操争天下,以仁义之师,横扫曹操,再兴大汉王室,大统天下。制定这样的策略是对的。但是,刘备能做到的吗?试想一下,刘备势力这样的小,他要跟孙权打仗的时候,北方的曹操从后背打来了,他能顶得住吗?首尾受敌,刘备必定灭忙得快。假设刘备真的答应了孙权,他又能战胜曹操的吗?不能!孔明你这样教刘备,你只能早点儿身败名裂。

    诸葛亮听了这番话,他就问道:“先生,那又该怎样讲的呢?”

    司马徽说:“你要改教刘备,先取荆州,然后偷袭西川,灭了西蜀的刘璋之后,就在西蜀建立根据地,然后东联孙群,北抗曹操,形成三国鼎立,谁也灭不了谁。这样做了,刘备才能坐大,才有能力谋夺天下的。等候天下形势变化,再作决定。这样方能是长远大计。”

    诸葛亮听了,心里想,这么一改,我的论文就面目全非的了。但是,先生讲的全对,只能重新来修改一下。

    诸葛亮又说:“先生,学生就是怕刘备不停这样劝说,盲目的去跟孙权争夺东吴的呢。”

    司马徽说:“孔明,你就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来分析,讲给刘备听。告诉刘备,曹操已经站起了天时,孙权已经占了地利,剩下人和给他刘备去占。教刘备先跟本家刘氏内部夺权,争地盘。因为荆州和西川都不在孙权和曹操的范围之内,刘备可以避开曹孙的锋芒巧夺得这两个地方的。刘备跟本家刘氏斗的时候,曹操、孙权不太关注的,这样就能从容的打仗,不怕背后有敌人来偷袭了。”

    黄承彦听到这儿,他内心想,我起先怎么不会想到这样的呢?多亏得司马徽先看正文,而指出这样的大毛病。唉,我还是讲兵法讲兵阵内行,写论证文,却是外行的呀。

    黄承彦说:“孔明,你还是听两位先生的指导。再来写一篇论文吧。”

    诸葛亮说:“学生一定重新写论文。”

    黄硕说:“夫君,你写完了,再拿去给先生帮修改一下。”

    司马徽说:“欢迎!当先生的就是专门批改学生的文章的。”

    司马徽这样讲,就是为了在帮诸葛亮改一下文章,再得诸葛亮的润笔费。

    诸葛亮答应这样做了。事实上,历史流转下来的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他一人所完成的,而是集几个人的智慧来搞出来的。不过是有诸葛亮一人所能做出来的讲演文稿,再加上诸葛亮后来当上蜀汉国的丞相,那几个先生即使还健在,他们也不敢去揭底说。那篇“隆中对”曾是他们参与创作的。所以“隆中对”的那篇文章就被误传是诸葛亮一人的力作了。这个现象就像后来的帝王和大臣们的许多文章都是手下的幕僚代刀写出来的,但是当王当大官的人一挥笔签下了他的名字,那篇文章就是属于他的著作了。

    后人有诗云;

    一个好汉三个帮,

    “隆中对”有写作班。

    天空呈现彩虹丽,

    全因雨点加阳光。

    手机: 电脑:

第158章 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野心家诸葛亮;第158章 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诸葛亮听完了教授们的批改以后,就带黄硕回隆中村来。濠奿榛尚

    那晚,夜幕刚临,黄硕就耐不住的要纠缠诸葛亮,要他跟她来一次**。

    他跟黄硕亲昵一趟之后,就对她说:“一次行了。”

    黄硕兴头正上,她仍抱住诸葛亮不放,求诸葛亮要陪她睡一夜。

    诸葛亮说:“我还要敢写论文呢。放手!”

    黄硕才想起夫君今夜还有任务。于是她就放了手,饶了丈夫。

    诸葛亮起身下来,走到文几,铺开了纸张,埋头写起论文。

    黄硕睡了一觉,醒起来,见到丈夫还在伏案写字,她起身为丈夫温了一缶酒水。送到丈夫口边说:“困了,饮两口酒,醒醒神吧。”

    诸葛亮接过缶子,饮了几口酒,含情脉脉的说:“你去睡吧,等我写好了论文,再……”

    黄硕说:“等你写好论文,天就亮了。”

    诸葛亮说:“我已经修改了三次,再重新抄写一遍,就行了。”

    黄硕说:“抄写可要认真哟。我爹最讨厌学生抄写字潦草。”

    诸葛亮说:“我懂。别啰嗦。”

    直到鸡啼三遍,诸葛亮终于把论文抄写出来了。他又轻声的朗读读一遍,自我觉得很满意。

    诸葛亮刚想去叫黄硕来跟他享受愉悦的时候,黄硕却不声响的站在他身后。

    诸葛亮起身拥抱住黄硕,想跟她愉悦一次。

    黄硕却推开他,说:“来日方长,现在不要做了。我得去为你做早餐。你要早点儿出门,要不然迟了,司马先出门去游玩了,你就扑空了。”

    诸葛亮不由叹气说:“真是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为了出名,我不能向别人的那样自由自在。”

    次日,诸葛亮又带一份礼品去司马徽家,请先生又帮改论文。

    司马徽见到诸葛亮已经按他的提示,把论文写出来了,他再没有讲什么的了。再讲,那就是自己扇自己的嘴巴,自己否定自己。

    不过。司马徽还是为了对得起诸葛亮又送来的那二两金子,他很认真的逐句的思考逐字的看,把不太准确的字句,进行改一改,知道他都认为完好了,才对诸葛亮说:“这篇论文写得非常的好,可以作为跟刘备见面礼的了。

    诸葛亮说:“全靠先生的精心指导!孔明若是能出名的话,三生都不会忘记先生的大恩大德。”

    司马徽很满意诸葛亮讲这样的话,当老师嘛,就是要学生永远记住老师的指导。这样的学生应该要帮他帮到底。于是司马徽又给诸葛亮一个提示。

    司马徽说:“孔明,《隆中对》论文好是好,但是你在跟刘备交谈的时候,不能拿出来照本宣读讲给刘备听。你只能把论文当作一份提纲,默记心中,在接刘备提问的时候,按照提纲去讲话,要随机应变。千万不要生搬硬背。”

    诸葛亮说:“学生一定牢记先生的指导。”

    司马徽又问:“孔明,你把算让刘备来隆中请你几回?”

    诸葛亮说:“学生打算让刘备来隆中三回了,再出山去当他的谋士。”

    司马徽说:“你要刘备来请你三回,那你就得不少的礼物哟。礼来尚往,你也要回送刘备一份礼物才行。”

    诸葛亮问道:“先生,那学生该会送刘备什么礼物呢?”

    司马徽笑了说:“送刘备急需要的沉甸甸的礼物!”

    诸葛亮又问道:“沉甸甸的礼物是什么?”

    司马徽笑了说:“你回去自己想哟。”

    司马徽叫诸葛亮回去自己想,话已经说绝,诸葛亮不好意思再追问。

    诸葛亮再走回家的路上,他一边一边想沉甸甸的礼物是什么。走了十里路,诸葛亮百思不解。

    诸葛亮突然想到义父来。他认为义父是走南闯北的道士,见识广,又是很有学问的人,他也许能想出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诸葛亮马上转个方向,向晓山走去。

    一清道士一见诸葛亮走进门来了,就马上问道:“孔明,有何事来的?”

    诸葛亮告诉义父说:“我是拿六次修改的论文去给司马先生再次修改过了,现拿来给义父再润色一下。”

    一清道士拿过那篇文稿,看一下,说:“这篇文章很完美了,再改,是画蛇添足。没事,你就回去准备迎接刘备来访吧。”

    诸葛亮说:“我还有一事,请教师父。”

    一清道士说:“说吧。”

    诸葛亮就把司马徽讲的沉甸甸的礼物的事告诉义父。

    一清道士反问诸葛亮,何礼是沉淀的?

    诸葛亮讲金银宝玉就是最珍贵,送给刘备这些东西才算是沉甸甸的礼物。

    一清道士说:“错了。”

    诸葛亮问道:“错在哪?”

    一清道士说:“居然你要刘备来三顾茅庐,刘备肯定要送给你很多的金银宝玉。你再送他这些东西。刘备就怀疑你要把东西退还给他。他不敢用你当谋士了。”

    诸葛亮喔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一清道士又说:“你既然要刘备上门来聘请你出山去辅助,刘备每次来,还要送礼给你的呢。你若是还给刘备送金银宝玉的话。你有求于他的了,刘备就不给你当军师的了。再说刘备带兵打仗,到处争城掠地,打胜一仗,便掠夺得很多的金银珠宝。他不愁没有金银的玩物,他愁的是找不到高明的谋士。”

    诸葛亮问道:“师父,那我该送刘备什么礼物?”

    一清道士说:“给刘备送对军事有用的东西,就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诸葛亮又问道:“是军事情报?”

    一清道士说:“军事情报,你搜集来的,有真有假。假的导致刘备打败仗;真的也有时间限制。价值不大。”

    诸葛亮突然想起了,他说:“哦。那就是军用的地图。地图的价值可有好长的价值。我去找一份荆州驻军地图来献给刘备。”

    一清道士说:“你不用去找了。刘备来荆州几年了,他早就有了那种地图了。”

    诸葛亮挠着头说:“那就去找东吴的图哟。”

    一清道士说:“你在论文里,告诉刘备联吴抗曹,你找东吴来给刘备,那就是叫他准备去攻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