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章 罪己诏() 
“时候不造,那妖物昨夜被朕打伤,当不会这么快恢复,我等先行上朝。”三人商议一番之后,卓傲笑道。
    “大王所言极是,正好老臣昨日觅得一位贤才,今日便要举荐给大王。”闻仲抚须笑道。
    “贤才?”卓傲心中一动,算起来,今天已经是他召唤诸葛亮第三天,按理说,诸葛亮也该到了,恐怕闻仲所说贤才,便是诸葛亮吧。
    闻仲闻言,以为卓傲不信,笑道:“此人虽无半点道行,但胸藏韬略,且能言善辩,若能收为己用,必为我成汤之柱石。”
    卓傲见闻仲误会,也不解释,诸葛亮若能得闻仲举荐,在群臣之中,也能迅速站稳脚跟,以自己目前在百官心中的形象,若是自己亲自提拔,恐怕诸葛亮在群臣之中的形象也会大损。
    “走,就去见见能得太师称赞的贤才,究竟是何方神圣!”卓傲朗笑一声,当先站起来道。
    三人在一干护卫的护送下,一同来到大殿,百官已经就位,闻仲上前道:“大王,昨日臣于坊间觅得一位贤才,今日上朝,特荐于大王。”
    虽然之前已经通过气,不过如今朝堂之上,该遵循的礼仪还是必须当遵循,否则难免惹人口舌。
    “太师亲自举荐,定非庸才,传上殿来,待朕一见。”卓傲笑道。
    “遵旨。”闻仲躬身答应,命人前去传召诸葛亮,一刻之后,诸葛亮在侍卫的带领下进入大殿。
    “山野散人诸葛亮,参见大王。”诸葛亮不卑不亢的行礼,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犹如神仙中人,单是这份卖相,便让满朝百官心中好感大增。
    “免礼。”卓傲伸手虚扶:“太师向朕举荐于你,朕虽然相信太师的眼光,但还是想问问你有和本领?”
    诸葛亮微笑道:“不知大王欲问何事?”
    卓傲想了想道:“也不难,你若入我朝,你觉得自己可任何职?”
    这考得并非才华,而是心态和为臣之道,若是太过狂傲,只会被人排斥,那就证明此刻的诸葛亮,还不适合身居高位,毕竟现在的他,看起来还是太年轻了,而卓傲也不是穷途末路的刘备,别看如今朝中百官禁言,对卓傲这个大王畏之如虎,但根据卓傲这三天来的观察,百官之中,也并非书上说的铁板一块,实际上有各自的势力盘根错节,诸葛亮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想要进去,没有圆滑的处世之道,卓傲也不敢立即委以重任。
    但如果太过谦卑,那就不是诸葛亮了。
    诸葛亮微微笑道:“亮不过一山野村夫,轮才学,自然不敢言比上殿上诸位大人,不过当不会比那西岐姜尚差多少。”
    姜尚,自然就是姜子牙。
    诸葛亮回答的巧妙,不下于姜尚,姜尚昔日在朝歌任下大夫之职,若论官职,自然算不上显赫,却也位列百官之中,但如今姜尚被西岐奉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若以这点来说,自比姜尚,在众人看来,却有托大之嫌,但理由却又不能说出来,姜尚在朝歌只是一下大夫,跑到西岐却当了国相,若贬低诸葛亮,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果然,群臣之中,虽有人皱眉,却也没人发言。
    “好!”卓傲笑道:“算你过关,既然自比姜尚,那就暂任下大夫之职,同时负责管理朝歌民生,消除民怨,若真有本事,朕也不会吝啬官爵,至于府邸,如今国库空虚,暂时也不好扰民,既然是闻太师举荐,就暂时住入太师府,待日后真有功劳,再行封赏。”
    “谢大王。”诸葛亮恭拜道。
    诸葛亮入列之后,卓傲看向百官道:“昨日虽然将费仲、尤浑抄家,所获钱财虽可解燃眉之急,但如今天灾频繁,战事四起,光凭两人家财,还无法完全解决长久,民心浮动,再加赋税,只会刺激民怨,朕拟照太师之请,拆去鹿台,将其中金银、玉器、珠宝,回馈于民,安抚民怨,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彻底安抚民怨,只是拆掉鹿台,恐怕也远远不够,不知诸位卿家可有计策,能够更有效安抚民心?”
    卓傲话一出口,顿时让满朝文武惊讶不已,他们已经听说大王昨日命人填平虿盆,今日再拆鹿台,莫非真的悔过自新?
    众臣之中,微子启犹豫一下之后,上前道:“大王既有悔过之心,实乃苍生之福,成汤列位先帝泉下有知,定感欣慰,不过如大王所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王既有爱民之心,只需恪尽勤勉,终会得天下万民体谅,此事,当用慢工,日久其效果自现,不必急于一时。”
    “老大人所言有理。”卓傲点点头道:“只是如今,战火四起,朕担心迟则生变。”
    “大王,微子启大人所言不差,臣深以为然。”诸葛亮出来,微笑道:“不过臣以为,若大王能够向臣民展示大王诚意,虽不说立刻令万民归心,却也能够让天下万民乃至各路诸侯感受大王诚意。”
    “哦。”卓傲目光看向诸葛亮笑道:“孔明但说无妨。”
    “大王可在拆毁鹿台之时,同时向天下万民颁布一旨,名曰罪己诏,可历数大王这些年来害民之事,一来可向万民表达诚意,二来更可令天下豪杰,感念大王气魄,然后再拆毁鹿台,以示大王决心,不敢言万民归心,却也能够有效消除民怨。”诸葛亮微笑着说道。
    “诸葛孔明,休得胡言!”微子启面色一变,厉声叱道:“大王乃万乘之尊,罪不加帝王之身,焉能颁布罪己诏,岂不惹天下诸侯笑话!”
    微子启倒并非真的恼怒诸葛亮,事实上,此时若卓傲能够颁布罪己诏,效果的确大,但……谁知道会不会因此而将这位好不容易有些好转的君王刺激的再度变回原本的昏君模式?
    诸葛亮微笑着摇了摇头,目光看向卓傲:“恕臣直言,如今成汤社稷已至生死存亡之计,国运飘摇,犹如一个病入膏肓之人,若顾忌用药太猛,而畏首畏尾,只会错过最佳治疗之机,倒不如放手一搏,以猛药攻之,虽然难免会有阵痛,但若不如此,只能慢慢等死。”
    卓傲手指敲击着桌案,皱眉思索着其中的利弊,这是他从未面对过的局面,他已经习惯了白手起家,然后吞吐天下,进入封神之前,他可从没想过系统会给自己安排一个纣王的身份。
    罪己诏,负面效果肯定会有,会让自己君威有损,不过就如诸葛亮所说,如今成汤已经气数将尽,根本没有时间让自己一点点去恢复民心。
    百官尽皆无声,大殿之上,只能听到卓傲那规律敲击桌面的声音,带着一股淡淡的压抑,令人呼吸都有些不畅。
    良久,卓傲似乎已经定下了决定,停止了敲击,目光扫过百官,最终落在诸葛亮身上,认真的点点头道:“准,此事,就交由你来办。”
    随着卓傲话音落下,所有人不由都齐齐松了口气,卓傲看向左右道:“周纪,你暂规孔明调遣,何时拆除鹿台,由孔明定夺。”
    黄飞虎身后,一将出列,躬身道:“谨遵大王旨意。”
    随后,又商议了一番国事,大半都是如何救灾,粮草物资分配之事,虽说天灾人祸,但因为四方诸侯皆反,成汤地域之内,灾情反倒并不严重,倒是自东南两放有大量流民涌入,救灾,更多的是来救济这些灾民。
    对于流民,卓傲自然是来者不拒,冷兵器时代,人口,就是国力,人口越多,民心越高,国力自然也越强盛。
    这一次,却不同于以往两日,或许罪己诏起了作用,朝堂上再不是寥寥数人开口,不少老臣都开始献策,卓傲与百官之间的隔阂也在逐渐消失,接下来,就看诸葛亮的本事了。
    朝会一直持续到中午,卓傲留下百官在宫中用膳之后,才让百官归去。
    “大王最近几日,倒是颇有些明君风范,迥异于平常。”闻仲与黄飞虎并肩离去,路上,闻仲略带欣慰的对身后的诸葛亮道:“孔明,你初涉朝堂,今日虽然得陛下重用,但切不可自满,否则容易招来祸端。”
    “多谢太师提点,亮谨记。”诸葛亮笑道。
    “自那日妲己妖妃设下毒计欲陷害贱内被大王识破之后,大王就如同变了个人一般,听宫人说,自元旦之后,大王没有再踏足寿仙宫一步,这在往日,难以想象。”黄飞虎摇头笑道。
    “那妲己妖妃,我那日见过,身上妖气极重,我怀疑宫中妖物作乱,怕都是此妖妃在背后指使。”闻仲点点头道。
    “那还了得,当立即告知大王!”黄飞虎大惊,便想返回宫里,却被闻仲一把拽住。
    “不急,我看大王心中有数。”闻仲摇头道:“否则你以为大王为何要问你取神鹰?非是真的怕那妖物,而是大王真的惧怕那妖物,而是要护黄妃之周全,我看陛下若真发现那妲己端倪,却迟迟不动手,怕是心中有所忌惮。”
    “那……”黄飞虎皱眉道:“有何可忌惮?”
    “暂时不知,这样,你明日带天祥与那神鹰与我一起入宫面见大王,暗中询问一番。”闻仲摇了摇头,他也猜不透其中关键,但他就是有这种感觉。
    “好!”黄飞虎点点头,正要再说些其他,却见黄飞彪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喜色道:“大哥,天化回来啦!”
    “谁?”黄飞虎有些发蒙,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天化,就是你的长子!”黄飞彪高声叫道。
    “我儿!”黄飞虎闻言不禁大喜,向闻仲告了声罪之后,骑上无色神牛,直接奔向家中。(。)
第八章 黄飞虎缚子上殿() 
黄家,黄天化阔别这个家已经十三载,很多记忆也已经模糊,唯有母亲的记忆犹在,与家人相认之后,也是一直腻在母亲身边,至于三个弟弟,他被道德真君带走的时候最大的黄天禄也才一岁,其他两个弟弟都还没出生,虽然血浓于水,但乍一相见,难免生分。
    贾氏夫人眼见失踪多年的爱子回来,心中自然欢喜,将黄天化拉在身边,一阵嘘寒问暖,对于她来说,儿子学了多大本事并不重要,能够一家团圆才是正理,如今黄家圣誉颇隆,她更被封为当今大王义姐,掌龙凤宝剑,显赫一时,对于贾氏来说,此生若说最大的遗憾,便是长子天化不知所踪,如今母子团聚,只觉上苍待她实在不薄。
    不久,黄飞虎带着黄飞彪赶回来,人还在大门外,洪亮的声音已经响彻整个府邸:“我儿何在?”
    “天化拜见父亲。”黄天化连忙下拜。
    “我儿快快起来。”黄飞虎将黄天化扶起来,黄天化乃长子,四子之中,数黄天化与他最像,此刻见长子已经长大,虽有遗憾,却也喜不自胜。
    一家人一番叙旧,那些许的隔阂也很快冲淡,当夜,黄飞虎将黄飞彪、飞豹、黄明、周纪、龙环、吴谦加上天禄、天爵、天祥三子聚在一起,开起了家宴。
    黄天化在紫阳洞修炼十三载,清心寡欲,此刻环绕在家庭的氛围中,却是另一种感受,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亲情之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黄天化不胜酒力,说话也少了几分束缚,一觞酒过后,天化止住黄飞虎道:“父亲,此次孩儿下山,前来朝歌,实是奉了师命而来。”
    “哦?”黄飞虎闻言,也不以为意,笑道:“却不知真君有何指令?”
    黄天化笑道:“师尊命我护送合家过了潼关。”
    “好端端的,为何要去潼关?”黄飞虎不解道:“况且为父公务在身,也没时间去潼关。”
    “师尊说,成汤气数已尽,西岐明主已现,父亲留在成汤,早晚被那昏君所害,是以让我保父亲往西岐而去,日后我父子共同辅佐明主,推翻成汤天下!”黄天化笑道。
    “这话,是你那师尊教你?”黄飞虎闻言,脸色顿时沉下来,不只是他,贾氏、黄飞彪、飞豹、黄明、周纪等一干家将也是沉默下来,一起看向黄天化,只有黄飞虎三个幼子,懵懂不知发生了何事,一时间也不敢言。
    黄天化点头道:“不错,确实是我师尊亲口所言,定不会有错。”
    “混账!”黄飞虎猛然站起身来,一脚将身前桌案踹翻,怒吼道:“原以为,是哪个道德之士,不想却是旁门左道,妖言惑众之徒,无故掳走我儿十三载,竟是撺掇我儿做这无君无父之事!”
    黄飞虎一生征战沙场,气势一经放出,便是黄天化跟随清虚道德真君修道十三载,此刻被黄飞虎身上那一身杀气一激,一身酒气醒了大半,闻言却是不解道:“纣王无道,祸害苍生,天下尽反,父亲何必还要维护于他?”
    “逆子!”黄飞虎气的七窍生烟,一把拔出腰间宝剑,便要斩了天化,要下手时,又觉不忍,贾氏连忙上前拦在黄天化身前:“夫君,天化也是受了旁人挑唆,才出此言,他不过一孩儿,就算有错,也是误信妖言,望夫君网开一面。”
    “我没错!”黄天化性子刚烈,此刻被贾氏护在身后,却是不肯服软,梗着脖子道:“我可说错了一句?”
    “逆子……”黄飞虎见他如此执拗,心中大怒,想要动手,却被贾氏死死护住,不由道:“夫人,你且让开,我来好好教训教训这逆子。”
    黄明上前道:“大哥,天化年少无知,而且性如烈火,容易受人蛊惑,他久不在朝歌,行差踏错再所难免,我等只需日后好好管教,让他明辨是非,自能让他知错。”
    黄天化怒道:“几位叔叔为何也帮那昏君说话?难道天化所说有错?”
    周纪等人相视苦笑,如果放在几天前,这话倒是的确没说错,不过如今大王已有悔过之心,更不惜下罪己诏,虽然时间不长,但短短三天,朝歌气色已经明显好转,以黄飞虎的性格,杀他容易,让他反出成汤,可比登天还难,但这话一时间,又要如何说?
    黄飞彪叱道:“军国大事,岂是你一孩子所知,此事日后再详细与你说,先向你父亲认错,以后就留在朝歌,助你父亲辅佐大王,成就一番功业,也不枉黄家一门忠烈之称。
    “可笑,纣王无道,成汤气数已尽,我为何要保他?”黄天化不服道。
    “好!”黄飞虎怒急而笑道:“很好,黄真人一腔抱负,在下佩服,我也不与你理论,但我黄家一门忠烈,断不能出现叛国之贼,我这便缚你上殿,请大王发落。”
    “夫君!”贾氏哀求着看向黄飞虎道:“天化终究是你骨肉,难道你忍心就这样将他断送?”
    黄飞虎看向黄天化,心中也是不忍,但却摇头道:“我黄氏一门忠烈,若任他离去,他日百年之后,还有何面目,去见祖宗?”
    “天化,为父也不想与你争论什么,一切全凭大王发落,若大王真要斩你,为父陪你同上黄泉,我知你法力高强,我们未必缚得了你,但你记住,今日只要你敢逃离,为父便自绝于此,绝不苟活于世!”黄飞虎一番话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时间,便是一根筋想要劝说父亲投奔西岐的黄天化也有些发蒙。
    “母亲~”黄天化发现,此刻自己竟然不敢去直视黄飞虎的目光,不由看向自己的母亲贾氏。
    “天化。”此刻贾氏看向黄飞虎,却并未再劝,而是自墙上摘下当日卓傲赐给她的龙凤宝剑,看向黄天化恬静一笑道:“为娘不知你那师尊是何方有道高人,大王这些年或许有错,但如今却已改过自新,无论天下人怎样看他,但大王对我黄氏满门却是恩宠有加,既然你执意要与大王,与成汤为敌,我黄氏一门,也只能亲自上殿请罪,至于下场如何,只看大王发落了。”
    黄天化茫然的看着自己的母亲,又看了看站起来一脸严肃的黄飞彪等人,有些不解,更多的却是茫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黄飞虎也不再多言,等到次日一早,命人将黄天化挷缚,亲自押送到午门,也不上朝,径直带着阖家跪在午门之外,等待宫中传召。
    大殿之上,百官分立两侧,行礼过后,卓傲看向左右,疑惑道:“怎不见武成王?”
    百官闻言也是惊奇的看向四周,茫然不知,正在此时,一名皇宫护卫匆匆进来,向卓傲报道:“大王,武成王带着全家跪在午门之外请罪,不得大王召见,不敢擅入。”
    “众卿可知是出了何事?”百官面面相觑,一脸茫然,只有闻仲和诸葛亮对视一眼,隐隐察觉到一丝。
    “宣他们上殿。”卓傲摇了摇头道。
    很快,武成王一家六口上殿,武成王压着黄天化跪在大殿中央,沉声道:“臣教子无方,教出一个叛逆逆子,请陛下降罪!”
    卓傲看了一眼黄天化,目光又看向黄飞虎道:“武成王起来说话,朕总得知道究竟发生了何事,这无头无脑的,为何要朕降罪?”
    黄飞虎被周纪和龙环扶起来,面色却并未改善,轻叹一口气,将昨日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黄天化?清虚道德真君,昆仑门徒?
    卓傲点点头道:“此事容后再说,义姐,你这又是所为何事?”目光却是看向抱着龙凤宝剑而来的贾氏笑道:“莫非这百官之中,又出了奸臣,义姐才抱着这龙凤宝剑而来,要诛除奸邪吗?”
    “臣妾不敢。”贾氏跪下来,将龙凤宝剑高举过顶,压抑着哭声道:“家中出了逆子,臣妾教子无方,有何颜面再持此剑?恳请大王收回此剑。”
    “按你之前所说,天化自三岁便被人掳走,如今已是十六岁年纪,就算真的是教导无妨,也与你们无关,都起来吧,君无戏言,你们是想让朕食言吗?”卓傲摇了摇头,看向黄天化道:“不过此子倒是难得将才,难怪能被异人看中,收入门墙,都起来吧。”
    黄飞虎摇头苦笑道:“只可惜,那清虚道德真君不怀好意,竟叫我孩儿来劝我反商去投奔西岐!”
    “父亲,此乃天下大势,您怎不听儿劝!?”黄天化叫道。
    “哦?”卓傲饶有兴致的看向黄天化:“不知道天化以为,何为天下大势?”
    “这……”黄天化闻言有些发蒙,他知道成汤气数已尽,也知道西岐圣主已出,不过这些都是师尊清虚道德真君所说,让他自己来说,哪里知道这些。
    “给他松绑吧。”卓傲好笑着摇了摇头道。(。)
第九章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