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大召唤系统-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云鹏程还是去了卓府,两人如何交流没人知道,就算是卓府的下人,也不知道,不过自云鹏程离开卓府之后,卓傲的八间粮店以及市场迅速被解封。

    不过民心已乱,想要再度恢复秩序,却并不那么容易。

    毕竟不劳而获的感觉,还是十分不错的,不要指望一群平时连饭都吃不饱的人,能有多么长远的目光。

    粮店重开当日,便有好几伙人想要强抢粮食,就如同抢那些黑心粮商一般,已经抢红眼的他们,此刻根本不去理会是不是黑心商人。

    对于这些人,卓傲没有客气,每个粮店四周,同时出现十几个凶狠的苗人护卫,不问缘由,将这些人暴揍一顿,然后丢出城去,同时官府也积极配合,为这些人做了记录,永远不得进入杭州城。

    一天的时间里,上千人被驱逐出城,顿时让百姓老实了,对付官府的那一套,却不能用在对付卓傲身上,有人想要暗中报复,几个青皮将一名苗人侍卫绑了,想要如同对付衙役一样找个角落偷偷杀了。

    不需要卓府下令,这些人便被一些百姓举报,下场自然不会好,卓府这一次没有出手,出动的是衙差,一口气将这些青皮捉了,也没有驱逐,直接打入大牢,秋后问斩。

    卓傲不是云鹏程,他对杭州有恩,虽然不少人在利益的驱使下想要打卓府的脑筋,但更多的人却是拥护卓府的。

    官府压迫百姓,他们杀衙差,百姓解气,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帮忙掩护,官府自然查无可查。

    但卓傲在杭州素有善名,同样的法子,用在卓府却是行不通了,干净利落的收拾了一批闹事者,然后杭州城刚刚借势兴起的一些地下势力,被迅速的掐灭了。

    不过市场重开,虽然各家店铺重新开张,以往的损失,也被重新补偿,但那些昔日招来的伙计,如今却不到一半。

    不过卓傲也不在意,大局已定,这个时代,无论缺什么,都不会缺人,除了质量检测之外,卓傲还在市场上新成立了一部,名为保安队,挑选年轻力壮的人加入,人数不多,只有百人,负责维护市场日常治安,保障客户和商家的利益,而且这份钱,不需要各大商家额外出,由卓府来支出。

    不用出钱,而且还能获得更好的经营环境,一帮商家自然高兴,也更加拥护。

    事情到了这里,也算有了一个较为圆满的收场,云鹏程那日在卓府中究竟做了怎样的妥协,虽然大家有所猜测,但都是空穴来风,做不得准,不过从事后往前推断,府衙对于卓府几乎是一路开了绿灯,连三班衙役对上卓府的人都要恭恭敬敬的,就像卓傲当日所说的那样,这杭州城里,可以没有知府,但不能没有他卓傲。

    至于云鹏程是如何想的,没人知道,也没人去在意,在那天以后,云鹏程便很少再出现在公众眼中,整日缩在自己的府衙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做起了古代版宅男。

    杭州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不过经此一闹,知府威严扫地,卓府当之无愧的成了杭州城的土皇帝,在第二年开春的时候,卓傲开始规划杭州城的许多东西,包括各种利民建筑,修缮城墙,如今卓府虽然还是那五个大院,直属的也依旧是那五百名苗人侍卫,但在杭州城中,光是卓府兴建各个场所负责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就有不下五千人,平日里分散在四周维持秩序,但只要卓傲一声令下,五千人可以随时转化为士兵。

    区区五千人,如果不动用神仙手段的话,就算训练的再精锐,也抵不上百万雄师,虽然宋朝说雄狮,水分很大,至少对外族的时候,宋朝的军队通常扮演的都是绵羊的角色,但如果是镇压国内的叛乱,这群绵羊就能立刻化身为豺狼。

    入夏的时候,在边关与辽人打了一场,结果自然是毫无意外的惨败,但随后金国一场大胜,在宋朝的脸上狠狠地甩了一个响亮的巴掌,年过半百的完颜阿骨打领兵两万,在护步答冈,几乎全歼了辽国七十万大军,将辽国打的几乎一蹶不振,也打出了女贞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如果换成宋辽开战,这个结果恐怕要掉个头,虽然这场战争中有很多其他因素,辽国后方有贵族叛变,致使辽国天祚帝下了一个错误的判断,战场退兵,才让完颜阿骨打有了反败为胜的契机,打出了这场神话般的战役,但无论如何,以成败论英雄,完颜阿骨打都是这个时代乃至华夏五千年文明中,最顶尖的军事名将。

    相比于金国的辉煌胜利,宋朝的惨败就显得宋朝军队更加无能,可惜,朝廷不但没有产生危机意识,相反举国欢腾,因为如今宋金联盟,金国的胜利,在一帮文采斐然的才子妙笔之下,最终成功转化为了宋朝的胜利,因为他们是盟友,盟友强大,岂不是代表他们同样强大。

    虽然卓傲一直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待这些事情,但到此时,依旧生出一股悲凉之感,宋朝的弱,并非没有名将支撑,宋朝的弱,是弱在上位者的无能,宋朝的上位者都很聪明,一支妙笔,生生的将别人的功劳归功于自己,但他们忘了,完颜阿骨打不是宋朝的将领,这样的结果,除了让金人小看鄙视之外,也只能获得一点自我安慰,他们能够迫害宋朝的有功名将,但对于完颜阿骨打,他们没这个本事和胆量。

    盟友,是建立在双方实力相当的基础上的,双方强弱悬殊,这样的盟友,才是最该防范的,可惜,放眼大宋,却没有一人想到这一点,或许想到了,却不愿意面对,宁愿在自己的世界里粉饰太平,也不愿意将目光看向世界,去面对现实。

    到了六月中旬,长江水位上涨,陆续有灾民从西边汇聚过来,虽然还不多,但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果然,到了七月份的时候,传来上游四州之地被淹,大批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流民汇聚成难民潮向下游方向涌来。

    杭州在往年原本也属于灾区,不过今年因为卓傲大量兴修水利,建立水利设施,将本该来的谁在成功化解,使得杭州不但没有受灾,而且因为水量充足的缘故,收成反而要高于往年,也让大批流民纷纷汇聚而来。

    江南之地,各州府纷纷关闭城门,杜绝灾民入城,听起来有些不太人道,但事实上,在古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城市就那么大点地方,一下四面八方的灾民涌过来,城里的空间肯定不够大,而且人一多,灾民无所事事,很容易滋事,扰乱城池治安,还会引发许多其他问题。

    杭州城自然也不会例外,不过今年却似乎有些不同,一大早卓府已经派出家丁在城外张贴布告招工,在杭州四周伐木建房,收拢难民。

    工钱不用出,只需要管饭就行,这种时节,作为灾民,能够得到一餐温饱就已经足矣知足了,最重要的是,卓傲招收的都是些年富力强的青壮,有了事情做,自然也不会想着闹事,让杭州稳定了许多。

    同时卓傲也开始将手向周边州府蔓延,招收民壮建立民房,能够缓解治安压力,各州州府可不知道卓傲与皇帝之间的矛盾,自然是极力欢迎,就这样,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卓傲以大量财物为基础,迅速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长江南北,看起来是赔钱赚吆喝,但事实上,在此过程中,卓傲却暗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起数万人的部队。

    当然,这些人目前还只是干些工活的劳力,但水灾终究会过去,等这些水灾过去之后,这些人就会被以劳工的形式招收,成为卓傲麾下的伙计,进入卓傲趁着这段时间建立起来的各行各业之中。

    无形中,让卓傲趁着这一次灾情,暗中将整个长江南北的经济命脉掌握在手中,还扩展了自己的实力,更让自己的名声响彻大江南北,只要卓傲一声令下,便能立刻召集十万大军,并迅速占据整个江南地区,与宋庭划江而治。

    不过划江而治可不是卓傲的目标,他这次要做的,是一举将宋庭推翻,彻底改朝换代,眼下,卓傲还缺少一个契机,一个能够名正言顺的契机,这一点,就要靠赵佶的帮助了。

    眼下举朝为伐辽收回燕云十六州做准备,也算是众志成城,这个时候举兵,绝对不是一个好时机,最好的时机莫过于宋金反目,朝廷威望扫地的时候,那时候,才是最好的起兵时机,不过若按照历史来看,至少要等到几十年,这绝非卓傲想要的结果,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展露锋芒,让朝廷对自己产生忌惮,再加上之前的事情,引赵佶来攻。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三十三章 商议()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北方金国和辽国打得火热,大宋则继续当酱油党、围观众,美名其曰: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总之这些人打仗不行,但论到做文章,一个赛一个的强,朝堂上虽然一派乐观,倒也有些真的忧国忧民,对金国日益强大心生担忧的大臣,但在满朝欢庆的气氛里,这样的声音就像大海中投进一颗石子,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持续了三个多月的争论,今天总算有了些眉目,赵佶疲惫的从朝堂上下来,其实作为皇帝,他很清楚这些人在争什么,打还是不打,早已有了定论,如今所争的,事实上不过是打下燕云十六州之后的利益问题。

    燕云十六州,那可是一块大蛋糕,州府、知县、各级将领,那可都是一个个肥缺,又怎么可能不动心。

    对此,赵佶没有管,事实上也管不了,只要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一削当年檀渊之耻,在自己的皇帝生涯中,留下个收复山河的美名,就足够了,其他的,随这些人闹腾吧。

    “陛下,南边儿传来消息了。”一名太监跟在赵佶的身边,低声道。

    赵佶闻言点点头,作为皇帝,这个世上能够让他在意的事情已经不多,但却绝不是没有,而且也在南边儿,这无疑是一件很巧的事情。

    没有立刻给出回复,而是带着太监,径直来到了御书房,从太监手中接过密信,这太监是他在端王时期就跟在他身边的,忠诚方面,绝对没有问题,所以赵佶的很多事情,都并不避讳这个太监,甚至很多事情,都是这太监在明面儿上操作。

    南方的灾情赵佶自然是知道的,但如今举国筹备着夺回燕云十六州的事情,国库的钱,基本上都用在前线上面,对于南方的灾情,自然是有心无力,所以,赵佶很不负责的将这件事情交给南方各州府来做。

    他几乎已经可以预料到,这次南方大灾,损失必然严重,但与国家大事比起来,这些损失又微不足道,至少在赵佶看来,是绝对比不上北方重要的。

    信并不是太长,但赵佶却看了很久,并不是信太难懂,而是信中的内容让他不得不慎重的一字一句去反复体会。

    信自然是关于卓傲的,从卓傲迎娶赵灵儿之后,赵佶对于卓傲的关注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若非如今全国的重心都放在北伐上,恐怕早在卓傲迎娶赵灵儿的时候,他就将卓傲给法办了。

    其实信上的内容,本身不是什么坏事,南方的水灾被解决了,不但没有因为朝廷的冷落而伤亡大增,甚至是历年来在水灾中最小的一年。

    单看这则消息的话,这无疑是个让人愉悦的消息,证明自己手下的官吏有能力,但让赵佶面色难看的是,会有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因为自己指挥得当,上下齐心,甚至解决这件事情的人也不是他的人,或者说,根本不是官场上的人,一个豪绅,一个赵佶绝对不想在这个时候看到的名字——卓傲!

    他有太多的理由讨厌卓傲,但这一次,却绝非为了私情,一个皇帝最怕的是什么?对臣子来说,是功高震主,对于百姓来说,是声望太大。

    他不知道卓傲是如何解决的水灾,但有一点可以很清楚,卓傲在南方民间,已经具备了极高的声望,许多百姓将卓傲当做神来供。

    如果卓傲是个大儒还好说,就算声望再高,也不过是士林声望,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威胁不到他的根基,可惜卓傲不是大儒,他的声望,更多的是在百姓之中的声望,赵佶记得,卓傲在武林中也有不俗的地位,这样一个人,如果有心造反的话,以他的声望,在南方恐怕会是一呼百应,一下子,就能让他没了半壁江山!

    当皇帝的,若在这方面没有足够敏锐的嗅觉,那他的皇位一定坐不长久,赵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绝对是一个聪明人,在这方面,有着和其他皇帝一样的政治嗅觉。

    怎么办?

    赵佶坐在自己的龙椅上,只觉得一阵不踏实,立刻起兵剿灭卓傲?

    如今朝廷最精锐的兵马几乎都压在北方,莫说急切间不可能抽调出来,就算可以,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剩下的军队,已经不多,而且两线作战,也绝不是如今朝廷能够承受的。

    女娲后裔!

    没来由的,赵佶脑海中浮现出赵灵儿的身影,对于赵灵儿的身份,自然早已调查清楚,越是如此,也越是不能自拔。

    心头突然蹿起一阵火热,这不正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吗?

    有时候,不做一件事情,可以为自己找到一百个借口,但要做什么事情,只需要一个理由便足矣,眼下的赵佶,显然已经有了这样一个理由。

    “传旨,让蔡相和李相立刻来见朕。”仿佛在心底已经做出了决定,赵佶抬起头,淡淡的说道。

    “遵旨。”太监一般都不会有自己的主见,即便有,也最好藏起来,否则命一定不会太久,宫里的主子们,一般喜欢的都是听话的人,也因此,太监也是宫中的黑锅专业户,通常能够名留青史的太监,名声绝对不会太好。

    很快,蔡京和李纲被带到御书房,赵佶将那封密信交给两人传看,待两人看完后,才问两人道:“两位卿家对此事有何看法?”

    “陛下,这卓傲,臣也有耳闻。”蔡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思索道:“早年不过是一个乡间富户,名下也无太多产业,救灾之饷却不知从何而来?”

    救灾可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这次灾情严重,几乎波及长江两岸十几个州府,若是往年,这样的灾情要做到这一步,恐怕要清空国库才可能做到,但卓傲一个乡绅,通俗的说法,就是一个小土豪,哪来的这笔富可敌国的财富来赈灾?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莫说一个乡绅,便是一百个一千个乡绅,都拿不出来,恐怕也只有如今号称商通南北的大宋国第一商贾沈万三,才有这份财力,但根据朝廷的情报来看,沈万三可没有参与进去。

    李纲拿着密信,闭目沉思片刻后道:“陛下可是想要剿灭此贼!”显然,虽然政见不和,但对于卓傲的看法,李纲和蔡京一致。

    “不错,此非小患,若处理不当,恐怕会动摇国本,朕招两位卿家前来,就是为了商议此事。”赵佶点点头道。

    “只是如今,我朝兵力都集中在北方,急切间,恐怕难以调集太多兵马。”李纲皱眉道:“为今之计,当以穏为主,陛下不妨先奖其一个闲职,以慢其心,待我朝北伐成功,再携凯旋之势南下,扑灭匪患。”

    “右相此言差矣。”蔡京摇了摇头道:“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若我朝正值北伐之际,那卓傲突然聚众造反,试问何人可治?陛下,臣以为,此事当速断,若拖延时日,待贼势已成,再想剿灭,恐怕力有未逮。”

    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北伐之事,臣以为如今金国偃旗息鼓,休养生息,短期内怕是无力再战,我等不妨趁此机会,一举将那卓傲斩杀祭旗,更能助长我****威严!”

    “陛下,卓傲不过藓苔之芥,就算聚众作乱,也不过一群乌合之众,何苦劳师动众,调动北伐大军。”李纲沉声道:“京中有十万禁军,各地也有府兵,臣以为,只需调集十万大军,再选一员上将,便可。”

    蔡京闻言,这一次却没有反驳,他也觉得一帮造反的乱民,实在没必要动用北伐大军,最重要的是,一旦调动北伐大军,可是要消耗钱粮的,如今朝廷国库已经空虚,再调动北伐大军,恐怕陛下要向他们这些臣子伸手了。

    “此外,还有一事,陛下不得不慎!”李纲继续道。

    “哦?”赵佶闻言看向李纲:“爱卿但说无妨。”

    “是。”李纲点点头道:“那卓傲虽有反意,但却为真的谋反,相反,在南方民间有着极高的声誉,若朝廷贸然出兵,就是师出无名,枉起战火,恐怕会引来民间的抵触,于陛下名声不利。”

    “这个不难。”蔡京微微一笑道:“臣倒是有一计策。”

    “爱卿请说。”赵佶大喜道。

    “可命杭州知府与两江都督携手暗中寻一条罪状,绞杀卓傲,若卓傲束手就擒,自然一切好说,若卓傲反抗,便是造反谋逆,也给了朝廷出兵的借口。”蔡京微笑道,这种事情,在宋朝并不少见,百姓乡绅名望再大,若惹了朝廷、官府,也是难逃一死。

    李纲看了蔡京一眼,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暗暗鄙夷,却也没有阻止,若不必劳师动众,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也好,就依卿家之言,此次,朕要御驾亲征!”赵佶满意的点点头,豪迈道。

    “陛下,不可!”李纲、蔡京闻言不禁大惊,连忙阻止道。

    “不用说了,朕意已决!”赵佶挥了挥手,下了最后的决定。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三十四章 藐视() 
“御驾亲征?”杭州,卓府,卓傲看着手中的书信,不由嗤笑一声:“赵氏一脉,要自此而断绝了!”

    “主人,是否立即召回各位将军?”火老站在卓傲身边询问道,赵佶要御驾亲征,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火老不懂军事,所以这个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召集各部将领。

    “不必!”卓傲摇了摇头:“他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