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之横扫天下-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绛烛朱笼雀台上,殿前日落天苍苍。

    自已诗词歌赋虽然无有不通,但是现在满心满腑都是沙场点兵、万里封侯,哪有眼前诸人这般富贵心思。

    “妙!”

    随着赵佶一声大赞,堂前阿谀之声如雨后春笋响了起来。

    “种彦崇,不想你出身武人世家,却有如此才情,真真难得,今日连颂两诗,都显绝妙之才,说吧,想要什么奖赏。”

    “为官家献技是彦崇本份,哪敢领赏。”

    反正今天就是装孙子,只要装的下去,不让自己发飚就行,彦崇认命了。

    “种家大郎,官家欣赏你,就不必推辞了,老夫可是艳羡的紧,可也只能作一观众而已。”

    蔡太师声音在大殿中响起,把一旁的王黼鼻子都险些气歪,这个太师脸皮也太厚了吧,彦宗跟他非亲非故,这么大的年纪来吹捧,显得太过了。

    殿中其它人自然也有如此想法。

    却见蔡京缓缓离席,走至彦崇身边。

    “各位,此人就是那日在御街以一已之力救下老夫性命的少年英侠。

    此言一处,全殿大哗,听到这则消息之人心中暗呼怪不得。

    以蔡太师权相之位,怎么可能拉下脸去捧一位无名之人,原来中间还有着这层关系。

    蔡京果然一副好口才,比划间将当日情势说的精彩纷呈,惹的殿内众人情绪随之跌宕起伏。

    蔡大才子,不是白叫的,大宋王朝满座皆才子!

    彦崇不禁概叹一下,怪不得宋词达到了华夏古文的巅峰,唐宋八大家,唐二宋六,可见一斑。

    “却不知那刺客来自何方?彦宗你抓到没有?”赵佶作为官家,自然关心自已治下这等凶徒的下落。

    “回官家,没抓住,但他死定了,中了我五鼓追魂掌的人,没人能活过一天。”

    彦崇脸不红心不跳就把自己变身为江湖大侠,殿中之人皆是居庙堂之上,自然不懂江湖情形,闻言又是一连串的点赞声。

    “我所追贼子来自于梁山,江湖绰号天杀星李逵,传说使两把板斧,不管好人坏人,排头就砍,一双利斧之下不知道收了多少冤魂,所以即然落在彦崇身上自然不可放过。”

    “好。”蔡京听到有个贼子死在彦宗手上,更是高兴,一把花白胡子全翘了起来。

    “那日共有四个贼人,他们分四路逃窜,彦宗分身乏术,只能紧追李逵那厮,不料刚把那鸟人打翻,正想取他首级献于太师,另外三人却已赶到。”

    彦崇讲述的精彩程度不亚于蔡京,殿中众人同样听的津津有味。

    “要是没有那个远程箭手,那三个贼子一个也别想跑掉。”

    听出彦崇语气中的不忿,王黼赶紧出声秀了一下存在感。

    “大郎的威猛,我等都亲眼所见,这些贼子如何是大郎对手。”

    彦崇冲着王黼点点头以示亲近,继续说道。

    “那远程箭手我估计是江湖绰号“小李广”唤作花荣之人,相传此人箭法是梦中由飞将军亲授,有百步穿杨之能。”

    一听彦崇如此说法,蔡京只觉背心冰凉,冷汗直往上冒,少年急忙伸手扶住蔡京。

    “太师勿忧,想那都是江湖传言不可轻信,那花荣箭法再强,哪能比高一箭将军?”

    高世宣,现在杨可世帐下,任环庆路正将,绰号高一箭,相传只要出箭必分生死,终生从无一箭落空。

    可惜如此猛人,最后还是死在童贯和蔡攸这一对混蛋手中,那次的燕京攻防战,成就了大石林牙一生的辉煌。

    燕京之战,是自己念念不忘要改写历史的战役之一。

    提到高世宣,殿中之人一阵喝彩,想来这群远离战阵的才子也听说过高一箭的威名。

    “那花荣擅长连珠箭法,当日彦崇仓促出手,手上又无趁手兵器,竟被其余二人将李逵抢了回去,不曾献于官家,想来很是遗憾。”

    赵佶见识过彦崇神力,才情也是好的,现在又听说武功超群,细看少年长得也是俊逸非凡,那颗喜爱帅哥的心思又升起来,只觉殿中少年是越看越爱。

    “赏种彦崇钱五千贯,绢五百匹。”

    官家口一开,钱财自然来。

    “谢陛下隆恩。”

    “赏酒。”

    蔡京拿过梁师成玉盘上的酒杯,亲手递给彦崇。

    “古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希望彦崇喝了这杯酒,为官家、为大宋杀尽贼寇。”

    “好。”

    太师这话说到了赵佶心中,只觉得五脏皆舒爽。

    “谢太师。”

    彦崇谁都不得罪,你好我好大家好,待价而沽才能有更多收益。

    果然王黼坐不住了,这蔡京真是好手段,借那晚被袭之事,自然而然就和少年亲近起来了。

    “官家,这彦崇不但诗作的好,那字。。。”

    王黼刚说起这一句,赵佶突然想到师师给自己看的那幅字,这一下连酒兴也没有了,匆匆散席后钻入后殿去了。

    诸人也一轰而散,继续玩乐,那蔡攸和李邦彦虽然对彦崇还是爱理不理,但神态上好了很多。

    这两个基友估计对彦崇得官家欢心抱有深深的敌视心理。

    争宠?彦崇看着两位大帅哥飘然而去,不禁嗤之以鼻,以色事人,自己也只会用在美人身上,这两位基友想的太多了。

    “大郎好手段,朱勔佩服之至,有空还请来府上喝上两杯,听大郎讲些有趣之事。”

    又一位中年帅哥对彦崇发出了热情邀请。

    朱勔!

    (本章完)

第65章 六味天黄丸() 
彦崇仔细看了看面前这国字脸,剑眉星目的帅哥。

    “小爷认得你了,花灯之夜要你命。”

    嘴上却是哈哈一笑,“朱大人,彦崇一定来贵府聆听教诲。。。”

    大宋六贼,已见其五,唯一没见过就是号称“媪相”的童贯。

    而最麻烦的似乎也是这个童贯。

    中间夹杂两位爷爷和一众西军好兄弟,这让彦崇没想好怎么对付这个阉人。

    童贯这厮,保持了几项全国纪录,前无古人,后面肯定也没有来者。

    华夏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宦官;

    华夏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

    华夏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

    华夏历史上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

    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宦官。

    彦崇一直觉得这厮和某本书中的小桂子一样,是个假太监,因为他有胡子。

    出身医生世家的彦宗很肯定这厮绝对有问题,又想到赵佶那八十个创纪录的儿女。

    这皇家之事,很乱啊!

    还在想阉人之事,阉人就来了。

    就见梁师成快步走来,对着彦崇甜甜一笑,“官家书房有请。”

    。。。。。。

    彦崇想到童贯之时,在白虎节堂的这个阉人也正说到彦崇。

    东京白虎节堂,帅座中那人身材高大魁梧,皮骨强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鄂下生着胡须,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

    此人正是掌控西军二十年,号称媪阳的童贯,主管枢密院事,领陕西、两河宣抚使。

    说到大宋武将中最高级别,人们大多想到那位殿帅高俅。

    高俅和童贯比较起来,犹如莹火之比皓月,实在不是一个档次。

    堂下站了三人,分别是姚古、杨可世、刘延庆。

    “姚总管,听你这么说来,这个种彦崇武艺超群,在西军首屈一指,为何我执掌西军二十年,从未听闻?”童贯那一对神目闪着精光。

    “回殿帅话,不光殿帅从未听闻,我等在西军几十年也未曾知道种经略有如此优秀的孙子,我还记得以前和种经略开玩笑,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子,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听了姚古回话,童贯摸了摸胡须,沉吟不语。

    “大人,这种彦崇被提拔成西军指挥,不曾经过大人之手,这种家可是越权行事。”

    一旁刘延庆提醒了一句。

    “官家为了笼络老种,特地给了他这个权利,副将之下职务他均可以自行处理。”

    童贯没好气的说道。

    “但是这种彦崇一路上未曾见到人影,现在部队在城外驻扎也没见到种彦崇。”姚古也接上话。

    “临行之时这种彦崇就因为误了时辰被老种打了八十军棍,没想到他军纪依旧散漫,又跑的不见了踪影。”刘延庆仿佛自言自语地说道。

    童贯眼中精光一闪,摸了摸胡须。

    虽然自己是官家心腹,但官家在西军中对老种却非常重视,个中理由对常年在宦海中沉浮的童贯并不难理解。

    老种是西军的一个另类,只有他一个人敢违抗自己命令,而自己却无处置他的权利。

    用钱帛收买西军人心,让自己博得了仗义疏财的好名声,整整二十年,自己在西军中使尽了浑身解数,成果虽然不错,但是老种却不卖帐。

    金银分文不收,美人如数退还。

    自己早就想找个机会治治这个种师道,也许他这个娇生惯养,不知军法为何物的孙子是一个机会。

    收拾了他孙子,以他七十高龄,能承受绝后的痛苦吗?

    “通知城外全部指挥以上的将领,明早卯时白虎节堂聚将,不得以任何理由迟到,三通不至者。斩!”

    听到童太尉下达如此严峻的军令,杨可世张嘴刚想说些什么,却听姚古和刘延庆大声应了两个字。

    “得令。”

    嘴巴张了几下,杨可世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

    书房中有一股墨香在飘荡,翰墨书香是彦崇很喜欢的味道,但看到赵佶这老帅哥,熟悉的气味竟然感觉变了味道。

    “彦崇你来。”赵佶很愉快的招呼着少年。

    走近一看,官家正用董其昌的字体在写他自己新作的一首词,那笔透纸背、力显千钧,饶是再不喜欢赵佶,彦崇也必须承认在字画艺术上官家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皇家天才,都死的很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后主婉约第一人,还不是被赵佶的祖先用牵机散毒死,死状极惨。

    “怎么样?”

    赵佶笑着问少年。这书房就两个人,显得安静无比,估计除了门外站了一个梁师成,周围再无它人。

    梁师成肯定尖着耳朵在偷听,想到这里,彦宗心中对内侍的感触又多了一分,幸好自己进门前塞了一千贯给这个隐相。

    “陛下的字自然是天下第一。”

    这个不算拍马屁,反正在彦崇眼中,赵佶、蔡京、米芾是本朝书法三大高手,这三人至于谁强谁弱,就不是自己这个水平所能知晓。

    “彦崇,联要批评你几句,你可听的进去?”

    赵佶这口气是把自己当子侄辈来提点了,少年心中瞬间涌上了一丝感动。

    人看来都是有感情的动物,自己和这几个人要保持距离,以免让感情影响到后续计划。

    想想靖康之难那几十万冤魂,想想国库那几千万两黄金白银拱手送人,自己心肠一定要硬。

    “还请陛下指点。”

    “彦崇,你这字体是极好的,应该不是你能写出来,是不是你那老神仙教授于你。”

    还以为赵佶要说什么呢,原来是他的老本行。彦崇知道在这方面双方造诣差的太远,于是语气上也显得非常谦逊。

    “陛下英明,正是受过老神仙指点。”

    “你写的字,联仔细看了,只得其形,不得其神,初看一团锦锈,细思一团乱麻,实在不上台面啊!”

    一席话说的彦崇满脸通红,无法做声。

    赵佶看少年那模样,哪里还有上午举鼎时的风采,那头都快低到下巴上了。

    孺子可教,赵佶满意地点点头。

    “这种字体,脱胎于二王,中间又学习了颜体,然后。。。”

    (本章完)

第66章 磨刀霍霍() 
书房教育在继续,然而城外西军军营却翻了天。

    一听童太尉下严令,明晨卯时白虎节堂聚将,逾期不至军法从事,整个西军炸开了锅。

    来到帝都却不能入城,花花世界,繁华帝都,一众年青人哪里受得了诱惑,西军大都是家族子弟,各大家主也就睁只眼闭只眼,默认这些年青人去欣赏东京的风景。

    然而明日卯时不归者,看来要被童太尉杀鸡儆猴,一时间各个家族鸡飞狗跳,派人飞马入城,都下了严令务必将各家出去的人员全数带回。

    到了晚上亥时,大多数都己回营,清点之下差了两人。

    吴玠和种彦崇。

    吴麟急的是六神无主,在东京城找的精疲力尽也不见大哥身形,素知大哥好色如命,就是无法打探出宿在哪个烟花之地。

    而种师道与种师中也是焦急万分,张枫也顾不得保密,将大观园招供了出来,但是无论是福德居或是大观园,都不见其身影。

    帐外繁星满天,帐内诸人皆愁。

    “大哥,童太尉此令,分明是针对崇哥儿,看来是有人向他递了话,知道崇哥儿此时不在军营。”

    困兽一样走动的种师道吼了一声。

    “彦崇到底死哪里去了?明早不归,看太尉的意思,要斩将立威。”

    帐内诸人面面相觑。

    “据杨家小娘汇报,之前夜夜都回家,从来没有外面过夜,怎么今天。。。”

    种师中不再往下说了。

    折可求也急声道,“会不会童太尉明知崇哥儿有事回不来,才下的严令?”

    折家世代功勋,自成一军,领兵之权比种家还要大些,只是童贯这些年使尽钱财,才让折家军基本听命于他,但交道自然不如种、折两家来的深厚。

    吴麟也在帐中急得眼泪都快出来。

    “我大哥这次恐怕也要受这池鱼之殃了。”

    折可求拍拍吴麟肩膀,“你大哥什么都好,就是好色这一项让人非常无语,怎么说他也不肯听,不过这次我感觉太尉针对的是崇哥儿,你哥只是适得其会,性命应该无虞,最多受些皮肉之苦。”

    “琦哥儿也不在军营。”吴麟又曝出一个新的消息。

    种师道大摇其头,一副怒其不争表情。

    “琦哥儿经过渭州,去看他老爹刘仲武,说是隔天就赶回来。”

    刘仲武也是陕西名将,熙河路经略使,因身体不好,正在渭州老家休养。

    “刘琦这是孝道,太尉必不会拿来说事,重要的还是彦崇和吴阶。”种师道烦躁的吼道。

    “大家今天都别睡觉了,尽全力找至最后一刻。”折可求说完率先出帐,吴麟及几位种家亲兵也相继奔出帐外。

    “大哥,太尉这招真毒!当真这么看我们种家不顺眼?”

    种师道闻言长长叹了一口气,双眼露出一丝疲惫之色。

    “如果不是担心察哥卷土重来,我真想卸甲归田,做一舍翁自由自在。”

    种师中也心有戚戚,“大宋现在看上去虽然平静,但据崇哥儿的推断很快就会烽火四起,大哥你哪里能卸的了甲。。。”

    说到此处,种师中突然想起了崇哥儿的话,脸上露出了几分喜色。

    “大哥,还记得吗?崇哥儿对我们说过,此来东京不会太平,想必他心中早有计较,我们也不用太急,我对崇哥儿有着绝对信心。。。”

    仙霞观中赵佶终于支撑不住,连打了几个哈欠,收起了话语。

    “今天你就在仙霞观内歇息吧,明天把这精确叫牌法也给联讲上一讲,让联比较一下这两种叫牌法孰优孰劣。”

    在听完赵佶对书法的长篇大论后,彦崇很诚实的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这让赵佶对其印象又好上一分。

    见赵佶兴头正足,彦崇决定拿出对高级知识份子的杀手锏。

    桥牌。

    这是纸牌发展的巅峰,和国际象棋一样为世界人民所喜爱。

    这种牌法是国际正式比赛项目,属于高智商人玩的东西。

    在平民阶层流行的是升级、双扣、斗地主、拱猪。而在精英阶层大多喜欢玩桥牌。

    彦崇知道大宋王朝的精英们都属于高智商一类人物,只是这智商没用于政治、兵事,而用在了娱乐。

    彦崇早就备好了桥牌,也不曾和王杰说过,就是想亲手献给赵佶。

    这个被证明过的高智商游戏肯定会合赵佶胃口。

    果然,赵佶只听彦崇说了几句就被桥牌的魅力所吸引,陷了进去。

    但桥牌的复杂程度太高,赵佶虽然智商高,但对纸牌没有一点功底,光是学习自然叫牌法,时间己到了深夜。

    心中满意今天的成果,彦崇告退后出的殿来,看着梁师成那沧桑的老脸,估计今夜站的够呛,风也灌了一肚皮。

    又抽了一千贯递给梁公公,这才让他脸上的细胞活跃了起来。

    “不敢劳动隐相大驾,让小太监带我去歇息就好。”

    梁师成对少年的知趣感到满意,笑容满面的让下人带彦崇去了静屋,看着少年的背影,自言自语了一句。

    “看来官家又多了一个近幸之臣啊!”

    满东京在找种彦崇,可知晓少年身份的人今夜都宿在仙霞观周边,并无一人回京,侍君游玩的机会不是天天都有,没人会这个时侯离圣驾而去。

    。。。。。。

    卯时已到,三鼓已响,白虎节堂中将星闪烁济济一堂。

    童贯身着绯色罗袍,束上金蟒玉带,腰挂锦绶,头戴进贤冠。端坐在帅位上,看着堂下并不开口说话。

    白虎节堂的空气可凝固成冰块,堂外艳阳高照,堂内寒气森森。

    传令官上得堂来。

    “报太尉,三鼓聚将完毕,除两人外其余诸将皆己到达。”

    “哪两人不曾到来?”童贯的口气中听不出喜怒,但帐下诸将心中都感觉刀锋闪过。

    “回太尉,一位是泾原路正将吴玠,一位是指挥种彦崇。”

    挥挥手让传令官下堂后,童贯只说了一个字。

    “等。”

    白虎节堂诸将的职务,基本都是正将或正将以上,集体等一个正将和一个小小的指挥,这味道是个人都能嗅出不同寻常。

    (本章完)

第67章 折氏双娇() 
种师道心中更是涌起不祥预感,难道童太尉今天真要撕破脸皮清算彦崇?这般小题大作所图自然不小,老将心中第一次后悔让孙儿加入西军。

    早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