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火河山-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很大的问题。

从当初的新军,空有精良的训练和优势的火力,却惨败给北洋军,接着就面对今天的结果,这些都是当时遗留下来的后遗症啊。

不过看来自己果断改组新军,成立党卫军等一系列举动还是正确的。

顾大山反了,那么刘汉英,孟凡贵,吕远这些人呢?会不会和顾大山一样反对自己?如果真的那样,那么自己又该怎么面对呢?

他在思索,可是官保宣已经等不及了,对顾大山说道:“顾兄,动手吧,这里离南京太近,迟则有变,尽快杀了他们,赶回北京。”

要亲手杀死大帅,让顾大山还是犹豫起来。

李国勇这时却笑了:“要杀我只怕还不是那么容易,扁鹊!”他忽然说出了这两个字。

然后,陈其美走了出了,他拉开了自己的衣襟,露出了绑在身上的一排手榴弹。

突如其来的变故,把所有人都正经震惊了。

只有李国勇没有任何的惊讶:“中国古代的名医扁鹊,善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而陈英士,就是用来割除你们这些毒瘤的手术刀!”

官保宣愤怒地道:“难道一切都是你们事先安排好的?”

这时候的陈其美,又恢复了他的冷静和阴沉:“不是,开头都是真的,我的权利被分割,我的组织被打散,全部都是真的。直到我知道了有这么个刺杀计划后,才与元首共同商议出了将你们一网打尽的办法。”他拉着手榴弹的弦,转向李国勇道:“对不起,元首,我被他们看得太紧,一直无法将消息传出去,所以我只有想到了这个笨办法。”

官保宣指着李国勇道:“这个人如此对待你,你竟然还愿意为他效死?”

陈其美的脸上很平静:“陈其美是个小人物,能有今天,全是元首给与的。我心里一样有怨气,一样的不服,但我明白一个道理,做人要忠诚。为了这两个字,我不惜吸大烟,嫖女人,不这么做,怎么能够得到你们的信任。”

近乎于恼羞成怒的官保宣叫道:“那么你的儿子呢,难道也是假的?”

陈其美露出了一丝凄凉:“那是我的亲生儿子,我既要得到你们的信任,又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你们的人质,所以只有借助你们的手把他杀了。”

李国勇也才知道这个惨事:“英士,为了我,你杀了自己的儿子?”

陈其美的眼里有一滴眼泪流下:“我有两个儿子,死了一个还有一个,但中国只有一个元首。”

就象被逼急了的疯狗,长野平五郎挥舞着手枪,疯狂叫嚣:“杀了他们!杀了他们!”急得顾大山一把抱住了他:“长野先生,冷静些,你这么做只会让我们同归于尽!”

李国勇淡淡地道:“现在放下武器,我可以考虑给你们一条生路。”

官保宣狞笑着道:“屋里屋外全是我们的人,大不了大家死在一起!”

话音才落,屋子外忽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有李国勇轻松地捧起被子喝了口差。

交火的时间非常短暂,不一会枪声就停了,接着屋门被重重踹开,一队穿着黑色制服的党卫军在陶自强的带领下冲了进来,黑洞洞的枪口让人心里发毛。

“报告领袖,屋外敌人已经全部解决!”陶自强大声地道。

李国勇笑着从椅子上站起:“很奇怪是吗,其实我虽然是帝国元首,但英士曾经在离开前给我下过一条‘命令’,在没有得到他的消息之前,我无论去哪都必须秘密带着陶自强,都必须对要去的地方秘密检查,只是我现在还无法相信,顾大山居然会叛变。”

大局被控制住了,陈其美如释重负地解下腰间捆绑着的手榴弹放到地上。

就在这时,长野平五郎忽然不顾性命地举起了枪,对准李国勇就开了一枪,既然失败的命运已不可改变,那么就拉上一个垫背的吧。

关键时刻,刚直起身的陈其美眼明手快,一把将李国勇推开,那颗子弹,没入了陈其美的身体里面。

一时疏忽,险些让领袖遇害的陶自强大惊失色,面色如土的他也不等领袖下令,将长野平五郎全身上下打满了枪眼。

侥幸逃过一劫,从地上爬起的李国勇,顾不上场上发生的变故,一把抱住了软软倒下的陈其美:“英士,怎么样,坚持住,我马上送你去医院!”

胸口中弹,浑身是血的陈其美苦笑了下:“大帅,让我再叫您次大帅,我不成了,能有这样的死法,陈其美觉得很光荣。可我还是不甘心啊,如果能活着,我还要重振情报局的雄风,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才是最好的情报局长。”

眼泪从李国勇的眼中流下,自己欠这个忠诚部下的太多了,为了自己,陈其美牺牲了名誉,牺牲了儿子,最后连自己也即将牺牲在这里。虽然陈其美身上的缺点很多,也做了很多不好的事,但对于自己矢志不渝的忠贞,却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的。

这一刻,因为部下背叛而失去的信任,忽然全部回到了李国勇身上;这一刻的李国勇,已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元首,他象仿佛重新回到了才从北京出来的那个值得怀念的岁月。

第124章 抓捕

陈其美越来越不成了,声音也越发得低沉下来:“大帅,记得我是怎么死的,我是被日本人杀死的,有朝一日全国统一了,记得帮我报仇啊。”

李国勇郑重到道:“英士,我答应你,我向你起誓,终有那么一天,我会带着千军万马踏平日本,让所有的日本人为你陪葬!”

陈其美笑了,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他的死,不光是李国勇和杨度热泪盈眶,连一向与他矛盾重重的陶自强也上前对陈其美的尸体敬了个端正的军礼。

“陈部长,过去是我对不住你,希望你的在天之灵能够原谅,从今天起,陶自强必将以你为榜样,为领袖,为帝国,不惜牺牲一切!”

抱起逐渐僵硬的尸体,李国勇走到顾大山的面前:“看到了吗,这是与你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为了你的荣华富贵,就这样死了。顾大山,你让我觉得恶心,去党卫军内部调查署,怎么处置听从陶自强的,我希望你死得象个男人的样子!”

陶自强上来道:“领袖,这些人怎么办?”

李国勇冷着脸说道:“问出口供,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把他们的祖宗十八代都给我问出来,然后统统杀了,我不要活的。”说完他抱着陈其美,脚步沉重地向外面走去。

至此,当年跟随李国勇一起打江山的第一批人中,郑彪战死于台儿庄战场,陈其美为救李国勇不幸捐躯,顾大山叛变自杀,刘汉英虽然名义上是党卫军武装力量副总司令,实际上已游离于核心权利圈外。除了杨度,这些人已逐渐退出了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帝国的前途,他们留下的位置,将有思想比他们更激进,更有能力的人来完成。

而对于这场阴谋的真相,在李国勇的要求下被严格保密起来,毕竟一个部长的叛变在这种风雨飘扬的局势下容易引起动荡,对外一致的口径是,帝国政府挫败了一场由满清和日本人联手策划的阴谋,在此事件中,帝国情报部长和警察部长英勇献身。

两个部长在同一天里去世,让整个帝国民众为之震惊惋惜。尤其是孟凡贵,吕远和帝国元首的妻子傅馨萍,这三个当年顾大山一手带出来,让他们从太湖上的土匪变成帝国职业军官的人,怀着感恩悲伤的心参加了顾大山的葬礼。

不过让他们奇怪的是,堂堂部长的葬礼,不光是元首总理没有参加,甚至连个代表也没有派。更加怪异的是,按照帝国的惯例,牺牲的将官理应提升一级,发给抚恤金的做法也免除了。

为好友打抱不平的三个人,两个找到了总理,一个找到了自己的丈夫,想要讨个说法,但元首和总理的回答惊人的相似:“对于不名誉的死法,能给他这种待遇,帝国已经很对得起他了。”

一直到很多年以后,在帝国解密的文件中,他们才得到了事情的真实答案。

与之相反的陈其美的葬礼,却格外的隆重,包括李国勇和杨度在内的几乎所有帝国高级官员全部参加。情报局里陈其美的老部下们,更是有许多人失声痛哭。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一向独来独往,与陈其美不和的陶自强,竟然也带着内部调查署的党卫军参加了葬礼。

这些党卫军们,特意换上了崭新的黑色制服,臂带黑纱,带陶自强的带领下,一直举着的军礼直到葬礼结束才放下。

在杨度的悼词里,高度评价了陈其美的一生,更把他称为“帝国情报之父”,同时宣布陈其美的家人将由政务院抚养,陈其美在吴兴的儿子送到了南京元首府,被李国勇收为义子。

陈其美,生于1877年,牺牲时年仅二十九岁,被帝国追赠为帝国陆军中将,授予一级帝国勋章,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自由勋章。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李国勇亲自宣布帝国情报部将永远不设部长一职,只有副部长,大家都知道,陈其美才是李国勇心中永远的情报部长。

葬礼一结束,怀着由敌视变成尊敬的心情,一心想为陈其美复仇的陶自强,把自己关在了内部调查署的刑讯室里整整三天。这三天里,每天都从里面发出骇人的惨呼,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晚上,甚至大街上都能听到这样让人头皮发麻的呼声。

从此党卫军内部调查署刑讯室成为了帝国最可怕的地方,不少死硬的犯人被抓住后,只要听到“党卫军内部调查署刑讯室”这几个字,立刻就会开口。

第四天的早上,当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疲倦的陶自强从刑讯室里走出来的时候,进去收拾的人全部呕吐着从里面跑了出来。三木广智和井边正雄这两个日本人,确切的说,已经不能叫人了,嘶哑着嗓音哀求着快些杀了自己。

相比之下官保宣还是比较幸运的,在第一天就挨受不住残酷刑法的他,很快就交代出了自己所知道的全部情报,但他却被陶自强强制性的在一旁陪审,到了第二天,受不了刺激的官保宣竟然被血淋淋的场面活活吓死。

得到了详尽名单的陶自强,顾不得休息,立刻在帝国各个地方展开抓捕行动。凶神恶煞一般的党卫军砸开一扇扇房门,带走一个个疑犯,光与此事有牵连的帝国各级官员就被抓了一百多人。不少无辜者只因经常光顾“德茂隆”布庄而一样被党卫军带走,足足审讯了一个多月,在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被放出。

之后,党卫军的行动进一步升级,抓人抓红了眼的他们,居然冲进了在上海的日本领事馆,以在中国从事间谍行为,企图颠覆政府为由,不顾日本领事的强烈抗议,强行带走了几个日本人。

时候日本领事气急败坏的找到了总理杨度,抗议帝国政府违反国际公约后后要求立即放人,但杨度只是淡淡的说,日本和帝国并没有外交关系,而且党卫军也不归他管,自己无能为力。

杨度撒手不管,李国勇闭门不见,武力威胁对于中华帝国的年轻元首来说又毫无作用,一筹莫展的日本领事只能求助英国人的帮忙。在英国领事的劝说下,半个月后几个日本人才被放了出来。不过被放出来的这几个日本人,双目无光,动作迟缓,遇到人就说:“我有罪,我有罪,中华帝国万岁。”无可奈何的日本领事只能将几个废物送回到了国内。

被命名为“黑色风暴”的这次行动,历时长达两个月,最后在李国勇的干预下才趋于平静,而满清和日本在帝国势力范围内的情报组织也被陶自强给彻底的拔了个干干净净。

第125章 蒙古骑兵

“重光行动”的败露,让李国勇动了杀心,痛失爱将的他,向军队下达了进攻,进攻,再进攻,彻底推翻满清政权的命令。

在最高元首的严令下,各线部队展开了近乎疯狂的攻势,其中尤以吴佩孚的四师推进得最为凶猛,12月光复湖南,1月光复湖北。素有“疯子将军”之称的吴佩孚,除了每天亲临前线指挥部队迅猛推进外,更是在久攻重庆不下的时候,以绝对优势的炮火狂轰重庆城楼达三天之久,城破后,杀红了眼的吴佩孚竟然坑杀了几千名清兵降卒。

这事很快传到了李国勇的耳朵中,帝国最高元首只淡淡地说了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军们怎么做是他们的权利,我要的只是胜利。”

受到元首默许的吴佩孚,到达了变本加厉的地步,每座城市的清兵除非不抵抗,只要出现任何形式的轻微抵抗,立刻会遭到无情屠杀的命运。

所幸的是,在各条战线进展速度最快的吴佩孚,还是严格遵循了元首“不许骚扰老百姓”的死命令,因此被光复的各城,老百姓们还是相当欢迎帝国军队的。而帝国军队威武的军资,豪迈的气概,也吸引了被光复各城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参加帝国军队的景象。

做为帝国未来的元帅,吴佩孚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在生活中,他知书达理,温文而雅,所写的诗句也广为流传;但在战场上的他,却更象有头闻到血腥味道的恶狼一样冷酷无情。他的这种性格,在未来与日本的全面战争爆发后,李国勇亲自委派他为急先锋的原因之一。

而在西线战场,三师师长谷学宾头脑清晰,战术灵活。在他的带领下,三师声东击西,快速勇猛,以灵活多变的战术调动着敌人,攻克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一直将战火延伸到了陕西境内。

山东战场,随着北洋军刻意收缩防线,蔡锷和张孝淮两个师胜利汇合,经总参谋部批准,连续发发动了济宁战役,费、平、蒙战役,两次战役歼灭北洋军4300人,清兵2万余人,将袁世凯的势力压缩在了济南一线。

在袁世凯的严令下,北洋军重兵布防,严防死守。为了避免出现过多的伤亡,帝国的两个师放慢节奏,寻找有利战机,准备打一场彻底歼灭北洋主力的大型战役。

作为进攻重点的2师,在柳波成的带领下,1月9日,到达保定城外。

终于从美梦中醒来的慈禧,将大小官员骂了个遍,被慈禧骂得狗血淋头的官员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拿出的办法是,号召各地勤王。可惜的是现在全国各个满清还控制着的势力范围自身难保,还眼巴巴地等着朝廷派出救兵,至于勤王,那是绝对免谈的了。

万般无奈的慈禧,只能将京城里的守军,御林军拼凑出一支数万人的部队,投入到河北战场,并将大清最后的一支有生力量蒙古骑兵也调用到了河北,企图将柳波成的2师阻挡在河北一线。

同时慈禧再次将目光放到了列强身上,列强地干涉已经成了她最后的救命稻草。但无论她怎么样摇尾乞怜,怎样许诺给列强种种好处,已经看清楚中国国内形势的列强不会被虚幻的利益所迷惑,不约而同的站在了中华帝国一边,与清政府彻底断绝了外交关系,转而于中华帝国建交。

日本虽然有心插手中国国内战争,但年前早被日俄大战拖得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外债累累,国内波动,犯罪案件不断的他们,也实在有心无力。

河北保定城外。

端着望远镜的柳波成看着对面骑坐在马上,挥舞着马刀“荷荷”狂叫的骑兵,很有些惋惜的对身边的参谋长说道:“蒙古骑兵还是很有战斗力的,这些人在历次反击外敌的战争中也表现的很勇敢。可惜他们的作战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战争,他们为之效忠的对象也走到了穷途末路。”

参谋长熟道:“自从部队强渡黄河以来,2师连续作战,不分白天黑夜的强行军,已经让战士们非常疲劳,您看是不是打完这一仗让大家修整几天?”

柳波成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参谋长的建议:“动作一定要快,不能修整,不然很可能错失良机,让北京的慈禧跑掉。号召2师全体官兵,一定要不怕伤亡,克服疲劳,一口气打到北京与4旅汇合,活捉慈禧!”

当年在江西吃过民族独立军大亏的蒙古骑兵,矢志要在保定恢复他们过去的光荣。

骑兵们狂呼乱叫着,挥动着手里闪着寒光的马刀,向2师冲来。当初在中国大地横行无无忌的他们,藐视着面前的一切敌人,任何的阻挡,他们都有信心将敢于挑战自己权威的敌人撕成碎片。

机枪响了,在现代化的钢铁面前,这些勇敢的骑兵一个个从马上栽下,战马发出最后的嘶鸣,悲凉的滚落到了地上。

就这么一段距离,蒙古骑兵明明已经看到敌人的面孔,但他们却在强大的火网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渺小,悲哀无助的如同深秋的树叶一样,片片滚入风中就再也看不到踪影。

偶然有几个骑士冲到了敌人的阵地中,但很快就在步枪的打击下连同自己心爱的战马一起失去了生命。

这不是战争,这是一场屠杀。

终于,战场上的枪声稀落了下来,遍地都是骑兵们的尸体,马刀散落在战场的各个地方,而失去了主人的战马似乎显得茫然失措,发出一声接着一声的鸣叫。

几百年前让整个世界为之颤抖害怕的蒙古骑兵,就这么完了,倒下了中国的战场。他们也许并不是死在2师的手中,他们是死了在昏聩的慈禧,和腐朽的制度之下。

柳波成叹息着,眼前的景象实在太过惨烈了,他不想看到中国人杀中国人的局面,枪口应该一致对外才对,但不消灭这些敌人,又怎么能够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

2师的官兵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抢救着还活着的蒙古战士,掩埋同胞的尸体。本来连修整一下都不愿意的柳波成,却宁可放弃宝贵的时间,默默地注视着战士们的举动。

保定,已成为一座空城,北京就在不远的地方,光荣而骄傲的时刻,即将到来。

1906年1月9日,柳波成光复保定,向北京推进,推翻满清的目标已在眼前。同一时刻,满载着2师4旅的帝国舰队准备在大沽口登陆作战。

第126章 登陆作战(一)

汽笛长鸣,“白起”号就象一头海上的巨无霸,喷吐出浓浓的黑烟,傲慢地行驶在辽阔的大海上,整个海疆仿佛都已被它征服。对于它而言,满清已经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它前进的步伐了。

一身戎装的帝国第二分舰队司令,帝国海军准将王璁,杀气腾腾的站在甲板上,他的身后,是满载着帝国陆军2师4旅士兵的运输船和护航舰队。对即将登陆的上万陆军士兵来说,这样规模的护航,显得单薄了些,但随着满清海军整支舰队的被歼灭,总参谋部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王璁回来的正是时候,海盗生活早已过腻味的他,终于等到了海军总部征召他回国的命令,能够抓住战争的尾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