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58年5月,俄罗斯乘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威胁北京之际,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领兵船多艘驶至瑷珲,向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提出俄方拟定的条约草案,宣称以黑龙江为边界,如果不从,俄国将联合英国对华作战。
在双方交涉的时候,俄国兵船鸣枪放炮,以武力相威胁。5月28日,奕山被迫与穆拉维约夫签订《瑷珲条约》。该约共三款,主要内容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仅在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以南的一小块地区仍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原属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此后亦准俄国行船,别国不得航行。
虽然当时清政府并没有同意这份条约,但在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后,实际认可了《瑷珲条约》的存在。
中国方面突出废除《瑷珲条约》,等于是让俄国将已经占领的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重新交还给中国。
到了这个时候扎巴柯耶罗夫已经不再怀疑中国的谈判诚意,中国是想以此为条件来换取撤兵,既然中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撤兵是早晚的事了,自己要做的只是讨价还价而已。
“徐将军,对于您的提议,我感到有些无法接受。”扎巴柯耶罗夫耸了耸肩膀:“条约的神圣性是无法撕毁的,几十年来,《瑷珲条约》已经证实了俄国对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那些土地的合法拥有性,如果就这样废除,您认为沙皇陛下和我们的人民会答应吗?如果我私自答应了,那么也许我还没有回到俄国,很快就会被愤怒的群众撕成碎片的。徐将军,我认为您这样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徐树铮学着他的样子耸了下肩膀:“那只是满清政府和你们签订的条约,我们的元首早就宣布了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瑷珲条约》。我们完全可以使用武力夺回这些原本就属于我们的领土,但中国不希望和俄国发生战争。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中国配合德国出兵,俄罗斯将面临两面受敌的境遇,难道这是你们愿意看到的吗?亲爱的伯爵先生,至于您的人身安全,我想我们完全可以提供保护。”
扎巴柯耶罗夫死死地盯着徐树铮:“难道您是以战争来威胁我们吗,这一点您想错了,俄罗斯不惧怕任何形式的战争,我们愿意迎接任何挑战!”
虽然他这么说了,但他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中国在俄罗斯的后面和俄国开战,是沙皇陛下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中国的国防军非常强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一旦他们和精锐的德国军队联手夹攻,俄罗斯的战局将非常有可能处于崩溃的局面。但俄国人的傲慢却让扎巴柯耶罗夫伯爵决不愿意在中国人面前放弃自己的尊严。
“您想到哪里去了,亲爱的伯爵先生。”徐树铮的笑容不减:“我只是提出一个可能的设想,我再次声明中国绝不希望看到任何形式的战争,那和我们的利益不符。放弃本就不属于你们的土地,得到中国真诚的友谊,可以让你们放手进行发生在欧洲的战争,而我们则有了一个不帮助德国人的理由,这难道不是我们大家都愿意看到的结果吗?扎巴柯耶罗夫伯爵先生,只要你们能够答应我们提出的条件,我们不光是愿意撤军,协定互不侵犯条约,甚至还可以向你们以贷款的形式来提供军火,俄罗斯的军队虽然英勇善战,但是现在最欠缺的恐怕就是武器了吧。”
扎巴柯耶罗夫伯爵有些心动,俄罗斯军队的武器过去缺乏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士兵甚至连枪都没有,只能从死亡的同伴身上得到武器。虽然这些时候那个中国大走私贩子任晓晟将一批接着一批的武器卖给俄罗斯,但仅仅靠他一个人却远远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
现在中国人提出了一个如此诱人的条件,让扎巴柯耶罗夫怦然心动。只要能用中国人的军火来武装俄罗斯军队,那么敌人将不再变得那么可怕。
“这些事情我一个人是无法决定的。”扎巴柯耶罗夫谨慎地说道:“我必须汇报给沙皇陛下,一切都将由陛下来定夺,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我们彼此满意的结局。”
徐树铮笑着说道:“那是当然的,我会耐心的在这等着沙皇陛下的最后意见,在此之前,为了证明中国方面的诚意,我们的国防军将主动先期撤兵五万,当成送给沙皇陛下的礼物。”
扎巴柯耶罗夫伯爵第一时间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虽然愤怒于中国的趁火打劫,但扎巴柯耶罗夫伯爵的意见书又不能不让他仔细思量。
伯爵在他的意见书里这么写道:“中国人的条件虽然是卑劣可耻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条件对目前的俄罗斯是非常有利的。一旦和中国人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我们虽然失去了一部分的土地,但却起码可以抽调出五十万以上精锐的部队投入到和德国人的战争之中,并且中国人提出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武器,这也必须让我们谨慎对待。如果中国人真的能兑现他们的诺言,将使俄罗斯士兵的战斗力提高一个档次。至于我们暂时失去的土地,等欧洲的战争结束,俄罗斯恢复过来之后,我们可以寻找机会重新再夺回来。”
尼古拉二世拿着这份建议书足足一天还无法定夺下来,归还中国的领土将让伟大的沙皇的面子受到严重损害,但伯爵的看法却是相当有道理的。
俄国在战场上一败再败,几百万士兵的生命葬送在了战争之中。国内秘密反对沙皇的组织越来越多,这一切都让尼古拉二世忧心不已。
他绝对不希望在这个时候看到中国对俄罗斯的战争,这将会从根本上动摇他对俄罗斯的统治。
“陛下,是您叫我来的吗?”在尼古拉二世陷入深思的时候,前俄罗斯驻中国公使阔雷明悄悄走了进来。
“是的,我找你帮我分担一些困难。”尼古拉二世看着阔雷明说道:“你在中国居住了很长的时间,对中国的了解比我多,有些我难以做出决断的事情希望得到你的意见。”
“陛下您言重了。”阔雷明小心谨慎地说道:“为陛下分担忧愁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尼古拉二世将中俄谈判的进展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阔雷明,说道:“中国人非常贪婪的提出了他们的要求,这在我看来是非常无理的。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俄国在前线极度需要有作战经验的老兵,所以我们对中国人的条件需要保持冷静的态度。”
阔雷明静静听完沙皇的话,他也陷入了沉思之中。这不是件小事,自己只不过是个公使,只因为在中国居住的时间比较长,才得到了沙皇的重视,也许自己的一句话将帮沙皇决定这件重大的事情,但如果日后事态的进展和他说的并不一样,或许会让自己掉脑袋的。
“我正在等着你的回答,可你却在想什么呢?”尼古拉二世见阔雷明默不作声,不悦地说道。
阔雷明急忙低着头说道:“我正在考虑这件事情。陛下,中国人要面子是众所周知的,而且现任中国政府对领土要求看得比较重,他们认为自己的土地在外国人手里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中国的老百姓似乎也是这么想的,因此中国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在我看来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中国真实的想法。扎巴柯耶罗夫伯爵说的不错,暂时归还这些土地对俄罗斯是大为有利的,这可以使我们安心于欧洲战场。请陛下注意我说的只是暂时,但我们取得欧洲战场的胜利之后,完全可以以胜利者的姿态联合协约国所有的国家重新对中国发动一场正义的战争,夺回这些土地,甚至我们得到的会更多,请不要忘记,中国也是同盟国的一员,战败者将没有任何条件好讲。而中国的军队虽然有很强的战斗力,但我不相信他们强大到足以和全世界为敌!”
尼古拉二世听的非常认真,部下的建议他觉得很有道理,暂时的退让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最好的进攻手段,只要安抚住中国,那么一切将朝着有利于俄国的方向进展。
“通知扎巴柯耶罗夫伯爵,我同意了中国人的条件,谈判可以继续下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终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第399章 战争的转变
沙皇的点头让中俄谈判以最快速友好的方式全面进行着,中国方面似乎也非常想尽快完成和约的签署,在某些问题上不再那么强硬,而是做出了适当的让步。
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中俄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完成。条约规定双方大幅度裁减在边境的军队,俄国不得高于20万人,中国不得高于15万人。作为回报,俄罗斯宣布废除《中俄瑷珲条约》,归还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为了避免刺激德国,中俄双方谁都没有声张这份条约的签署,甚至连两国的民众都被完全蒙在了鼓里,中国的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一觉醒来,整整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重新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条约签署的第二天,中国开始在边境大规模撤军,成批成批的部队离开了驻扎的营地,有的在临走前甚至还友好的和对面的俄国士兵挥手道别。
坚信已经消除了来自中国威胁的俄罗斯,开始大量将部署在中俄边境的俄国军队调往西线和德国人的战争之中,起码60万的军队让尼古拉二世有了再次叫板德军的胆气。
《中俄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对战争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凡尔登的德军,于6月下旬的时候,首次使用光气窒息毒气弹和催泪弹猛攻苏维耶堡,在4公里宽的正面上总共发射了整整11万发毒气弹,给法军造成重大伤亡,德军一度进抵距凡尔登不足3公里处,但终于被顽强的法军所击退。
而从中俄边境腾出手来的俄国,将60万人的部队全部投入到了西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俄国西南方面军于1916年夏对奥匈帝国开始进攻战役。
战役前,英、法准备同德国在西线决战,意大利在奥匈军压力下处境困难,都要求俄国在东线大力配合。俄国大本营计划由西方面军担任主攻,西南方面军担任助攻。A·A·布鲁西洛夫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决定以第8集团军的9个半师的优势兵力,在20多公里的正面上向卢茨克方向实施主攻;同时,其他各集团军也各自选定数个突破地段实施进攻,企图使整个方面军在450公里战线上的20到30个地段同时施行突破,使敌军难以判断主攻方向,分散兵力,便于达成突然性。
6月4日,西南方面军开始炮火准备,3天后占领卢茨克,到6月15日前进了十几公里。但西方面军两度推迟进攻日期,使西南方面军陷于孤军作战,不得不暂停进攻。
在此期间,德国从西线抽调部队,加强奥匈战线。7月3日,西方面军开始进攻,次日,西南方面军全面恢复进攻,前出至斯托霍得河,而西方面军则毫无进展。大本营乃命令西南方面军担任主攻,西方面军改为助攻。7月28日,西南方面军全线进攻,但遭德奥军猛烈抵抗,进展不大。9月初,俄军完全丧失进攻能力。战役持续3个多月,总计德奥方损失约150万人,其中被俘41万余人,俄方损失近50万人。
虽然俄国没有取得想像中的胜利,但此役同英、法在西线进行的各次战役加在一起,稳定了意大利战局,迫使德国在1916年底转入防御。
1916年7月,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敌击退到法德边境,英法联军于在索姆河地域实施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索姆河战役是协约国1916年总战略进攻计划的一部分。计划拟定:法约勒将军的法国第6集团军和罗林森将军的英国第4集团军在福煦将军的统一指挥下,突破富科库尔、埃比泰讷40公里地段冯·贝洛将军之德第2集团军的防御;将骑兵兵团调向佩罗讷、莫伯日和巴波姆、康布雷发展突破口。联军共有32个步兵师和6个骑兵师,2189门火炮,1160门迫击炮,约300架飞机。德第2集团军共有8个步兵师672门火炮,300门迫击炮和114架飞机。德军防御由3道阵地组成,全纵深为8公里。
从6月24日到7月1日7天的炮火准备,英法联军的炮火几乎全部摧毁德军第一阵地,部分摧毁第二阵地,但失去了进攻的战术突然性。
7月1日,由罗林森将军指挥的英第4集团军从马里库尔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由英第3集团军第7军在其左翼采取保障行动。由法约勒将军指挥的法第6集团军从罗西耶尔以北索姆河两岸向佩罗讷方向实施辅助突击。
当日,法军和英军右翼突破德军第一道阵地,但英军左翼为德军坑道工事所阻。英军采用密集队形冲击,但遭到德国人集中起来的重机枪的大量杀伤,短短的一天之内损失达到了可怕的6万人之多。
7月2日和3日两天,英军右翼和法军攻占德军第二道阵地,法军一度占领巴尔勒、比阿什等德军防御要地。以后几天,德军投入预备队作战,而英法联军本身在突破方法和组织指挥方面存在着严重缺点,对各地区的冲击规定繁琐,限制了军队的主动性,英法联军推进缓慢。到7月19日,德军指挥部又投入新的预备队,为便于指挥,将第2集团军分编为由贝洛将军指挥的第1集团军和加尔维茨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在防御纵深构筑了补充防御地区。至7月中旬,联军仅向前推进数公里,未达成战役突破。
7月底至8月中旬,英法联军将其军队集团增至51个师,飞机增至500架;而德军增加到31个师、飞机增到300架。战斗打得更加难解难分,逐渐变成了一场消耗战。
9月3日起,法军将米舍莱将军的第10集团军,英军将加夫将军的第5集团军分别投入交战,战场正面扩大到50公里。
德军将集团增至40个师,又特别加强了阵地的工程防御。因此,英法军队的进攻速度平均每昼夜不到200米。9月15日,英军使用坦克,期望能够带来突破性的胜利。
在亚洲吃了坦克大亏的英国人,迅速弥补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但是德国人已经从中国人那得到了反坦克的办法,英军的18辆坦克被德国人全部击毁,这让英国人失望不已。英国人并不知道在另一个时空里,坦克的出现曾经给德国人带来多么巨大的心理上的震慑力,甚至让德军放弃阵地不战而退,但是可悲的是,本来有利于协约国的一切,都被一个中国人所改变了。
索姆河进攻是战争中典型的双方伤亡惨重的阵地战役。就兵力、兵器而言,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战役。英军投入交战的有54个师,法军32个师,德军67个师。英法联军伤亡79万人,仅推进不足12公里,仍未能突破敌德军防御。德军损失53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这次战役以及俄国西南方面军的进攻的胜利让战略主动权从德国转到了协约国一方。
德军指挥部在凡尔登一带转入防御。凡尔登大会战德军作战六个半月,仅楔人防御纵深7到10公里,未能达成战役突破。8月9日,法尔肯海恩将军被免职,兴登堡元帅接任德军总参谋长,9月2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批准停止进攻。
10月24日,法军转入反攻,在沃堡垒和联邦军把守的阵地展开激战。联邦军以劣势兵力顽强狙击了法军将近两个月之久,让法军在沃堡垒面前伤亡惨重,但联邦军在沃堡垒一线的兵力也几乎伤亡殆尽,两万联邦军士兵的鲜血染红了阵地。
兴登堡元帅在随后电令黄明星放弃沃堡垒,指挥联邦军和俄军的战斗。12月18日,法军收沃堡垒,12月21日,法军前进到他们原在2月25日所防守的地区。德国预定在1916年战局中迫使法国退出战争的战略计划,在凡尔登附近一战遭到破产。
凡尔登战役结束了,在这次空前规模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伤亡人数70多万,因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法尔肯海因的组织的战役不仅使法国人流尽了血,而且也使德国把血流尽。
对于同盟国和协约国来说,这一场空前的战争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德军在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法军反攻开始以后,逐次收复了凡尔登以东的大片土地,德军节节败退。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和转折点,德军未能实现它夺取凡尔登包抄巴黎南路的计划,在耗尽兵力后再也找不到出路,德国被迫依靠几十万的联邦军和残余的德军转入了战略防御。
协约国在这场战争后隐隐嗅到了胜利的气息,似乎最终的胜利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但这个时候中国已经决意插手发生在欧洲的这场战争了。
够了,一切表演到这里已经结束了,现在轮到中国登场的时间了。到1916年底,中国已经完成了战争的一切准备,600万强大的国防军组建完毕,3500万大中华联邦成员国提供的劳工将大大完善国防军的后勤保障系统。
仗打到这个份上,德国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中国再不出兵,同盟国将直接面临无可避免失败的命运。
在俄国边境,吴佩孚的100万正规军和预备队悄悄的集结完毕,象把钢刀一样随时准备出鞘;在临近奥斯曼帝国的方向,柳波成指挥的150万中国远征军,正在耐心等待着总参谋部的最后命令。
南京,元首府。
“尊敬的元首先生,我们在凡尔登遭到了失败,精锐的德国陆军损失惨重,我们已经没有力量再发动一次大的战役。”肩负着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使命的德国公使克纳佩用无比焦躁的口气说道:“协约国在各线发起反击,同盟国的形式岌岌可危,如果中国再不出兵,我们将很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尊敬的元首先生,现在我代表德国,代表奥匈帝国,代表奥斯曼帝国,代表保加利亚,请求中国的直接参战!”
“是的,是到时候参战了。”中国最高元首李国勇背负着双手,平静地说道:“我们不会坐视盟友的失败,同盟国也不可以失败。请转告德国皇帝,请转告同盟国所有的成员,中国决意向欧洲出兵,扭转同盟国在战场上的不利局势,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克纳佩欣喜若狂地说道:“您说的是真的吗,中国决定出兵了?”
李国勇用不容反驳的口气说道:“我们已经完成了战争的准备,将近300万的军队将在俄国战场、欧洲战场同时进攻,具体进攻日期将定在1917年初。请转告英勇的德国士兵,让他们再坚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