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董小宛-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陈大娘的画舫却暗淡了。陈大娘老了。画舫中的生意本来依靠她的两个养女勉强支持,但是两个养女突然另租了一艘画舫,自立了门户。陈大娘除了每天早上大骂几句忘恩负义之类的指责辞之外,就只偶尔接几个屠夫、砖瓦匠之类的下三流人物,挣点薄钱,权且过着。董旻眼见着生活越来越艰难,也不好意思再靠娘子养活,便思虑着到别的大船上去吹笛挣银子糊口。

这样的生活状况下,董小宛显得非常懂事,每日里帮着娘做些针线活。父亲在闲着没事时也放下游荡的习性,陪小宛读诗书,给她讲解许多道理。

偶尔也有旧日的老狎客上船饮酒,于是陈大娘陪座,大脚单妈斟酒,董旻吹笛,小宛弹琴唱歌,也算热闹一场。就靠着这样的小场面,董小宛的聪慧在秦淮河上也有了淡档的名声。

一天清明,大堤上走来一匹驴子,驴子上坐着一个约六十的清瘦老人。老人喝了酒,脸色红红的,怀中抱着用红绸包裹的东西,董小宛老远就看出那是一架琴。老人跳下驴,径直朝陈大娘的画舫走来。

陈大娘本来坐在船头刺绣,绣着绣着就发起呆来,没注意有人走上船。董小宛怔怔看着老人,觉得有极其重要的事就要发生,忙去扯娘的衣角。陈大娘一惊,一回头就看见已站在船头的老人。她怔怔地审视片刻,忽然就扔了手里的家什,带着哭腔叫了声“爹”,随后就扑到老人怀中哭了起来。

老人抱住女儿也流下泪来,泪珠滴落在他花白的胡须上,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

大脚单妈在舱中听得声响,钻出门来,见此观景,也呜呜地哭,一边用裙摆擦泪一边就把小宛扯到老人脚边。小宛跪下磕头,嘴里喊着:“外公,屯屯屯屯屯。”

陈老汉弯腰抱起小宛,瞧着她的粉脸,半世飘泊的酸楚中忽然溶入了一块糖,久违的幸福感重回心头。他笑了,眼中依旧噙着泪。

老汉年轻时也是秦淮河上的浪子,风花雪月之中爱上了歌妓雪人儿,两人情投意合,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长大之后就变成了现在的陈大娘。

秦淮河上的爱情一般有两种结局,一种是风流佳话被世俗尊为样板。一种是情场露水,到后来各奔东西。陈老汉和雪人儿的爱情属于后一种。雪人儿跟着一个麻脸有钱人远走云贵,留下陈老汉和那幼小的女儿在秦淮河边唱小曲谋生。当陈大娘入了乐藉,陈老汉就在一个风雪之夜,单身远赴北京,一走就是二十年。

陈老汉在画舫中安下身来,他随身带来的一包银子使生活有了起色,日子过得也算平静。陈大娘也乐得清闲,便完全挂帘谢客了。

在那段宁静的日子里,小宛日复一日坐在画舫的窗前,听外公讲解琴艺或叙述一些旧事。这些往事构成了一个个美好的传奇,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使她能够从容地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一切。

陈老汉常常在船头自言自语,言辞中充满了对往昔的留恋,也包含着某种变相的抱怨。

和大多数忍受过艰难岁月的老人一样,他认为失去的岁月是唯一珍贵的财富。这种怀旧的情绪深深感染了董小宛,她的个性从此罩上一层淡如烟雾的忧郁。几年后,这种忧郁便在她的气质中提炼出惊人的美,她因此更加出类拔萃。东西偶尔也有人带了酒肉来和陈老汉消遣。问及京城情景,陈老汉就叹口气,手中的一杯小酒也在叹息中微微颤抖。

“时局危矣,满贼三度入关,两次打到京城门下。叩关问将,无人敢应。”

“听说朝中大官们都已乱了套,纷纷往南边转移家小,有钱人也开始转移财物,百姓慌乱。”

长期的厄运和窘迫的生活养成了他对身外之事禁若寒蝉或答非所问的态度,但客人们不难从他的吱唔其辞中,知道北方已燃起战火,天下已开始动荡不安。

——

第二章 柳如是踏雪评梅对于一个注定要成名的女人来说,成名是容易的。如同对于一个注定要死的人来说,死也是容易的,甚至容易得让人无法接受。董小宛就无法接受外公的死,但这个事实就发生在她的眼前。

一天早上,大脚单妈预备了一大盆脏水,等待着陈老汉到院子中吊嗓子之后,狠狠地将脏水泼到地上,好让全家人都在这时醒来。她准备今天泼得更响一些,她也想今天笑得更欢快一些。她端着脏水在门后等了多时,但院子里只有小鸟的鸣叫声。她失望极了,默地将脏水倒入阴沟,直起腰来的一刹那,“发生什么事啦?”她自语一声去做早饭了。

董小宛在卧室里梳妆已毕,坐在窗前读一本《花间词》,专等院子里响起泼水声就开门出去,这几乎成了她的习惯,成了每天早晨的开场白。但今天却异乎寻常。她合上书,走出门来,早上的新鲜空气中夹杂着某种芬芳的气息。

她轻乔敲外公的房门。那扇门发出一阵怪叫声打开了,且像耳光一样扇到墙上。外面的光一下涌进去,依旧带着门的形状仆倒在地。那束光首先照亮了一只苍老枯瘦的手。她看见外公倒在地上。

尖厉的叫声惊动了院子。单妈首先赶来,慌乱之间手上还提着一把菜刀。随后赶来了陈大娘和董旻。 董小宛正抱着外公伤心地哭。几个人都哭了,哭声越过院墙,引来了邻居们。

有些妇女也跟着哭开了。

陈老汉只留下了一架古琴。也可以说他化作了一架古琴,永远留在董小宛的身边。每当小宛坐在窗前弹起古琴,外公的形象就浮现在眼前,琴声中充满了更多发自内心的生命的哀怨。这种情感令人忧伤。外公骑着毛驴踏雪而来的形象成了她幻觉的一部分。多少次,她觉得自己骑着毛驴踏雪而去,还唱着忧伤的歌。

董小宛十三岁时,第一次月经来潮,弄脏了床单。她惶恐不安地蜷缩在床角,万分羞愧地盯着那块红色。大脚单妈久等她不见,就在院子里喊。房里没有响动。单妈觉得情形不对,忙跑来敲门,房里依旧没有响动。单妈急了,用力去推,门却是反栓着的。她也顾不得许多,用肩一撞,撞开了门。待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不禁大笑起来,也不说什么,径直去做自己的事去了。一会儿,陈大娘微笑着走进来坐在床边,拍着她的脸蛋说:“乖女,你是真正的女人啦。”小宛渐渐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当夏天湿漉漉的风再一次穿过弄堂吹拂着院子中的花朵时,董小宛已经是一个标致的女人了。她丰满的乳房在衣服中晃动,已经成了街坊邻居中成年男人注视的焦点。碰上这样的目光,她总是低着头红着脸匆匆逃避,但那些目光却像粘在她背上似的挥之不去。渐渐地,她为自己感到骄傲,她对自己的美貌充满自信。而自信的美人会变得更美。

美貌给她带来了喜悦。

美貌也给她带来了难以应付的骚扰。那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气偏冷,董小宛去秦淮河边寻找钓鱼的董旻。 寻到僻静处,一位老汉告诉她董旻在会仙楼喝酒。当她返回城里时,天已经黑下来了。

她走进酒楼。那些猜拳行令的酒鬼,那些伸筷抢食的食客们忽然安静下来,大家都扭头瞅着在灯笼照耀下朦胧的美人。如此惊艳的情景一个女人一生中能经历几次呢?小宛陶醉了,连爹也不找了,慌忙转身回到街上。酒楼一片啧啧称奇声。

天更黑了。小宛想着快点回家。从她身后跑来一匹快马,马背上有个公子朝她直笑。小宛也不理睬。但那匹马却横在前方,拦住去路。那个公子跳下马来,摇着扇子朝小宛不安好心地踱过来。她害怕极了,转身就跑。刚跑几步,前面一辆香车拦住去路,她看着那华丽的香车就知道是某位有权势的人物,忙闪身路旁让道。就在这时,后面那位公子追了上来。董小宛吓得尖叫起来。那公子大笑着伸手摸向她的胸脯。

“住手。”香车中传来一声女人的娇喝。随即见香车的挂帘挑起处钻出一位丰韵犹存的美人。董小宛认出那就是有名的柳如是。那位公子显然也认得柳如是,吓得脸都变了色,赶快跳上马,朝黑暗中冲去。蹄声在街面上敲出了几粒火星。董小宛很有礼貌地上前答谢。

柳如是笑吟吟拉住小宛的手。此刻的柳如是已不是几年前小宛在梅林中看见的柳如是了。她已正式嫁给江南文坛领袖且官至礼部侍郎的钱牧斋钱大人,她的威望比当年有过之无不及。董小宛激动异常,眼泪都快掉下来,她觉得柳如是的手依旧像几年前一样柔软温暖。

当柳如是发现小宛竟是她五年前赏梅时碰上的那个美人坯,便深信今日乃是巧遇,二人定有缘份。柳如是看着这娇美的人儿,想起自己的年少时光,爱怜倍增。俩人自此结下非凡的情谊。当时的董小宛还不知道她成名的道路已经铺平了。

柳如是执意要送小宛回家。董小宛第一次坐进了温暖华丽的香车。车夫把响鞭抛向空中,那匹马就拉着两个倾城美人朝前走去。两人在车中依旧牵着手,述说着许多女人话题。

话不多时柳如是已开始为有这样一个气质超群的妹妹而喜悦。

掌灯时,陈大娘没看见董小宛回来,心里万分焦急,不小心一爆裂的灯花落在手臂上,烫得她全身颤抖。随着董小宛越来越美貌出众,陈大娘的心事也越来越重,许多担心常常使她坐立不安。她是个相信命运的女人,命运对她来说是一件实实在在高悬在岁月之上的物件,它随时都会砸下来扭断人的脖子。

陈大娘到大门看了三次。最后一次她干脆走到街角去东张西望,两眼流露出迷茫焦急的神情。不提防街角的王大屠夫从身后走来,顺势摸了一把她的屁股。陈大娘吓了一跳,转身见是王屠夫,便朝那张油腻腻的脸上啐了一口唾沫。王屠夫正待发作,却听自家院门传来一声狮吼:“臭男人,还不回来做甚?”王屠夫吐了一下舌头,边走边答道:“来了,来了。”

陈大娘也不理会,回到自家门前。这次干脆就站在门口等,站得累了,她就坐在门槛上,头依在框上。渐渐地一丝睡意袭上眉头,就朦腚胧胧地睡着了。她梦见一朵花顺水飘来,花瓣上有两个露珠,像人的眼睛在闪烁。

一阵由远而近的马蹄声像撒在瓦片上的几颗雨点似的把她从梦中惊醒。她睁开眼睛看见一辆香车停在门前。挂帘挑起处,先伸出一条女人的腿,随后钻出一张调皮的脸。陈大娘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

“乖女,娘担心极了。”

董小宛咯咯地笑。柳如是也从车上下来,叫了声:“大娘。”

陈大娘认得她,受宠若惊地叫了一声:“柳大小姐。”忙上前一把扶住。两下说了几句客套话,柳如是便要告辞。董小宛依依不舍地牵住她的手,柳如是笑吟吟说道:“好妹妹,我会来看你的。”

当香车转过街角消隐不见时,董小宛还痴痴地伫立在冰凉的冷风中,她暗下决心,她也要做柳如是那样的女人。

我一定要像柳如是一样名振秦淮。她想。

董小宛坐在院子中读书,大脚单妈端来一盘梨子。这种刚从海路运来的新鲜鸭梨把她迷住了。她瞧着那淡黄表皮上的几粒褐色小麻点,想起六年前父亲带她去看梅花那天那些四下乱飞的麻雀的背脊,手中这只梨仿佛就有了生机似的在幻觉中飞起来。这时,一个跟她一般大小的女孩小心翼翼地跨过门槛来到院子中,她像麻雀一样惊恐地朝四周张望,然后绕过横在院子中的一条木板凳,有些犹豫不决,但还是朝董小宛走了过来。

小宛沉迷在自己的幻觉中,没看见这个女孩,直到女孩怯生生地叫了一声“姐姐”,她才像一只潜水太久而突然钻出水面的水鸟似的从自己的幻觉中抬起头来,两眼还有些迷糊,但她认出这个女孩就是那个叫小梅的女孩。

小梅是个苦命女孩。九岁那年夏天,她父亲提着一根铁棒爬上房顶去赶一群晦气的乌鸦。天空突然一声惊雷,从云端飞出一团球状闪电,红彤彤地带着呼啸声猛击在她父亲的头上。他惊叫一声之后全身就燃烧起来,并从房顶上滚下,房顶上的木椽也被点燃了。小梅的母亲正在院子里晾衣服,听得一声炸雷,人都吓呆了。从房顶上滚下来的燃烧着的躯体不偏不倚,刚好砸在她头上,两人摔在一起,被同一团火燃成灰烬。房顶上的火越烧越旺。待邻居们赶来救火时,整个院子已变成了一片火海。当时,小梅正和几个小伙伴在秦淮河边捞小鱼玩,还不知道巨大的痛苦已降临。当她站在黑黝黝的家园的废墟上大声嚎哭时,天下起了大雨。她拒绝了邻居领她避雨的同情的手。小梅的娘舅撑着破旧的油纸伞出现时,她几乎昏倒在地。娘舅扔了伞,一把将她抱住。夜幕之下,微光之中,大雨冲刷着家园的焦土,娘舅抱着她缓缓地走向自己的家门。靠着娘舅的抚养,小梅渐渐长大了。而她的舅母却是个狠心肠的妇人。随着时光的推移,舅母渐渐地露出了她的狰狞面目。小梅在虐待中长大。

今天,她又受了舅母的气,一个人跑到河边,遇到了陈大娘。陈大娘便叫小梅先到自己家里去,并吩咐说:“小宛姐姐会陪你玩的。”

董小宛将手中的鸭梨塞在小梅手中。小梅乖乖地坐下来,低着头默默地吃梨子。这时,一阵秋风从屋脊上刮过来,院子右墙边的一株榆树顺风撒来几十片金色的榆钱叶片。小宛见小梅衣衫单簿,怕她着凉,就收拾了书本邀她进入自己的闺房。点了一支蜡,教她读了一首唐诗:花婵娟,泛春泉;个个婵娟,笼晓烟;妓婵娟,不长妍;月婵娟,真可怜。

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汉官承宠不名时,飞燕婕妤相妨嫉。

小宛读完,小梅会心地一笑。小宛却觉得她嘴角流露的并不是真正的笑容,而只是她童年的幸福。小宛被自己伤感的想象感动了,也伤感起来,“小梅,你真是我的好妹妹。”

那天,小梅很晚才回家去。董小宛突然觉得心里闷得慌,就想有小梅作伴就好了。

人在孤单的时候就渴望有人作伴。

大脚单妈快四十岁的人了。自从到陈大娘的画舫当了侍女以后,起初,在紧缺人手的时候,也抵挡过几阵风花雪月和巫山云雨。后来有些狎客嫌她太丑,私下里叫陈大娘别让单妈出阵应战,免得伤了欢乐。这话被单妈听见了,她自己也自觉丑陋,便自行回避。陈大娘有时觉得过意不去,便找理由多给她些赏钱。大脚单妈也是女人,毕竟有一些欲念她无法抗拒。特别是弃了画舫搬到院子中来之后的生活,她白天干活忙里忙外倒不觉得,只是夜半吹灯上床之后,常常觉得枕冷孤清。偶尔她也会因为牙关颤栗而将憋了很久的呻吟漏出来,但她很快就管束住了自己。

终于,陈大娘半夜起床小解,经过大脚单妈窗下听到了几声哼哼。心下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早上,陈大娘到灶房帮单妈捡拾杯盘时突然说:“单妈,给你找个老伴怎么样?”

单妈本来就疑心昨夜陈大娘听到了自己的呻吟声,此刻自己的担心得到了证实,那张满是皱纹已经苍老的黄脸上忽然腾起了红云,她羞得用双手捂住脸说:“找什么老伴嘛。”陈大娘见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好气的是单妈诺大年纪了还像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好笑的也是单妈诺大年纪还像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董小宛刚好走到门前,听说“老伴”两个字,不禁一乐,笑嘻嘻地跑进去凑热闹:“对,抖抖抖抖应该找个老伴。”大脚单妈这时已镇定下来,有意把脸一唬道:“没大没小的。像你这么大的女孩子才该找个伴。”董小宛忽然想到了小梅,她说:“我就是想找个伴。”陈大娘和单妈听她这么说,都吃了一惊,只道是小宛有了意中人。单妈想得更远:假如在这个院子里发生了《西厢记》,我怎么办?董小宛见两人发愣,知道发生了误会,便把自己想找小梅来做伴儿的事说了出来。陈大娘一听,那颗悬起的心才落了下来。“唉!乖女,想找小梅作伴还不容易,今天我就过去说说,她那舅母正巴不得她走呢!”

当天晚上,小梅就独自一人挎着一个布包裹高高兴兴地来到董家。董小宛就有了一个贴身侍女,仿佛一下变成了大家闺秀。

天在突然之间变冷了。刚一场薄雪就在一股寒潮之后下了起来,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飞落在地上就融化。董小宛想在院子里堆雪人的愿望落了空,惆怅地站在窗前。小梅本来很有兴致给小宛梳头,她非常喜爱小宛那一头油亮的青丝,此刻也没了兴致,只是拿着梳子站在小宛身后陪她叹气。

院子中有一株细小的桃树,那淡红的枝条刚刚垫上一层薄薄的雪,不知从哪儿飞来一群鸟儿在树枝上跳了几下,雪抖落了,桃树还是原来的桃树。董小宛觉得手有些凉,便关了窗在暖炉上取暖,叫小梅翻几首写雪的诗词来读。读着读着,小梅忽然问:“这几首诗词为何都要写梅花呢?”小宛也觉得奇怪,但不好意思表示自己也不明白,就说:“梅花其实都是女人。”就在她将梅花和女人联系在一起时,她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不觉朗朗念出:“柳如是。”小梅却没搞懂这个联系,她怎么知道董小宛头脑中有那么深刻的记忆呢。

这时,陈大娘在院中呼叫董小宛:“乖女,快来看谁看你来啦。”

小宛闻声,开门走到院中。她看见飞雪之下站着一个红艳艳笑吟吟的娇美女人,正是她刚才想到的柳如是。董小宛内心欢喜,几步就跑上前牵住她戴着丝绒手套的手。她心里有一丝诡秘的意念:也许这个美人和自己的命运有着息舷相关的联系。

柳如是一下抱住小宛道:“妹妹,姐姐好想你。”小宛瞧见一粒雪花飘到她鼻尖下,被她呼出的如兰暖气吹起,几个起落,滑进了自己的颈项,冰凉冰凉的。“妹妹,陪我去宝云斋选几幅字画好吗?”

宝云斋是留都最堂皇的一家经营珠宝古玩字画的三层阁楼的店铺。在雪花纷扬之中,店主正站在门前一尊云南大理青石雕成的石狮子旁看几个伙计从驿车上搬几箱刚运来的古玩。

一匹青花宝马拖着一辆华丽香车停在他的门前,他知道来了花钱的主儿,忙上前打恭作揖,将柳如是和董小宛迎入店堂。

她俩落座之后,店伙计奉上香茗。柳如是和店主寒暄之际,小宛细细观察了店堂中的陈设。这店堂中古色古香,空气中透着一股淡档的古旧时日的暗香。她坐的椅子是一把雕着精致葡萄的红木旧椅子,摆在案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