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莽传记-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跨过九道龙门,来到汉白门之时,其他那些早先来的官吏麾下小厮们立马骚动了起来。

    他们纷纷把目光看向了王莽,甚至还有那么几个小厮露出挑衅神色,低声谩骂。

    王莽一见这个架势,料定今日早朝恐怕不会那么顺利,定有许多人要针对自己。

    当然,对于这些小厮露出的挑衅神色,他也不去理会,懒得计较。

    跨过汉白门,王莽继续朝着深处未央宫进发。

    当下一路无事,路上来往的太监婢女们也都各司其职。见到官吏,不论大小,照旧行礼问安。

    王莽放眼瞧了瞧,当看到前面有一个宫女是熟人之时,心神一动,加快脚步迎了上去。

    他来到宫女跟前,询问道:“雪雁,今个儿真巧,竟在这里碰到你,今日还是你当班么?”

    宫女雪雁回道:“回王大人,今个儿本不是奴婢当班,只是那当班之人身体忽有不适,于是我便替代了她。”

    王莽点点头,又问道:“不知娘娘近日可好?”

    雪雁道:“大人您有所不知,自当那日娘娘颁布懿旨过后,卫家的人就来了一趟凤莱殿。自打那天过后,娘娘似乎就心情不太好。关了宫门,不见外客。就连奴婢,也没见过娘娘几面。”

    “是这样啊?看来是卫家的人责备了她。”

    王莽思虑了一下,笑道:“你替我去给娘娘传个讯,就说若是娘娘有意,可让她去我将军府散散心。本来合该我去见娘娘的,只是在这后宫当中,我也不太方便去。”

    “是,大人,我这就给您去传讯。”雪雁应了一声,加快脚步朝着凤莱殿走去。

    别了雪雁,王莽看了看天色,估摸着时间也快到了,于是加快脚步,朝着未央宫进发。

    约莫二十几分钟过去,当他来到未央宫之时,把眼往里一瞧,只见大殿里面密密麻麻尽是九州各郡官吏,人数足足有七八百。

    来到门口,他整了整官帽朝服,大步朝着群臣之首位置走了过去。

    他在穿过群臣之时,斜眼瞄了一下众多官吏,却是在这些官吏当中发现了几个老熟人,比如说商丘郡知府邳彤和宛州知府李忠。

    当他来到自己的位置站定下来后,对着身旁的王先念笑道:“大伯,您来的甚早啊。”

    “嗯?”

    王先念见到他主动和自己搭话,不由得愣了愣,心里猜测着是不是王莽放下了先前的隔阂。

    细想了一会儿,心里便有了计较,淡笑道:“莽儿,我也是刚刚才到。倒是你,这十几日来一直奔波在邯郸郡各大城池当中,查验税收,审理冤案。现在竟然也能这么早过来,由此可见你之忠心。”

    内侍太监见到人数差不多已经到齐,那些没来的也无关紧要,于是开口道:“早朝开始。。。”

    群臣闻言,齐声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莽听到内侍太监说话,便伏地下来,唱了一诺。

    他在伏地之间,四下瞧了瞧。发现近乎有七八成的官吏都不行跪拜之礼,藐视君威,顿时心里便冷笑了起来。

    行礼完毕,内侍太监又道:“诸位大臣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王莽听到这话,先众人一步,对着刘欣说道:“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众位大臣看到王莽率先开口,立马来了兴趣。

    他们猜测着,王莽是不是又要说礼仪之事,是不是要对贾家发难。毕竟这次早朝,贾家一个人都没来。

    刘欣见到王莽站出来说话,同样眉头一皱,心里不乐。

    此刻的他委实不想多事,只想安安静静发展自己的势力。

    他料定,只要王莽一开口,必定事多,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略微想了一下,淡淡道:“爱卿有何事要奏?”

    “回陛下,臣有两本要奏。”

    王莽说道:“第一,贾家冒犯君威,无视法度,公然劫走朝廷重犯,并派家奴袭击我将军府,今日贾家其他未曾犯事的官吏更是不来上早朝。臣恳请陛下降下圣旨,查抄贾家,震慑超纲。

    第二,臣建议推行制度改革。由朝廷出资,建立百姓养老、安葬、教育、普法制度。让百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要让年龄在六十以上的老者,每个月都有一定量的银两或者米粮领取。

    并加大力度鼓励百姓生育,扩充人口底蕴。同时还要广为建造学堂,免费让百姓儿女上学。同时在他们上学之时,可由朝廷继续出资,贴补他们每日三餐所需费用以及教师费用,给予上学家庭一定额度上的补偿。

    人乃发展之根本,只有人口多了起来,有学识的人多了起来,那么出现人才的机率才会更高。这样一来,要不了几十年,朝廷就会出现一大批能人帮陛下治理天下,开创盛世。同时,百姓们有了学识,也能更好律己,有益朝廷稳定。

    还有,臣观九州各大城池囚牢当中关押的犯人极多。这些犯人在囚牢当中无所事事,悔改无望。臣认为此事大有不妥,太过浪费劳动力,需得重视。

    因此臣建议立即推行犯人改过自新制度。让那些犯人免费替百姓提供开垦荒地,造桥铺路,建设房屋,播种耕地等等服务,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然后各地城池官员根据犯人的贡献度,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犯人减免刑法。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需得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要让他们有重新得到自由的希望。臣认为,只要将这部分人好生运用,必定可以大幅度减轻朝廷供养的百姓压力,并能快速增强朝廷根基。”

第224章 诬告贤良,沉着应对() 
刘欣听到王莽提出的改革建议,他倒也认真思虑了起来。

    过了许久,他认为王莽提出的教育、养老、安葬制度不可取。唯独那个让囚犯出力建设九州的建议倒是有些可行之道,可以酌情考虑。

    想到这里,他正欲开口发表自己的意见。

    但是,当他看到下方诸多臣子带着冷漠的眼神盯着自己之时,料定不好,立马止住了自己想要说的话语。

    然后微微酝酿了一下,淡笑道:“王爱卿,你说的第一个事情,这事朕先前就有言在先,说是贾家之事可由你全权处理。因此这事你不必请示朕,你自己看着办就行。

    至于你说的第二件事,此事极为重大,不可马虎,需得众位大臣商议过后才能给出定论。”

    汉哀帝刘欣走了一个过场,发表了场面话后,其他臣子才纷纷开口,怒斥王莽。

    “荒谬,这简直就是荒谬。王莽,你的这些提议根本无从考究,也难以推行,我坚决反对。”

    “不错,此议题的确没有一丝可取之道,纯属妄谈!”

    一位茺州刺史站了出来,声色俱厉道:“王莽,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养儿防老送终,因此你提出的这个养老安葬改革,完全违背了大道。余下的教育改革,更是荒唐。现今国库空虚,连军费都难以凑齐,如此哪里还有多余的银两广为开设学堂?

    至于推行犯人改过自新制度,此乃无稽之谈。你可知道,朝廷抓捕一个囚犯,需要花费多大代价?衙役们需要付出多少辛苦?若是犯人在此过程中,逃跑几个,你担当的起吗?百姓能够承受的起么?

    这些犯人,皆是作恶多端之辈,他们压根无从更改,劣根深重,都是我九州的败类。现今朝廷废除炮烙刑法,这已经是对他们法外开恩了。你的这一切提议,都不切实际。”

    霎时之间,一两百个大臣纷纷出言指责王莽,宛如泼妇骂街,否决王莽的一切提议。

    在他们看来,不管王莽提出的改革建议是好还是坏,自己先否决了再说。坚决不能让王莽的任何政策推行下去,也绝对不能让王莽在朝廷当中占据主导位置。必须要将他边缘化,最好将他排斥出去。

    当下,李忠上前一步,冷冷道:“王莽,当年你也只不过是一条断脊之犬,四处逃命奔波。现在仗着一时春风得意,发展了一些根基,就来朝堂之上霸权君威,口出妄言,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此言大善!”

    邳彤和李忠关系深厚,现在邳彤见到李忠说话,他也连忙站了出来,对着刘欣道:“启奏陛下,臣闻兵部侍郎贾奉至平日素有功德,百姓爱戴。

    现今王莽仗着势大,以莫须有的罪名强行诬告贾大人,还请陛下明察。臣奏请陛下,速速下旨将王莽革职法办,以正朝纲。同时,陛下可下诏恢复贾家清誉,请贾大人重新入主朝廷,替朝廷出力。”

    说着之间,他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状子出来,递给了内侍太监,缓缓道:“陛下,此乃魏城城主魏元杰的状书,状告王莽仗着权势欺压地方官吏之事。

    十数日前,王莽利用大权,胡作非为,查抄良商赵家一族,并私吞姬家和贾家存放在赵家的三十万两白银。同时他还一夜之间强行霸占数十个良家妇女,致使那些妇女整日以泪洗面,肝肠寸断。当时城主魏元杰迫于压力,不得不臣服王莽淫威,不敢审查此事。

    现在这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怨声载道,魏城百姓怒气横生,有许多人纷纷上书要查办王莽。陛下,若是此事不给予百姓一个交代,只怕他们会犯上作乱,伤我朝廷根基。因此臣恳请陛下速速派人查办此事,给百姓一个公道,给地方官吏一个公道。”

    内侍太监接过状子,递给了刘欣。

    刘欣也不是笨蛋,自然知道这张状子上写得都是些什么,也知道这张状子具体是怎么来的。

    现在他也全当不知道其中内情,只瞄了一眼状子。

    然后故露出怒意,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将状子抛在了地下,对着王莽厉喝道:“大胆,王莽,朕对你委以重任,封你为宁王,期望你能替朕查清天下税收,洗刷百姓冤屈。不想你却借势刁难地方官吏,窥视富商钱财,强辱民女,殴打百姓,此事你还有何话好说?”

    他这是不好插手王莽和李忠一方的争斗,于是便把问题抛给了王莽,让他去解决。

    王莽听到这话,有些诧异,深深看了一眼邳彤。

    然后他向前踏出一步,将地上状子捡了起来,折叠好,重新放在了刘欣跟前的那个案桌上。

    做完这些,他才对着邳彤淡淡道:“邳大人,你倒是好本事啊,竟然趁着我出现纰漏之际,给我来这一手。不过呢,你的这个小计委实难登大雅之堂,漏洞百出。”

    邳彤冷冷道:“王莽,你休要左顾而言其他,岔开话题,你可老老实实把罪责交代清楚。若是你还有那么一点良知没有冥灭,那就速速伏地认罪,束手就擒。以免上辱先人,下辱百子千孙。”

    王莽点点头,寻问道:“邳彤,我且问你,你现在官居何职?在哪里任差?”

    邳彤答道:“本官现任商丘郡知府,在茺州商丘郡当差。怎么的,莫非你又想仗着位高权重,欺压我官小不成?本官可明明白白告诉你,别人怕你,本官却无丝毫畏惧。”

    “哈哈哈,就你也配让我仗着官威欺压你?你以为你是谁?你在我眼里,并不比那些目不识丁的百姓强上多少。”

    王莽冷道:“你刚刚说你在茺州商丘郡当官,乃是商丘郡知府。那么你可知道茺州商丘郡离青州魏城相隔多少距离?足足有十万八千里吧?并且以你的官职来说,理当和魏城城主毫无交集,那么这份状子又岂会在你手里呈现出来。

    先不说我没犯案,就说即便是我犯了案,在魏城胡作非为了。那么这份状子也理当是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或者检察御史呈报陛下。你有何德何能,竟敢越俎代庖?由此可见,此事纯属子虚乌有。

    想来你之所以会犯这个上不得台面的错,恐怕也是因为你时间不足,准备不充分所致吧?呵呵,念在我们同朝为官的份上,我劝告你一句。以后做事须得三思,莫要莽撞冲动,凡事都要仔细检查漏洞。当年你和我争斗,明明吃了一个亏,你为何不吸取其中教训呢?”

第225章 合纵连横,风向转变() 
邳彤听到王莽说出的那些反驳话语,顿时面色通红,强颜狡辩道:“王莽,照你这么说,此事是我诬告你了?”

    “是不是你诬告,你心里还能没数?邳彤,你诬告我什么罪名都行,但你真不应该诬告我侮辱了那些良家妇女。我虽不怕污名加身,但对那些妇女来说,却是难以承受。这次我暂且不和你计较,希望你能够认真反思己过。”王莽道。

    冯异见到邳彤略微吃了一个小亏,心里看不过去,于是站了出来帮腔道:“王莽,这份状子之所以会在邳大人手里出现,而不是在御史大夫大人手里出现,这就更能说明你仗权霸势的罪行。

    现今满朝文武,还有几个人敢和你正面对抗?我想除了邳大人有这个过人胆量之外,其他没几个人会和你对着干吧?毕竟兵部侍郎贾大人已有先例在前。魏元杰深知此理,所以他才没有把状子交给御史,而是交给了邳大人。”

    “此言大善!”

    茺州另外一个刺史连忙附言道:“冯太傅所言有理。这份状子出现在邳大人手里,更能说明问题。王莽,你不要胡乱岔开不相干的话题,还是老老实实交代自己的罪行才是正经事。”

    当下,茺州一派的官员们齐齐开口发难,声讨王莽。

    王先念见到王莽孤掌难鸣,心里不乐。

    辽宁一派的各郡官员,没有一个人入朝,因此王莽一张嘴,自然难以对付茺州上百号人了。

    他瞄了身旁霍江海和卫宫寒一眼,低声道:“霍家主,卫家主,这事我看你们得说个话才好。茺州素来就不受我们管辖,并且我们也多次在他们那里吃过亏。想来现在是该要给他们一个教训了。

    并且,刚刚冯异等人都说王莽霸权朝廷,这不明摆着指桑骂槐说我们无能么?特别是你卫家主,现在你可是官居御史大夫呢。他们越俎代庖,视你为无物,这事你可得心里有个数才好。”

    卫宫寒闻言,淡淡道:“你想要我出头帮王莽一把?”

    “不,不是帮王莽一把,而是帮我们自己一把。”

    王先念笑道:“王莽虽然和我们不对头,但他好歹也是直来直往,基本上不用阴谋诡计,也不用卑鄙手段。而茺州的这些人可就不会这样了,他们素来就喜欢用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来算计别人,这份状子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都吃过大亏。这点我不用多说,你们也心里有数。现在我们联手,先把茺州一派的官员镇压下去才是正道,省的他们跳上跳下碍事。还有,王莽即将要出兵南征北伐。若是他在前线失利,匈奴冲破边疆防线南下,那么我们还能这么安稳么?

    且就算是王莽在边境不失利,但他也要耗损颇多。这样一来,王莽对我们的威胁也就相对减弱了不少,不足以和茺州一派相提并论。

    还有就是,王莽提出的这些改革措施,我们支持与不支持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我们支持了,这事就能执行?现在国库空虚,根本就不足以办理这些事。

    因此,我们还不如卖给面子给王莽,答应这些改革政策。反正他也不可能要我们拿出银子来办理这些事。他若是想要强制推行,那也合该他拿出银子才是道理。因此这事不论怎么说,我们都不吃任何亏,反而还可以买个面子给王莽,震慑茺州。”

    卫宫寒和霍江海听得这一番言语,翻了翻白眼。

    随后,卫宫寒眯着眼睛道:“王太尉,平日里看不来啊。你竟然如此能说会道,比那些专业的说客都要入木三分。这事你说得对,王莽一旦去了边疆,那么他对于我们的威胁的确比不上茺州官吏对我们的威胁。我们是该给他们一个教训了。”

    “此言大善!”王先念道:“王莽终究是流着我王家的血,因此这事我不好先行开口,免得落个口实,他们说我袒护。现在唯有你们,才可以名正言顺插话。毕竟你们一个官居御史大夫,一个乃百官之首丞相。”

    “嗯,是这个道理,你的确不好率先开口。”

    卫宫寒点点头,把目光放在了茺州一派的官吏们身上。

    随后他微微咳嗽了几声,眯着眼睛道:“朝堂之上,吵吵闹闹成何体统?你们都是一方父母官,倘若有言,理当依次有序说明,现在怎的像个街市泼妇一般吟吟狂吠?此地乃是未央宫,为九州大地之中心,不是菜市场。

    还有,刚刚我听说有人指责本官目无王法,荒废朝政,偏袒王莽,没有行使到御史大夫的职责,这话是谁说的?给老夫站出来。”

    “本官素来严谨,秉公执法,诸位大臣皆都有目共睹。刚刚你们说什么王莽霸权朝廷,我等都要仰他鼻息,不敢和他对抗,此言纯属无稽之谈。

    王莽初上朝堂不久,他便马不停蹄奔赴邯郸各城查办冤案,监督税收,甚有功劳,百姓信服,陛下信赖,此乃公论。因此,他又岂会仗势压迫地方官吏?还有,他在九州百姓当中,已有圣人名号,天下传诵,由此可见他之大仁大义大忠大孝之心。

    若说他会霸权朝廷,那岂不是说明天下百姓被蒙蔽了双眼,陛下被蒙蔽了双眼?我等也被蒙蔽了双眼?

    现今朝廷稳定,陛下圣明,还有谁敢胡来?邳彤,你身为商丘郡知府,理当造福百姓,报效朝廷。现在你却和魏城城主勾勾搭搭,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你该当何罪?”

    “卫御史此言大善!”

    霍江海急忙发话道:“本相和卫御史同朝为官数十年,深知他的为人。他一向公正不阿,眼睛里容不下任何沙子。王莽平日里的所作所为,他都了如指掌。现在你们却指责王莽私吞银两,压迫地方官吏,强虏民女,此话纯属荒唐。

    至于兵部侍郎贾奉至,此人素来喜好仗势欺人,全无德行。王莽要将他拿下,乃是天经地义,你们又何来指责王莽仗势欺压贾奉至?李忠,邳彤,冯异,你们无故指责朝廷栋梁,污蔑贤良,该当何罪?”

    这两人发话之后,王先念对着自己徐州一派的官员们咳嗽两声,示意他们赶紧开口说话。

    徐州一派的官员见状,急忙站了出来,会同霍江海和卫宫寒,声讨李忠、邳彤、冯异等茺州一派官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