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莽瞧了一眼前面方向,当见得前面宫殿耸立,一队队士卒来回巡视,于是对着两人问道:“不知你们有没有时间,有谁愿意给我介绍一下这边的宫殿?
本官第一次入宫上朝,却是不认得路,也不认得哪个宫殿是哪个宫殿。要是万一走错了路,或者冲撞了某位皇子皇孙,那却是罪过了。”
“咦?头一次入宫上朝?冲撞了某位皇子皇孙?”
宫女和太监一听这话,立马心中就有些不淡定,暗暗寻思道:“这年头,还有几个大臣把皇子皇孙放在眼里?莫非这人没有什么势力,属于一清二白之身?”
想了一下,小太监试探着问道:“敢问大人您贵姓?小的眼拙,委实不认得大人。”
王莽回道:“我乃辽宁王莽,月余前奉召入宫面圣!”
“王。。。王莽?”
小太监和宫女一听这个名号,顿时倒退三步,震惊万分。
“您是辽宁武侯大将军王莽王大人?并肩大司马?”
“呃,我就是辽宁王莽,至于那个什么武侯大将军,我却是担当不得。”王莽谦虚道。
得到确认,两人立马恭敬起来,再次下拜道:“小的拜见王大人,小的愿替大人您引路。”
“如此甚好!”
随即,这个宫女和太监就一左一右跟着王莽,指点前方宫殿,一一做了一个介绍,并将路上来往的各位大人也介绍了一遍。
王莽将他们的介绍暗记于心。
路上来往的大臣们见到一个小太监和一个小宫女给一个年轻人做向导介绍,纷纷啧啧称奇起来,都十分好奇这个年轻人是谁。
不过他们都碍于各自身份,也不好贸然询问,盘算着等会儿朝会之后,自会认识。
一晃,二十多分钟过去了,王莽也来到了未央宫门口。
这座未央宫虽然也是仿制品,但从整体上看,就和真的一模一样。换句话说,这里就是真正的未央宫,同河北长安城那个未央宫没有任何差别。
王莽看着巍峨的宫殿,心中立马一阵肃然。
这座宫殿,代表着整个九州。天下百姓的生与死,富与穷,莫不在这里进行着抉择。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取出一些银两递到了那个小太监小宫女手中,感谢道:“多谢两位引路,这小小一点意思,不成敬意,还望收下。”
宫女和太监自是不敢接王莽的银两,只是恭声道:“小的能替大人引路,乃是我的福分。宫中有规矩,不可擅收银两,还望大人成全!”
“无妨,无妨,我耽搁你们不少时间,这小小一点意思,你们尽管收下便是。”王莽笑道。
两人无法,只得千谢万谢接过了银两,并心中暗道:“王大人真不愧是圣人,百姓爱戴,将士信服,的确远非其他大人可以比拟。”
第一百七十五章、立威朝廷,振兴朝纲()
大汉未央宫!
当王莽正式踏入宫殿的时候,其余大臣们皆都已经各就各位,按照自己的官职站好了位置。
王莽放眼一瞧,只见场中足足有几百号人,分两排站立。一边是文官,一边是武将,泾渭分明。
在群臣前端中央位置,有三个人站立。
这三人乃是王先念、霍江海、卫宫寒。
他们位居三公,乃诸多大臣之首,无极无量,不分左右。
看过这三人,王莽便开始打量其他诸臣。
此刻早已过了五时末,也就是超过了平常早朝的时间。
但王莽因为在路上要了解诸多宫殿,因此稍微迟到了片刻。
汉哀帝开始看到王莽还没有来,于是也就没有正式开始召开早朝会议。
现在坐在大殿最上方皇位上的汉哀帝刘欣见到王莽到来,立马对着太监使了一个眼色。
太监心领神会,扯着公鸭子嗓音道:“早朝开始。。。”
内侍太监一发话,诸多大臣齐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莽跪地跟着唱了一声,然后左右瞧了瞧,发现竟然没有多少大臣跪拜天子,只有那么几个基本上没有什么势力的文官,以及刘欣的心腹才跪拜,他顿时眼神一寒。
在他看来,哪怕是汉哀帝再不行,但他始终是天子。在这个无量无极的至尊未央宫当中,臣子就是臣子,须得对天子行大礼。因为天子在这里乃是代表着万民,未央宫代表着九州。
若是天子不在未央宫,而是在其他宫殿,或者说大臣们要在这里和天子兵戎相见,要改朝换代,那跪不跪拜另外两说。
但只要大臣还没和天子兵戎相见,还没开始执行改朝换代事宜,那就得在未央宫当中尊天子,哪怕是走个形式都行。
大臣不跪拜天子,不跪拜未央宫,这也就宛如无视万民,无视九州,当属大逆不道。
虽然他也不想跪拜刘欣,但刘欣在这里就是代表着天下,代表着万民,他也不得不行大礼跪拜。
因为在他眼中,此刻的汉哀帝不是汉哀帝,而是万民的象征,是九州的象征。
汉哀帝对于大臣不跪拜自己,司空见惯,也不以为意,只是暗自卧薪尝胆,积蓄力量。
“诸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大臣们唱道。
内侍太监依例喝道:“诸位大臣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王莽闻言,从末尾处排众而出,来到了前面,伏地道:“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刘欣一开始就把目光放到了王莽身上,当他看到王莽一开始竟然对自己行大礼,心里微微暖心不少。
现在他又看到王莽如此尊重礼仪,更加觉得有面子,连忙问道:“王爱卿且先平身说话,你有何事要奏?且说来朕听。”
王莽起身回道:“臣有两本要奏。其一,臣初来早朝,不知规矩,晚到片刻,还请陛下责罚。其二,我观诸位大臣不尊三道六纲九极,不顾君臣礼仪,此乃大逆不道。
臣奏请陛下,除了代表万民的三公人极之臣外,请陛下将其余那些不尊礼仪之臣全部拿下,抄家问斩,诛灭九族。”
“嘶。。。。”
许多大臣一听王莽这话,顿时吓了一跳。特别是那三公,更是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王莽,面色极其古怪。
至于其他的大臣,他们有的人认识王莽,有的人不认识。
特别是那些不认识王莽的人,他们见到王莽如此嚣张,开口就要抄家问斩,诛灭九族,顿时大怒。
当下有一个大臣站了出来,他厉声大喝道:“你是何人,胆敢在此胡言乱语,搅乱超纲?”
王莽冷冷道:“我乃王莽,你又是何人,竟然在未央宫大声咆哮?视天子如无物,你该当何罪?”
“我乃户部尚书孙福照。”
这人不假思索报了一下名号,但随后他又立马愣住了,倒退三步,大惊道:“你是王莽?”
“呵呵,我当是谁,原来是户部尚书啊。”
王莽冷笑三声,对着刘欣道:“启奏陛下,刚刚臣特意关注了一下诸位大臣,发现不跪拜陛下之人正有这个户部尚书孙福照。并且,此人竟敢藐视未央宫,无视陛下威严。臣再奏陛下,将他拿下,武门问斩,以正朝纲,绝不姑息。”
刘欣一听王莽这些话,立马龙颜大悦,拍案叫绝,差点就要惊呼出来赞赏。
对于诸位大臣不顾君臣礼仪之事,别说普通大臣不敢站出来说话,哪怕是刘欣背后的依仗冯家家主冯异都不敢说什么,全当没有看见。
现在王莽在众目睽睽之下就说了出来,这就立马使得他大为赞赏。
不过他并没有回应王莽的话,而是问了另外一个不相干的事,心有顾忌。
“王爱卿,我看你官服多有尘埃破洞,这是怎么回事?”
户部尚书看到刘欣没有回应王莽,胆子立马壮了起来,以为刘欣不敢拿自己怎么样,于是猛地喝道:“陛下所言不差。王莽,你身为朝廷重臣,手握大权,却衣冠不整,使得陛下蒙受尘埃,你该当何罪?”
王莽蔑视了孙福照一眼,对着刘欣道:“回陛下,臣衣衫不整实有缘故。刚刚在第一道龙门关口,有六个刺客前来刺杀微臣。微臣躲闪不急,车驾被打翻,臣在那时也险些被杀。幸好臣得龙门将士拼死相救,幸免于难。现那六个刺客,已被诛杀五个,逃跑一个。”
“原来如此!”
刘欣点点头,“王爱卿,此事你受惊了。”
“承蒙陛下关心,微臣愧不敢当。”王莽说道:“陛下,言归正传,这个孙福照不尊陛下,藐视朝廷,还请陛下速速降旨将他拿下。”
“这。。。”
刘欣面露尴尬,不好回话。
他是不敢拿孙福照怎么样,因为孙福照不是别家的人,他现在正巧是属于王家的势力。
王莽看到刘欣面露难色,料定其中缘由,知道刘欣不敢下手,于是再次开口道:“陛下您贵为天子,万民之主,仁义盛传,不便和臣子计较。因此微臣愿请陛下降旨一道,将此事交予微臣处理。”
刘欣看了看诸位大臣一眼,把牙一咬,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此事朕就交给你处理了。”
“多谢陛下。”
王莽狞笑三声,对着未央宫大门口高喝道:“左右何在?”
少时,守卫在大门口的禁军立马冲进来六个。
他们先对着刘欣行了一个礼数,然后问道:“敢问王大人,不知您有何事吩咐?”
第一百七十六章、立威朝廷,振兴朝纲下()
王莽对着六个禁军吩咐道:“这个户部尚书孙福照不尊礼仪,藐视陛下,你等可速速将他拿下。并传我的话,严查此人平日作风。若是他平时有做过加害百姓之事,可两罪并罚,武门问斩。若是他并无其他过错,可免去一死,押进大牢,抄没家产充公。”
“王莽竖子,你敢?”
孙福照看到王莽动真格,立马横眉倒竖。
“王莽,你休要仗势欺人。在场的诸位大臣还有谁不知陛下已无威严,礼仪崩溃,谋反四起?你假公济私,与我为难,却是卑鄙无耻。”
“哈哈哈,我不敢?真是天大的笑话,今日谁来了都没用。孙福照,你竟敢在这江山社稷神器重地未央宫中说陛下已无威严,此乃罪上加罪,理当诛灭九族。本官念你是初犯,就不灭你九族。”
“来人啊,速速给我将他压下,即刻行刑,不得延误。”王莽厉喝道。
“这。。。”
禁军们哪里还敢动手,当下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不知如何是好。
孙福照眼看此事自己吃亏,比不过王莽有权势,于是对着刘欣道:“陛下,还请陛下赎罪,臣。。。”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王莽立马打断道:“金口一开,岂有反悔?刚刚陛下已经将此事全权交予我处理,因此你休要多言。”
说完,他又对着禁军催促道:“你们还不速速给我将他拿下?莫非你们也想谋反不成?”
禁军一听,吓了一跳,然后连忙把孙福照压了起来,就要拿去问斩,生怕王莽怪罪自己。
孙福照急了,对着三公当中的王先念道:“王大人救我,救我。。。”
王先念暗自恼怒王莽多事,现在他听到求救,于是缓缓开口道:“莽儿,此事你给我一个面子可好?你心里也明白,现今诸多大臣都有什么心思。
你要重振朝纲,维护礼仪,此事虽好,但也得缓着点来才行,不可操之过急。以免人心惶惶,朝纲不稳。并且,此事孙福照也是初犯,在以往的时候,还有谁敢不跪拜陛下?”
说完,他虎目一扫,看向了其他诸位大臣,威胁之意显而易见。
其他大臣见状,纷纷睁着眼睛说瞎话道:“王太尉所言不差,此事的确是头一遭,还请王将军开恩,赦免孙大人之罪。”
现在他们这些人也都看明白了,知道王莽这是要以凌厉手段入主朝廷,自己现在还是不要得罪的好,等到以后再来慢慢计较。
并且他们也有许多人没有跪拜天子,怕自己也被拿下问斩,于是皆都开口说话帮腔。
即便是霍江海和卫宫寒,他们也开了口帮腔。
王莽思索了一下,点头道:“我初上早朝,却是不知以往情况如何。既然诸位大臣都说以往没有这种事,那也就算了。这个孙福照刚刚无视朝廷威严,实属罪大恶极。但念他是初犯,那就免了他的官职,没收所有家产,发配辽宁开垦荒地,为民出力。”
王先念眉头一皱,再次开口道:“莽儿,此事你可否再斟酌斟酌。”
王莽摇头道:“大伯,君是君,臣是臣。诸位大臣心里有什么心思,我们谁还不清楚?我不管谁要谋反,谁要改朝换代。但是,这里乃是未央宫,是代表天下万民的地方,谁也不能在这里放肆。现在我不杀孙福照,已经是给了大伯您一个面子了。”
说到这,他话风一转,杀气腾腾对着其他各位大臣道:“诸位大臣,趁着这个机会,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那就是如果你们要生事,那也只能在未央宫外面行事。若是有谁敢在这个未央宫里面闹事,不尊天子,那就是和我过不去,届时我必举辽宁全境兵马杀之。
当然,若是你们有哪一位自认为自己兵强马壮,不在乎我的这个话,那你们就尽管试试。看我敢不敢杀,敢不敢斗。”
“哼!”卫宫寒冷哼一声道:“好了,此事就此作罢,不得再议。”
禁军们闻言,慌忙拖着孙福照退了下去,不敢久留。
刘欣看到王莽初上早朝,就拿下了一个大臣,大大壮了自己威严,心里乐开了花。
沉思了片刻,他又问道:“诸位大臣,不知你们还有何事要奏?”
王莽再次上奏道:“启奏陛下,臣还有事要奏。”
“你还有何事要奏?”刘欣和颜悦色道。
王莽回道:“回陛下,经过此事,臣深感朝廷威严不足,礼仪崩坏。因此臣建议,除了三公大臣、年过六旬大臣、平生有大功之大臣外,其余所有大臣进宫之时,都得依照规矩行事。该跪拜的跪拜,该接受检查的接受检查。
臣入龙门之时,就看见许多大臣根本没有经过检查,此事大为不妥,须得更正。皇都乃是社稷重地,岂能容得一些臣子乱来?”
“此言大善!”刘欣点点头,对着内侍太监道:“传朕的旨意,礼仪之事,就以王莽所言行事,谁也不能越过。”
朝中诸位大臣恶狠狠看了一眼王莽,心里恨不得立马就将王莽击杀此地,省的碍眼。
他们是一万个不想接受士卒检查,也不想跪拜刘欣。
现在被王莽这么一闹,他们还真不敢再犯,怕王莽针对自己。
八王爷刘平暗暗赞赏王莽,觉得王莽倒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臣子,于是上前一步道:“启奏陛下,一个月前,臣等建议出兵征战匈奴之事,不知陛下可有定论?”
刘欣瞄了一眼王莽,问道:“王莽,出兵匈奴之事,不知你是否听过一二?”
王莽点头道:“回陛下,此事臣的确听过一些,但不详细,还不知具体情况。”
八王爷闻言,笑着把出兵之事和王莽分说了一遍,基本上和王先念先前说得一模一样。
王莽听闻过后,皱眉道:“不瞒八王爷,我此次入宫,其实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这事。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终究是我九州大患,须得彻底除之方可。你刚刚所言,确有道理。”
“那依你之见,此事该当如何?”汉哀帝刘欣急忙问道。
王莽回道:“陛下,先前出兵计划不变。至于陛下出兵之事,臣倒是可出兵二十万,代替陛下出兵五万征战蛮夷。”
第一百七十七章、略施小计,擒拿贾主()
“什么你愿出兵二十万而不是五万”
刘欣闻言,大惊失色,“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
王莽回道“陛下,那霍家、卫家、王家小家子气,不舍得派出大量兵马出来稳固边疆,但是臣和他们不同。臣在辽宁现在也有兵将近三十万,只是由于辽宁还未彻底平定,有蛮王作祟,因此只能调出二十万。
因此,臣愿意出兵二十万,征伐匈奴,平定四方边境。当然,其他家族出兵之事,就依先前所言,谁也不能减少。还有,臣虽然愿意出兵二十万,但有几个小条件。”
“大胆,你竟敢和陛下提条件”
襄阳刺史钱中阳着实看不惯王莽先前的所作所为,很想出言一二,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现在他听到王莽对刘欣提条件,立马站了出来指责。
有第一个人站出来,那么自然就有第二个人站出来。
就在钱中阳话语刚刚落地之际,另外一个大臣也开口道“王莽,陛下乃是天子,现在陛下要你出兵,你岂敢不尊现在你向陛下提条件,这是什么意思你刚刚说要我等遵照礼仪行事,而你却罔顾礼仪,此事你还有何话可说”
“陛下,还请陛下降旨,速速将王莽拿下。”
王莽闻言,愣了愣,问道“你们都是谁”
钱中阳无所畏惧,把名号率先报了出来。
王莽一听,正要呵斥,但随后想到另外一件事,于是不做回应。
至于另外一个大臣,他也不怕,冷冷道“我乃兵部侍郎贾奉至,莫非你还想报复我不成”
坐在龙椅上的刘欣看到这两人出来指责王莽,脸色一沉。
特别是当看到指责之人竟然还有自己的心腹贾奉至,更是暗自恼怒。暗骂贾奉至愚蠢,竟然在这个关头找王莽麻烦。
在他看来,其他什么事都可以暂时放一放,先让王莽出兵才是正经事。
可惜的是,刘欣压根不知道贾奉至的想法,不知道贾奉至并非自己人,而是和冯异、姬家一伙的。
王莽一听贾奉至名号,顿时大笑起来。
这个人,他听寒菲儿说过一二,和姬家有勾结。
现在他看到此人站出来发难,顿时大喜,“好你个贾奉至,你也敢与我说教”
“哼,我有何不敢”贾奉至毫无惧意。
王莽冷冷一笑,不与他言,而是对着刘欣威胁道“陛下,臣虽然愿意出兵二十万,但俗话说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因此依照臣的估计,臣在辽宁的那三十万大军,估计他们都不会听从我的调遣。毕竟在往常的时候,他们就多有不听我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