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王海和王萍迟疑了一下,不好回答。
薛凤仪思索了一下,便也开口道:“先至,海儿和萍儿自告奋勇要去督办,这是好事,正可磨砺。此案有许些难点,正好可以培养他们。至于查找真凶时辰,只要他们花了心思,认真去查点,并及时通报情况给百姓,想来百姓也不会说什么。”
说完,她又对着王莽道:“莽儿,你也跟着你堂哥堂姐去学习一下,省的天天待在这里无所是事。这种奇难案件,你以后少不得要接触。现在若是有了经验,以后你也方便许多。”
“是,母亲,孩儿必定竭力同堂哥堂姐办理此案。”
王莽猜出了薛凤仪的用意,料定她是打算让自己和王海两人借此事情,缓和一下感情,莫要弄得太过生分。
王静烟见到王莽要暂时去莱山城办案,心里有些不乐,不想这个时候和王莽分开,于是开口道:“母亲,我也要和相公一起去。”
“你?你不行。”薛凤仪摇头道。
王升见得机会来了,王静烟将独身一人留在将军府,王莽和王海等人皆要离去,心里暗喜,立马出言道:“堂嫂,你此刻正值有孕,哪里还能来回奔波?此事有堂哥和海哥、萍姐亲自出马办理,断然无事。”
“这”王静烟犹犹豫豫半响,最后对着王莽道:“相公,你可要早些把案子办完回来,莫要耽搁太久。”
王莽回道:“静烟,此案我心中有数,你尽管放心便是,耽搁不了多久。”
王先至见状,下令道:“既然如此,那么此案就由你们三个联手去督办了。”
“是,父亲叔叔。”王海三人齐声道。
王先至又道:“海儿,萍儿,办理此案之时,可由莽儿为主,你们两个为辅,协助他办理,不得有误。若有疑难,可及时前来汇报。”
“是,父亲!”
王海和王萍知道王先至此法用意,心里虽然微微有些不快,但也没有多说什么,爽快应承了下来。
本章完
第135章 意见分歧,亲人离心(5)()
王莽和王海、王萍三人接了案子,随张高一同来到了莱山城。
城主郑中伦听闻王先至的儿子女儿一同到来,大吃一惊,急忙提身相见。
众人见过面,当他得知此事乃是以王莽为主导之后,心里颇有微词。
他对于王莽从六郡抽调钱粮送往辽宁,一直心有不满,同时也十分反对王莽割地议和之举。
当下他带着不冷不热的口气道:“王莽少爷,不知您是要先歇息一下还是先审理案子?”
王莽回道:“案子审理之事稍后再说,你且让人去城中张贴榜文。就说找到人头者,可得赏银一千,并赐婚叶氏。而后一二日,你们自行看着办,我不过问。我既然来到此城,自要先看看此城之民风。”
郑中伦闻言,不解道:“王莽少爷,您这有何深意?难不成杀人凶手还能拿着头颅前来领赏?”
王莽反问道:“你何以见得人头就在杀人凶手哪里?难道就不会被他丢了,然后被别人捡到。”
“这。。。”
郑中伦极为不屑,心里骂娘,认为这种机率几乎不存在。
他碍于王莽的身份,不好反驳,对着王海问道:“王海少爷,您看这事?”
“你可全照我堂弟吩咐行事,毕竟他才是主事人。”王海毫不犹豫道。
“是,少爷!”郑中伦领了吩咐,先行下去布置。
王莽也懒得在此久留,朝外就走。
王海和王萍见状,一阵狐疑,暗暗寻思道:“堂弟在茺州之所作所为,表明他并非愚钝之辈,现他怎的不过问案子,自己跑去玩乐?”
王莽此行出去,在他们看来,定然是出去游玩,观看莱山城之景色。
两人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而后王海笑道:“看来堂弟并非如传言那般厉害,他也只不过是被大娘宠着的一个普通纨绔罢了。”
“呵呵,他没能力岂不是更好?此案由他为主,若是他拿不出个成就出来,大娘也就不好再说分割六郡之话了。大哥,此事乃是我们一个机会,我们定要把案子办理妥当。”王萍回道。
“这是自然,既然他无心此案,那就随他去便是。”王海冷笑两声,和王萍一同审阅起了卷宗。
且说王莽出了城主府后,一路朝着富贾李鳌家方向走去。
自当他听明白了这个案子的来龙去脉经过后,竟然破天荒头一遭有种啼笑皆非般的感觉。
同时,在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猜测。大致认为富贾李鳌并非叶氏所杀,但叶氏应该早就知道李鳌被杀之事。
他有这个猜测,并非他有什么过人之能,也并非是他瞎猜。而是有一定的根据,有一定的经验。
这个经验来自他的前世。
前世的他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没办过什么案子,但他听得多。
不巧,他在前世就听过这么一个类似的案件,甚至还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呵呵,写书的人也不见得是瞎掰嘛。这不,似乎一个鲜活的例子就出现了。”
王莽边走边自语道:“莫非蒲松龄老先生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能?其他案子不写,偏偏写了个“折狱”。眼下这个案子不就是翻版折狱么?莫非蒲松龄老先生知道我会办理这个案子,所以提前给我写了结果出来?”
王莽虽然根据蒲松龄写的“折狱”一案,心中有了一个大致猜测。但是,具体是不是这么回事,他还是没底。这次出来,正是前去摸摸底。
一路无事,当来到离李鳌家只有三四里路程之时,他停下了脚步,进了一个小酒馆。
他一进去,酒馆老板娘就迎了上来。
王莽瞧了瞧,没看到老板,有些诧异,暗道:“世上竟真有如此奇事?”遂坐了下来,点了几个小菜,一壶小酒,吃喝了起来。
约莫过得二十分钟,店里的客人也渐渐散去许多,王莽就对着空闲下来的老板娘问道:“这店莫非是你一个人主事?”
老板娘宋氏回道:“公子,这店就我一个人。”
听到确定,王莽又问道:“听说前几天离这里不远处发生了命案,此事可为真?”
宋式答道:“看公子面生,听口音也不像本地人,公子是外地来的吧?最近这里的确发生了一件人命案。前边数里处,有一个富贾被人杀害。此事官家还没有定论呢。”
“哦?还真有这事?”王莽奇道:“不知老板娘可否和我说说这事?”
“有何不可?”老板娘也没多想,就把李鳌的事情说了一遍。
王莽旁敲侧击,已经得知,李鳌的妻子叶氏因为姿色美貌,惹得许多人窥视其美色。并且她本人也和一个饱读诗书的才俊有些往来,两人勾勾搭搭,有些不正当之关系。
探听了一些事情后,王莽心中已然有数,付了钱,结了帐,起身就走。
出了酒馆,他依照老板娘宋氏所言,朝着前边村里几个单身汉家摸了过去。
约莫到了晚上,王莽趁着夜黑,贴在窗边,细细打量屋内情况。
他根据蒲松龄先生写的“折案”得知,杀害李鳌的凶手,正乃是窥视叶氏美色当中的一个单身汉。
现在他料定,若是此事为真,那么杀人凶手必定会有所异动。自己藏在暗处,肯定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一晚下来,村中七八个单身汉家,他已经排除了六个,还剩两个没有排除。至此,他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这两家身上。
到了第二日,王莽依旧没有回到城主府,而是继续转悠着。
一晃,又是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城主张贴的榜文,也传递到了这里,引起了此地百姓一阵不小的骚动。
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开始寻找头颅,要领赏钱。
王莽让人张贴的这张榜文,赏银足足有一千,并且还可娶得叶氏。这等天大好处,有几个百姓不想得到?
王莽看着这个动静,心里大喜。
当来到李鳌家附近后,他便藏身暗处,远远打量。
约莫过了两个多时辰,有一个斯斯文文,相貌英俊,年龄约莫二八的书生来到此处,进了房间。
本章完
第136章 意见分歧,亲人离心(6)()
“想来此獠就是美妇叶氏之姘头了!”
王莽笑了笑,暗自靠近屋子,附耳贴在窗边,细听里面的情况。
听了一阵子两人私话,王莽撇了撇嘴,复又离开了此地。
原来那书生和美妇叶氏说了一阵子话语后,叶氏耐不住寂寞,就和书生耳鬓厮磨苟合了起来。。。
等到王莽回到城主府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
王海看了整整两天案子卷宗,眉头不展,甚是为难。
现在他看到王莽回来,心里没由来窝着一团毒火。
心想自己在这里不吃不喝埋头查阅卷宗,整理案件脉络,而王莽却吃喝玩乐彻夜不归。心里十分憋屈,脸色寒霜密布,只是不好发作出来。
“堂弟,你怎的现在才回来?可叫我好生担心。现今城中颇有不平,你不可太过轻心了。”
王莽回道:“多谢堂哥提醒,我自有分寸。”
“分寸?哼!”
王海冷哼一声,“堂弟,你昨日都去哪里游玩了?案子之事,不知你有何见解?”
“还没什么眉目!”王莽摇头道:“这案子还得要堂哥你费心才好,我哪里还能搞明白这个事?”
王海听到王莽给自己抬高帽,心里稍微畅快了一些,淡笑道:“堂弟你也莫要妄自菲薄,谁都是从一无所知开始的。明个儿我们去走访一下,问问情况如何。”
“是,堂哥!”王莽点头称是,转身朝着偏房歇息。
到了第三天,王海和王萍一大早就来到王莽房间,让王莽随自己一同前去走访民众。
王莽听得言语,欣然前往。
当三人刚刚出了城主府大门,忽然远处走来一个大汉,并手里提着一个包裹。
城主府士卒拦了上去,喝问道:“你是何人,胆敢擅闯城主府?”
大汉回道:“小的乃是西城青木村人,名叫袁奎,今早起来砍柴之时,在山上见到一颗人头。我发现这颗人头正是那被杀李鳌的。小的不敢耽搁,特地急忙将人头送上。”
“哦?李鳌的人头?”
士卒大惊,“你且稍待片刻,待我前去禀告城主大人!”
王海和王萍忽见这个情况,大吃一惊,有些哑然。倒是王莽,他面无表情,似乎早已猜到会有这么一个事情。
霎时间,王海也就没有了出去走访民众的心思,复又一起进了城主府大门,审理案件。
不一会儿,王莽坐在审判主位,王海王萍两人坐在副位,城主以及一些文人幕僚旁听,摆出一副三堂会审架势。
大汉来到堂内,将人头放在一旁,跪地道:“启禀青天大老爷,这颗人头乃是小的今早在山里捡到,现将人头呈现,助老爷早破李鳌被杀一案。”
众人听得言语,纷纷惊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王海正要询问一二,王莽猛地一拍手中的堂木,朗朗说道:“诸位且肃静,肃静。”
“袁奎,你找到李鳌头颅,乃是大功一件。前日我让城主颁布榜文,说是谁若找到人头,我便赏他白银一千。现在你既然找到人头,此赏银合该你所得。”
“来人啊,将赏银交给袁奎!”
袁奎回道:“启禀大人,小的能找到人头,纯属侥幸,小的不敢贪功。赏银之事,还请大人收回成命,小的只求大人一件事。”
“哦?”
王莽问道:“你不要赏银?那你要什么?你且说来听听,若是合理,我便替你做主。”
袁奎答道:“回大人,小的因家境贫寒之故,致年过三七还未曾娶妻。老爷当日颁下过榜文,说是只要找到人头,便能娶叶氏为妻。小的恳请老爷做主,将叶氏许配与我。”
“原来是这事啊?”王莽点头道:“此事有何疑难?袁奎,现叶氏刚失丈夫不久,不宜即刻外嫁。等一年小孝之期满后,你可娶叶氏为妻。至于银两,也该合你所得。要不然,我岂能服众?”
“多谢大人成全,多谢大人成全!”袁奎高呼道。
“退堂。。。”王莽呼道。
“这。。。”
王海着急了,连忙说道:“且等等,且等等,我还有话要说。”
王莽摇头道:“堂哥,有话可稍后再说。袁奎乃是农家之人,耕种之事为大。现天色正好,你不可耽搁了他耕种之事。”
“但是。。。”
“没什么好但是的。”王莽脸色冷了下来,“我们来时,叔叔有言在先,此事由我为主,可全权处理,你不可多言。还有,先前颁布榜文悬赏人头,也是我之主意。现在人头找到,与你无关,你可退下。”
王海气的脸色通红,还要说话,但是却被王萍拉着。
袁奎领了赏钱,感恩戴德复又说了几句,然后也就出了大堂。
待他走后,王莽眯起了双眼,喃喃自语道:“前晚我暗查了六个可疑单身之人,唯独剩下两个还未来得及去查探。这剩余两人当中,正有一人就是此袁奎。。。”
自言自语了一阵子,王莽对着城主道:“两个时辰过后,你可命人再去张贴榜文,就说杀人凶手已经被抓获,现正关押大牢当中。明日便开堂审理,请诸位父老乡亲派代表前来旁听。”
“凶手已经被抓获?”城主问道:“王少爷,您此话是何意?凶手我们哪里抓到了?”
“我说已经抓到,那就抓到了,你不可多言,只管按我说的去做。”王莽喝道。
“堂弟,你不可如此胡来!”
王海忍不住了,厉声喝道:“先不说凶手之事,且说那袁奎送来人头,此事我们也该询问清楚缘由经过等等。岂能这般问都不问,就让他领了赏钱走人?还有,说不定我们还能凭此找到杀人凶器。”
“是啊,堂弟,这事你可莽撞了。”王萍也有些脸色不善,“在来之时,我父亲虽说让我和大哥以你为主。但是,若行事之时遇到分歧,我依旧可以请示父亲公断。想来你也不想因为此事再去惊动我父亲,所以。。。”
王莽见她搬出了王先至,沉思一下,对着城主等人道:“你们且先下去,只管依照我说的去做,不得有任何怠慢,否则依法处置。”
城主和几位幕僚无法,只得领了命令,起身离开。
等到旁人走后,王莽缓缓道:“堂哥,堂姐,此案我早已心中有数,杀人者,也有眉目。至于凶器,我亦有思绪。要不然你们还真以为我前两天是去游山玩水了不成?刚刚我之所以不多问,自有用意。不知你们可有兴趣,稍后同我一起去抓捕杀人凶手?”
“什么?你已经有了眉目,知道杀人凶手是谁?”王萍惊道:“你是如何得知的?”
王莽对着神秘的语气道:“实不相瞒,在我们来之前,当我听到此案的时候,我就大概知道谁是凶手,又为了何事杀人。”
“这不可能,你来都没来过此地,安能得知谁是凶手。”王海否定道。
本章完
第137章 意见分歧,亲人离心(7)()
“怎么不可能?”
王莽回道:“举头三尺有神明,一切事情有定数。我在听到这件案子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了此事,还在梦里来到了此城。
本来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梦,但隔天我就听到张高前来汇报案子。因此我就立马断定,那肯定不是一个普通的梦,而是神仙给我的一个指示。要不然,在当时离开将军府的时候,我岂会和静烟说去去便来,耽搁不了多久?”
“噗。。。”
王海和王萍两人闻言,直接目瞪口呆,喃喃道:“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王莽说道:“要是不可能,那么一开始我说张贴榜文之时,你们为何会一起断定不可能有人送来人头?还说什么杀人凶手哪里会这么傻,干巴巴跑来送人头领赏钱?
还有便是,前两日我之所以一人出去,乃是根据当日梦中场景,前去印证。结果我发现,梦中场景和现实场景一模一样。因此我料定,今晚凶手在得意之下必定会显露原型。若是你们不信,到时候随我前去一验真假不就行了?”
此时此刻,王莽琢磨着用这个不存在的神秘梦境,看看能否使得这两人支持自己的决定。
他委实不想因为割让两郡之事,和他们发生冲突。因为若是那样的话,只会令得薛凤仪伤神。
王海和王萍面面相觑,不好说话!
沉默了许久,两人异口同声道:“也罢,今晚我们就陪你走一遭。若是没有抓到凶手,我们还能来得及向百姓解释,免得影响扩大不好收拾。。。。”
话分两头!
且说两天前,王莽和王海以及王萍三人离开了将军府后,王静烟独自一人也无心去逛街,更不好找薛凤仪说话。于是一个人来到房里,琢磨着针线女红之事,开始给还未出世的孩子准备童衣。
一晃,一上午过去,此刻约莫到了午膳时辰。
王静烟挠了挠有些酸痛的脖子,站起身来要朝外走去。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咚咚咚,咚咚咚,堂嫂可在?”
“咦?”
王静烟微微一愣,过后却也反应了过来,知道敲门之人是谁。
听出门外之人的声音后,她皱了皱眉,自语道:“王升他怎的这时候过来?莫非他要趁相公不在,找我麻烦?”
“不对,不对,相公虽然去了莱山城办案,但是此地也并非他地。若是他在这里找我麻烦,那岂不是自找不痛快?”
微微摇了摇头,整了一下衣衫,浅笑道:“在的,在的!”
说着之间,轻移脚步,来到门口,一边打开房门,一边问道:“堂弟,你怎的这时候过来?莫非有什么事么?”
话音刚落,她立马就愕然了,惊得倒退三步。
原来王升脸上有许多污垢,乃是灶灰。并且他手里还捧着一个瓷碗,里面有热气冒出。
“堂弟,你这是?”
王升尴尬道:“堂嫂,前两天是我不对,那日过后,我大哥和大姐给我开导了一番。这次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