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将散乱在地上的文书整理好,然后也一个个麻利溜了出去,不敢久留。
本章完
第114章 减灶反用,真假颠倒()
却说邳军右翼方向,子良率领的三千将士破了邳军右翼阵营后,继续深入,击杀溃散邳军士卒。
虽说子良事前得到公孙策再三叮嘱,一定不能深入追击。但是他麾下将士都杀红了眼,也都顾不得军令,一个个冲向了深处。
当子良见到邳军增援而来,急忙鸣金收兵,返回营地。
但是,他虽然及时下了鸣金令,可依旧有些迟了,被邳军围困了起来,死伤不少。
双方血战了许久后,子良见到逃跑无望,正欲领着残部和邳军决一死战。
这时,邳彤前来传令的韩风把事情和众将说了一遍。
孙阳无法,只得恶狠狠盯着子良所部兵马看了一眼,然后领着一千士卒急速奔赴左翼救援。
子良忽见围困大阵出现了一个缺口,顿时大喜。料定是公孙策另有计谋,迫使的他们分兵撤离。于是鼓起士气,领着剩余将士朝着缺口处冲杀了过去。
一番血战数个时辰下来,三千将士足足战死有一千多,顺利冲出了重围,朝着己方阵地奔逃。
邳军其余诸将也懒得追赶,只是各自整顿兵马,打扫战场,留待日后再来一决雌雄。
在邳军左翼,陈崇得到董武诸将助阵,士气大胜。凭借六百士卒,硬是和左翼守将张虎麾下的一千兵马大战的难解难分,甚至还一度冲破了左翼防线,烧毁了许多营寨。
张虎不敢让自己的左翼也遭到重创,自是奋力反击,死死抵挡。
杀了许久,当孙阳领着一千援军赶到之时,张虎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陈崇见到孙阳前来助阵,也不硬拼,同样领着剩余士卒急速逃离,终止战端。
此番公孙策和邳彤较量,至此已经落幕,各有损伤。
当子良和陈崇等人回到本部大帐之时,公孙策和王莽早已等候多时。
王莽对着众将问道:“子良将军,陈崇大人,我军伤亡如何?”
陈崇回道:“启禀王大人,我军将士战死两千有余,其中包括项眴、高铭、李胜等将军。现如今,我军剩余将士一千九百余人。”
“死伤竟然如此之大?”王莽皱眉道:“敌方势大,哪怕是我们算计在先。但兵力不足,还是导致死伤不少。可见要想以最小伤亡取得胜利,非得要有绝对优势不可。要不然双方死战一场,却是将士受苦。”
公孙策回道:“王大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若是我军不去拼杀,那我等岂能拖住邳彤,使得后续谋划成功?陈崇,敌军死伤情况,你可知道?”
陈崇回道:“敌军大概死伤三千五百余人,具体多少,委实不知。”
“这么说来,邳军还有五千多人了?”
公孙策脸色有些忧郁,沉声道:“比我预计的要差了一些,我开始还以为最少能够破敌四五千呢。看来邳军战斗力的确不可小视。在邳彤全面失策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死伤才三千五百余人,可见他们整体军士素质。”
董武等将齐声问道:“公孙先生,现在邳彤一方还是占据绝对优势,若是他们杀来,那我们何以挡之?”
“他们最近这几天需要重新布置阵地,稳固军心,自是不会杀来,你等无需忧虑。”公孙策说道。
众人说了一阵子,账外有三五个士卒,绑着一个小兵走了进来,伏地道:“启禀公孙大人,人已经带到。”
公孙策见得这些人,脸色一喜,问道:“你等办事之时,可曾惊动他人?”
士卒回道:“我等行事之时十分谨慎,并未惊动他人。并且当时我等为了安全起见,特意只抓了一个,以免抓捕太多,引起怀疑。”
“好!”
公孙策大喜过望,双目紧紧盯着那个被捆绑起来的士卒。
这个士卒并非外人,乃是当时给邳彤送文书的一个城主帐下小兵。
公孙策一早就命人埋伏在了这些小兵必经之路,为的就是要抓捕一两个询问情况。
陈崇等人不解,开口询问道:“公孙先生,你这是?”
公孙策笑而不答,对着那个俘虏小兵问道:“你隶属商丘郡哪个城池的?”
俘虏小兵惊恐万分,跪地道:“启禀大人,小的乃商丘郡宁陵城人。求大人开恩,给予小的一条生路,我愿归降大人帐下。”
“宁陵城?”
公孙策又问道:“你当时送文书给邳彤批阅之时,邳彤有何反应?你可将情况一一说来,不得有丝毫隐瞒。若我查有不实之处,定斩不赦。”
俘虏小兵闻言,便将当时邳彤发火的情况一一说了出来,并且还将他因为何事发火也大致说了出来。
公孙策仔细听了个清楚,喜上眉梢,沉声问道:“可还有别的遗漏之处?此些话语可完全属实?”
“回大人,此乃千真万确。小的纵是有一百个脑袋,也不敢欺骗大人。求大人开恩,饶我一命。”
公孙策对着士卒挥了挥手,吩咐道:“将他压下去严加看管,没有我和王大人的军令,不准任何闲杂人等靠近,违令者斩。还有,等战事了结,放其回家,无需为难。”
“是,大人!”小兵一左一右,将这个俘虏拖了下去。
等到他们走后,公孙策才对着王莽道:“王大人,看来我们的计谋成功了,这次邳彤定要葬身此地。”
“邳彤有大气运,他是不会葬身此地的。”王莽淡淡道:“公孙先生,既然我们的计划已经成功,那么我们也可安心下来。”
“董武、张根、严尤、陈寿、子良听令!”
众将向前站出一步,齐声道:“末将在!”
王莽沉声道:“邳彤这几日需要整顿军马,重布战阵,凝聚士气。而我们一方将士也死伤颇大,需要休养。因此,这几日邳彤是不会领军杀来。
到了第四日,若是我所料不差,他依旧会用缓缓渐进之法逼近,企图将我们避退至虎牢关。届时,你们可率军前往阵前,和他们叫阵。不论胜败,须得全力以赴。
若是战胜一两场,只需在阵前厮杀解决,不可追赶。若是战败,后退十里,并且后退驻军之时,命将士多起灶台。还有,不论情况如何,你们须得每日叫阵挑战一场,不可怠慢。”
“王大人,您这是何意?”严尤不解道。
王莽答道:“我让你们三日后每日领军前去邳军阵前叫阵一场,乃是为了拖延时间,顺道迷惑他的心神。在挑战之时,若是你们不全力以赴,他必定会看出名堂,从而影响大计。
至于多起灶台,这是战国孙膑之减灶计反用。当邳彤看到灶台增加,定然会联想到孙膑之减灶计。会认为我军将士因为吃了败仗,从而四面溃散败逃。然后我们为了掩盖这个情况,所以多起灶台故意迷惑他。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才能让敌人分辨不出虚实。并且,我们每日前去挑战强攻,但打了败仗后,还硬是坚守只退十里,这也能给邳彤造成一个错觉。那就是我们不甘心失败,企图利用天天挑战之法乱他军心,磨他将士精力,寻找战机突破出去。”
“原来大人是这般计较。”
严尤点头道:“末将保证完成任务。”
本章完
第115章 相谈农事,小说世界()
却说王莽定计好了后续军机大事后,全军将领各司其职,来到军中慰问受伤士卒情况,发放金银衣粮犒赏三军,稳定军心。
至于王莽,他也没有闲着。
他领着怀有身孕的王静烟奔波在百姓和将士营帐之间,同百姓打成一片。磋商交谈开春播种之事,同时把自己前世种田的经验和百姓一起分享。
两千后的那个时期,虽然天灾人祸不断,但是播种经验,已经十分丰富,懂得更加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增加粮食收成。
甚至,王莽还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见解,告知百姓,在荒野丛林当中,哪些野菜可以吃,哪些野菜不能吃。
甚至,他还利用这个空闲时间,把百姓推运粮草的木车进行了改造,演化成了现代社会农家百姓所用的独轮车。
至于簸箕、竹筐、锄头、钉耙、手犁等等农家器具,王莽也给予百姓讲解了改造方法,说明了优点和缺点所在。
在他的眼里,西汉皇朝的农业极度低下,务农生产器具也不完善,远远比不得自己那个时代。
王莽和百姓说了许多有关农业的事情,甚至,他连制造土砖的法门也和百姓说了一遍。指点百姓,如何利用泥土建造相对牢固的房舍。
百姓们听得王莽大谈农事,对农事有着浑厚的经验和了解,当下心中更是大定。
在他们看来,高高在上的王家大少都能对农事有这么深入的研究,这就表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大少绝对是个有心扶助百姓之人。
只有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他们才断然不会知道农业一方面的事情。
跟随在王莽身边的王静烟和秋桐听着王莽说这些农业之事,还说得头头是道,皆都目瞪口呆,哑然无语。
她们是万万没有想到,王莽竟然如此精通农事,这令得她们有种第一次认识王莽一般的感觉。
特别是王静烟,她联想到王莽那些稀奇古怪的疗伤方法,更是怀疑王莽是不是见过什么神仙人物,得到了神仙指点。
在回将士军帐的路上,王静烟安奈不住心中好奇,开口询问道:“相公,你是如何知道那些事情的?母亲和我说过,你从小体弱多病,基本上没有出过王家府邸,更没有下过田地,你不应该会知道这些事的啊?”
秋桐也像是看怪胎一样看着王莽,一脸疑惑,“王公子,你所知道的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得来的?我虽是女子,但也读过几本书。然而,我却没有在那些书里看到有关你说的那些农事记载。”
王莽神秘一笑,对着王静烟道:“静烟,你知道除了九州大地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国度和地方么?”
王静烟不解其意,扳着手指头数道:“有大宛国,月氏国,楼兰国,琉璃国。。。。”
王莽听着她细数这些小国,哈哈大笑道,“静烟,你所说的那些小国也算不得什么。当日我曾说过,现今九州群雄,皆是鼠目寸光之辈,不知天下之大,世界之广。此话并非我小视他们,而是我肺腑之言。
大汉九州地域相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那也只不过是沧海一栗罢了。在我们大汉九州之外,还有七大洲、八大洋。每一个洲,每一个洋,都不知道比大汉九州要广大多少倍。我们九州,正是属于那七大洲当中的亚洲,你刚刚说的那些小国,也是属于亚洲地界。
在那些几大洲域当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群,他们有的人全身乌黑,宛如烧炭。有的人全身雪白,宛如凝脂。他们的头发,像是金银一样闪闪发光,绚丽夺目。
他们的眼睛,像是滔滔海水,碧绿一片。在那些洲域海洋当中,资源无比丰盛。庞大的鲨鱼,足足有几十米长,几十万斤重。要是以后有机会,我定要带你去见识一下这些洲,这些洋。只有走遍了整个世界,看遍了整个世界,才算是没有白活一世。
还有,在夜间,挂在我们头顶上方的那个月亮,那里面其实并没有嫦娥,完全空空荡荡,一片死寂。在天上,有一颗名叫火星的恒星,和我们这个世界有些相似,据说若是改造的好,我们人类可以去那里居住。。。。”
王静烟听到这些话,瞬间一动也不动了,像是呆了。
过了许久许久,她才带着木然的神色问道:“相公,一加一等于几?”
“什么?”王莽一愣,“等于二啊,你问这个干啥?”
王静烟听到答案,微微安心不少,继续问道:“相公,我又是谁?是你什么人?”
王莽翻了翻白眼,继续回道:“你是我最最最心爱的心肝宝贝王静烟,同时也是我那个还未出世的孩子他娘。”
“呼。。。还好,还好,我相公没傻!”王静烟拍着胸膛小心翼翼道。
“噗。。。。”
王莽差点喷出一口鲜血,不满道:“静烟,莫不是你以为我刚刚那些话,都是胡言乱语不成?”
“不知道,反正总感觉有点虚。”王静烟老老实实回道。
“得得得,以后我不和你说这些了,省的你疑神疑鬼怀疑我。”王莽无语道。
王静烟分辨道:“你刚刚说,在那些地方,有的人像黑炭一般乌黑,有的人像凝脂一般雪白。头发像金银,眼睛像海水,这还是人么?你确定不是神仙或者妖怪?”
王莽火大,伸手把她的头发弄得乱七八糟,不满道:“小宝贝,这可是你不相信我啊。要是以后真有机会了,那我就一个人去那些国度,绝对不带你一起去,反正你都说我是骗你的。”
王静烟听到这个威胁话语,立马服软了,大眼汪汪道:“相公,我相信你,我绝对相信你,我要和你一起去,你不能丢下我。”
“没诚意!”王莽撅着嘴道。
“额。。。。”
王静烟愣了一下,然后踮起脚,双手搂着王莽脖子,在他唇边吧唧亲了一口,红着脸道:“这下算有诚意了么?”
“有,有,有,诚意十足。”王莽小鸡啄米似的猛点头。
“噗嗤!”
秋桐忍不住捂着嘴轻笑了起来,打趣道:“王少爷,静烟姐姐,你们还真是天生一对啊。宛如黄鹰抓住鹞子脚,两个人都扣了环,谁也离不开谁了。”
王静烟见到秋桐打趣自己,更是羞涩,将脑袋深深藏在王莽怀里,就是不肯出来见人。
又是过了许久,她才问道:“相公,你怎么会知道这个?难道你见过那些人?去过那些地方?”
“没去过,但是我见过那些人。。。”王莽回道。
秋桐听了一会儿,赞叹道:“王公子,您可知道的真多。我决定了,要是以后静烟姐姐不相信你,不愿意和你去那些地方,那我和你去。我倒要见识一下,那些长得稀里古怪的人究竟有什么特殊能耐。”
王静烟一听这话,立马警觉起来,扯着嗓子囔囔道:“谁说我不信了?谁说我不愿意去了?秋桐,你不要瞎说,根本没有那回事。我若不相信我相公,那我还能相信谁?”
“哈哈哈。。。”
王莽大笑,捏了捏她的琼鼻,十分欣慰,“静烟,等以后寻个好时机,我就告诉你那些洲域的具体事情。保管你听闻过后,定然会拼了一切都要我带你去看看呢。”
本章完
第116章 小将祭阵,惑敌其心()
连续三日无事,邳彤也重新整顿好了兵马,调整好了军心,依旧摆出了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出来。
公孙策和王莽同样调整好了将士们的防御策略,整顿好了兵马,士气高昂。
在邳军大帐,邳彤经过三日养神,整个人也神采奕奕,恢复到了最佳状态,双眼智慧之光闪烁不停。
到了第四日清晨七时许,邳彤坐镇军中大帐,满脸冷酷,在其下方,有诸多将领和谋士。
“张虎、苏安,子朔,你们三人可率军两千,前去阵前叫阵。若是他们不出阵,你们可让士卒辱骂,激其怒火,务必要使得他们出战,或是往后退去。”邳彤下令道。
“是,大人,末将定不辱使命。”三人接令道。
邳彤点头道:“苏安,三天前就因为你不听号令,才使得我军士气受到极大震荡,右翼防线溃败。此次出阵,乃是你将功补过之机会。到最后汝之头颅落不落,就看此战成不成。
张虎,你虽无大过。但是,你手握一千精兵镇守左翼防线,却抵挡不住陈崇六百残兵。迫使我调遣右翼兵马回援,从而使得右翼敌军来犯之敌逃跑甚多。此次你也务必要趁机立下功劳。否则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我军左翼之统领,绝不可是无能之辈。
子朔,你为主将,可好生判断行事,不可莽撞。要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推进,一定要将王莽逼入死角。行军出阵之时,若张虎和苏安有不听号令之举,你可杀之。”
张虎和苏安听到邳彤数落自己过失,顿时面色通红,羞愧难当,伏地道:“末将愿立军令状,此战必要成功。”
“哼!”
邳彤冷哼一声,没有继续和他们说话,而是对着其余将领下令道:“孙阳、高俅、孙凤、杨修,那王莽狡诈,当日在祁阳山,李忠就吃过一个大亏。你们可率军压住阵脚。
若是王莽有不要脸皮之举,你等可全军杀出。活捉王莽,斩杀公孙策。我可不愿为了逼王莽进入死角,从而使得我军损失颇大。”
“末将遵命!”孙阳、高俅等将齐声道。
“如此甚好,尔等现在可自去安排。”
众将领了军令,依次出了大帐,各自前去布置。
当下,苏安、张虎、子朔点了两千将士,出了营寨。急速行军一个余时辰,来到了王莽大军阵前。
苏安持着混元锤,驭马来到阵前空地,对着王莽大军营寨破骂道:“无耻王莽,卑鄙公孙策,尔等还不速速出来领死?”
在军帐当中,王莽和公孙策正吃过早饭,要传令众将进兵挑战。现在忽闻邳军率先前来挑战,顿时哑然失笑起来。
“呵呵,那邳彤好生性急。这才几时?就令人前来阵前叫骂。”王莽淡笑道。
公孙策道:“这正可谓是气数已尽,心智便乱,然后就要自寻死路了。既然他们现在来到阵前挑战,那倒也省的我们率军前往,这样倒也省了许些力气。”
王莽点头,对着众将道:“董武、严尤、陈寿,你三人点兵一千,可按计划行事,不可乱来。”
“是,大人!”三人抱拳领命,先行出了大帐。
随后,王莽又对着陈崇等人道:“你等可做好缓缓后退准备,待到撤离之时,营寨可要收拾干净一些。尽量做出不是慌乱撤离,而是井然有序撤离。只要我们将动作做的越真,数日下来,那邳彤也就越相信我们是在硬撑,难以长久。”
陈崇等人点头,心中有数。
随后,王莽又和公孙策商议了许些细节安排,谋定全盘。
却说严尤、董武、陈寿三人点齐了军马,出了营寨,来到阵前后。当看到苏安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