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莽传记-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人云大难来临之时必有异象降临,现在众多百姓不知为何竟然都在心里产生了不妙的感觉,于是这些百姓们议论纷纷着,皆都开始提前做好灾难来临的准备。

    他们觉得这种不妙的感觉肯定不会无缘无故产生,暗自猜想着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百姓有这种恐慌,那些上位者心里十分清楚。不过那些上位者把百姓心中的这种恐慌全都归结成了王莽和姬家的纷争,理所当然的认为王莽和姬家的争斗将会彻底改变九州现有格局,会影响全天下百姓。

    在双方大决战要来临的前夕,这些上位者认为百姓会有压抑感、恐慌感很正常,并未怀疑其他事情,也懒得去干涉。

    百姓是死是活他们管不着,一来是不想管,二来是没有精力管。因为他们也需要以极大精力去应付大决战之后的事情,不想自己的上位者身份以后会被某一方给剥夺。

    百姓在他们眼中是下位者,他们在王莽、姬家等等大世家、大权豪眼里同样是下位者。可以说目前完全没有恐慌感的只有姬家以及和姬家有密切关系的存在。

    他们是稳如泰山,胸有成竹。

    …

    甘肃陇南郡主城,王莽领着上官凝萱、王静烟、天玄子等人顺利抵达此地。

    王莽刚落脚这里,镇守在这里的总兵苏淳和城主杨弘便第一时间前来拜见。

    这两人先前一直提心吊胆着,忧虑万分。

    他们的这个忧虑有姬家的原因,也有王莽的原因。

    姬家的自然不用说,七十万大军即将压城,气焰滔天,他们没有一丝把握可以抵挡,即将要战死的情绪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至于王莽给他们带来的忧虑却是因为王莽不肯发兵援助不说,现在王莽本人还亲自来到了这里。这一下子就使得他们更加郁闷,更加惶恐,生怕王莽战死在这里。

    因此当他们得知王莽来到了自己的领地后急忙前来相见,想要力劝王莽速速离去,力劝王莽速速下令调集大军前来援助。

    他们料定只要王莽即刻下令,那么待在离陇南郡不远处的天水关霍荣盛肯定会立刻率领麾下十五六万兵马前来勤王相助。

    他们琢磨着有此十五六万兵马相助,然后再加上陇南郡本土一二万兵马,不说能够彻底击退姬家来犯之敌,单说死守关口三五天还是没有任何问题。

    有了这个时间差,然后王莽再度继续调拨兵马前来相助,那么彻底抵挡姬家的攻势便有了很大成算。

    陇南郡城主杨宏和总兵苏淳心里是这么打算的,同时他们也觉得目前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

    在城主府,王莽还没来得急去关口视察就被城主等人拉到了这里。

    城主杨宏道:“启禀王大人,属下已经探明,目前姬家大军离我们这里已经不足百里。至于从荆州领兵而来的李忠以及从翼州领兵而来的邳彤,他们离我们这里也不是太远,约莫只有两百里。一旦等他们三路大军齐聚,我们陇南郡恐怕将要在战火中付之一炬。

    目前霍荣盛大人安排在陇南郡的防务兵力只有一二万,如此之少的兵马根本挡不住姬家七十万大军。属下还请王大人速速下令,请其余各路关口诸将前来驰援。”

    总兵苏淳也急忙说道:“王大人,姬家兵力雄厚,战力滔天,万万不可小视。我军士气虽然凝聚,但在战力上却差了姬家大军许多。更兼之前段时间天灾降临,我们城池破损严重,防御力量已达最低点。因此我们无论如何也难以坚守几个时辰。

    属下恳请大人急速修书霍荣盛大人,请霍荣盛大人率领大军前来救急。否则耽搁片刻,只怕霍荣盛大人完全来不及驰援了。”

    “哈哈哈哈。。。。。”

    王莽哈哈大笑道:“两位大人何必忧虑?我都亲自来了,哪里还会有什么不可抵挡一说?说句不好听的,我比你们还想长命百岁永享富贵呢。

    既然我有这种想法,那我肯定不会傻乎乎的来送死。哪怕是我真的不想活了,我也不会找姬家的人去送死。想来两位也都知道姬家和我之间的恩怨,我若是被他们抓捕了,恐怕我将要承受世上最为残酷的刑法吧?

    这次我来这里,完全是为了击溃姬家大军而来。这姬家素来残暴不仁,毫无忠义,不把天下群雄放在眼里,不把百姓死活放在眼里,不把律法良知放在眼里。如此残暴之家族,我必要灭之。”

    “大人既然有如此之雄心,那么敢问大人您究竟有何妙计可以退敌?”总部苏淳道:“属下并未发现暗中有什么大军前来驰援。既然没有大军驰援,那我们还如何可以打败姬家?”

    “妙计?”王莽高深莫测道:“实不相瞒,我的确是有妙计,并且这个妙计我已经筹备了快有三年了。你们想想,我在三年前就推测到了现在的局面,并且做好了相对应的应对法门,你们说我还有失败之理吗?

    这次姬家倾巢出动乃是在演示他们最后的辉煌,辉煌过后他们将要泯为众人,不复先前无上荣光。说通俗点他们的这个情况就如同一个将死之人的回光返照罢了。既然是将死之人,那我还何须忧虑?”

    “您早就有了妙计?”总兵苏淳听到这话后心理稍微的安心了一点点,然后继续追问道:“不知大人您的妙计是什么?为何属下没能看出一点点玄妙?”

第七百零二十七章、天灾降临,九州震荡(二十九)() 
“天机不可泄露,一旦泄露,万劫不复。”

    王莽继续高深莫测道:“你们两个就不要问了,反正你们只需要知道,这次姬家必败,我们必胜就行了。”

    “这。。。。”

    陇南郡城主杨宏和总兵苏淳两人听到王莽这话,对视一眼过后随即面面相觑。

    城主杨宏快速在脑海中思虑了一阵子,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妥,依旧追问道:“王大人,不是属下不相信大人,只是属下实在是看不到一丝胜算机会。

    况且大人您此刻就在这里,万一要是发生点什么意外,那岂不是天大祸事?还请大人您稍微透露一点点,您究竟打算如何退敌,又有何计划?否则属下实在是心中不安啊。”

    王莽摇头道:“再过五六个时辰你们就知道我的计划了,现在问了也没什么意义。”

    “可是,可是再过五六个时辰,那姬家兵马就要打过来了。”杨宏急道:“属下料定姬家兵马来到关口后他们必定不会歇息,而是要趁势一举拿下我们陇南郡,之后继续北上,吞并整个甘肃。”

    “没什么好可是的。”王莽郑重道:“现在离姬家本部兵马到来还有五六个时辰,离李忠、邳彤大军到来还有一天左右功夫。

    依照我对姬家的了解,姬家族长率领他们姬家本部兵马来到我们陇南郡关口后必定不会即刻攻城,而是要等另外两路大军齐聚才会攻城。

    姬道天虽然厉害,但他身份不一样,他不敢在我手中吃亏,也吃不起亏,因此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先行攻打我们的。你们趁着这个空隙时间可去办理自己的事情,莫要因为我的到来而影响你们的政事。

    我在来的一路上看到有许多受灾百姓还没有个安身之所,这事可不行,你们要尽快把这事办理妥当。还有,虽说余震已经过去数天,但我估计还会有强烈的余震到来,这事你们也要上心,不能因为天灾过去后就降低防备。”

    杨宏、苏淳两人无法,只得听命而退。

    待到两人走后,天玄子问道:“姬道天就快来了,你真的有百分百把握可以击败他?要是这事稍微有个偏差,你将必死无疑啊。哪怕是我,也没有一丁点把握可以带着你从万军当中逃离。”

    “把握我肯定是有的。”王莽笑道:“最近我一直在考虑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联系。前辈您是知道我并非这个时代的人,而是未来时代的人。根据我那个时代的历史记载,我只会死在那位紫极帝薇明君手里,不会死在别人手里。

    历史既然是这样,那我岂会有灾?否则如何对应历史?要是明天我死在了姬道天的手里,那历史岂不是要崩塌了?

    历史若是崩塌,这个天下还会存在吗?这个世界还会存在吗?我料定明日必定会有一个巨大的因果降临,这个因果将是助我击退姬家兵马的最大神兵利器。同时我先前一直担忧的事也会从明天正式上演。

    当然,虽然有这个因果在,但我料定姬道天应该不会死在这个因果下。因此我打算明日先和姬道天谈一谈,省的他败了这次以后再来找我麻烦。因为我有天运加持庇佑,但我妻女却没有。倘若姬道天败了之后存心报复,那我亲朋好友岂不是都要死在他手?要不是我担忧这个,我才不来这里呢。”

    “原来你是有恃无恐啊。”天玄子哈哈笑道:“的确,你是未来的人,倘若现在和未来不一样,那历史就不存在。历史若是不存在,这个世界或许也将会崩塌。难怪,难怪你信心这么足。我虽然不知道你说的那个因果究竟是什么,但我估计你心中已经有了数吧。”

    王莽道:“我的确心中有数,这个因果可以摧毁姬家大部分兵马,但无法绝杀姬家所有高手,我需要在因果降临之前用言语折服姬道天,让他败了之后不再插手红尘俗事。”

    “你想在言语上折服姬道天?这恐怕很难吧?最少我是做不到。”天玄子问道:“你打算和他说些什么?他无论是武学上还是道法上都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心神坚如磐石,几乎无可动摇。我很好奇你会用什么方法和他对话。”

    “这个先容我卖个关子。”王莽道:“倘若他武学和道法都没有达到登峰造极之境,我或许还没有办法撼动他的心神。但现在正因为他达到了这个境界,所以我才有一些把握。这也正是因果循环之理。

    当然,明日我要和姬道天说的话或许对前辈您也有些参考,因此我希望明日前辈能够随我一起和姬道天聊聊。”

    “这没问题,反正我这次来甘肃也是为了你的事而来的。若是能够顺利摆平眼下困局,我自然乐意相助。”

    “多谢前辈!现在时间还早,前辈可在这里歇息养道一阵,等到了明日清晨我再来请前辈。”王莽拱手拜了一拜,然后对着王静烟、上官凝萱道:“你们两个陪我出去走走,视察一下这边的灾情吧。

    想来这个陇南郡的百姓和将士现在都十分恐慌,这时候我若是出现在他们面前,给他们鼓气,给他们希望,他们必定会重新拾起信心、焕发光彩,浴火重生。这样一来也有利于我们更好治理天下。同时我也能搞清楚这个城主和总兵对于赈灾之事到底有没有疏忽大意。”

    王静烟问道:“那月芷、囚牛、史秀英他们呢?他们可要随我们一起去。”

    “他们?他们现在愿干嘛就干嘛去,不用去管他们。”

    王莽道:“这次我把史秀英、月芷一起带来,我这也纯粹是想一次性把问题解决完毕。等到了明日,他们也要随我一起去和姬家族长谈谈。谈过这一回,想必所有的恩恩怨怨都该有个了结了。只是公孙策和李忠之事,倒要留到以后来解决了,甚至说不定我还解决不了,只能让他们两个自己来解决。”

    “为何公孙策的事要留到以后?明日一起解决不是更好吗?明日你既然打算和姬道天谈,那多个李忠又有何妨?”上官凝萱问道。

第七百零二十八章、天灾降临,九州震荡(三十)() 
“明日不该我和李忠相会,所以我明日不会和他商谈。况且我和姬家族长的对话也不应该让其他一些外人旁听,特别是不能让李忠、邳彤这样的人旁听。”王莽道。

    “你如何确定明日姬家族长一定会和你谈呢?”上官凝萱又问道:“以他现在展露出来的实力,似乎他已经完全胜券在握,如此说来他又何必和你相谈?

    你在他眼中可以说已经是一个死人了,这要是换做我,我肯定不愿意和你多说废话,只会直接下令攻城,将你生擒活捉。”

    王莽答道:“这个问题很简单,也不外乎尊严二字。好了,这些问题你就不要多问了,到了明日你自会知晓。过了这一回,咱们也就再也没有其他太多外事好忧虑的了。”

    这次王莽来陇南郡并未向外界隐瞒行程,因此当他抵达陇南郡的时候,几乎陇南郡许多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王莽来了。

    甚至哪怕是那些普通百姓,他们也都知道王莽来了,只是不知王莽具体在哪。

    现在王莽要视察陇南郡,安抚民心和士气,因此他此行更是高调。几乎就差点在额头上贴王莽两个字,生怕别人不认识自己。

    他从主城出发,一路向东,见到穿着朴素的百姓就上去嘘寒问暖,自报家门,称兄道弟,语气十分诚恳,听得让人心中无比舒坦,倍有面子。

    百姓们想着,高高在上的甘肃之主王莽都亲自来握着自己的手喊兄弟,问自己吃住如何,关怀自己的生活问题。这事即便是王莽存心假装做样子,但在百姓看来依旧有面子。

    因为不管王莽此举目的何在,百姓以后依旧可以向别人吹嘘王莽主动握过自己的手,喊过自己兄弟。

    这情况就好比现代,要是某个普通百姓被国家领导人、总理或者其他高官接见过,那么这个百姓必定会风光无比,被万人羡慕,甚至他的子孙后代也有吹嘘的资本。

    连那么高层的领导都见过,甚至还和那些高层称兄道弟,这是巨大福分,这是无上荣耀。

    王莽领着夫人走在大街上,亲切的和百姓们交谈,这个消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传播着。

    先前王莽虽然没有隐瞒自己的行踪,许多权贵世家都知道王莽来到了陇南郡。但是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现在王莽真真切切的出现在了街头,并且和众多百姓亲切交谈,这个事情一出现,立马就打消了许多百姓心中疑惑和顾虑。

    王莽的确来了,并且还和传说中的一样,十分关怀百姓生活,这个消息并不是假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我亲自体验过,众多百姓如此想道。

    至于那些将士,他们更是激动。因为姬家大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而王莽又并未调拨任何兵马前来驰援相助守城。这个情况在众多将士眼中也不外乎王莽已经放弃了陇南郡,似乎王莽要把陇南郡割让给姬家。

    但是现在将士们的这个念头立马烟消云散,因为王莽都亲自来了。倘若王莽放弃了陇南郡,那么等陇南郡被攻破之后,王莽岂不是也要死于非命?

    只有王莽有绝对的把握可以守住城门,王莽才会毫无顾虑的来陇南郡。

    将士们都知道王莽不会傻傻的来陇南郡送死,现在他竟然来了,那么基本上可以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最少王莽也要打算和自己同生死、共患难。

    守城将士一想到高高在上的王莽都打算要和自己同生死、共患难,他们不由得心中无比自豪,士气一下子高昂到了极点,战力猛地冲上了顶端。

    连王莽都不怕死,连王莽都带着夫人来到了战线最前端,连王莽都将生死置之度外,那我一个普通将士还担忧什么?大不了也就一死而已。众多将士如此想道。

    朴素的百姓和忠诚的将士因为王莽的出现,他们的心神迅速归一,信心满满,朝气磅礴,浴火重生,重新焕发出了无以伦比的自信和动力。

    陇南郡不会失守,姬家兵马绝对打不过来,这是陇南郡百姓和将士一致观点。

    王莽仅仅只在陇南郡街道上走了不到四个时辰,他就几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稳住了民心和士气。

    他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完成任务,这全是因为他的威望在百姓心中实在是太高了。百姓对他敬若神明,认为他拥有无所不能的伟力。

    这要是换作其他人,绝对无法这么快就能稳住动荡的民心和军心。

    处在战乱当中的百姓需要一个信仰,需要一个支柱,需要一个信念。对于这点,历经过大逃荒年代的王莽知之甚深。

    因为他本人在后世也有过这种心理,在他逃荒的那个时候,他也曾期望着某个国家领导人出来接见自己,期望那些领导人出来解决问题。他想把自己的意见和希望说给那些领导人听,想那些领导人解决自己的问题,满足自己不用挨饿的愿望。

    只有真正经历过困难和绝望的人才会更加体会人间疾苦和酸甜苦辣,纸上谈兵的人终究无法获得实用。

    又是一两个时辰过去,王莽来到了东门街道尽头。

    来到这里,王莽看到了一个约莫四十来岁的百姓正杵着拐杖在颤颤巍巍的行走着,在这个百姓的眼中,王莽看不到任何希望和活力,他只看到无尽悲哀和死意。

    “此人心中必有大怨!”王莽暗暗念道。

    他想到这里,加快脚步来到这个中年百姓跟前,想要询问令这个百姓产生绝望的缘由所在。

    “这位大哥,我是王莽,敢问大哥您既然有伤在身,那您为何不在家休养呢?”王莽问道。

    杵着拐杖的人闻言,他愣了一下之后豁然将目光牢牢锁定在了王莽身上,眼中充满了恨意和杀机。

    随后他猛地抬起拐杖,就欲朝着王莽额头打下去。

    但当他的拐杖快要打到王莽的时候,他又停下了手。

    “哎。。。。”他轻轻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只顾自己离开。

    王莽眉头一皱,继续问道:“您既然心中对我有不满,那您为何不对我说出来。我看得出来,你对我有些怨恨,我很奇怪这点。”

第七百零二十九章、天灾降临,九州震荡(三十一)() 
中年人道:“王大人,草民对你没有怨恨。刚刚大人您问我为何不在家休养,这个问题很简单,家已经没了,我还如何在家休养?”

    “家已经没了?莫非。。。。”王莽一惊,面色有些不自然,他已经想到了缘由所在,料定这个百姓的家以及家人都被前段时间的那场大地震付之一炬了。

    “还请大哥节哀顺变,天灾并非人祸,人力不能强求。若是大哥您自暴自弃,这岂不是令得已经逝去的亲人更加难以安息瞑目?”

    中年人面无表情道:“话虽如此,但我女儿本来不应该会死的,可都是因为大人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