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莽传记-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他在杀了蛮王后也懒得浪费过多精力去主政。他知道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哪怕是做的真的比王莽好,但在百姓心中,王莽依旧是无可超越的第一。因为王莽是先来者,是先得到民心的人,后来者基本上超越不了,更别说中间还有蛮王暴政了一段时间。

    天风剑主在心里暗骂了姬家几声后,他又对着姬远承问道:“姬云、姬玄、姬炎、邳彤、李忠他们那些人呢?他们去不去甘肃?”

    姬远承摇头道:“他们那边的情况我并不了解,但我下山之前族长曾说过,他也下了令让那两个地方的兵马速速一起发兵攻打甘肃。想来只要我族长的指令到了,他们应该都会去。如此三路夹击,王莽哪里还能够翻身?”

    “三路夹击?难道姬族长不打算要荆州和翼州了吗?”

    天风剑主继续问道:“李忠、邳彤那边若是出兵,那么荆州霍家和翼州卫家必定会趁势反扑,这样一来,你们先前所作出的所有努力岂不是要白费?难不成你们还以为仅凭少部分留守人马就能挡得住霍卫两家的疯狂反扑,亦或者说调动少量人马就能拿下甘肃?

    甘肃那边虽然天灾不断,但是王莽此人也不可小视。若是兵力少了,我们过去也只不过是给他送菜罢了,根本奈何不了他。”

    “这我就不清楚了。”姬远承摇头道:“我族长或许另有安排也说不定。还有,王莽的价值似乎比霍家和卫家加起来都要大。

    若是能够先行灭了王莽,之后再收拾霍卫两家估计也不是什么难事,顶多费些功夫罢了。然而若是不灭了王莽,日后还真不好拿下他。现在甘肃发生浩大天灾,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第七百零六章、天灾降临,九州震荡(八)() 
“唯一的机会吗?我看并不是吧?似乎在明君没出现之前,所有的机会都是假的。圣人,圣人,这两个字可不是说着玩的,而是实实在在具备无敌神威。更别说这个圣人手中还有可以匹敌九剑的封天剑,封天剑背后更有盖世高人天玄子。”

    风剑之主打心底里就不看好姬家,认为单凭姬家一家之力根本奈何不了王莽。

    先前王莽弄出刀枪不入的盔甲,致使冯异统领的十余万大军惨败霍荣盛之手后,天风剑主就万分顾忌王莽,吃不准王莽还有什么底牌,他总觉得王莽肯定有压箱底的手段。

    再加上王莽在两三年前就料定了现在的这个天灾,并做好了一系列的应对天灾措施,王莽如此料事如神手段,更是令得天风剑主恐惧。

    他深深认为只有紫极帝薇明君汇聚二十八星宿,然后加上九剑之神威,如此方可和王莽匹敌。若是少了紫极帝薇明君,那么谁也打不赢王莽,最少无法拿下甘肃半寸土地,顶多只能困住王莽,默认王莽统领的甘肃独立在外。

    当然,这些看低姬家的话天风剑主自然不会直着说出来,他只是在心里不断的盘算着。

    姬远承看到天风剑主不言不语,他以为天风剑主在谋划克敌之道,思虑斩杀王莽之法。

    当下足足沉默了有将近半个时辰,风剑之主才开口说道:“甘肃忽然有巨大天灾降临,此刻我们领兵前去攻打,三路夹击,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有望可以一举将王莽斩杀。

    只是很不凑巧,月余前我修炼一门天阳山不传秘法之时,不慎练岔了路子,致使经脉受损颇重,无法妄动真气。因此领兵攻打甘肃之事我是不行了。你回去告诉姬族长,就说我辽宁剩余的两三万人马他可以全部调走,至于我,我就不去凑合了,免得拖后腿。”

    “什么?您不去?”

    姬远承等了大半个时辰,没想到等来了这么一个结果,这令的他十分意外。

    先前王莽抓了天风剑主的妻子姬蓉儿,按理说有这份恩怨在,天风剑主应该要倾尽一切力量攻打王莽,报仇雪恨。因此一开始在姬远承看来,他走辽宁这一遭根本没有什么难度,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但现在天风剑主说不去,这样的一个结果大大出了姬远承的意料之外。

    “不错,我虽然十分想亲往甘肃,解救蓉儿,斩杀王莽,报仇雪恨。无奈我身受重伤,几乎难以外出。因此攻打甘肃之事我是无能为力了。我和王莽的大仇,还望你们姬家能够借此天灾之机替我出头一二。”天风剑主肯定的道。

    姬远承皱眉道:“剑首大人,您乃九剑之首,武功独步天下,早已踏入宗师圆满之境,几乎无人可敌,您怎的会因修炼一门法门而受伤呢?”

    风剑之主叹息道:“天下玄妙大法数之不尽,我虽然在武学上有些小成就,但对于那些如汪洋般的玄妙大法来说,我涉猎的还是十分浅薄。天阳山的情况你也清楚,这个地方哪怕是最普通的秘法都十分了得,更别说我修炼的法门还是天阳山顶级不传秘法。”

    “可是,可是我并未从大人您身上感应到什么虚弱的气息啊。况且您吐字圆润,气息匀称,似乎并未受伤才对。”

    “这只是表面现象罢了。”天风剑主抬起手将面具拿了下来,露出了真容。

    姬远承定睛一看,整个人猛地大惊失色。

    原来此刻天风剑主的脸庞已经变得十分的渗人,苍老不堪,腐朽气息弥漫,似乎命不久矣。

    “我刚刚只不过是在竭力压制伤势罢了,免得影响到了我们的谈话。但现在我已经快压制不住了,所以先前你并没有感应出什么不正常的地方。

    我因为练岔了这门秘法,我的阳寿直接损失了五十年。我要想弥补回来,必须得在这里静心休养,重新修炼,只有这门秘法练成了,我才可以恢复如初,甚至还能更上一层楼。好了,这事先就说到这里,你把我的情况如实告诉姬族长就是了。”

    说完这话,风剑之主连连咳嗽,大口大口的鲜血喷出,看得人触目惊心。他用锦帛擦了嘴角残留血迹后重新把面具给戴上了,然后挥了挥手,示意姬远承可以走了。

    姬远承张了张口,想再说些什么,但当他看到地上的那些鲜血后,他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沉默了约莫半分钟,他才告了一声场面话,行了礼数,转身离开了议事厅。

    风剑之主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冷冷自语道:“拒绝姬族长一次旨意,致使我损阳寿三年,这个买卖真是亏大了。但我若不拿出一些真东西,恐怕也瞒不过这个姬远承的眼睛。”

    姬家的人大多数都精通武艺,个个非凡。就这个姬远承,他就达到了半步宗师之境,几乎和现在的土剑之主姬玄都不相上下。

    风剑之主一眼就看透了姬远承的底细,清楚的知道姬远承实力如何。他料定要想顺利瞒过姬远承的眼睛,那就必须要付出一些代价。

    因此刚刚他之所以沉默半个时辰,完全是他在用秘法加剧伤势程度。

    最开始风剑之主离开书房的时候,他虽然自己拍了自己一掌,但那一掌只不过是个开端罢了,并且他以为这次来传讯的人武功应该高不到哪里去,自己不需要损失太多。

    岂料这个传讯的人武功居然这么高,因此风剑之主不得不临时下狠心拿出血本来做掩饰,以此推辞姬家族长的旨意。

    推辞姬家族长的旨意并不是什么小事,而是天大的事情,需得小心谨慎。风剑之主即便是贵为九剑之首,他也不敢随随便便乱来。

    先前他和王萍虽然说的轻松,但那都是好面子的心理在作祟罢了,他不想在王萍面前丢了男人面子。

    在正常情况下,他还真不敢拒绝姬家族长的旨意。

    就算要拒绝,那也必须要拿出一个真正可以拒绝的理由。否则的话必定要被秋后算账,下场惨不忍睹。

    姬远承离去没多久后,先前替王萍送信的侍女走了进来,她对着风剑之主说明了信件情况。

    风剑之主听闻过后沉默了片刻,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他虽然没看信件,但他也猜到了信件的内容,估摸着应该是王萍为了孩子的事而去求援王莽。

    他一想到自己的女人不相信自己,他就有一种憋屈的感觉衍生出来。并且对于孩子的事,他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妥善解决。因为天阳山的任何决定他都违背忤逆不了。

    “从现在开始,王萍的所有行动你都不需要向我汇报,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要记住,她是你的主母,不是你监视的人。”

第七百零七章、天灾降临,九州震荡(九)() 
却说风剑之主因王萍点拨之故拒绝了姬家族长的旨意,托病不出,拒绝领兵出征后,姬家使者姬远承往姬家总部回去复命的路上走到一半之时,他忽然觉得空手而返似乎有些不太合适,怕被姬家族长责罚。于是便改道而行,没有前往姬家总部,而是去了荆州。

    他想趁着这个时间多打听一些外界的事,探听一些有用的消息。如此之后再回去也好有个说辞,不至于太过难堪。

    时隔半个月,他顺利来到了荆州李忠大军驻扎之地天门郡。

    在天门郡,李忠也因为甘肃忽然发生天灾之事召集了诸多将领磋商过多次会议。

    天雷剑主姬雷、土剑之主姬玄、柔剑之主姬霜等等九剑之主以及各大姬家族老都义正言辞要求李忠即刻收拢兵力,趁此大好机会迅速出兵攻打甘肃,斩杀王莽。

    他们都觉得此刻的王莽因天灾之故已经没有太多精力应付外界战事,这时候前去攻打,必定事半功倍。

    李忠一开始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非常想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即刻出兵攻打甘肃。

    但在那个关键时刻,他的心腹谋士孙计蒙忽然站了出来冒死谏言,说是不能现在领兵攻打甘肃,并且他还罗列了一大堆的不利出兵谏言。

    他的谏言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颇为让人信服。

    当时那个情况就好像是一位忠肝义胆的国之重臣在朝堂上头撞龙柱,以醒目的鲜血冒死向陷入到了昏庸境地的天子觐谏忠言。

    李忠本是宛城知府,对应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能力极大。

    在他麾下文臣武将颇多,其中有两个文臣谋士更是出类拔萃。一个名叫公孙策,一个名叫孙计蒙。

    公孙策在多年前因李忠血洗禹州八城之故背离李忠而去,这件事发生后,孙计蒙也心灰意冷,锁住了心门。

    他虽然没有学公孙策背主离开李忠,但他也没有再向李忠献过一策锦囊妙计,宛如一个废人,浑浑噩噩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李忠虽然才识过人,但他终究是一个人,总有思虑不到位的时候。

    李忠对于孙计蒙的心理变化知道的一清二楚,同时李忠在内心深处也微微有些自责。因此孙计蒙虽然没有再献过什么绝好计策,但李忠也没有将孙计蒙排除在外,依旧把孙计蒙当做自己的顶级心腹来对待,十分的信任。

    在那时一向不出言献策的孙计蒙忽然言辞激烈,坚决否定出兵,李忠也不禁多想了起来,认认真真的思虑着孙计蒙的说法。

    这一思虑,他竟然也觉得现在是不应该出兵甘肃,需得稳住阵脚,先把霍家给彻底灭了再说。

    他的想法一改变,原本朝着一面倒攻打甘肃的局面立马分化成了两个派系。

    姬家人马坚决要出兵,李忠和孙计蒙两人死死咬住不松口,不愿意出兵。

    就这事,众人商议了十多天天,始终没有一个准确定论,谁也难以在最后关头说服谁。

    姬家虽然势力大面子大,但李忠也不是泛泛之辈,甚至在某个程度上他比风剑之主还管用,因为他有资格直接拒绝姬家族长的旨意行事。

    姬家诸多高手深知李忠身份不一般,因此他们虽然不满李忠的态度,但他们也不敢强行逼迫,只能在出兵和不出兵这件事上与李忠进行辩解。

    而李忠虽然身份不凡,但他也不敢仗着自己身份不同就搞一言堂,不敢彻底否决姬家诸多高手的意见,因此他倒也是不厌其烦的和这些姬家高手分辨着。双方都想在言语上说服对方,没有谁敢越过红线。

    这日上午,众人再次齐聚一堂商议出兵之事。

    柔剑之主姬霜带着一脸寒意对着李忠冷冷说道:“李家主,我族长数日前就传了旨意过来,要求你统领麾下兵马攻打甘肃。这事你已经拖延了数日,现在也总该拿个定计出来吧?甘肃那边的情况再也拖延不得,要不然错失良机必将后悔莫及。”

    “此言大善!”一位姬家族老道:“李家主,现在甘肃天灾不断,王莽疲于救灾导致麾下将士精力损耗颇多,民心动荡,城池不固。如此大好良机你却不出兵,这可说不过去啊。

    难道你就愿意看到王莽顺利渡过这次灾劫吗?他若是顺利渡过了,以后你可否有百分百把握能够打败他?还有,甘肃那边的天灾现在朝着平稳态势发展。一旦天灾彻底过去,我们就算是想出兵也不行了,因为时机已经失去了。今日还请你务必要拿出一个决断,不能够再拖延。”

    这位姬家族老和姬霜心里都有缕缕火苗燃烧,十分恼怒李忠故意拖延姬家族长旨意不尊。

    在一开始姬家族长旨意没到的时候,双方虽说有争辩,但那也属于正常。但是自当姬家族长旨意到了之后,争辩的味道就慢慢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姬家派系的人都不想看到有人违背姬家族长旨意不尊,这次要不是李忠身份不一般,这些姬家高手早就把李忠给斩杀当场,治他一个不尊天道之罪了。

    姬家高手虎视眈眈,冷眼相向。

    李忠眉头紧皱,十分的为难和尴尬。

    他左瞧瞧姬家高手,右看看心腹孙计蒙,不好拿出确切决断。

    他虽然有资格直接否定姬家族长的旨意,但是姬家族长多年来对他产生的威压不是假的。因此他虽有资格拒绝,但他也不敢真个拒绝,最少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拒绝,因为他现在还没有可以彻底说服对方的言语。

    若是他能够彻底说服在场的大多数姬家高手,他才可以心安理得的否定姬家族长旨意。只有这样,姬家族长事后也不会有什么太大不满。

    孙计蒙看着这个势头不对,他再次站了出来帮腔李忠道:“诸位勿急,军机大事一向是要三商再三商才行,我想诸位也不想因为草草拿出一个决断从而引来大败吧?

    古人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王莽并非普通俗人,我们要对付他更是要慎重才行,绝对不能够出现大差错,需得把每个细节都掌控到位。若是我们再失败一次,那么我们可真就要元气大伤了。”

第七百零八章、天灾降临,九州震荡(十)() 
“元气大伤?哼,这简直就是笑话!”

    地火剑主姬炎脾气火爆,他最是听不得有人说姬家的不是。

    现在孙计蒙虽然没有直着说姬家的不是,但话里的意思却有那么个含义。

    上次冯异亲自率领十余万大军攻打甘肃,可结果到了第二日这十余万大军对上霍荣盛的时候几乎全军覆没,诸多姬家族老被抓,无数姬家高手被杀。

    这事乃是姬家的一个奇耻大辱,凡是姬家的人都十分想把这个血仇给报了,同时姬家的人也最听不得有人再说这件事。

    刚刚孙计蒙话里的意思隐隐约约说了这件姬家大败之事,姬炎一下子就被点燃了怒火,面皮通红。

    “孙计蒙,我看你定然是王莽派来的奸细,要不然你岂会三番五次阻止我等出兵甘肃大事?还有,你是什么身份,这里有你说话的地方吗?”

    姬炎冷冷喝道:“我听说你和公孙策一向交情甚好,称兄道弟,狼狈为奸。先前公孙策叛逃李家主投靠王莽,做王莽的奴才。你老实交代,公孙策是不是暗地里和你联系过?你是不是听了公孙策的蛊惑来搅乱军机大事,相助王莽渡过这次难关?”

    “你欺人太甚。”孙计蒙勃然大怒道:“姬炎,别以为你厉害我就怕了你。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堂堂正正无愧李大人。你一匹夫有何德何能敢随便插口军机大事?兵法、布阵、韬略、治理等等事情你知道个什么?

    要是你真有能耐,那你怎么还没杀了王莽?王莽不是普通凡人吗?你不是一只手可以在瞬息之间捏死千百个王莽吗?怎么从你出山到现在王莽还活蹦乱跳的?

    当年荆轲刺秦王,荆轲的武艺可比你差多了。他连比王莽还要厉害的人都敢去刺杀,无惧失败死亡,而你明明有非凡武艺在身却不敢去甘肃找王莽麻烦,由此可见你也只不过是个欺软怕硬的匹夫而已。就你这种人物,也敢与我说教?”

    孙计蒙身为文人谋士,傲骨十分的厉害,一向是不惧淫威,也不怕被人报复,颇有种天不怕地不怕愣头青的味道。

    “我否决出兵,我能够拿出多条否决出兵的意见以及出兵不宜事项。而你呢?你拿出了什么意见?就单单一个天时吗?天时算的上什么?王莽被世人称之为圣人,我们要想打败他,天时虽然重要,但地利与人和同样重要。现在我们地利人和一样都没有,我们拿什么打败他?

    还有,我们这边若是调出了大量将士去甘肃,那么这边怎么办?你能够保证霍家不反扑?我敢断定,我们大军一旦离开荆州,霍家肯定要重新把失地全部收复回去。

    我茺州儿郎来到荆州这边快有一年之久,血战连天之下才夺取了现在的地盘。若是现在把这些地盘重新拱手让给霍家,那我茺州先前战死的将士儿郎岂不是白白身死。。。。。”

    孙计蒙痛评姬炎的同时也不忘分析局势,大讲不利出兵理由。

    这两人火气上涌争吵着,其他的人脸色也都有些不好看。

    特别是李忠,他的火气更大,因为刚刚姬炎不小心说到了公孙策叛变之事。

    这件事一直是李忠的逆鳞,是李忠的耻辱。以前李忠麾下也有几个谋士议论过这事,但被李忠听到后,李忠就将这些人全部给杀了。

    现在要不是姬炎是姬家的人,李忠早就爆发了。

    公孙策叛变的事对于李忠来说就和姬炎对于姬家十余万大军被王莽打败的事一样,都是双方不可触碰的禁区。

    “姬炎,请你注意一下你的说话分寸。若是你再敢出言不逊,那就休怪我以星君旨意将你逐出此地了。”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