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莽传记-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章、天灾降临,九州震荡(二)() 
“一千一百五十万旦?”王莽道:“这还差不多,有了这些粮食,想来应该可以马马虎虎度过难关了。张将军,我再交给你一个任务,你这段时间派一些人去我们甘肃境各大城池走一遭,向那些百姓弄些观音土。这东西不要太多,有个一两百万旦就行了。”

    “观音土?这是什么东西?”张功琼问道。

    王莽解释道:“这土说白了也就是普通的泥土,只是这个泥土有些不一样。百姓家中都有灶台,灶台内侧那一层经过千锤百炼煅烧的土就叫做观音土。本来我准备让你去找另外两种超越观音土之上的泥土,只是那两种泥土不好找,时间也不够。

    当你弄到了足够数量的观音土后,你把这些观音土混到各大粮仓里面,以一比十的比例混就行了。这样一来,我们也就相当于有一千三百万旦粮食了。”

    “灶台内侧的泥土就是观音土?”张功琼吃了一惊,有些不解道:“大人,您为何要在粮食里面混入泥土?这有何深意?”

    “没什么深意,当人饿了的时候,当粮食不够的时候,在粮食里面混入泥土也能让人充饥吃饱。张将军,这事你无须多问,只管按我说的派人去做就行了。”王莽道:“两年半前,我以为那件事会在半年前来临,不料我推算错了,那事到现在还没有来临。

    不过那件事早晚会来临,只是来临的越晚也就代表着越浩大。这就相当是在酝酿,当酝酿到了极点,终究会有一个大爆发。”

    张功琼有些不想领命,因为他觉得这事压根没什么用处。

    不过王莽既然下了令,他也不好在众目睽睽之下忤逆不尊,更何况王莽只说让他派人办理,没说让他亲自办理。

    他考虑了半响,只好点头答应了下来。

    王莽又接着道:“出兵我是肯定要出兵的,大家不要急,目前还不是最合适的时候。等真正的时机来了,你们自会知道我的用意。”

    话说到这,他又对着其他几个将领道:“张峰、曹忠、孙山。。。。,一年前我曾调拨给你们十五万人马,让你们领着这些人马随时待命,不要参与任何行动,只需让他们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快速运转就行。这事现在是什么个情况,是否都按照我的布置在进行着?”

    被点了名的诸多将领齐声回道:“启禀大人,那十五万人马皆都处在待命状态中,能够在任何时候应对任何事情。哪怕是在半夜,他们都能够迅速行动起来。”

    “好,这事你们不要掉以轻心,需得继续加大力度办好这件事,要让众将士时时刻刻保持警惕状态,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和问题。”

    “大人请放心,我们保证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王莽点点头,对着陈崇问道:“陈大人,先前我让你联络甘肃境郎中之事你办的怎么样了?那些郎中可否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陈崇答道:“目前甘肃境八成以上的郎中我都联系过了,他们和众将士一样,随时处在待命状态当中。并且大人您要的草药我也在大力筹备着,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银两采购那些草药。”

    “好,这事你办的不错。郎中是用来救命的,粮食是用来保证温饱的。这两件事办理妥当了,我的心也踏实了不少。”

    说了许久后,众人正要散去,这时在前线坐镇的霍荣盛匆匆赶到。

    他面色有些焦虑,一脸凝重。一进议事厅,他就惊叫道:“王兄,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哦?发生了什么事?”王莽奇道:“你不是在天水关那边吗,怎的有空过来?莫非是姬家派了大量人马过来攻打你们?”

    霍荣盛急道:“并非是姬家来伐,乃是我前不久拿下的陇南郡五日前发生了大地震,城中百姓死伤无数,军中将士也折损颇多。就这一场地震导致我们损失极大。由于地震的缘故,整个陇南郡百姓种的庄稼都被损毁。目前那些百姓皆都人心惶惶,要求开仓赈灾。”

    “哦?陇南郡发生了地震?难道那事来了?是在我管辖的地区先发生的?”王莽郑重道:“地震发生的中心地带离我军粮仓储存位置有多远?粮食有没有受到损失?”

    霍荣盛答道:“地震中心离粮仓有两百里地,损失较小。看守粮食的将士在我来时已经连夜将粮食运往了安全之处。不过那场大地震过后余震颇多,救援工作很难开展。王兄,救灾之事如何安排?”

    王莽道:“霍兄勿急,这事全在我的意料之中。你可速速返回陇南郡,传我军令让城中剩余的将士全力赈灾,救援受伤百姓。

    还有,从粮仓调拨三十万旦粮食驰援。我料定地震过后还有天灾,这事大意不得。你传我的话,赈灾粮食发放的时候只需以一日两餐稀饭的量发放,绝对不可以多发。哪怕是百姓有怨言也不要去理会。我的底线是保证他们不会被饿死就行。”

    “陈崇,你速速传令下去,调遣一部分郎中和草药赶往陇南郡赈灾接济。我推测要不了多久,我们甘肃境其他州郡也会有天灾降临。张功琼,这段时间你务必要打起精神,不可让我军各处粮仓出现任何问题。”

    “张峰、曹忠、孙山。。。。,你们速速将麾下十五万兵马分成八分,去天水郡、平凉郡、庆阳郡驻扎待命。到了指定地点后你们不要理会陇南郡的任何事情,不要过问赈灾之事。等时候一到,我自会有令传下。”

    霍荣盛道:“王兄,三十万旦粮食恐怕不够吧?我们不是储存了足足有一千多万旦吗?此刻若是不用,更待何时?”

    王莽摇头道:“这些粮食将有大用,我不能因为陇南郡一地发生了天灾就大力调动粮食赈灾。想来再有几十天你就知道这些粮食的真正用意。

    你返回陇南郡后严厉督促各项事务,从现在起你要确保每一粒粮食都不能给有丝毫浪费。同时一定要竭尽全力营救被困人员,安抚好受灾群众家属。为了防止二次灾害,在营救的时候也要确保各项安全措施。不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第七百零一章、天灾降临,九州震荡(三)() 
霍荣盛领了王莽军令,急急忙忙转身离去。他深深知道眼下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许多百姓的性命,耽搁不得,大意不得。

    他怕耽搁太久会导致百姓产生更大损伤,因为在救灾前线,必须要有统领一切的人坐镇指挥。要是最高将领不在,下边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比如霍荣盛自己,他在没有得到王莽准确军令的前提下,他也不敢轻举妄动。本来以他的威信和军职,他完全可以随时调动粮仓粮食赈灾。只是他考虑到那些粮食王莽似乎有大安排,因此他也不好在没有明确军令的指示下乱动。

    现在他得到了王莽的准确答复,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不怕会因小失大。

    就在霍荣盛刚刚转身正要跨出议事厅大门的时候,忽然门外又有一声阵急报传来。

    “报。。。。”急报声来的十分突然,把霍荣盛都给吓了一跳。

    “启禀王大人,定西关总兵张盛有十万火急大事求见大人。”

    “让他进来。”王莽阴沉着脸应了一声,然后对着其余的诸将道:“诸位,真正的天下大变即将要到,诸位务必要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刚刚我们所商议的任何措施,你们必须要尽快完善,绝对不能迟缓拖延。特别是张功琼,你的责任重大,更是要小心。”

    众将自是点头称是,都在等待定西关总兵张盛进来汇报情况,想知道定西关发生了什么事。

    没一会儿,张盛气喘吁吁的冲了进来,他一见到王莽后就悲呼道:“启禀王大人,大事不好了。三日前夜间定西关全境忽然地动山摇,像是天崩地裂了一样,发生了浩大地震。诸多百姓和将士来不及做任何准备,导致损失惨重,伤亡甚大。

    现在整个定西关成了一片废墟,救援人员严重不足,恳请大人速速发兵驰援,调拨粮食赈灾。”

    一旁的霍荣盛奇道:“张盛,我在来时经过定西关,那时定西关不是好好的吗?”

    张盛苦笑道:“霍大人,在您刚刚踏出定西关没多久后,定西关就发生了大地震。这次地震来的毫无警兆,令人防不胜防。”

    王莽皱眉道:“张盛,地震中心地带在哪里?城主李明在组织人马进行救援吗?我军粮仓如何了?”

    张盛哭道:“地震中心地带正好就在定西关主城城主府,城主李明大人和家小以及诸多侍卫在地震中身亡,城主府也彻底化为乌有。要不是末将当晚有事离开了主城,恐怕末将也已经身死。

    城主府覆灭后,余震连续震荡不休。在而后的数个时辰里,更加浩大的地震又从其他城池爆发,蔓延定西关全境。

    我军粮仓同样受到波及,当时大地震爆发的地点离粮仓位置十分接近。但好在守护粮仓的将士夜间也有人值守,又处平原地带,因此在地震发生后,这些将士便紧急将一部分粮食运往了他处。

    根据统计,这次存放在定西关的一百余万旦粮食约莫有一半粮食被地震淹没,守粮将士没能全部将粮食运走。还有,由于定西关大规模地震爆发,那些水库纷纷决堤,洪水直流而下,淹没了无数庄稼和人员。

    眼下定西关的情形不容乐观,既有地震灾害,又有洪水灾害。。。。。,恳请大人速速决断,调拨人手和粮食驰援。”

    王莽道:“天灾无情,这事的确大意不得。你传我的话下去,调拨五十万旦粮食赈灾。赈灾粮食发放的时候只需以一日两餐稀饭的量发放,绝对不可以多发。哪怕是百姓有怨言也不要去理会。我的底线是保证他们不会被饿死就行,同时也要彻底杜绝浪费现象。

    还有,被地震淹没的那些粮食在救灾过后,若是能挽回一些就尽量挽回,这些粮食参杂了泥土不要紧,处理一下之后不是不能吃。我先前虽然储存了不少粮食,但那些粮食也有大用,我不能调拨太多给你。

    霍荣盛,当日你领军二十万统一甘肃全境,除去战死的三四万将士外还剩余十五六万,你速速调拨一部分人手去定西关赈灾救援。

    我这边的人手还有重任,不能调动。换句话说,你手中的人马才是维护我们整个甘肃境安稳的,我手中的人马是维护外界的。我料定要不了多久我们甘肃境其他地方也会有灾害发生,你需得好生分配人手,不要因为某个地方突然发生灾害就贸然调拨大量人手。”

    “是,王兄,这事我记住了。”霍荣盛点点头,会同张盛一起离开了大厅。

    王莽对张功琼道:“张将军,定西关的粮食损失了不少,这事你需得吸取教训。当然了,天灾不可预控,损失是难免的,我只希望你能够把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诸位将军,眼下乃事故多发时节,诸位务必要小心行事,同时要严格警惕外敌入侵。若是我所料不差,姬家那边看到我们这边受灾,实力折损,他们说不定就会趁虚而入,这事我们不可大意了。

    我们要在赈灾的同时警惕四方来犯之敌。并且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你们更要做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定西关、陇南郡两地遭到大地震灾害导致损失颇大,这事我们要吸取教训。

    现在你们急速返回各自管辖的领地,严密做好各项防控准备。要保证天灾来临的时候能够有各种应对措施。同时若是归你们某个人管控的领地城池发生了天灾,你们可自己去粮仓调度粮食赈灾。赈灾粮食每个州郡只能是五十万旦以下,绝对不能超过这个数。

    刚刚我对霍荣盛以及张盛说的赈灾粮食安排你们也都听清楚了,我的底线只保证受灾群众不会饿死,我没有多余的粮食能够保证他们一日三餐都能吃饱。粮食是这么个安排,郎中和草药也是这么个安排,谁也不能越过。”

    众人听到这些安排,纷纷点头称是。

    陈崇心神一动,一个猜测瞬间涌上心头。

    他的这个猜测出现后,他带着满脸古怪之色对着王莽好一阵打量,心中多有佩服。

第七百零二章、天灾降临,九州震荡(四)() 
“王大人,您是不是在先前就有这种天灾降临的推测?要不然您先前岂会让我们大力储存粮食和草药?”陈崇问道。

    王莽回道:“先前我是有这种预感,只是无法断定具体时间。现在我差不多可以断定了,浩大的天灾即将要来临,眼下定西关、陇南郡两地的地震只不过是个开端罢了。我正是因为有这个预感,所以我才不肯出兵外界。

    目前我们所储存的粮食并不是属于我们的,而是属于全天下的,是整个九州百姓的救命粮食。这也是我为何不肯多多调拨粮食给霍荣盛赈灾的缘由。诸位且想想,我们总共才这么点粮食,要是我们这边用的太多,那九州其他地方呢?”

    “大人果真是料事如神啊,属下佩服。”众人齐声赞叹,打心底里佩服王莽的先见之明。

    王莽在两年半年就能预料现在发生的事情,并作出相对应的布置和安排,他们觉得王莽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神人,能掐会算,拥有颠倒乾坤,扭转宇宙之能。

    到了此刻,众人纷纷明白王莽先前为何荒废兵士操练从而号召将士和百姓大举开垦荒地的用途。同时他们也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九州大地必定会发生浩大天灾,犹如定西关、陇南郡的大地震。

    众将虽然多有佩服,但也有那么几个深感骇然,深感恐惧,深感不安。

    这些人都是怀有二心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但是现在,当他们看到王莽竟然有料事如神之能,似乎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他们心里不禁被吓得冷汗直流,生怕自己的小算盘被王莽知道了。同时他们又感到一阵庆幸,庆幸自己先前幸好没有乱来。要不然的话,定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在这些人当中,张功琼最是胆寒。

    因为在诸多有反心的将领当中,他的职位属于是最高的那一个,掌管着十余万兵马。甚至在最开始王莽和匈奴作战的那个时候,他都打算反了王莽。

    现在他直接把这个心思给掐灭了,心里打定主意,只要王莽不死,他就坚决不反叛,就一心一意老老实实当王莽麾下的一员大将。等到日后王莽统一了天下,他安心做一个地方诸侯,不再奢求那个遥不可及的九五至尊皇位。

    他现在知道了,只要王莽还在,他就永远没有机会登基称帝。至于直接将王莽给暗杀了,他是想都不敢想。

    九剑之主都没做到的事,他自问自己肯定也做不到。

    王莽对于众将的各种心思全然不去理会,压根不在乎这些人有没有反心。他只看重一点,那就是这些人目前对百姓的心没有改变,依旧以民为最,没有做出对不起天下的事。

    正是有这点在,所以王莽明知道张功琼有反心,他依旧没有处置张功琼,只当什么都不知道。

    人正是因为有了欲望,所以才会更加自强。社会的发展和前进少不了欲望,要是一个人连欲望都没有,那简直就是行尸走肉不堪大用。

    他唯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众人的这个欲望不要太越过底线就行。

    “好了诸位,今日议事就到这里,你们都先回去做好各项安排。”王莽挥手道:“我估计在这段时间里会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乱臣贼子企图趁着我们这边发生天灾来搅乱,因此防务大事你们心中要有个数,提前做好防御策略。只要挨过这段时间,我们才可彻底安心下来。”

    “是,大人,属下告退。”众人拱手退了出去。

    当偌大的议事厅再无其他人的时候,王静烟道:“相公,撑过这一回,我们能够清净了吧?”

    “差不多吧。”王莽笑道:“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布置妥当了,我来到这个世上的任务也快做完了。等把这些事情都彻底了结了之后,我们三人就能过上真正属于我们的清净日子了。”

    “大概需要多少时间?”上官凝萱道:“若是太久了,我可等不起呢。”

    “不需要太久,三五年就行了。”王莽道:“我有大量囤粮和草药,这些东西足足可以应付这个局面。渡过了天灾后,我的声望也就能达到顶点。届时我以救世之能登基称帝,百姓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其他一些公卿大臣也不会说什么。

    登基称帝过后,我需得引领百姓渡过一段安稳时间,要让他们自给自足。做完了这些,我才能放手把天下交给刘秀,斩断百姓奴性,完善历史进程。”

    “三五年?这还好,不算很长,我等得起。”上官凝萱道。

    当下一时无事,到了第三日,甘肃其他州郡城池又有许多城主知府前来汇报灾情,说是发生了地震,引发了火灾、水涝等事故。

    一连十余日下来,几乎一半甘肃地区都处在巨大天灾当中,导致城中百姓死伤无数,庄稼绝收,众多将士也在救灾当中疲于应付,劳累不堪。

    王莽在甘肃威武关待了几天后,他便领着一些护卫亲往受灾地点慰问,查探民情,安抚民心,亲身感受灾区百姓的情况,给这些百姓打气。

    灾区百姓看到王莽亲自过来慰问救援,心里自是激动,更加的佩服敬仰王莽。因为在这些灾区当中,余震依旧不停。一个不慎,极其容易发生灾祸。

    现在王莽不顾自身安危亲往一线灾区慰问驰援,这就给了众人无比强大的信心和动力。众人众志成城,一起克服灾劫,救援被困百姓。

    甘肃忽然发生浩大天灾,这个消息飞速传递到了外界,在外界引起了一阵巨大波浪,使得天下哗然。

    梁州地区,当天汉营的将士听到这个消息后,天汉营五大统领大为震惊,差点就要领着麾下所有将士赶往甘肃驰援救灾。

    但在这个关键时刻,王莽的书信传递到了大统领手中,制止住了五大统领的动作。

    先前王莽就料定甘肃受灾这个消息若是传递了出去,天汉营的人肯定要过来驰援。因此他第一时间就派人赶往梁州,让天汉营的统领们稍安勿躁,无需顾虑甘肃之事,只需依照计划做好本分工作就行。

    广西地区,薛凤怡的娘家薛家得知情况后,他们也都有些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